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及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8829750 上传时间:2021-01-0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86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35164.9

申请日:

20170308

公开号:

CN106905486A

公开日:

201706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F251/00,C08F212/08,C08F212/36,B01D15/08,B01J20/24,B01J20/28

主分类号:

C08F251/00,C08F212/08,C08F212/36,B01D15/08,B01J20/24,B01J20/28

申请人:

天津大学

发明人:

李优鑫,包建民,贾菲菲,何娟娟,李雪

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优先权:

CN201710135164A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李丽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不同粒径大小的种子微球,采用多步溶胀聚合法,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在溶胀过程中加入修饰的环糊精,使其结构上带上双键,从而获得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通过考察分散剂、稳定剂和溶胀温度,确定了最优制备条件,最终分别得到不同粒径大小的β‑CD‑PS‑DVB微球和γ‑CD‑PS‑DVB微球。微球上含有环糊精,且分散性良好,粒径均一,具有完整的球型度和孔结构;该微球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手性固定相。本方法制备手性色谱柱,试剂价格低廉,方法简单可行,制备的微球在扩展手性分离方法和范围具有一定的潜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多步溶胀聚合法,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在溶胀过程中加入修饰的环糊精,从而获得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制备的反应路线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苯乙烯种子微球的制备:在三口烧瓶中加入醇类溶剂,所述醇类溶剂选用无水乙醇或正丁醇,再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提纯后的偶氮二异丁腈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其中,偶氮二异丁腈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2:15,醇类溶剂与偶氮二异丁腈与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总和的体积质量比1000mL/17g,搅拌完全溶解,通氮气以置换空气,然后加入苯乙烯,其中,苯乙烯与醇类溶剂的体积比为1:4,常温搅拌0.5-2h后,升温至60-90℃,待溶液逐渐由透明变为乳白色后,继续反应18-24h后停止加热;乳白色溶液中有沉淀物,将乳白色的溶液倒出,对沉淀物依次进行离心、乙醇和水洗,然后放置在60-100℃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h后得到苯乙烯种子微球;2)烯丙基-环糊精的制备:称取环糊精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所述环糊精选用β-环糊精或是γ-环糊精,然后加入氢化钠,其中,环糊精与二甲基甲酰胺与氢化钠的质量体积质量比为25:200:2,常温下搅拌0.5-2h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其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3:80,升温至60-90℃,反应18-2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甲醇中,沉淀出烯丙基-环糊精固体,过滤,烘干,备用;3)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将邻苯二甲酸丁酯滴加入装有质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烧杯中,其中,邻苯二甲酸丁酯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体积比为4:75,超声直至在显微观察下没有液滴得到乳化液为止;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苯乙烯种子微球超声分散于装有质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烧杯中,其中,苯乙烯种子微球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7:125,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合并后再超声0.5-2h,倒入单口瓶中,放入水浴摇床中,振摇3-7h以活化种球;将偶氮二异丁腈溶解于甲苯中,加入到质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其中,偶氮二异丁腈、甲苯、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21:500:1250,超声混匀后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在水浴摇床中振摇溶胀10-15h;将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加入到质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其中,苯乙烯、二乙烯苯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5,超声混匀;称取步骤2)得到的烯丙基-环糊精加入到二甲基亚砜中,其中,烯丙基-环糊精与二甲基亚砜的质量体积比为1:5,超声溶解;将上述溶液全部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在水浴摇床中振摇溶胀10-15h;将上述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0.5-2h以分层,去除上层黄色的有机层;向反应液中加入质量体积浓度为5-3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的体积与反应液的容积比为1:10,常温搅拌下通氮气10-30min,然后用带有气球的塞子封口,放入60-90℃的水浴摇床中,聚合10-15h得到微球,将微球用水洗至无聚乙烯吡咯烷酮,再用乙醇洗后烘干;将干燥的微球用甲苯浸提18-24h,用乙醇洗至无色溶液,烘干;再将干燥的微球用四氢呋喃浸提18-24h,用乙醇洗至无色溶液,烘干,即得到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苯乙烯种子微球时,醇类溶剂选用无水乙醇,得到的苯乙烯种子微球的粒径为2μm;醇类溶剂选用正丁醇,得到的苯乙烯种子微球的粒径为5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2μm苯乙烯种子微球为种球时,可获得5μm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以5μm苯乙烯种子微球为种球时,可获得10μm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高压匀浆法填装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分别得到了5μmβ-CD-PS-DVB微球、5μmγ-CD-PS-DVB微球、10μmCD-PS-DVB微球装填的反相HPLC色谱柱以及5μmCD-PS-DVB微球装填的正相HPLC色谱柱,然后将这些手性色谱柱应用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分离不同的手性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所用反相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体系,正相流动相为乙醇-正己烷体系,反相流动相和正相流动相在使用前均经过0.45μm的滤膜过滤,并采用真空脱气的方法进行脱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是手性分离常用的方法之一,可分为分析型和制备型两种。无论应用哪种色谱分离分析手性药物,色谱固定相都是其核心。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可分为化学键合的硅胶和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聚合物基质的填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酸性、碱性及有机溶剂作用下都能保持较好的化学稳定,这是硅胶基质固定相不具备的优势。交联的微球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能满足高效液相色谱的要求。此外,聚合物基质微球也易于进行各种化学改性,扩展了其分离模式和应用范围。特别是对于生物大分子来说,由于聚合物微球没有硅羟基,表面无电荷,不会发生非特异性吸附,能极大限度保持被分离样品的生物学活性。制备聚合物基质的填料方法有很多种,目前比较常用的包括悬浮聚合法、沉淀聚合法、分散聚合法、多步溶胀聚合法等。使用这些方法制备出的微球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制备出的微球的粒径、微球的交联度、制备工艺复杂程度及成本等。1979年和1985年Ugelstad等人(Ugelstad J,Kaggerud K H,Hansen F K,et al.Absorp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in aqueous dispersions of polymer-oligomer particles,a two-step swelling process of polymer particles giving an enormous increase in absorption capacity[J].Makromolekulare Chemie,180(3),737-744(1979).),(Ugelstad J,Mfutakamba H R,Mork P C,et al.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nodisperse polymer particles[J].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olymer Synposium,72(1),225-240(1985).)开发了多步溶胀聚合法,制备出的微球具有单分散、粒径可控均一、高交联度并且制备成本低廉的特点。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包括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苯酚和氯甲基苯乙烯在内的多种单体制备微球。基于此,我们应用多步溶胀聚合法,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在溶胀过程中加入修饰的环糊精,直接获得单分散、大小均匀、球型度良好、可控孔结构的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CD-PS-DVB)微球,制备出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手性固定相,应用于更广泛的手性药物的分离与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CD-PS-DVB微球,并将CD-PS-DVB微球装填成色谱柱,应用在手性分离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应用多步溶胀聚合法,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在溶胀过程中加入修饰的环糊精,从而获得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制备的反应路线如下:

本发明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苯乙烯种子微球的制备: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醇类溶剂,所述醇类溶剂选用无水乙醇或正丁醇,再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提纯后的偶氮二异丁腈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其中,偶氮二异丁腈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2:15,醇类溶剂与偶氮二异丁腈与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总和的体积质量比1000mL/17g,搅拌完全溶解,通氮气以置换空气,然后加入苯乙烯,其中,苯乙烯与醇类溶剂的体积比为1:4,常温搅拌0.5-2h后,升温至60-90℃,待溶液逐渐由透明变为乳白色后,继续反应18-24h后停止加热;乳白色溶液中有沉淀物,将乳白色的溶液倒出,对沉淀物依次进行离心、乙醇和水洗,然后放置在60-100℃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h后得到苯乙烯种子微球;

2)烯丙基-环糊精的制备:

称取环糊精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所述环糊精选用β-环糊精或是γ-环糊精,然后加入氢化钠,其中,环糊精与二甲基甲酰胺与氢化钠的质量体积质量比为25:200:2,常温下搅拌0.5-2h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其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3:80,升温至60-90℃,反应18-2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甲醇中,沉淀出烯丙基-环糊精固体,过滤,烘干,备用;

3)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

将邻苯二甲酸丁酯滴加入装有质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烧杯中,其中,邻苯二甲酸丁酯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体积比为4:75,超声直至在显微观察下没有液滴得到乳化液为止;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苯乙烯种子微球超声分散于装有质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烧杯中,其中,苯乙烯种子微球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7:125,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合并后再超声0.5-2h,倒入单口瓶中,放入水浴摇床中,振摇3-7h以活化种球;

将偶氮二异丁腈溶解于甲苯中,加入到质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其中,偶氮二异丁腈、甲苯、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21:500:1250,超声混匀后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在水浴摇床中振摇溶胀10-15h;

将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加入到质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其中,苯乙烯、二乙烯苯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5,超声混匀;

称取步骤2)得到的烯丙基-环糊精加入到二甲基亚砜中,其中,烯丙基-环糊精与二甲基亚砜的质量体积比为1:5,超声溶解;

将上述溶液全部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在水浴摇床中振摇溶胀10-15h;将上述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0.5-2h以分层,去除上层黄色的有机层;

向反应液中加入质量体积浓度为5-3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的体积与反应液的容积比为1:10,常温搅拌下通氮气10-30min,然后用带有气球的塞子封口,放入60-90℃的水浴摇床中,聚合10-15h得到微球,将微球用水洗至无聚乙烯吡咯烷酮,再用乙醇洗后烘干;将干燥的微球用甲苯浸提18-24h,用乙醇洗至无色溶液,烘干;再将干燥的微球用四氢呋喃浸提18-24h,用乙醇洗至无色溶液,烘干,即得到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醇类溶剂选用无水乙醇时,得到的苯乙烯种子微球的粒径为2μm;醇类溶剂选用正丁醇时,得到的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粒径为5μm。

本发明步骤3)中,以2μm苯乙烯种子微球为种球时,可获得5μm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以5μm苯乙烯种子微球为种球时,可获得10μm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将上述得到的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应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采用高压匀浆法填装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分别得到了5μmβ-CD-PS-DVB微球、5μmγ-CD-PS-DVB微球、10μm CD-PS-DVB微球装填的反相HPLC色谱柱以及5μm CD-PS-DVB微球装填的正相HPLC色谱柱,然后将这些手性色谱柱应用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分离不同的手性药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首次将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装填成色谱柱,应用在手性分离中。

(2)本发明制备手性色谱柱,试剂价格低廉,方法简单可行。

(3)本发明制备的微球在扩展手性分离方法和范围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附图说明

图1(a)为PS-DVB的SEM图,图1(b)是图1(a)的局部放大图;

图1(c)为β-CD-PS-DVB的SEM图,图1(d)是图1(c)的局部放大图;

图1(e)为β-CD-PS-DVB的TEM图,图1(f)是图1(e)的局部放大图;

图2为PS-DVB微球和β-CD-PS-DVB微球的红外图谱。

图3为5μmγ-CD-PS-DVB柱分离手性药物普萘洛尔的色谱图。

图4为5μmγ-CD-PS-DVB柱分离手性药物华法林的色谱图。

图5为10μmγ-CD-PS-DVB柱分离手性药物扑尔敏的色谱图。

图6为5μmγ-CD-PS-DVB柱分离手性药物氧氟沙星的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设计思路是:首先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不同粒径大小的种子微球,同时将环糊精进行修饰,使其结构上带上双键;然后,利用多步溶胀和聚合的方法将环糊精溶胀入PS-DVB微球内部,通过考察分散剂、稳定剂和溶胀温度,确定了最优合成条件,最终分别得到不同粒径大小的β-CD-PS-DVB微球和γ-CD-PS-DVB微球。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应用多步溶胀聚合法,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在溶胀过程中加入修饰的环糊精,从而获得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制备的反应路线如下:

以制备β-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β-CD-PS-DVB)微球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苯乙烯种子微球的制备:在250mL的三口瓶中加入100mL无水乙醇,无水乙醇与三口瓶体积比为2:5。再向三口瓶中加入0.2g提纯后的偶氮二异丁腈和1.5g提纯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190r/min的机械搅拌使AIBN和PVP完全溶解,通氮气以置换空气。然后加入25mL的苯乙烯,常温搅拌0.5h后,升温至75℃,待反应溶液逐渐由透明变为乳白色后,继续反应24h后停止加热;乳白色溶液中有微球状沉淀物,将乳白色的溶液倒出,用离心的方法洗涤微球,用乙醇洗微球以去除未反应的苯乙烯,再用水洗去PVP,然后将洗涤后的微球放置在60℃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过夜,得到直径为2μm的苯乙烯种子微球,备用。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直径为5μm的苯乙烯种子微球,将其中的无水乙醇替换为正丁醇即可。

2)烯丙基-β-环糊精(β-ACD)的制备:称取10g的β-环糊精(β-CD)溶解在80mL的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0.8g的氢化钠(NaH),常温下搅拌0.5h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3mL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升温至70℃,反应1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大量甲醇中,沉淀出β-ACD固体,过滤,烘干,备用;

3)β-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β-CD-PS-DVB)微球的制备:将4mL邻苯二甲酸丁酯滴加入装有75mL质量体积浓度为0.2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烧杯中,超声直至在显微观察下没有液滴得到乳化液为止;将1.4g由步骤1)制备得到的苯乙烯种子微球超声分散于装有25mL质量体积浓度为0.25%的SDS水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上述盛装有乳化液的烧杯中,两相合并后再超声0.5h,倒入500mL单口瓶中,放入水浴摇床中,150rpm搅拌4h以活化种球。将0.42g偶氮二异丁腈溶解于10mL甲苯中,加入到25mL 0.25%(m/v)的SDS水溶液中,超声混匀后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在水浴摇床中150rpm搅拌溶胀12h。将5mL苯乙烯(St)和5mL二乙烯苯加入到25mL 0.25%(m/v)的SDS水溶液中,超声混匀得到溶液A;称取2g由步骤2)得到的β-ACD加入到10mL二甲基亚砜(DMSO)中,超声溶解得到溶液B;将上述溶液A和溶液B全部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在水浴摇床中150rpm搅拌溶胀12h;将上述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1h以分层,去除上层黄色的有机层。向去除了上层黄色的有机层的溶液中加入50mL20%(m/v)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液,常温搅拌下通氮气30min,然后用带有气球的塞子封口,放入75℃的水浴摇床中,150rpm聚合12h得到微球,将微球用水洗至无PVP,再用乙醇洗后烘干;将干燥的微球用甲苯浸提24h,用乙醇洗至无色溶液,烘干;再将干燥的微球用四氢呋喃(THF)浸提24h,用乙醇洗至无色溶液,烘干,即得到单分散多孔高交联度的环糊精-β-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若加入的是直径为2μm的苯乙烯种子微球,则最终得到的β-CD-PS-DVB微球的直径为5μm;若加入的是直径为5μm的苯乙烯种子微球,则最终得到的β-CD-PS-DVB微球的直径为10μm。

本发明中,制备γ-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γ-CD-PS-DVB)微球,包括步骤1)苯乙烯种子微球的制备,步骤2)γ-ACD的制备,3)γ-CD-PS-DVB微球的制备,制备方法与上述β-CD-PS-DVB微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在步骤2)将β-CD替换为γ-CD即可。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CD-PS-DVB微球的表征,包括:

(1)微球表面形态表征:取适量CD-PS-DVB微球,用蒸馏水超声分散,用生物显微镜观察CD-PS-DVB微球的大小、分散性和均匀度;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微球的表面及孔径形貌。

(2)微球的官能团表征:取适量CD-PS-DVB微球以溴化钾压片进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将本发明制得的CD-PS-DVB微球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应用,采用高压匀浆法填装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得到了不同的手性色谱柱,然后将这些手性色谱柱应用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分离不同的手性药物。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本发明制得的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过筛,称取2.5g微球,以无水乙醇为匀浆液,利用超声将过筛后的2.5g的微球分散在匀浆液中,采用高压匀浆法分散有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匀浆液装填至不锈钢柱管中,得到手性色谱柱;

(2)手性分离实验在室温下进行,所用反相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体系,正相流动相为乙醇-正己烷体系,反相流动相和正相流动相在使用前均经过0.45μm的滤膜过滤,并采用真空脱气的方法进行脱气。

实施例1

CD-PS-DVB微球制备条件的考察与优化,包括如下步骤:

(1)分散剂用量的优化:分散剂不仅可以提高或改善固体或者液体在乳液中的分散情况,同时可以防止颗粒沉降和聚积的发生。SDS是一种良好的分散剂,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的基团。实验中尝试改变SDS的含量来改善由于加入环糊精带来的影响。分别使用0.5%SDS 100mL和200mL来溶胀种子微球,经溶胀聚合后得到CD-PS-DVB微球。SDS溶液的体积指的是种子微球溶胀中SDS溶液体积的总和。由显微镜图看出,通过增加SDS的体积,稀释PS种子微球和环糊精的浓度,并没有获得单分散的CD-PS-DVB微球,还有很多微球粘连的现象出现。SDS属于小分子分散剂,其溶液粘度小,无法达到分散开微球的目的。依据降低成本的原则,最终仍选择添加100mLSDS溶液参与溶胀。

(2)稳定剂浓度的优化:通过改变稳定剂的浓度,改变反应溶液的粘度,达到防止微球粘连的效果。在聚合之前加入不同浓度的PVP溶液,当PVP质量体积浓度为5%和10%时,由于粘度不足,产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微球粘连在一起,当PVP质量体积浓度增加到20%后,CD-PS-DVB微球表现出良好的单分散性。

(3)溶胀温度的优化:在溶胀的过程中,通过加热可以加速种子微球的溶胀过程,使更多的单体,交联剂和制孔剂等参与种子微球的溶胀。但是由于在溶胀过程中加入了AIBN为引发剂,而AIBN的在较高温度下就会开始分解,因此溶胀温度不可过高。实验中选择比较常温溶胀和加热至43℃溶胀的方式,对比温度对微球制备的影响。从显微镜图可以看出,加热溶胀的微球大小要比常温溶胀的微球大一些,说明溶胀温度对于微球粒径是有影响的。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可发现,加热溶胀的种子微球溶液,在静置时,上层的有机相明显少于常温下溶胀的种子微球溶液。另外,保持稳定温度进行溶胀,也可以排除由于室温不同带来的不同批次之间微球粒径不同的影响,有利于不同批次之间微球的重现性。

(4)最优条件的选择:通过考察分散剂、稳定剂和溶胀温度对CD-PS-DVB微球制备过程的影响,最终确定了以2μm聚苯乙烯微球为种子微球,制备乳化液时加入SDS溶液总量为100mL,并保持溶胀温度为43℃,聚合前加入质量体积浓度为20%的PVP溶液,来获得5μm单分散高交联的γ-CD-PS-DVB微球。若要获得更大粒径的CD-PS-DVB微球,则需要使用更大的种子微球进行溶胀和聚合。当使用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为种子微球时,通过相同的溶胀和聚合方法,可得到10μm的γ-CD-PS-DVB微球。此方法同样适用于β-CD-PS-DVB微球的制备,在溶胀的时候溶解β-ACD于DMSO中,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参与溶胀和聚合,即可得到单分散10μm的β-CD-PS-DVB微球。

实施例2

CD-PS-DVB微球的表征,包括如下步骤:

(1)微球表面形态表征:取适量CD-PS-DVB微球,用蒸馏水超声分散,用生物显微镜观察CD-PS-DVB微球的大小、分散性和均匀度;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微球的表面及孔径形貌。

加入了环糊精之后,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最后产物形态和孔结构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微球并没有发生破坏或碎裂,环糊精也没有堵塞微球的孔结构,CD-PS-DVB微球呈单分散,微球粒径均匀,具有良好的球型度和完整的孔结构(图1(a)至图1(f))。

(2)微球的官能团表征:取适量CD-PS-DVB微球以溴化钾压片进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3500cm-1处的峰代表了O-H的伸缩振动,图2的(B)中-OH的伸缩振动明显强于图2的(A)中-OH伸缩振动,表明环糊精已经成功的聚合在CD-PS-DVB微球内。在3000到3100cm-1之间的三个峰,1602cm-1和1492cm-1处的峰,都是苯环振动的特征峰。在700和759cm-1两处的峰也与单取代苯环上C-H伸缩振动有关(图2)。

通过用SEM、TEM和红外光谱对CD-PS-DVB微球进行表征,证明了高交联度的CD-PS-DVB微球上含有环糊精,且分散性良好,粒径均一,具有完整的球型度和孔结构。

实施例3

5μmβ-CD-PS-DVB微球在反相HPLC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普萘洛尔是一种已经商品化的β肾上腺素受体的拮抗药,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但是市售的普萘洛尔是外消旋体,其对映体表现出了明显不同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S-对映体比R-对映体更有效。普萘洛尔可用β-CD-PS-DVB色谱柱分离(图3)。

实施例4

5μmγ-CD-PS-DVB微球在反相HPLC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以华法林为模型手性药物,验证γ-CD-PS-DVB色谱柱的手性分离能力。华法林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通常用于预防血栓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市售的华法林是一种外消旋的混合物,在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方面,S-对映体的活性是R对映体的5倍,因此分离分析华法林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图4)。

实施例5

10μm CD-PS-DVB微球在反相HPLC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有机胺类药物扑尔敏是一种典型的H1受体拮抗剂,常用于治疗过敏等症状,在其化学结构中具有手性中心。在各种组织中受体结合的研究表明,d-异构体的活性是l-异构体的100倍。扑尔敏可以用来证明大粒径γ-CD-PS-DVB色谱柱的手性分离能力,在含有缓冲盐的流动相作用下,扑尔敏在10μm的γ-CD-PS-DVB手性柱上表现出了分离趋势(图5)。

实施例6

5μm CD-PS-DVB微球在正相HPLC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CD-PS-DVB色谱柱不仅在反相液相色谱中可以分离手性药物,在正相色相色谱中,CD-PS-DVB色谱柱同样表现出了一定的手性分离潜力。外消旋的氧氟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立体化学结构显著影响了其药理活性。一些研究表明,S-对映体(左氧氟沙星)比其R-对映体活性大8-128倍。使用乙醇和正己烷为流动相,二乙胺调节流动相酸碱度,在短时间内氧氟沙星在γ-CD-PS-DVB色谱柱中就展示了分离趋势(图6)。

将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这些CD-PS-DVB微球装填成色谱柱,应用在手性分离中,证明了其在手性识别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由以上方法学验证结果可以看出,将本发明的以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作为HPLC手性固定相分离方法具有可行性,且结果较为稳定。

本方法制备手性色谱柱,试剂价格低廉,方法简单可行,制备的微球在扩展手性分离方法和范围具有一定的潜力。

通过上述结合实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以上具体实施案例仅仅是部分实验,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或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等效变形和相关修饰,这些都在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及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及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及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及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及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35164.9 (22)申请日 2017.03.08 (71)申请人 天津大学 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72)发明人 李优鑫包建民贾菲菲何娟娟 李雪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 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李丽萍 (51)Int.Cl. C08F 251/00(2006.01) C08F 212/08(2006.01) C08F 212/36(2006.01) B01D 15/08(2006.01) B01J 20/24。

2、(2006.01) B01J 20/28(2006.01) (54)发明名称 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及在 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 苯微球的制备方法, 首先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 不同粒径大小的种子微球, 采用多步溶胀聚合 法, 以苯乙烯为单体, 二乙烯苯为交联剂, 在溶胀 过程中加入修饰的环糊精, 使其结构上带上双 键, 从而获得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通 过考察分散剂、 稳定剂和溶胀温度, 确定了最优 制备条件, 最终分别得到不同粒径大小的-CD- PS-DVB微球和-CD-PS-DVB微球。 微球上含有环 糊精, 且分散性良。

3、好, 粒径均一, 具有完整的球型 度和孔结构; 该微球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手性 固定相。 本方法制备手性色谱柱, 试剂价格低廉, 方法简单可行, 制备的微球在扩展手性分离方法 和范围具有一定的潜力。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CN 106905486 A 2017.06.30 CN 106905486 A 1.一种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应用多步溶胀聚合法, 以苯乙烯为单体, 二乙烯苯为交联剂, 在溶胀过程中加入修饰的环糊精, 从而获得环糊精- 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制备的反应路线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

4、,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 下步骤: 1)苯乙烯种子微球的制备: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醇类溶剂, 所述醇类溶剂选用无水乙醇或正丁醇, 再向三口烧瓶中 加入提纯后的偶氮二异丁腈和聚乙烯吡咯烷酮, 其中, 偶氮二异丁腈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 质量比为2:15, 醇类溶剂与偶氮二异丁腈与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总和的体积质量比1000mL/ 17g, 搅拌完全溶解, 通氮气以置换空气, 然后加入苯乙烯, 其中, 苯乙烯与醇类溶剂的体积 比为1:4, 常温搅拌0.5-2h后, 升温至60-90, 待溶液逐渐由透明变为乳白色后, 继续反应 18-24h后停止加热; 乳白色溶液中有沉淀物, 将乳白色的溶液倒出, 对沉淀物依。

5、次进行离 心、 乙醇和水洗, 然后放置在60-100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h后得到苯乙烯种子微球; 2)烯丙基-环糊精的制备: 称取环糊精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 所述环糊精选用 -环糊精或是-环糊精, 然后加 入氢化钠, 其中, 环糊精与二甲基甲酰胺与氢化钠的质量体积质量比为25:200:2, 常温下搅 拌0.5-2h后过滤, 在滤液中加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其中,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二甲基甲酰 胺的体积比为3:80, 升温至60-90, 反应18-24h;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倒入甲醇中, 沉淀 出烯丙基-环糊精固体, 过滤, 烘干, 备用; 3)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 将邻。

6、苯二甲酸丁酯滴加入装有质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 的烧杯中, 其中, 邻苯二甲酸丁酯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体积比为4:75, 超声直至在显微观察 下没有液滴得到乳化液为止; 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苯乙烯种子微球超声分散于装有质量体 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烧杯中, 其中, 苯乙烯种子微球与十二烷 基硫酸钠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7:125, 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合并后再超声0.5-2h, 倒入单 口瓶中, 放入水浴摇床中, 振摇3-7h以活化种球; 将偶氮二异丁腈溶解于甲苯中, 加入到质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 钠水溶液中, 其中,。

7、 偶氮二异丁腈、 甲苯、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21:500:1250,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6905486 A 2 超声混匀后加入到反应体系中, 继续在水浴摇床中振摇溶胀10-15h; 将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加入到质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 中, 其中, 苯乙烯、 二乙烯苯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5, 超声混匀; 称取步骤2)得到的烯丙基-环糊精加入到二甲基亚砜中, 其中, 烯丙基-环糊精与二甲 基亚砜的质量体积比为1:5, 超声溶解; 将上述溶液全部加入到反应体系中, 继续在水浴摇床中振摇溶胀10-15h; 将上述反应 液倒。

8、入分液漏斗中, 静置0.5-2h以分层, 去除上层黄色的有机层; 向反应液中加入质量体积浓度为5-3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 其中, 聚乙烯吡咯烷 酮溶液的体积与反应液的容积比为1:10, 常温搅拌下通氮气10-30min, 然后用带有气球的 塞子封口, 放入60-90的水浴摇床中, 聚合10-15h得到微球, 将微球用水洗至无聚乙烯吡 咯烷酮, 再用乙醇洗后烘干; 将干燥的微球用甲苯浸提18-24h, 用乙醇洗至无色溶液, 烘干; 再将干燥的微球用四氢呋喃浸提18-24h, 用乙醇洗至无色溶液, 烘干, 即得到环糊精-苯乙 烯-二乙烯苯微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

9、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制备苯 乙烯种子微球时, 醇类溶剂选用无水乙醇, 得到的苯乙烯种子微球的粒径为2 m; 醇类溶剂 选用正丁醇, 得到的苯乙烯种子微球的粒径为5 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以2 m 苯乙烯种子微球为种球时, 可获得5 m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以5 m苯乙烯种子微 球为种球时, 可获得10 m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环糊精- 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采用高压匀浆法填装环糊 精-苯乙烯-二。

10、乙烯苯微球, 分别得到了5 m -CD-PS-DVB微球、 5 m-CD-PS-DVB微球、 10 m CD-PS-DVB微球装填的反相HPLC色谱柱以及5 m CD-PS-DVB微球装填的正相HPLC色谱柱, 然 后将这些手性色谱柱应用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分离不同的手性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应用, 其 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所用反相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体系, 正相流动相为乙醇- 正己烷体系, 反相流动相和正相流动相在使用前均经过0.45 m的滤膜过滤, 并采用真空脱 气的方法进行脱气。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6。

11、905486 A 3 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及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高效液相色谱是手性分离常用的方法之一, 可分为分析型和制备型两种。 无论应 用哪种色谱分离分析手性药物, 色谱固定相都是其核心。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高效液相色谱 固定相可分为化学键合的硅胶和高分子聚合物。 高分子聚合物基质的填料具有良好的化学 稳定性, 在酸性、 碱性及有机溶剂作用下都能保持较好的化学稳定, 这是硅胶基质固定相不 具备的优势。 交联的微球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能满足高效液相色谱的要求。 此外。

12、, 聚 合物基质微球也易于进行各种化学改性, 扩展了其分离模式和应用范围。 特别是对于生物 大分子来说, 由于聚合物微球没有硅羟基, 表面无电荷, 不会发生非特异性吸附, 能极大限 度保持被分离样品的生物学活性。 制备聚合物基质的填料方法有很多种, 目前比较常用的 包括悬浮聚合法、 沉淀聚合法、 分散聚合法、 多步溶胀聚合法等。 使用这些方法制备出的微 球具有不同的特点, 如制备出的微球的粒径、 微球的交联度、 制备工艺复杂程度及成本等。 1979年和1985年Ugelstad等人(Ugelstad J ,Kaggerud K H ,Hansen F K ,et al.Absorption o。

13、f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in aqueous dispersions of polymer-oligomer particles,a two-step swelling process of polymer particles giving an enormous increase in absorption capacityJ.Makromolekulare Chemie, 180(3),737-744(1979).),(Ugelstad J,Mfutakamba H R,Mork P C,et al.Preparation and applicat。

14、ion of monodisperse polymer particlesJ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olymer Synposium,72(1),225-240(1985).)开发了多步溶胀聚合法, 制备出的 微球具有单分散、 粒径可控均一、 高交联度并且制备成本低廉的特点。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包 括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乙烯基苯酚 和氯甲基苯乙烯在内的多种单体制备微球。 基于此, 我们应用多步溶胀聚合法, 以苯乙烯为 单体, 二乙烯苯为交联剂, 在溶胀过程中加入修饰的环糊精, 直接获得单分散、 大小均匀。

15、、 球 型度良好、 可控孔结构的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CD-PS-DVB)微球, 制备出可用于高效液相 色谱的手性固定相, 应用于更广泛的手性药物的分离与分析。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CD-PS-DVB微球, 并将CD-PS-DVB微球装填成色谱柱, 应用在 手性分离中。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 方法, 应用多步溶胀聚合法, 以苯乙烯为单体, 二乙烯苯为交联剂, 在溶胀过程中加入修饰 的环糊精, 从而获得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制备的反应路线如下: 说明书 1/7 页 4 CN 106905486 A 4 0。

16、005 0006 本发明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苯乙烯种子微球的制备: 0008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醇类溶剂, 所述醇类溶剂选用无水乙醇或正丁醇, 再向三口烧 瓶中加入提纯后的偶氮二异丁腈和聚乙烯吡咯烷酮, 其中, 偶氮二异丁腈与聚乙烯吡咯烷 酮的质量比为2:15, 醇类溶剂与偶氮二异丁腈与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总和的体积质量比 1000mL/17g, 搅拌完全溶解, 通氮气以置换空气, 然后加入苯乙烯, 其中, 苯乙烯与醇类溶剂 的体积比为1:4, 常温搅拌0.5-2h后, 升温至60-90, 待溶液逐渐由透明变为乳白色后, 继 续反应18-24h后停。

17、止加热; 乳白色溶液中有沉淀物, 将乳白色的溶液倒出, 对沉淀物依次进 行离心、 乙醇和水洗, 然后放置在60-100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h后得到苯乙烯种子微 球; 0009 2)烯丙基-环糊精的制备: 0010 称取环糊精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 所述环糊精选用 -环糊精或是-环糊精, 然 后加入氢化钠, 其中, 环糊精与二甲基甲酰胺与氢化钠的质量体积质量比为25:200:2, 常温 下搅拌0.5-2h后过滤, 在滤液中加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其中,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二甲基 甲酰胺的体积比为3:80, 升温至60-90, 反应18-24h。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倒入甲醇中, 沉淀出烯丙基。

18、-环糊精固体, 过滤, 烘干, 备用; 0011 3)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 0012 将邻苯二甲酸丁酯滴加入装有质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 溶液的烧杯中, 其中, 邻苯二甲酸丁酯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体积比为4:75, 超声直至在显微 观察下没有液滴得到乳化液为止; 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苯乙烯种子微球超声分散于装有质 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烧杯中, 其中, 苯乙烯种子微球与十 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7:125, 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合并后再超声0.5-2h, 倒 入单口瓶中, 放入水浴摇床中, 振摇3-7h以活化种球;。

19、 0013 将偶氮二异丁腈溶解于甲苯中, 加入到质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 硫酸钠水溶液中, 其中, 偶氮二异丁腈、 甲苯、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21:500: 1250, 超声混匀后加入到反应体系中, 继续在水浴摇床中振摇溶胀10-15h; 0014 将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加入到质量体积浓度为0.125-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 液中, 其中, 苯乙烯、 二乙烯苯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5, 超声混匀; 0015 称取步骤2)得到的烯丙基-环糊精加入到二甲基亚砜中, 其中, 烯丙基-环糊精与 说明书 2/7 页 5 CN 106905486 A 5 二。

20、甲基亚砜的质量体积比为1:5, 超声溶解; 0016 将上述溶液全部加入到反应体系中, 继续在水浴摇床中振摇溶胀10-15h; 将上述 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 静置0.5-2h以分层, 去除上层黄色的有机层; 0017 向反应液中加入质量体积浓度为5-3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 其中, 聚乙烯吡 咯烷酮溶液的体积与反应液的容积比为1:10, 常温搅拌下通氮气10-30min, 然后用带有气 球的塞子封口, 放入60-90的水浴摇床中, 聚合10-15h得到微球, 将微球用水洗至无聚乙 烯吡咯烷酮, 再用乙醇洗后烘干; 将干燥的微球用甲苯浸提18-24h, 用乙醇洗至无色溶液, 烘干; 再将干燥。

21、的微球用四氢呋喃浸提18-24h, 用乙醇洗至无色溶液, 烘干, 即得到环糊精- 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0018 本发明步骤1)中, 所述醇类溶剂选用无水乙醇时, 得到的苯乙烯种子微球的粒径 为2 m; 醇类溶剂选用正丁醇时, 得到的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粒径为5 m。 0019 本发明步骤3)中, 以2 m苯乙烯种子微球为种球时, 可获得5 m环糊精-苯乙烯-二 乙烯苯微球; 以5 m苯乙烯种子微球为种球时, 可获得10 m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0020 将上述得到的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应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中, 采用高压 匀浆法填装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

22、分别得到了5 m -CD-PS-DVB微球、 5 m-CD- PS-DVB微球、 10 m CD-PS-DVB微球装填的反相HPLC色谱柱以及5 m CD-PS-DVB微球装填的 正相HPLC色谱柱, 然后将这些手性色谱柱应用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分离不同的手性药物。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2 (1)本发明首次将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装填成色谱柱, 应用在手性分离 中。 0023 (2)本发明制备手性色谱柱, 试剂价格低廉, 方法简单可行。 0024 (3)本发明制备的微球在扩展手性分离方法和范围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附图说明 0025 图1(a)为PS-D。

23、VB的SEM图, 图1(b)是图1(a)的局部放大图; 0026 图1(c)为 -CD-PS-DVB的SEM图, 图1(d)是图1(c)的局部放大图; 0027 图1(e)为 -CD-PS-DVB的TEM图, 图1(f)是图1(e)的局部放大图; 0028 图2为PS-DVB微球和 -CD-PS-DVB微球的红外图谱。 0029 图3为5 m-CD-PS-DVB柱分离手性药物普萘洛尔的色谱图。 0030 图4为5 m-CD-PS-DVB柱分离手性药物华法林的色谱图。 0031 图5为10 m-CD-PS-DVB柱分离手性药物扑尔敏的色谱图。 0032 图6为5 m-CD-PS-DVB柱分离手性。

24、药物氧氟沙星的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说明,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0034 本发明的设计思路是: 首先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不同粒径大小的种子微球, 同 时将环糊精进行修饰, 使其结构上带上双键; 然后, 利用多步溶胀和聚合的方法将环糊精溶 胀入PS-DVB微球内部, 通过考察分散剂、 稳定剂和溶胀温度, 确定了最优合成条件, 最终分 说明书 3/7 页 6 CN 106905486 A 6 别得到不同粒径大小的 -CD-PS-DVB微球和-CD-PS-DVB微球。 0035 本发明提出。

25、的一种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 应用多步溶胀聚合 法, 以苯乙烯为单体, 二乙烯苯为交联剂, 在溶胀过程中加入修饰的环糊精, 从而获得环糊 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制备的反应路线如下: 0036 0037 以制备 -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 -CD-PS-DVB)微球为例, 说明本发明的制备 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38 1)苯乙烯种子微球的制备: 在250mL的三口瓶中加入100mL无水乙醇, 无水乙醇与 三口瓶体积比为2:5。 再向三口瓶中加入0.2g提纯后的偶氮二异丁腈和1.5g提纯后的聚乙 烯吡咯烷酮(PVP), 190r/min的机械搅拌使AIBN和PVP完。

26、全溶解, 通氮气以置换空气。 然后加 入25mL的苯乙烯, 常温搅拌0.5h后, 升温至75, 待反应溶液逐渐由透明变为乳白色后, 继 续反应24h后停止加热; 乳白色溶液中有微球状沉淀物, 将乳白色的溶液倒出, 用离心的方 法洗涤微球, 用乙醇洗微球以去除未反应的苯乙烯, 再用水洗去PVP, 然后将洗涤后的微球 放置在60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过夜, 得到直径为2 m的苯乙烯种子微球, 备用。 按照上述 方法制备直径为5 m的苯乙烯种子微球, 将其中的无水乙醇替换为正丁醇即可。 0039 2)烯丙基- -环糊精( -ACD)的制备: 称取10g的 -环糊精( -CD)溶解在80mL的二 甲基甲酰。

27、胺(DMF)中, 加入0.8g的氢化钠(NaH), 常温下搅拌0.5h后过滤, 在滤液中加入3mL 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 升温至70, 反应10h。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倒入大量甲醇中, 沉淀出 -ACD固体, 过滤, 烘干, 备用; 0040 3) -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 -CD-PS-DVB)微球的制备: 将4mL邻苯二甲酸丁酯 滴加入装有75mL质量体积浓度为0.2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烧杯中, 超声直至在显 微观察下没有液滴得到乳化液为止; 将1.4g由步骤1)制备得到的苯乙烯种子微球超声分散 于装有25mL质量体积浓度为0.25的SDS水溶液的烧杯中, 加入上述。

28、盛装有乳化液的烧杯 中, 两相合并后再超声0.5h, 倒入500mL单口瓶中, 放入水浴摇床中, 150rpm搅拌4h以活化种 球。 将0.42g偶氮二异丁腈溶解于10mL甲苯中, 加入到25mL 0.25(m/v)的SDS水溶液中, 超 声混匀后加入到反应体系中, 继续在水浴摇床中150rpm搅拌溶胀12h。 将5mL苯乙烯(St)和 5mL二乙烯苯加入到25mL 0.25(m/v)的SDS水溶液中, 超声混匀得到溶液A; 称取2g由步骤 2)得到的 -ACD加入到10mL二甲基亚砜(DMSO)中, 超声溶解得到溶液B; 将上述溶液A和溶液 B全部加入到反应体系中, 继续在水浴摇床中150r。

29、pm搅拌溶胀12h; 将上述反应液倒入分液 漏斗中, 静置1h以分层, 去除上层黄色的有机层。 向去除了上层黄色的有机层的溶液中加入 说明书 4/7 页 7 CN 106905486 A 7 50mL20(m/v)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液, 常温搅拌下通氮气30min, 然后用带有气球的 塞子封口, 放入75的水浴摇床中, 150rpm聚合12h得到微球, 将微球用水洗至无PVP, 再用 乙醇洗后烘干; 将干燥的微球用甲苯浸提24h, 用乙醇洗至无色溶液, 烘干; 再将干燥的微球 用四氢呋喃(THF)浸提24h, 用乙醇洗至无色溶液, 烘干, 即得到单分散多孔高交联度的环糊 精- -苯乙。

30、烯-二乙烯苯微球。 0041 本实施例中, 在步骤2)中, 若加入的是直径为2 m的苯乙烯种子微球, 则最终得到 的 -CD-PS-DVB微球的直径为5 m; 若加入的是直径为5 m的苯乙烯种子微球, 则最终得到的 -CD-PS-DVB微球的直径为10 m。 0042 本发明中, 制备-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CD-PS-DVB)微球, 包括步骤1)苯 乙烯种子微球的制备, 步骤2)-ACD的制备, 3)-CD-PS-DVB微球的制备, 制备方法与上述 -CD-PS-DVB微球的方法基本相同, 只是在步骤2)将 -CD替换为-CD即可。 0043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CD-PS-DVB微球的表。

31、征, 包括: 0044 (1)微球表面形态表征: 取适量CD-PS-DVB微球, 用蒸馏水超声分散, 用生物显微镜 观察CD-PS-DVB微球的大小、 分散性和均匀度; 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微球 的表面及孔径形貌。 0045 (2)微球的官能团表征: 取适量CD-PS-DVB微球以溴化钾压片进行傅立叶红外光谱 分析(FTIR)。 0046 将本发明制得的CD-PS-DVB微球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应用, 采用高压匀浆法填 装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得到了不同的手性色谱柱, 然后将这些手性色谱柱应用 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分离不同的手性药物。 包括如下步骤: 0047 。

32、(1)将本发明制得的环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过筛, 称取2.5g微球, 以无水乙 醇为匀浆液, 利用超声将过筛后的2.5g的微球分散在匀浆液中, 采用高压匀浆法分散有环 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匀浆液装填至不锈钢柱管中, 得到手性色谱柱; 0048 (2)手性分离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所用反相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体系, 正相 流动相为乙醇-正己烷体系, 反相流动相和正相流动相在使用前均经过0.45 m的滤膜过滤, 并采用真空脱气的方法进行脱气。 0049 实施例1 0050 CD-PS-DVB微球制备条件的考察与优化, 包括如下步骤: 0051 (1)分散剂用量的优化: 分散剂不仅。

33、可以提高或改善固体或者液体在乳液中的分 散情况, 同时可以防止颗粒沉降和聚积的发生。 SDS是一种良好的分散剂, 分子内同时具有 亲水性和亲脂性的基团。 实验中尝试改变SDS的含量来改善由于加入环糊精带来的影响。 分 别使用0.5SDS 100mL和200mL来溶胀种子微球, 经溶胀聚合后得到CD-PS-DVB微球。 SDS溶 液的体积指的是种子微球溶胀中SDS溶液体积的总和。 由显微镜图看出, 通过增加SDS的体 积, 稀释PS种子微球和环糊精的浓度, 并没有获得单分散的CD-PS-DVB微球, 还有很多微球 粘连的现象出现。 SDS属于小分子分散剂, 其溶液粘度小, 无法达到分散开微球的目。

34、的。 依据 降低成本的原则, 最终仍选择添加100mLSDS溶液参与溶胀。 0052 (2)稳定剂浓度的优化: 通过改变稳定剂的浓度, 改变反应溶液的粘度, 达到防止 微球粘连的效果。 在聚合之前加入不同浓度的PVP溶液, 当PVP质量体积浓度为5和10 时, 由于粘度不足, 产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微球粘连在一起, 当PVP质量体积浓度增加到 说明书 5/7 页 8 CN 106905486 A 8 20后, CD-PS-DVB微球表现出良好的单分散性。 0053 (3)溶胀温度的优化: 在溶胀的过程中, 通过加热可以加速种子微球的溶胀过程, 使更多的单体, 交联剂和制孔剂等参与种子微球的溶胀。。

35、 但是由于在溶胀过程中加入了 AIBN为引发剂, 而AIBN的在较高温度下就会开始分解, 因此溶胀温度不可过高。 实验中选择 比较常温溶胀和加热至43溶胀的方式, 对比温度对微球制备的影响。 从显微镜图可以看 出, 加热溶胀的微球大小要比常温溶胀的微球大一些, 说明溶胀温度对于微球粒径是有影 响的。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可发现, 加热溶胀的种子微球溶液, 在静置时, 上层的有机相明显 少于常温下溶胀的种子微球溶液。 另外, 保持稳定温度进行溶胀, 也可以排除由于室温不同 带来的不同批次之间微球粒径不同的影响, 有利于不同批次之间微球的重现性。 0054 (4)最优条件的选择: 通过考察分散剂、 稳。

36、定剂和溶胀温度对CD-PS-DVB微球制备 过程的影响, 最终确定了以2 m聚苯乙烯微球为种子微球, 制备乳化液时加入SDS溶液总量 为100mL, 并保持溶胀温度为43, 聚合前加入质量体积浓度为20的PVP溶液, 来获得5 m 单分散高交联的-CD-PS-DVB微球。 若要获得更大粒径的CD-PS-DVB微球, 则需要使用更大 的种子微球进行溶胀和聚合。 当使用5 m的聚苯乙烯微球为种子微球时, 通过相同的溶胀和 聚合方法, 可得到10 m的-CD-PS-DVB微球。 此方法同样适用于 -CD-PS-DVB微球的制备, 在溶胀的时候溶解 -ACD于DMSO中, 加入到反应体系中, 参与溶胀。

37、和聚合, 即可得到单分散 10 m的 -CD-PS-DVB微球。 0055 实施例2 0056 CD-PS-DVB微球的表征, 包括如下步骤: 0057 (1)微球表面形态表征: 取适量CD-PS-DVB微球, 用蒸馏水超声分散, 用生物显微镜 观察CD-PS-DVB微球的大小、 分散性和均匀度; 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微球 的表面及孔径形貌。 0058 加入了环糊精之后,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 最后产物形态和孔结构并没有受到很大 的影响, 微球并没有发生破坏或碎裂, 环糊精也没有堵塞微球的孔结构, CD-PS-DVB微球呈 单分散, 微球粒径均匀, 具有良好的球型度和完整。

38、的孔结构(图1(a)至图1(f)。 0059 (2)微球的官能团表征: 取适量CD-PS-DVB微球以溴化钾压片进行傅立叶红外光谱 分析(FTIR)。 0060 3500cm-1处的峰代表了O-H的伸缩振动, 图2的(B)中-OH的伸缩振动明显强于图2的 (A)中-OH伸缩振动, 表明环糊精已经成功的聚合在CD-PS-DVB微球内。 在3000到3100cm-1之 间的三个峰, 1602cm-1和1492cm-1处的峰, 都是苯环振动的特征峰。 在700和759cm-1两处的峰 也与单取代苯环上C-H伸缩振动有关(图2)。 0061 通过用SEM、 TEM和红外光谱对CD-PS-DVB微球进行。

39、表征, 证明了高交联度的CD-PS- DVB微球上含有环糊精, 且分散性良好, 粒径均一, 具有完整的球型度和孔结构。 0062 实施例3 0063 5 m -CD-PS-DVB微球在反相HPLC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0064 普萘洛尔是一种已经商品化的 肾上腺素受体的拮抗药, 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 疾病。 但是市售的普萘洛尔是外消旋体, 其对映体表现出了明显不同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 学特性, S-对映体比R-对映体更有效。 普萘洛尔可用 -CD-PS-DVB色谱柱分离(图3)。 0065 实施例4 说明书 6/7 页 9 CN 106905486 A 9 0066 5 m-CD-PS-DVB微球。

40、在反相HPLC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0067 以华法林为模型手性药物, 验证-CD-PS-DVB色谱柱的手性分离能力。 华法林是 一种常用的抗凝剂, 通常用于预防血栓和血栓栓塞性疾病。 市售的华法林是一种外消旋的 混合物, 在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方面, S-对映体的活性是R对映体的5倍, 因此分离分析华法 林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图4)。 0068 实施例5 0069 10 m CD-PS-DVB微球在反相HPLC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0070 有机胺类药物扑尔敏是一种典型的H1受体拮抗剂, 常用于治疗过敏等症状, 在其 化学结构中具有手性中心。 在各种组织中受体结合的研究表明, d-异构体的活性是。

41、l-异构 体的100倍。 扑尔敏可以用来证明大粒径-CD-PS-DVB色谱柱的手性分离能力, 在含有缓冲 盐的流动相作用下, 扑尔敏在10 m的-CD-PS-DVB手性柱上表现出了分离趋势(图5)。 0071 实施例6 0072 5 m CD-PS-DVB微球在正相HPLC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0073 CD-PS-DVB色谱柱不仅在反相液相色谱中可以分离手性药物, 在正相色相色谱中, CD-PS-DVB色谱柱同样表现出了一定的手性分离潜力。 外消旋的氧氟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其立体化学结构显著影响了其药理活性。 一些研究表明, S-对映体(左氧氟沙星) 比其R-对映体活性大8-128。

42、倍。 使用乙醇和正己烷为流动相, 二乙胺调节流动相酸碱度, 在 短时间内氧氟沙星在-CD-PS-DVB色谱柱中就展示了分离趋势(图6)。 0074 将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这些CD-PS-DVB微球装填成色谱柱, 应用在手性分离中, 证明 了其在手性识别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由以上方法学验证结果可以看出, 将本发明的以环 糊精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作为HPLC手性固定相分离方法具有可行性, 且结果较为稳定。 0075 本方法制备手性色谱柱, 试剂价格低廉, 方法简单可行, 制备的微球在扩展手性分 离方法和范围具有一定的潜力。 0076 通过上述结合实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 但以上具体实施案例仅仅是部分实 验, 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或不脱离本发 明宗旨的情况下, 所进行的等效变形和相关修饰, 这些都在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说明书 7/7 页 10 CN 106905486 A 10 说明书附图 1/5 页 11 CN 106905486 A 1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5 页 12 CN 106905486 A 12 图4 说明书附图 3/5 页 13 CN 106905486 A 13 图5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4 CN 106905486 A 14 图6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5 CN 106905486 A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