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聚酯塑料再生改性纺制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生产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聚酯塑料再生改性纺制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生产工艺,具体地说它以回收的废聚酯塑料为主原料,再加入纳米级助剂改性,纺制出区别于常规涤纶纤维的差别化纤维或多功能的功能化纤维。
用聚酯塑料制成各种包装材料,如饮料瓶、矿泉水瓶,它具有无毒、使用方便的优点,但是当饮用完毕,随手丢弃,不仅污染环境,也造成资源的浪费。
常规纺制的涤纶纤维,目前多数为白色,织布染整时又需要染色,这种染色只能是纤维表面着色,因此易退色不耐磨,由于纤维的断面都是圆形,使织布透气性、吸湿性、膨松性和柔软性均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而将废聚酯塑料回收经过改性再生纺制纤维的一种废聚酯塑料再生改性纺制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生产工艺,从而使资源再生利用并变废为宝,也解决了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废聚酯塑料再生改性纺制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制备、干燥除湿、混料、挤压熔融、过滤、加压抽丝、卷绕、落桶、平衡、集束、牵伸、浸油、卷曲、热定型、切断、打包、检验成品、入库,其特征在于:
(a)采用废聚酯塑料为主原料,它经过挑选、粗碎、清洗、细碎、脱水制成小于12×12mm碎片,再加入碎片料重量的0.5-2%的不饱和聚酯和0.03-0.08%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辅料,进行搅拌混合配成原料,再用热风干燥,使之含水率≤100ppm;
(b)再将(a)项的原料加入原料重量的0.5-0.8%纳米级复配助制,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配比的助剂组成:硬脂酸钙5-7%,硬脂酸镁5-7%,硬脂酸锌8-12%,1222抗氧剂10-15%,二氧化钛60-65%,将上述各原料助剂混合后装入转鼓内,转鼓速度为6-10转每分,时间40-60分钟,即制成改性原料;
(c)然后将(b)项的改性原料送入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控制熔融压力10-12MPa,温度263-285℃,转速58转每分,再用300目滤泵过滤去杂;
(d)将过滤地物料加压至25MPa,送喷丝组件抽丝;
(e)抽丝后按常规方法卷绕、落桶、平衡、集束、牵伸、浸油、卷曲、热定型、切断、打包、检验产品入库。
改性原料中还可加入纳米级陶粒粉、氧化锑、氧化铁、抗菌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其用量为原料重的0.5-0.8%。
在改性原料中还可加入着色剂,其用量为原料重量的0-0.8%。
喷丝组件的喷丝导孔、微孔为“丫”、“O”、“+”字形。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经过几万次的试验,长达三年之久的艰苦努力而研制的结果,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造其吹塑级聚酯塑料原料的分子堆积结构,使其刚性结构转化为可抽丝利用的线性结构,通过改变配料和加入了自行研制的纳米级助剂,并使分子结构转化并滤除塑性物质,最终达到再生纺丝。
本发明采用纳米级氧化铁是一种抗静电剂,氧化锑是一种阻燃剂,陶粒粉是一种远红外功能制剂,使本发明方法生产的纤维具有多种功能,喷丝组件的喷丝导孔微孔为“丫”、“O”、“+”,可区别于常规纤维截面的形状制成差别化纤维。
本发明的产品经过检测均达到国家标准。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发明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
a)用废聚酯塑料改性再生成纤维,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又解决了该废聚酯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b)本发明的纤维完全可代替常规涤沦纤维,其产品达到国家标准;
c)用本发明的纤维可生产出抗静电、抗菌、阻燃和远红外功能的功能化产品;
d)本发明的纤维截面有多种形状的异形纤维,混纺制品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好,膨松性和柔软性好;
e)原料易得,工艺设计科学合理,它将纳米级材料和纤维改性有机的结合;
f)本发明的纤维混纺制品,颜色鲜艳不退色,耐磨擦。
实施例1:
将废聚酯塑料经挑选、清洗、细碎、脱水制成小于12×12mm的碎片,然后取100kg碎片,加入不饱和聚酯0.5k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08kg搅拌混合配成原料,再用热风干燥,使之含水率100ppm,再在上述原料中加入纳米级由硬脂酸钙5kg,硬酯酸镁7kg,硬酯酸锌8kg,1222抗氧剂15kg,二氧化钛60kg的复配助剂0.5kg,混合后装入转鼓中,转速为6转每分,反应60分钟,制成改性原料,再送入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控制熔融压力10MPa,温度263℃,转速58转每分,再用300目滤泵过滤除去杂质,过滤后物料加压至25MPa,送喷丝组件进行抽丝,喷丝组件的喷丝导孔、微孔为“丫”形,抽丝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纤维,抽丝后按常规方法卷绕、落桶、平衡、集束、浸油,卷曲、热定型、切断、打包检验产品入库。
实施例2:
将废聚酯塑料经挑选、清洗、细碎、脱水制成小于12×12mm的碎片,然后取100kg碎片,加入不饱和聚酯1.0k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05kg搅拌混合配成原料,再用热风干燥,使之含水率95ppm,再在上述原料中加入纳米级由硬脂酸钙6kg,硬酯酸镁6kg,硬酯酸锌10kg,1222抗氧剂12kg,二氧化钛62kg的复配助剂0.65kg,混合后装入转鼓中,转速为8转每分,反应50分钟,制成改性原料,再送入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控制熔融压力11MPa,温度275℃,转速58转每分,再用300目滤泵过滤除去杂质,过滤后物料加压至25MPa,送喷丝组件进行抽丝,喷丝组件的喷丝导孔、微孔为“O”形,抽丝成截面为圆形的纤维,抽丝后按常规方法卷绕、落桶、平衡、集束、浸油、卷曲、热定型、切断、打包检验产品入库。
实施例3:
将废聚酯塑料经挑选、清洗、细碎、脱水制成小于12×12mm的碎片,然后取100kg碎片,加入不饱和聚酯2.0k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03kg搅拌混合配成原料,再用热风干燥,使之含水率98ppm,再在上述原料中加入纳米级由硬脂酸钙7kg,硬酯酸镁5kg,硬酯酸锌12kg,1222抗氧剂10kg,二氧化钛65kg的复配助剂0.8kg,混合后装入转鼓中,转速为10转每分,反应40分钟,制成改性原料,再送入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控制熔融压力12MPa,温度285℃,转速58转每分,再用300目滤泵过滤除去杂质,过滤后物料加压至25MPa,送喷丝组件进行抽丝,喷丝组件的喷丝导孔、微孔为“+”字形,抽丝成截面为十字形的纤维,抽丝后按常规方法卷绕、落桶、平衡、集束、浸油,卷曲、热定型、切断、打包检验产品入库。
实施例4:
在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的改性原料中加入纳米级氧化铁0.5kg,再按实施例1的后序方法,制成具有抗静电功能的纤维。
实施例5:
在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的改性原料中加入纳米级氧化锑0.6kg,再按实施例1的后序方法,制成具有阻燃功能的纤维。
实施例6:
在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的改性原料中加入纳米级陶粒粉0.7kg再按实施例1的后序方法,制成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纤维。
实施例7:
在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的改性原料中加入纳米级抗菌剂0.8kg,再按实施例1的后序方法,制成具有杀菌功能的纤维。
实施例8:
在按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的改性原料中加入纳米级氧化锑0.3kg,陶粒粉0.2kg再按实施例2的后序方法,制成具有阻燃和远红外功能的纤维。
实施例9:
在按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的改性原料中加入红色颜料0.5kg,再按实施例2的后序方法,制成红色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