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及方法.pdf

上传人:C*** 文档编号:8815511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91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58841.1

申请日:

20170123

公开号:

CN106636431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主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申请人:

广州奇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奇,朱瑞娟,关媛妹,罗李江,刘丽

地址:

510320 广东省广州市国际生物岛螺旋四路9号第六层A601单元

优先权:

CN201710058841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新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基因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及方法。本发明具体公开了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200所示的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引物、含有上述引物的试剂盒及运用上述引物或试剂盒用一次PCR扩增反应捕获和扩增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检测方法。本发明的多重PCR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能够同时检测多个样本多个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准确率,同时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操作步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PCR特异性引物包括100对特异性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至SEQIDNO:200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为经过修饰的引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引物的修饰方法为硫代修饰、脱氧尿嘧啶修饰或5’反向dT修饰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引物的Tm值为58-6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检测。 6.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特异性引物中的至少两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通用引物、酶混合物、质控品、无核酸酶水。 8.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磁珠法对样本进行核酸提取,然后将所提取的样本核酸进行浓度及纯度的测定,测定合格后进行定量稀释,备用;S2: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所述的特异性引物或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试剂盒对S1中所提取的核酸的目标区域进行一次PCR扩增,收集扩增产物备用;S3:使用磁珠法对S2中扩增产物进行核酸纯化,并进行浓度及纯度的测定,然后混样,定量,上机测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扩增反应体系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扩增反应程序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影响妇女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已经成为女性疾病的第一杀手,发病率逐渐攀升,并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预计到2030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将比2008年上升至31%。同时,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基因突变携带者的乳腺癌发病风险远高于一般人群。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除遗传性卵巢癌外,没有一级防护措施。

易感基因是指和特定疾病具有一定关联的基因或等位基因。对乳腺癌/卵巢癌的易感基因及其突变位点进行测序,可得到具体的基因序列信息,进而评估乳腺癌/卵巢癌的遗传风险,可以做到早预防、早控制,降低疾病发生几率,提高广大女性健康水平。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疾病的易感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复杂疾病的遗传因素通过微效基因作用的累加可以形成明显的表型综合效应。因此对乳腺癌卵巢癌的多个易感基因的遗传性突变,包括点突变、短片段插入、缺失等进行检测,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注释,评估该测试个体是否为高风险人群至关重要。

目前,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常见方法有Sanger法、基因芯片法、荧光定量PCR法、高通量测序法等。Sanger测序法测序每次只能对一个样品的某一段区域进行测序,检测效率低、成本高,且灵敏度低(20%)。基因芯片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该方法只能针对一个或数个已知突变的位点设计检测探针形成检测芯片,因此无法用于检测未知突变位点,检测的结果也就不够全面、准确。高通量测序法主要是由测序仪器提供商提供的测序仪配套文库构建试剂盒,存在试剂盒货期长、规格固定、试验灵活性和准确性不够等不足。一些试剂厂商根据文献中分享报道的实验方法进行建库,但所完成的实验效果参差不齐,测序质量不高。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能够同时检测多个样本多个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且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准确率,同时降低成本、简化操作步骤等。

为达到本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包括100对特异性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200所示。

进一步的,所述特异性引物为经过修饰的引物。

进一步的,所述特异性引物的修饰方法为硫代修饰、脱氧尿嘧啶修饰、5’反向dT修饰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特异性引物的Tm值为58-62℃。

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试剂盒,包括上述引物中的至少两对。

进一步的,所述试剂盒还包括通用引物、酶混合物、质控品、无核酸酶水;所述酶混合物包括:高保真DNA聚合酶、PCRBuffer、dNTP混合物等。

进一步的,所述质控品为人正常基因组DNA。

进一步的,所述特异性引物3’端和5’端分别标记Tag1和Tag2。

进一步的,所述特异性引物3’端Tag1序列与待测样本目标区域完全互补或部分互补;特异性引物5’端Tag2与通用引物完全互补或部分互补。

进一步的,所述通用引物用于对特异引物扩增目标区域的扩增产物进行再次扩增,对不同待测样品的目标区域扩增产物进行连接和标记。

进一步的,所述通用引物3’端标记有Tag3;Tag3与特异引物Tag2完全互补或部分互补,长度为50-70bp。

进一步的所述特异性引物或所述试剂盒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检测。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磁珠法对样本进行核酸提取,然后将所提取的样本核酸进行浓度及纯度的测定,测定合格后进行定量稀释,备用;

S2:用所述特异性引物或所述试剂盒对S1中所提取的核酸的目标区域进行一次PCR扩增,收集扩增产物备用;

S3:使用磁珠法对S2中扩增产物进行核酸纯化,进行浓度及纯度的测定,然后混样,定量,上机测序。

进一步的,所述PCR扩增反应体系为:

所述酶混合物包括:高保真DNA聚合酶、PCR Buffer、dNTP混合物等。

进一步的,所述PCR扩增反应程序为:

98℃,激活20min;循环1次;

72℃,延伸10min;循环1次。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样本核酸包括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FGFR2、BRCA1、BRCA2、PALB2、GSTM1、MTHFR、GSTM1或TGF-β1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样本核酸包括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BRCA1(引物序列SEQ ID NO:1-SEQ ID NO:86)、BRCA2(引物序列SEQ ID NO:87-SEQ ID NO:200)。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核酸的目标区域,它们可来源于同一个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也可来源于不同的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包括但不限于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上的内部序列、基因的外部调控序列;所述基因内部序列,包括但不限于基因的内含子区域、外显子区域、同时含有内含子与外显子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方法的检测样本包括离体的全血样品、口腔脱落细胞样品、组织样品等;所述组织样品包括石蜡包埋组织、新鲜组织和冰冻切片等。

上述高通量测序平台包含但不限于Illumina HiSeq/MiSeq、Life Ion Torrent/Proton平台、华大基因BGISEQ-500/50等测序平台。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特异性引物是针对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全外显子设计的引物,结构稳定,覆盖范围广、检测位点多。每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区域大小为450-550bp,所有引物Tm值统一设计为58-62℃。

本发明提供的多重PCR引物设计时引进特异性修饰,比如硫代修饰、脱氧尿嘧啶修饰、5’反向dT修饰等修饰方法,修饰后的引物不易被核酸酶降解,确保PCR扩增特异性的同时保证其扩增效率;且具有相对均一的Tm值,在多重扩增时表现出很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及均一性,同时不存在非特异扩增,此方法省去多轮引物筛选的工作。具体的,硫代修饰后的引物序列寡核苷酸链上带双键的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的衍生物,能够抵抗核酸酶的降解,增强引物稳定性;脱氧尿嘧啶修饰后的引物寡核苷酸序列中每个脱氧胸腺嘧啶被脱氧尿嘧啶替代,可以使双链溶解温度增长1.7℃,从而增加双链的稳定性;5’反向dT修饰后的引物寡核苷酸序列5’末端含有反向dT,从而形成交联,形成的交联可以抑制在DNA聚合酶延伸过程中的外切核酸酶的降解作用。

本发明自主研发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针对乳腺癌/卵巢癌发病率较高的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能够用一次PCR扩增反应捕获和扩增多个样本多个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包括点突变、短片段插入缺失等遗传性突变,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准确率,同时降低成本、简化操作步骤、灵活提供试剂盒包装规格等。本发明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突破传统检测技术的限制,提高检测灵敏度;同时还能检测包括已知突变和未知突变位点的变异情况,得到全面准确的检测结果。通过对乳腺癌/卵巢癌的易感基因及其突变位点进行测序,可得到具体的基因序列信息,进而评估乳腺癌/卵巢癌的遗传风险,做到早预防、早控制,降低疾病发生几率,提高广大女性健康水平。

本发明采用磁珠纯化核酸的方式,省去了传统建库中的离心柱式纯化,操作简单;其次,本发明针对高通量测序技术设计的引物只需要一轮PCR,通过选取温度梯度、时间梯度、循环数经过大量正交实验,优化PCR反应程序,将样品传统建库的两次扩增融合在一个PCR反应体系进行,且本发明方法用引物直接在目标基因链中捕获目标区域并进行扩增,不需要对目标基因进行截断修饰等处理,节省了检测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方法流程图。

图2目标基因建库PCR扩增的原理图。

图3引物特异性验证结果图;其中,M:Marker;N:阴性对照;P:阳性对照;1-3:1-3号全血样品验证;4-6:4-6号口腔脱落细胞样品验证;7-9:7-9号石蜡组织样品验证。

图4引物灵敏度验证结果图;其中,M:Marker;N:阴性对照;P:阳性对照;1-3:1号全血样品三种模板浓度灵敏度验证;4-6:4号口腔脱落细胞样品三种模板浓度灵敏度验证;7-9:7号石蜡组织样品三种模板浓度灵敏度验证。

图5引物重复性验证结果;其中,M:Marker;N:阴性对照;P:阳性对照;1-3:实验员A检测2号全血样品、5号口腔脱落细胞样品、8号石蜡组织样品验证结果;4-6:实验员B检测2号全血样品、5号口腔脱落细胞样品、8号石蜡组织样品验证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所达到的效果,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和相关资料进一步阐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及其组合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及方法

1、引物的设计

所述对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序列选自于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UCSC)数据库,选用Primer3引物设计软件进行易感基因全外显子引物设计,设计范围包含了该基因中所有常见和不常见的突变热点。

本发明对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全外显子进行的引物设计共100对,每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区域大小为450-550bp,覆盖范围广、结构稳定、检测位点多;特异引物设计时引进特异性修饰,修饰后的引物不易被核酸酶降解,且具有相对均一的Tm值,统一设计为60℃左右(±2℃);所述引物在多重扩增时表现出很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及均一性,同时不存在非特异扩增。具体的,所述引物特异修饰方法为硫代修饰、脱氧尿嘧啶修饰、5’反向dT修饰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硫代修饰后的引物序列寡核苷酸链上带双键的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的衍生物,能够抵抗核酸酶的降解,增强引物稳定性;所述脱氧尿嘧啶修饰后的引物寡核苷酸序列中每个脱氧胸腺嘧啶被脱氧尿嘧啶替代,可以增长双链溶解温度1.7℃,从而增加双链的稳定性;所述5’反向dT修饰后的引物寡核苷酸序列5’末端含有反向dT,从而形成交联,形成的交联可以抑制在DNA聚合酶延伸过程中的外切核酸酶的降解作用。

本发明的测序引物在确保PCR扩增特异性的同时还能保证其扩增效率。

2、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试剂盒

本发明的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方法的试剂盒,包括:

特异性引物:用于扩增待测样品核酸中的多个目标区域,扩增范围至少覆盖目标基因的全外显子区域;

通用引物:用于在文库构建过程中,对特异引物扩增目标区域的扩增产物进行再次扩增,对不同待测样品的测序文库进行标记,进而区分不同样品;

PCR反应液:包括酶混合物、无核酸酶水;所述酶混合物包括高保真DNA聚合酶(用量为1.25U/反应)、PCR Buffer(用量为1×)、dNTP混合物(用量为200μM/种/反应);

质控品:人正常基因组DNA,来源于正常人全血样本;本发明质控品来源于市售。

3、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纳米级超顺磁性羧基磁珠在不同盐浓度及疏水环境下与核酸分子可逆吸附的原理,特异吸附核酸分子,通过后续地洗涤及洗脱步骤,获得高纯度的核酸样本,使用Qubit或NanoDrop进行浓度及纯度的测定,根据测定的核酸样本浓度结果,使用10mM Tris将核酸样本稀释至50-250ng/μL,优选的50-100ng/μL作为扩增建库的起始浓度。

使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40min,对稀释后核酸的质量进行评估,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的均一性及完整性判断提取核酸的质量,核酸完整性好或发生轻微降解不影响建库效果。所提取的核酸浓度、纯度测定及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合格后入组并分别进行标记。所述样本合格的标准为核酸浓度>50ng/μL,OD260/OD280=1.7-2.0,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样品条带完整、均一,无明显拖尾。

S2:用本发明的特异性引物或试剂盒对S1中待测样品核酸中的易感基因目标区域进行一次PCR扩增,收集扩增产物,扩增产物片段长度为特异引物扩增片段与通用引物之和。

PCR扩增反应体系为:特异引物混合物2μL;通用引物2μL;模板/质控品200ng;酶混合物12.5μL;无核酸酶水将体积补足至25μL。

PCR扩增反应程序为:

98℃,激活20min;循环1次;

72℃,延伸10min;循环1次。

当待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有多个时,同一待测样品的不同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扩增可同时进行或部分同时进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选用上述任一种方案进行。若分别进行扩增时,需要保证用于构建测序文库的扩增产物的量是一致的。当待测样品有多个时,不同样品的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扩增必须分别进行。

S3:利用纯化磁珠分别对各样品的建库产物进行纯化。去除PCR产物中剩余的引物及dNTP等,回收扩增产物;进行浓度、纯度测定及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样品质量,所述样本合格的标准为核酸浓度>2ng/μL,OD260/OD280=1.7-2.0,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样品条带完整、均一,无明显拖尾。将所有合格核酸样品(不超过96个)浓度分别稀释至2nmol/L,并等体积混样,统一上机测序。

对照试验:

阳性对照反应体系包括:特异引物混合物2μL;通用引物2μL;酶混合物12.5μL;质控品200ng;无核酸酶水将体积补足至25μL。阳性对照用于检查反应体系的扩增能力是否正常和样本是否异常。

阴性对照反应体系包括:特异引物混合物2μL;通用引物2μL;酶混合物12.5μL;无核酸酶水将体积补足至25μL。阴性对照用于检查反应体系是否存在核酸物质污染。

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的反应程序同步骤S2的扩增反应程序。

实施例2引物特异性验证

利用实施例1中S1方法从全血样品(编号:1-3)、口腔脱落细胞样品(编号:4-6)、石蜡组织样品(编号:7-9)中提取核酸,进行浓度、纯度测定后,取合格样品使用10mMTris将每例样品稀释至100ng/μL,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每例样品质量(合格标准同实施例1中S1步骤),合格后入组并分别进行标记。利用实施例1中S2方法对上述9例合格样本进行扩增,上样量为各2μL,扩增后产物纯化后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合格标准同实施例1中S3步骤)。9例样本使用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特异引物扩增及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照试验同实施例一,检测方法与样本检测方法相同。检测结果见图3。

检测结果表示,阴性对照除残留引物外,无任何非特异条带,说明反应体系是无污染;阳性对照条带明亮,大小正确,说明反应体系的扩增能力正常。9例样本最终扩增产物主要集中在600bp,无其他非特异性条带,与预期设计相符,同时引物二聚体含量极少,且引物二聚体大小与扩增目标片段差异明显。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PCR扩增引物及检测方法能突破传统方法产生大量引物二聚体的限制,增强了引物特异性。

实施例3引物检测灵敏度验证

利用实施例1中S1方法从质检合格的全血样品(编号:1)、口腔脱落细胞样品(编号:4)、石蜡组织样品(编号:7)提取样品核酸进行引物检测灵敏度验证。每例样品起始浓度为100ng/μL,按照5倍、10倍、20倍浓度梯度稀释,稀释后每例样品浓度分别为20ng/μL、10ng/μL和5ng/μL,并分别进行样品名称及浓度标记。利用实施例1中S2方法对上述9例合格稀释样本进行扩增,上样量为各2μL,9例样本使用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特异引物扩增及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照试验同实施例一,检测方法与样本检测方法相同。检测结果见图4。

检测结果表示,阴性对照除残留引物外,无任何非特异条带,说明反应体系是无污染;阳性对照条带明亮,大小正确,说明反应体系的扩增能力正常。9例样本最终扩增产物主要集中在600bp,无其他非特异性条带,与预期设计相符,引物二聚体含量极少,且引物二聚体大小与扩增目标片段差异明显,易分辨。同时,即使模板含量低至10ng,依然能够成功扩增出目标条带,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PCR扩增引物及检测方法能突破传统方法的限制,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实施例4引物检测重复性验证

利用实施例1中S1方法从质检合格的全血样品(编号:2)、口腔脱落细胞样品(编号:5)、石蜡组织样品(编号:8)提取样品核酸进行引物检测重复性验证。由2名不同的操作员在2个不同的实验室平台按照实施例1中S2方法对上述3例样品分别进行扩增,上样量为各2μL,3例样本使用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特异引物由不同操作员在不同实验室得到的6个扩增及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照试验同实施例一,检测方法与样本检测方法相同。检测结果见图5。

检测结果表示,阴性对照除残留引物外,无任何非特异条带,说明反应体系是无污染;阳性对照条带明亮,大小正确,说明反应体系的扩增能力正常。3例样品共6个最终扩增产物主要集中在600bp,无其他非特异性条带,与预期设计相符,同时引物二聚体含量极少,且引物二聚体大小与扩增目标片段差异明显。同时,不同的操作员及不同的实验平台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PCR扩增引物及检测方法重复性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10> 广州奇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0>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及

方法

<160> 200

<170> PatentIn version 3.3

<210> 1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

aatccagagc cccgagag 18

<210> 2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

ccagagcatc acttgggc 18

<210> 3

<211> 2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

ttgtattatt ctaaaacctt ccaaatc 27

<210> 4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

tcatttgcat aggagataat catagg 26

<210> 5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

aaatattgaa cgaacttgag gc 22

<210> 6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

ggtgtttcct gggttatgaa g 21

<210> 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

tcatggctat ttgccttttg 20

<210> 8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

gtggttgctt ccaacctagc 20

<210> 9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9

aaaaggttga taatcacttg ctgag 25

<210> 10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0

gagttttcat ggacagcact tg 22

<210> 11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1

tgtcttaaca caacaaagag catac 25

<210> 12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2

gaggactgct tctagcctgg 20

<210> 13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3

gccaacaatt gcttgactg 19

<210> 14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4

ttggcaaaac tataagataa ggaatc 26

<210> 15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5

ctagcattgt acctgccaca g 21

<210> 1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6

tgcacataca tccctgaacc 20

<210> 1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7

tggtcatttg acagttctgc 20

<210> 18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8

ctgtatctac ccactctctt ttcag 25

<210> 19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9

gttgatttcc acctccaagg 20

<210> 20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0

tgtttcctta cttccagccc 20

<210> 21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1

gcacaaatac tcatgccagc 20

<210> 22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2

cagctacttt ggcatttgat tc 22

<210> 23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3

tgttccttgg ataacactaa atagc 25

<210> 24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4

tggctcagta acaaatgctc c 21

<210> 25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5

tgaaagagtt cactccaaat cag 23

<210> 2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6

agctttcgtt ttgaaagcag 20

<210> 2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7

caagaaagca gatttggcag 20

<210> 28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8

tgcctgactg gcatttgg 18

<210> 29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9

ggaggaagtc ttctaccagg c 21

<210> 30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0

ttctcttgga aggctaggat tg 22

<210> 31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1

cagcgatact ttcccagagc 20

<210> 32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2

cttggggttt tcaaatgctg 20

<210> 33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3

gcagtatttc attggtacct gg 22

<210> 34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4

gacccagagt gggcagag 18

<210> 35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5

acattcaagg tttcaaagcg 20

<210> 36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6

ttgtaaaagt ccatgtttat ttggag 26

<210> 37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7

ccagttgata atgccaaatg tag 23

<210> 38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8

gagcccactt cattagtact gg 22

<210> 39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9

acagtgagca caattagccg 20

<210> 40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0

gcatgactac ttcccatagg c 21

<210> 41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1

cctggaagta attgtaagca tcc 23

<210> 42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2

aacaagtgtt ggaagcaggg 20

<210> 43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3

gcaaaagcgt ccagaaagg 19

<210> 44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4

tgtgaagaaa acaagctagc ag 22

<210> 45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5

cttaaatgac tgcagtaacc agg 23

<210> 46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6

tcacttctat aaatagactg gggc 24

<210> 47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7

cagcaagttg cagcgtttat ag 22

<210> 48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8

gcaaaggaca ccacacacac 20

<210> 49

<211> 2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9

acttgtagtt ccatactagg tgatttc 27

<210> 50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0

ttacccatgt gctgagcaag 20

<210> 51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1

ttgtgtatca tagattgatg cttttg 26

<210> 52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2

gcaataaaag tgtataaatg cctg 24

<210> 53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3

gtcctttcac aattggtggc 20

<210> 54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4

cagagtaaaa tcaaagtgtt tgttcc 26

<210> 55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5

tgtaattcaa cattcatcgt tgtg 24

<210> 5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6

tccattgcat tatacccagc 20

<210> 5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7

ctgaagacag agccccagag 20

<210> 58

<211> 2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8

tgacaatacc tacataaaac tctttcc 27

<210> 59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9

tctgagctgt gtgctagagg taac 24

<210> 60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0

tttatgcagc agatgcaagg 20

<210> 61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1

cacttcctga ttttgttttc aac 23

<210> 62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2

aggtgttaaa gggaggaggg 20

<210> 63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3

atctccgtga aaagagcacg 20

<210> 64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4

atgactgaat gaatatctct ggttag 26

<210> 65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5

ctctttctct tatcctgatg gg 22

<210> 6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6

tgcaaagggg agtggaatac 20

<210> 6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7

tttccttctc tccattcccc 20

<210> 68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8

taagacaaag gctggtgctg 20

<210> 69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9

ggtagagggc ctgggttaag 20

<210> 70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0

gaatattgtg tcctccctct ctg 23

<210> 71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1

tcctactttg acactttgaa tgc 23

<210> 72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2

aaacccatgc aaaaggacc 19

<210> 73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3

tccaggagaa tgaattgaca c 21

<210> 74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4

agccagaagt ccttttcagg 20

<210> 75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5

ggaccccaag aatgagctta c 21

<210> 7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6

tctgtgcttc cagccctaag 20

<210> 7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7

ttaaacgcca ccaattgagc 20

<210> 78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8

atgcccaggt ttcaagtttc 20

<210> 79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9

tgcttgggat cgattatgtg 20

<210> 80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0

cccgggctga agtgattc 18

<210> 81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1

caaggtgggc agatcactg 19

<210> 82

<211> 2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2

gaatggatta tataccagag ctacaac 27

<210> 83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3

agcctgggtg acagtgagac 20

<210> 84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4

ccaacagcta taaacagtcc tgg 23

<210> 85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5

caccaggaag gaagctgttg 20

<210> 8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6

aaagtcggct ggcctaagtc 20

<210> 87

<211> 1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7

ctgacttccg ggtggtg 17

<210> 88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8

gactgggact gcggaagac 19

<210> 89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9

caaattttcc agcgcttctg 20

<210> 90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90

agcaacactg tgacgtactg g 21

<210> 91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91

tgtctgtcac tggttaaaac taagg 25

<210> 92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92

aacacaggtt tgcctaaatt cc 22

<210> 93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93

ttctcattcc cagtatagag gagac 25

<210> 94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94

aagatcttct accaggctct tagc 24

<210> 95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95

ccagcagctg aaatttgtga g 21

<210> 96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96

tctcagggca aaggtataac g 21

<210> 97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97

tccttaatga tcagggcatt tc 22

<210> 98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98

tgacaattat caacctcatc tgc 23

<210> 99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99

ttcactgtgt tgattgacct ttc 23

<210> 100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00

gacagcagag tttcacagga ag 22

<210> 101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01

tggacctagg ttgattgcag 20

<210> 102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02

aggcagaggt tgcggtaaac 20

<210> 103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03

caggagaagg ggtgactgac 20

<210> 104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04

accattcaca ggccaaagac 20

<210> 105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05

tggaaagtca atgccaaatg 20

<210> 106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06

ggctagaaat acgtggcaaa g 21

<210> 10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07

gttgtaccgt ctttggcctg 20

<210> 108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08

cttgcattga aagtctcttt agg 23

<210> 109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09

tgaagagcag catcttgaat c 21

<210> 110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10

aaacctgcat tcttcaaagc 20

<210> 111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11

tgtttgctca cagaaggagg 20

<210> 112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12

cagaaggaat cgtcatctat aaaac 25

<210> 113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13

gtgattgatg gtactttaat tttgtc 26

<210> 114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14

atgctgcagc caagacctc 19

<210> 115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15

cagttattta ttaccccaga agctg 25

<210> 116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16

gcacatacat cttgattctt ttcc 24

<210> 117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17

tcctacttcc aaggatgttc tg 22

<210> 118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18

aagcaagatt attcctttca ttagc 25

<210> 119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19

caattcaacc aaaacacaaa tc 22

<210> 120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20

ttggacctaa gagtcctgcc 20

<210> 121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21

ttggtttatg ttcttgcaga gg 22

<210> 122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22

aggcttgctc agtttctttt g 21

<210> 123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23

aacataacat taagaagagc aaaatg 26

<210> 124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24

catctggttt tcaggcactt c 21

<210> 125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25

aacacctagc caaaaggcag 20

<210> 126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26

tgcagagctt cagtagaaac attc 24

<210> 12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27

ttaaacggaa gtttgctggc 20

<210> 128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28

tttctactgg cagcagtata tttg 24

<210> 129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29

ttcaagtaaa tgtcatgatt ctgttg 26

<210> 130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30

cttgagcttt cgcaacttcc 20

<210> 131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31

ttcataaaga tgaaacggac ttg 23

<210> 132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32

tgtttcctca taacttagaa tgtcc 25

<210> 133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33

aaaatattag tgtcgccaaa gagtc 25

<210> 134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34

tttagggtct ttgcccattg 20

<210> 135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35

aacccgaacg tgatgaaaag 20

<210> 136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36

gatttgtgta acaagttgca ggac 24

<210> 13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37

agctgcccca aagtgtaaag 20

<210> 138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38

tcagaatggt aggaatagct gttag 25

<210> 139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39

ttcagtcatt gaaaattcag cc 22

<210> 140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40

cagtttgtgg gtatgcattt g 21

<210> 141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41

cttgattctg gtattgagcc ag 22

<210> 142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42

aatgcctcgt aacaacctgc 20

<210> 143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43

tggtaaaatc gtttgtgttt cac 23

<210> 144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44

gactgactta tgaagcttcc ctatac 26

<210> 145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45

tgaatgtagc acgcattcac 20

<210> 146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46

aaacttgctt tccacttgct g 21

<210> 147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47

aagatagtac caagcaagtc ttttcc 26

<210> 148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48

ttttctgaag aaccaccttc aac 23

<210> 149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49

ttaagggagt gttagaggaa tttg 24

<210> 150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50

gcaatttcta ctgcttctgt ttc 23

<210> 151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51

ttgggaaaag aacaggcttc 20

<210> 152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52

tctgtatatc aaaccatact cccc 24

<210> 153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53

tgaagactga ctttactctt tcaaac 26

<210> 154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54

taggcacagt ggctcatgtc 20

<210> 155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55

tgctgatttc tgttgtatgc ttg 23

<210> 156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56

caatttcctt aattcctctc aacc 24

<210> 157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57

agggtctgca acaaaggc 18

<210> 158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58

cttttgtctg ttttcctcca ag 22

<210> 159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59

tttcaggaca tccattttat caag 24

<210> 160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60

catcaggaca ttatttaaca acgg 24

<210> 161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61

gtgagccact gtgcctgg 18

<210> 162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62

ccattcctgc actaatgtgt tc 22

<210> 163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63

tttggtaaat tcagttttgg tttg 24

<210> 164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64

gagaagaaag agggatgagg g 21

<210> 165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65

accatgctca gcaatgaag 19

<210> 16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66

cactgacaac tggcttgtgc 20

<210> 167

<211> 2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67

tctagagtca cacttcctaa aatatgc 27

<210> 168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68

gaggggagga tctaactggg 20

<210> 169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69

gcgcaaatat atctgaaact tctagc 26

<210> 170

<211> 2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70

tctagaattt aactgaatca atgactg 27

<210> 171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71

ggcagttcta gaagaatgaa aactc 25

<210> 172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72

ggcaagagac cgaaactcc 19

<210> 173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73

tccactaatc tcagcctccc 20

<210> 174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74

tgtcccttgt tgctattctt tg 22

<210> 175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75

tttgggtgtt ttatgcttgg 20

<210> 17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76

cctgtgatgg ccagagagtc 20

<210> 177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77

tgtcctgttt aaagccatct agttac 26

<210> 178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78

tggattttgc ttctctgata taaac 25

<210> 179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79

gataatcact tcttccattg catc 24

<210> 180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80

tggagattcc ataaactaac aagc 24

<210> 181

<211> 2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81

gataagtgct tgttagttta tggaatc 27

<210> 182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82

tggtagctcc aactaatcat aagag 25

<210> 183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83

ggcatattag agtttccttt cttgc 25

<210> 184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84

aagctatttc cttgatactg gactg 25

<210> 185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85

ggcatgtttg acaattggta tc 22

<210> 186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86

aacagaatat acgatggcct cc 22

<210> 18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87

taggggaggg agactgtgtg 20

<210> 188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88

actccttggt ggctgaaatg 20

<210> 189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89

gaagagcctt ggatttcttg ag 22

<210> 190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90

tcttctgaac tggtgggagc 20

<210> 191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91

gctgacgaag aacttgcatt g 21

<210> 192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92

ccgatacaca aacgctgagg 20

<210> 193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93

aaaataagca ggacacaatt acaac 25

<210> 194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94

actcctccca cctcagcttc 20

<210> 195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95

ttgcccgatt ccgtattg 18

<210> 196

<211> 2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96

gctaaactaa aaggaattat ctgcatc 27

<210> 197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97

ggcaacatag ggagacccc 19

<210> 198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98

aaaggaatta gagttacact gaggg 25

<210> 199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99

ttccatcctg ttcaaaagtc ag 22

<210> 200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00

gctctgggtc ctgtgatagc 20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及方法.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058841.1 (22)申请日 2017.01.23 (71)申请人 广州奇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320 广东省广州市国际生物岛螺 旋四路9号第六层A601单元 (72)发明人 朱奇朱瑞娟关媛妹罗李江 刘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326 代理人 刘新年 (51)Int.Cl. C12Q 1/68(2006.01) C12N 15/11(2006.01) (54)发明名称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 。

2、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 试剂盒及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基因检测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基 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 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 试剂盒及方法。 本发明具 体公开了如SEQIDNO: 1至SEQIDNO: 200所示 的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引物、 含有上述引物的试剂盒及运用上述引物或试剂 盒用一次PCR扩增反应捕获和扩增乳腺癌/卵巢 癌易感基因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多重PCR引物、 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能够同时检测多个样本多个 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 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准 确率, 同时降低了成本、 简化了操作步骤。 权利要求书2页。

3、 说明书7页 序列表31页 附图3页 CN 106636431 A 2017.05.10 CN 106636431 A 1.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多重PCR特异性引物包括100对特异性引物, 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至 SEQ ID NO: 200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异性引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物为经过修饰的引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异性引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异性引物的修饰方法为硫代 修饰、 脱氧尿嘧啶修饰或5 反向dT修饰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异性引物,。

4、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异性引物的Tm值为58-6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特异性引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物应用于乳腺 癌/卵巢癌易感基因检测。 6.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试剂盒,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特异性引物中的至少两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剂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盒还包括通用引物、 酶混合物、 质控品、 无核酸酶水。 8.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使用磁珠法对样本进行核酸提取, 然后将所提取的样本核酸进行浓度及纯度的测 定, 测定合格后进行定。

5、量稀释, 备用; S2: 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所述的特异性引物或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试剂盒对S1中所 提取的核酸的目标区域进行一次PCR扩增, 收集扩增产物备用; S3: 使用磁珠法对S2中扩增产物进行核酸纯化, 并进行浓度及纯度的测定, 然后混样, 定量, 上机测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PCR扩增反应体系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PCR扩增反应程序为: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6636431 A 2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6636431 A 3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

6、的多重PCR 特异性引物、 试剂盒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基因检测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 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 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乳腺癌是影响妇女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已经成为女性疾病的第一杀手, 发病率逐渐攀升, 并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预计到2030年,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将比 2008年上升至31。 同时, 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基因突变携带者的乳腺癌发病风 险远高于一般人群。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 发病隐匿, 早期诊断困难, 除遗 传性卵巢癌外, 没有一级防护措施。 000。

7、3 易感基因是指和特定疾病具有一定关联的基因或等位基因。 对乳腺癌/卵巢癌的 易感基因及其突变位点进行测序, 可得到具体的基因序列信息, 进而评估乳腺癌/卵巢癌的 遗传风险, 可以做到早预防、 早控制, 降低疾病发生几率, 提高广大女性健康水平。 大量研究 表明, 遗传因素在疾病的易感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复杂疾病的遗传因素通过微效基因作用 的累加可以形成明显的表型综合效应。 因此对乳腺癌卵巢癌的多个易感基因的遗传性突 变, 包括点突变、 短片段插入、 缺失等进行检测, 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注释, 评估该测试个体是否为高风险人群至关重要。 0004 目前, 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

8、常见方法有Sanger法、 基因芯片法、 荧光定量 PCR法、 高通量测序法等。 Sanger测序法测序每次只能对一个样品的某一段区域进行测序, 检测效率低、 成本高, 且灵敏度低(20)。 基因芯片法、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乳腺癌/卵巢癌 易感基因, 该方法只能针对一个或数个已知突变的位点设计检测探针形成检测芯片, 因此 无法用于检测未知突变位点, 检测的结果也就不够全面、 准确。 高通量测序法主要是由测序 仪器提供商提供的测序仪配套文库构建试剂盒, 存在试剂盒货期长、 规格固定、 试验灵活性 和准确性不够等不足。 一些试剂厂商根据文献中分享报道的实验方法进行建库, 但所完成 的实验效果参差。

9、不齐, 测序质量不高。 0005 由此可见, 现有技术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0006 鉴于此, 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 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 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能够同时检测多个样本多个乳腺癌/ 卵巢癌易感基因, 且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准确率, 同时降低成本、 简化操作步骤等。 0007 为达到本发明目的,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 包 括100对特异性引物, 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至SEQ ID NO: 200所示。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特。

10、异性引物为经过修饰的引物。 说明书 1/7 页 4 CN 106636431 A 4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特异性引物的修饰方法为硫代修饰、 脱氧尿嘧啶修饰、 5 反向dT修 饰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特异性引物的Tm值为58-62。 0012 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试剂盒, 包括上述引物 中的至少两对。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试剂盒还包括通用引物、 酶混合物、 质控品、 无核酸酶水; 所述酶混 合物包括: 高保真DNA聚合酶、 PCRBuffer、 dNTP混合物等。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质控品为人正常基因组DNA。 0015 进。

11、一步的, 所述特异性引物3 端和5 端分别标记Tag1和Tag2。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特异性引物3 端Tag1序列与待测样本目标区域完全互补或部分互 补; 特异性引物5 端Tag2与通用引物完全互补或部分互补。 0017 进一步的, 所述通用引物用于对特异引物扩增目标区域的扩增产物进行再次扩 增, 对不同待测样品的目标区域扩增产物进行连接和标记。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通用引物3 端标记有Tag3; Tag3与特异引物Tag2完全互补或部分 互补, 长度为50-70bp。 0019 进一步的所述特异性引物或所述试剂盒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检测。 0020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

12、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1 S1: 使用磁珠法对样本进行核酸提取, 然后将所提取的样本核酸进行浓度及纯度 的测定, 测定合格后进行定量稀释, 备用; 0022 S2: 用所述特异性引物或所述试剂盒对S1中所提取的核酸的目标区域进行一次 PCR扩增, 收集扩增产物备用; 0023 S3: 使用磁珠法对S2中扩增产物进行核酸纯化, 进行浓度及纯度的测定, 然后混 样, 定量, 上机测序。 0024 进一步的, 所述PCR扩增反应体系为: 0025 0026 所述酶混合物包括: 高保真DNA聚合酶、 PCR Buffer、 dNTP混合物等。 0027 进一步的, 所。

13、述PCR扩增反应程序为: 0028 98, 激活20min; 循环1次; 说明书 2/7 页 5 CN 106636431 A 5 0029 0030 0031 0032 72, 延伸10min; 循环1次。 0033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S1中样本核酸包括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FGFR2、 BRCA1、 BRCA2、 PALB2、 GSTM1、 MTHFR、 GSTM1或TGF- 1中的至少一种。 0034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S1中样本核酸包括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BRCA1(引物序列 SEQ ID NO:1-SEQ ID NO:86)、 BRCA2(引物序列SEQ ID NO:87-SE。

14、Q ID NO:200)。 0035 进一步的, 步骤(2)中所述核酸的目标区域, 它们可来源于同一个乳腺癌/卵巢癌 易感基因, 也可来源于不同的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 包括但不限于乳腺癌/卵巢癌易感 基因上的内部序列、 基因的外部调控序列; 所述基因内部序列, 包括但不限于基因的内含子 区域、 外显子区域、 同时含有内含子与外显子的区域。 0036 进一步的, 所述检测方法的检测样本包括离体的全血样品、 口腔脱落细胞样品、 组 织样品等; 所述组织样品包括石蜡包埋组织、 新鲜组织和冰冻切片等。 0037 上述高通量测序平台包含但不限于Illumina HiSeq/MiSeq、 Life I。

15、on Torrent/ Proton平台、 华大基因BGISEQ-500/50等测序平台。 0038 本发明有益效果: 0039 本发明提供的特异性引物是针对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全外显子设计的引 物, 结构稳定, 覆盖范围广、 检测位点多。 每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区域大小为450-550bp, 所有引物Tm值统一设计为58-62。 0040 本发明提供的多重PCR引物设计时引进特异性修饰, 比如硫代修饰、 脱氧尿嘧啶修 饰、 5 反向dT修饰等修饰方法, 修饰后的引物不易被核酸酶降解, 确保PCR扩增特异性的同 时保证其扩增效率; 且具有相对均一的Tm值, 在多重扩增时表现出很好的特异性、。

16、 稳定性及 均一性, 同时不存在非特异扩增, 此方法省去多轮引物筛选的工作。 具体的, 硫代修饰后的 引物序列寡核苷酸链上带双键的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的衍生物, 能够抵抗核酸酶的降解, 增强引物稳定性; 脱氧尿嘧啶修饰后的引物寡核苷酸序列中每个脱氧胸腺嘧啶被脱氧尿嘧 啶替代, 可以使双链溶解温度增长1.7, 从而增加双链的稳定性; 5 反向dT修饰后的引物 寡核苷酸序列5 末端含有反向dT, 从而形成交联, 形成的交联可以抑制在DNA聚合酶延伸过 程中的外切核酸酶的降解作用。 0041 本发明自主研发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针对乳腺癌/卵巢癌发病率较高的易感 说明书 3/7 页 6 CN 1066。

17、36431 A 6 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 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能够用一次PCR扩增反应捕获和扩增多个 样本多个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 包括点突变、 短片段插入缺失等遗传性突变, 有效提高 检测效率、 准确率, 同时降低成本、 简化操作步骤、 灵活提供试剂盒包装规格等。 本发明利用 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突破传统检测技术的限制, 提高检测灵敏度; 同时还能检测包括已知 突变和未知突变位点的变异情况, 得到全面准确的检测结果。 通过对乳腺癌/卵巢癌的易感 基因及其突变位点进行测序, 可得到具体的基因序列信息, 进而评估乳腺癌/卵巢癌的遗传 风险, 做到早预防、 早控制, 降低疾病发生几率, 。

18、提高广大女性健康水平。 0042 本发明采用磁珠纯化核酸的方式, 省去了传统建库中的离心柱式纯化, 操作简单; 其次, 本发明针对高通量测序技术设计的引物只需要一轮PCR, 通过选取温度梯度、 时间梯 度、 循环数经过大量正交实验, 优化PCR反应程序, 将样品传统建库的两次扩增融合在一个 PCR反应体系进行, 且本发明方法用引物直接在目标基因链中捕获目标区域并进行扩增, 不 需要对目标基因进行截断修饰等处理, 节省了检测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43 图1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方法流程图。 0044 图2目标基因建库PCR扩增的原理图。 0045 图3引物特异性验证结果图; 其中, 。

19、M: Marker; N: 阴性对照; P: 阳性对照; 1-3: 1-3号 全血样品验证; 4-6: 4-6号口腔脱落细胞样品验证; 7-9: 7-9号石蜡组织样品验证。 0046 图4引物灵敏度验证结果图; 其中, M: Marker; N: 阴性对照; P: 阳性对照; 1-3: 1号全 血样品三种模板浓度灵敏度验证; 4-6: 4号口腔脱落细胞样品三种模板浓度灵敏度验证; 7- 9: 7号石蜡组织样品三种模板浓度灵敏度验证。 0047 图5引物重复性验证结果; 其中, M: Marker; N: 阴性对照; P: 阳性对照; 1-3: 实验员A 检测2号全血样品、 5号口腔脱落细胞样品。

20、、 8号石蜡组织样品验证结果; 4-6: 实验员B检测2 号全血样品、 5号口腔脱落细胞样品、 8号石蜡组织样品验证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所达到的效果, 现结 合具体实施例和相关资料进一步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实施 例及其组合实施方式。 0049 实施例1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 引物、 试剂盒及方法 0050 1、 引物的设计 0051 所述对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序列选自于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UCSC)数据。

21、库, 选用Primer3引物设计软件进行易感基因全外显子引物设计, 设计范围 包含了该基因中所有常见和不常见的突变热点。 0052 本发明对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全外显子进行的引物设计共100对, 每对特异性 引物扩增目标区域大小为450-550bp, 覆盖范围广、 结构稳定、 检测位点多; 特异引物设计时 引进特异性修饰, 修饰后的引物不易被核酸酶降解, 且具有相对均一的Tm值, 统一设计为60 左右(2); 所述引物在多重扩增时表现出很好的特异性、 稳定性及均一性, 同时不存 说明书 4/7 页 7 CN 106636431 A 7 在非特异扩增。 具体的, 所述引物特异修饰方法为硫代修饰。

22、、 脱氧尿嘧啶修饰、 5 反向dT修 饰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硫代修饰后的引物序列寡核苷酸链上带双键的氧原子被硫原子取 代的衍生物, 能够抵抗核酸酶的降解, 增强引物稳定性; 所述脱氧尿嘧啶修饰后的引物寡核 苷酸序列中每个脱氧胸腺嘧啶被脱氧尿嘧啶替代, 可以增长双链溶解温度1.7, 从而增加 双链的稳定性; 所述5 反向dT修饰后的引物寡核苷酸序列5 末端含有反向dT, 从而形成交 联, 形成的交联可以抑制在DNA聚合酶延伸过程中的外切核酸酶的降解作用。 0053 本发明的测序引物在确保PCR扩增特异性的同时还能保证其扩增效率。 0054 2、 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试剂盒 0055 本发。

23、明的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方法的试剂盒, 包括: 0056 特异性引物: 用于扩增待测样品核酸中的多个目标区域, 扩增范围至少覆盖目标 基因的全外显子区域; 0057 通用引物: 用于在文库构建过程中, 对特异引物扩增目标区域的扩增产物进行再 次扩增, 对不同待测样品的测序文库进行标记, 进而区分不同样品; 0058 PCR反应液: 包括酶混合物、 无核酸酶水; 所述酶混合物包括高保真DNA聚合酶(用 量为1.25U/反应)、 PCR Buffer(用量为1)、 dNTP混合物(用量为200 M/种/反应); 0059 质控品: 人正常基因组DNA, 来源于正常人全血样本; 本发明质控品来。

24、源于市售。 0060 3、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方法 0061 包括以下步骤: 0062 S1: 利用纳米级超顺磁性羧基磁珠在不同盐浓度及疏水环境下与核酸分子可逆吸 附的原理, 特异吸附核酸分子, 通过后续地洗涤及洗脱步骤, 获得高纯度的核酸样本, 使用 Qubit或NanoDrop进行浓度及纯度的测定, 根据测定的核酸样本浓度结果, 使用10mM Tris 将核酸样本稀释至50-250ng/ L, 优选的50-100ng/ L作为扩增建库的起始浓度。 0063 使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40min, 对稀释后核酸的质量进行评估, 根据琼脂糖凝胶 电泳结果的均一性及完整性判。

25、断提取核酸的质量, 核酸完整性好或发生轻微降解不影响建 库效果。 所提取的核酸浓度、 纯度测定及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合格后入组并分别进行标 记。 所述样本合格的标准为核酸浓度50ng/ L, OD260/OD2801.7-2.0, 1琼脂糖凝胶电 泳检测样品条带完整、 均一, 无明显拖尾。 0064 S2: 用本发明的特异性引物或试剂盒对S1中待测样品核酸中的易感基因目标区域 进行一次PCR扩增, 收集扩增产物, 扩增产物片段长度为特异引物扩增片段与通用引物之 和。 0065 PCR扩增反应体系为: 特异引物混合物2 L; 通用引物2 L; 模板/质控品200ng; 酶混 合物12.5 L; 。

26、无核酸酶水将体积补足至25 L。 0066 PCR扩增反应程序为: 0067 98, 激活20min; 循环1次; 0068 说明书 5/7 页 8 CN 106636431 A 8 0069 0070 0071 72, 延伸10min; 循环1次。 0072 当待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有多个时, 同一待测样品的不同乳腺癌/卵巢癌易 感基因的扩增可同时进行或部分同时进行。 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 可根据需要选用上述任 一种方案进行。 若分别进行扩增时, 需要保证用于构建测序文库的扩增产物的量是一致的。 当待测样品有多个时, 不同样品的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扩增必须分别进行。 0073 S3:。

27、 利用纯化磁珠分别对各样品的建库产物进行纯化。 去除PCR产物中剩余的引物 及dNTP等, 回收扩增产物; 进行浓度、 纯度测定及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样品质量, 所述样 本合格的标准为核酸浓度2ng/ L, OD260/OD2801.7-2.0, 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样品 条带完整、 均一, 无明显拖尾。 将所有合格核酸样品(不超过96个)浓度分别稀释至2nmol/L, 并等体积混样, 统一上机测序。 0074 对照试验: 0075 阳性对照反应体系包括: 特异引物混合物2 L; 通用引物2 L; 酶混合物12.5 L; 质 控品200ng; 无核酸酶水将体积补足至25 L。 阳性对照用于检查。

28、反应体系的扩增能力是否正 常和样本是否异常。 0076 阴性对照反应体系包括: 特异引物混合物2 L; 通用引物2 L; 酶混合物12.5 L; 无 核酸酶水将体积补足至25 L。 阴性对照用于检查反应体系是否存在核酸物质污染。 0077 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的反应程序同步骤S2的扩增反应程序。 0078 实施例2引物特异性验证 0079 利用实施例1中S1方法从全血样品(编号: 1-3)、 口腔脱落细胞样品(编号: 4-6)、 石 蜡组织样品(编号: 7-9)中提取核酸, 进行浓度、 纯度测定后, 取合格样品使用10mMTris将每 例样品稀释至100ng/ L, 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每例。

29、样品质量(合格标准同实施例1 中S1步骤), 合格后入组并分别进行标记。 利用实施例1中S2方法对上述9例合格样本进行扩 增, 上样量为各2 L, 扩增后产物纯化后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合格标准同实施例1 中S3步骤)。 9例样本使用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特异引物扩增及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对照 试验同实施例一, 检测方法与样本检测方法相同。 检测结果见图3。 0080 检测结果表示, 阴性对照除残留引物外, 无任何非特异条带, 说明反应体系是无污 染; 阳性对照条带明亮, 大小正确, 说明反应体系的扩增能力正常。 9例样本最终扩增产物主 要集中在600bp, 无其他非特异性条带, 与预期设。

30、计相符, 同时引物二聚体含量极少, 且引物 二聚体大小与扩增目标片段差异明显。 由此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PCR扩增引物及检测方法能 突破传统方法产生大量引物二聚体的限制, 增强了引物特异性。 0081 实施例3引物检测灵敏度验证 说明书 6/7 页 9 CN 106636431 A 9 0082 利用实施例1中S1方法从质检合格的全血样品(编号: 1)、 口腔脱落细胞样品(编 号: 4)、 石蜡组织样品(编号: 7)提取样品核酸进行引物检测灵敏度验证。 每例样品起始浓度 为100ng/ L, 按照5倍、 10倍、 20倍浓度梯度稀释, 稀释后每例样品浓度分别为20ng/ L、 10ng/ L和。

31、5ng/ L, 并分别进行样品名称及浓度标记。 利用实施例1中S2方法对上述9例合格 稀释样本进行扩增, 上样量为各2 L, 9例样本使用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特异引物扩增及 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对照试验同实施例一, 检测方法与样本检测方法相同。 检测结果见图4。 0083 检测结果表示, 阴性对照除残留引物外, 无任何非特异条带, 说明反应体系是无污 染; 阳性对照条带明亮, 大小正确, 说明反应体系的扩增能力正常。 9例样本最终扩增产物主 要集中在600bp, 无其他非特异性条带, 与预期设计相符, 引物二聚体含量极少, 且引物二聚 体大小与扩增目标片段差异明显, 易分辨。 同时, 即使模。

32、板含量低至10ng, 依然能够成功扩 增出目标条带, 由此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PCR扩增引物及检测方法能突破传统方法的限制, 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0084 实施例4引物检测重复性验证 0085 利用实施例1中S1方法从质检合格的全血样品(编号: 2)、 口腔脱落细胞样品(编 号: 5)、 石蜡组织样品(编号: 8)提取样品核酸进行引物检测重复性验证。 由2名不同的操作 员在2个不同的实验室平台按照实施例1中S2方法对上述3例样品分别进行扩增, 上样量为 各2 L, 3例样本使用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特异引物由不同操作员在不同实验室得到的6 个扩增及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对照试验同实施例一, 检测。

33、方法与样本检测方法相同。 检测结 果见图5。 0086 检测结果表示, 阴性对照除残留引物外, 无任何非特异条带, 说明反应体系是无污 染; 阳性对照条带明亮, 大小正确, 说明反应体系的扩增能力正常。 3例样品共6个最终扩增 产物主要集中在600bp, 无其他非特异性条带, 与预期设计相符, 同时引物二聚体含量极少, 且引物二聚体大小与扩增目标片段差异明显。 同时, 不同的操作员及不同的实验平台检测 结果无明显差异。 由此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PCR扩增引物及检测方法重复性好。 008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

34、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因此, 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明书 7/7 页 10 CN 106636431 A 10 广州奇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 试剂 盒及 方法 200 PatentIn version 3.3 1 18 DNA 人工序列 1 aatccagagc cccgagag 18 2 18 DNA 人工序列 2 ccagagcatc acttgggc 18 3 27 DN。

35、A 人工序列 3 ttgtattatt ctaaaacctt ccaaatc 27 4 26 DNA 人工序列 4 tcatttgcat aggagataat catagg 26 5 22 DNA 人工序列 5 aaatattgaa cgaacttgag gc 22 6 21 序列表 1/31 页 11 CN 106636431 A 11 DNA 人工序列 6 ggtgtttcct gggttatgaa g 21 7 20 DNA 人工序列 7 tcatggctat ttgccttttg 20 8 20 DNA 人工序列 8 gtggttgctt ccaacctagc 20 9 25 DNA 。

36、人工序列 9 aaaaggttga taatcacttg ctgag 25 10 22 DNA 人工序列 10 gagttttcat ggacagcact tg 22 11 25 DNA 人工序列 11 tgtcttaaca caacaaagag catac 25 12 20 DNA 人工序列 12 序列表 2/31 页 12 CN 106636431 A 12 gaggactgct tctagcctgg 20 13 19 DNA 人工序列 13 gccaacaatt gcttgactg 19 14 26 DNA 人工序列 14 ttggcaaaac tataagataa ggaatc 26 。

37、15 21 DNA 人工序列 15 ctagcattgt acctgccaca g 21 16 20 DNA 人工序列 16 tgcacataca tccctgaacc 20 17 20 DNA 人工序列 17 tggtcatttg acagttctgc 20 18 25 DNA 人工序列 18 ctgtatctac ccactctctt ttcag 25 19 20 序列表 3/31 页 13 CN 106636431 A 13 DNA 人工序列 19 gttgatttcc acctccaagg 20 20 20 DNA 人工序列 20 tgtttcctta cttccagccc 20 21。

38、 20 DNA 人工序列 21 gcacaaatac tcatgccagc 20 22 22 DNA 人工序列 22 cagctacttt ggcatttgat tc 22 23 25 DNA 人工序列 23 tgttccttgg ataacactaa atagc 25 24 21 DNA 人工序列 24 tggctcagta acaaatgctc c 21 25 23 DNA 人工序列 25 序列表 4/31 页 14 CN 106636431 A 14 tgaaagagtt cactccaaat cag 23 26 20 DNA 人工序列 26 agctttcgtt ttgaaagcag 。

39、20 27 20 DNA 人工序列 27 caagaaagca gatttggcag 20 28 18 DNA 人工序列 28 tgcctgactg gcatttgg 18 29 21 DNA 人工序列 29 ggaggaagtc ttctaccagg c 21 30 22 DNA 人工序列 30 ttctcttgga aggctaggat tg 22 31 20 DNA 人工序列 31 cagcgatact ttcccagagc 20 32 20 序列表 5/31 页 15 CN 106636431 A 15 DNA 人工序列 32 cttggggttt tcaaatgctg 20 33 2。

40、2 DNA 人工序列 33 gcagtatttc attggtacct gg 22 34 18 DNA 人工序列 34 gacccagagt gggcagag 18 35 20 DNA 人工序列 35 acattcaagg tttcaaagcg 20 36 26 DNA 人工序列 36 ttgtaaaagt ccatgtttat ttggag 26 37 23 DNA 人工序列 37 ccagttgata atgccaaatg tag 23 38 22 DNA 人工序列 38 序列表 6/31 页 16 CN 106636431 A 16 gagcccactt cattagtact gg 22。

41、 39 20 DNA 人工序列 39 acagtgagca caattagccg 20 40 21 DNA 人工序列 40 gcatgactac ttcccatagg c 21 41 23 DNA 人工序列 41 cctggaagta attgtaagca tcc 23 42 20 DNA 人工序列 42 aacaagtgtt ggaagcaggg 20 43 19 DNA 人工序列 43 gcaaaagcgt ccagaaagg 19 44 22 DNA 人工序列 44 tgtgaagaaa acaagctagc ag 22 45 23 序列表 7/31 页 17 CN 106636431 。

42、A 17 DNA 人工序列 45 cttaaatgac tgcagtaacc agg 23 46 24 DNA 人工序列 46 tcacttctat aaatagactg gggc 24 47 22 DNA 人工序列 47 cagcaagttg cagcgtttat ag 22 48 20 DNA 人工序列 48 gcaaaggaca ccacacacac 20 49 27 DNA 人工序列 49 acttgtagtt ccatactagg tgatttc 27 50 20 DNA 人工序列 50 ttacccatgt gctgagcaag 20 51 26 DNA 人工序列 51 序列表 8。

43、/31 页 18 CN 106636431 A 18 ttgtgtatca tagattgatg cttttg 26 52 24 DNA 人工序列 52 gcaataaaag tgtataaatg cctg 24 53 20 DNA 人工序列 53 gtcctttcac aattggtggc 20 54 26 DNA 人工序列 54 cagagtaaaa tcaaagtgtt tgttcc 26 55 24 DNA 人工序列 55 tgtaattcaa cattcatcgt tgtg 24 56 20 DNA 人工序列 56 tccattgcat tatacccagc 20 57 20 DNA。

44、 人工序列 57 ctgaagacag agccccagag 20 58 27 序列表 9/31 页 19 CN 106636431 A 19 DNA 人工序列 58 tgacaatacc tacataaaac tctttcc 27 59 24 DNA 人工序列 59 tctgagctgt gtgctagagg taac 24 60 20 DNA 人工序列 60 tttatgcagc agatgcaagg 20 61 23 DNA 人工序列 61 cacttcctga ttttgttttc aac 23 62 20 DNA 人工序列 62 aggtgttaaa gggaggaggg 20 63。

45、 20 DNA 人工序列 63 atctccgtga aaagagcacg 20 64 26 DNA 人工序列 64 序列表 10/31 页 20 CN 106636431 A 20 atgactgaat gaatatctct ggttag 26 65 22 DNA 人工序列 65 ctctttctct tatcctgatg gg 22 66 20 DNA 人工序列 66 tgcaaagggg agtggaatac 20 67 20 DNA 人工序列 67 tttccttctc tccattcccc 20 68 20 DNA 人工序列 68 taagacaaag gctggtgctg 20 6。

46、9 20 DNA 人工序列 69 ggtagagggc ctgggttaag 20 70 23 DNA 人工序列 70 gaatattgtg tcctccctct ctg 23 71 23 序列表 11/31 页 21 CN 106636431 A 21 DNA 人工序列 71 tcctactttg acactttgaa tgc 23 72 19 DNA 人工序列 72 aaacccatgc aaaaggacc 19 73 21 DNA 人工序列 73 tccaggagaa tgaattgaca c 21 74 20 DNA 人工序列 74 agccagaagt ccttttcagg 20 7。

47、5 21 DNA 人工序列 75 ggaccccaag aatgagctta c 21 76 20 DNA 人工序列 76 tctgtgcttc cagccctaag 20 77 20 DNA 人工序列 77 序列表 12/31 页 22 CN 106636431 A 22 ttaaacgcca ccaattgagc 20 78 20 DNA 人工序列 78 atgcccaggt ttcaagtttc 20 79 20 DNA 人工序列 79 tgcttgggat cgattatgtg 20 80 18 DNA 人工序列 80 cccgggctga agtgattc 18 81 19 DNA 人工序列 81 caaggtgggc agatcactg 19 82 27 DNA 人工序列 82 gaatggatta tataccagag ctacaac 27 83 20 DNA 人工序列 83 agcctgggtg acagtgagac 20 84 23 序列表 13/31 页 23 CN 106636431 A 23 DNA 人工序列 84 ccaac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