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续纺工艺及其纱线.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82546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26398.9

申请日:

2001.08.03

公开号:

CN1336453A

公开日:

2002.02.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2G 3/34申请日:20010803授权公告日:20040303终止日期:20160803|||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2G 3/3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杭州二棉纱线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1203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厢镇工人路59号变更后权利人:311203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厢镇工人路59号登记生效日:20110318|||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D02G3/34; D01H5/22

主分类号:

D02G3/34; D01H5/22

申请人:

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建辉; 孟进; 俞勤节; 赵航; 章敏芳; 项玲; 沈伟诚; 冯达富

地址:

31120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厢镇工人路5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俞润体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花式纱的纺制技术,主要是一种断续纺工艺及其纱线。该工艺的特征在于从喂入罗拉(3)断断续续输出的辅助纤维束(2),与主纤维束(1)合并同时进入后、前罗拉(4)、(5),通过牵伸、加捻而成;所述的喂入罗拉受可变程序控制器(9)的控制断续地喂入辅助纤维束。从而得到断续纺纱线,即连续的主纤维束(1)和断断续续的辅助纤维束(2)合并后,经共同牵伸、加捻而成的纱线。本发明的工艺和纱线,不但改变了布面的层次感和粗糙度,而且使得整体染色后的对比色(度)变化无穷,这对于丰富面料的品种和风格,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断续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从喂入罗拉(3)断断续续输来的辅 助纤维束(2),与主纤维束(1)合并同时进入后、前罗拉(4)、(5),通过 牵伸、加捻而成;所述的喂入罗拉受可变程序控制器(9)的控制断断续续 地喂入辅助纤维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续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喂入罗拉 (3)前有集束器(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续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前罗 拉(4)、(5)前各有集束器(7)、(8)。
4: 一种断续纺纱线,其特征在于连续的主纤维束(1)和断断续续的辅 助纤维束(2)合并后,经共同牵伸、加捻而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续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纤维束 (2)与主纤维束(1)不同质。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断续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混有辅助纤维 的纱线之横截面中,主纤维和辅助纤维大致是均匀的。

说明书


一种断续纺工艺及其纱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式纱的纺制技术,主要是一种断续纺工艺及其纱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面料要求日益提高,在要求纱线均匀性的同时,还要求纱线有无规律的活泼性,近年发展起来的花色纱中的竹节纱就是其中的一种。竹节纱是在传统的精纺机上纺制的(见图1),连续的纤维束1′依次进入受驱动机构9′控制的后罗拉、中、前罗拉3′、4′、5′,通过前罗拉的速度变化,在纱上形成无规则的纱径增大区,加捻后产生“竹节”效果,最后进入卷绕系统。但该技术的不足是,由于节纱同质,所以用竹节纱织造的纺织品,在染色整理后,只能表现为颜色深浅,缺乏质感,影响了竹节纱的广泛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断续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从喂入罗拉断断续续喂入的辅助纤维束,与主纤维束合并后同时进入后、前罗拉,通过牵伸、加捻而成;所述的喂入罗拉受可变程序控制器地控制断断续续地喂入辅助纤维束。用本工艺即可纺制出断续纺纱线,即连续的主纤维束和断断续续的辅助纤维束合并后,经共同牵伸、加捻而成的纱线。

    所述的纤维种类广泛,可以用毛及毛型化纤、中长、棉及棉型化学纤维等各种可纺纤维及其制品;如果辅助纤维束与主纤维束不同质,甚至不同色,则其织物的再染色、后整理效果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所述的可变程序控制器用来控制喂入罗拉的转、停及其持续时间,是本行业中的常用部件,多采用棘轮棘爪、离合器、步进电机等机构来实现,执行下列操作:从停到转(转速可调),运行一段时间(运行时间长短可调),从转到停(停止时间长短可调),再从停到转……依次循环。

    喂入速度和喂入时间长短、停顿时间长短,可以根据纤维束的粗细,成纱支数及客户对纱线的视觉要求等多种因素确定。

    在所述的喂入罗拉前加有集束器,则可以得到其横截面中主纤维和辅助纤维大致均匀的断续纺纱线。如果在后、前罗拉前分别有集束器,则主辅纤维的分布会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环锭纺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断续纺工艺示意图;

    图3是断续纺纱线示意图;

    图4是图3纱线A处横截面示意图,白圆点表示主纤维,黑圆点表示辅助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断续纺纱工艺作进一步描述。见图2,主纤维束1采用T/R65/35,定量4g/10m。辅助纤维束2采用与主纤维束不同质的黑色涤纶,定量5g/10m;辅助纤维束2经过集束器6-喂入罗拉3断断续续输出,与主纤维束1合并同时以785mm/分钟的速度进入集束器7-后罗拉4和集束器8-前罗拉5之间牵伸,通过加捻而得到断续纺纱线,即连续的主纤维束1和断断续续的辅助纤维束2合并后,经共同牵伸、加捻而成的纱线(见图3),且纱线横截面中主纤维和辅助纤维大致是均匀的(见图4)。喂入罗拉受可变程序控制器9的控制,本例用智能控制器(可变程序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经传动机构驱动喂入罗拉3。

    现给出本例某时段喂入罗拉的转——停持续时间数据(单位ms):  停   转   停   转    停    转   停    转   停    转   停    转……  120  1782  135  3861  118  2158  127  1032  142  2798  ……

    本工艺成纱速度15.2m/分钟,得到的纱线规格为40s,最后进入卷绕系统10。

    本发明的工艺和纱线,不但改变了布面的层次感和粗糙度,而且主辅纤维采用的两种不同染色性能或不同颜色的纤维材料,通过整体染色,其对比色(度)变化无穷,这对于丰富面料的品种和风格,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种断续纺工艺及其纱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断续纺工艺及其纱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断续纺工艺及其纱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断续纺工艺及其纱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断续纺工艺及其纱线.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花式纱的纺制技术,主要是一种断续纺工艺及其纱线。该工艺的特征在于从喂入罗拉(3)断断续续输出的辅助纤维束(2),与主纤维束(1)合并同时进入后、前罗拉(4)、(5),通过牵伸、加捻而成;所述的喂入罗拉受可变程序控制器(9)的控制断续地喂入辅助纤维束。从而得到断续纺纱线,即连续的主纤维束(1)和断断续续的辅助纤维束(2)合并后,经共同牵伸、加捻而成的纱线。本发明的工艺和纱线,不但改变了布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纱线;纱线或绳索的机械整理;整经或络经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