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褶缝纫机.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881255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8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07043.1

申请日:

2002.03.11

公开号:

CN1375591A

公开日:

2002.10.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5B19/04; D05B21/00

主分类号:

D05B19/04; D05B21/00

申请人:

重机公司;

发明人:

石桥次郎; 镰仓新治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优先权:

2001.03.09 JP 2001-67569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汪惠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纳褶缝纫机,具有:储存适用于第1缝制物、分别对把从缝制的起点到终点的缝制范围分割成多个缝制区间的每个区间分配纳褶量及送布量而构成的第1纳褶数据的第1存储装置(22),和对第1纳褶数据从所述起点到终点的数据排列顺序进行翻转作成翻转纳褶数据、且将其任意的排列地点设定为起点而作成第2纳褶数据、并将该纳褶数据储存在第2存储装置(26)中的第2数据作成装置(24),和从起点顺序读取出该数据并对与第1缝制物对称的第2缝制物进行缝制的纳褶控制装置(28)。这种纳褶缝纫机,在使用把第1缝制物用的第1纳褶数据翻转过来的数据,对与其相对称的第2缝制物进行纳褶缝制时,可以改变起始位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纳褶缝纫机,能够通过使上送布量和下送布量不同,实行 在缝制物上的纳褶缝制;其特征在于:具有: 储存适用于第1缝制物的纳褶缝制、分别对把从缝制的起点到终点 的缝制范围分割成多个缝制区间的每个区间分配规定的纳褶量而构成的 第1纳褶数据的第1存储装置,和 对所述第1纳褶数据,把从所述起点到终点的数据排列顺序进行翻 转作成翻转纳褶数据的翻转处理装置,和 将翻转排列的所述翻转纳褶数据的任意排列地点设定为起点而作成 第2纳褶数据的起点设定装置; 根据所述第2纳褶数据,从所述起点依次按规定的纳褶量进行与所 述第1缝制物对称的第2缝制物的纳褶缝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褶数 据,具有把所述纳褶量和送布量一同分配在每个所述缝制区间的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选择 所述第1纳褶数据或第2纳褶数据的装置和把所选择的纳褶数据在每个 缝制区间进行微调整编辑的编辑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把从 所述第2纳褶数据读出的纳褶量转换成下一个缝制区间的纳褶量的转换 装置。
5: 一种纳褶缝纫机,能够通过使上送布量和下送布量不同,实行 一边在缝制物上形成纳褶一边进行缝制的纳褶缝制;其特征在于:具有: 储存适用于第1缝制物、分别对排列在从缝制的起点到终点的缝制 范围上的各送布量分配规定的纳褶量而构成的第1纳褶数据的第1存储 装置,和 对所述第1纳褶数据,把从所述起点到终点的数据排列顺序进行翻 转作成翻转纳褶数据的翻转处理装置,和 将翻转排列的所述翻转纳褶数据的任意排列地点设定为起点而作成 第2纳褶数据的起点设定装置; 根据所述第2纳褶数据,从所述起点依次按规定的纳褶量进行与所 述第1缝制物对称的第2缝制物的纳褶缝制。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纳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 第2缝制物,是面料上的缝制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实质上为同一处的筒 状袖子面料。

说明书


纳褶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褶缝纫机,在上左右袖子时,对于左右袖子的一支袖子(第1缝制物)和与其对称的另外一支袖子(第2缝制物)轮流使用分别对应于它们的一对缝制程序数据进行纳褶缝制。背景技术

    一般,在上西服的袖子等时,是一边使上送布量大于下送布量、即进行所谓的纳褶,一边进行缝制。

    当使用能进行这种缝制的纳褶缝纫机上袖子时,比如以右侧袖子为例,是使用右袖用的纳褶数据(缝制程序数据)进行缝制的,该数据把从缝制的起点到终点之间的缝制范围分成多个缝制区间,对每个区间分配纳褶量。然后,在用同一个缝纫机上左侧袖子时,使用把上述右袖用纳褶数据地起点和终点颠倒过来构成的左袖用纳褶数据,进行以上右袖时的终点为起点的反方向的缝制。

    在特公平1-319175号公报中公开了这种对左右对称的加工面料纳褶的缝纫机,它具有根据一方(第1)加工面料作成各缝制区域从A~F的各个针脚数数据和纳褶量数据的第1数据作成装置,和在缝制另外一方(第2)的加工面料时,通过操作反转开关自动地把用上述第1数据作成装置作成的数据进行逆向读出运算的第2数据作成装置。

    但是,一般在上述的上袖缝制中,多为轮流反复进行右袖、左袖的缝制,为了实现左右上袖具有相同的高质量的上袖缝制,要花费很多工夫。例如,缝制时的纳褶量,通常表现为前后身面料的针脚长度与袖子面料的针脚长度之差,但缝制的开始位置有时在数据上不必在左右的袖子的同一位置更好。其理由是,根据缝制类型和面料,用改变左右上袖缝制的开始位置的方法可以得到漂亮的完成品,因此,更希望在左右袖子的面料(第1第2缝制物)上变更纳褶缝制的开始位置。

    但是,以往的纳褶缝纫机,在缝制与第1缝制物对称的第2缝制物时,如上所述,是把第1缝制物使用的第1数据翻转,从对应于它的缝制终点的纳褶量开始按逆向顺序读出每个区域的数据,进行按顺序设定的运算并作成第2数据,因此就产生了在纳褶缝制第2缝制物时不能在面料上变更开始位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褶缝纫机,使用把纳褶缝制第1缝制物时用的第1纳褶数据翻转作成的纳褶数据,在纳褶缝制与第1缝制物有对称关系的第2缝制物时可以容易地从与第1缝制物的面料上的不同位置开始缝制。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纳褶缝纫机,是使上送布量和下送布量不同,这样一边在缝制物上形成纳褶一边进行缝制的能够实行纳褶缝制的纳褶缝纫机,具有:储存适用于第1缝制物的纳褶缝制、分别对把从缝制的起点到终点的缝制范围分割成多个缝制区间的每个区间分配规定的纳褶量而构成第1纳褶数据的第1存储装置,和对所述第1纳褶数据,把从所述起点到终点的数据排列顺序进行翻转作成翻转纳褶数据的翻转处理装置,和将翻转排列的所述翻转纳褶数据的任意排列地点设定为起点而作成第2纳褶数据的起点设定装置;根据所述第2纳褶数据,从所述起点依次按规定的纳褶量进行与所述第1缝制物对称的第2缝制物的纳褶缝制。

    另外,同样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纳褶缝纫机,是使上送布量和下送布量不同,这样一边在缝制物上形成纳褶一边进行缝制的能够实行纳褶缝制的纳褶缝纫机,具有:储存适用于第1缝制物的纳褶缝制、分别对排列在从缝制的起点到终点的缝制范围上的各送布量分配规定的纳褶量而构成第1纳褶数据的第1存储装置,和对所述第1纳褶数据,把从所述起点到终点的数据排列顺序进行翻转作成翻转纳褶数据的翻转处理装置,和将翻转排列的所述翻转纳褶数据的任意排列地点设定为起点而作成第2纳褶数据的起点设定装置;和根据所述第2纳褶数据,从所述起点依次按规定的纳褶量进行与所述第1缝制物对称的第2缝制物的纳褶缝制。

    即,在本发明中,由于把用于缝制第1缝纫物的第1纳褶数据的缝制顺序翻转、作成能从相反方向缝制对称的第2缝制物的翻转纳褶数据,同时,可把数据上的任意送布位置作为起点,变更翻转纳褶数据的排列,所以,可以从面料上的任意起始位置进行第2缝制物纳褶缝制。附图说明

    图1出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纳褶缝纫机的主要部分框图。

    图2是上述纳褶缝纫机的整体概要框图。

    图3是第1纳褶数据结构的形象示意图。

    图4是第1纳褶数据的数值表。

    图5是实施例作用的主要部分的概略流程图。

    图6是在作成纳褶数据时所显示的显示器画面的形象说明图。

    图7是将第1纳褶数据翻转的翻转纳褶数据结构的形象说明图。

    图8是以翻转纳褶数据作成第2纳褶数据结构的形象说明图。

    图9是适用于实施例2的第1纳褶数据结构的形象说明图。

    图10是适用于同上实施例的翻转纳褶数据结构的形象说明图。

    图11是以针数为单位变更开始位置以后的翻转纳褶数据的说明图。

    图12适用于实施例4的第1纳褶数据结构的形象说明图。

    图中:10—缝纫机控制部,12—缝纫机主体,14—操作面板,20—第1数据作成装置,22—第1存储装置,24—第2数据作成装置,26—第2存储装置,28—纳褶控制装置,30—开始位置设定装置,32—程序数据编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出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纳褶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图2是该纳褶缝纫机的整体概要框图。

    本实施例的纳褶缝纫机可以使上送布量与下送布量不同地在缝制物上进行纳褶缝制,如图2所示,它具有进行各种运算、控制的缝纫机控制部10、执行缝制动作的缝纫机主体12和操作人员在缝制时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面板14。

    在上述缝纫机控制部10内,装有进行作成下述数据等的各种运算处理的CPU100、储存各种程序的ROM102、储存各种处理数据等的RAM104、控制从上述缝纫机主体12向缝纫机控制部10输入各种信号的输入信号控制电路106和控制从缝纫机控制部10向缝纫机主体12输出各种信号的输出信号控制电路108。

    另外,在上述缝纫机本体12上,具有针上位置检测传感器120、步骤转换开关122、缝纫机起动踏板124、缝纫机转数检测传感器126、使缝纫机主轴旋转的缝纫机电机128、为送进上面料的上送布电机130、为送进下面料的下送布电机132和缝纫机转数设定部134等。另外,上述操作面板14具有带触摸面板的显示部14a,可以通过触摸画面,进行对显示部14a的数据作成模式的选择、开始位置的设定、数据的编辑和第1、第2数据的选择等画面切换的操作。

    本实施例的纳褶缝纫机,如图1所示,作为主要结构,具有第1数据作成装置20、储存作成数据的第1存储装置22、第2数据作成装置24和第2存储装置26。所述第1数据作成装置20,作成适用于第1缝制物的纳褶缝制,把缝制起点到终点的缝制范围分成多个缝制区域,并在每个区域分别对规定的纳褶量和送布量两者进行分配的第1纳褶数据;所述第2数据作成装置24,读出所储存的上述第1纳褶数据,把从上述起点到终点的数据排列顺序进行翻转,并发挥作成翻转纳褶数据的翻转处理装置以及把翻转排列的上述翻转纳褶数据的任意排列地点设定为起点、作成第2纳褶数据的起点设定装置的功能;所述第2存储装置26,在储存作成的上述翻转纳褶数据或者第2纳褶数据的同时,在纳褶缝制与上述第1缝制物对称的第2缝制物时,在由控制缝纫机驱动的缝纫机控制部10的CPU100构成的纳褶控制装置28中将该第2纳褶数据从上述起点依次输出。同时,上述第1数据作成装置20、第2数据作成装置24与上述纳褶控制装置28一样,由上述CPU100构成,而具有上述第1、第2存储装置22、26的数据存储装置由上述RAM104构成。

    另外,在上述纳褶缝纫机的上述操作面板14上,设有为了作成上述第2纳褶数据而在设定(变更)开始(起点)位置时使用的开始位置设定装置30和在进行微调纳褶数据等的编辑指示时使用的程序数据编辑装置32。即,虽然也有重复部分,但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发明中,分别地所述的翻转处理装置是由CPU100构成,起点设定装置是由开始位置设定装置30及CPU100构成,编辑装置是由程序数据编辑装置32及CPU100构成,转换装置是由步骤转换开关122及CPU100构成。

    其次,作为纳褶缝制右袖用的程序数据,以使用如图3的曲线和图4的表中所表示的形象图的第1纳褶数据为例,按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

    该第1纳褶数据是这样设定的:把相当于右袖面料一周的、从缝制的起点到终点的缝制范围,如图3所示,用针数(送布量)作为进给单位分成从A到F的6个缝制区间,同时在各区间以纳褶量为0(上下送布量都为例如2.0mm)的区间F作为基准,比如设定0.2mm为单位等级数。因此,如图4所示的针数6的缝制区间A的等级7,此时的纳褶量为1.4mm。这样,本实施例所使用的纳褶数据是由各个分配在多个缝制区间的每个区间的纳褶量和针数构成。

    首先,在上述第1纳褶数据作成装置20中,从由纳褶数据作成装置和针脚数(针数)数据作成装置作成的缝制起点区间A的第1针(排列地点)开始,依次按照缝制区间的顺序输入纳褶量数据和针数数据,作成如上所述结构的第1纳褶数据,并储存在存储装置22中(步骤1)。此时,在图6的显示部14a所示画面的左侧画面14aL上,至少显示有图3、图4当中的一个图。

    在把上述第1纳褶数据作成装置20中的第1纳褶数据输入到第1存储装置22中的同时,读取该数据并由上述第2数据作成装置24进行翻转处理(步骤2),作成如图7所示的形象的翻转纳褶数据,并把该数据储存在第2存储装置26中(步骤3)。该翻转纳褶数据就是把上述第1纳褶数据的顺序翻转过来作成的数据。把该翻转纳褶数据曲线化的图7,同样地显示在上述图6画面上的右侧画面14aR上(省略图示)。如上所述,第1纳褶数据与其翻转纳褶数据的作成,可以对多个缝制对象物实施,并把它们同样地储存在上述第1、第2存储装置中。

    然后,在进行纳褶缝制左袖面料(第2缝制物)时,可以通过上述操作面板14对是否要变更缝制的开始位置进行选择(步骤4)。当不变更开始位置时(步骤4的“否”)把上述第2存储装置26中储存的翻转纳褶数据原封不动地作为缝制左袖用的第2纳褶数据输入到上述纳褶控制装置28中,能够由纳褶量控制装置28A、针数控制装置28B控制纳褶量和针数等,只按照翻转过来的纳褶数据进行纳褶缝制。

    另一方面,当要变更缝制开始位置时(步骤4的“是”),操作人员使用操作面板14上的开始位置设定装置30,用步骤位置指示开关30B在开始位置指示输入要设定的步骤(缝制区间)(步骤5)。

    具体的是,在显示部14a上显示的图7的曲线内,触摸在开始位置上设定的步骤进行指定,被指定的部分,例如被区分于其他步骤地翻转显示出来。另外,当取消指定时,触摸翻转显示的步骤则翻转显示消失,还有如果变更为其他步骤时,触摸其他步骤,则当初步骤的翻转显示消失,同时翻转显示新指定的步骤。在指定完毕后,触摸图5所示的开始位置设定按钮,则由上述第2数据作成装置24进行从上述第2存储装置26读取翻转纳褶数据并把所指定的步骤排列在最初(前头)、而把它前一个步骤排在最后的变更处理(步骤6)。

    如此变更了排列的翻转纳褶数据作为左袖缝制用的第2纳褶数据,再次被储存在第2存储装置26中(步骤7)。图8所示的是按照这个顺序把数据上的开始位置(起点)从上述图7所示的翻转纳褶数据的最初步骤(缝制区间)RF变更设定为第2个步骤RE(第1针)时的第2纳褶数据的情况。在这样作成了第2纳褶数据时,取代显示在上述图6的画面右侧的上述图7的数据,再次显示出对应于图8的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操作面板14的指令,由上述编辑装置32可以对纳褶数据按每个步骤进行数据编辑的选择。即,由编辑装置32的程序编号选择装置32A,选择对应于已作成的储存在第1、第2存储装置22、26中的所希望的缝制物纳褶数据的程序编号,由数据选择装置32B以第1或第2纳褶数据作为对象进行选择,再由步骤编号选择装置32C选择作为编辑对象的纳褶数据的步骤编号。如此选择了步骤编号以后,就可以任意变更分配在该步骤中的纳褶量数据和针数数据,这样编辑的纳褶数据可以再次保存在上述第1存储装置22或第2存储装置26中。

    如上所述,在根据需要进行了编辑、作成和保存第2纳褶数据以后,操作人员在操作面板14上选择对于缝制对象的缝制程序数据,然后当按下缝纫机起动开关(踏板)124时,缝纫机主体12开始缝制,依次读出作成的第2纳褶数据并实施纳褶缝制。从而,这时的数据上的开始位置就成为由上述开始位置设置装置30设定的步骤,可以从左右面料上不同的位置分别开始纳褶缝制。

    一般来说,不从左右袖子相同位置开始缝制的方法有时更好。其理由是,例如,由于面料的“编织方向”是倾斜进入的,所以根据缝纫行进方向纳褶的加减会发生变化,所以,为了达到完成品具有相同的纳褶状态,就最好不要原封不动地使用左右翻转的纳褶数据。为此,就产生了把缝制数据(通常为纳褶量和缝制长度等)设定为左右不相同的进行缝制的必要,而过去无法对应这些要求。

    但是,根据以上详述的本实施例,在上左右袖子时,由于可以变更设定两者纳褶缝制的开始位置,与过去相比,可以实行高出一档的高质量的上袖缝制。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由于用上述编辑装置23可以设定作成左右袖子的各个不同的数据,所以,具有可以实行更高质量的上袖缝制的优点。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纳褶数据是由把纳褶量与针数(送布量)一起分配在每个缝制区间而构成,所以,可以用针数控制纳褶量,因此可以使纳褶缝制自动化。

    实施例2

    图9出示的是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2的相当于上述图3、图4所示的第1纳褶数据,图10同样出示的是相当于上述图8所示的第2纳褶数据。这些第1及第2纳褶数据,把纳褶量用1字节的数据记录并把它作为每1针的顺序数据按各缝制区间的每一个长度储存。根据这样的做法,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另外,根据这样的数据结构,在上述实施例1中,以分割区间(缝制区间)为单位,只能把该边界点的排列地点设定为开始位置,对此,根据本实施例,在开始位置使用例如某种特殊的代码名,也可以把边界点以外的任意排列地点设定为数据上的开始位置(起点)。图11是以该情况为例,在翻转纳褶数据上把80设定为开始位置代码的示例,可以从该80的位置开始缝制。

    作为指定代码80位置的方法,使用的是开始位置设定装置30的开始位置指示开关30A,和实施例1一样,是用触摸图7的曲线化了的翻转纳褶数据的规定位置来设定开始位置的方法。另外,虽然把实施例1中指定的缝制区间翻转显示,但在实施例2中在指定的起点上显示的是指标。关于取消、变更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1或2中,以把规定的纳褶量数据和针数(送布量数据)分配到多个缝制区的每个区间而构成的纳褶数据为例,下面,对使用只把前者、即纳褶量分配到每个缝制区间的纳褶数据的实施例3进行说明。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纳褶缝纫机,如在上述图2中同时记述的那样,具有作为转换装置的步骤转换开关122,操作者边看着设在缝制物上的V形缺口标记(无图示)边对应该标记按动该开关122,按顺序转换步骤,并对应于各步骤的纳褶量进行缝制,除此之外,实质上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也可以根据操作者的判断调整各缝制区间的长度,所以,可以实行符合缝制物特征的更适当的纳褶缝制。

    实施例4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4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纳褶缝纫机除了把规定的纳褶量分配给适用于第1缝制物的纳褶缝制的、由分别对在缝制的起点到终点的缝制范围内排列的各针数(送布量)分配规定的纳褶量而构成的第1纳褶数据,储存在上述第1存储装置22中以外,实质上与上述实施例1的缝纫机一样。

    根据本实施例,如与上述图3相当的图12(A)和与上述图9相当的图12(B)所示,没有如上所述的缝制区间的概念,即使在使用由在每一针上设定的规定的纳褶量构成第1纳褶数据时,也可以容易地作成把任意排列地点设定为起点的第2纳褶数据。

    以上是本发明的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上述所示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主要宗旨的范围内做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出示了纳褶缝纫机的具体结构,本发明的纳褶缝纫机不限定为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缝纫机。

    另外,上述实施例是用针数(针脚数)表示送布量的情况,但不仅仅限于此,也可以用长度(mm)表示。

    另外,翻转纳褶数据的作成,可以在把第1纳褶数据全部输入以后总括翻转作成,也可以从输入的一个缝制区间的旁边作成按顺序翻转的纳褶数据。若具体地说明后者,就是在输入了第1纳褶数据的初始缝制区间的数据以后,立刻把该数据作为翻转纳褶数据的最后缝制区间的数据储存起来,如此反复直到输入到最后的缝制区间,以此作成翻转纳褶数据。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是把第2纳褶数据储存在第2存储装置中,然后从中读取数据并进行缝制的情况,但也可以不进行储存,而在缝制时直接读取翻转纳褶数据,进而也可以边依次翻转变换第1缝制数据边读取数据。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发明,使用把对第1缝制物进行纳褶缝制时所用的第1纳褶数据翻转作成的纳褶数据,在对与第1缝制物有对称关系的第2缝制物进行纳褶缝制时,可以容易地从与第1缝制物不同的位置开始缝制。

纳褶缝纫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纳褶缝纫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纳褶缝纫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纳褶缝纫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褶缝纫机.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纳褶缝纫机,具有:储存适用于第1缝制物、分别对把从缝制的起点到终点的缝制范围分割成多个缝制区间的每个区间分配纳褶量及送布量而构成的第1纳褶数据的第1存储装置(22),和对第1纳褶数据从所述起点到终点的数据排列顺序进行翻转作成翻转纳褶数据、且将其任意的排列地点设定为起点而作成第2纳褶数据、并将该纳褶数据储存在第2存储装置(26)中的第2数据作成装置(24),和从起点顺序读取出该数据并对与第1缝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缝纫;绣花;簇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