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08123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08123A21申请号201410505337822申请日20140928B22D19/1620060171申请人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地址561003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16信箱72发明人勾忠毅张艳波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代理人谷庆红54发明名称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通过静态铸型铸造方法直接在钢基体上浇铸一定厚度的铜或铜合金,工艺步骤主要包括钢坯清洗、钢坯加热喷涂硼砂溶液、铸型组合加热保温、铜或铜合金熔炼浇注、铸型高温保。
2、温。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可以在各种形状、各种尺寸的钢坯上铸造得到一定厚度、无偏析的铜或铜合金层,而且所得铸件的铜或铜合金层与钢坯之间能够实现良好的冶金结合。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08123ACN104308123A1/1页21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A钢坯依次通过碱煮、酸洗和蒸馏水清洗进行清洁;B将钢坯加热至300400,然后在钢坯外表面均匀喷涂硼砂溶液;C将钢坯安装到铸型中,并将整个铸型加热至600800后保温,等待浇注。
3、;D熔化铜或铜合金,熔液到温后清理打渣、浇注;E浇注完毕后立即将整个铸型转移到高温炉中保温,保温温度为1000到钢坯的相变温度之间的任一温度,保温时间为1小时到2小时;F保温时间到达后关闭高温炉的加热源,待铸型冷却后取出铸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硼砂溶液为饱和溶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铸型保温时间为2小时到5小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铸型转移过程用时小于1分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铸型的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冷却速度小。
4、于10每分钟。权利要求书CN104308123A1/3页3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金属铸造应用技术,具体的,涉及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背景技术0002双金属铸造技术通常用于两种组分相近的金属材料。例如,将两种不同材料的钢熔化后,在液态状态下分别注入型腔中,获得结合面密实的铸件;或者在高铬钢铸件表面熔铸上低碳钢。组分相近的两种金属材料之间容易相互熔合,在铸造中能获得性能优异的冶金结合。0003钢材成本低、加工工艺成熟、机械强度高,铜合金耐磨性能好,由铜合金和钢复合制造的轴承、轴套等构件在一些特殊的工况下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铜合金和钢材的复合工艺主要通过双金属铸造工艺实。
5、现。而铜合金和钢是两种组分、属性完全不同的材料,要在不影响钢坯基体材料性能的前提下通过铸造的方法让铜合金与钢结合为一体,并且不产生分层、夹渣等明显缺陷,是一个较难实现的工艺技术。中国发明专利2014101946044和2006100473481分别公开了通过双金属离心铸造制备钢背铜合金双金属轴套和大型铜钢双金属调整螺母的工艺方法。离心铸造铜钢双金属工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仅适合旋转体,在生产异形铸件时有局限性;2在铸造铜合金时容易造成组分比重偏析;3普通离心铸造工艺不能实现铜钢双金属的冶金结合。发明内容0004为弥补离心铸造铜钢双金属工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态的铸型铸造工艺。即通过静态。
6、铸型镶铸方法直接在钢基体上浇铸一定厚度的铜或铜合金,最终钢基体与铜或铜合金之间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0005本发明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得以实现。0006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按如下步骤进行0007A钢坯依次通过碱煮、酸洗和蒸馏水清洗进行清洁;0008B将钢坯加热至300400,然后在钢坯外表面均匀喷涂硼砂溶液;0009C将钢坯安装到铸型中,并将整个铸型加热至600800后保温,等待浇注;0010D熔化铜或铜合金,熔液到温后清理打渣、浇注;0011E浇注完毕后立即将整个铸型转移到高温炉中保温,保温温度为1000到钢坯的相变温度之间的任一温度,保温时间为1小时到2小时;0012F保温时间到达后关闭高温。
7、炉的加热源,待铸型冷却后取出铸件。0013优选的,步骤B中喷涂的硼砂溶液为饱和溶液。0014优选的,步骤C中铸型的保温时间为2小时到5小时。0015优选的,步骤E中铸型转移过程用时小于1分钟。0016优选的,步骤F中铸型的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冷却速度小于10每分钟。0017本发明提供的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有以下几个关键点说明书CN104308123A2/3页400181加热钢坯然后喷涂硼砂溶液,可以大大提高硼砂的喷涂质量;00192浇注前加热铸型、并在较高温度对铸型进行保温,可以降低铜或铜合金熔液的冷却速度,为后续的高温炉保温处理起到预热的作用,同时提高浇注质量;00203浇注完成后立即将铸。
8、型转移至高温炉中在高温下进行保温,可以大大降低钢与铜或铜合金之间的扩散能垒,并为钢与铜或铜合金之间在界面处的相互扩散提供足够的时间,让铜或铜合金与钢基体的组分原子在界面处相互充分地扩散、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铜钢双金属铸造应用技术,可以在各种形状、各种尺寸的钢坯上铸造得到一定厚度、基本无偏析的铜或铜合金层,而且所得铸件的铜或铜合金层与钢坯之间能够实现冶金结合。附图说明0022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下面以Q255碳钢和ZCUSN3ZN11PB4锡青铜为例,具体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0024Q255碳钢常用于制造对强度要求不太高。
9、的零件,如螺栓、键、摇杆、轴、拉杆和钢结构用各种型钢、钢板等,其固液相变温度在1450左右。ZCUSN3ZN11PB4锡青铜是一种常用的铸造铜合金,其力学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减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容易进行切削加工,焊接性能好,铸造收缩系数小,常用于制作弹性元件和耐磨零件。0025首先,通过机械加工将相应尺寸的Q255碳钢棒材加工成高50MM、外径50MM、壁厚4MM的轴套。设计制作相应的铸型待用,然后参照附图1中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Q255碳钢轴套的外表面浇铸上一层厚度为5MM的ZCUSN3ZN11PB4锡青铜合金。具体的铸造工艺过程如下00261清洁Q255碳钢轴套。清洁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将。
10、Q255碳钢轴套放入5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510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接着用200G/L的盐酸溶液浸泡Q255碳钢轴套,浸泡时需搅动盐酸溶液,浸泡时间051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立即用干燥氮气吹干。00272加热喷涂硼砂溶液。将吹干的Q255碳钢轴套放入加热炉中加热,温度到达380后取出,并立即在其外表面均匀喷涂饱和的硼砂溶液。硼砂溶液到达高温的轴套表面时,溶液中的水分会快速蒸发掉,硼砂迅速结晶并失去大部分结晶水,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硼砂涂层。00283组型、加热、保温。待喷涂完毕硼砂的轴套冷却到50以下,将其与预先制作好的铸型组合。然后将整个铸型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700。
11、,并保温3小时,以待浇注。在这期间,整个铸型的内外温度均达到700,轴套上的硼砂涂层失去所有结晶水。00294熔炼、浇注ZCUSN3ZN11PB4锡青铜。将ZCUSN3ZN11PB4锡青铜料放入熔炼炉内,加热至1230,待锡青铜料完全熔化后对熔液进行除气、除渣,然后关闭熔炼炉加热源让锡青铜熔液冷却;在锡青铜熔液冷却过程中将铸型从高温炉中转出,待锡青铜熔液冷却至1170时开始浇注。00305高温保温。待浇注完毕,立即将整个铸型转移至温度为1200的另一高温炉说明书CN104308123A3/3页5中,待炉温恢复到1200后开始保温,保温时间1小时。铸型从700的高温炉中转出、浇注到转入1200高。
12、温炉总共耗费时间应小于3分钟;浇注完毕到铸型转入1200高温炉的过程中,耗费时间应小于1分钟。在1200的高温下,锡青铜始终保持熔融状态,Q255碳钢保持固态。在1200高温下,Q255碳钢轴套与锡青铜熔液之间的扩散能垒大大降低,在Q255碳钢轴套与锡青铜合金的界面处,两种材料的组分原子相互扩散形成一层冶金过渡层,待冷却后Q255碳钢轴套与锡青铜层之间就能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00316冷却、取件。保温时间满一小时,关闭高温炉加热源,铸型随炉自然冷却后取出铸件。0032通过以上步骤得到的铜钢双合金轴套在锡青铜和碳钢的界面处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0033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工艺参数比较适于Q255碳钢和ZCUSN3ZN11PB4锡青铜的双金属铸造过程。应当理解,在权利要求所保护的工艺参数范围内都可实现钢材与铜或铜合金之间的冶金结合,而对于具体牌号的钢材与铜或铜合金,工艺参数需根据实际情况在权利要求所述范围内加以调整,这样才能在钢材与铜或铜合金之间获得较好的冶金结合效果。0034本发明提出的静态双金属铸造工艺是指铸型是保持静止不动的,是相对于离心铸造而说的。说明书CN104308123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30812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