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884703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02394.3

申请日:

2002.07.19

公开号:

CN1464956A

公开日:

2003.12.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3D14/70; F23D14/62

主分类号:

F23D14/70; F23D14/62

申请人: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韩鳞熙

地址:

韩国汉城

优先权:

2001.07.19 KR 2001/43475; 2002.07.18 KR 2002/41875; 2002.07.18 KR 2002/41876; 2002.07.18 KR 2002/41877; 2002.07.18 KR 2002/41878; 2002.07.18 KR 2002/4187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余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包括:一喷气嘴(22),用于接收并喷出气体;一混合管(24),用于混合从喷气嘴喷出的气体与一次空气;一点火器(50),设置于混合管(24)的出口上,用于点燃出自混合管的出口的与一次空气相混合的气体;以及一火焰稳定器(60),设置于混合管(24)的出口处,具有火焰孔(62),在燃烧气体时分开、并喷射出与一次空气相混合的气体,从而形成长度较短的火焰,并通过提高初始点火性能确保火焰的稳定性,以及将火焰分开成多个部分以增加引入火焰的二次空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包括: 一喷气嘴,用于接收和喷射气体; 一混合管,用于混合从所述喷气嘴喷出的气体与一次空 气; 一点火器,设于所述混合管的出口边,用于点燃通过所 述混合管出口的与所述一次空气混合的所述气体;以及 一火焰稳定器,设置于所述混合管的出口边,具有多个 火焰孔,用于使所述的与一次空气混合的气体在燃烧时被分 开、喷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上 的火焰孔包括: 一中心火焰孔部,及 多个与所述中心火焰孔相通、并围绕该中心火焰孔的螺 旋火焰孔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上 的所述火焰孔包括: 一中心圆形火焰孔,及 除所述圆形火焰孔外,多个围绕所述圆形火焰孔在圆周 方向上延伸的扇形火焰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在所述火焰稳定器上 的多个火焰孔为圆形火焰孔,布置在相对于所述火焰稳定器表 面的中心部呈同心圆的径向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圆形火焰孔具有 相同的直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包 括: 多个在所述火焰稳定器表面上沿径向设置的切口形火焰 孔;及 多个在所述火焰稳定器的外围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矩形 火焰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进一 步包括: 一中心圆形火焰孔;及 多个位于所述切口形火焰孔之间的圆形火焰孔,其在径 向上以固定间隔与所述中心圆形火焰孔构成同心。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位于所述火焰稳定 器的中心圆形火焰孔与所述切口形火焰孔之间的所述多个圆 形火焰孔具有相同的直径。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的 所述中心火焰孔的直径,与在其外围的所述圆形火焰孔的直径 不相同。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混合管的结构 为:从混合管的入口边到出口边,其流动通道大幅变小,然后 又以固定比率逐渐变大,在所述混合管的出口边有一加大部, 其流动通道突然加大,而火焰稳定器设置到所述加大部的内 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10的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位于所述混合 管的出口边的所述加大部与所述混合管形成为一体,或者作为 一个可拆卸的单独件。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为半 球面形,并包括: 在其表面中心部的一圆形火焰孔,及 在径向上围绕所述圆形火焰孔的多个切口形火焰孔。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切口形火焰 孔具有从一边看为凸透镜的形状,或者几何上的月牙形。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 器进一步包括支撑火焰的圆形火焰孔,其位于所述径向切口形 火焰孔之间,直径小于所述中心火焰孔的直径。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位于所述径向切 口形火焰孔之间的所述支撑火焰的圆形火焰孔,具有相同的直 径。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位于所述径向切 口形火焰孔之间的所述支撑火焰的圆形火焰孔,设置在所述切 口形火焰孔之间的端部。
17: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设 置在所述混合管的出口边的内部。
18: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 设置成:位于所述混合管出口的前面与其相隔一段距离的地 方。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包 括: 一环形毂,具有一中心圆形火焰孔,及 多个叶片,位于所述毂的外圆周上沿圆周方向以固定间 隔设置。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叶片相对毂平 面以一定角度扭曲。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设 置成:通过从所述毂的一边延伸的一支撑部固定到所述混合管 的出口边,使所述火焰稳定器位于所述混合管出口的前面。
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为 “”形板面结构,具有一垂直面和一水平面,所述垂直面具 有一中心火焰孔,在其两侧具有侧壁面,分别向后延伸到所述 火焰稳定器的后部,形成一定宽度。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位于所述火焰稳 定器的垂直面两相对侧的所述侧壁面,通过切割该相对应侧部 上的所述垂直面与所述水平面相交的边,并向后弯曲所述两相 对应侧部而形成。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设 置成:通过从所述水平面的一边延伸的一支撑部固定到所述混 合管的出口边,使所述火焰稳定器位于所述混合管出口的前 面。
2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包 括: 一具有中心火焰孔的环形毂,及 多个位于所述毂的外圆周上沿圆周方向以固定间隔设置 的叶片。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环形毂为向前 凸起形。
27: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叶片包括一位 于其前端的向后弯曲部,相对通过所述毂的轴线方向成10-30 度角。
28: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叶片包括至 少一片比其它叶片圆弧长的叶片,形成在所述毂的一边圆周 上。
2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设置 成:通过从所述水平面的一边延伸的一支撑部固定到所述混合 管的出口边,使所述火焰稳定器位于所述混合管出口的前面。
30: 根据权利要求1、2、3、4、5、6、12、19、22、和25中任一 项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可旋转地设置在所 述混合管出口的内部。
31: 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气体燃烧器,其中所述混合管从 其入口边到出口边相对水平面以一定角度向上倾斜设置。

说明书


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机,尤其是一种气体燃烧器,用于燃烧气体以产生热空气用来烘干引入滚筒内的物体。背景技术

    通常,烘干机通过由电加热器或气体燃烧器加热的空气,来烘干衣物等物体。

    图1示出了现有烘干机的主要部件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在机壳(图中未示)内设置有滚筒1,机壳构成烘干机的外部形状。滚筒1为圆柱形,具有相对的两个开口端,并且沿着滚筒1中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一皮带槽2,用于缠绕由一电动机3驱动的滚筒皮带4。滚筒1具有一进行烘干用的烘干室5。滚筒1上具有多个升降件6,用于提起和降下烘干室5内的烘干物体,从而在滚筒1旋转时上下翻动烘干物体,以提高烘干效率。

    滚筒1的前后两端相对设有前支承件7和后支承件9。前支承件7和后支承件9封闭滚筒1的开口部,以形成烘干室5,并支撑滚筒1的前后两端。在前支承件7与可旋转的滚筒1之间,以及后支承件9与可旋转的滚筒1之间设有密封件10,以防止泄漏。当然,在滚筒1地前支承件7和后支承件9的必要位置上,还设有多个滚轴(图中未示),以支承滚筒1。

    前支承件7有一开口8,使烘干室5可内外相通。开口8可采用一个门(图中未示)来作为开口。

    后支承件9上设置有热空气供应管12与烘干室5相通,以作为向烘干室5提供热空气的通道。

    在前支承件7的一边上有一出口组件13,位于该前支承件7的开口8的底部,用于空气排出。出口组件13有一棉绒过滤器(lintfilter)14。

    棉绒过滤器14过滤包含在从烘干室5排出的空气中的杂质(如棉绒、灰尘)。

    与出口组件13相联有一棉绒槽(lint duct)15,其中棉绒过滤器14正好设于该棉绒槽15内。一鼓风机17与棉绒槽15相连,以通过棉绒槽15从烘干室5的内部抽吸空气。鼓风机17安装在鼓风机壳18内,鼓风机壳18的一边与棉绒槽15相连,另一边与排气管19相连。因而,从烘干室5排出并流过棉绒槽15的空气,由鼓风机17通过排气管19排放到外界。

    同时,与热空气供应管12的入口相连有一导向筒20。导向筒20将由燃烧气体产生的热空气引导到热空气供应管的入口。在导向筒20的入口处有一混合管24,用于将喷气嘴22喷射出的气体与一次空气相混合。混合管24有一出口,伸入导向筒20内一段距离。

    喷气嘴22相对于混合管24的入口设置,并有一与其相连的阀30,用于控制气体供应及供应气体的量。阀30与气管23相连,以便从一气体供应源连续不断地供应气体。

    由此,从喷气嘴22喷射出的气体与通过混合管24的入口引入的外部空气,即一次空气,在混合管24内混合。

    下面说明前述的现有烘干机的工作原理。

    在洗好的衣物、烘干物放入滚筒1的烘干室5内,并关好其上的门之后,按下启动按钮,由于绕于皮带槽2上的滚筒皮带4受电动机3驱动而转动,从而滚筒1开始转动。当鼓风机17启动时,烘干室5内的空气通过棉绒槽15吸出。然后,由于压差的存在,外部空气通过热空气供应管12被引入烘干室5。

    到达热空气供应管12的空气,通过气体燃烧器加热到比较高的温度。该气体通过喷气嘴22喷射到混合管24内,一次空气被引入到混合管24的入口,从而该气体与一次空气在混合管24内混合,并在混合管24的出口处由火花塞26初始点燃、燃烧。气体燃烧产生的热能引入导向筒20,并加热引入的空气,从而产生热空气。

    此时,热空气通过热空气供应管12被引入滚筒1的烘干室5内。热空气吸收烘干室5内衣物上的湿水分,并通过出口组件13从烘干室5排出。通过出口组件从烘干室5内排出空气,是由鼓风机17的吸力来实现的。在通过出口组件13排出的空气中的杂质,如灰尘、棉绒等,由棉绒过滤器14过滤。

    然而,前述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如图3所示,截面为单纯圆形的混合管24出口,会导致在混合管24的出口处形成大而长的火焰。该火焰取决于鼓风机的转数的大小、空气阻力等,而具有不同的大小、长度、及形成位置。

    例如,当鼓风机17具有合适的转数时,火焰“F”形成在靠近混合管24出口的地方,而当鼓风机达到非常高的转数时,则会出现升起的现象,即火焰“F”形成在离开混合管24的出口一段“l”距离的一个点上。

    当鼓风机17以非常低的转数运行时,火焰“F”变得很长,以至火焰到达热空气供应管,并过度加热热空气供应管,而且,当火焰变得极长时,会到达烘干室5而起火。

    换句话说,在现有技术中,如果外部条件如鼓风机的转数等不是很合适,则将打破气体燃烧速率与引入的空气量之间的平衡,导致出现火焰升起现象,或者由于火焰变得极长而到达滚筒内。

    此外,当火焰变长时,并非全部热量都用来加热空气,由于火焰到达靠近相邻部件的地方,大部分热量被相邻部件带走,从而造成热损失增加。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与一次空气混合的气体很快就离开混合管24的出口,因此初始点火性能较差。

    截面为单纯圆形的混合管24出口使得火焰“F”为团形,减少了火焰“F”与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也即,如果火焰“F”为团形,则火焰“F”与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总体上减少,由于火焰内部缺少空气,将导致不完全燃烧,这也导致出现长火焰。

    此外,供给到火焰“F”上的二次空气不足,不但会使火焰变长,而且火焰不完全燃烧变成微黄,产生很多烟灰和有危害的气体(CO、NOx、SOx)。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其通过改进初始点火能力来提高点火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其能改进火焰特性,进而使火焰形态稳定。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包括:一喷气嘴,用于接收和喷出气体;一混合管,用于混合从喷气嘴喷出的气体与一次空气;一点火器,设于混合管的出口边,用于点燃通过混合管出口的与一次空气混合的气体;以及一火焰稳定器,设置于混合管的出口边,其具有火焰孔,用于在燃烧时分开、并喷射与一次空气混合的气体。

    火焰稳定器上的火焰孔可以包括一中心火焰孔部,以及多个与该中心火焰孔相连并围绕该中心火焰孔的螺旋形火焰孔部。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火焰稳定器上的火焰孔可以包括一中心圆形火焰孔,以及除该圆形火焰孔外,还有多个围绕该圆形火焰孔沿圆周方向延长的扇形火焰孔。

    或者,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火焰稳定器上的火焰孔还可以是,从火焰稳定器表面的中心部沿径向设置的形成同心的多个圆形火焰孔。

    也即,火焰稳定器上的火焰孔可以是一个与其它孔相通的通孔,或者多个彼此具有相同或不同几何形状的通孔,并且在几何形状相同时为同心。

    火焰稳定器可旋转地设置于混合管的出口边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火焰稳定器包括设于火焰稳定器的表面上径向布置的切口形火焰孔,以及在火焰稳定器外围沿其圆周方向上的多个矩形火焰孔。

    随此一起,火焰稳定器进一步包括一个中心圆形火焰孔,而在各切口形火焰孔之间,具有多个圆形火焰孔,这些火焰孔以在径向上以固定间隔相对中心圆形火焰孔构成同心的形式设置。在火焰稳定器的中心圆形火焰孔与切口形火焰孔之间的多个圆形火焰孔具有相同的直径,但火焰稳定器的中心圆形火焰孔与其外部的圆形火焰孔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径。

    混合管的结构为:从混合管的入口边到出口边,其气流通道大幅变小,然后又以固定比率逐渐变大,并包括一位于混合管的出口边的加大部,其气流通道突然加大,以及火焰稳定器设置到加大部的内部。位于混合管的出口边的加大部与混合管形成为一体,或者作为一个可拆卸的单独件。

    最好是,混合管从其入口边到出口边相对水平面以一定角度向上倾斜设置。

    火焰稳定器可以可旋转地设置在混合管出口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火焰稳定器为半球面形,并包括:一在其表面中心部的圆形火焰孔,以及多个在径向上围绕该圆形火焰孔的切口形火焰孔。

    在这种情况下,切口形火焰孔具有从一边看为凸透镜的形状,或者几何上的月牙形。

    随此,火焰稳定器进一步包括支撑火焰的圆形火焰孔,其位于径向切口形火焰孔之间,直径小于中心火焰孔的直径。

    在这种情况下,位于径向切口形火焰孔之间的支撑火焰的这些圆形火焰孔,具有相同的直径。

    位于径向切口形火焰孔之间的支撑火焰的圆形火焰孔,设置在切口形火焰孔之间的端部。

    混合管最好是从其入口边到出口边相对水平面以一定角度向上倾斜设置。

    火焰稳定器可以设置在混合管的出口边的内部,或者火焰稳定器设置成位于混合管出口的前面与其相隔一段距离的地方。

    火焰稳定器可旋转地设置在混合管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火焰稳定器包括:一环形毂,具有一中心圆形火焰孔;及多个叶片,位于毂的外圆周上沿其圆周方向以固定间隔设置。

    叶片相对毂平面以一定角度扭曲。

    同时,由于从毂的一边延伸的一支撑部固定到混合管的出口边,从而火焰稳定器设置成位于混合管出口的前面。

    混合管最好是从其入口边到出口边相对水平面以一定角度向上倾斜设置。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火焰稳定器为“”形板面结构,具有一垂直面和一水平面,垂直面具有一中心火焰孔,并在其两侧具有侧壁面,分别向后延伸到火焰稳定器的背面形成一定宽度。

    位于火焰稳定器的垂直面相对应侧部上的侧壁面,通过切割该相对应侧部上的垂直面与水平面相交的边,并向后弯曲该相对应侧部而形成。

    由于从水平面的一边延伸的一支撑部固定到混合管的出口边,从而火焰稳定器可设置成位于混合管出口的前面。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火焰稳定器包括:具有中心火焰孔的一环形毂;及位于毂的外圆周上沿圆周方向以固定间隔设置的多个叶片。

    环形毂为向前凸起形。

    叶片包括位于其前端的向后弯曲部,其相对通过毂的轴线方向成10-30度。

    同时,叶片中包括至少一片比其它叶片圆弧长的叶片,形成在毂的一边圆周上。

    由于从水平面的一边延伸的一支撑部固定到混合管的出口边,从而使火焰稳定器设置成位于混合管出口的前面。

    火焰稳定器可旋转地设置在混合管出口的内部。

    混合管从其入口边到出口边相对水平面以一定角度向上倾斜设置。

    从而,前述本发明的烘干机用燃烧器改进了初始点火性能,缩短了整个火焰的长度,有利于引入更多的空气到火焰上,形成稳定的高温蓝火焰。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烘干机主要部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平面图。

    图3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所存在的问题。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示出从图4中“A”方向看的混合器出口边的正视图。

    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混合器出口边的正视图。

    图7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8所示为从图7中“A”方向看的混合器的出口边的正视图。

    图9为仅示出图8中火焰稳定器的正视图。

    图10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1A所示为从图10中“A”方向看的混合管的出口边的立体图。

    图11B所示为从图10中“A”方向看的混合管的出口边的立体图,示出火焰稳定器的另一实施例。

    图1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3A所示为从图12中“B”方向看的混合管出口边的立体图。

    图13B所示为从图12中“B”方向看的混合管的出口边的立体图,示出火焰稳定器的另一实施例。

    图1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5所示为从图14中“A”方向看的混合器的出口边的立体图。

    图1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7所示为从图16中“A”方向看的混合管的出口边的立体图。

    图18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九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9所示为从图18中“A”方向看的混合器的出口边的正视图。

    图20所示为从图18中“A”方向看的混合管的出口边的立体图。

    图21所示为图20的立体分解后边视图。以及

    图22所示为图19中沿I-I线截取的火焰稳定器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按照实施例的顺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各优选实施例,各实例示于附图中。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部件,将使用与现有技术附图中相同的标号。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示出从图4中“A”方向看的混合器的出口边的正视图,而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混合器的出口边的正视图。

    参见图4,气管23与喷气嘴22相连,该喷气嘴喷射出燃烧用气体。喷嘴22上设有一阀30,用于控制通过气管23接收的气体的喷射,以及喷射气体时的喷射量。

    在喷气嘴22的前面有一混合管24。混合管24内有一混合通道240,用于混合来自喷气嘴22的气体与一次空气。混合管24的截面设计成:混合管24气流通道的的截面积,从混合管的入口边到出口边变小,然后又逐渐变大。从喷气嘴22喷射的气体和一次空气进入混合管24的入口。

    在混合管24的出口边有一点火器50,用于点燃来自混合管24的混合通道240的气体。陶瓷点火器50在其上通有电流时被加热,并点燃混有一次空气、并随一次空气排出的混合气体。

    在混合管24的出口边上有一火焰稳定器60。该火焰稳定器60最好是垂直于气流方向安装到混合管24的出口边上。火焰稳定器60为一圆盘,其面积与混合管前端的气流通道的截面积相同,其面上具有火焰孔,用于喷出与一次空气相混合的气体。

    火焰稳定器60在中心部有一基本上为圆形的火焰孔62,以及围绕圆形火焰孔62设有多个与其相通的螺旋火焰孔64,各螺旋孔在大体为径向的方向上具有一定长度。圆形火焰孔62与螺旋火焰孔64之间的面积比率,最好通过实验来设定。

    螺旋火焰孔64与中心圆形火焰孔62都喷射通过混合通道240接收的与一次空气混合的气体,并形成主火焰。

    本发明中,主火焰通过各螺旋火焰孔64被分开成多个火焰,各螺旋火焰孔相通但具有一个孔分成多个孔的形状,从而火焰在总体上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以更顺畅地接收供应的二次空气。

    同时,混合管24从入口边到出口边相对水平面成一角度向上设置,以便混合管的管轴方向预先与火焰的方向相一致。

    其次,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图5的实施例中设置在混合管40的混合通道41的出口边上的火焰稳定器16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

    也即,该火焰稳定器160具有一个一定直径的中心圆形火焰孔162,以及多个围绕该圆形火焰孔162且各自宽度沿径向扩大的扇形火焰孔164。扇形火焰孔164与圆形火焰孔162是分开的。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火焰稳定器260设置在混合管40的混合通道41的下游,具有多个相同直径的通孔状的圆形火焰孔262,在气体流过混合通道41时,喷射与一次空气相混合的气体。当气体喷射到混合通道41的外面时,多个圆形火焰孔262有利于各火焰孔分开喷射气体,形成分开的火焰。

    图5或图6中所示的火焰稳定器160或260,也可分别可旋转地设置在混合管的出口边的内部。也即,火焰稳定器60可以设置成:通过一单独的驱动源(图中未示)使之在工作时保持旋转,从而通过火焰稳定器喷射的气体形成湍流(turbulence)。

    下面参见图4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前述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为了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需要在气体燃烧时升高引入烘干室5的空气的温度。为此,通过喷气嘴22向混合管24喷入燃气。

    随气体一起,一次空气被引入混合管24。从而,气体和一次空气混合,并沿着混合管24内部的通道流动。

    然后,随着气体和一次空气沿着混合管24的内部通道流动,混有一次空气的气体(即混合气体)被分开,并通过设置于混合管24的出口边的火焰稳定器60的火焰孔62或64喷射。从而当混合气体接受来自与火焰稳定器60相邻的点火器50的热量时,喷射的混合气体被点燃。

    此后,由于混合气体通过火焰稳定器60上的火焰孔以分开的状态不断喷出,使之连续燃烧产生烘干热空气。由气体燃烧形成的火焰,通过圆形火焰孔62和螺旋火焰孔64(尤其是螺旋火焰孔)被分开成多个火焰。

    由此,在本发明中,总的火焰长度变短,而与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

    也即,由于通过混合管24的出口边排出的混合气体,通过火焰稳定器60上的火焰孔62或64被分开,整个火焰的长度变短,而有更多量的二次空气被引入到分开的短火焰上,提高火焰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促进燃烧,从而实现带有蓝火焰的稳定状态的完全燃烧。

    换句话说,由于火焰被分开成多个火焰,火焰的整个表面积增加,相对增加了与周围空气(即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气体更有效地燃烧,从而达到完全的燃烧。

    此外,火焰稳定器在混合管24的内外边之间的隔离,避免了反向的火焰,且避免了由于外部影响造成的火焰不稳定现象。

    因而,由于火焰缩短,及实现了完全燃烧,本发明能防止火焰升起现象,在这种现象中火焰的点火点位于远离混合管24的出口处的位置,且过热的空气被预先提供到烘干室5内。

    同时,再回到烘干过程,引入导向筒20内的外部空气被加热,从而在气体燃烧时转变为热空气,并通过热空气供应管12引入烘干室5。

    被引入滚筒1内部烘干室5内的热空气,吸收含于衣物上的湿气,再通过棉绒过滤器14,并由鼓风机17通过棉绒槽15吹向排出管19。

    同时,火焰稳定器60可以是可旋转地设置于混合管24的出口边的内部。也即,可以对火焰稳定器60提供附加的驱动源(图中未示),使其工作时不断地旋转,从而通过火焰稳定器60喷射的气体形成湍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部件,在说明中使用相同的标号。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图8所示为从图7中“A”方向看的混合器的出口边的正视图,而图9为仅示出图8中火焰稳定器的正视图。

    参见图7-9,气管23与喷气嘴22相连,该喷气嘴喷射出燃烧用气体。喷嘴22上设有一阀30,用于控制通过气管23接收的气体的喷射,以及喷射气体时的喷射量。

    在喷气嘴22的前面有一混合管24。混合管24有一混合通道240,用于混合来自喷气嘴22的气体与一次空气。混合管24的截面设计成:混合管24的气流通道截面积,从混合管的入口边到出口边变小,然后又逐渐变大。从喷气嘴22喷射的气体和一次空气进入混合管24的入口。

    在混合管24的出口边有一点火器50,用于点燃来自混合管24的混合通道240的气体。陶瓷点火器50在其上通有电流时被加热,并点燃混有一次空气、并随一次空气排出的混合气体。点火器50既可以设置在混合管24上,也可以单独提供。

    在混合管24的出口边上有一火焰稳定器360。该火焰稳定器360最好是垂直于气流方向安装到混合管24的出口边上。火焰稳定器360为一圆盘,其面积与混合管前端气流通道的放大部24a的截面积相同,其面上具有多种形状的火焰孔,用于喷出与一次空气相混合的气体。

    也即,火焰稳定器360在其面上沿径向具有多个切口形火焰孔364,以及在其外围沿圆周上具有多个矩形火焰孔。

    最好是,在火焰稳定器360的中心部具有一个圆形火焰孔362,而在径向上形成的各切口形火焰孔364之间,设置多个圆形火焰孔362,这些火焰孔以在径向上相隔一定距离,并与中心部面上的圆形火焰孔362同心的形式设置。火焰孔362为具有固定直径的通孔。

    在切口形火焰孔364之间的各圆形火焰孔362具有相同的直径,但在火焰稳定器360表面的中心部位的火焰孔,其直径可以与中心以外部位的火焰孔的直径不同。

    圆形火焰孔362、切口形火焰孔364、和矩形火焰孔363的面积的比率最好通过实验来设定。

    圆形火焰孔362、切口形火焰孔364、和矩形火焰孔363都喷射通过混合通道240接收的与一次空气混合的气体,并形成主火焰。

    本发明中,由于混合管24的出口边的扩大部24a具有突然增大的气流通道,而在其内侧的火焰稳定器360具有多个火焰孔,气体从火焰稳定器360上的火焰孔中排出的速度,可以保持在一合适的水平上,从而提高了初始点火能力。

    此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主火焰通过各切口形火焰孔364和圆形火焰孔363被分开成多个火焰,总体上增加了火焰的表面积,从而二次空气的供应变得更顺畅。尤其是,同心的各圆形火焰孔363起着支撑主火焰的作用。

    同时,混合管24从入口边到出口边以一定角度向上倾斜设置,以便混合管的管轴方向预先与火焰的方向相一致。

    下面参见图7-9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为了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需要在气体燃烧时升高引入烘干室5的空气的温度。为此,通过喷气嘴22向混合管24喷入燃气。

    随气体一起,一次空气被引入混合管24。从而,气体与一次空气混合,并沿着混合管24内部的通道流动。

    然后,随着气体和一次空气沿着混合管24的内部通道流动,混有一次空气的气体(即混合气体)被分开,并通过设置于混合管24的出口边的火焰稳定器360的火焰孔362、363、或364喷射。从而当混合气体接受来自与火焰稳定器360相邻的点火器50的热量时,喷射的混合气体被点燃。

    此后,由于混合气体通过火焰稳定器360上的火焰孔以分开的状态不断喷出,使之连续燃烧产生烘干热空气。在这种情况下,由气体燃烧形成的火焰,通过切口形火焰孔364、矩形火焰孔363、和同心的火焰孔362被分开成多个火焰。

    由此,在本发明中,总的火焰长度变短,而与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

    也即,由于通过混合管24的出口边排出的混合气体,通过火焰稳定器360上的火焰孔362、363、或364被分开,整个火焰的长度变短,而有更多量的二次空气被引入到分开的短火焰上,提高火焰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促进燃烧,从而实现带有蓝火焰的稳定状态的完全燃烧。

    换句话说,由于火焰被分开成多个火焰,火焰的整个表面积增加,相对增加了与周围空气(即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气体更有效地燃烧,从而达到完全的燃烧。

    此外,由于混合管24的内外边之间的火焰稳定器360的分隔,避免了反向的火焰,且避免了由于外部影响造成的火焰不稳定现象。

    同时,再回到烘干过程,引入导向筒20内的外部空气被加热,从而在气体燃烧时转变为热空气,并通过热空气供应管12引入烘干室5。

    被引入滚筒1内部烘干室5内的热空气,吸收含于衣物上的湿气,再通过棉绒过滤器14,并由鼓风机17通过棉绒槽15吹向排出管19。

    同时,火焰稳定器360可以是可旋转地设置于混合管24的出口边扩大部24a的内部。也即,可以对火焰稳定器360提供附加的驱动源(图中未示),使其工作时不断地旋转,从而通过火焰稳定器360喷射的气体形成湍流。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同样,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部件将使用相同的标号。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图11A所示为从图10中“A”方向看的混合管的出口边的主要部件的立体图,而图11B所示为从图10中“A”方向看的混合管的出口边的立体图,示出火焰稳定器的另一实施例。

    如图所示,气管23与喷气嘴22相连,该喷气嘴喷射出燃烧用气体。喷嘴22上设有一阀30,用于控制通过气管23接收的气体的喷射,以及喷射气体时的喷射量。

    在喷气嘴22的前面有一混合管24。混合管24内有一混合通道240,用于混合来自喷气嘴22的气体与一次空气。混合管24的截面设计成:混合管24的气流通道的截面积从混合管的入口边到出口边变小,然后又逐渐变大。从喷气嘴22喷射的气体和一次空气一起进入混合管24的入口。

    在混合管24的出口边有一点火器50,用于点燃来自混合管24的混合通道240的气体。陶瓷点火器50在其上通有电流时被加热,并点燃混有一次空气、并随一次空气排出的混合气体。点火器50既可以设置在混合管24上,也可以单独提供。

    在混合管24的出口边上有一半球面形火焰稳定器460,其面上具有多种形状的火焰孔462、464、和465,用于喷射与一次空气相混合的气体。火焰稳定器460设置成朝混合管24的入口方向凹进,并且在球形面的中心部具有一个圆形火焰孔462,围绕该圆形火焰孔在径向上设有多个切口形火焰孔464,并在该切口形火焰孔464间设有支撑该火焰的圆形火焰孔465。

    同时,如图11A所示,切口形火焰孔可以是从一边看去为凸透镜的形状,或者如图11B所示为一月牙形。

    球形面的中心部的圆形火焰孔462、切口形火焰孔464、和支撑火焰用圆形火焰孔465的面积的比率最好通过实验来设定。

    球形面的中心部的圆形火焰孔462、切口形火焰孔464、和支撑火焰用的各圆形火焰孔465喷射通过混合通道240接收的与一次空气混合的气体,形成火焰,其中主火焰由切口形火焰孔464和球形面的中心部的圆形火焰孔462在燃烧时形成。

    本发明中,因火焰稳定器460的半球面形朝混合管24的入口边的方向凹进,由于从火焰稳定器上不同火焰孔中排出的气体聚集在混合管24的出口的中心部,并达到一定程度,这增加了停留在点火器周围的混合气体量,并降低了气体流动速度,故提高了初始点火性能。

    此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主火焰通过多个切口形火焰孔464和和球形面的中心部的圆形火焰孔462被分开成多个火焰,总体上增加了火焰的表面积,从而二次空气的供应变得更顺畅。尤其是,在各切口形火焰孔464之间的各圆形火焰孔465起着支撑主火焰的作用。

    同时,混合管24从入口边到出口边相对水平面成一角度向上倾斜设置,以便混合管的管轴方向预先与火焰的方向相一致。

    下面参见图10和图11A-11B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前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为了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需要在气体燃烧时升高引入烘干室5的空气的温度。为此,通过喷气嘴22向混合管24喷入燃气。

    随气体一起,一次空气被引入混合管24。从而,气体与一次空气混合,并沿着混合管24内部的通道流动。

    然后,随着气体和一次空气沿着混合管24的内部通道流动,与一次空气混合的气体(即混合气体)被分开,并通过设置于混合管24的出口边,从而向出口边凹进的半球面形火焰稳定器460上的火焰孔462、464、或465喷射。从而当混合气体接受来自与火焰稳定器460相邻的点火器50的热量时,喷射的混合气体被点燃。

    此后,由于混合气体通过火焰稳定器460上的火焰孔462、464、和465以分开的状态不断喷出,使之连续燃烧产生烘干热空气。在这种情况下,由气体燃烧形成的火焰,通过各切口形火焰孔464、在球形面的中心部的圆形火焰孔462、和各切口形火焰孔464之间的各圆形火焰孔465被分开成多个火焰。

    由此,在本发明中,总的火焰长度变短,而与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

    也即,由于通过混合管24的出口边排出的混合气体,通过火焰稳定器460上的火焰孔462、463、和464被分开,整个火焰的长度变短,而有更多量的二次空气被引入到分开的短火焰上,提高火焰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从而实现带有蓝火焰的稳定状态的完全燃烧。

    换句话说,由于火焰被分开成多个火焰,火焰的整个表面积增加,相对增加了与周围空气(即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气体更有效地燃烧,从而达到完全燃烧。

    此外,火焰稳定器460在混合管24的内外边之间的隔离,避免了反向的火焰,且避免了由于外部影响造成的火焰不稳定现象。

    从而,由于火焰缩短,及实现了完全燃烧,本发明能防止火焰升起现象,在这种现象中火焰的点火点位于远离混合管24的出口处的位置,且过热的空气被预先提供到烘干室5内。

    同时,再回到烘干过程,引入导向筒20内的外部空气被加热,从而在气体燃烧时转变为热空气,并通过热空气供应管12引入烘干室5。

    被引入滚筒1内部烘干室5内的热空气,吸收含于衣物上的湿气,再通过棉绒过滤器14,并由鼓风机17通过棉绒槽15吹向排出管19。

    同时,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其中可注意到,该实施例中对前述实施例半球形面火焰稳定器460的设置位置进行了改变。

    也即,与前述实施例不同,半球形面火焰稳定器460通过一支撑部466设置于混合管24的前面。

    同时,图13A示出从图12中“B”方向看的混合管的出口边的立体图,其中在火焰稳定器460的球形表面上的火焰孔的形状与位置与图11A中的情形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

    图13B示出从图12中“B”方向看的混合管的出口边的立体图,示出火焰稳定器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在火焰稳定器460的球形表面上的火焰孔的形状与位置与图11B中的情形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

    同时,火焰稳定器460可以可旋转地设置于混合管24的出口边的内部。也即,火焰稳定器460可以设置成:通过一单独的驱动源(图中未示),使其工作时保持旋转,从而通过火焰稳定器460喷射的气体形成湍流。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七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同样,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部件将使用相同的标号。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而图15示出从图14中“A”方向看的混合器的出口边的立体图。

    参见图14和15,气管23与喷气嘴22相连,该喷气嘴喷射出燃烧用气体。喷嘴22上设有一阀30,用于控制通过气管23接收的气体的喷射,以及喷射气体时的喷射量。

    在喷气嘴22的前面有一混合管24。混合管24中有一混合通道240,用于混合来自喷气嘴22的气体与一次空气。混合管24的截面设计成:混合管24的气流通道的截面积,从混合管的入口边到出口边变小,然后又逐渐变大。从喷气嘴22喷射的气体和一次空气一起进入混合管24的入口。

    在混合管24的出口边有一点火器50,用于点燃来自混合管24的混合通道240的气体。陶瓷点火器50在其上通有电流时被加热,并点燃混有一次空气、并随一次空气排出的混合气体。点火器50既可以设置在混合管24上,也可以单独提供。

    在混合管24的出口边的前面有一火焰稳定器560,火焰稳定器560具有一带有中心圆形火焰孔562的环形毂561,并在毂561的外圆周上沿圆周方向以固定间隔设有多个叶片565,用于分开火焰。

    在这种情况下,叶片565形状设成相对毂561的平面具有一扭曲角,当气体在叶片间通过时,用来分流火焰并使其旋转。

    由于从毂561的一边延伸的支撑部566固定到混合管的出口边上,使火焰稳定器560可以设置在混合管出口的前面。

    最好是,圆形火焰孔562的直径、以及叶片565的宽度通过实验来设定。

    本发明中,火焰稳定器560使得在气体通过混合气流通道240时,与一次空气混合,被喷射出并燃烧,其中由混合气体(与一次空气混合的气体)形成主火焰,混合气体通过毂561中心部的圆形火焰孔562和叶片565间的开口喷射出。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中,由于在通过火焰稳定器560之前,瞬间停留在火焰稳定器560上的气体的量增加,而气体的速度由于从火焰稳定器560的毂561延伸的支撑部566的作用下降,故提高了初始点火性能。

    此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主火焰通过火焰稳定器中心部的圆形火焰孔562、及多个叶片565被分开成多个火焰,总体上增加了火焰的表面积,从而二次空气的供应变得更顺畅。

    尤其是,相对毂561平面以固定的角度扭曲的叶片,使气体通过叶片燃烧分开时,向火焰提供了旋转力,这使得燃烧效率更高。

    同时,混合管24从入口边到出口边以一定角度向上倾斜设置,从而使混合管的管轴方向自然地与火焰的方向相一致。

    下面参见图14和图15,说明前述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为了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需要在气体燃烧时升高引入烘干室5的空气的温度。为此,通过喷气嘴22向混合管24喷入气体。

    随气体一起,一次空气被引入混合管24。从而,气体与一次空气混合,并沿着混合管24内部的通道流动。

    然后,随着气体和一次空气沿着混合管24的内部通道流动,混有一次空气的气体(即混合气体)被分开,并通过设置于混合管24的出口边上火焰稳定器560上的圆形火焰孔562、及叶片565间的开口喷射。从而当混合气体接受来自与火焰稳定器560相邻的点火器50的热量时,喷射的混合气体被点燃。

    此后,由于混合气体通过火焰稳定器560的圆形火焰孔562、及叶片565以分开的状态不断喷出,通过燃烧使之连续产生烘干热空气。

    由此,在本发明中,总的火焰长度变短,而火焰与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

    也即,由于通过混合管24的出口边排出的混合气体,通过火焰稳定器560上的圆形火焰孔562、及叶片565被分开,火焰的整个长度变短,而有更多量的二次空气被引入到分开的短火焰上,提高火焰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促进燃烧,从而实现带有蓝火焰的稳定状态的完全燃烧。

    换句话说,由于火焰被分开成多个火焰,火焰的整个表面积增加,相对增加了与周围空气(即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气体更有效地燃烧,从而达到完全燃烧。

    此外,火焰稳定器560在混合管24的内外边之间的隔离,避免了反向的火焰,且避免了由于外部影响造成的火焰不稳定现象。

    从而,由于火焰缩短,及实现了有效的完全燃烧,本发明能防止火焰升起现象,在这种现象中火焰的点火点位于远离混合管24的出口处的位置,过热的空气被预先提供到烘干室5内。

    同时,再回到烘干过程,引入导向筒20内的外部空气被加热,从而在气体燃烧时转变为热空气,并通过热空气供应管12引入烘干室5。

    引入滚筒1内部烘干室5内的热空气吸收含于衣物上的湿气,再通过棉绒过滤器14,并由鼓风机17通过棉绒槽15吹向排出管19。

    同时,火焰稳定器560可以可旋转地设置于混合管出口边的内部。也即,火焰稳定器560设置成:通过一单独的驱动源(图中未示),使其工作时保持旋转,从而通过火焰稳定器560喷射的气体形成湍流。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八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同样,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部件将使用相同的标号。

    图1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而图17示出从图16中“A”方向看的混合器的出口边的立体图。

    参见图16和17,气管23与喷气嘴22相连,该喷气嘴喷射出燃烧用气体。喷气嘴22上设有一阀30,用于控制通过气管23接收的气体的喷射,以及喷射气体时的喷射量。

    在喷气嘴22的前面有一混合管24。混合管24有一混合通道240,用于混合来自喷气嘴22的气体与一次空气。混合管24的截面设计成:混合管24的气流通道的截面积,从混合管的入口边到出口边变小,然后又逐渐变大。从喷气嘴22喷射的气体和一次空气一起进入混合管24的入口。

    在混合管24的出口边有一点火器50,用于点燃来自混合管24的混合通道240的气体,点火器50既可以设置在混合管24上,也可以单独提供。

    陶瓷点火器50在其上通有电流时被加热,并点燃混有一次空气、并随一次空气排出的混合气体。

    在混合管24的出口边的前面有一火焰稳定器660,火焰稳定器660包括一具有一中心圆形火焰孔662的垂直面661,并在其两侧具有侧壁面663,每个侧壁面分别从火焰稳定器660的背面向后延伸出形成一定宽度,以及一从与其垂直的垂直面661的顶部向后延伸出的水平面664。

    也即,火焰稳定器660具有“”形板面结构,并用于形成分为四个方向的火焰,即,在垂直面661上圆形火焰孔662的方向、垂直面661两边的方向、及垂直面661的下面的方向。

    位于火焰稳定器660的垂直面661相对应侧部上的侧壁面663,通过切割该相对应侧部上的垂直面661与水平面664相交的边,并向后弯曲该相对应侧部来形成。

    由于从水平面664的后端延伸出的支撑部665固定于混合管24的出口边上,从而火焰稳定器660可以设置在混合管24出口的前面,与混合管间隔一定距离。

    圆形火焰孔662与垂直面661的面积比率,及类似参数最好通过实验来设定。

    火焰稳定器660用来使得通过混合气流通道240时与一次空气混合的气体被喷射出并燃烧,其中该混合气体(与一次空气混合的气体)被分开成沿垂直面661中心部的圆形火焰孔662方向、沿垂直面661向下的方向、及侧壁面663的外边的方向,然后点燃,形成主火焰。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中,当混合气体的速度下降时,由于在通过火焰稳定器660之前,聚集到火焰稳定器660的垂直面661并瞬间停留在火焰稳定器660上的混合气体的量增加,故提高了初始点火性能。

    此外,在本发明中,由于火焰稳定器660的垂直面664上形成有中心圆形火焰孔662,主火焰通过火焰稳定器660被分开成多个火焰,总体上增加了火焰的表面积,从而向火焰供应二次空气变得更顺畅。

    同时,混合管24从入口边到出口边以一定角度向上倾斜设置,从而使混合管的管轴方向自然地与火焰的方向相一致。

    下面参见图16和图17,说明前述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为了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需要在气体燃烧时升高引入烘干室5的空气的温度。为此,通过喷气嘴22向混合管24喷入气体。

    随气体一起,一次空气被引入混合管24。从而,气体与一次空气混合,并沿着混合管24内部的通道流动。

    然后,当气体和一次空气沿着混合管24的内部通道流动时,混有一次空气的气体(即混合气体)被分开,并通过设置于混合管24的出口边上火焰稳定器660上的圆形火焰孔662、水平面的左右边、及水平面的下面喷射。从而当混合气体接受来自与火焰稳定器660相邻的点火器50的热量时,喷射的混合气体被点燃。

    此后,由于混合气体通过火焰稳定器660的圆形火焰孔662、水平面的左右边、及水平面的下面以分开的状态不断喷出,通过燃烧使之连续产生烘干热空气。

    由此,总的火焰长度变短,而火焰与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

    也即,由于通过混合管24的出口边排出的混合气体,通过形成在火焰稳定器660上具有圆形火焰孔662的水平面,被分开成四个方向,火焰整个的长度变短,而有更多量的二次空气被引入到分开的短火焰上,提高火焰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促进燃烧,从而实现带有蓝火焰的稳定状态的完全燃烧。

    换句话说,由于火焰被分开成四个火焰,火焰的整个表面积增加,相对增加了与周围空气(即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气体更有效地燃烧,从而达到完全燃烧。

    此外,火焰稳定器660在混合管24的内外边之间的隔离,避免了反向的火焰,且避免了由于外部影响造成的火焰不稳定现象。

    从而,由于火焰缩短,及实现了有效的完全燃烧,本发明能防止火焰升起现象,在这种现象中火焰的点火点位于远离混合管24的出口处的位置,且过热的空气被预先提供到烘干室5内。

    同时,再回到烘干过程,被引入导向筒20内的外部空气被加热,从而在气体燃烧时转变为热空气,并通过热空气供应管12引入烘干室5。

    引入滚筒1内部烘干室5内的热空气吸收含于衣物上的湿气,再通过棉绒过滤器14,并由鼓风机17通过棉绒槽15吹向排出管19。

    最后,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九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同样,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部件将使用相同的标号。

    图1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九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图19示出从图18中“A”方向看的混合器的出口边的正视图,以及图20示出从图18中“A”方向看的混合器的出口边的立体图。

    图21示出图20的立体分解后边视图,以及图22示出图19中沿I-I线截取的火焰稳定器的剖面图。

    参见图18-22,气管23与喷气嘴22相连,该喷气嘴喷射出燃烧用气体。喷嘴22上设有一阀30,用于控制通过气管23接收的气体的喷射,以及喷射气体时的喷射量。

    在喷气嘴22的前面有一混合管24。混合管24内有一混合通道240,用于混合来自喷气嘴22的气体与一次空气。混合管24的截面设计成:混合管24的气流通道的截面积,从混合管的入口边到出口边变小,然后又逐渐变大。从喷气嘴22喷射的气体和一次空气一起进入混合管24的入口。

    在混合管24的出口边有一点火器50,用于点燃来自混合管24的混合通道240的气体,点火器50既可以设置在混合管24上,也可以单独提供。

    陶瓷点火器50在其上通有电流时被加热,并点燃混有一次空气、并随一次空气排出的混合气体。

    在混合管24的出口边的前面有一火焰稳定器760,火焰稳定器760包括一带有中心圆形火焰孔762的环形毂761,以及在毂761的外圆周上沿其圆周方向以固定间隔设置的多个叶片765、和叶片767,用于分开火焰。

    各叶片765、和叶片767具有向后弯曲部765a、或767a,而叶片中叶片767具有比其它叶片765长两倍多的弧形。

    环形毂761为向前凸形。

    向后弯曲部765a、或767a在10-30度范围内以角度θ,相对通过毂761的圆形火焰孔762的轴线倾斜。

    由于从毂761的一边延伸的支撑部766固定到混合管24的出口边上,火焰稳定器760可以设置在混合管24的出口的前面。

    圆形火焰孔762的直径、以及叶片765和叶片767的面积等类似参数最好通过实验来设定。

    同时,火焰稳定器760用来使通过混合气流通道240的与一次空气混合的气体被喷射出并燃烧,其中通过毂761的中心部上的圆形火焰孔762、和叶片765及叶片767间的开口喷射的混合气体(与一次空气混合的气体)形成主火焰。

    也即,在本发明中,由于主火焰通过圆形火焰孔762、叶片765与叶片767分开成多个火焰,总体上增加了火焰的表面积,从而向火焰供应二次空气变得更顺畅。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叶片沿着火焰稳定器760的毂761的圆周方向上形成,由于一个叶片767具有比其它叶片765长两倍多的弧形,具有更大的叶片面积,并且叶片765和叶片767前端具有向后的弯曲部765a和767a,当混合气体的速度下降时,通过火焰稳定器760之前,瞬间停留在火焰稳定器760上的混合气体的量增加,故提高了初始点火性能,使点火更加容易。也即,本发明的火焰稳定器760提高了初始点火特性。

    同时,混合管24从入口边到出口边以一定角度向上倾斜设置,从而使混合管的管轴方向自然地与火焰的方向相一致。

    下面参见图18-22,说明前述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为了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需要在气体燃烧时升高引入烘干室5的空气的温度。为此,通过喷气嘴22向混合管24喷入气体。

    随气体一起,一次空气被引入混合管24。从而,气体与一次空气混合,并沿着混合管24内部的通道流动。

    然后,当气体和一次空气沿着混合管24的内部通道流动时,混有一次空气的气体(即混合气体)被分开,并通过设置于混合管24的出口边上火焰稳定器760上的圆形火焰孔762及叶片765和叶片767间的开口喷射。从而当混合气体接受来自与火焰稳定器760相邻的点火器50的热量时,喷射的混合气体被点燃。

    此后,由于混合气体通过火焰稳定器760的圆形火焰孔762、和叶片765及767以分开的状态不断喷出,使之燃烧不断地产生烘干热空气。

    由此,总的火焰长度变短,而火焰与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

    也即,由于通过混合管24的出口边排出的混合气体被喷射出,火焰通过火焰稳定器760上的圆形火焰孔762、及叶片765和767被分开,火焰的整个长度变短,而有更多量的二次空气被引入到分开的短火焰上,提高火焰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促进燃烧,从而实现带有蓝火焰的稳定状态的完全燃烧。

    换句话说,由于火焰被分开成多个火焰,火焰的整个表面积增加,相对增加了与周围空气(即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气体更有效地燃烧,从而达到完全的燃烧。

    此外,火焰稳定器760在混合管24的内外边之间的分隔,避免了反向的火焰,且避免了由于外部影响造成的火焰不稳定现象。

    特别是,由于毂761的内侧具有一长度为“d”的凸起,向火焰稳定器760的后侧延伸,火焰的反向被延缓,最终避免了火焰的反向。

    从而,由于火焰缩短,及实现了有效的完全燃烧,本发明能防止火焰升起现象,在这种现象中火焰的点火点位于远离混合管24的出口处的位置,且过热的空气被预先提供到烘干室5内。

    同时,再回到烘干过程,引入导向筒20内的外部空气被加热,从而在气体燃烧时转变为热空气,并通过热空气供应管12引入烘干室5。

    被引入滚筒1内部烘干室5内的热空气,吸收含于衣物上的湿气,再通过棉绒过滤器14,并由鼓风机17通过棉绒槽15吹向排出管19。

    同时,火焰稳定器760可以可旋转地设置于混合管24出口边的内部。也即,火焰稳定器760可以通过一附加的驱动源(图中未示),使其工作时不停地旋转,从而通过火焰稳定器760喷射的气体形成湍流。工业适应性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任一优选实施例的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设计成通过设于混合管的出口边上的火焰稳定器,将火焰分开成多个火焰。因而,火焰的长度变短,从而防止了火焰升起、火焰进入滚筒内的现象。

    此外,由于分开的火焰增加了引入到火焰上的空气量,增加了火焰与二次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火焰与二次空气的混合效果,达到完全燃烧,减少了有害气体的产生,并使火焰稳定。

    随此,火焰稳定器防止了在火焰稳定器的前/后部燃烧转换到另一边的燃烧状态,避免了火焰反向,从而有助于火焰的稳定。

    因此,本发明具有极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pdf(5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烘干机用气体燃烧器,包括:一喷气嘴(22),用于接收并喷出气体;一混合管(24),用于混合从喷气嘴喷出的气体与一次空气;一点火器(50),设置于混合管(24)的出口上,用于点燃出自混合管的出口的与一次空气相混合的气体;以及一火焰稳定器(60),设置于混合管(24)的出口处,具有火焰孔(62),在燃烧气体时分开、并喷射出与一次空气相混合的气体,从而形成长度较短的火焰,并通过提高初始点火性能确保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