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64046A43申请公布日20150107CN104264046A21申请号201410457327122申请日20140910C22C38/14200601C22C38/06200601C21D8/00200601C21C7/10200601C21C7/0420060171申请人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地址063016河北省唐山市滨河路9号72发明人夏明生张洪波李梦英李秀景常玉国韩冰齐建群孙璐王占国杨杰冯慧霄李桂兰马光宗李娜徐杰武冠华74专利代理机构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代理人刘伟54发明名称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
2、了一种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其包括热轧、冷轧和罩式退火工序,所述热轧工序采用的铸坯成分的重量含量为C50PPM,MN015,S0010,P0020,010SI020,TI0070,ALS200500PPM,CA25PPM,N50PPM,余量为FE;所述热轧工序采用前段冷却,终轧温度为90020,卷取温度为70020;所述冷轧工序冷轧压下量70;所述罩式退火工序采用全氢式罩式退火炉,露点在50以下,热点温度为74010,冷点温度为72010,保温时间2025小时。本方法通过钢种成分改进,利用SI合金化改善生产过程并提高成品的成型性能,工艺简单,成本没有额外增加,通过试验生产,取得预期的。
3、效果,且生产过程稳定,成品性能优异。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64046ACN104264046A1/1页21一种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其包括热轧、冷轧和罩式退火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工序采用的铸坯成分的重量含量为C50PPM,MN015,S0010,P0020,010SI020,TI0070,ALS200500PPM,CA25PPM,N50PPM,余量为FE;所述热轧工序采用前段冷却,终轧温度为90020,卷取温度为70020;所述冷轧工序冷轧压下量70;所述罩式退火工。
4、序采用全氢式罩式退火炉,露点在50以下,热点温度为74010,冷点温度为72010,保温时间2025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材经罩式退火后进行平整,平整延伸率为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成分的重量含量为C00020005,MN009015,S0010,P0020,SI010020,TI00570070,ALS200500PPM,CA1325PPM,N2550PPM,余量为FE。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由铁水经转炉炼钢、RH精炼和连铸工。
5、序制备而成;所述转炉炼钢工序终点温度1700,终点氧位800PPM,出钢过程中添加ALCA质渣料;所述RH精炼工序终脱氧位为200300PPM,采用AL终脱氧,终脱氧34分钟后加入钛铁,并添加硅铁,静循环57分钟后复压;所述连铸工序采用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均热段铸坯的加热温度为11601220,总的加热时间为90160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水的硫含量在30PPM以下。权利要求书CN104264046A1/4页3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材的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背景技术0002。
6、为了满足汽车零件用钢的减重需求,高强钢,尤其是先进高强钢在车身中的应用比例越来越大,但是软钢,如深冲和超深冲钢等由于具有优异的成型性能在汽车覆盖件制造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用于生产发动机机罩、翼子板等零部件,因此在车身中的应用比例也相对固定,而且对材料成型性能有较高的要求,例如在使用过程中要求这些钢种在冲压或成型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减薄性能,即高的塑性应变比,而且在不同的位向(尤其是0O、45O和90O三个方向)具有相近的抗减薄能力,即弱的平面各向异性。为了提高冷轧退火钢带的成型性能,成分控制上则通过真空处理以获得超低含量的碳(50PPM),同时添加用于固定间隙原子C和N的NB和/或TI元素。
7、,工艺上,控制热轧、冷轧和退火等工艺参数。例如公开号CN101880827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R03的IF钢及其生产方法,其为了获得各向性能差异小的IF钢,采用NB和TI复合合金化获得R03的无间隙原子钢,但NB合金化会增加成本而且塑性要弱于TI合金化的IF钢。0003对于IF钢(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目前生产路径主要有以下两种1)转炉炼钢RH真空脱气处理热轧冷轧退火平整等,在RH处理过程中,包括采用AL终脱氧、TI合金化(如果含NB元素,则在转炉出钢过程中添加),偶尔也进行铝氧升温以弥补温度的不足(不是必须),该种方式最常用;由于采用AL脱氧,会造成连铸难度增加;2)其它工序与1相同,精炼工。
8、序采用双联,即RHLF或LFRH,例如公开号CN1974824A公开的一种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IF钢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在LF炉采用电极加热,碳控制难度大,导致性能波动大,且增加成本。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稳定的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热轧、冷轧和罩式退火工序,所述热轧工序采用的铸坯成分的重量含量为C50PPM,MN015,S0010,P0020,010SI020,TI0070,ALS200500PPM,CA25PPM,N50PPM,余量为FE;所述热轧工序采用前段冷却,终轧温度为90020,卷取。
9、温度为70020;所述冷轧工序冷轧压下量70;所述罩式退火工序采用全氢式罩式退火炉,露点在50以下,热点温度为74010,冷点温度为72010,保温时间2025小时。0006本发明所述轧材经罩式退火后进行平整,平整延伸率为10。说明书CN104264046A2/4页40007优选的,本发明所述铸坯成分的重量含量为C00020005,MN009015,S0010,P0020,SI010020,TI00570070,ALS200500PPM,CA1325PPM,N2550PPM,余量为FE。0008本发明所述铸坯由铁水经转炉炼钢、RH精炼和连铸工序制备而成;所述转炉炼钢工序终点温度1700,终点氧。
10、位800PPM,出钢过程中添加ALCA质渣料;所述RH精炼工序终脱氧位为200300PPM,采用AL终脱氧,终脱氧34分钟后加入钛铁,并添加硅铁,静循环57分钟后复压;所述连铸工序采用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均热段铸坯的加热温度为11601220,总的加热时间为90160分钟。0009本发明所述铁水的硫含量在30PPM以下。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钢种成分改进,利用SI合金化改善生产过程并提高成品的成型性能,从而得到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成型性能的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成本低廉,可以满足汽车零部件对冷轧退火用钢对成型性能的要求,具有高的平均塑性应变比RM,同时避免冲压过程中。
11、“凸耳”的产生,即低的平面各向异性系数R。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没有额外增加,通过试验生产,取得预期的效果,且生产过程稳定,成品性能优异。0011本发明在RH工序添加含CA的SIFE,可以对钢液进行CA处理,对AL2O3夹杂物进行改性,即可将固相的AL2O3变性成液相的钙铝酸盐,从而不会粘结水口,钢水的可浇性好,生产过程稳定。0012本发明采用SI进行合金化,成品的成形性能大大地改善,即高的RM,该值越高标志着成品的冲压性能越优异,可以抵抗大的变形而不开裂;低的R,即材料变形时在各个方向上差异性小,可以避免在深冲变形中凸耳的产生;高的N值,成品在变形中的均匀性好;本发明在成分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各。
12、个工序参数的设定,实现了低成本、稳定生产成型性能优异的无间隙原子软钢。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4实施例1本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采用下述具体工艺。0015(1)铁水预处理将铁水中的硫含量去除到30PPM以下。0016(2)转炉炼钢工序采用150吨转炉炼钢;终点温度1710,终点氧位680PPM,出钢过程中添加ALCA质渣料,不添加合金料。0017(3)RH精炼工序RH真空处理脱碳,添加适量的TI,以固定钢中的C和N原子,并进行SI合金化;终脱氧位为260PPM,采用AL终脱氧,终脱氧3分钟后加入钛铁,并添加适量硅铁,静循环6分钟后复压。0。
13、018(4)连铸工序采用中板坯连铸,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铸坯均热段加热温度为说明书CN104264046A3/4页51160,总的加热时间为120分钟;用于热轧的铸坯成分为(WT)C0002,MN009,S0007,P0016,SI020,TI0057,N25PPM,ALS0032,CA15PPM。0019(5)热轧工序采用前段冷却,终轧温度为920,卷取温度为700,(6)冷轧工序冷轧压下量为775,板厚为09MM。0020(7)罩式退火工序采用全氢式罩式退火炉,露点在50以下,热点温度为750,冷点温度为730,保温时间20小时;冷轧退火后板带的性能见表1。0021(8)平整工序平整重卷后即。
14、可得到所述的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平整延伸率为04。0022表1冷轧退火后板带的性能实施例2本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采用下述具体工艺。0023采用150吨转炉炼钢,硫含量30PPM以下的铁水,转炉终点温度1720,终点氧位800PPM。RH真空处理脱碳,添加适量的TI,并进行SI合金化;终脱氧位为200PPM,采用AL终脱氧,终脱氧4分钟后加入钛铁,并添加适量硅铁,静循环5分钟后复压。采用中板坯连铸,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铸坯均热段加热温度为1220,总的加热时间为90分钟;用于热轧的铸坯成分为(WT)C0005,MN015,S0010,P0020,SI015,TI0070,N50PPM,。
15、ALS0050,CA13PPM。热轧采用前段冷却,终轧温度为880,卷取温度为680。冷轧工序,冷轧压下量为75,板厚为08MM。罩式退火采用全氢式罩式退火炉,露点在50以下,热点温度为740,冷点温度为710,保温时间23小时,冷轧退火后板带的性能见表2。轧材经平整重卷后,即可得到所述的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平整延伸率为035。0024表2冷轧退火后板带的性能实施例3本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的生产方法采用下述具体工艺。0025采用150吨转炉炼钢,硫含量30PPM以下的铁水,转炉终点温度1700,终点氧位620PPM。RH真空处理脱碳,添加适量的TI,并进行SI合金化;终脱氧位为300PPM,。
16、采用AL终脱氧,终脱氧35分钟后加入钛铁,并添加适量硅铁,静循环7分钟后复压。采用中板坯连铸,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铸坯均热段加热温度为1200,总的加热时间为160分钟;用于说明书CN104264046A4/4页6热轧的铸坯成分为(WT)C0003,MN012,S0006,P0014,SI010,TI0064,N28PPM,ALS0020,CA25PPM。热轧采用前段冷却,终轧温度为900,卷取温度为720。冷轧压下量为70,板厚为08MM。罩式退火采用全氢式罩式退火炉,露点在50以下,热点温度为730,冷点温度为720,保温时间25小时,冷轧退火后板带的性能见表3。轧材经平整重卷后,即可得到所述的超低碳无间隙原子软钢,平整延伸率为10。0026表3冷轧退火后板带的性能说明书CN10426404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