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88436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04494.7

申请日:

2014.09.28

公开号:

CN104314241A

公开日:

2015.01.2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IPC(主分类):E04D 3/06申请公布日:201501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D 3/06申请日:20140928|||公开

IPC分类号:

E04D3/06; E04D3/38; E04D3/36

主分类号:

E04D3/06

申请人:

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晨; 麻占领; 夏磊

地址:

215106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渡村工业园东山大道888号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代理人:

张一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包括采光顶主龙骨、玻璃板、密封结构、排水腔、转接结构、排水软管和采光顶次龙骨;采光顶主龙骨上方设有横向连接两个玻璃板;玻璃板连接的缝隙处设有密封结构;采光顶主龙骨内设有排水腔;排水腔呈”C”型;排水腔与玻璃板通过转接结构相连;排水腔底部开有排水孔;排水孔上设有排水软管;采光顶次龙骨与采光顶主龙骨相连;采光顶次龙骨内设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与排水腔相通,且高于排水腔的高度,本发明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密封性好,且采光顶主龙骨内设有排水腔,渗入的水可以流入排水腔,并通过排水软管排出,这样满足了采光顶的设计需求同时也解决了积水渗漏的隐患。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光顶主龙骨、玻璃板、密封结构、排水腔、转接结构、排水软管和采光顶次龙骨;所述采光顶主龙骨上方设有横向连接两个玻璃板;所述玻璃板连接的缝隙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采光顶主龙骨内设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呈”C”型;所述排水腔与玻璃板通过转接结构相连;所述排水腔底部开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设有排水软管;所述采光顶次龙骨与采光顶主龙骨相连;所述采光顶次龙骨内设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与排水腔相通,且高于排水腔的高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泡沫条、建筑密封胶、防水发泡剂、防水密封胶和防水胶皮;所述泡沫条位于两个玻璃板连接的缝隙处;所述泡沫条上方依次设有建筑密封胶、防水发泡剂、防水密封胶和防水胶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包括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内螺钉和连接螺钉;所述排水腔与第一压块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通过内螺钉相连;所述第二压块与玻璃板通过连接螺钉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顶主龙骨与主体钢结构通过转接件相连;所述转接件与采光顶主龙骨通过齿型啮合相连;所述转接件与采光顶主龙骨通过螺栓套组件固定相连。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与主体钢结构之间还设有加强筋。

6.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顶主龙骨与玻璃板之间通过连接块、双面胶和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相连。

说明书

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光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幕墙中常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采光顶,采光顶在建筑上使用体现了建筑师对采光,节能及建筑效果的要求,这也符合未来了绿色建筑发展的趋势。国内的做法通常是是与隐框幕墙类似,在铝合金或钢型材龙骨上,通过螺定和压块将玻璃固定在龙骨上,在玻璃拼缝位置施打硅酮建筑密封胶的方法来实现。但对于具有蓄水功能的采光顶采用此种做法就存在很大的防水隐患。
目前国内的基本做法如下,首先通过铝合金型材开模,在龙骨两侧增加了防止冷凝水流落的措施,并在铝合金龙骨与主题钢结构之间采用转接件连接,但是这样的系统只能够进行排除冷凝水,而不能防止水通过胶缝,而造成大范围的渗漏,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能防止水通过胶缝造成大范围渗漏的蓄水采光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包括采光顶主龙骨、玻璃板、密封结构、排水腔、转接结构、排水软管和采光顶次龙骨;所述采光顶主龙骨上方设有横向连接两个玻璃板;所述玻璃板连接的缝隙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采光顶主龙骨内设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呈”C”型;所述排水腔与玻璃板通过转接结构相连;所述排水腔底部开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设有排水软管;所述采光顶次龙骨与采光顶主龙骨相连;所述采光顶次龙骨内设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与排水腔相通,且高于排水腔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泡沫条、建筑密封胶、防水发泡剂、防水密封胶和防水胶皮;所述泡沫条位于两个玻璃板连接的缝隙处;所述泡沫条上方依次设有建筑密封胶、防水发泡剂、防水密封胶和防水胶皮。
优选的,所述转接结构包括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内螺钉和连接螺钉;所述排水腔与第一压块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通过内螺钉相连;所述第二压块与玻璃板通过连接螺钉相连。
优选的,所述采光顶主龙骨与主体钢结构通过转接件相连;所述转接件与采光顶主龙骨通过齿型啮合相连;所述转接件与采光顶主龙骨通过螺栓套组件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转接件与主体钢结构之间还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采光顶主龙骨与玻璃板之间通过连接块、双面胶和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相连。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通过在玻璃板缝隙处添加泡沫条、建筑密封胶、防水发泡剂、防水密封胶和防水胶皮,这样就增加了蓄水采光顶系统的密封性,防止采光顶顶部的积水通过胶缝往下渗漏,且在采光顶主龙骨内设有排水腔,这样即使有水渗入,也可以流入排水腔,并通过排水软管把水排出去,这样不但满足了采光顶的设计需求,也解决了积水渗漏的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蓄水采光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蓄水采光顶系统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采光顶主龙骨;2、玻璃板;3、排水腔;4、排水软管;5、采光顶次龙骨;6、泡沫条;7、建筑密封胶;8、防水发泡剂;9、防水密封胶;10、防水胶皮;11、第一压块;12、第二压块;13、内螺钉;14、连接螺钉;15、排水孔;16、排水腔;17、转接件;18、螺栓套组件;19、加强筋;20、连接块;21、双面胶;22、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23、主体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1-4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包括采光顶主龙骨1、玻璃板2、密封结构、排水腔3、转接结构、排水软管4和采光顶次龙骨5;所述采光顶主龙骨1上方设有横向连接两个玻璃板2;所述玻璃板2连接的缝隙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采光顶主龙骨1内设有排水腔3;所述排水腔3呈”C”型;所述排水腔3与玻璃板2通过转接结构相连;所述排水腔底3部开有排水孔15;所述排水孔15上设有排水软管4;所述采光顶次龙骨5与采光顶主龙骨1相连;所述采光顶次龙骨5内设有排水腔16;所述排水腔16与排水腔3相通,且高于排水腔3的高度;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泡沫条6、建筑密封胶7、防水发泡剂8、防水密封胶9和防水胶皮10;所述泡沫条6位于两个玻璃板2连接的缝隙处;所述泡沫条6上方依次设有建筑密封胶7、防水发泡剂8、防水密封胶9和防水胶皮10;所述转接结构包括第一压块11、第二压块12、内螺钉13和连接螺钉14;所述排水腔3与第一压块11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压块11与第二压块12通过内螺钉13相连;所述第二压块12与玻璃板2通过连接螺钉14相连;所述采光顶主龙骨1与主体钢结构23通过转接件17相连;所述转接件17与采光顶主龙骨1通过齿型啮合相连;所述转接件17与采光顶主龙骨1通过螺栓套组件18固定相连;所述转接件17与主体钢结构23之间还设有加强筋19;所述采光顶主龙骨1与玻璃板2之间通过连接块20、双面胶21和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22相连。
如附图1-4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在实际安装时,先按普通采光顶玻璃拼缝做法,在玻璃接缝的位置塞入泡沫条,打一道建筑密封胶,然后在建筑密封胶上打一道防水发泡剂,再在防水发泡剂上方打一道防水密封胶,最后在玻璃缝位置贴一层防水胶皮,这样就通过加强密封层数的方法防止了采光顶上部的积水通过胶缝往下渗漏的可能;若由于施工或其他原因,即使上部的水通过胶缝渗漏下来,水也是直接流入到排水腔中,然后通过排水软管直接排出,若水流入到采光顶次龙骨中时,由于采光顶次龙骨的排水腔稍高于主龙骨的排水腔,次龙骨集水腔内产生的集水由于重力流入主龙骨的腔内,最后与采光顶主龙骨内的水一起通过排水软管排出。
如上所述的蓄水采光顶系统,采光顶主龙骨采用了连接件与主体钢结构连接的方法,同时转接件与采光顶主龙骨之间为齿形啮合相连,这样当需要调节两者之间的位置时,可以先进行调节,当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螺栓套组件把转接件和采光顶主龙骨固定相连。
本发明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结构合理,密封性好,不但满足了采光顶的设计,还解决了积水渗漏的隐患。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14241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14241A21申请号201410504494722申请日20140928E04D3/06200601E04D3/38200601E04D3/3620060171申请人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地址215106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渡村工业园东山大道888号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72发明人李晨麻占领夏磊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6代理人张一鸣54发明名称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包括采光顶主龙骨、玻璃板、密封结构、排水腔、转接结构、排水软管和采光顶次龙骨。

2、;采光顶主龙骨上方设有横向连接两个玻璃板;玻璃板连接的缝隙处设有密封结构;采光顶主龙骨内设有排水腔;排水腔呈”C”型;排水腔与玻璃板通过转接结构相连;排水腔底部开有排水孔;排水孔上设有排水软管;采光顶次龙骨与采光顶主龙骨相连;采光顶次龙骨内设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与排水腔相通,且高于排水腔的高度,本发明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密封性好,且采光顶主龙骨内设有排水腔,渗入的水可以流入排水腔,并通过排水软管排出,这样满足了采光顶的设计需求同时也解决了积水渗漏的隐患。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

3、N104314241ACN104314241A1/1页21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光顶主龙骨、玻璃板、密封结构、排水腔、转接结构、排水软管和采光顶次龙骨;所述采光顶主龙骨上方设有横向连接两个玻璃板;所述玻璃板连接的缝隙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采光顶主龙骨内设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呈”C”型;所述排水腔与玻璃板通过转接结构相连;所述排水腔底部开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设有排水软管;所述采光顶次龙骨与采光顶主龙骨相连;所述采光顶次龙骨内设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与排水腔相通,且高于排水腔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泡沫条、建筑密封胶、防水发泡剂、防水密封。

4、胶和防水胶皮;所述泡沫条位于两个玻璃板连接的缝隙处;所述泡沫条上方依次设有建筑密封胶、防水发泡剂、防水密封胶和防水胶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包括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内螺钉和连接螺钉;所述排水腔与第一压块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通过内螺钉相连;所述第二压块与玻璃板通过连接螺钉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顶主龙骨与主体钢结构通过转接件相连;所述转接件与采光顶主龙骨通过齿型啮合相连;所述转接件与采光顶主龙骨通过螺栓套组件固定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与主体钢结构之间还设有加强筋。6。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顶主龙骨与玻璃板之间通过连接块、双面胶和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相连。权利要求书CN104314241A1/3页3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采光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背景技术0002建筑幕墙中常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采光顶,采光顶在建筑上使用体现了建筑师对采光,节能及建筑效果的要求,这也符合未来了绿色建筑发展的趋势。国内的做法通常是是与隐框幕墙类似,在铝合金或钢型材龙骨上,通过螺定和压块将玻璃固定在龙骨上,在玻璃拼缝位置施打硅酮建筑密封胶的方法来实现。但对于具有蓄水功能的采光顶采用此种做法就存在很大的防水隐患。。

6、0003目前国内的基本做法如下,首先通过铝合金型材开模,在龙骨两侧增加了防止冷凝水流落的措施,并在铝合金龙骨与主题钢结构之间采用转接件连接,但是这样的系统只能够进行排除冷凝水,而不能防止水通过胶缝,而造成大范围的渗漏,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发明内容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能防止水通过胶缝造成大范围渗漏的蓄水采光顶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包括采光顶主龙骨、玻璃板、密封结构、排水腔、转接结构、排水软管和采光顶次龙骨;所述采光顶主龙骨上方设有横向连接两个玻璃板;所述玻璃板连接的缝隙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采光顶主龙骨内设有排水腔;。

7、所述排水腔呈”C”型;所述排水腔与玻璃板通过转接结构相连;所述排水腔底部开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设有排水软管;所述采光顶次龙骨与采光顶主龙骨相连;所述采光顶次龙骨内设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与排水腔相通,且高于排水腔的高度。0005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泡沫条、建筑密封胶、防水发泡剂、防水密封胶和防水胶皮;所述泡沫条位于两个玻璃板连接的缝隙处;所述泡沫条上方依次设有建筑密封胶、防水发泡剂、防水密封胶和防水胶皮。0006优选的,所述转接结构包括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内螺钉和连接螺钉;所述排水腔与第一压块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通过内螺钉相连;所述第二压块与玻璃板通过连接螺钉相连。0007优选。

8、的,所述采光顶主龙骨与主体钢结构通过转接件相连;所述转接件与采光顶主龙骨通过齿型啮合相连;所述转接件与采光顶主龙骨通过螺栓套组件固定相连。0008优选的,所述转接件与主体钢结构之间还设有加强筋。0009优选的,所述采光顶主龙骨与玻璃板之间通过连接块、双面胶和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相连。001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方案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通过在玻璃板缝隙处添加泡沫条、建筑密封胶、防水说明书CN104314241A2/3页4发泡剂、防水密封胶和防水胶皮,这样就增加了蓄水采光顶系统的密封性,防止采光顶顶部的积水通过胶缝往下渗漏,且在采光顶主龙骨内设有排水腔,这样。

9、即使有水渗入,也可以流入排水腔,并通过排水软管把水排出去,这样不但满足了采光顶的设计需求,也解决了积水渗漏的隐患。附图说明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发明的蓄水采光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局部放大图;附图3为本发明的蓄水采光顶系统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采光顶主龙骨;2、玻璃板;3、排水腔;4、排水软管;5、采光顶次龙骨;6、泡沫条;7、建筑密封胶;8、防水发泡剂;9、防水密封胶;10、防水胶皮;11、第一压块;12、第二压块;13、内螺钉;14、连接螺钉;15、排水孔;16、排水腔17、转接件18、螺栓套组件19、。

10、加强筋20、连接块;21、双面胶;22、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23、主体钢结构。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0013如附图14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包括采光顶主龙骨1、玻璃板2、密封结构、排水腔3、转接结构、排水软管4和采光顶次龙骨5;所述采光顶主龙骨1上方设有横向连接两个玻璃板2;所述玻璃板2连接的缝隙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采光顶主龙骨1内设有排水腔3;所述排水腔3呈”C”型;所述排水腔3与玻璃板2通过转接结构相连;所述排水腔底3部开有排水孔15;所述排水孔15上设有排水软管4;所述采光顶次龙骨5与采光顶主龙骨1相连;所述采光顶次龙骨5内设有排水腔16;所述排水。

11、腔16与排水腔3相通,且高于排水腔3的高度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泡沫条6、建筑密封胶7、防水发泡剂8、防水密封胶9和防水胶皮10;所述泡沫条6位于两个玻璃板2连接的缝隙处;所述泡沫条6上方依次设有建筑密封胶7、防水发泡剂8、防水密封胶9和防水胶皮10所述转接结构包括第一压块11、第二压块12、内螺钉13和连接螺钉14;所述排水腔3与第一压块11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压块11与第二压块12通过内螺钉13相连;所述第二压块12与玻璃板2通过连接螺钉14相连;所述采光顶主龙骨1与主体钢结构23通过转接件17相连;所述转接件17与采光顶主龙骨1通过齿型啮合相连;所述转接件17与采光顶主龙骨1通过螺栓套组件18固。

12、定相连;所述转接件17与主体钢结构23之间还设有加强筋19;所述采光顶主龙骨1与玻璃板2之间通过连接块20、双面胶21和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22相连。0014如附图14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蓄水采光顶系统,在实际安装时,先按普通采光顶玻璃拼缝做法,在玻璃接缝的位置塞入泡沫条,打一道建筑密封胶,然后在建筑密封胶上打一道防水发泡剂,再在防水发泡剂上方打一道防水密封胶,最后在玻璃缝位置贴一层防水胶皮,这样就通过加强密封层数的方法防止了采光顶上部的积水通过胶缝往下渗漏的可能;若由于施工或其他原因,即使上部的水通过胶缝渗漏下来,水也是直接流入到排水腔中,然后通过排水软管直接排出,若水流入到采光顶次龙骨中时。

13、,由于采光顶次龙骨的排说明书CN104314241A3/3页5水腔稍高于主龙骨的排水腔,次龙骨集水腔内产生的集水由于重力流入主龙骨的腔内,最后与采光顶主龙骨内的水一起通过排水软管排出。0015如上所述的蓄水采光顶系统,采光顶主龙骨采用了连接件与主体钢结构连接的方法,同时转接件与采光顶主龙骨之间为齿形啮合相连,这样当需要调节两者之间的位置时,可以先进行调节,当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螺栓套组件把转接件和采光顶主龙骨固定相连。0016本发明的蓄水采光顶系统,其结构合理,密封性好,不但满足了采光顶的设计,还解决了积水渗漏的隐患。001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314241A1/4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314241A2/4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314241A3/4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314241A4/4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431424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