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齐** 文档编号:8861027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617083.7

申请日:

20180615

公开号:

CN108727881A

公开日:

201811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D1/04,C09D5/10,C09D133/12

主分类号:

C09D1/04,C09D5/10,C09D133/12

申请人:

武汉工程大学

发明人:

张良均,陈刚,阮红梅,樊庆春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693号

优先权:

CN201810617083A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崔友明;刘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以丙烯酸酯类单体,配以环氧丙烯酸酯、乙烯基硅烷功能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采用半连续法乳液聚合工艺合成新型硅丙乳液,以此乳液作为有机成膜物质添加至无机硅酸盐溶液中,与锌粉混合制备富锌涂料,用于钢结构表面,可在室温下快速固化成膜,制备的涂层附着力16.0MPa,柔韧性1mm。此方法有效解决了以单一硅酸盐溶液作为成膜物质制备的富锌涂料附着力不足、柔韧性差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0.3~0.9份乳化剂和9~20份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合搅拌溶解,然后依次缓慢向其中加入18.45~65.25份丙烯酸酯类单体、0.45~2.25份环氧丙烯酸酯,混合均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取30~45份去离子水、0.15~0.75份乳化剂、0.225~0.36份碳酸氢钠混合,升温至60~65℃,得到底料;取0.045~0.315份引发剂,充分溶解于22~36份去离子水中,制得引发剂溶液;2)向所述底料中加入5~20wt%所述单体预乳液,继续升温搅拌至70~75℃时,加入1/4~1/3所述引发剂溶液,继续升温至80~85℃;3)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余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单体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0.45~4.5份乙烯基硅烷,总滴加时间3~4h,升温至85~90℃保温反应0.5~1h;4)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0~65℃,取1~2份去离子水稀释0.05~0.1份叔丁基过氧化氢后加入反应体系,10~15min后再取1~2份去离子水稀释0.05~0.1份亚硫酸氢钠加入反应体系,保温反应0.5~1h;继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40℃以下,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至7~8,经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出料,得新型硅丙乳液;5)取10~20份硅酸盐溶液,搅拌下缓慢加入1~10份所述硅丙乳液,充分搅拌,得到硅丙乳液改性的硅酸盐溶液;6)取所述改性的硅酸盐溶液于调漆罐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20~80份锌粉,添加助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丙烯酸乙酯的任意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丙烯酸酯为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双酚F型环氧丙烯酸酯、脂肪族环氧丙烯酸酯、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含烯丙基聚醚硫酸盐的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NRS-10和SE-10N、含烷基聚醚硫酸盐的非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KS-360和SDS、OP-10中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钠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基硅烷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一种或混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酸盐溶液包含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锂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包括润湿分散剂、流平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混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钢结构防腐使用的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结构材料制成的机械设备、金属管道等由于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涂装防腐涂料作为最有效的腐蚀防护技术,受到了广泛地应用。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仍是有机溶剂型涂料,此类涂料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存在有机溶剂挥发问题,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影响周围环境质量,因此采用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水性涂料成为当下发展的趋势。水性无机富锌涂料广泛应用于钢结构防腐,具有低VOC排放、耐候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等综合性能,但是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大都由碱金属硅酸盐水溶液或/和硅溶胶作为成膜物质,配以颜、填料及各种助剂制备而成,存在附着力不足,柔韧性差等问题。

中国专利CN1468924A通过向低模数硅酸钾溶液中加入水溶性硅溶胶,并加入少量的硅烷偶联剂改性制备富锌涂层,附着力和耐水性有所改善,缺点柔韧性不佳。中国专利CN1718650A将一定模数的硅酸盐溶液与15%~20%的丙烯酸乳液混合,加入锌粉等填料,制得的涂膜附着力、柔韧性均有所提高,但存在相容性问题,涂料在成膜过程中易产生相分离。

中国专利CN106118149A采用硅烷偶联剂、硅丙乳液改性制备富锌涂层,提高了涂层的附着力和柔韧性,但提高程度仍然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单一硅酸盐溶液作为成膜物质制备的富锌涂料附着力不足、柔韧性差等问题,提供一种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0.3~0.9份乳化剂和9~20份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合搅拌溶解,然后依次缓慢向其中加入18.45~65.25份丙烯酸酯类单体、0.45~2.25份环氧丙烯酸酯,混合均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

取30~45份去离子水、0.15~0.75份乳化剂、0.225~0.36份碳酸氢钠混合,升温至60~65℃,得到底料;

取0.045~0.315份引发剂,充分溶解于22~36份去离子水中,制得引发剂溶液;

2)向所述底料中加入5~20wt%所述单体预乳液,继续升温搅拌至70~75℃时,加入1/4~1/3所述引发剂溶液,继续升温至80~85℃;

3)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余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单体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0.45~4.5份乙烯基硅烷,总滴加时间3~4h,升温至85~90℃保温反应0.5~1h;

4)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0~65℃,取1~2份去离子水稀释0.05~0.1份叔丁基过氧化氢后加入反应体系,10~15min后再取1~2份去离子水稀释0.05~0.1份亚硫酸氢钠加入反应体系,保温反应0.5~1h;继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40℃以下,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至7~8,经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出料,得新型硅丙乳液;

5)取10~20份硅酸盐溶液,搅拌下缓慢加入1~10份所述硅丙乳液,充分搅拌,得到硅丙乳液改性的硅酸盐溶液;

6)取所述改性的硅酸盐溶液于调漆罐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20~80份锌粉,添加助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按上述方案,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丙烯酸乙酯的任意混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环氧丙烯酸酯为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双酚F型环氧丙烯酸酯、脂肪族环氧丙烯酸酯、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乳化剂为含烯丙基聚醚硫酸盐的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NRS-10和SE-10N、含烷基聚醚硫酸盐的非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KS-360和SDS、OP-10中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钠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乙烯基硅烷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一种或混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硅酸盐溶液包含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锂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助剂包括润湿分散剂、流平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混合。

本发明新型硅丙乳液的合成反应如下:

其中,2≤n≤10;400≤n1≤1400;313≤n2≤1094;24≤n3≤116;0≤n4≤32;0≤n5≤105。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以丙烯酸酯类单体,配以环氧丙烯酸酯、乙烯基硅氧烷功能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采用半连续法乳液聚合工艺合成新型硅丙乳液,然后以此乳液作为有机成膜物质添加至硅酸盐溶液中,与锌粉混合制备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环氧丙烯酸酯含有许多羟基,能够更好地与金属表面结合,有助于涂层附着力的提高,同时一端还含有环氧基,能通过交联固化使涂层更加致密,有效防止水分的渗入,大大提高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乙烯基硅烷通过双键加成反应在聚合物主链上引入硅氧烷,涂料干燥成膜时,硅氧烷的水解和缩聚能进一步提高涂膜的硬度和附着力。

硅丙乳液兼具有机硅树脂和丙烯酸乳液的优点,与硅酸盐溶液的化学结构与极性相差不大,不容易发生相分离,可以很好地进行复配,复配后获得的基料能较好的发挥二者的优点,干燥成膜后能形成有机-无机杂化高分子膜,弥补水性无机富锌涂层附着力不足、柔韧性差等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发明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1)取0.6g非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KS-360和20g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合搅拌溶解,然后依次缓慢向其中加入31.5g甲基丙烯酸甲酯、9g丙烯酸丁酯、1.8g甲基丙烯酸,混合均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

2)取45g去离子水、0.3g非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KS-360、0.27g碳酸氢钠加入至四口烧瓶中,同时升温搅拌至60℃,得到底料;

3)取0.225g过硫酸钾引发剂,充分溶解于36g去离子水中,制得引发剂溶液;

4)向步骤2)所得的底料中加入10%步骤1)所得的单体预乳液,继续升温搅拌至75℃时,加入1/3步骤3)所得的引发剂溶液,继续升温至80℃;

5)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余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2.7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总滴加时间3~4h,待上述单体均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5℃保温反应1h;

6)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5℃,取2g去离子水稀释0.05g叔丁基过氧化氢后加入至反应器中,然后取2g去离子水稀释0.05g亚硫酸氢钠后加入至反应器中,保温反应0.5h;继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40℃,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至7~8,经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出料,获得所需新型硅丙乳液。

实施例2

1)取0.6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NRS-10和15g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合搅拌溶解,然后依次缓慢向其中加入27g甲基丙烯酸甲酯、13.5g丙烯酸丁酯、2.25g甲基丙烯酸,混合均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

2)取50g去离子水、0.3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NRS-10、0.27g碳酸氢钠加入至四口烧瓶中,同时升温搅拌至60℃,得到底料;

3)取0.225g过硫酸钠引发剂,充分溶解于36g去离子水中,制得引发剂溶液;

4)向步骤2)所得的底料中加入10%步骤1)所得的单体预乳液,继续升温搅拌至75℃时,加入1/3步骤3)所得的引发剂溶液,继续升温至80℃;

5)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余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2.25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总滴加时间3~4h,待上述单体均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5℃保温反应1h;

6)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5℃,取2g去离子水稀释0.05g叔丁基过氧化氢后加入至反应器中,然后取2g去离子水稀释0.05g亚硫酸氢钠后加入至反应器中,保温反应0.5h;继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40℃,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至7~8,经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出料,获得所需新型硅丙乳液。

实施例3

1)取0.9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SE-10N和16g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合搅拌溶解,然后依次缓慢向其中加入22.5g甲基丙烯酸甲酯、18g丙烯酸丁酯、1.8g甲基丙烯酸、0.9g双酚F型环氧丙烯酸酯,混合均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

2)取50g去离子水、0.45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SE-10N、0.27g碳酸氢钠加入至四口烧瓶中,同时升温搅拌至60℃,得到底料;

3)取0.27g过硫酸铵引发剂,充分溶解于40g去离子水中,制得引发剂溶液;

4)向步骤2)所得的底料中加入10%步骤1)所得的单体预乳液,继续升温搅拌至75℃时,加入1/3步骤3)所得的引发剂溶液,继续升温至80℃;

5)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余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1.8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总滴加时间3~4h,待上述单体均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5℃保温反应1h;

6)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5℃,取2g去离子水稀释0.05g叔丁基过氧化氢后加入至反应器中,然后取2g去离子水稀释0.03g亚硫酸氢钠后加入至反应器中,保温反应0.5h;继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40℃,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至7~8,经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出料,获得所需新型硅丙乳液。

实施例4

1)取0.9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SE-10N和9g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合搅拌溶解,然后依次缓慢向其中加入21.5g甲基丙烯酸甲酯、17.2g丙烯酸丁酯、1.8g甲基丙烯酸、1.8g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混合均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

2)取35g去离子水、0.45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SE-10N、0.27g碳酸氢钠加入至四口烧瓶中,同时升温搅拌至60℃,得到底料;

3)取0.27g过硫酸铵引发剂,充分溶解于21g去离子水中,制得引发剂溶液;

4)向步骤2)所得的底料中加入10%步骤1)所得的单体预乳液,继续升温搅拌至75℃时,加入1/3步骤3)所得的引发剂溶液,继续升温至85℃;

5)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余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2.7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总滴加时间3~4h,待上述单体均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反应1h;

6)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0~70℃,取1g去离子水稀释0.05g叔丁基过氧化氢后加入至反应器中,然后取1.5g去离子水稀释0.03g亚硫酸氢钠后加入至反应器中,保温0.5h;继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40℃,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至7~8,经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出料,获得所需新型硅丙乳液;

实施例5

1)取0.6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NRS-10和7g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合搅拌溶解,然后依次缓慢向其中加入21.5g甲基丙烯酸甲酯、17.2g丙烯酸丁酯、1.8g甲基丙烯酸、2.25g脂肪族环氧丙烯酸酯,混合均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

2)取40g去离子水、0.3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NRS-10、0.27g碳酸氢钠加入至四口烧瓶中,同时升温搅拌至60℃,得到底料;

3)取0.27g过硫酸钾引发剂,充分溶解于18g去离子水中,制得引发剂溶液;

4)向步骤2)所得的底料中加入10%步骤1)所得的单体预乳液,继续升温搅拌至75℃时,加入1/3步骤3)所得的引发剂溶液,继续升温至85℃;

5)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余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2.25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总滴加时间3~4h,待上述单体均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反应1h;

6)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0~70℃,取1g去离子水稀释0.05g叔丁基过氧化氢后加入至反应器中,然后取1.5g去离子水稀释0.03g亚硫酸氢钠后加入至反应器中,保温0.5h;继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40℃,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至7~8,经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出料,获得所需新型硅丙乳液。

实施例6

1)取0.6g非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KS-360和11g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合搅拌溶解,然后依次缓慢向其中加入21.5g甲基丙烯酸甲酯、17.2g丙烯酸丁酯、1.35g甲基丙烯酸、2.7g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混合均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

2)取30g去离子水、0.3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SE-10N、0.27g碳酸氢钠加入至四口烧瓶中,同时升温搅拌至60℃,得到底料;

3)取0.27g过硫酸铵引发剂,充分溶解于24g去离子水中,制得引发剂溶液;

4)向步骤2)所得的底料中加入10%步骤1)所得的单体预乳液,继续升温搅拌至75℃时,加入1/3步骤3)所得的引发剂溶液,继续升温至85℃;

5)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余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2.25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总滴加时间3~4h,待上述单体均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反应1h;

6)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0~70℃,取1g去离子水稀释0.05g叔丁基过氧化氢后加入至反应器中,然后取1.5g去离子水稀释0.03g亚硫酸氢钠后加入至反应器中,保温0.5h;继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40℃,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至7~8,经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出料,获得所需新型硅丙乳液。

上述实施例合成的新型硅丙乳液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检测样品 成膜性 涂膜外观 附着力 铅笔硬度 柔韧性 吸水率 实施例1 差 易脆断 3级 2H - 15.8% 实施例2 一般 透明,光滑 2级 H 3mm 9.4% 实施例3 良好 透明,光滑 1级 2H 2mm 8.2% 实施例4 良好 透明,光滑 0级 2H 1mm 5.6% 实施例5 良好 透明,光滑 0级 2H 1mm 8.5% 实施例6 良好 透明,光滑 0级 2H 1mm 10.2%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4制得的乳液性能优异,以反应性乳化剂SE-10N作为乳液聚合的乳化剂,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功能单体,制得的涂膜透明、光滑,附着力、柔韧性和耐水性均明显提高。这是由于反应性乳化剂能乳化单体的同时并能参与聚合反应,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于聚合物中,增加了乳液的交联深度,从而提高了涂膜的耐水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含有许多羟基,能够更好地与金属表面结合,有助于涂层附着力的提高。

实施例7

取20g硅酸锂溶液于调漆罐中,边搅拌边加入50g锌粉,添加少量助剂,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制得未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实施例8

取19g硅酸钠溶液至烧杯中,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1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乳液,充分搅拌0.5~1h,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钠溶液;将上述溶液于调漆罐中,边搅拌边加入50g锌粉,添加少量助剂,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实施例9

取18g硅酸钾溶液至烧杯中,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2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乳液,充分搅拌0.5~1h,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钾溶液;将上述溶液于调漆罐中,边搅拌边加入50g锌粉,添加少量助剂,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实施例10

取16g硅酸钾溶液至烧杯中,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4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乳液,充分搅拌0.5~1h,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钾溶液;将上述溶液于调漆罐中,边搅拌边加入50g锌粉,添加少量助剂,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实施例11

取10g硅酸钾溶液至烧杯中,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10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乳液,充分搅拌0.5~1h,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钾溶液;将上述基料于调漆罐中,边搅拌边加入50g锌粉,添加少量助剂,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实施例12

取16g硅酸锂溶液至烧杯中,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4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乳液,充分搅拌0.5~1h,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锂溶液;将上述溶液于调漆罐中,边搅拌边加入50g锌粉,添加少量助剂,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实施例13

取16g硅酸钠溶液至烧杯中,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4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乳液,充分搅拌0.5~1h,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钠溶液;将上述溶液于调漆罐中,边搅拌边加入50g锌粉,添加少量助剂,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实施例14

分别取8g硅酸钠、硅酸钾溶液至烧杯中,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4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乳液,充分搅拌0.5~1h,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钠/硅酸钾溶液;将上述溶液于调漆罐中,边搅拌边加入50g锌粉,添加少量助剂,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实施例15

分别取8g硅酸钠、硅酸锂溶液至烧杯中,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4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乳液,充分搅拌0.5~1h,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钠/硅酸锂溶液;将上述溶液于调漆罐中,边搅拌边加入50g锌粉,添加少量助剂,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实施例16

分别取8g硅酸钾、硅酸锂溶液至烧杯中,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4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乳液,充分搅拌0.5~1h,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钾/硅酸锂溶液;将上述溶液于调漆罐中,边搅拌边加入50g锌粉,添加少量助剂,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所制备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性能见表3。

表3

检测样品 涂膜外观 附着力(拉拔法) 柔韧性 铅笔硬度 抗冲击强度 实施例7 良好 6.0MPa 6mm ≥4H 40kg.cm 实施例8 良好 8.0MPa 4mm ≥4H 40kg.cm 实施例9 良好 9.5MPa 4mm ≥4H 40kg.cm 实施例10 良好 10.0MPa 1mm ≥4H 50kg.cm 实施例11 较差 10.0MPa 4mm ≥4H 40kg.cm 实施例12 良好 16.0MPa 1mm ≥4H 50kg.cm 实施例13 良好 13.0MPa 2mm ≥4H 50kg.cm 实施例14 良好 14.0MPa 1mm ≥4H 50kg.cm 实施例15 良好 14.5MPa 1mm ≥4H 50kg.cm 实施例16 良好 15.0MPa 1mm ≥4H 50kg.cm

表3的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经自制的新型硅丙乳液改性后,制得的涂层附着力由6.0MPa级提高至16.0MPa,柔韧性由6mm提高至1mm,且不影响涂层其他性能。

一种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17083.7 (22)申请日 2018.06.15 (71)申请人 武汉工程大学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 街693号 (72)发明人 张良均陈刚阮红梅樊庆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42102 代理人 崔友明刘洋 (51)Int.Cl. C09D 1/04(2006.01) C09D 5/10(2006.01) C09D 133/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的制。

2、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 无机富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通过以丙烯酸酯类 单体, 配以环氧丙烯酸酯、 乙烯基硅烷功能单体 进行自由基共聚, 采用半连续法乳液聚合工艺合 成新型硅丙乳液, 以此乳液作为有机成膜物质添 加至无机硅酸盐溶液中, 与锌粉混合制备富锌涂 料, 用于钢结构表面, 可在室温下快速固化成膜, 制备的涂层附着力16.0MPa, 柔韧性1mm。 此方法 有效解决了以单一硅酸盐溶液作为成膜物质制 备的富锌涂料附着力不足、 柔韧性差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CN 108727881 A 2018.11.02 CN 108727881 A 1.。

3、一种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0.30.9份乳化剂和920份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合搅拌溶解, 然后依次缓 慢向其中加入18.4565.25份丙烯酸酯类单体、 0.452.25份环氧丙烯酸酯, 混合均匀后 制得单体预乳液; 取3045份去离子水、 0.150.75份乳化剂、 0.2250.36份碳酸氢钠混合, 升温至60 65,得到底料; 取0.0450.315份引发剂, 充分溶解于2236份去离子水中, 制得引发剂溶液; 2)向所述底料中加入520wt所述单体预乳液, 继续升温搅拌至7075时, 加入1/ 41/3所述引发剂溶液, 继续升温至8085; 3。

4、)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 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余单 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 单体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0.454.5份乙烯基硅烷, 总滴加 时间34h, 升温至8590保温反应0.51h; 4)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065, 取12份去离子水稀释0.050.1份叔丁基过氧化 氢后加入反应体系, 1015min后再取12份去离子水稀释0.050.1份亚硫酸氢钠加入反 应体系, 保温反应0.51h; 继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40以下, 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至78, 经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 出料, 得新型硅丙乳液; 5)取1020份硅酸盐溶液, 搅拌下缓慢加入110份所述。

5、硅丙乳液, 充分搅拌, 得到硅 丙乳液改性的硅酸盐溶液; 6)取所述改性的硅酸盐溶液于调漆罐中, 一边搅拌一边加入2080份锌粉, 添加助剂, 搅拌混合均匀, 得到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 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乙酯的任意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丙烯酸酯 为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 双酚F型环氧丙烯酸酯、 脂肪族环氧丙烯酸酯、 脂环族环氧丙烯酸 酯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

6、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含烯 丙基聚醚硫酸盐的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NRS-10和SE-10N、 含烷基聚醚硫酸盐的非反应性阴 离子乳化剂KS-360和SDS、 OP-10中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 酸铵、 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钠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基硅烷为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一种或混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酸盐溶液包 含硅酸钠、 硅酸钾、 硅酸锂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8.如权利要求1所。

7、述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包括润湿 分散剂、 流平剂、 消泡剂中的一种或混合。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727881 A 2 一种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钢结构防腐使用的高附着力高柔 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钢结构材料制成的机械设备、 金属管道等由于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涂装防 腐涂料作为最有效的腐蚀防护技术, 受到了广泛地应用。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仍是有机溶剂 型涂料, 此类涂料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存在有机溶剂挥发问题, 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8、影响周 围环境质量, 因此采用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水性涂料成为当下发展的趋势。 水性无机富锌涂 料广泛应用于钢结构防腐, 具有低VOC排放、 耐候性能优异、 价格低廉等综合性能, 但是目前 市面上使用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大都由碱金属硅酸盐水溶液或/和硅溶胶作为成膜物质, 配以颜、 填料及各种助剂制备而成, 存在附着力不足, 柔韧性差等问题。 0003 中国专利CN1468924A通过向低模数硅酸钾溶液中加入水溶性硅溶胶, 并加入少量 的硅烷偶联剂改性制备富锌涂层, 附着力和耐水性有所改善, 缺点柔韧性不佳。 中国专利 CN1718650A将一定模数的硅酸盐溶液与1520的丙烯酸乳液混合, 加入锌粉等。

9、填料, 制得的涂膜附着力、 柔韧性均有所提高, 但存在相容性问题, 涂料在成膜过程中易产生相分 离。 0004 中国专利CN106118149A采用硅烷偶联剂、 硅丙乳液改性制备富锌涂层, 提高了涂 层的附着力和柔韧性, 但提高程度仍然不够。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单一硅酸盐溶液作为成膜物质制备的富锌涂料附着力不足、 柔韧性差等问题, 提供一种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取0.30.9份乳化剂和920份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

10、合搅拌溶解, 然后依 次缓慢向其中加入18.4565.25份丙烯酸酯类单体、 0.452.25份环氧丙烯酸酯, 混合均 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 0009 取3045份去离子水、 0.150.75份乳化剂、 0.2250.36份碳酸氢钠混合, 升温 至6065, 得到底料; 0010 取0.0450.315份引发剂, 充分溶解于2236份去离子水中, 制得引发剂溶液; 0011 2)向所述底料中加入520wt所述单体预乳液, 继续升温搅拌至7075时, 加 入1/41/3所述引发剂溶液, 继续升温至8085; 0012 3)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 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 余。

11、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 单体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0.454.5份乙烯基硅烷, 总 滴加时间34h, 升温至8590保温反应0.51h; 说明书 1/7 页 3 CN 108727881 A 3 0013 4)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065, 取12份去离子水稀释0.050.1份叔丁基过 氧化氢后加入反应体系, 1015min后再取12份去离子水稀释0.050.1份亚硫酸氢钠加 入反应体系, 保温反应0.51h; 继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40以下, 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 至78,经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 出料, 得新型硅丙乳液; 0014 5)取1020份硅酸盐溶液, 搅拌下缓慢加入110份。

12、所述硅丙乳液, 充分搅拌, 得 到硅丙乳液改性的硅酸盐溶液; 0015 6)取所述改性的硅酸盐溶液于调漆罐中, 一边搅拌一边加入2080份锌粉, 添加 助剂, 搅拌混合均匀, 得到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0016 按上述方案, 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乙酯的任意混合。 0017 按上述方案, 所述的环氧丙烯酸酯为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 双酚F型环氧丙烯酸 酯、 脂肪族环氧丙烯酸酯、 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0018 按上述方案, 所述的乳化剂为含烯丙基聚醚硫酸盐的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NRS-10 和SE-10N、 。

13、含烷基聚醚硫酸盐的非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KS-360和SDS、 OP-10中的任意一种 或混合。 0019 按上述方案,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钠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0020 按上述方案, 所述的乙烯基硅烷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 一种或混合。 0021 按上述方案, 所述的硅酸盐溶液包含硅酸钠、 硅酸钾、 硅酸锂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0022 按上述方案, 所述的助剂包括润湿分散剂、 流平剂、 消泡剂中的一种或混合。 0023 本发明新型硅丙乳液的合成反应如下: 0024 说明书 2/7 页 4 CN 108727881 A 4 0025 其中, 2n10。

14、; 400n11400; 313n21094; 24n3116; 0n432; 0n5 105。 0026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0027 本发明通过以丙烯酸酯类单体, 配以环氧丙烯酸酯、 乙烯基硅氧烷功能单体进行 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采用半连续法乳液聚合工艺合成新型硅丙乳液, 然后以此乳液作为有 机成膜物质添加至硅酸盐溶液中, 与锌粉混合制备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0028 环氧丙烯酸酯含有许多羟基, 能够更好地与金属表面结合, 有助于涂层附着力的 提高, 同时一端还含有环氧基, 能通过交联固化使涂层更加致密, 有效防止水分的渗入, 大 大提高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0029 乙烯。

15、基硅烷通过双键加成反应在聚合物主链上引入硅氧烷, 涂料干燥成膜时, 硅 氧烷的水解和缩聚能进一步提高涂膜的硬度和附着力。 0030 硅丙乳液兼具有机硅树脂和丙烯酸乳液的优点, 与硅酸盐溶液的化学结构与极性 相差不大, 不容易发生相分离, 可以很好地进行复配, 复配后获得的基料能较好的发挥二者 的优点, 干燥成膜后能形成有机-无机杂化高分子膜, 弥补水性无机富锌涂层附着力不足、 柔韧性差等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发明技术方案, 但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2 实施例1 0033 1)取0.6g非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KS-360和20g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

16、合搅拌溶 解, 然后依次缓慢向其中加入31.5g甲基丙烯酸甲酯、 9g丙烯酸丁酯、 1.8g甲基丙烯酸, 混合 均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 0034 2)取45g去离子水、 0.3g非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KS-360、 0.27g碳酸氢钠加入至四 口烧瓶中, 同时升温搅拌至60, 得到底料; 0035 3)取0.225g过硫酸钾引发剂, 充分溶解于36g去离子水中, 制得引发剂溶液; 0036 4)向步骤2)所得的底料中加入10步骤1)所得的单体预乳液, 继续升温搅拌至75 时, 加入1/3步骤3)所得的引发剂溶液, 继续升温至80; 0037 5)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

17、 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 余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 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2.7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总滴 加时间34h, 待上述单体均滴加完毕后, 升温至85保温反应1h; 0038 6)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5, 取2g去离子水稀释0.05g叔丁基过氧化氢后加入至 反应器中, 然后取2g去离子水稀释0.05g亚硫酸氢钠后加入至反应器中, 保温反应0.5h; 继 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40, 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至78,经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 出 料, 获得所需新型硅丙乳液。 0039 实施例2 0040 1)取0.6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NRS-10和15g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合搅拌溶。

18、 解, 然后依次缓慢向其中加入27g甲基丙烯酸甲酯、 13.5g丙烯酸丁酯、 2.25g甲基丙烯酸, 混 合均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 0041 2)取50g去离子水、 0.3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NRS-10、 0.27g碳酸氢钠加入至四口 说明书 3/7 页 5 CN 108727881 A 5 烧瓶中, 同时升温搅拌至60, 得到底料; 0042 3)取0.225g过硫酸钠引发剂, 充分溶解于36g去离子水中, 制得引发剂溶液; 0043 4)向步骤2)所得的底料中加入10步骤1)所得的单体预乳液, 继续升温搅拌至75 时, 加入1/3步骤3)所得的引发剂溶液, 继续升温至80; 0044 5。

19、)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 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 余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 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2.25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总滴 加时间34h, 待上述单体均滴加完毕后, 升温至85保温反应1h; 0045 6)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5, 取2g去离子水稀释0.05g叔丁基过氧化氢后加入至 反应器中, 然后取2g去离子水稀释0.05g亚硫酸氢钠后加入至反应器中, 保温反应0.5h; 继 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40, 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至78,经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 出 料, 获得所需新型硅丙乳液。 0046 实施例3 0047 1)取0.9g反应性阴离子乳。

20、化剂SE-10N和16g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合搅拌溶 解, 然后依次缓慢向其中加入22.5g甲基丙烯酸甲酯、 18g丙烯酸丁酯、 1.8g甲基丙烯酸、 0.9g双酚F型环氧丙烯酸酯, 混合均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 0048 2)取50g去离子水、 0.45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SE-10N、 0.27g碳酸氢钠加入至四口 烧瓶中, 同时升温搅拌至60, 得到底料; 0049 3)取0.27g过硫酸铵引发剂, 充分溶解于40g去离子水中, 制得引发剂溶液; 0050 4)向步骤2)所得的底料中加入10步骤1)所得的单体预乳液, 继续升温搅拌至75 时, 加入1/3步骤3)所得的引发剂溶液, 继续升。

21、温至80; 0051 5)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 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 余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 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1.8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总滴 加时间34h, 待上述单体均滴加完毕后, 升温至85保温反应1h; 0052 6)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5, 取2g去离子水稀释0.05g叔丁基过氧化氢后加入至 反应器中, 然后取2g去离子水稀释0.03g亚硫酸氢钠后加入至反应器中, 保温反应0.5h; 继 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40, 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至78,经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 出 料, 获得所需新型硅丙乳液。 0053 实施例4 0054 1)取。

22、0.9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SE-10N和9g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合搅拌溶解, 然后依次缓慢向其中加入21.5g甲基丙烯酸甲酯、 17.2g丙烯酸丁酯、 1.8g甲基丙烯酸、 1.8g 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 混合均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 0055 2)取35g去离子水、 0.45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SE-10N、 0.27g碳酸氢钠加入至四口 烧瓶中, 同时升温搅拌至60, 得到底料; 0056 3)取0.27g过硫酸铵引发剂, 充分溶解于21g去离子水中, 制得引发剂溶液; 0057 4)向步骤2)所得的底料中加入10步骤1)所得的单体预乳液, 继续升温搅拌至75 时, 加入1/3步骤3)所。

23、得的引发剂溶液, 继续升温至85; 0058 5)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 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 余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 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2.7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总滴 加时间34h, 待上述单体均滴加完毕后, 继续保温反应1h; 说明书 4/7 页 6 CN 108727881 A 6 0059 6)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070, 取1g去离子水稀释0.05g叔丁基过氧化氢后加 入至反应器中, 然后取1.5g去离子水稀释0.03g亚硫酸氢钠后加入至反应器中, 保温0.5h; 继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40, 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至78, 经200目尼龙滤网过。

24、滤除渣, 出料, 获得所需新型硅丙乳液; 0060 实施例5 0061 1)取0.6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NRS-10和7g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合搅拌溶解, 然后依次缓慢向其中加入21.5g甲基丙烯酸甲酯、 17.2g丙烯酸丁酯、 1.8g甲基丙烯酸、 2.25g脂肪族环氧丙烯酸酯, 混合均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 0062 2)取40g去离子水、 0.3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NRS-10、 0.27g碳酸氢钠加入至四口 烧瓶中, 同时升温搅拌至60, 得到底料; 0063 3)取0.27g过硫酸钾引发剂, 充分溶解于18g去离子水中, 制得引发剂溶液; 0064 4)向步骤2)所得的底料中加入10。

25、步骤1)所得的单体预乳液, 继续升温搅拌至75 时, 加入1/3步骤3)所得的引发剂溶液, 继续升温至85; 0065 5)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 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 余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 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2.25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总滴 加时间34h, 待上述单体均滴加完毕后, 继续保温反应1h; 0066 6)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070, 取1g去离子水稀释0.05g叔丁基过氧化氢后加 入至反应器中, 然后取1.5g去离子水稀释0.03g亚硫酸氢钠后加入至反应器中, 保温0.5h; 继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40, 用适量氨水调节pH值至78, 经。

26、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 出料, 获得所需新型硅丙乳液。 0067 实施例6 0068 1)取0.6g非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KS-360和11g去离子水在预乳化罐中混合搅拌溶 解, 然后依次缓慢向其中加入21.5g甲基丙烯酸甲酯、 17.2g丙烯酸丁酯、 1.35g甲基丙烯酸、 2.7g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 混合均匀后制得单体预乳液; 0069 2)取30g去离子水、 0.3g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SE-10N、 0.27g碳酸氢钠加入至四口 烧瓶中, 同时升温搅拌至60, 得到底料; 0070 3)取0.27g过硫酸铵引发剂, 充分溶解于24g去离子水中, 制得引发剂溶液; 0071 4)向步骤。

27、2)所得的底料中加入10步骤1)所得的单体预乳液, 继续升温搅拌至75 时, 加入1/3步骤3)所得的引发剂溶液, 继续升温至85; 0072 5)待聚合反应体系出现蓝光且无明显回流时得到种子乳液, 此时开始同时滴加剩 余单体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 预乳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滴加2.25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总滴 加时间34h, 待上述单体均滴加完毕后, 继续保温反应1h; 0073 6)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6070, 取1g去离子水稀释0.05g叔丁基过氧化氢后加 入至反应器中, 然后取1.5g去离子水稀释0.03g亚硫酸氢钠后加入至反应器中, 保温0.5h; 继续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40, 用适量氨。

28、水调节pH值至78, 经200目尼龙滤网过滤除渣, 出料, 获得所需新型硅丙乳液。 0074 上述实施例合成的新型硅丙乳液性能如表1所示: 0075 表1 说明书 5/7 页 7 CN 108727881 A 7 0076 检测样品成膜性涂膜外观附着力铅笔硬度柔韧性吸水率 实施例1差易脆断3级2H-15.8 实施例2一般透明, 光滑2级H3mm9.4 实施例3良好透明, 光滑1级2H2mm8.2 实施例4良好透明, 光滑0级2H1mm5.6 实施例5良好透明, 光滑0级2H1mm8.5 实施例6良好透明, 光滑0级2H1mm10.2 0077 从表1可以看出, 实施例4制得的乳液性能优异, 以。

29、反应性乳化剂SE-10N作为乳液 聚合的乳化剂, 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功能单体, 制得的涂膜透明、 光滑, 附着力、 柔韧性和 耐水性均明显提高。 这是由于反应性乳化剂能乳化单体的同时并能参与聚合反应, 以共价 键的形式结合于聚合物中, 增加了乳液的交联深度, 从而提高了涂膜的耐水性, 双酚A型环 氧树脂含有许多羟基, 能够更好地与金属表面结合, 有助于涂层附着力的提高。 0078 实施例7 0079 取20g硅酸锂溶液于调漆罐中, 边搅拌边加入50g锌粉, 添加少量助剂, 500rpm下搅 拌0.5h混合均匀, 制得未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0080 实施例8 0081 取19g硅酸钠溶液。

30、至烧杯中, 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1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乳 液, 充分搅拌0.51h, 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钠溶液; 将上述溶液于调漆罐中, 边搅 拌边加入50g锌粉, 添加少量助剂, 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 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的 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0082 实施例9 0083 取18g硅酸钾溶液至烧杯中, 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2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乳 液, 充分搅拌0.51h, 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钾溶液; 将上述溶液于调漆罐中, 边搅 拌边加入50g锌粉, 添加少量助剂, 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 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的 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

31、0084 实施例10 0085 取16g硅酸钾溶液至烧杯中, 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4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乳 液, 充分搅拌0.51h, 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钾溶液; 将上述溶液于调漆罐中, 边搅 拌边加入50g锌粉, 添加少量助剂, 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 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的 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0086 实施例11 0087 取10g硅酸钾溶液至烧杯中, 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10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 乳液, 充分搅拌0.51h, 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钾溶液; 将上述基料于调漆罐中, 边 搅拌边加入50g锌粉, 添加少量助剂, 500rpm下搅拌0.5h混。

32、合均匀, 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 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0088 实施例12 0089 取16g硅酸锂溶液至烧杯中, 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4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乳 液, 充分搅拌0.51h, 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锂溶液; 将上述溶液于调漆罐中, 边搅 说明书 6/7 页 8 CN 108727881 A 8 拌边加入50g锌粉, 添加少量助剂, 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 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的 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0090 实施例13 0091 取16g硅酸钠溶液至烧杯中, 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4g实施例4所得的硅丙乳 液, 充分搅拌0.51h, 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

33、硅酸钠溶液; 将上述溶液于调漆罐中, 边搅 拌边加入50g锌粉, 添加少量助剂, 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 制得一种硅丙乳液改性的 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0092 实施例14 0093 分别取8g硅酸钠、 硅酸钾溶液至烧杯中, 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4g实施例4所 得的硅丙乳液, 充分搅拌0.51h, 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钠/硅酸钾溶液; 将上述溶 液于调漆罐中, 边搅拌边加入50g锌粉, 添加少量助剂, 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 制得一 种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0094 实施例15 0095 分别取8g硅酸钠、 硅酸锂溶液至烧杯中, 在磁力搅拌作用下。

34、缓慢加入4g实施例4所 得的硅丙乳液, 充分搅拌0.51h, 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钠/硅酸锂溶液; 将上述溶 液于调漆罐中, 边搅拌边加入50g锌粉, 添加少量助剂, 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 制得一 种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0096 实施例16 0097 分别取8g硅酸钾、 硅酸锂溶液至烧杯中, 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加入4g实施例4所 得的硅丙乳液, 充分搅拌0.51h, 得到经硅丙乳液改性后的硅酸钾/硅酸锂溶液; 将上述溶 液于调漆罐中, 边搅拌边加入50g锌粉, 添加少量助剂, 500rpm下搅拌0.5h混合均匀, 制得一 种硅丙乳液改性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35、 0098 所制备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性能见表3。 0099 表3 0100 检测样品涂膜外观附着力(拉拔法)柔韧性铅笔硬度抗冲击强度 实施例7良好6.0MPa6mm4H40kg.cm 实施例8良好8.0MPa4mm4H40kg.cm 实施例9良好9.5MPa4mm4H40kg.cm 实施例10良好10.0MPa1mm4H50kg.cm 实施例11较差10.0MPa4mm4H40kg.cm 实施例12良好16.0MPa1mm4H50kg.cm 实施例13良好13.0MPa2mm4H50kg.cm 实施例14良好14.0MPa1mm4H50kg.cm 实施例15良好14.5MPa1mm4H50kg.cm 实施例16良好15.0MPa1mm4H50kg.cm 0101 表3的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经自制的新型硅丙乳液改 性后, 制得的涂层附着力由6.0MPa级提高至16.0MPa, 柔韧性由6mm提高至1mm, 且不影响涂 层其他性能。 说明书 7/7 页 9 CN 108727881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