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容器用盖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容器用盖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容置快餐食品用容器的盖件的改进。
技术背景
以往,作为在加注开水并放置一定时间后将开水倒出并进行调理类型的快餐食品,市场上流通的有炒面、意大利通心面、米饭、小豆饭等快餐食品。
作为将加注开水倒出并进行调理类型的快餐食品用的容器,通用的结构是在杯状的容器本体上罩覆塑料树脂制的盖件的容器。在这种容器本体通常采用将由丁烷或戊烷等挥发性发泡剂和由聚苯乙烯系树脂制造的发泡性树脂粒子(发泡性树脂颗粒)加热成型而成的器皿。另外,塑料树脂制的盖件最好利用薄片成型,且其外周具有开水倒出口。而且,这种塑料树脂制的盖件仅仅是单纯地罩覆容器本体,具体地说,是具有卡合用突部并通过与设于盖件外周的凸缘部的槽部卡合而实现盖件与容器本体的卡合。
然而,如图7所示,在以往的塑料树脂制地盖件100中,在盖件100外周部的相对位置处形成有一对开口群。该开口群具有用于将加注到容器本体内的开水倒出容器外的设置的爪部a。如将该爪部a竖立,即形成将开水倒出容器外的排出口。
但是,由于这种开口群只能在盖件的一部分凸缘上形成有限数量,故开水排出速度受到自身限制,开水倒出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如果排出口被容器中的食品堵塞,则开水倒出所需时间更长。另外,在爪部a破损的场合,其破损片会混入容器内。而且,由于爪部a的切入部或盖件罩覆容器本体的结构引起的容器与盖件的间隙,存在湿气进入容器内等容器密封性方面的问题。
还有,由于这些以往的盖件100几乎均为薄片成型件,一旦将盖件100罩覆容器本体,即产生臃肿感而影响外观,另外,运送或保管时均需场所。
另外,考虑到消费者对最近的环境问题的关心的提高,最好没有这些塑料树脂制的盖件的废弃问题。
此外,这种结构的容器如在开水倒出时的使用方法不当,则有时会发生容器本体与盖件的卡合脱开、容器内的食品和开水溅出的情况。因此,为避免烫伤的危险,倒出开水时必须用手牢固地将容器本体与盖件双方压住。
在日本专利实公昭61-3810号公报(现有技术)中揭示了一种利用纸制的盖件的快餐食品用容器。该盖件是以纸为基材并贴合在容器本体的开口部上的盖件。
如图8所示,该盖件200具有与容器本体的开口部大致相同的外形,并通过将伸出于盖件200的翼片203上拉而使开水排出口204出现在盖件表面上。
该盖件200为将聚乙烯或铝箔等在作为基材的纸上叠层而构成的盖件。在将盖件200与容器本体贴合而成的容器中,如将伸出于盖件200的翼片203上拉成剩下非剥离区域E,则易剥离区域D从连接翼片203的安装边的两端b、b的切口剥离而形成开水排出口204。
现有技术的盖件200与以往的盖件100(图7)相比,由于容器的密封性优良,容器的臃肿也有所缓和,其制造和废弃处理容易。但在这种结构中,在将翼片203上拉时,存在翼片203从连接两端b、b的切口破断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将翼片203置于与翼片202相对的位置即易剥离区域D外周的中央附近,在对排出口开口时必须将在将翼片203上拉成以翼片203为中心作用沿多方向均等拉伸的力。因此,在剥离易剥离区域D时需要相当的力和诀窍,且翼片203本身在剥离过程中可能破断。
鉴于以往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开水排出功能的快餐食品用容器的盖件,尤其是一种与容器本体的密封性优良、能安全而迅速地将开水排出、开水排出口形成容易、而且废弃物处理也容易的盖件。
发明的揭示
参照图2和图3,本发明的具有开水排出功能的食品容器用盖件(以下简称为“盖件”)1具有与开口部15大致相同的外形,且与食品容器本体14的开口部15贴合,为基材20和表面薄片40通过粘合剂层30叠层的层状结构。
该盖件1包括:具有在基材20与表面薄片40之间还包含脱模剂11的叠层结构的易剥离区域A、配置在易剥离区域A内的具有上述叠层结构的非剥离性的开口区域C,具有与易剥离区域A邻接配置的上述叠层结构的非剥离区域B,还包括:
用于将盖件1从容器本体14撕下的第一翼片2,
设于非剥离区域B与易剥离区域A的交界线附近的易剥离区域A侧、用于将易剥离区域A的表面薄片从盖件1上剥离并将开口区域C的开水排出口进行开口的第二翼片3。
并且,盖件1还包括:从基材20至粘合剂层30并形成开口区域C处的开水排出口的第一切口4、
从表面薄片40至粘合剂层30且沿易剥离区域A与非剥离区域B的交界线设置的第二切口5、以及
从基材20至粘合剂层30且在第二翼片3的安装部位处从与第二切口5分开的第二翼片3的安装端d至与第二切口5的交叉位置e的第三切口6的一系列切口4-6。
采用本发明的盖件,能通过将第二翼片3上拉将易剥离区域A的表面薄片容易和可靠地沿第二切口5剥离而形成任意数量的开水排出口。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另一形态,如图1(B)所示,提供一种将设置于盖件1上的第三切口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设于开口部15的外周的贴合部17上而成的盖件。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将第二切口5与第三切口6的交叉位置e配置于贴合部17上。
由于通过这样配置第三切口6,使表面薄片40沿第三切口6平滑地与基材20剥离,另外,第二翼片3的剥离也变得可靠,其结果是第二翼片3的上拉变得容易。
采用本发明的又一形态,如图4(A)所示,提供一种第二切口为将相互向外侧扩展的非连续的一对切口沿易剥离区域A与非剥离区域B的交界线成列设置并作成至少一列以上的切口带50的盖件。
这样,在将第二切口作成上述切口带50的形态的场合,一旦将第二翼片3上拉,则由于在切口带50在其中邻接的切口相互之间往来的同时破断,开水排出口的开口变得更为容易且平滑。
采用本发明的又一形态,如图5所示,在第二翼片3附近,从盖件的外周部在第二切口5(切口带50)上或第二切口5附近设置凹口18。
因此,通过将第二翼片3上拉,易剥离区域A的表面薄片40在按照凹口18、第三切口6、第二切口5(切口带50)的顺序将它们破断后从基材20剥离。
特别是通过从盖件外周部至第二切口5与第三切口6的交叉位置e(参照图3)形成凹口18,通过第二翼片3剥离易剥离区域A极为容易。
附图简单说明
图1(A)和图1(B)分别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盖件的俯视图及仰视图。
图2(A)和图2(B)分别是图1(A)的X-X线剖面图和Y-Y线剖面图。
图3为表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盖件的表面划分区域A-C的说明图。
图4(A)和图4(B)分别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盖件的俯视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盖件的仰视图。
图6为表示利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盖件的食品用容器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以往的塑料树脂制的盖件的俯视图。
图8为以往的纸制盖件的俯视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以下具体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图3,本发明的盖件1具有基材20和表面薄片40通过粘合剂层30叠层的层状结构,即与食品容器本体14的开口部15贴合,且具有与开口部15大致相同的外形。
盖件1被划分为具有在基材20与表面薄片40之间涂敷具有促进基材20与表面薄片40剥离的脱模剂11的叠层结构的易剥离区域A、用于形成配置在易剥离区域A内的开水排出口的非剥离性的开口区域C、与易剥离区域A邻接配置的非剥离区域B。
另外,开口区域C和非剥离区域B均具有上述的层状结构,且基材20和表面薄片40为互不剥离状。
另外,在开口区域C中从基材20至粘合剂层30的范围形成第一切口4。还有,第一切口4的横剖面形状最好略大于开口区域C。
另外,在盖件外周至少具有两个翼片,即用于将盖件1从容器本体14撕下的第一翼片2和用于在盖件1中将易剥离区域A的表面薄片剥离而形成开口区域C的开水排出口的第二翼片3。第一翼片2最好设置在非剥离区域B侧,另一方面,第二翼片3通常设置在非剥离区域B与易剥离区域A的交界线附近的易剥离区域A侧。
另外,虽然在盖件1中可设置一个以上的第一翼片2,另一方面,对第二翼片3来说,在第二切口5为一个的情况下设有一个或两个翼片3。
并且,大致沿易剥离区域A和与区域A邻接的非剥离区域B的交界线在该交界线上或易剥离区域A侧直线状形成有从表面薄片40至粘合剂层30的第二切口5。
并且,在从位于第二翼片3附近且与第二切口5分开的盖件外周端d(第二翼片3的安装端d)至与第二切口5的交叉位置e处设有从基材20至粘合剂层30的第三切口6。
另外,如图1(B)所示,盖件1的贴合部17设于与容器本体的开口部抵接的位置,贴合部17的贴合宽度通常为1-10毫米。而且最好将第三切口6的一部分设置在贴合部17上。具体地说,最好将第二切口5与第三切口6的交叉位置e配置于贴合部17上。还有,这些切口4、5、6即使为连续的线状的切口或非连续的缝纫机针眼状切口也无妨。
另外,第二切口5也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切口带50。在这种情况下,参照图4(B),将切口5a作成相对于剥离方向(流动方向)具有20度倾斜相互向外侧扩展的非连续的一对切口并将它们成列设置。切口5a也可以是将2列以上的切口5a成列设置为带状。另外,通过将切口5a作成相互向外侧扩展的非连续的一对切口并设置成左右对称,这些切口能容易地切断,并能防止在切断部分产生基材的切断片。切口5a虽然能作为2列以上的多列成列设置,但从良好的剥离性的观点来看,则以3-5列成列设置成带状为佳。这种情况下,最好是使易剥离区域A与非剥离区域B的交界线位于与切口带50重叠处。
另外,如图5所示,在第二切口5(切口带50)上或其附近的盖件外周部还可设置凹口18。这种情况下,凹口18为从盖件1的外周部延续至第二切口5,从表面薄片40贯穿基材20,并从盖件外周部越过数毫米加工切设。并且,凹口18最好在第二切口5上或沿第二切口5加工切设成从盖件的外周部至第三切口6(图3的交叉点e)。还有,如以加工切设第二切口5或第三切口6用的成型刀具同时加工切设凹口18,则能防止相互位置偏移。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盖件的制造方法。
作为基材20可使用将密封剂10挤压在铝箔9上而成的层状结构的薄片。密封剂10使用能容易地从由发泡苯乙烯、苯乙烯、聚丙烯等树脂成型的容器本体14剥离的任何材料,例如具有低温粘合性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EVA)等烯烃类树脂或者乙烯-醋酸乙烯乙醇(EVOH)等聚烯烃类树脂,或者使用热封漆等。
表面薄片40可采用厚度为60克/平方米以上的纸7,具体地说是厚度为约60-150克/平方米的铜版纸。另外通过凹版印刷法的同一工序在纸7的两面的表面侧设置利用油墨的印刷层12,另外在里面侧与易剥离区域A对应的区域涂敷由卵磷脂等可食性界面活性剂及由硝化棉系的粘合剂、蜡或硅等的混合物构成的脱模剂11(厚度为约0.2-20微米)。
还有,作为粘合剂层30可采用与涂敷脱模剂11的面热粘合性优良的粘合剂8,具体地说是聚乙烯、乙烯-甲基丙烯酸(EMA)等。
将粘合剂层30夹在这些基材20与表面薄片40之间,通过用挤压机进行层压可作成(基材20-粘合剂层30-表面薄片40)层状结构的叠层材料。而且,在将该叠层材料大切断为叶片状后或者以不切断为叶片的状态加入各切口和凹口,接着进行小切断或不小切断的冲压加工,即可获得盖件1。还有,各切口和凹口的形成能与小切断时或冲压加工同时进行。另外,也可通过各别的工序形成各切口。
例如,第二切口5(切口带50)也可在叠层之前在表面薄片40上预先切设。切口4和6同样也可在叠层之前切设。但是,在这种场合,切口4、5和6必须切设成(非连续状)缝纫机针眼状。
通过热密封等将这样获得的盖件1与食品用容器14的开口部15贴合。
食品用容器14采用由发泡苯乙烯、苯乙烯、聚丙烯、纸等各种材料成型的容器。
以下说明利用本发明盖件的容器的使用方法。
首先,将第一翼片2上拉,将盖件1朝与开口部15相对方向剥离约1/3,并将热开水注入容器本体14内。
接着将第一翼片2沿容器本体14的外周端部折弯而将容器重新密封,并放置预定时间。其后,将第二翼片3上拉而剥离易剥离区域A(去除开口片16),对开水排出口13加以开口,并如图6所示将不要的开水由容器排出。
实施例1
将由低温粘合性的EVA(烯烃类树脂)构成的密封剂10(厚度为25微米)涂敷在铝箔9(厚度为15微米)上得到基材20。另一方面,通过凹版印刷法的同一工序在卷绕状的纸7(铜版纸:84.9克/平方米)的两面的表面侧设置利用油墨的印刷层12,而在里面侧则涂敷将硅与可食性界面活性剂混合调制的脱模剂11并得到表面薄片40。
接着,将与脱模剂11相对并具有优良热粘合性的聚乙烯8(厚度为15微米的粘合剂层30)夹在基材20与表面薄片40之间,通过用挤压机进行层压而得到(基材20-粘合剂层30-表面薄片40)层状结构的叠层材料。
接着,在将该叠层材料大切断为叶片状并加入切口和凹口后,并经小切断或冲压加工得到本发明的盖件1。
另外,第三切口6配置成至少一部分与粘合部17重叠,并从位于与第二切口5分开的第二翼片3附近的外周端d(第二翼片3的一方的安装端d)切设至与第二切口5的交叉位置e(从盖件的外周部约3毫米的内侧位置)(参照图3)。
将该盖件与由聚苯乙烯纸成型的杯状的容器本体通过热熔融并以4毫米的粘接宽度与粘合部17粘合。
这样即完成了本实施例的快餐食品用容器(快餐面用容器)。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切口作为第一切口4形成为圆形的缝纫机针眼状的切口,作为第二切口5和第三切口6则切设我直线状的切口。
实施例2
除作为密封剂10使用EVOH外,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叠层材料,在将该叠层材料大切断为叶片状并切设切口后经小切断或冲压加工得到本发明的盖件1。
并且,将该盖件与由聚苯乙烯纸成型的杯状的容器本体通过热熔融并粘合。
作为第一切口4和第三切口6系设置连续曲线状的切口,而作为第二切口5则如图4(A)和图4(B)所示,系设置由相互朝外侧扩展状倾斜形状的切口5a构成的切口带50。
这样即完成了本实施例的快餐食品用容器(快餐面用容器)。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采用本发明的盖件,可形成任意数量的开水排出口,由此能防止内容物在开水排出时堵塞开水排出口,可迅速将开水排出。另外,由于开水排出口形成时产生的盖件的切断片作为非剥离性的开口区域与表面薄片里面粘合和剥离,容器本体内不会混入切断片(爪部片)等,能提供卫生的盖件。
另外,本发明的盖件因系由以纸等为主体的叠层体形成,能提供使运送或保管时的容器减少臃肿、紧凑、外观良好的盖件和容器。
还有,能通过将盖件与容器本体热粘合改善容器的密封性,能有效地防止内容物在开水排出时向容器外溅出。
而且,本发明的盖件作为可燃物能作为一般垃圾废弃处理。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盖件,能提供消除利用纸制的盖件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开水排出口用翼片破断的问题、表面薄片的剥离可平滑进行的快餐食品用容器。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盖件,由于在盖件的外周部切设凹口并将其作为表面薄片剥离的起点加以利用,能更正确而容易地将表面薄片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