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8852764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23207.4

申请日:

20110513

公开号:

CN102241960A

公开日:

20111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K3/18,A61L2/22,A61L9/14,A61L101/48,A61L101/34,A61L101/32

主分类号:

C09K3/18,A61L2/22,A61L9/14,A61L101/48,A61L101/34,A61L101/32

申请人:

上海大学

发明人:

刘洋,李杨,赵甜静,陈捷,戴燕华,顾艳,徐珊

地址:

200444 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优先权:

CN201110123207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顾勇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具有较长久有效的车窗、反照镜防雾功能与净化车内空气的杀菌功能,以达到安全行车、健康行车的目的。本发明由无水乙醇、丙二醇、异丙醇、亲油端含11-14个C的烷基醇酰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性纳米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一定顺序、混合均匀后制得,装入喷雾瓶里喷涂使用即可。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经济实惠、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    无水乙醇                20~25%;,    丙二醇                  12~15%,    异丙醇                  12~15%,    烷基醇酰胺              7~9%,    聚乙烯吡咯烷酮          0.3~0.5%,    去离子水                45~48%;    水溶性纳米二氧化钛  以重量体积浓度计为10mg/L;即每升溶液中含有10mg二氧化钛;    所述的烷基醇酰胺是一种亲油端含11-14个C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的无水乙醇、丙二醇、异丙醇为溶剂,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 2.    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防雾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制备过程和步骤:    a. 按上述组分配方称量配料;    b. 按先后顺序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丙二醇、异丙醇、去离子水、烷基醇酰胺;待搅拌均匀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性纳米二氧化钛;采用超声振荡使溶液分散均匀;    c. 装入不透明的喷雾瓶中。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属车窗防雾剂及杀菌剂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挡风玻璃及反照镜在寒冷的冬季或雨天都会产生雾汽而影响视线,造成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在车内,水蒸汽遇冷会在玻璃片上凝结成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收缩成半球形或球形,使光线散射,对司机驾车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行车危险。由于汽车常常在封闭的状态下行驶,车内的空气不流通,除了易于起雾外,还会造成车内细菌的蔓延,导致某些疾病的传染。因此,解决车窗和反照镜的起雾及车内空气的净化问题,对于保障安全行车至关重要。

    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绿色的既有防雾功能、又有灭菌作用的多功能防雾剂,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目前,国内外车窗防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开发热传导不良的玻璃或在玻璃内面吹送热风,目的是不使玻璃内面的温度下降到露点以下;

    (2) 用除湿装置降低室内湿度;

    (3) 玻璃上涂布一种防雾薄膜;

    (4) 玻璃上涂沫一层防雾剂,即使水蒸气在玻璃表面结露,亦不让其以水滴状存在,而是使其转变成透明度极高的水膜。

    第一、第二种方法, 是在中、高档汽车里安装空调及使用防雾性较好的挡风玻璃, 但是对大多数大众化汽车, 如卡车、公共汽车、大客车等, 此法太昂贵。第三种方法, 须在玻璃制造过程中应用, 其工艺复杂, 且对成品玻璃加工不便。第四种方法, 作为玻璃的防雾剂, 是由金属皂、硅、锆化合物、烷基吡啶卤化物、尿素等疏水性物质形成涂层。作为一般方法, 由疏水性物质形成的表面涂层, 从固着性和持久性来说, 未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而国内外对于车内空气净化杀菌的研究甚少,当前虽然已有不少车窗防雾剂的专利,如汽车玻璃防雾剂CN101108960、汽车玻璃防雾剂CN1632037、玻璃去污防雾剂CN1418787等,但是兼有良好杀菌功能的车窗防雾剂还史无前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多功能防雾剂。

    本发明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

    无水乙醇                                20~25%;,

    丙二醇                                    12~15%,

    异丙醇                                    12~15%,

    烷基醇酰胺                            7~9%,

    聚乙烯吡咯烷酮                    0.3~0.5%,

    去离子水                                45~48%;

    水溶性纳米二氧化钛  以重量体积浓度计为10mg/L;即每升溶液中含有10mg二氧化钛;

    所述的烷基醇酰胺是一种亲油端含11-14个C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的无水乙醇、丙二醇、异丙醇为溶剂,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

    本发明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制备过程和步骤:

    a. 按上述组分配方称量配料;

    b. 按先后顺序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丙二醇、异丙醇、去离子水、烷基醇酰胺;待搅拌均匀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性纳米二氧化钛;采用超声振荡使溶液分散均匀;

    c. 装入不透明的喷雾瓶中。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 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成本经济;

    (2) 有效、持久防雾,性能稳定;

    (3) 吸收紫外光催化杀菌,净化车内空气,绿色无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叙述于后。

    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的组分配方如下表1:

表1  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组分配方

    以上表格中的数据都是由四舍五入取整得到。

    本实施例中的制备方法:首先按一定的质量百分含量取料,接着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丙二醇、异丙醇、去离子水、烷基醇酰胺,待搅拌均匀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性纳米二氧化钛,通过超声振荡的方法使溶液分布均匀,最后装入不透明的喷雾瓶中即可使用。

    使用时,从喷雾瓶中喷出少量于车窗上,然后用布擦拭均匀即可。

    2011年1月,对该发明做了防雾与杀菌试验:

    防雾试验:在车后座的左侧车窗上喷涂本发明防雾剂,右侧不喷涂,20天后发现未喷涂过本发明防雾剂的车窗上起雾明显,而喷涂过防雾剂的车窗上无起雾现象,且透过此窗向外看时视线不会受影响。

    杀菌试验:称取9克营养琼脂溶于250毫升50℃蒸馏水中配制成培养基;取10毫升污水作为含菌接种液,并用无菌水稀释1000倍。将培养皿、移液管等仪器放入电热蒸汽压力消毒器中120℃灭菌15分钟。

    在无菌条件下,向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注入20毫升培养基,待培养基冷却后,向四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毫升含菌接种液,然后向其中两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毫升经阳光照射过2小时的自制防雾杀菌剂;而另外两个培养皿中不加入防雾杀菌剂;作空白对比试验;使用涂布棒分别将四个培养皿中培养基上的液体涂布均匀。使用经灭菌操作的大号培养皿分别将上述四个培养皿盖上,待其中的凝固体完全冷凝后,将培养皿倒置放入38摄氏度的培养箱中。48小时以后,拿出培养皿观察发现:涂过本发明防雾杀菌剂的两个凝固体上的菌落数分别为2和1,而未涂过未发明的防雾杀菌剂的两个凝固体上的菌落数分别为19和21。

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4196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1.16 CN 102241960 A *CN102241960A* (21)申请号 201110123207.4 (22)申请日 2011.05.13 C09K 3/18(2006.01) A61L 2/22(2006.01) A61L 9/14(2006.01) A61L 101/48(2006.01) A61L 101/34(2006.01) A61L 101/32(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大学 地址 200444 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 99 号 (72)发明人 刘洋 李杨 赵甜静 陈捷 戴燕华。

2、 顾艳 徐珊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1205 代理人 顾勇华 (54) 发明名称 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 具有较长 久有效的车窗、 反照镜防雾功能与净化车内空气 的杀菌功能, 以达到安全行车、 健康行车的目的。 本发明由无水乙醇、 丙二醇、 异丙醇、 亲油端含 11-14个C的烷基醇酰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去离 子水、 聚乙烯吡咯烷酮、 水溶性纳米二氧化钛按一 定比例、 一定顺序、 混合均匀后制得, 装入喷雾瓶 里喷涂使用即可。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 经济实 惠、 使用方便。 (51)Int.Cl. (19)中。

3、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CN 102241964 A1/1 页 2 1. 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 : 无水乙醇 20 25% ; , 丙二醇 12 15%, 异丙醇 12 15%, 烷基醇酰胺 7 9%, 聚乙烯吡咯烷酮 0.3 0.5%, 去离子水 45 48% ; 水溶性纳米二氧化钛 以重量体积浓度计为 10mg/L ; 即每升溶液中含有 10mg 二 氧化钛 ; 所述的烷基醇酰胺是一种亲油端含 11-14 个 C 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所述的无水 乙醇、 丙二醇、 异丙醇为溶剂, 所。

4、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 2. 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窗防雾杀菌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具有 以下的制备过程和步骤 : a. 按上述组分配方称量配料 ; b. 按先后顺序依次加入无水乙醇、 丙二醇、 异丙醇、 去离子水、 烷基醇酰胺 ; 待搅 拌均匀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 水溶性纳米二氧化钛 ; 采用超声振荡使溶液分散均匀 ; c. 装入不透明的喷雾瓶中。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41960 A CN 102241964 A1/3 页 3 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 属车窗防雾剂及杀菌剂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

5、汽车挡风玻璃及反照镜在寒冷的冬季或雨天都会产生雾汽而影响视线, 造成严重 的交通安全隐患, 在车内, 水蒸汽遇冷会在玻璃片上凝结成许多小水珠, 这些水珠在表面张 力的作用下收缩成半球形或球形, 使光线散射, 对司机驾车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行车危险。 由 于汽车常常在封闭的状态下行驶, 车内的空气不流通, 除了易于起雾外, 还会造成车内细菌 的蔓延, 导致某些疾病的传染。因此, 解决车窗和反照镜的起雾及车内空气的净化问题, 对 于保障安全行车至关重要。 0003 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安全、 经济、 有效、 绿色的既有防雾功能、 又有灭菌作用的多 功能防雾剂, 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0004 目前, 国。

6、内外车窗防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1) 开发热传导不良的玻璃或在玻璃内面吹送热风, 目的是不使玻璃内面的温度下降 到露点以下 ; (2) 用除湿装置降低室内湿度 ; (3) 玻璃上涂布一种防雾薄膜 ; (4) 玻璃上涂沫一层防雾剂, 即使水蒸气在玻璃表面结露, 亦不让其以水滴状存在, 而 是使其转变成透明度极高的水膜。 0005 第一、 第二种方法 , 是在中、 高档汽车里安装空调及使用防雾性较好的挡风玻 璃, 但是对大多数大众化汽车, 如卡车、 公共汽车、 大客车等, 此法太昂贵。 第三种方法, 须在玻璃制造过程中应用 , 其工艺复杂 , 且对成品玻璃加工不便。第四种方法 , 作为玻 。

7、璃的防雾剂, 是由金属皂、 硅、 锆化合物、 烷基吡啶卤化物、 尿素等疏水性物质形成涂层。 作 为一般方法 , 由疏水性物质形成的表面涂层 , 从固着性和持久性来说 , 未能得到满意的 效果。 0006 而国内外对于车内空气净化杀菌的研究甚少, 当前虽然已有不少车窗防雾剂 的专利, 如汽车玻璃防雾剂 CN101108960、 汽车玻璃防雾剂 CN1632037、 玻璃去污防雾剂 CN1418787 等, 但是兼有良好杀菌功能的车窗防雾剂还史无前例。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多功能防雾 剂。 0008 本发明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 其特征在。

8、于具有以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 : 无水乙醇 20 25% ; , 丙二醇 12 15%, 异丙醇 12 15%, 说 明 书 CN 102241960 A CN 102241964 A2/3 页 4 烷基醇酰胺 7 9%, 聚乙烯吡咯烷酮 0.3 0.5%, 去离子水 45 48% ; 水溶性纳米二氧化钛 以重量体积浓度计为 10mg/L ; 即每升溶液中含有 10mg 二氧化 钛 ; 所述的烷基醇酰胺是一种亲油端含11-14个C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所述的无水乙醇、 丙二醇、 异丙醇为溶剂, 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 0009 本发明一种车窗防雾杀菌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具。

9、有以下的制备过程和步 骤 : a. 按上述组分配方称量配料 ; b. 按先后顺序依次加入无水乙醇、 丙二醇、 异丙醇、 去离子水、 烷基醇酰胺 ; 待搅拌均 匀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 水溶性纳米二氧化钛 ; 采用超声振荡使溶液分散均匀 ; c. 装入不透明的喷雾瓶中。 001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1) 制备工艺简单, 原料成本经济 ; (2) 有效、 持久防雾, 性能稳定 ; (3) 吸收紫外光催化杀菌, 净化车内空气, 绿色无毒。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现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叙述于后。 0012 实施例 1 和实施例 2 的的组分配方如下表 1 : 表 1 实施例 1 和实施例 2 。

10、的组分配方 以上表格中的数据都是由四舍五入取整得到。 0013 本实施例中的制备方法 : 首先按一定的质量百分含量取料, 接着依次加入无水乙 醇、 丙二醇、 异丙醇、 去离子水、 烷基醇酰胺, 待搅拌均匀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 水溶性纳 米二氧化钛, 通过超声振荡的方法使溶液分布均匀, 最后装入不透明的喷雾瓶中即可使用。 说 明 书 CN 102241960 A CN 102241964 A3/3 页 5 0014 使用时, 从喷雾瓶中喷出少量于车窗上, 然后用布擦拭均匀即可。 0015 2011 年 1 月, 对该发明做了防雾与杀菌试验 : 防雾试验 : 在车后座的左侧车窗上喷涂本发明防雾剂。

11、, 右侧不喷涂, 20 天后发现未喷 涂过本发明防雾剂的车窗上起雾明显, 而喷涂过防雾剂的车窗上无起雾现象, 且透过此窗 向外看时视线不会受影响。 0016 杀菌试验 : 称取 9 克营养琼脂溶于 250 毫升 50蒸馏水中配制成培养基 ; 取 10 毫 升污水作为含菌接种液, 并用无菌水稀释 1000 倍。将培养皿、 移液管等仪器放入电热蒸汽 压力消毒器中 120灭菌 15 分钟。 0017 在无菌条件下, 向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注入 20 毫升培养基, 待培养基冷却后, 向四 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 1 毫升含菌接种液, 然后向其中两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 1 毫升经阳光 照射过 2 小时的自制防雾杀菌剂 ; 而另外两个培养皿中不加入防雾杀菌剂 ; 作空白对比试 验 ; 使用涂布棒分别将四个培养皿中培养基上的液体涂布均匀。使用经灭菌操作的大号培 养皿分别将上述四个培养皿盖上, 待其中的凝固体完全冷凝后, 将培养皿倒置放入 38 摄氏 度的培养箱中。48 小时以后, 拿出培养皿观察发现 : 涂过本发明防雾杀菌剂的两个凝固体 上的菌落数分别为 2 和 1, 而未涂过未发明的防雾杀菌剂的两个凝固体上的菌落数分别为 19 和 21。 说 明 书 CN 102241960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