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supLP/sup及应用.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8857579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2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615309.X

申请日:

20180614

公开号:

CN108728451A

公开日:

201811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2,A01H5/00,A01H6/54

主分类号: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2,A01H5/00,A01H6/54

申请人:

福建农林大学

发明人:

钟永嘉,廖红

地址: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

优先权:

CN201810615309A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学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LP及应用,以大豆品种“BX10”为材料,通过RNA‑seq发现一个在缺磷条件下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的转录因子,通过测序拼接的序列设计该基因的特异引物,对其进行克隆以及同源分析,发现该转录因子是属于MYB‑CC家族的转录因子,分析发现该转录因子与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的磷信号中心调控因子具有较高的蛋白同源性,能够结合P1BS(PHR1 Binding Site)位点;其转录水平受低磷特异诱导表达的,能够诱导磷酸转运体蛋白的表达,增加低磷下对磷的吸收转运。在大豆毛根中超表达该基因能够增加大豆对磷的吸收,显著提高在低磷培养条件下的大豆的生物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录因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编码的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在提高大豆磷吸收、增加生物量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LP及应用。

背景技术

磷是植物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目前的研究提高植物的低磷耐受性主要集中在通过提高磷酸转运子的表达增强,增加植物磷养分的吸收,没法从整体上改善植物对低磷的适应和响应。本研究通过利用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LP从而达到,不仅增加磷的吸收提高磷转运和磷的利用率,整体上提高大豆对低磷的适应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LP及应用,寻找大豆低磷响应的重要调控因子,利用该调控因子增加大豆低磷下对磷的吸收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利用RNA-seq在磷高效的大豆品种BX10发现了一个受低磷显著诱导的转录因子,并命名为GmPHRLP,通过基因克隆手段获得该基因的序列,以及编码的蛋白序列。

所述转录因子GmPHRL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属于MYB-CC转录因子家族,与模式植物中缺磷的中心调控因子属于同源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能够结合P1BS(PHR1 Binding Site)motif 序列,并且超表达该基因能够诱导缺磷信号基因的表达,在大豆毛根体系中超表达该基因能够增加磷的吸收,提高大豆对低磷的适应性,增加低磷下大豆的生物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对磷高效的大豆品种BX10进行低磷处理,发现了在低磷下显著诱导表达的转录因子,通过RNA-seq拼接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该转录因子进行克隆,根据克隆的D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其与其他模式植物的磷信号中心调控因子是同源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转录因子是受低磷特异诱导的,并命名为GmPHRLP。GmPHRLP能够特异的结合P1BS位点,诱导磷信号基因的表达,超量表达改转录因子GmPHRLP能够增加大豆毛根对磷的吸收,显著提高在低磷培养下大豆的生物量。

附图说明

图1大豆低磷特异响应的转录因子全产ORF的凝胶电泳分析。

图2.GmPHRLP在不同的缺素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分析。

图3 大豆低磷特异响应的转录因子GmPHRLP的进化树分析。

图4. 大豆GmPTs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图5. 大豆GmPHRLP结合P1BS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

图6. 在毛根中超表达GmPHRLP增加大豆磷吸收和生物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低磷响应转录因子GmPHRLP克隆

1)以磷高效大豆品种“BX10”位材料,10天幼苗,进行低磷处理(10µM)以正常培养为对照,取大豆根部的材料进行RNA-seq分析,寻找低磷下表达水平显著变化的基因。

2)通过分析RNA-seq数据找到一个受低磷显著诱导的MYB类转录因子;

3)根据RNA-seq和phytozome提供的参考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引物序列:GmPHRLP-F: ATGGAAGCACGTTCTGCTTTCTCTA ;GmPHRLP-R: TTACTCCTCTGTCCTTGGACGCTTTGA ),以磷高效大豆品种“BX10”的根部cDNA为模板对其进行PCR扩增。

4)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离检测。检测结果如附图1所示,从凝胶电泳图上可以看到在1400bp左右的位置有一条特异的扩增带,将DNA带子切胶回收,连接中间载体pMD-18T(TaKaRa) ,转化大肠杆菌Trans1-T1 (北京,全式金),筛选阳性克隆,用于测序分析(上海,铂尚生物有限公司)所得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实施例2、低磷响应转录因子GmPHRLP对不同养分缺素处理的响应

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克隆获得的低磷响应转录因子是否是低磷特异响应的转录因子,我们将磷高效的大豆品种“BX10”幼苗进行不同缺素(-N, -P, -K, -Mg, -Ga, -Fe)处理,收取大豆的根部,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以该转录因子的特异定量PCR引物进行qRT-PCR分析(引物序列GmPHRLP-qPCR-F: GCATTGGAAGTGGGTGAGAA; GmPHRLP-qPCR-R: TGGACGCTTTGAGGCTT TAG),发现该转录因子只对缺磷有响应,而对其他的缺素处理没有明显变(附图2),推测该基因主要是参与植物的低磷响应。

实施例3、生物信息学分析该GmPHRLP转录因子

为了进一步分析该低磷特异响应的转录因子属于哪一家族的转录因子以及和目前已经报道的模式植物中的缺磷信号中心调控因子进化上的关系,因此我们将获得的DNA的ORF区段翻译成蛋白,利用蛋白序列进行BLAST分析(https://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发现与该转录因子同源的蛋白大都属于MYB-CC类转录因子,因此我们挑选已有报道的模式植物同源的转录因子进行进化树和蛋白相似度比较,结果如附图3所示,表明该转录因子与拟南芥的AtPHR1和水稻的OsRHR1,OsPHR2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在进化上属于同源基因。

实施例3 超表达GmPHRLP转录因子诱导大豆的根部磷酸转运体基因的表达

为了研究克隆到的低磷特异响应的转录因子GmPHRLP的功能,首先我们利用大豆的毛根体系,在正常供磷条件下将该转录因子超量表达与大豆的毛根(以空载体转化的毛根为对照),收获毛根,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和qRT-PCR分析,发现在正常供磷条件下超表达该基因能够诱导部分大豆磷酸转运体的基因的表达,结果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证明该GmPHRLP是否能与P1BS motif结合,我们利用4xP1BS-LUC载体和4xP1BSmu-LUC研究该转录因子与P1BS的结合特性,结果如图5所示,GmPHRLP能够结合P1BS位点启动LUC报告基因的表达而不能够结合P1BSmu驱动的LUC基因的表达,证明了GmPHRLP可能是通过结合GmPT磷酸转运体基因的启动子的P1BS位点调控GmPT的表达的。

实施例4 超表达GmPHRLP转录因子提高大豆的对磷的吸收,增加地上部生物量

为了进一步研究该转录因子对大豆的磷养分吸收的影响,我们利用大豆毛根体系,将该基因超量表达到大豆的毛根中(以转化空载体的毛根作为对照),在低磷条件下培养1个月,测定地上部的磷含量和地上部的干重,结果如图6所示,超表达该转录因子GmPHRLP在低磷条件下提高了大豆毛根的磷的吸收,增加了低磷培养条件下大豆的生物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SEQUENCE LISTING

<110> 福建农林大学

<120> 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LP及应用

<130> 6

<160> 6

<170> PatentIn version 3.3

<210> 1

<211> 145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

atggaagcac gttctgcttt ctctattgac agatcaaatg ctaagcaact caataacatg 60

gggatgtctg aagcatttcc ctcatcattg cctgcccttc catcgcctct agaagagaca 120

taccctaaat tatctgattc taaaccagtt tttatggaaa aagagcttaa aacaaaacct 180

tatacacatt caagtcattt aacttccagc ggagcagttg ggcatatgtt ttcatcttct 240

cctggatatt caactgatct tcatcactca tccttttcat ctcatgaaaa acaacctaga 300

aatactcatt ttatttcaca gtcattaagt aacatggctt cattgccatt atcttattct 360

tcaaatagtg aaccgatacc ttctacaaca tcaacccctt attccaatgg aaacagtgtt 420

tcctggcata cagattcctt gcctagcttt ctcgatttcc ctgccaatac ctccattggt 480

aatagtcaag tagaaagcag tgactgcaat atcatggcaa ctgaagagta ttctaagcga 540

aatgattggc aggagtgggc tgaccaatta atcagtgatg ttgatccttt gacttctaat 600

tggaatgatc ttcttgctga caacattcaa gatcttgaac caaaggtcgc aaaatcatct 660

tctcaacttc caataggaca ccaatcccaa agccatcaac aacttcctgc ttcatctgga 720

gaaaatcgtg ttggtgttgc cccaacttcc tcaacaaatt ctgcacctgc caagccacgg 780

atgcgctgga cacctgagct tcatgaggca tttgtggagg ctgtcaacca acttggtggg 840

agtgaaagag ctacccctaa aggtgtgctg aagctcatga aagttgatgg attaactata 900

taccatgtta aaagccacct acagaagtac aggacagcta gatatagacc tgagtcatct 960

gaaggagctg cagagaaaaa actaagtcca attgaagaga tgtcatctct ggatttgaaa 1020

actggtattg agatcactga agctctgagg ctgcagatgg aggttcagaa gcggttgcat 1080

gaacagcttg agattcaaag aaatctacag ttgcgaatag aagaacaagg aaggtacctt 1140

caaatgatgt ttgagaagca gtgcaaacct ggcattgaaa catttaaggc atcatcgtct 1200

gccatcgaaa gtcaatctgg agtgtcttct gatgccatca aagattctcc agccaaaact 1260

gaatcagaaa ccatcaaggt ggaccattgc aagtcaggag ctgatcaggc taatggcatt 1320

accacagttg aggaaagcgc attggaagtg ggtgagaagc aggatgctcc tgaaagtcaa 1380

gcttctgaga atcctgagca acatgctagt gaagatagtg ctaaagcctc aaagcgtcca 1440

aggacagagg agtaa 1455

<210> 2

<211> 48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400> 2

Met Glu Ala Arg Ser Ala Phe Ser Ile Asp Arg Ser Asn Ala Lys Gln

1 5 10 15

Leu Asn Asn Met Gly Met Ser Glu Ala Phe Pro Ser Ser Leu Pro Ala

20 25 30

Leu Pro Ser Pro Leu Glu Glu Thr Tyr Pro Lys Leu Ser Asp Ser Lys

35 40 45

Pro Val Phe Met Glu Lys Glu Leu Lys Thr Lys Pro Tyr Thr His Ser

50 55 60

Ser His Leu Thr Ser Ser Gly Ala Val Gly His Met Phe Ser Ser Ser

65 70 75 80

Pro Gly Tyr Ser Thr Asp Leu His His Ser Ser Phe Ser Ser His Glu

85 90 95

Lys Gln Pro Arg Asn Thr His Phe Ile Ser Gln Ser Leu Ser Asn Met

100 105 110

Ala Ser Leu Pro Leu Ser Tyr Ser Ser Asn Ser Glu Pro Ile Pro Ser

115 120 125

Thr Thr Ser Thr Pro Tyr Ser Asn Gly Asn Ser Val Ser Trp His Thr

130 135 140

Asp Ser Leu Pro Ser Phe Leu Asp Phe Pro Ala Asn Thr Ser Ile Gly

145 150 155 160

Asn Ser Gln Val Glu Ser Ser Asp Cys Asn Ile Met Ala Thr Glu Glu

165 170 175

Tyr Ser Lys Arg Asn Asp Trp Gln Glu Trp Ala Asp Gln Leu Ile Ser

180 185 190

Asp Val Asp Pro Leu Thr Ser Asn Trp Asn Asp Leu Leu Ala Asp Asn

195 200 205

Ile Gln Asp Leu Glu Pro Lys Val Ala Lys Ser Ser Ser Gln Leu Pro

210 215 220

Ile Gly His Gln Ser Gln Ser His Gln Gln Leu Pro Ala Ser Ser Gly

225 230 235 240

Glu Asn Arg Val Gly Val Ala Pro Thr Ser Ser Thr Asn Ser Ala Pro

245 250 255

Ala Lys Pro Arg Met Arg Trp Thr Pro Glu Leu His Glu Ala Phe Val

260 265 270

Glu Ala Val Asn Gln Leu Gly Gly Ser Glu Arg Ala Thr Pro Lys Gly

275 280 285

Val Leu Lys Leu Met Lys Val Asp Gly Leu Thr Ile Tyr His Val Lys

290 295 300

Ser His Leu Gln Lys Tyr Arg Thr Ala Arg Tyr Arg Pro Glu Ser Ser

305 310 315 320

Glu Gly Ala Ala Glu Lys Lys Leu Ser Pro Ile Glu Glu Met Ser Ser

325 330 335

Leu Asp Leu Lys Thr Gly Ile Glu Ile Thr Glu Ala Leu Arg Leu Gln

340 345 350

Met Glu Val Gln Lys Arg Leu His Glu Gln Leu Glu Ile Gln Arg Asn

355 360 365

Leu Gln Leu Arg Ile Glu Glu Gln Gly Arg Tyr Leu Gln Met Met Phe

370 375 380

Glu Lys Gln Cys Lys Pro Gly Ile Glu Thr Phe Lys Ala Ser Ser Ser

385 390 395 400

Ala Ile Glu Ser Gln Ser Gly Val Ser Ser Asp Ala Ile Lys Asp Ser

405 410 415

Pro Ala Lys Thr Glu Ser Glu Thr Ile Lys Val Asp His Cys Lys Ser

420 425 430

Gly Ala Asp Gln Ala Asn Gly Ile Thr Thr Val Glu Glu Ser Ala Leu

435 440 445

Glu Val Gly Glu Lys Gln Asp Ala Pro Glu Ser Gln Ala Ser Glu Asn

450 455 460

Pro Glu Gln His Ala Ser Glu Asp Ser Ala Lys Ala Ser Lys Arg Pro

465 470 475 480

Arg Thr Glu Glu

<210> 3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

atggaagcac gttctgcttt ctcta 25

<210> 4

<211> 2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

ttactcctct gtccttggac gctttga 27

<210> 5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

gcattggaag tgggtgagaa 20

<210> 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

tggacgcttt gaggctttag 20

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supLP/sup及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supLP/sup及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supLP/sup及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supLP/sup及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supLP/sup及应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15309.X (22)申请日 2018.06.14 (71)申请人 福建农林大学 地址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 路15号 (72)发明人 钟永嘉廖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51)Int.Cl. C12N 15/29(2006.01) C07K 14/415(2006.01) C12N 15/82(2006.01) A01H 5/00(2018.01) A01H 6/54(2018.01)。

2、 (54)发明名称 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LP 及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 因子GmPHRLP及应用, 以大豆品种 “BX10” 为材料, 通过RNA-seq发现一个在缺磷条件下表达水平显 著提高的转录因子, 通过测序拼接的序列设计该 基因的特异引物, 对其进行克隆以及同源分析, 发现该转录因子是属于MYB-CC家族的转录因子, 分析发现该转录因子与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 的磷信号中心调控因子具有较高的蛋白同源性, 能够结合P1BS (PHR1BindingSite) 位点; 其转 录水平受低磷特异诱导表达的, 能够诱导磷酸转 运体蛋白的表达, 。

3、增加低磷下对磷的吸收转运。 在大豆毛根中超表达该基因能够增加大豆对磷 的吸收, 显著提高在低磷培养条件下的大豆的生 物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序列表4页 附图4页 CN 108728451 A 2018.11.02 CN 108728451 A 1.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LP,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录因子GmPHRLP的核 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LP编码的蛋白,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

4、LP在提高大豆磷吸收、 增加生物量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728451 A 2 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LP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LP及 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磷是植物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目前的研究提高植 物的低磷耐受性主要集中在通过提高磷酸转运子的表达增强, 增加植物磷养分的吸收, 没 法从整体上改善植物对低磷的适应和响应。 本研究通过利用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 GmPHRLP从而达到, 不仅增加磷的吸收提高磷转运和磷的利用率, 。

5、整体上提高大豆对低磷的 适应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LP及应用, 寻找大豆低磷 响应的重要调控因子, 利用该调控因子增加大豆低磷下对磷的吸收利用。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利用RNA-seq在磷高效的大豆品种BX10发现了一个受低磷显著诱导的转录因子, 并命 名为GmPHRLP, 通过基因克隆手段获得该基因的序列, 以及编码的蛋白序列。 0005 所述转录因子GmPHRL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06 所述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07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属。

6、于MYB-CC转录因子家族, 与模式植物中缺磷的 中心调控因子属于同源基因。 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能够结合P1BS (PHR1 Binding Site) motif 序列, 并且超表达该基因能够诱导缺磷信号基因的表达, 在大豆毛根体系中超表达 该基因能够增加磷的吸收, 提高大豆对低磷的适应性, 增加低磷下大豆的生物量。 0008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对磷高效的大豆品种BX10进行低磷处理, 发现了在低磷下显著诱导表达的 转录因子, 通过RNA-seq拼接的序列, 设计特异引物对该转录因子进行克隆, 根据克隆的DNA 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发现其与其他模式植物的磷信号中心调控因子是同源。

7、基因, 进一步研 究发现该转录因子是受低磷特异诱导的, 并命名为GmPHRLP。 GmPHRLP能够特异的结合P1BS位 点, 诱导磷信号基因的表达, 超量表达改转录因子GmPHRLP能够增加大豆毛根对磷的吸收, 显 著提高在低磷培养下大豆的生物量。 附图说明 0009 图1大豆低磷特异响应的转录因子全产ORF的凝胶电泳分析。 0010 图2.GmPHRLP在不同的缺素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分析。 0011 图3 大豆低磷特异响应的转录因子GmPHRLP的进化树分析。 0012 图4. 大豆GmPTs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8728451 A 3 0013 图5. 大。

8、豆GmPHRLP结合P1BS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 0014 图6. 在毛根中超表达GmPHRLP增加大豆磷吸收和生物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1、 低磷响应转录因子GmPHRLP克隆 1) 以磷高效大豆品种 “BX10” 位材料, 10天幼苗, 进行低磷处理 (10M) 以正常培养为对 照, 取大豆根部的材料进行RNA-seq分析, 寻找低磷下表达水平显著变化的基因。 0016 2) 通过分析RNA-seq数据找到一个受低磷显著诱导的MYB类转录因子; 3) 根据RNA-seq和phytozome提供的参考序列, 设计特异引物,(引物序列: GmPHRLP-F: ATGGAAGCAC。

9、GTTCTGCTTTCTCTA ; GmPHRLP-R: TTACTCCTCTGTCCTTGGACGCTTTGA ) , 以磷高效大 豆品种 “BX10” 的根部cDNA为模板对其进行PCR扩增。 0017 4) 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离检测。 检测结果如附图1所 示, 从凝胶电泳图上可以看到在1400bp左右的位置有一条特异的扩增带, 将DNA带子切胶回 收, 连接中间载体pMD-18T(TaKaRa) , 转化大肠杆菌Trans1-T1 (北京, 全式金), 筛选阳性 克隆, 用于测序分析 (上海, 铂尚生物有限公司) 所得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00。

10、18 实施例2、 低磷响应转录因子GmPHRLP对不同养分缺素处理的响应 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克隆获得的低磷响应转录因子是否是低磷特异响应的转录因子, 我 们将磷高效的大豆品种 “BX10” 幼苗进行不同缺素 (-N, -P, -K, -Mg, -Ga, -Fe) 处理, 收 取大豆的根部, 提取总RNA, 逆转录为cDNA。 以该转录因子的特异定量PCR引物进行qRT-PCR 分析 (引物序列GmPHRLP-qPCR-F: GCATTGGAAGTGGGTGAGAA; GmPHRLP-qPCR-R: TGGACGCTTTGAGGCTT TAG) , 发现该转录因子只对缺磷有响应, 而对其他的缺素处。

11、理没有明 显变 (附图2) , 推测该基因主要是参与植物的低磷响应。 0019 实施例3、 生物信息学分析该GmPHRLP转录因子 为了进一步分析该低磷特异响应的转录因子属于哪一家族的转录因子以及和目前已 经报道的模式植物中的缺磷信号中心调控因子进化上的关系, 因此我们将获得的DNA的ORF 区段翻译成蛋白, 利用蛋白序列进行BLAST分析 (https:/blast.ncbi.nlm.nih.gov/ Blast.cgi) , 发现与该转录因子同源的蛋白大都属于MYB-CC类转录因子, 因此我们挑选已 有报道的模式植物同源的转录因子进行进化树和蛋白相似度比较, 结果如附图3所示, 表明 该转。

12、录因子与拟南芥的AtPHR1和水稻的OsRHR1,OsPHR2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在进化上属于 同源基因。 0020 实施例3 超表达GmPHRLP转录因子诱导大豆的根部磷酸转运体基因的表达 为了研究克隆到的低磷特异响应的转录因子GmPHRLP的功能, 首先我们利用大豆的毛 根体系, 在正常供磷条件下将该转录因子超量表达与大豆的毛根 (以空载体转化的毛根为 对照) , 收获毛根, 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和qRT-PCR分析, 发现在正常供磷条件下超表达该 基因能够诱导部分大豆磷酸转运体的基因的表达, 结果如图4所示, 为了进一步证明该 GmPHRLP是否能与P1BS motif结合, 我们利用。

13、4xP1BS-LUC载体和4xP1BSmu-LUC研究该转录因 子与P1BS的结合特性, 结果如图5所示, GmPHRLP能够结合P1BS位点启动LUC报告基因的表达 而不能够结合P1BSmu驱动的LUC基因的表达, 证明了GmPHRLP可能是通过结合GmPT磷酸转运 体基因的启动子的P1BS位点调控GmPT的表达的。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8728451 A 4 0021 实施例4 超表达GmPHRLP转录因子提高大豆的对磷的吸收, 增加地上部生物量 为了进一步研究该转录因子对大豆的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我们利用大豆毛根体系, 将 该基因超量表达到大豆的毛根中 (以转化空载体的毛根。

14、作为对照) , 在低磷条件下培养1个 月, 测定地上部的磷含量和地上部的干重, 结果如图6所示, 超表达该转录因子GmPHRLP在低 磷条件下提高了大豆毛根的磷的吸收, 增加了低磷培养条件下大豆的生物量。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8728451 A 5 SEQUENCE LISTING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大豆特异响应低磷的转录因子GmPHRLP及应用 6 6 PatentIn version 3.3 1 1455 DNA 人工序列 1 atggaagcac gttct。

15、gcttt ctctattgac agatcaaatg ctaagcaact caataacatg 60 gggatgtctg aagcatttcc ctcatcattg cctgcccttc catcgcctct agaagagaca 120 taccctaaat tatctgattc taaaccagtt tttatggaaa aagagcttaa aacaaaacct 180 tatacacatt caagtcattt aacttccagc ggagcagttg ggcatatgtt ttcatcttct 240 cctggatatt caactgatct tcatcactca tcct。

16、tttcat ctcatgaaaa acaacctaga 300 aatactcatt ttatttcaca gtcattaagt aacatggctt cattgccatt atcttattct 360 tcaaatagtg aaccgatacc ttctacaaca tcaacccctt attccaatgg aaacagtgtt 420 tcctggcata cagattcctt gcctagcttt ctcgatttcc ctgccaatac ctccattggt 480 aatagtcaag tagaaagcag tgactgcaat atcatggcaa ctgaagagta tt。

17、ctaagcga 540 aatgattggc aggagtgggc tgaccaatta atcagtgatg ttgatccttt gacttctaat 600 tggaatgatc ttcttgctga caacattcaa gatcttgaac caaaggtcgc aaaatcatct 660 tctcaacttc caataggaca ccaatcccaa agccatcaac aacttcctgc ttcatctgga 720 gaaaatcgtg ttggtgttgc cccaacttcc tcaacaaatt ctgcacctgc caagccacgg 780 atgcgct。

18、gga cacctgagct tcatgaggca tttgtggagg ctgtcaacca acttggtggg 840 agtgaaagag ctacccctaa aggtgtgctg aagctcatga aagttgatgg attaactata 900 taccatgtta aaagccacct acagaagtac aggacagcta gatatagacc tgagtcatct 960 gaaggagctg cagagaaaaa actaagtcca attgaagaga tgtcatctct ggatttgaaa 1020 actggtattg agatcactga agct。

19、ctgagg ctgcagatgg aggttcagaa gcggttgcat 1080 gaacagcttg agattcaaag aaatctacag ttgcgaatag aagaacaagg aaggtacctt 1140 caaatgatgt ttgagaagca gtgcaaacct ggcattgaaa catttaaggc atcatcgtct 1200 gccatcgaaa gtcaatctgg agtgtcttct gatgccatca aagattctcc agccaaaact 1260 gaatcagaaa ccatcaaggt ggaccattgc aagtcagga。

20、g ctgatcaggc taatggcatt 1320 accacagttg aggaaagcgc attggaagtg ggtgagaagc aggatgctcc tgaaagtcaa 1380 gcttctgaga atcctgagca acatgctagt gaagatagtg ctaaagcctc aaagcgtcca 1440 aggacagagg agtaa 1455 2 484 序列表 1/4 页 6 CN 108728451 A 6 PRT 人工序列 2 Met Glu Ala Arg Ser Ala Phe Ser Ile Asp Arg Ser Asn Ala Lys G。

21、ln 1 5 10 15 Leu Asn Asn Met Gly Met Ser Glu Ala Phe Pro Ser Ser Leu Pro Ala 20 25 30 Leu Pro Ser Pro Leu Glu Glu Thr Tyr Pro Lys Leu Ser Asp Ser Lys 35 40 45 Pro Val Phe Met Glu Lys Glu Leu Lys Thr Lys Pro Tyr Thr His Ser 50 55 60 Ser His Leu Thr Ser Ser Gly Ala Val Gly His Met Phe Ser Ser Ser 65 7。

22、0 75 80 Pro Gly Tyr Ser Thr Asp Leu His His Ser Ser Phe Ser Ser His Glu 85 90 95 Lys Gln Pro Arg Asn Thr His Phe Ile Ser Gln Ser Leu Ser Asn Met 100 105 110 Ala Ser Leu Pro Leu Ser Tyr Ser Ser Asn Ser Glu Pro Ile Pro Ser 115 120 125 Thr Thr Ser Thr Pro Tyr Ser Asn Gly Asn Ser Val Ser Trp His Thr 130。

23、 135 140 Asp Ser Leu Pro Ser Phe Leu Asp Phe Pro Ala Asn Thr Ser Ile Gly 145 150 155 160 Asn Ser Gln Val Glu Ser Ser Asp Cys Asn Ile Met Ala Thr Glu Glu 165 170 175 Tyr Ser Lys Arg Asn Asp Trp Gln Glu Trp Ala Asp Gln Leu Ile Ser 180 185 190 Asp Val Asp Pro Leu Thr Ser Asn Trp Asn Asp Leu Leu Ala Asp。

24、 Asn 195 200 205 Ile Gln Asp Leu Glu Pro Lys Val Ala Lys Ser Ser Ser Gln Leu Pro 210 215 220 Ile Gly His Gln Ser Gln Ser His Gln Gln Leu Pro Ala Ser Ser Gly 225 230 235 240 Glu Asn Arg Val Gly Val Ala Pro Thr Ser Ser Thr Asn Ser Ala Pro 245 250 255 Ala Lys Pro Arg Met Arg Trp Thr Pro Glu Leu His Glu。

25、 Ala Phe Val 260 265 270 Glu Ala Val Asn Gln Leu Gly Gly Ser Glu Arg Ala Thr Pro Lys Gly 275 280 285 序列表 2/4 页 7 CN 108728451 A 7 Val Leu Lys Leu Met Lys Val Asp Gly Leu Thr Ile Tyr His Val Lys 290 295 300 Ser His Leu Gln Lys Tyr Arg Thr Ala Arg Tyr Arg Pro Glu Ser Ser 305 310 315 320 Glu Gly Ala Al。

26、a Glu Lys Lys Leu Ser Pro Ile Glu Glu Met Ser Ser 325 330 335 Leu Asp Leu Lys Thr Gly Ile Glu Ile Thr Glu Ala Leu Arg Leu Gln 340 345 350 Met Glu Val Gln Lys Arg Leu His Glu Gln Leu Glu Ile Gln Arg Asn 355 360 365 Leu Gln Leu Arg Ile Glu Glu Gln Gly Arg Tyr Leu Gln Met Met Phe 370 375 380 Glu Lys Gl。

27、n Cys Lys Pro Gly Ile Glu Thr Phe Lys Ala Ser Ser Ser 385 390 395 400 Ala Ile Glu Ser Gln Ser Gly Val Ser Ser Asp Ala Ile Lys Asp Ser 405 410 415 Pro Ala Lys Thr Glu Ser Glu Thr Ile Lys Val Asp His Cys Lys Ser 420 425 430 Gly Ala Asp Gln Ala Asn Gly Ile Thr Thr Val Glu Glu Ser Ala Leu 435 440 445 Gl。

28、u Val Gly Glu Lys Gln Asp Ala Pro Glu Ser Gln Ala Ser Glu Asn 450 455 460 Pro Glu Gln His Ala Ser Glu Asp Ser Ala Lys Ala Ser Lys Arg Pro 465 470 475 480 Arg Thr Glu Glu 3 25 DNA 人工序列 3 atggaagcac gttctgcttt ctcta 25 4 27 DNA 人工序列 4 ttactcctct gtccttggac gctttga 27 5 20 序列表 3/4 页 8 CN 108728451 A 8 DNA 人工序列 5 gcattggaag tgggtgagaa 20 6 20 DNA 人工序列 6 tggacgcttt gaggctttag 20 序列表 4/4 页 9 CN 108728451 A 9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10 CN 108728451 A 10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1 CN 108728451 A 11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2 CN 108728451 A 12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3 CN 108728451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