《一种发酵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发酵罐.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75925.7 (22)申请日 2016.01.26 (73)专利权人 邱廷友 地址 153000 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五营 街育林委8组 (72)发明人 邱廷友邱阳王小军杨智慧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周宇 (51)Int.Cl. C12M 1/38(2006.01) C12M 1/34(2006.01) C12M 1/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发酵罐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
2、种发酵罐, 包括罐体、 温 度控制单元和深层过滤单元, 所述深层过滤单元 安装在所述罐体内部;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全 夹层夹套和温度控制仪, 所述全夹层夹套套装在 所述罐体的外壁上, 所述温度控制仪安装在所述 全夹层夹套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为: 采用全夹层夹套设计, 加大了热交换面积, 提 高了热交换速度, 提高了发酵罐的升温速度, 加 快了发酵罐的降温速度; 所述发酵罐内部还设有 电加热棒和盘管, 采用电、 气两种加热方式, 进一 步提高了发酵罐的升温速度, 加快了发酵罐的降 温速度, 有效缓解了温度变化过程对发酵罐内培 养料品质的影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3、 CN 205387576 U 2016.07.20 CN 205387576 U 1.一种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包括罐体(1)、 温度控制单元(2)和深层过滤单元(3), 所述 深层过滤单元(3)安装在所述罐体(1)内部;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2)包括全夹层夹套(4)和温度控制仪(5), 所述全夹层夹套(4)套装 在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 所述温度控制仪(5)安装在所述全夹层夹套(4)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夹层夹套(4)将所述罐体(1) 的侧壁全包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夹层夹套(4)上设有第一管 口(。
4、4.1)和第二管口(4.2), 所述第一管口(4.1)设在所述全夹层夹套(4)的上部, 所述第二 管口(4.2)设在所述全夹层夹套(4)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2)还包括电加 热棒(6)和盘管(7), 所述电加热棒(6)安装在所述罐体(1)的底部, 所述电加热棒(6)与所述 温度控制仪(5)相连; 所述盘管(7)安装在所述罐体(1)的内部, 所述盘管(7)与所述温度控制仪(5)相连; 所述温度控制仪(5)的探头(5.1)伸入所述罐体(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管(7)内设有盘管加热棒 (7.1)和。
5、蒸汽加热管路(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管(7)上设有加水口(7.3)和 排水口(7.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深层过滤单元(3)包括净化过 滤器(3.1)、 精过滤器(3.2)和止回过滤器(3.3), 所述净化过滤器(3.1)与所述罐体(1)上 的进气口(8)相连, 所述进气口(8)处安装有止回阀(9), 所述精过滤器(3.2)与所述净化过 滤器(3.1)相连, 所述止回过滤器(3.3)与所述罐体(1)上的排气口(10)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管(7)通过阀门与所述精过。
6、 滤器(3.2)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1)不同高度上设有多个 可视镜(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照明装置 (12), 所述罐体(1)顶部的所述可视镜(11)和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的照明装置(12)配套使 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5387576 U 2 一种发酵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发酵罐。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发酵罐多采用半夹层加热套加热, 加热升温或降温冷却速度较慢, 不 能够迅速升温至发酵温度, 也。
7、不能快速降温至保冷温度, 严重影响了微生物发酵过程培养 料的品质; 同时, 加热方式单一, 不能有效提升加热速度。 0003 对于有氧发酵过程, 需要单独配置空气过滤器, 以及灭菌净化器对空气进行过滤 静置、 灭菌净化操作, 从而避免空气将细菌带入发酵罐内, 影响了发酵罐内培养料的品质, 且操作繁琐, 过滤成本高, 增加了用户的负担。 0004 综上所述, 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 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酵罐, 采用了全夹层夹套设计、 配合电气两用的加热方 式, 加大了热交换面积, 提高了热交换速度, 从而提高了发酵罐的升温速度, 。
8、加快了发酵罐 的降温速度, 有效缓解了温度变化过程对发酵罐内培养料品质的影响。 0006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发酵罐, 包括罐体、 温度控制单元和深层过滤单元, 所述深层过滤单元安装在 所述罐体内部; 0008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全夹层夹套和温度控制仪, 所述全夹层夹套套装在所述罐 体的外壁上, 所述温度控制仪安装在所述全夹层夹套的外壁上。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全夹层夹套将所述罐体的侧壁全包覆。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全夹层夹套上设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 所述第一管口设在所述 全夹层夹套的上部, 所述第二管口设在所述全夹层夹套的下部。 0011 进一步的,。
9、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还包括电加热棒和盘管, 所述电加热棒安装在所述 罐体的底部, 所述电加热棒与所述温度控制仪相连; 0012 所述盘管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内部, 所述盘管与所述温度控制仪相连; 0013 所述温度控制仪的探头伸入所述罐体内。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盘管内设有盘管加热棒和蒸汽加热管路。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盘管上设有加水口和排水口。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深层过滤单元包括净化过滤器、 精过滤器和止回过滤器, 所述净化 过滤器与所述罐体上的进气口相连, 所述进气口处安装有止回阀, 所述精过滤器与所述净 化过滤器相连, 所述止回过滤器与所述罐体上的排气口相连。 0017 进。
10、一步的, 所述盘管通过阀门与所述精过滤器相连。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罐体不同高度上设有多个可视镜。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照明装置, 所述罐体顶部的所述可视镜和所述罐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5387576 U 3 体顶部设置的照明装置配套使用。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1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夹层夹套设计, 加大了热交换面积, 提高了热交换速度, 提高了 发酵罐的升温速度, 加快了发酵罐的降温速度; 所述发酵罐内部还设有电加热棒和盘管, 采 用电、 气两种加热方式, 进一步提高了发酵罐的升温速度, 加快了发酵罐的降温速度, 有效 缓解了温度变化过。
11、程对发酵罐内培养料品质的影响。 0022 所述罐体内设有所述过滤装置, 避免了空气对发酵罐内培养料的污染, 简化了空 气过滤、 灭菌的工艺流程, 提高了发酵罐的利用率。 0023 所述发酵罐上设有所述可视镜, 便于观察所述罐体的培养料的物料量以及发酵情 况; 所述罐体顶部的所述可视镜与所述照明装置配套使用, 便于观察发酵罐内培养料的量 以及发酵罐内的整体发酵情况。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其中: 1.罐体、 2.温度控制单元、 3.深层过滤单元、 3.1.净化过滤器、 3.2.精过滤 器、 3.3.止回过滤器、 4.全夹层夹套、 4.1.第一管口、 4.2。
12、.第二管口、 5.温度控制仪、 5.1.探 头、 6.电加热棒、 7.盘管、 7.1.盘管加热棒、 7.2.蒸汽加热管路、 7.3.加水口、 7.4.排水口、 8. 进气口、 9.止回阀、 10.排气口、 11.可视镜、 12.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 图, 给出具体实施例的描述, 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定。 0027 参见图1, 一种发酵罐, 包括罐体1、 温度控制单元2和深层过滤单元3, 深层过滤单 元3安装在罐体1内部; 0028 温度控制单元2包括全夹层夹套4和温度控制仪5, 全夹层夹套4套装在。
13、罐体1的外 壁上, 温度控制仪5安装在全夹层夹套4的外壁上。 0029 进一步的, 全夹层夹套4将罐体1的侧壁全包覆, 加大了热交换面积, 提高了热交换 速度, 提高了发酵罐的升温速度, 加快了发酵罐的降温速度。 0030 进一步的, 全夹层夹套4上设有第一管口4.1和第二管口4.2, 第一管口4.1设在全 夹层夹套4左侧的上部, 第二管口4.2设在全夹层夹套4右侧的下部。 0031 当需要使用蒸汽加热时, 打开蒸汽管道阀门, 蒸汽通过第一管口4.1进入全夹层夹 套4内, 通过第二管口4.2离开全夹层夹套4, 实现连续通入蒸汽加热发酵罐的目的; 当需要 使用冷凝水冷却时, 关闭蒸汽管道阀门, 。
14、打开冷凝水管道阀门, 冷凝水通过第二管口4.2进 入全夹层夹套4内, 通过第一管口4.1离开全夹层夹套4, 达到连续通入循环冷凝水降低罐体 1内温度的目的。 0032 进一步的, 温度控制单元2还包括电加热棒6和盘管7, 进一步起到加热的作用; 0033 电加热棒6安装在罐体1的底部, 电加热棒6与温度控制仪5相连; 0034 盘管7安装在罐体1的内部, 盘管7与温度控制仪5相连; 0035 温度控制仪5的探头5.1伸入罐体1内并将探测到的罐体1内温度反馈到罐体1外设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5387576 U 4 的温度控制仪5上。 当探测到的罐体1内温度不符合要求时, 可以通过调。
15、整温度控制仪5控制 电加热棒6和盘管7, 进而调整罐体1内的温度。 0036 进一步的, 盘管7内设有盘管加热棒7.1和蒸汽加热管路7.2。 0037 进一步的, 盘管7上设有加水口7.3和排水口7.4, 可以向盘水管内通入循环冷凝 水, 达到降低罐体1内温度的目的。 0038 进一步的, 深层过滤单元3包括净化过滤器3.1、 精过滤器3.2和止回过滤器3.3, 净 化过滤器3.1与罐体1上的进气口8相连, 进气口8处安装有止回阀9, 精过滤器3.2与净化过 滤器3.1相连, 止回过滤器3.3与罐体1上的排气口10相连。 0039 首先, 空气或者蒸汽通过净化过滤器3.1过滤, 将空气当中的粉。
16、尘、 颗粒物等杂质 过滤; 其次, 空气或者蒸汽再通过精过滤器3.2进一步灭菌, 从而保证了进入罐体1内部的空 气或者蒸汽不会污染培养料。 0040 当发生停电时, 止回过滤器3.3自动关闭排气口10, 止回阀9自动关闭进气口8, 避 免罐体1外的空气通过排气口10进入罐体1内, 造成罐体1内空气污染使菌种报废。 0041 进一步的, 盘管7通过三通阀与精过滤器3.2相连。 0042 进一步的, 罐体1不同高度上设有多个可视镜11, 便于观察罐体1内的培养料的物 料量以及发酵情况。 0043 进一步的, 罐体1的顶部设有照明装置12, 罐体1顶部的可视镜11和罐体1顶部设置 的照明装置12配套。
17、使用, 便于观察发酵罐内培养料的量以及发酵罐内的整体发酵情况。 004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45 当需要使用电加热时, 通过盘管7加热棒7.1和电加热棒6加热, 达到加热培养料的 目的。 以100L发酵罐为例, 加热至120左右, 升温时间在1h左右。 0046 当需要使用蒸汽加热时, 上述盘管7加热棒7.1和电加热棒6均不使用, 而通过蒸汽 锅炉将热蒸汽从进气口、 第一管口4.1分别通入套管内、 全夹层夹套4内, 达到加热培养料的 目的。 以100L发酵罐为例, 加热至120左右, 升温时间在3040min左右。 0047 当需要电气两用加热时, 通过蒸汽锅炉将热蒸汽从。
18、第一管口4.1通入全夹层夹套4 内, 接合电加热棒6加热, 盘管7内可以根据需求通入蒸汽加热或者通入循环冷凝水冷却, 以 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 以100L发酵罐为例, 加热至120左右, 升温时间在20min以内。 采用 本实施例, 可以极大的缩短发酵罐的升温时间, 有效缓解了升温过程对发酵罐内培养料品 质的影响。 0048 当需要降温时, 不仅可以在盘管7内通入循环冷凝水冷却, 也可以将循环冷凝水从 第二管口4.2通入全夹层夹套4内, 达到快速降低罐体1内温度的目的。 0049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 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 其他各种形式的培养料, 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 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 相近似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5387576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05387576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