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30989.9 (22)申请日 2017.04.11 (71)申请人 尹康康 地址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安徽理工大学山南新区 (72)发明人 尹康康张静王玮晨 (51)Int.Cl. C12M 1/42(2006.01) C12M 1/26(2006.01) C12M 1/12(2006.01) C12M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57)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趋磁细菌取样领域, 具体的说 是一种趋磁细。
2、菌取样培养仪, 主要用于对湖泊水 域内水下泥土中的趋磁细菌进行大批量取样, 本 发明包括放泥箱、 搅拌装置、 箱盖、 转动板和取样 试管组; 放泥箱用于存放湖泊水域捞出的淤泥, 搅拌装置安装在放泥箱下部并用于对淤泥进行 搅拌, 箱盖用于对放泥箱上端进行封闭且为放泥 箱提供遮光条件, 转动板可转动的布置在放泥箱 右方, 取样试管组均匀安装在转动板上, 取样试 管组用于对趋磁细菌进行取样。 本发明主要是对 湖泊水域内水下泥土中的趋磁细菌进行大批量 的取样, 从而本发明的趋磁细菌相对于传统趋磁 细菌收集方式而言收集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CN 106967603 A。
3、 2017.07.21 CN 106967603 A 1.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主要用于对湖泊水域内水下泥土中的趋磁细菌进行大批 量取样,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放泥箱(1)、 搅拌装置(2)、 箱盖(3)、 转动板(4)和取样试管组(5); 所述的放泥箱(1)整体为上端敞开的立方体结构, 放泥箱(1)用于存放湖泊水域捞出的淤 泥, 放泥箱(1)侧壁设置有用于抽出淤泥的舱门; 所述的搅拌装置(2)安装在放泥箱(1)下部 并用于对淤泥进行搅拌, 以避免淤泥在放泥箱(1)内分布不均而造成取样不均; 所述的箱盖 (3)套在放泥箱(1)上, 箱盖(3)用于对放泥箱(1)上端进行封闭且为放泥箱(1)提供。
4、遮光条 件, 且箱盖(3)上均匀设置有可使趋磁细菌通过的通道; 所述的转动板(4)可转动的布置在 放泥箱(1)右方, 所述的取样试管组(5)均匀安装在转动板(4)上, 取样试管组(5)用于对趋 磁细菌进行取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箱盖(3)包括 盖体(31)、 通菌管(32)、 过滤膜(33)和倒泥仓(34); 所述的盖体(31)上端均匀设置有多排用 于放置通菌管(32)的通菌孔, 所述的通菌管(32)为上下两端敞开的空心圆柱形结构, 通菌 管(32)固连在盖体(31)的通菌孔内, 且通菌管(32)下端胶结有仅允许细菌通过的过滤膜 (33);。
5、 所述的盖体(31)上端面固连有圆柱形结构的倒泥仓(34), 淤泥通过倒泥仓(34)进入 放泥箱(1)内, 倒泥仓(34)上端设置有可开合的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盖体(31)上水 平设置有多排用于向通菌管(32)输送无菌水的输水道(311), 所述的输水道(311)贯穿各排 通菌孔并与通菌孔内的通菌管(32)相连通, 输水道(311)右端设置有用于封闭输水道(311) 的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特征在于: 盖体(31)的每排通菌 孔上方均对应布置有一个转动板(4), 放泥箱(1)右方设置有电机驱动的转动轴,。
6、 各转动板 (4)均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固连在转动轴上; 各转动板(4)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取样试管组 (5)的装管孔(41), 所述的装管孔(41)为螺纹孔, 且各转动板(4)上的装管孔(41)的数量与 间距均跟每排通菌孔一一对应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特征在于: 各转动板(4)的装管 孔(41)内均安装有取样试管组(5), 各取样试管组(5)均包括试管(51)、 硅胶套(52)和电磁 套(53), 所述的试管(51)内壁直径与通菌管(32)内壁直径相等, 所述的硅胶套(52)胶结在 试管(51)上部, 且硅胶套(52)上部位于试管(51)上端面上方, 硅胶套(。
7、52)下部设置有外螺 纹, 试管(51)通过硅胶套(52)螺纹连接在转动板(4)的装管孔(41)上, 所述的电磁套(53)内 侧壁设置有电磁铁, 电磁套(53)外侧壁通过螺纹安装在装管孔(41)下部, 且电磁套(53)可 包绕在试管(51)外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特征在于: 当转动板(4)位于盖 体(31)正上方且处于水平状态时, 盖体(31)上的各通菌管(32)上端面均与对应取样试管组 (5)的试管(51)开口处紧密贴合, 试管(51)上的硅胶套(52)包绕住通菌管(32)上端外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特征在于: 各取样。
8、试管组(5)均 包括琼脂(54), 各取样试管组(5)的试管(51)开口处紧固有固态琼脂(54), 琼脂(54)中部设 置有便于无菌水和细菌从通菌管(32)中进入试管(51)内的孔。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6967603 A 2 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适用于趋磁细菌取样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背景技术 0002 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是一类能够沿着磁场方向运动的革兰氏阴 性细菌, 它们分布广泛, 在湖泊、 海洋甚至湿土里都能找到。 趋磁细菌磁小体的形成和磁学 性质的研究, 不仅有助于揭示生物矿化作。
9、用的过程、 探讨生物感应地磁场变化的机理, 也是 古地磁学、 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此外, 细菌成因的磁铁矿在现代生物和医 学应用方面也展露了非凡的魅力。 因此,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趋磁细菌的研究已受到诸多学 科的广泛关注。 参见文献 “趋磁细菌磁小体的生物矿化作用和磁学性质研究进展”科学通 报, 2004年, 第49卷, 第24期, p2505-2510 ; 文献 “趋磁细菌磁小体研究进展”微生物学通 报, 2006年, 第33卷, 第3期, p133-137 。 0003 现有的趋磁细菌收集方式一般为: 首先, 采集湖水中水与泥交界处的样品, 再将样 品放置到玻璃缸中,。
10、 加入适量化学物质, 28避光培养20d左右,当水下污泥表面出现褐色 时标志富集基本完成; 接着, 制作收集器, 收集过程如下:取一培养皿,皿内置一铁丝网,从 富集的样品中取适量加入培养皿中(以淹没皿内的铁丝网为准).然后将已灭菌的收集器盛 满无菌水,在开口端盖上一层滤纸,迅速倒扣在平皿内的铁丝网上,最后,在收集器的底部 放一磁铁,S极向下, 同时平行作一对照,只是最后不加磁体, 收集4h左右后,用夹子夹紧收 集器的软管,用无菌注射器从取样孔收集趋磁细菌。 0004 现有的技术主要是在玻璃缸中进行趋磁细菌的富集, 完全富集好之后再通过单一 的收集器倒扣在培养皿上进行趋磁细菌的收集; 一方面, 。
11、上述现有的趋磁细菌收集方法无 法适应对大批量趋磁细菌的采集, 若需要对大批量趋磁细菌进行采集时, 要么需要增加多 组培养皿和收集器, 人工对每一组进行管理, 要么用一个收集器和培养皿进行多次使用, 十 分麻烦; 另一方面, 现有的趋磁细菌收集是等到趋磁细菌富集完成后进行的, 等待时间较 长, 无法做到趋磁细菌在富集的过程中即被收集, 导致浪费了很多时间。 0005 鉴于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具有以下特点: 0006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能够对湖泊水域内水下泥土中的 趋磁细菌进行大批量取样, 传统的趋磁细菌收集方式主要是先将趋磁细菌富集, 。
12、再取用培 养, 接着将试管倒置在培养皿中收集, 该传统方法无法适用于大批量操作, 从而本发明的趋 磁细菌收集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0007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放泥箱内一旦出现了趋磁细菌, 趋 磁细菌就可以自动运动到取样试管组中以被取用, 无需如传统方式一样需要等到趋磁细菌 完全富集完成再进行收集, 减少了趋磁细菌富集化完全完成的等待时间。 0008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电磁套可通过电流的通断来实现 磁力的通断, 进而当需要将试管内的趋磁细菌取出, 而又不想将试管取出时, 可提前使电磁 套失磁, 从而使得试管内的趋磁细菌便于被取出。 说明书 1。
13、/7 页 3 CN 106967603 A 3 0009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各取样试管组中琼脂的设计, 一方 面不会对无菌水充满试管的过程产生阻碍; 另一方面试管内的无菌水不至于从试管中大量 流出而造成地面严重潮湿以及趋磁细菌的流失。 发明内容 0010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主要是对 湖泊水域内水下泥土中的趋磁细菌进行大批量的取样, 从而本发明的趋磁细菌相对于传统 趋磁细菌收集方式而言收集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0011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主要用 于对湖泊水域内水下泥土中的趋。
14、磁细菌进行大批量取样, 本发明包括放泥箱、 搅拌装置、 箱 盖、 转动板和取样试管组; 所述的放泥箱整体为上端敞开的立方体结构, 放泥箱用于存放湖 泊水域捞出的淤泥, 且放泥箱侧壁设置有用于抽出淤泥的舱门, 该舱门可与外部管道相连 通以抽取放泥箱内的淤泥, 从而避免了人工频繁打开下述箱盖以取出淤泥的麻烦, 放泥箱 内壁上端安装有用于检测放泥箱内淤泥高度的传感器, 放泥箱内还安装有用于控制本发明 所有电动元件进行自动作业的PLC控制器; 所述的搅拌装置安装在放泥箱下部并用于对淤 泥进行搅拌, 以避免淤泥在放泥箱内分布不均而造成取样不均, 若不设计搅拌装置, 则有可 能存在淤泥在放泥箱的某处堆积较。
15、高, 而在放泥箱的其他地方则堆积较低的情况, 在这种 情况下, 有可能淤泥堆积较低处所富集的趋磁细菌因与箱盖间的距离较大无法进入取样试 管组内, 本发明搅拌装置的设计有效的避免了上述缺陷, 使得无论每次投放进本发明放泥 箱的淤泥量为多少, 本发明放泥箱内的淤泥上端面均能处于近似水平状态, 从而使得放泥 箱内各区域所富集的趋磁细菌与取样试管组的距离大致相同, 均能够运动到对应取样试管 组内, 从而该搅拌装置的设计使得本发明的放泥箱内能够一次投入大量的淤泥, 使得本发 明能够实现对大批量趋磁细菌的取样, 本发明搅拌装置可以是电机与搅拌杆或搅拌叶片的 组合, 但不局限于上述组合; 所述的箱盖套在放泥。
16、箱上, 箱盖用于对放泥箱上端进行封闭且 为放泥箱提供遮光条件, 趋磁细菌的富集处理需要在特定温度下进行避光培养,在这个过 程中污泥表面颜色会加深直至出现批量褐色时标志富集基本完成, 箱盖能够对放泥箱内的 淤泥进行遮光, 使得放泥箱内的淤泥表面能够完成趋磁细菌的富集处理, 且箱盖上均匀设 置有可使趋磁细菌通过的通道; 所述的转动板可转动的布置在放泥箱右方, 所述的取样试 管组均匀安装在转动板上, 取样试管组用于对趋磁细菌进行取样。 0012 具体的, 所述的箱盖包括盖体、 通菌管、 过滤膜和倒泥仓; 所述的盖体上端均匀设 置有多排用于放置通菌管的通菌孔, 所述的通菌管为上下两端敞开的空心圆柱形结。
17、构, 通 菌管固连在盖体的通菌孔内, 且通菌管下端胶结有仅允许细菌通过的过滤膜, 过滤膜的设 计是使得放泥箱内的淤泥不会从放泥箱进入通菌管, 从而不会造成通菌管内的大幅污染, 为后续取样试管组对趋磁细菌的取样营造一个较好的环境, 同时, 也使下述的无菌水不会 从通菌管流入放泥箱; 所述的盖体上端面固连有圆柱形结构的倒泥仓, 淤泥通过倒泥仓进 入放泥箱内, 倒泥仓上端设置有可开合的门。 工作时, 当需要对趋磁细菌进行批量取样, 则 只需人工将盖体套在放泥箱上, 接着将淤泥从倒泥仓处倒入放泥箱中, 再通过放泥箱内的 搅拌装置将淤泥拌平即可, 直至放泥箱内的传感器检测到淤泥高度达到通菌管下端的过滤 。
18、膜处之后, 停止添加淤泥, 接着淤泥再在放泥箱内做遮光处理, 在此过程中淤泥表面会聚集 说明书 2/7 页 4 CN 106967603 A 4 趋磁细菌, 趋磁细菌则会透过过滤膜以运动到通菌管中。 0013 具体的, 所述的盖体上水平设置有多排用于向通菌管输送无菌水的输水道, 所述 的输水道贯穿各排通菌孔并与通菌孔内的通菌管相连通, 输水道右端设置有用于封闭输水 道的阀; 工作时, 可通过外部水泵以将无菌水通入输水道内, 再经输水道运送到通菌管中, 从而使后续的取样试管组内充满无菌水, 便于趋磁细菌从放泥箱中运动到取样试管组的顶 端。 0014 具体的, 盖体的每排通菌孔上方均对应布置有一个。
19、转动板, 放泥箱右方设置有电 机驱动的转动轴, 各转动板均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固连在转动轴上; 各转动板上均设置有用 于安装取样试管组的装管孔, 所述的装管孔为螺纹孔, 且各转动板上的装管孔的数量与间 距均跟每排通菌孔一一对应相同。 工作时, 可通过控制转动轴的转动来带动转动板的旋转, 进而带动安装在转动板上的取样试管组以转动轴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 0015 具体的, 各转动板的装管孔内均安装有取样试管组, 各取样试管组均包括试管、 硅 胶套和电磁套, 所述的试管内壁直径与通菌管内壁直径相等, 该设计是使得试管与通菌管 的连接处更为契合, 从而有助于使进入试管和通菌管中的无菌水不至于从试管与通菌管。
20、的 连接处渗出, 所述的硅胶套胶结在试管上部, 且硅胶套上部位于试管上端面上方, 当试管倒 扣在通菌管上时, 硅胶套包绕在试管与通菌管的外围, 起防止水溢出的作用, 硅胶套下部设 置有外螺纹, 试管通过硅胶套螺纹连接在转动板的装管孔上, 该螺纹连接的设计使得试管 能够紧密的嵌套在转动板上而不至于在随转动板转动的过程中出现位置变动甚至掉落, 且 螺纹连接的设计也便于实验人员将试管从转动板上取下, 所述的电磁套内侧壁设置有电磁 铁, 电磁套外侧壁通过螺纹安装在装管孔下部, 且电磁套可包绕在试管外围, 电磁套能够提 供磁力以使放泥箱内的趋磁细菌能够自动运动到试管内且集中位于试管的管底处, 从而实 现。
21、对趋磁细菌的收集, 并且, 电磁套可通过电流的通断来实现磁力的通断, 进而当需要将试 管内的趋磁细菌取出, 而又不想将试管取出时, 可提前使电磁套失磁, 从而使得试管内的趋 磁细菌便于被取出。 0016 具体的, 当转动板位于盖体正上方且处于水平状态时, 盖体上的各通菌管上端面 均与对应取样试管组的试管开口处紧密贴合, 该设计是使得通菌管和试管内的无菌水难以 从通菌管与试管的连接处渗出, 试管上的硅胶套包绕住通菌管上端外侧壁, 该设计是进一 步防止无菌水的渗出; 防止无菌水从通菌管和试管内渗出的好处之一是减少无菌水流到地 面上的量, 减小地面潮湿, 好处之二是使得无菌水能够很便捷的充满试管, 。
22、不至于出现无菌 水与试管之间还存在空间的情况而影响到趋磁细菌的收集。 0017 具体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各取样试管组均包括琼脂, 各取样试 管组的试管开口处紧固有固态琼脂, 琼脂中部设置有便于无菌水和细菌从通菌管中进入试 管内的孔。 一方面, 琼脂中部设置有孔, 从而不会对无菌水充满试管的过程产生阻碍; 另一 方面, 琼脂的设计使得取样试管组在旋转的过程中, 试管内的无菌水不至于从试管中大量 流出而造成地面严重潮湿以及趋磁细菌的流失。 0018 有益效果: 0019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能够对湖泊水域内水下泥土中的 趋磁细菌进行大批量取样, 传统的。
23、趋磁细菌收集方式主要是先将趋磁细菌富集, 再取用培 养, 接着将试管倒置在培养皿中收集, 该传统方法无法适用于大批量操作, 从而本发明的趋 说明书 3/7 页 5 CN 106967603 A 5 磁细菌收集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0020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放泥箱内一旦出现了趋磁细菌, 趋 磁细菌就可以自动运动到取样试管组中以被取用, 无需如传统方式一样需要等到趋磁细菌 完全富集完成再进行收集, 减少了趋磁细菌富集化完全完成的等待时间。 0021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电磁套可通过电流的通断来实现 磁力的通断, 进而当需要将试管内的趋磁细菌取出。
24、, 而又不想将试管取出时, 可提前使电磁 套失磁, 从而使得试管内的趋磁细菌便于被取出。 0022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其各取样试管组中琼脂的设计, 一方 面不会对无菌水充满试管的过程产生阻碍; 另一方面试管内的无菌水不至于从试管中大量 流出而造成地面严重潮湿以及趋磁细菌的流失。 附图说明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0025 图2是本发明的A-A方向剖视图; 0026 图3是本发明的B-B方向剖视图; 0027 图4是本发明转动板的转动轨迹示意图; 0028 图5是本发明取样试管组的示意图; 0029 图中:。
25、 放泥箱1、 搅拌装置2、 箱盖3、 转动板4、 取样试管组5、 盖体31、 输水道311、 通 菌管32、 过滤膜33、 倒泥仓34、 装管孔41、 试管51、 硅胶套52、 电磁套53、 琼脂54。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1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主要用于对湖泊水域 内水下泥土中的趋磁细菌进行大批量取样, 本发明包括放泥箱1、 搅拌装置2、 箱盖3、 转动板 4和取样试管组5; 所述的放泥箱1整体为上端敞开的立方体结构, 放泥箱1用于。
26、存放湖泊水 域捞出的淤泥, 且放泥箱1侧壁设置有用于抽出淤泥的舱门, 该舱门可与外部管道相连通以 抽取放泥箱1内的淤泥, 从而避免了人工频繁打开下述箱盖3以取出淤泥的麻烦, 放泥箱1内 壁上端安装有用于检测放泥箱1内淤泥高度的传感器, 放泥箱1内还安装有用于控制本发明 所有电动元件进行自动作业的PLC控制器; 所述的搅拌装置2安装在放泥箱1下部并用于对 淤泥进行搅拌, 以避免淤泥在放泥箱1内分布不均而造成取样不均, 若不设计搅拌装置2, 则 有可能存在淤泥在放泥箱1的某处堆积较高, 而在放泥箱1的其他地方则堆积较低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 有可能淤泥堆积较低处所富集的趋磁细菌因与箱盖3间的距离。
27、较大无法进 入取样试管组5内, 本发明搅拌装置2的设计有效的避免了上述缺陷, 使得无论每次投放进 本发明放泥箱1的淤泥量为多少, 本发明放泥箱1内的淤泥上端面均能处于近似水平状态, 从而使得放泥箱1内各区域所富集的趋磁细菌与取样试管组5的距离大致相同, 均能够运动 到对应取样试管组5内, 从而该搅拌装置2的设计使得本发明的放泥箱1内能够一次投入大 量的淤泥, 使得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大批量趋磁细菌的取样, 本发明搅拌装置2可以是电机与 说明书 4/7 页 6 CN 106967603 A 6 搅拌杆或搅拌叶片的组合, 但不局限于上述组合; 所述的箱盖3套在放泥箱1上, 箱盖3用于 对放泥箱1上端进。
28、行封闭且为放泥箱1提供遮光条件, 趋磁细菌的富集处理需要在特定温度 下进行避光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污泥表面颜色会加深直至出现批量褐色时标志富集基本完 成, 箱盖能够对放泥箱1内的淤泥进行遮光, 使得放泥箱1内的淤泥表面能够完成趋磁细菌 的富集处理, 且箱盖3上均匀设置有可使趋磁细菌通过的通道; 所述的转动板4可转动的布 置在放泥箱1右方, 所述的取样试管组5均匀安装在转动板4上, 取样试管组5用于对趋磁细 菌进行取样。 0032 具体的, 如图1、 图2、 图3和图4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所述 的箱盖3包括盖体31、 通菌管32、 过滤膜33和倒泥仓34; 所述的盖体31。
29、上端均匀设置有多排 用于放置通菌管32的通菌孔, 所述的通菌管32为上下两端敞开的空心圆柱形结构, 通菌管 32固连在盖体31的通菌孔内, 且通菌管32下端胶结有仅允许细菌通过的过滤膜33, 过滤膜 33的设计是使得放泥箱1内的淤泥不会从放泥箱1进入通菌管32, 从而不会造成通菌管32内 的大幅污染, 为后续取样试管组5对趋磁细菌的取样营造一个较好的环境, 同时, 也使下述 的无菌水不会从通菌管32流入放泥箱1; 所述的盖体31上端面固连有圆柱形结构的倒泥仓 34, 淤泥通过倒泥仓34进入放泥箱1内, 倒泥仓34上端设置有可开合的门。 工作时, 当需要对 趋磁细菌进行批量取样, 则只需人工将盖。
30、体31套在放泥箱1上, 接着将淤泥从倒泥仓34处倒 入放泥箱1中, 再通过放泥箱1内的搅拌装置2将淤泥拌平即可, 直至放泥箱1内的传感器检 测到淤泥高度达到通菌管32下端的过滤膜33处之后, 停止添加淤泥, 接着淤泥再在放泥箱1 内做遮光处理, 在此过程中淤泥表面会聚集趋磁细菌, 趋磁细菌则会透过过滤膜33以运动 到通菌管32中。 0033 具体的, 如图1、 图2和图4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所述的盖 体31上水平设置有多排用于向通菌管32输送无菌水的输水道311, 所述的输水道311贯穿各 排通菌孔并与通菌孔内的通菌管32相连通, 输水道311右端设置有用于封闭输水道。
31、311的 阀; 工作时, 可通过外部水泵以将无菌水通入输水道311内, 再经输水道311运送到通菌管32 中, 从而使后续的取样试管组5内充满无菌水, 便于趋磁细菌从放泥箱1中运动到取样试管 组5的管底。 0034 具体的, 如图1、 图2和图5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盖体31的 每排通菌孔上方均对应布置有一个转动板4, 放泥箱1右方设置有电机驱动的转动轴, 各转 动板4均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固连在转动轴上; 各转动板4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取样试管组5 的装管孔41, 所述的装管孔41为螺纹孔, 且各转动板4上的装管孔41的数量与间距均跟每排 通菌孔一一对应相同。 工作时, 可。
32、通过控制转动轴的转动来带动转动板4的旋转, 进而带动 安装在转动板4上的取样试管组5以转动轴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 0035 具体的, 如图2和图5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各转动板4的 装管孔41内均安装有取样试管组5, 各取样试管组5均包括试管51、 硅胶套52和电磁套53, 所 述的试管51内壁直径与通菌管32内壁直径相等, 该设计是使得试管51与通菌管32的连接处 更为契合, 从而有助于使进入试管51和通菌管32中的无菌水不至于从试管51与通菌管32的 连接处渗出, 所述的硅胶套52胶结在试管51上部, 且硅胶套52上部位于试管51上端面上方, 当试管51倒扣在通菌管。
33、32上时, 硅胶套52包绕在试管51与通菌管32的外围, 起防止水溢出 的作用, 硅胶套52下部设置有外螺纹, 试管51通过硅胶套52螺纹连接在转动板4的装管孔41 说明书 5/7 页 7 CN 106967603 A 7 上, 该螺纹连接的设计使得试管51能够紧密的嵌套在转动板4上而不至于在随转动板4转动 的过程中出现位置变动甚至掉落, 且螺纹连接的设计也便于实验人员将试管51从转动板4 上取下, 所述的电磁套53内侧壁设置有电磁铁, 电磁套53外侧壁通过螺纹安装在装管孔41 下部, 且电磁套53可包绕在试管51外围, 电磁套53能够提供磁力以使放泥箱1内的趋磁细菌 能够自动运动到试管51内。
34、且集中位于试管51的管底处, 从而实现对趋磁细菌的收集, 并且, 电磁套53可通过电流的通断来实现磁力的通断, 进而当需要将试管51内的趋磁细菌取出, 而又不想将试管51取出时, 可提前使电磁套53失磁, 从而使得试管51内的趋磁细菌便于被 取出。 0036 具体的, 当转动板4位于盖体31正上方且处于水平状态时, 盖体31上的各通菌管32 上端面均与对应取样试管组5的试管51开口处紧密贴合, 该设计是使得通菌管32和试管51 内的无菌水难以从通菌管32与试管51的连接处渗出, 试管51上的硅胶套52包绕住通菌管32 上端外侧壁, 该设计是进一步防止无菌水的渗出; 防止无菌水从通菌管32和试管。
35、51内渗出 的好处之一是减少无菌水流到地面上的量, 减小地面潮湿, 好处之二是使得无菌水能够很 便捷的充满试管51, 不至于出现无菌水与试管51之间还存在空间的情况而影响到趋磁细菌 的收集。 0037 具体的, 如图5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取样培养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 优选的实施方式, 各取样试管组5均包括琼脂54, 各取样试管组5的试管51开口处紧固有固 态琼脂54, 琼脂54中部设置有便于无菌水和细菌从通菌管32中进入试管51内的孔。 一方面, 琼脂中部设置有孔, 从而不会对无菌水充满试管51的过程产生阻碍; 另一方面, 琼脂的设计 使得取样试管组5在旋转的过程中, 试管51内。
36、的无菌水不至于从试管51中大量流出而造成 地面严重潮湿以及趋磁细菌的流失。 0038 初始状态下, 转动板4位于放泥箱1右上方, 转动板4上的取样试管组5处于竖直状 态且试管51开口朝上, 工作时, 当需要对趋磁细菌进行大批量的收集取样, 则首先, 通过人 工将盖体31套在放泥箱1上, 接着将淤泥从倒泥仓34处倒入放泥箱1中, 再加入适量化学物 质(所述的化学物质是现有趋磁细菌领域的公知技术, 在此不做阐述), 再通过放泥箱1内的 搅拌装置2将淤泥拌平即可, 直至放泥箱1内的传感器检测到淤泥高度达到通菌管32下端的 过滤膜33处之后, 停止添加淤泥, 接着淤泥再在放泥箱1内做遮光处理, 在此过。
37、程中淤泥表 面会聚集趋磁细菌。 0039 接着, 转动板转动180度以使得各取样试管组的试管开口与箱盖3上对应的各通菌 管上端相贴合, 之后, 通过外部水泵以将无菌水通入输水道311内, 再经输水道311运送到通 菌管32中, 从而使取样试管组5内充满无菌水, 进而, 在放泥箱1的淤泥表面所聚集的趋磁细 菌将陆续从放泥箱1中运动到通菌管32, 再从通菌管32运动到取样试管组5的管底, 在取样 试管组5外围电磁套的磁力作用下各趋磁细菌汇聚到取样试管组5的管底处, 接着, 转动板4 再反向转动180度, 以使得收集有趋磁细菌的取样试管组5的试管51开口朝上, 接着再将各 取样试管组5内的趋磁细菌取。
38、出。 0040 反复重复上述动作, 以实现将放泥箱1内淤泥中的趋磁细菌进行批量收集取样; 本 发明通过放泥箱1、 搅拌装置2、 箱盖3、 转动板4和取样试管组5的配合作业, 不可分割, 实现 对趋磁细菌的批量化收集取样。 004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说明书 6/7 页 8 CN 106967603 A 8 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 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 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 界定。 说明书 7/7 页 9 CN 106967603 A 9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3 页 10 CN 106967603 A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1 CN 106967603 A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2 CN 106967603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