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彩无刀痕艺术陶瓷雕刻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陶瓷加工技术,涉及一种在已烧成的陶瓷表面进行艺术雕刻的方法。
背景技术。传统艺术陶瓷在烧制过程中外观缺陷多达上百种,如斑点、裂纹、明黄、落渣、……等,是影响当今艺术陶瓷质量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使大量的陶瓷艺术作品成为残次品甚至废品,严重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和经济价值。对此,现在还没有解决办法。当今刚出现的影雕工艺,是人工利用凿子等工具在陶瓷表面进行敲凿,只能去掉一些细微的缺陷。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艺术陶瓷存在的外观缺陷,提出一种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简短、易于控制与调节、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的陶瓷雕刻方法,将陶瓷上的缺陷部位经过雕刻进行消除,将廉价陶瓷加工成高档的艺术陶瓷精品。同时也可以对没有缺陷的陶瓷进行雕刻,形成更具艺术价值的雕刻陶瓷作品。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五彩无刀痕艺术陶瓷雕刻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被刻陶瓷表面上烧制颜色釉,至少应烧制一层颜色釉,以多种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为着色剂、装饰在瓷胎上,经1300℃以上高温烧成,常用的有影青釉、粉青釉、红定釉、墨釉、钧红花釉、粉红釉、霁兰釉、郎窑红釉、祭红釉、鸟金黑、胭脂红、象牙黄釉、凤凰衣釉、羽毛釉、金星绿、虎斑釉、结晶釉、火焰红窑、三阳开泰釉;
(2)用保护膜覆盖全部陶瓷表面,通常使用的保护膜是:带白粘膜的无底纸保护膜、有底纸保护膜、电脑雕刻膜、金属片、橡胶、石腊、胶水、乳胶、海绵、塑料、金属网、沥青、漆料、合成材料、黄蜡、动物胶;
(3)在覆盖了保护膜的陶瓷表面上设计雕刻图案,将需要雕刻的部分与不雕刻的部分区分开;
(4)暴露相应的雕刻面,把需要雕刻部分的保护膜切割并剥离,暴露出欲雕刻的陶瓷面;
(5)对陶瓷面进行喷砂雕刻,把欲雕刻的陶瓷制品放入喷砂工作箱内,对暴露的雕刻面进行喷砂雕刻,喷砂气压为0.6~0.8Mpa,砂料为40~120目的刚玉砂,刚玉颗粒直径与喷嘴直径的比例为1∶10~1∶20,喷砂时,应根据设计图案的要求,调整气压和喷嘴与陶瓷表面的距离,直至达到预定的效果;
(6)剥离剩余的保护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方法可以对瓷器进行无刀痕雕刻,可利用价廉的残次品陶瓷经加工成为高档工艺珍品,大大提高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即使对于没有残缺的陶瓷,也可以经过雕刻成为别具特色的雕刻陶瓷艺术品,进一步提高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本发明设备简单、方法易行、工艺流程简短、易于控制调节、成本低、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工艺步骤。
首先在被加工陶瓷制品的表面或烧制至少一层单种颜色釉,以便使被雕刻的部位显现多种颜色。颜色釉是以多种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为着色剂,经1300℃以上高温烧成,其釉面光洁明亮。常用的颜色釉有祭红釉、影青釉、粉青釉、红定釉、墨釉、钧红花釉、粉红釉、霁兰釉、郎窑红釉、鸟金黑、胭脂红、象牙黄釉、凤凰衣釉、羽毛釉、金星绿、虎斑釉、结晶釉、火焰红窑、三阳开泰釉……等。若要显示色彩缤纷画面,需要在陶瓷制品上烧制单层或者多层颜色釉。可以在已烧好单种颜色釉的瓷器上,再涂上一层或者多层不同色的低温颜色釉,经800℃多度烧制成低温釉。一般情况下,烧制二、三层不同颜色的釉层就可以满足色彩缤纷雕刻的要求。
第二步,对于烧好釉的陶瓷制品,要用保护膜覆盖全部陶瓷表面,在雕刻时起到保护的作用,在其上进行图样设计,同时,使陶瓷表面不该雕刻部分免受损坏。通常使用的保护膜是:带白粘膜的无底纸保护膜、有底纸保护膜、电脑雕刻膜、金属片、橡胶、石腊、胶水、乳胶、海绵、塑料袋、金属网、沥青、漆料、合成材料、黄蜡、动物胶。
保护膜要粘正、粘平、·粘牢、无气孔。在弯曲表面贴保护膜,根据陶瓷表面的高度和周长,割开一块稍大的保护膜,从作为高度的那一侧剥下底纸,开始粘贴。底和瓶的部分多余出来的保护膜可以折叠起来剪掉。如在复合的曲线上贴保护膜,用柔软的乙烯和橡胶做保护膜会更好些,因为他们的伸展性比较好,切一块比设计本身稍大一点的保护膜,揭掉衬底,拿着保护膜的两个边,让中间的部分首先接触陶瓷,然后从中间慢慢地把各边铺平。当一半保护膜接触到陶瓷后就更要小心翼翼,手指用力压紧,防止气泡产生,当陶瓷出现凹陷的地方时,保护膜边缘就会有皱折,这时用雕刻刀把皱折的地方划出一条小缝,让上下重迭的两片粘在一起或将多余部分剪掉。当有设计图案的部分被严格贴好后,用保护膜把其它地方贴好即可。
使用如塑料纱网、金属网等物质做保护膜时,由于这类物质在陶瓷上固定不平,利用它“跑边”这一特点,在雕刻时可以创造出一些奇妙的纹理来。
使用如沥青、喷漆、石腊、乳胶等液态物料做保护膜时,可以用刷子刷,用毛笔画、用海绵抹,也可以从高处向下滴,可创造出一种奇妙的艺术效果。
第三步,在覆盖了保护膜的陶瓷表面上设计、绘制雕刻图案,将需要雕刻的部分与不雕刻的部分区分开。可以采用手工绘制,也可以用电脑绘制。还可以先在保护膜上绘制、刻录出图案和文字,然后再把保护膜覆盖到陶瓷表面。
第四步,暴露相应的雕刻面,把需要雕刻部分的保护膜切割并剥离,暴露出欲雕刻的陶瓷面。
第五步,对陶瓷面进行喷砂雕刻。所使用的设备是市售的压力式喷砂机和带有抽风设备的喷砂工作箱。把欲雕刻的陶瓷制品放入喷砂工作箱内,对暴露的雕刻面进行喷砂雕刻,喷砂气压为0.6~0.8Mpa,砂料为40~120目的刚玉砂,刚玉颗粒直径与喷嘴直径的比例为1∶10~1∶20,喷砂时,应根据设计图案的要求,调整气压和喷嘴与陶瓷表面的距离,直至达到预定的效果。对陶瓷面进行喷砂雕刻时根据图案的要求采用不同粒度的砂料,雕刻图案精致时,采用80~120目的刚玉砂,雕刻图案粗犷时,采用40~60目刚玉砂。一般在雕刻小区域时,喷嘴口径要小,距离瓷器要近些,压力要低些,要不断地移动;在雕大区域时,喷射幅度要大,距离瓷器要远些,压力调大,速度就快,效果也均匀平整。喷砂根据陶瓷制品的实际需要可以多次进行,直至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在进行多层雕刻,首先要在保护膜上的图案上做好排序标记。所谓排序标记,就是说按照图案中要雕刻的深度层次标上序号。在排序时,把需要雕刻的最深一层即离陶瓷表面最远的一层标为1号,然后由里至外一层一层地标记为2号、3号。雕刻时,要按号从小号到大号一层一层雕刻,最小号先雕且最深,最大号最后雕,雕得最浅。相应地保护膜也要随着雕刻由深到浅的进程,一层一层地剥离,逐步地扩大雕刻的面积。雕刻时每一层的雕刻深度也要有变化,例如中间深、周围浅;或者周围深、中间浅,同时要求过渡自然。这样由于颜色釉在烧制过程中颜色由表层逐渐往里面渗入,通过多层雕刻,就可呈现出自然的五彩颜色来。如雕刻烧制有二、三层以上颜色釉的制品时,也可采用上述工艺过程,只是在每一层雕刻深度变化,例如中间是最外面一种颜色,或者是最里面一种颜色,周围由一种颜色向另一种颜色过渡,使色彩更为丰富斑斓。
雕刻后,剥离剩余的保护膜,一件陶瓷雕刻制品就完成了。
根据制品的艺术需要,在喷砂雕刻的过程中或者喷砂雕刻之后,可以使用超高速柔性小钻磨机和超硬质超小型钻磨头,在陶瓷表面上进行精雕细刻,钻磨头转速为6000~10000转/分。此外,为表现制品细微处的微妙变化,还可以进行研磨或钻切,以进一步增强多层面立体感效果。最后,在雕刻完后,如需要也可以进行镀金、彩绘等陶瓷彩绘工艺。
本发明还可以对薄胎瓷进行两面雕。一般陶瓷瓷刻图案大部分都是相对在陶瓷同一面进行加工。为了使薄胎瓷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利用薄胎瓷通体透明的特色,也可以运用本发明在另一面做一个与这一图案相协调的雕刻,并使他们能形成和谐互补关系,这样通过薄胎瓷两面雕,使作品看上去更显得透视与立体的美感。
本发明方法还可以用于对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以及金属制品进行无刀痕浮雕、阴雕或阴阳组合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