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要求2010年2月16日申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305,039号及 2010年5月26日申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348,526号的优先权。此两 个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恩替卡韦(entecavir)及其中间物的合成。
背景技术
恩替卡韦(Baraclude)是环戊基鸟苷核苷类似物,或称为新的碳环2′-脱 氧鸟苷类似物,其已显示对抗B型肝炎病毒(HBV)的有效及选择性活性。 恩替卡韦由Bristol-Myers Squibb(BMS)开发且其在2005年3月由美国食品 及药物管理局(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核准。恩替卡韦 的化学名称为2-胺基-1,9-二氢-9-[(1S,3R,4S)-4-羟基-3-(羟甲基)-2-亚甲基 环戊基]-6H-嘌呤-6-酮且以单水合物形式使用,其分子式为C12H17N5O4, 对应于295.29g/mol的分子量。恩替卡韦为白色至灰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2.4mg/mL),且在25℃±0.5℃下于水中的饱和溶液pH值为7.9。
WO2004052310A2(BMS专利申请案)公开了制备恩替卡韦的方法(参见 BMS流程15及16,其在WO2004052310A2的第41页及第44页公开且显示 于下文中,在下文中称为“BMS方法”)。WO2004052310A2亦公开通过 使用科里(Corey)内酯作为起始物质制备具有硅烷基保护基的中间物。
BMS流程15:BMS恩替卡韦合成途径
BMS流程16:另一BMS恩替卡韦合成途径
尽管先前已公开制备恩替卡韦及其中间物的方法,但仍然需要制备具 有所要纯度及产率的恩替卡韦以及其中间物的便利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下式恩替卡韦的方法 该方法包含将式(M5)化合物转化成恩替卡韦,
其中式(M5)上的两个PG一起形成任选取代的6元或7元环状环。优选 地,式(M5)化合物可为具有下式之一的化合物:
且更优选地,式(M5)化合物为
将式(M5)化合物转化成恩替卡韦的步骤可包含:
使式(M5)化合物与式(A)化合物反应:
产生式(M6)化合物:
其中R1为卤素、烷基(优选C1-C6)、环烷基(优选C1-C6)、芳烷基(优选 C1-C6)、芳基(优选C1-C6)、烷氧基(优选C1-C6)、硫烷基(优选C1-C6)、 硫基或羟基;R2及R3独立地定义为H或胺基保护基;及脱除式(M6)化合物 的保护基,获得恩替卡韦。
式(M5)化合物与式(A)化合物制备式(M6)化合物的反应可为在选自由以 下组成的群的试剂: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AD)、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 (DIAD)及其组合,三取代膦及有机溶剂存在下进行的光延反应 (Mitsunobu reaction)。
式(M6)化合物可通过结晶从式(M5)化合物与式(A)化合物反应形成的混 合物分离。
以上提及的式(A)化合物
可通过包含以下的方法制备;
使下式6-取代嘌呤化合物
其中R1是如上文关于式(A)化合物所定义,在-60℃ 至约回流的温度下在有机溶剂中与胺基保护试剂,例如二碳酸二-叔丁酯 (Boc2O)反应,产生式(A)化合物。优选地,R1为卤素,更优选地,R1为 碘。
以上论述的式(M5)化合物可通过包含以下的方法制备:
(a)还原式(M1)化合物:
产生式(M2)化合物:
其中式(M1)及(M2)上的各PG是如上文关于式(M5)所定义;及
(b)转化式(M2)化合物,产生式(M5)化合物。
式(M5)化合物可通过结晶从转化步骤(b)产生的混合物分离。
式(M5)化合物可通过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自式(M2)化合物制备:
氧化式(M2)化合物,获得式(IM1)化合物
其中式(IM1)上的各PG是如上文关于式(M5)所定义; 及
将式(IM1)化合物转化成式(M5)化合物。
式(M5)化合物亦可通过包含以下的方法自式(M2)化合物制备:
使式(M2)化合物脱水,提供式(M3)化合物;
氧化式(M3)化合物,获得式(M3IM)化合物
及
还原得自氧化步骤的式M3IM化合物,提供式(M4)化合物
及
使式(M4)化合物脱水成式(M5)化合物;
其中式(M3及M4)上的各PG是独立地如上文关于式(M5)化合物所定 义。
使式(M4)化合物脱水成式(M5)化合物的步骤可包含:
转化式(M4)化合物,产生经保护的式(M5a)化合物:
其中L为离去基;
移除经保护的式(M5a)化合物的离去基,产生式(M5b)化合物:
及
脱除式(M5b)化合物的保护基,获得式(M5)化合物;
其中式(M5a)及(M5b)上的各PG是独立地如上文关于式(M5)化合物所定 义。
式(M1)化合物可通过将下式(+)-科里二醇(Corey diol)
转化成式(M1)化合物制备。
根据本申请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可包含将自(+)-科里二醇转化成 式(M1)化合物的反应所产生的混合物中通过结晶分离式(M1)化合物的步 骤。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一种制备下式化合物的方法
包含:
氧化式(2)化合物:
提供式(IM2)中间物:
及
将式(IM2)中间物转化成式(5)化合物;
其中R1及R2各独立地为羟基保护基;或R1及R2一起形成任选取代的6元 或7元环状环;n为1至3。
举例而言,所述任选取代的6元或7元环状环可为环状缩醛(亚乙基)、 环状缩酮(亚异丙基)或环状醚或环状酯。
将式(IM2)中间物转化成式(5)化合物的步骤可包含水解式(IM2)中间 物。
氧化步骤及将式(IM2)中间物转化成式(5)化合物的步骤可以一锅方式 进行。
式(5)化合物可进一步转化成抗病毒药物,优选恩替卡韦。
氧化步骤可在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的氧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Pb(OAc)4/CuCl2、PhI(OAc)2(二乙酸碘苯)/CuCl2、Pb(OAc)4/CuBr2、 PhI(OAc)2/CuBr2、Pb(OAc)4/CuI2、PhI(OAc)2/CuI2、Pb(OAc)4/CuSO4、 PhI(OAc)2/CuSO4、I2/AIBN、PbI(OAc)2/I2/AIBN、Mn(OAc)3、硝酸铈铵 (ceric ammonium nitrate,CAN)、Fe(OAc)3、PhI(OAc)2、戴斯-马丁高碘 烷(Dess-Martin periodinane,DMP)、2-二氧碘基苯甲酸(IBX)及其组合。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式(IM1)化合物:
其中各PG独立地为羟基保护基,或一起形成任选取 代的6元或7元环状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下式化合物:
其中式(M5)上的两个PG一起形成任选取代的6元或7元环状环,或式 (M1)、(M2)及(M5)上的各PG独立地表示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的羟基保护 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及任选取代的三苯甲基、烷氧基甲基及芳基烷 氧基甲基。
本发明的其它目标及特征将由以下详细说明而变得显而易知。
具体实施方式
提出以下优选实施例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当然这些实施例不应以 任何方式理解为限制本发明范畴。
如本文所用,术语“离去基”一般是指可由亲核试剂置换的基团。这 些离去基在此项技术中为已知的。离去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卤化物 (例如I、Br、F、Cl)、磺酸酯(例如甲磺酸酯、甲苯磺酸酯)、硫化物(例如 SCH3)、N-羟基丁二酰亚胺、N-羟基苯并三唑及其类似离去基。亲核试剂 为能够在离去基的连接点处攻击分子,从而导致置换离去基的物质。亲 核试剂在该领域中为已知的。亲核性基团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胺、硫 醇、醇、格林纳试剂(Grignard reagent)、阴离子物质(例如醇盐、酰胺、 碳阴离子)及其类似亲核性基团。
本文所用的“羟基保护基”是指意欲在合成期间保护羟基对抗不合需 要的反应的那些基团。举例而言,羟基保护基包括烷基、环烷基、芳基 烷基、芳基、醚、酯、环状醚、环状酯、环状缩醛及环状缩酮。
本文所用的“胺基保护基”是指意欲在合成程序期间保护胺基对抗不 合需要的反应的彼等基团。举例而言,胺基保护基可为胺基甲酸酯、酰 胺、N-烷基及N-芳基胺及N-磺酰基衍生物。Boc为较佳胺基保护基。
本文论述的一锅合成为一种改良化学反应效率的策略,其中反应物仅 在1个反应器中经受连续化学反应。举例而言,如上论述,根据本申请的 一实施例,我们可将两个操作(2)→IM2→(5)合并成一步操作(2)→(5)。
如以下SPT流程1中所示,我们合成恩替卡韦及其中间物的方法途径自 市售科里内酯二醇(在下文中亦称为“科里二醇”)起始。
SPT流程1-SPT的恩替卡韦合成途径
PG=甲氧基甲基(MOM)、苯甲氧基甲基(BOM)或亚乙基
SPT流程1实质上不同于BMS流程16。在我们的SPT途径中,科里二醇 分别用二甲氧甲烷、苯甲基氯甲基醚或乙醛二乙缩醛处理,产生具有以 下不同保护基的M1系列:甲氧基甲基(MOM)、苯甲氧基甲基(BOM)及亚 乙基。当使用亚乙基保护时,M1分离为结晶固体,产率较高(例如约 90%)。相对廉价的乙醛二乙缩醛可用作羟基保护试剂以在适当温度下与 (+)-科里二醇反应产生M1。可在处理期间使用痕量NaHCO3。相反,BMS 的相应经硅烷基醚保护的类似物52是以油状物形式获得,这意味着需要 管柱层析进行纯化。需要更昂贵的硅烷基化试剂。硅烷基化反应需要进 行长达14小时。在处理期间,需要1.0N盐酸、1.0N氢氧化钠及盐水。产 率相对较低(例如82%)。
接着,我们使用DIBALH在低温(-40℃以下)下将内酯还原成内醚(亦即 M1→M2),从而以定量产率产生呈非对映异构混合物形式的结晶M2。反 应相对较快(例如1小时)。可在处理期间使用甲醇及水。可使用有机溶剂 以便于M2的结晶。产率相对较高(例如90%)。
使用两种插入模块(亦即模块1:水解或醇解;模块2:氧化分解)的任 意一种,可获得呈结晶固体形式的关键中间物M5(例如亚乙基保护)。相 反,BMS的相应经硅烷基醚保护的类似物56为油状物。
对于模块1(参见以下SPT流程2),路径包括脱水、臭氧分解/还原及消 除以提供M5。与模块1相反,模块2更高效且提供较高产量(SPT流程3), 因此此模块优于模块1。模块2利用由Rigby教授研究的氧化分解反应以氧 化分解与恩替卡韦无关的内醚。我们发现通过在所选溶剂中用Pb(OAc)4及Cu(OAc)2处理M2,M2直接经受断裂,产生结晶中间物IM1。随后水解 或醇解中间物IM1产生所要结晶M5。此外,我们能够将两步合并成一锅 程序从而以类似产率产生结晶M5。在1967年,Oyo Mitsunobu报导醇与羧 酸在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AD)及三苯基膦(TPP)存在下反应以高产率产 生相应酯。更近一些,光延反应已广泛用于不对称合成及工业中。然 而,当此反应用于合成M6时,其导致的许多副产物需要自产物M6移除。 为了处理这个纯度问题,我们开发一种依赖于M6的结晶,从而产生高质 量产物的纯化方法。在DEAD(或DIAD)及TPP存在下,在特定溶剂中, M5与N2-Boc-2-胺基-6-碘嘌呤(制备方法如上显示于SPT流程1中)之间进行 光延反应从而以约70%产率产生结晶M6。二氯甲烷可用作光延反应期间 的溶剂。与其它C6-取代衍生物相比,我们偏好使用6-碘嘌呤系统,因为 N9-异构物与不合需要的N7-异构物相比,碘基取代基由于碘化物位阻效 应而提供对N9-异构物的更好的区位选择性。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光 延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约1小时。处理可通过过滤及萃取达成。相反, BMS方法不能经由结晶分离对应于本申请的M6的化合物57,因为BMS的 化合物57为油状物。在BMS的方法中需要使用管柱层析。BMS方法中的 产率相对较低(例如63%)。在-20℃下在DEAD、TTP及THF(作为溶剂)存 在下进行相应BMS的方法的光延反应。
最后,在TFA水溶液或其它有机酸/无机酸水溶液存在下将M6(例如亚 乙基保护)以高反应性转化成恩替卡韦。在纯化之后,以高质量、高产率 获得所要恩替卡韦单水合物。在我们合成恩替卡韦的方法内使用结晶中 间物允许制造高质量API,因为各种中间物质量可受到控制。此反应可在 70℃下进行约1小时。在自M6制备恩替卡韦单水合物中可需要两步,亦 即中和(例如使用TFA)及萃取。产率相对较高(例如70%)。可经由自水及 甲醇结晶纯化恩替卡韦单水合物。相反,在BMS的方法中,自对应于本 申请案的M6的BMS的化合物57制备恩替卡韦单水合物需要三步,且产率 相对较低(32.4%)。
N2-Boc-2-胺基-6-碘嘌呤的SPT合成
SPT流程2:M2至M5的插入模块1
SPT流程3:M2至M5的插入模块2
BMS及SPT方法的不同中间物:
BMS 59→56:
SPT M2→M5:
如上所示,相较于BMS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方法具有以下 特征及优点:
1.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过利用市售“科里氏二醇”作为关键立体化学富 集起始物质制备适于人类消耗的高等级恩替卡韦产物的成本有效的获取 方法。
2.本申请中提供的合成途径可使用以下任何3种羟基保护基进行: MOM、BOM及亚乙基。(BOM及亚乙基优于MOM且提供较高总产率。 亚乙基优于BOM,因为中间物为允许通过结晶对中间物及产物进行良好 质量控制的结晶,其中结晶为一种制造规模上的高效纯化方法。因此, 对于API制造,亚乙基保护基较佳)。
3.相同的一般性合成途径可用于所有保护基。在我们的开发期间,我 们设计共有中间物M2至M5的第1及第2产生方法,我们分别称其为插入模 块1及2,科里二醇至M2(反应1及2)及M5至恩替卡韦(反应4、5及6)对于所 有合成途径变化形式而言基本上相同。
4.插入模块1(M2至M5;反应3)针对MOM及BOM保护基得到证明且使 用较长“脱水/臭氧分解/消除”方案。
5.插入模块2(M2至M5;反应3)针对MOM及亚乙基保护基得到证明且 使用较短“氧化分解”方案。
6.尽管模块1及2的总产率可类似,但模块2可能有利,因为其节省约12 步操作,因此在时间及试剂方面将高效得多。
7.我们开发一种利用具有结晶性质的新颖中间物的方法。无需管柱层 析纯化,我们可通过结晶制备高质量中间物。在生产工厂中,结晶比管 柱纯化更便利、高效、环境友好、时间及成本高效。我们已利用M1、 M2、M5、M6的亚乙基衍生物的结晶性质来通过结晶/沈淀控制整个合成 中的质量。
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方法与BMS的合成途径(参见BMS流程 16)的间的差异包括:1)结晶中间物替代非结晶中间物用于根据本申请之 一的实施方式的方法中,及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相较于将化 合物59转化成化合物56(参见BMS流程16)的BMS流程,使用将M2转化成 M5的不同方法。对于制备关键中间物M5,替代使用BMS流程16中将化 合物59转化成化合物60的光照射,我们开发一种历经两步以约60%产率 产生高质量M5的可缩放反应方法。
9.相较于BMS的方法,根据本申请的方法提供较高产量、更简单操作 及较大效率。
10.对于M5至M6(反应4)中的光延反应,我们利用结晶产物M6(相较于 BMS的油状化合物57l)及便利且高效的条件分离具有高纯度的M6。M6的 结晶及分离极为便利,因为我们在自二氯甲烷反应溶剂进行溶剂交换期 间仅添加MeOH作为反溶剂,从而提供呈浆料现象的M6,且随后过滤固 体获得所要产物。
11.对于M6至恩替卡韦(反应5),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仅 需要两步来分离产物。相反,BMS专利申请报导一种利用树脂捕捉 (catch)/释放纯化产生恩替卡韦的复杂方法。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仅需要6个总合成步骤来制备恩替卡 韦;而在BMS的方法中需要8步。
实施例:
实施例1-反应1
制备(3aS,4R,5S,6aR)-六氢-5-(甲氧基甲氧基)-4-((甲氧基甲氧基)甲基) 环戊二烯幷[b]呋喃-2-酮(具有MOM保护的M1)
在室温下搅拌科里二醇(20g,0.116mol,1.0当量)、p-TSA(28.69g, 0.151mol,1.3当量)及二甲氧基甲烷(150mL)的搅拌悬浮液2小时。在完 成之后,经由真空浓缩溶剂。接着添加水及二氯甲烷用于萃取。浓缩较 低的有机层至干燥,产生粗油状物。经由管柱层析纯化油状物,产生无 色油状物。产量:12.4g(60%)。
1H NMR(400MHz,CDCl3)δ4.84(s,1H),4.47(m,4H),3.90(m,1H), 3.33(m,2H),3.22(m,6H),2.64(m,2H),2.37(m,1H),2.17(m,3H)。
实施例2-反应1
制备(3aS,4R,5S,6aR)-5-((苯甲氧基)甲氧基)-4-(((苯甲氧基)甲氧基)甲 基)-六氢环戊二烯幷呋喃-2-酮(具有BOM保护的M1)
搅拌科里二醇(20g,0.116mol)、N,N-二异丙基乙胺(150.0g,1.16 mol;10当量)、碘化四丁铵(34.32g,0.093mol,0.8当量)及二氯甲烷(140 mL,7份)的搅拌悬浮液。随后,在20℃以下缓慢添加苯甲基氯甲基醚 (145.3g,0.928mol,8当量)且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3小时完成之后,在 20℃以下缓慢添加2N HCl水溶液(150mL)。接着添加乙酸乙酯(200mL) 用于萃取且水层用乙酸乙酯洗涤两次。合并的有机层用盐水/饱和重碳酸 钠溶液(50mL/50mL)洗涤且有机层用水(100mL)洗涤。有机层经MgSO4干燥且浓缩至干燥,产生粗油状物(68.2g)。
1H NMR(400MHz,CDCl3)δ7.36(m,10H),4.98(m,1H),4.78(m,4H), 4.62(m,4H),4.10(m,1H),3.52(m,2H),2.83(m,1H),2.71(m,1H),2.56(m, 1H),2.24(m,3H)。
实施例3-反应1
制备具有亚乙基保护的M1
在氮气下将(+)-科里二醇(19.98kg,1.0当量)、对甲苯磺酸单水合物 (0.53Kg,0.03当量)及2-甲基-THF(206.35kg)装入适合容器中且在35℃以 下搅拌混合物。接着在氮气下将乙醛二乙缩醛(16.00kg,1.5当量)装入反 应混合物中且在回流下搅拌约1小时。
在完成之后,在35℃以下添加约5% NaHCO3水溶液/20%盐水(约37.2 kg,制备:2.15kg NaHCO3+11.45kg NaCl+87.4kg SPW)至反应混合物中 且沈降用于相分离。在相分离之后,收集有机相且水层继续用二氯甲烷 (28.1kg)萃取。在相分离之后,收集二氯甲烷层且与先前有机层合并。接 着通过蒸馏减少溶剂直至混浊。随后,在约40℃下装入正庚烷(32.8kg)。 冷却所得浆料至-5℃至10℃且搅拌约1小时。过滤固体,用含有2-甲基 THF/正庚烷(13.7kg/10.9kg)的冷(-5℃至10℃)共溶剂洗涤。在60℃下在真 空下干燥湿滤饼,产生结晶M1(~20.0Kg)。产率:约90%。1H NMR(400 MHz,CDCl3)δ4.88(m,1H),4.68(m,1H),4.25(m,1H),3.58-3.37(m,2H), 2.71-1.64(m,6H),1.33(s,3H)。
实施例4-反应2
制备(3aS,4R,5S,6aR)-六氢-5-(甲氧基甲氧基)-4-((甲氧基甲氧基)甲基)- 2H-环戊二烯幷[b]呋喃-2-醇(具有MOM保护的M2)
在-78℃下,在氮气下,在30分钟期间添加DIBAH的甲苯溶液(70mL, 1.2M于甲苯中)至M1(12.35g,47.45mmol)的THF搅拌溶液中。在-70℃ 至-60℃下搅拌混合物1小时且通过添加甲醇(25mL)淬灭反应。在升温至 0℃之后,逐滴添加水且搅拌混合物1.5小时。过滤固体且用乙酸乙酯洗 涤。合并的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洗涤。收集有机层且经无水硫酸镁干 燥。蒸发溶剂产生粗油状物。经由管柱层析纯化油状物,产生无色油状 物(dr=1:1)。产量:12.2g(90%)。1H NMR(400MHz,CDCl3)δ5.66(s, 1H),5.64(m,1H),4.60(m,4H),4.00(m,1H),3.97(m,1H),3.50(m,4H), 3.40(m,12H),3.37(m,OH),2.60-1.83(m,10H)。
实施例5-反应2
制备(3aS,4R,5S,6aR)-5-((苯甲氧基)甲氧基)-4-(((苯甲氧基)甲氧基)甲 基)-六氢-2H-环戊二烯幷呋喃-2-醇(具有BOM保护的M2)
在-55℃以下,在氮气下在30分钟期间添加DIBAL的THF溶液(73mL, 1.0M于THF中;2当量)至M1(15g,36.4mmol)的THF(105mL;7份)搅拌 溶液中。在-55℃以下搅拌混合物1小时且通过添加甲醇(45mL;3份)淬灭 反应。在升温至0℃之后,逐滴添加水(90mL)且搅拌混合物约2小时。过 滤固体且用乙酸乙酯(50mL)洗涤。移除滤液约一半体积溶剂。相分离且 水层用乙酸乙酯(50mL×2)洗涤。合并的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100mL)洗 涤。收集有机层且经无水硫酸镁干燥。蒸发溶剂产生粗油状物(21g)。1H NMR(400MHz,CDCl3)δ7.36(m,10H),5.68(m,1H),5.50(m,1H),4.8-4.5 (m,10H),4.09-4.07(m,2H),3.56(m,4H),2.6-2.07(m,12H)。
实施例6-反应2
制备具有亚乙基的M2
在氮气下将M1(1.22kg,1.0当量)及甲苯(10.85kg)装入适合容器中且冷 却溶液至-45℃以下。接着,在-45℃以下将DIBAL溶液(9.465kg,1.0M 于甲苯中,约1.5-1.6当量)装入溶液中,持续约0.5小时。在完成之后,通 过添加甲醇(2.3kg)淬灭反应,接着在-45℃以下搅拌约0.5小时。随后,在 35℃以下逐滴添加水(2.94kg)且搅拌混合物约5小时。过滤固体且用 MeOH(5.82kg)及甲苯(2.62kg)洗涤。收集滤液且通过蒸馏减少溶剂直至 适合体积。随后,用M2种子(0.002kg)对混合物播晶种直至观测到浊点 (cloud point)。冷却混合物至-5℃至10℃,且过滤固体并用冷正庚烷(2.02 kg)洗涤。在60℃以下在真空下干燥湿滤饼,产生M2(约1.327kg)。产 率:约85-95%。1H NMR(400MHz,CDCl3)δ5.6(m,1H),4.6(m,2H),4.18 (m,2H),3.47(m,1H),3.32(m,1H),2.47-1.54(m,5H),1.30(m,3H)。
模块1:M2至M4步骤
实施例7-反应3a
制备(3aS,4R,5S,6aR)-4,5,6,6a-四氢-5-(甲氧基甲氧基)-4-((甲氧基-甲 氧基)甲基)-3aH-环戊二烯幷[b]呋喃(具有MOM保护的M3)
在-60℃至-70℃下搅拌M2(12.2g,0.075mol,1.0当量)及Et3N(28.3g, 0.279mol,3.72当量)于THF(60mL)中的搅拌溶液30分钟。接着添加 MsCl(10.7g)至溶液中且在-60℃至-70℃下搅拌约1小时。在完成之后,使 混合物升温且加热至回流,持续约3小时。在完成之后,添加水及乙酸乙 酯用于萃取约两次。合并有机层且浓缩至干燥,产生粗油状物。经由管 柱层析纯化油状物,产生无色油状物。产量:11.4g(90%)。1H NMR(400 MHz,CDCl3)δ6.25(d,1H),5.05(m,1H),4.92(m,1H),4.66(m,4H),3.90 (m,1H),3.57(m,2H),3.37(m,6H),3.12(m,1H),2.52(m,1H),2.15(m,1H), 1.99(m,1H)。
实施例8-反应3a
制备(3aS,4R,5S,6aR)-5-((苯甲氧基)甲氧基)-4-(((苯甲氧基)甲氧基)甲 基)-4,5,6,6a-四氢-3aH-环戊二烯幷呋喃(具有BOM保护的M3)
在-60℃至-70℃下搅拌M2(21g,0.05mol,1.0当量)及三乙胺(17.4g, 0.17mol,3.4当量)于THF(71mL)中的搅拌溶液30分钟。接着添加甲烷磺 酰氯(6.56g,0.057mol,1.1当量)至溶液中且在-50℃下搅拌约1小时。在 完成之后,使混合物升温且加热至回流,持续约1小时。在完成之后,添 加水(115mL)及乙酸乙酯(40mL×2)用于萃取约两次。合并的有机层用饱 和氯化钠(80mL)洗涤且浓缩至干燥,产生粗油状物。经由管柱层析(EA/ 正庚烷=3/7)纯化油状物,产生无色油状物(11.93g)。产率:78%。1H NMR(400MHz,CDCl3)δ7.36(m,10H),6.27(d,1H),5.05(d,1H),4.93(m, 1H),4.9-4.58(m,10H),3.98(m,1H),3.60(m,2H),3.10(m,1H),2.52(m, 1H),2.20(m,1H),2.05(m,1H)。
实施例9-反应3b
制备(1R,2R,3R,4S)-2-(羟甲基)-4-(甲氧基甲氧基)-3-((甲氧基甲氧基) 甲基)环戊醇(具有MOM保护的M4)
依序将NaHCO3(1.55g,18.4mmol)、无水MeOH(36mL)、无水 CH2Cl2(180mL)及M3(4.5g,18.4mmol)装入经火焰干燥的500mL三颈烧 瓶中。冷却溶液至-60℃至-78℃且用O3处理直至出现深蓝色且持续(约0.5 至2小时)。随后用O2对溶液吹气10至15分钟直至蓝色褪去。在-78℃下历 经10分钟分批添加固体NaBH4(2.1g,55.2mmol)直至通过TLC观测到起始 物质完全消失。反应混合物升温至0℃且搅拌约1小时。在搅拌之后,用1 N HCl水溶液、饱和NaCl水溶液淬灭混合物且用乙酸乙酯萃取约两次。合 并有机层且浓缩至干燥,产生粗油状物。经由管柱层析纯化油状物,产 生无色油状物。产量:4.56g(约95%)。1H NMR(400MHz,CDCl3)δ4.50 (m,4H),4.40(m,1H),4.10(m,3H),3.63(m,2H),3.40(m,6H),2.32(m,1H), 2.13(m,1H),2.10(m,2H).;C11H22O6的LRMS[MH+]m/z计算值:250.1, 实测值250.1。
实施例10-反应3b
制备(1R,2R,3R,4S)-4-((苯甲氧基)甲氧基)-3-(((苯甲氧基)甲氧基)甲基)- 2-(羟甲基)环戊醇(具有BOM保护的M4)
依序将NaHCO3(2.53g,30.11mmol,1.0当量)、CH2Cl2(240mL)、 MeOH(48mL)及M3(11.93g,30.11mmol,1.0当量)装入经火焰干燥的500 mL三颈烧瓶中。冷却溶液至-60℃至-78℃且用O3处理直至出现淡蓝色且 持续(约0.5至1小时)。随后用O2对溶液吹气10至15分钟直至蓝色褪去。 在-78℃下历经10分钟分批添加粉末NaBH4(3.41g,90.33mmol,3当量)直 至通过TLC观测到起始物质完全消失。反应混合物升温至0℃且搅拌约2 小时。接着用饱和NaCl溶液(30mL)、0.5N HCl水溶液(30mL)淬灭混合 物,且用CH2Cl2(150mL)萃取约两次。合并有机层且浓缩至干燥,产生粗 油状物。产量:12.6g。
模块1:M4至M5的消除步骤
实施例11-反应3c
制备4-甲基苯磺酸((1R,2R,3S,5R)-5-羟基-3-(甲氧基甲氧基)-2-((甲氧 基甲氧基)甲基)环戊基)甲酯(具有MOM保护的M5a)
在10℃至0℃下搅拌M4(600.0mg,2.4mmol)及吡啶(246.8mg,3.12 mmol)于CH2Cl2(60mL)中的搅拌溶液30分钟。接着添加p-TsCl(551.2mg, 2.89mmol)至溶液中且升温并在室温下搅拌约6小时。在完成之后,添加 10%HCl水溶液以淬灭反应且添加CH2Cl2用于萃取约两次。合并有机层且 浓缩至干燥,产生粗油状物。经由管柱层析纯化油状物,产生无色油状 物。产量:450mg(约60%)。1H NMR(400MHz,CDCl3)δ7.78(d,2H), 7.32(d,2H),4.59(m,4H),4.32(m,1H),4.22(m,2H),4.06(m,1H),3.54(m, 2H),3.33(m,6H),2.43(s,3H),2.02(m,3H);13C NMR(100MHz,CDCl3)δ 144.8(C),133.0(C),129.8(2CH),127.9(2CH),96.5(CH2),95.1(CH2),80.3 (CH),73.2(CH),70.2(CH2),68.2(CH2),55.4(CH3),55.3(CH3),47.7(CH), 46.7(CH),40.2(CH2),22.7(CH3).;C18H28O8S的LRMS[MH+]m/z计算值: 404.15,实测值404.15。
制备4-甲基苯磺酸((1R,2R,3S,5R)-5-乙酰氧基-3-(甲氧基甲氧基)-2- ((甲氧基甲氧基)甲基)环戊基)甲酯(具有MOM保护的M5b)
在10℃至0℃下搅拌M5a(150.0mg,0.37mmol)及吡啶(0.06mL,0.74 mmol)于CH2Cl2(10mL)中的搅拌溶液30分钟。接着添加Ac2O(0.07mL, 0.74mmol)至溶液中且升温并在室温下搅拌约6小时。在完成之后,添加 水以淬灭反应且添加CH2Cl2用于萃取约两次。合并有机层且浓缩至干 燥,产生粗油状物。经由管柱层析纯化油状物,产生无色油状物。产 量:100mg(约60%)。1H NMR(400MHz,CDCl3)δ7.78(d,2H),7.35(d, 2H),5.14(m,1H),4.59(m,4H),4.24(m,2H),4.00(m,1H),3.58(m,2H), 3.34(m,6H),2.47(s,3H),2.24(m,3H),2.11(s,3H),1.89(m,1H);13C NMR (100MHz,CDCl3)δ170.3(C),144.8(C),133.1(C),129.8(2CH),127.9 (2CH),96.5(CH2),95.9(CH2),78.1(CH),74.0(CH),68.1(CH2),66.9(CH2), 55.3(2CH3),47.5(CH),43.4(CH),38.4(CH2),21.6(CH3),21.0(CH3).; C20H30O9S的LRMS[MH+]m/z计算值:404.15,实测值:446.16。
制备乙酸(1R,3R,4S)-4-(甲氧基甲氧基)-3-((甲氧基甲氧基)甲基)-2-亚 甲基-环戊酯(具有MOM保护的M5c)
在室温下搅拌M5b(70.0mg,0.157mmol)、LiI(105.1mg,0.785mmol) 及DBU(239.0mg,1.57mmol)于DMAc(4mL)中的搅拌溶液30分钟。接 着,加热所得混合物至100℃且搅拌约2小时。在完成之后,添加10%HCl 以淬灭反应且添加乙酸乙酯用于萃取约两次。合并有机层且浓缩至干 燥,产生粗油状物。经由管柱层析纯化油状物,产生无色油状物。产 量:50mg(约90%)。1H NMR(400MHz,CDCl3)δ5.50(m,1H),5.28(m, 2H),4.69(m,4H),4.64(m,2H),4.05(m,1H),3.64(m,2H),3.38(m,6H), 2.89(m,1H),2.58(m,1H),2.11(m,3H),1.80(m,1H)。
制备(1R,3R,4S)-4-(甲氧基甲氧基)-3-((甲氧基甲氧基)甲基)-2-亚甲基- 环戊醇(具有MOM保护的M5)
将10%LiOH水溶液(1.0mL)装入M5c(70.0mg,0.157mmol)的MeOH(5 mL)搅拌溶液中且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在完成之后,通过真空移除溶剂 且添加10%HCl以淬灭反应并添加乙酸乙酯用于萃取约两次。合并有机层 且浓缩至干燥,产生粗油状物。经由管柱层析纯化油状物,产生无色油 状物。产量:40mg(约94%)。
1H NMR(400MHz,CDCl3)δ5.38(m,1H),5.20(m,1H),5.28(m,2H), 4.69(m,4H),4.64(m,2H),4.45(m,1H),4.15(m,1H),3.60(m,2H),3.58(m, 6H),2.94(m,1H),2.28(m,1H+OH),1.89(m,1H).;C11H20O5的LRMS [MH+]m/z计算值:232.13,实测值:232.13。
实施例12-反应3c
制备4-甲基苯磺酸((1R,2R,3S,5R)-3-((苯甲氧基)甲氧基)-2-(((苯甲氧基) 甲氧基)甲基)-5-羟基环戊基)甲酯(具有BOM保护的M5a)
在50℃下搅拌对甲苯磺酰氯(5.9g,2.89mmol)及吡啶(33mL)的搅拌溶 液30分钟。接着冷却溶液至0℃-10℃。在0-10℃下添加M4(8.23g,2.4 mmol)的CH2Cl2溶液(60mL)至溶液中且升温,在室温下搅拌约1小时。在 完成之后,在0-10℃下添加0.5N HCl(49mL)以淬灭反应且添加CH2Cl2(50 Ml×2)用于萃取约两次。合并的有机层分别用10%柠檬酸(90mL)及饱和氯 化钠(50mL)洗涤。接着收集有机层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蒸发溶剂产生 粗油状物。经由管柱层析(EA/正庚烷=3:7)纯化油状物,产生M5a(7.51g) 及再循环的M4(1.84g)的无色油状物。产率:66%。
制备4-甲基苯磺酸((1R,2R,3S,5R)-3-((苯甲氧基)甲氧基)-2-(((苯甲氧基) 甲氧基)甲基)-5-乙酰氧基环戊基)甲酯(具有BOM保护的M5b)
在10℃至0℃下搅拌M5a(7.36g,13.22mmol)及4-(二甲胺基)吡啶(9.69 g,79.33mmol,6当量)于CH2Cl2(60mL)中的搅拌溶液30分钟。接着添加 乙酸酐(2.5mL,26.44mmol,2当量)至溶液中且升温并在室温下搅拌约2 小时。在完成之后,添加水(25mL)及10%柠檬酸(30mL)以分别淬灭反应 且添加CH2Cl2(50mL)用于萃取约两次。合并的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溶液 (50mL)洗涤。接着收集有机层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蒸发溶剂产生粗油 状物(8.10g)。
制备(1R,3R,4S)-4-((苯甲氧基)甲氧基)-3-(((苯甲氧基)甲氧基)甲基)-2-亚 甲基环戊醇(具有BOM保护的M5)
在室温下搅拌M5b(8.10g)及碘化锂(8.85g,66.14mmol,5当量)于 DMAc(80mL)中的搅拌溶液30分钟。接着,加热所得混合物至90℃至 100℃且搅拌约1小时。在完成的后,冷却混合物至室温且添加DBU(20.14 g,132.29mmol,10当量)并加热所得混合物至90℃至100℃且搅拌约16小 时。在完成的后,添加10%HCl(42mL)以淬灭反应且添加乙酸乙酯(50 mL×3)用于萃取约三次。合并的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溶液(50mL)洗涤。 接着收集有机层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蒸发溶剂产生粗油状物。经由管 柱层析(EA/正庚烷=3/7)纯化油状物,产生无色油状物(3.53g)。产率: 69%(历经两步)。1H NMR(400MHz,CDCl3)δ7.39(m,10H),5.40(d,1H), 5.21(d,1H),4.8-4.57(m,8H),4.45(m,1H),4.26(m,1H),3.67(m,2H),2.98 (m,1H),2.47-1.98(m,3H)。
模块1:M4至M5的替代性消除步骤
实施例13-反应3c
制备(1R,2S,3R,4S)-2-(碘甲基)-4-(甲氧基甲氧基)-3-((甲氧基甲氧基)甲 基)环戊醇(具有MOM保护的M5I)
在室温下搅拌M4(100.0mg,0.4mmol)、I2(253.8mg,1.0mmol)及 PPh3(262.3mg,1.0mmol)于CH2Cl2(10mL)中的搅拌溶液30分钟。接着, 加热所得混合物至回流且搅拌约2小时。在完成之后,添加10%HCl以淬 灭反应且添加CH2Cl2用于萃取约两次。合并有机层且浓缩至干燥,产生 粗油状物。经由管柱层析纯化油状物,产生无色油状物。产量:100 mg(约70%)。1H NMR(400MHz,CDCl3)δ4.64(m,4H),4.30(m,1H),4.20 (m,1H),3.60(m,2H),3.40(m,8H),2.38(m,OH),2.11(m,2H),2.01(m, 2H)。
制备(1R,3R,4S)-4-(甲氧基甲氧基)-3-((甲氧基甲氧基)甲基)-2-亚甲基- 环戊醇(具有MOM保护的M5)
在室温下搅拌M5I(100.0mg)及DBU(5mL)于DMAc(5mL)中的搅拌溶 液30分钟。接着,加热所得混合物至100℃且搅拌约2小时。在完成之 后,添加10%HCl以淬灭反应且添加乙酸乙酯用于萃取约两次。合并有机 层且浓缩至干燥,产生粗油状物。经由管柱层析纯化油状物,产生无色 油状物。产量:50mg(约90%)。1H NMR(400MHz,CDCl3)δ5.50(m, 1H),5.28(m,2H),4.69(m,4H),4.64(m,2H),4.05(m,1H),3.64(m,2H), 3.38(m,6H),2.89(m,1H),2.58(m,1H),2.11(m,3H),1.80(m,1H)。
模块2:氧化分解步骤
实施例14-反应3d
制备(1R,3R,4S)-4-((苯甲氧基)甲氧基)-3-(((苯甲氧基)甲氧基)甲基)-2-亚 甲基环戊醇(具有BOM保护的M5)
在室温下搅拌M2(0.5g,1.2mmol)、Pb(OAc)4(0.85g,1.92mmol,1.6 当量)或PhI(OAc)2(0.62g,1.92mmol,1.6当量)及Cu(OAc)2(0.04g,0.216 mmol,0.18当量)于苯或适合有机溶剂(50mL)中的搅拌溶液约4小时,且 加热所得溶液至回流。4小时完成之后,冷却混合物至室温并经Celite垫 过滤。在通过真空移除溶剂之后,甲酸酯中间物以绿色油状物形式形 成。1H NMR(400MHz,CDCl3)δ8.16(s,1H),7.37(m,10H),5.69(m,1H), 5.39(d,1H),5.32(d,1H),4.86-4.60(m,8H),4.22(m,1H),3.74(m,2H),3.00 (m,1H),2.54(m,1H),1.98(m,1H)。
添加粗油状物至含有10%NaOH(3mL)及甲醇(10mL)的溶液中且在室 温下搅拌约1小时。在完成之后,添加10%HCl以淬灭反应且添加乙酸乙 酯用于萃取约两次。合并有机层且浓缩至干燥,产生粗油状物。在经由 管柱层析分离之后,所要M5以无色油状物形式产生,125mg。产率: 30%~60%(历经两步)。
实施例15-反应3d
制备具有亚乙基保护的IM1
在氮气下将M2(0.931kg,1.0当量)、Cu(OAc)2(0.149kg,0.18当量)、 吡啶(0.121kg,0.3当量)及1,2-二氯乙烷(13.74kg)装入适合容器中。且加 热所得混合物至50℃至80℃并接着将Pb(OAc)4(3.286kg,1.6当量)装入混 合物中。在添加完成之后,在50℃至80℃下搅拌反应混合物约1小时。
随后操作程序可为:
(A)接着冷却混合物至室温并经Celite垫过滤且用二氯甲烷(3.70kg)洗 涤。收集滤液且在20℃至35℃下添加水(4.66kg)至反应混合物中并沈降用 于相分离。在相分离之后,收集有机相且水层继续用二氯甲烷(3.70kg)萃 取。在相分离之后,收集有机层且合并二氯甲烷层与先前有机层,接着 进行蒸馏直至2v/w(以M2计),获得呈棕色或绿色油状物形式的粗IM1溶 液。通过管柱层析纯化此粗油状物,产生白色固体(350g)。产率:40%- 60%。1H NMR(400MHz,CDCl3)δ8.07(s,1H),5.54(m,1H),5.26(d,1H), 4.94(d,1H),4.70(m,1H),4.40(m,1H),3.65(m,1H),3.29(m,1H),2.70- 2.53(m,2H),1.82(m,1H),1.36(m,3H)。
(B)添加混合物至正庚烷中并接着加热至50℃-70℃,接着经硅胶垫过 滤。收集滤液且随后使溶液进行蒸馏直至形成浆料。过滤固体且在真空 下干燥,产生呈白色固体状的IM1。产率:60%-65%。
实施例16-反应3d
制备具有亚乙基保护的M5
在氮气下将IM1(0.33kg,1.66mol,1.0当量)及甲醇(2.6L)装入适合容 器中。接着在20℃至35℃下添加三乙胺(0.087-0.097kg,0.83-1.00mol, 0.5当量-0.6当量)至溶液中,持续约1小时。在室温下搅拌所得混合物约1 小时。在完成之后,减少所得溶液体积并经由与MTBE(0.66L)进行溶剂 交换加以置换。反应混合物经硅胶垫过滤。随后收集滤液且用 MTBE(1.32L)洗涤。通过蒸馏减少所得溶液体积直至1L,接着在50℃以 下将正庚烷(9.3L)装入混合物中。冷却混合物至约50℃且播晶种直至观测 到浊点。冷却混合物至-10℃至0℃。过滤固体且用正庚烷洗涤。在NMT 30℃下在真空下干燥湿滤饼产生M5(PG=亚乙基,约325g)。产率:85- 95%。1H NMR(400MHz,CDCl3)δ5.12(d,1H),4.81(d,1H),4.64(m,1H), 4.38-4.30(m,2H),3.56(m,1H),3.17(m,1H),2.53(m,3H),1.62(m,1H), 1.30(m,3H)。
合成N2-Boc-2-胺基-6-碘嘌呤
实施例17-反应7
制备2-胺基-6-碘嘌呤
在氮气下将57%氢碘酸(10.90kg)装入适合容器中,接着冷却溶液至0℃ 至10℃。接着在约15℃下将2-胺基-6-氯嘌呤(0.8kg)装入溶液中。在2小 时完成之后,在室温下将水(8kg)缓慢装入反应混合物中且搅拌约0.5小 时。过滤黄色沈淀物且用水洗涤。转移湿滤饼至适合容器中,且在室温 下缓慢装入水(2.0kg)及20%NaOH水溶液(0.4kg)以溶解固体。接着将 THF(2.14kg)装入溶液中且在约35℃下将10%HOAc(4.8kg)缓慢装入溶液 中,观测到浆料混合物。搅拌过滤所得浆料且用丙酮(3.8kg)洗涤。在 70℃下在真空下干燥湿滤饼,产生SPT1255C1(1.14kg)。产率:90%- 98%。1H NMR(400MHz,DMSO-d6)6.65(s,2H,NH2),8.04(s,1H,H8)。
实施例18-反应8
制备2-胺基-9-Boc-6-碘嘌呤
在氮气下将2-胺基-6-碘嘌呤(9.528kg,1当量)、4-二甲胺基吡啶(0.22 kg)及DMSO(106.05kg)装入适合容器中,接着在室温下搅拌溶液。接着 在室温下缓慢装入二碳酸二-第三丁酯(8.75kg,1.1当量)且在室温下搅拌 所得溶液。在1小时完成之后,将水(47.7kg)装入反应混合物中以淬灭反 应且装入DCM(163.9kg)用于相分离。收集有机层且干燥,产生粗2-胺基- 9-Boc-6-碘嘌呤溶液供下一步骤使用。1H NMR(400MHz,DMSO-d6)8.38 (s,1H),7.18(s,2H,NH2),1.60(s,9H)。
实施例19-反应9
制备N2-Boc-2-胺基-6-碘嘌呤
在氮气下将2-胺基-9-Boc-6-碘嘌呤溶液装入适合容器中且冷却溶液至 0℃至10℃。接着在0℃至15℃下将60%氢化钠(4.7kg,约3.0当量)分批装 入溶液中。在2小时完成之后,将20%盐水(28.6kg)缓慢装入溶液中。在 相分离的后,有机层用10%NaOH(19.1kg)及20%盐水(19.1kg)洗涤。接 着收集有机层且将10%HOAc(21kg)装入溶液中。在相分离之后,收集有 机层且用硅胶垫新鲜过滤且收集滤液并在约60℃下蒸馏直至观测到黄色 浆料溶液(体积为约8v/w)。随后,将正庚烷(39.1kg)装入混合物中且冷却 至
-5℃至10℃,持续约1小时。过滤浆料溶液并用正庚烷(13.15kg)洗涤。在 70℃下在真空下干燥湿滤饼,产生
N2-Boc-2-胺基-6-碘嘌呤(9.662kg,75%-85%,历经两步)。1H NMR(400 MHz,d6-DMSO)δ1.46(s,9H,3CH3),8.42(s,1H,H8),10.15(s,1H,NH)。
实施例20-反应4
制备6-碘-9-((1S,3R,4S)-4-(甲氧基甲氧基)-3-((甲氧基甲氧基)甲基)-2-亚 甲基环戊基)-9H-嘌呤-2-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具有MOM保护的M6)
在0℃下搅拌M5(100.0mg,0.43mmol)、PPh3(225.6mg,0.86mmol)及 N2-Boc-2-胺基-6-碘嘌呤(310.6mg,0.86mmol)于THF(5mL)中的搅拌溶 液30分钟。接着,在约0℃下将DEAD(150.0mg,0.86mmol)缓慢装入溶 液中。所得混合物升温至室温且搅拌约2小时。在完成之后,浓缩溶液至 干燥,产生粗油状物。经由管柱层析纯化油状物,产生无色油状物。产 量:123mg(约60%)。1H NMR(400MHz,CDCl3)δ8.15(s,1H),7.63(s, NH),5.64(m,1H),5.32(d,1H),4.94(d,1H),4.70(m,2H),4.36(m,1H), 3.85(m,2H),3.39(s,3H),3.37(s,3H),2.93(m,1H),2.47(m,2H),1.55(s, 9H).;C21H30IN5O6的LRMS[MH+]m/z计算值:575.12,实测值:575.12。
实施例21
制备恩替卡韦
在50℃-60℃下搅拌M6(PG=MOM,100.0mg,0.173mL)及10% NaOH(过量)于二恶烷/THF(1:9,5mL)中的搅拌溶液约12小时。在完成之 后,添加饱和NH4Cl以淬灭反应且添加乙酸乙酯用于萃取约两次。合并有 机层且浓缩至干燥,产生粗固体。经由管柱层析纯化固体,产生无色固 体。产量:50mg(约80%)。1H NMR(400MHz,DMSO-d6)δ10.72(s,1H), 7.67(s,1H),6.57(s,2H),5.32(m,1H),5.17(d,1H),4.65(m,5H),4.20(m, 1H),3.64(m,2H),3.27(s,3H),3.26(s,3H),2.84(m,1H),2.35(m,2H),接 着添加固体至含10%HCl水溶液的DMSO/THF(1:9,5mL)中且在50-60℃ 下搅拌2小时。在完成之后,浓缩溶液至干燥,产生粗固体。经由管柱层 析纯化固体,产生白色固体。产率:对于恩替卡韦盐形式而言为约 85%。1H NMR(400MHz,DMSO-d6)δ11.62(s,1H),8.68(s,1H),7.32(s, 2H),5.44(m,1H),5.18(d,1H),4.75(s,1H),4.18(m,1H),3.64(m,2H),3.10 (m,1H),2.15(m,2H)。接着盐形式用碱(K2CO3)中和,产生呈白色固体状 的相应游离形式的恩替卡韦。产率:约95%。1H NMR(400MHz,DMSO- d6)δ10.4(s,1H),7.65(s,1H),6.73(s,2H),5.35(m,1H),5.10(d,1H),4.95 (s,1H),4.90(t,1H),4.56(s,1H),4.20(m,1H),3.53(m,2H),3.13(m,1H), 2.23(m,1H),2.05(m,1H)。
实施例22-反应5
制备恩替卡韦
在50℃-60℃下搅拌M6(PG=MOM,30.0mg)及80%TFA(5mL)的搅拌 溶液2小时。在完成之后,溶液用NH4OH水溶液中和,接着浓缩至干燥, 产生粗固体。固体用水及甲醇再结晶,产生白色固体。产率:约85%。 1H NMR(400MHz,DMSO-d6)δ10.4(s,1H),7.65(s,1H),6.73(s,2H),5.35 (m,1H),5.10(d,1H),4.95(s,1H),4.90(t,1H),4.56(s,1H),4.20(m,1H), 3.53(m,2H),3.13(m,1H),2.23(m,1H),2.05(m,1H)。
实施例23-反应4
制备9-((1S,3R,4S)-4-((苯甲氧基)甲氧基)-3-(((苯甲氧基)甲氧基)甲基)-2- 亚甲基环戊基)-6-碘-9H-嘌呤-2-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具有BOM保护的 M6)
在0℃下搅拌M5(0.768g,2.0mmol,1当量)、PPh3(1.05g,4.0mmol, 2当量)及N2-Boc-6-碘嘌呤(1.45g,4.0mmol,2当量)于THF(5mL)中的搅 拌溶液30分钟。接着,在约0℃下将DEAD(0.7g,4.0mmol,2当量)缓慢 装入溶液中。所得混合物升温至室温且搅拌约2小时。在完成之后,浓缩 溶液至干燥,产生粗油状物。经由管柱层析(EA/正庚烷=3/7)纯化油状 物,产生无色油状物(1.1g)。产率:70%。
实施例24-反应5:制备恩替卡韦
方法A:在50℃-70℃下搅拌M6(PG=BOM,200.0mg,0.173mL)及 10%NaOH(过量)于二恶烷/THF(1:9,5mL)中的搅拌溶液约12小时。在完 成之后,添加饱和NH4Cl以淬灭反应且添加乙酸乙酯用于萃取约两次。合 并有机层且浓缩至干燥,产生粗固体。经由管柱层析纯化固体,产生无 色固体。产量:50mg(约40%)。1H NMR(400MHz,DMSO-d6)δ10.72(s, 1H),7.69(s,1H),7.29(m,10H),6.47(s,2H),5.35(m,1H),5.17(d,1H),4.73 (m,4H),4.62(m,1H),4.54(m,4H),4.30(m,1H),3.70(m,2H),2.88(m,1H), 2.37(m,1H),2.27(m,1H).;1H NMR(100MHz,DMSO-d6)δ157.3(C), 154.1(C),151.9(C),150.3(C),138.5(2C),136.2(CH),128.7(2CH),128.2 (2CH),128.1(2CH),128.0(2CH),127.9(2CH),116.8(C),110.3(CH2),94.8 (CH2),93.0(CH2),76.7(CH),69.4(2CH2),69.2(CH2),55.6(CH),49.4(CH), 36.6(CH2)。
在50℃-60℃下搅拌含固体及10%HCl的DMSO/THF(1:9,5mL)2小 时。在完成之后,用饱和NaHCO3淬灭溶液直至pH值为6-8。接着浓缩溶 液至干燥,产生粗固体。经由管柱层析纯化固体,产生白色固体。产 率:对于恩替卡韦而言为约81%。1H NMR(400MHz,DMSO-d6)δ10.9 (s,1H),7.64(s,1H),6.8(s,2H),5.35(t,1H),5.10(s,1H),4.95(s,1H),4.92 (t,1H),4.56(s,1H),4.20(s,1H),3.53(t,2H),2.54(m,1H),2.23(m,1H), 2.05(m,1H).;13C NMR(100MHz,DMSO-d6)δ157.33(C),153.79(C), 151.93(C),151.65(C),136.55(CH),116.64(C),119.82(CH2),70.85(CH), 63.34(CH2),55.63(CH),54.39(CH),40.4(CH2)。
方法B:在50℃-80℃下搅拌M6(PG=BOM,200.0mg,0.173mL)及 80% TFA(5mL)的搅拌溶液2小时。在完成之后,溶液用NH4OH水溶液中 和,接着浓缩至干燥,产生粗固体。固体用水及甲醇再结晶,产生白色 固体。产率:约85%。
实施例25-反应4
制备具有亚乙基的M6
在氮气下将M5(80g,0.47mol,1.0当量)、N2-Boc-2-胺基-6-碘嘌呤 (220.7g,0.60mol,1.3当量)、PPh3(185g,1.5当量)及二氯甲烷(1040 mL)装入适合容器中,接着在-5℃至15℃下冷却溶液。在15℃以下缓慢装 入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123.6g,1.3当量)的二氯甲烷溶液(160mL)且在室 温下搅拌所得溶液约3小时。将2%NaOH水溶液(800mL)装入反应混合物 中以淬灭反应。在相分离之后,收集有机层且用水(800mL)洗涤。在相 分离之后,收集有机层,接着添加数份MeOH(1600mL)以实施蒸馏直至 混浊。随后,冷却浆料混合物至20℃至35℃并保持约1小时。过滤混合物 且用MeOH(240mL)洗涤。在60℃下在真空下干燥湿滤饼,产生M6(170 g,70%)且纯度大于99%。1H NMR(400MHz,CDCl3)7.94(s,1H,H-8), 7.52(s,1H,NH),5.50(d,1H,CH),5.03(q,1H,CH),4.89(s,1H,CH2), 4.61(m,2H,CH2,CH2),4.47(m,1H,CH),3.96(t,1H,CH2),2.47(m,2H, CH2),2.36(m,1H,CH),1.55(s,9H),1.44(d,3H,CH3)。
实施例26-反应5:制备恩替卡韦
将80%三氟乙酸水溶液(553mL)装入适合容器中,接着加热溶液至 70℃至85℃。在70℃至85℃下将M6(55.3g)于THF(138mL)中的浆料溶液 装入以上溶液中且用THF(28mL)冲洗。在70℃至85℃下搅拌混合物约1.5 小时。在完成之后,将水(400mL)装入溶液中且通过蒸馏减少溶剂直至 体积达到约550mL。随后,添加二氯甲烷(166mL)且沈降用于相分离。 收集水层且添加二氯甲烷(166mL)以用于再次洗涤且沈降用于相分离。 收集水层且添加约30%NH4OH水溶液(55.3mL)以调整pH值。接着,添加 甲醇(55mL 1v/w)至混合物中且加热所得混合物以再溶解并接着冷却至 10℃至30℃。过滤浆料且用水(55mL)洗涤,产生约32.1g湿滤饼。产 率:80%-90%。
实施例27-反应6:制备恩替卡韦单水合物
在70℃至80℃下搅拌M6(32.1g)、水(240mL)及甲醇(144mL)的搅拌溶 液。在溶解之后,添加活性碳(0.48g)用于脱色。混合物经Celite垫过滤 且用水(144mL)冲洗。冷却混合物并播晶种,此后在浊点下保持约2小 时。在10℃至30℃下搅拌浆料约1小时。接着过滤混合物且用甲醇(48 mL)洗涤。在NMT 50℃下干燥固体,产生恩替卡韦单水合物(22.5g)。产 率:85-95%。EE:>99.5%,水含量:5%-7%,所有个别杂质皆小于 0.10%,纯度大于99.5%。
实施例28-反应1:制备具有对甲氧苯基二苯甲基(MMTr)及TBS保护的 M1
在氮气下将(+)-科里二醇(5g,1.0当量)、氯化对甲氧苯基二苯甲烷 (MMTrCl)(9g,1.0当量)、Et3N(10mL,2.5当量)、DMAP(0.18g,0.05当 量)及DCM(150mL)装入适合容器中且在35℃以下搅拌混合物约1小时。 接着在氮气下将TBSCl(10.11g,1.2当量)及DMF(50mL)装入反应混合物 中且搅拌约24小时。
在完成之后,在35℃以下添加约20%盐水(200mL)及DCM(200mL)至 反应混合物中且沈降用于相分离。在相分离的后,收集有机相。接着通 过蒸馏减少溶剂且与甲苯进行溶剂交换直至混浊。随后,在约40℃下装 入正庚烷。冷却所得浆料至-5℃至10℃且搅拌约1小时。过滤固体,用冷 (-5℃至10℃)甲苯洗涤。在60℃下在真空下干燥湿滤饼,产生结晶 M1(14.2g)。1H NMR(400MHz,CDCl3)δ7.4-6.8(m,14H),4.91(m,1H), 4.14(m,1H),3.82(s,3H),3.06(m,2H),2.76(m,1H),2.60(m,2H),2.10(m, 2H),1.92(m,1H),0.89(s,9H),0.09(s,3H),0.05(s,3H)。
实施例29-反应2:制备具有对甲氧苯基二苯甲基(MMTr)及TBS保护的 M2
在氮气下将M1(7.2g,1.0当量)及甲苯(120mL)装入适合容器中且冷却 溶液至-45℃以下。接着,在-45℃以下将DIBAL溶液(19.3mL,1.0M于 甲苯中,约1.5-1.6当量)装入溶液中,持续约0.5小时。在完成之后,通过 添加甲醇淬灭反应,接着在-45℃以下搅拌约0.5小时。随后,在35℃以下 逐滴添加水且搅拌混合物约5小时。过滤固体且用MeOH及甲苯洗涤。收 集滤液且通过蒸馏减少溶剂直至适合体积。随后,用M2种子对混合物播 晶种直至观测到浊点。冷却混合物至-5℃至10℃,且过滤固体并用冷正 庚烷洗涤。在60℃以下在真空下干燥湿滤饼,产生M2(约7.3g)。1H NMR (400MHz,CDCl3)δ1H NMR(400MHz,CDCl3)δ7.4-6.8(m,28H),5.68(m, 1H),5.30(m,1H),5.28(m,1H),4.62(m,1H),4.18(m,1H),3.82(s,6H), 3.18-3.0(m,4H),2.76-2.0(m,13H),0.89(s,9H),0.78(s,9H),0.07(s,6H),- 0.03(s,6H)。
实施例30-反应3d:制备具有对甲氧苯基二苯甲基(MMTr)及TBS保护的 IM1
在氮气下将M2(7.3g,1.0当量)、Cu(OAc)2(0.42g,0.18当量)、吡啶 (1.23g,0.3当量)及1,2-二氯乙烷(10mL)装入适合容器中。且加热所得混 合物至50℃至80℃,接着将Pb(OAc)4(9.27g,1.6当量)装入混合物中。在 添加完成之后,在50℃至80℃下搅拌反应混合物约1小时。处理程序同 上。提供IM1(~2.1g)。1H NMR(400MHz,CDCl3)δ7.3-6.8(m,14H),5.27 (d,1H),4.99(m,1H),4.27(m,2H),3.7(s,3H),3.05-2.80(m,3H),1.8-1.6(m, 2H),0.9(s,9H),0.016-0.009(m,6H)。
以上提出的优选实施方式可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及原则以各种方式进行 修改。举例而言,在以上显示的SPT流程1的反应1(保护)中,两种二醇保 护基可独立地选自由环状缩酮、缩醛硅烷及非环状保护基(诸如苯甲基、 苯甲酰基、TBS及TMS)组成的群。保护二醇系统的其它潜在适用保护基 可见于Greene′s Handbook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nic Synthesis」中。
在以上显示的SPT流程1的反应2(还原)中,还原剂可选自具有内酯还原 能力的氢化物试剂。
在反应3中,以上显示的SPT流程1的模块1(水解或醇解),甲酸酯中间 物的水解可用其它有效脱除保护基反应,包括使用氮化合物、氨、有机 金属试剂及硫化物的氢化物还原或亲核分解置换。较佳试剂为 Et3N/MeOH及NaHCO3/MeOH。
在反应3中,以上显示的SPT流程1的模块2(氧化分解),氧化分解可使 用Pb(OAc)4/Cu(OAc)2、PhI(OAc)2/Cu(OAc)2、I2/AIBN、 PbI(OAc)2/I2/AIBN、Mn(OAc)3、CAN、Fe(OAc)3、PhI(OAc)2、戴斯-马丁 (Dess-Martin)、IBX等实现。同时,Cu(OAc)2可用CuCl2、CuBr2、CuI2、 CuSO4置换。吡啶可用其它碱,诸如三乙胺、2-甲基吡啶、DBU、二异丙 基乙胺、Na2CO3及NaHCO3置换。除以上使用的1,2-二氯乙烷之外,其它 有机溶剂,诸如苯、甲苯、苯甲醚、氯苯、二甲苯、ACN、THF、 DME、DCM、吡啶、乙酸及环己烷亦可用于此反应中。
在以上显示的SPT流程1的反应4(光延反应)中,DIAD可用其它试剂, 诸如DEAD置换。PPh3可用其它三取代膦,诸如二苯基-2-吡啶基膦、4- (二甲胺基)苯基二苯基膦、三烷基膦(三乙基膦、三丁基膦)、三芳基膦(三 甲氧苯基膦及三硝基苯基膦)置换。较佳溶剂为二氯甲烷但可使用其它有 机溶剂。较佳纯化溶剂为醇。
在以上显示的SPT流程1的反应5(水解/脱除保护基)中,三氟乙酸(TFA) 可经其它有机酸或无机酸置换。溶剂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THF、2-甲 基THF、丙酮、ACN、C1-C8醇、DMSO、DMAc、DMF、水、DCM、 EA、正庚烷、MTBE、MIBK及其组合。较佳酸为80%TFA水溶液。
在以上显示的SPT流程1的反应6(纯化)中,选自由EA、正庚烷、丙 酮、甲苯、DCM、去矿质水、MTBE、DIPE、C1-C8醇、DMSO、 DMAc、DM及其组合组成的群的溶剂可用于结晶恩替卡韦单水合物。
本发明不由上述实施例限制,上述实施例仅作为实例提出但可在由随 附专利申请权利要求范围限定的保护范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