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pdf

上传人:南*** 文档编号:8812383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325580.5

申请日:

20170510

公开号:

CN106957796A

公开日:

201707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M1/22,A01G1/04

主分类号:

C12M1/22,A01G1/04

申请人:

湖北新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石猛

地址: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经济开发区综合大道(西)10号

优先权:

CN201710325580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冯子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四周的侧围,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的四周连接于所述侧围的内侧,所述隔层内部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侧围一端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侧围的另一端设置有通风口,且所述通风口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隔层之间,所述侧围两侧边的中部均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所述侧围两侧边的上端均设置有圆弧折边。本发明通风性好,定位便捷,有效提高了蛹虫草的培育质量,采光性好,放置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四周的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的四周连接于所述侧围的内侧,所述隔层内部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侧围一端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侧围的另一端设置有通风口,且所述通风口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隔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两侧边的中部均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至所述侧围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两侧边的上端均设置有圆弧折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蛹虫草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

【背景技术】

蛹虫草为子囊菌门,肉座目,虫草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等,有部分地区亦称为蛹虫草,世界性分布,天然资源数量很少。蛹虫草中含有大量的虫草素,虫草素具有特殊医疗保健功能,已有不少以虫草素为主的保健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投放市场。在中国也已将由虫草素合成的治疗白血病的新药进入期临床试用,中医认为其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有显著疗效,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起护肝作用,提高身体抗病毒和抗辐射能力。然而由于其天然资源稀少,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蛹虫草栽培器皿透气性差,导致蛹虫草的生长长势缓慢,蛹虫草的培育质量得不到保证,且放置在蛹虫草栽培支架上容易滑落,使用不便,操作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通过设置隔层以及通风口有利于蛹虫草培育基的通风,提高了蛹虫草的培育质量;设置限位凸起,避免了蛹虫草栽培器皿的滑落,且放置方便,无需刻意进行位置的调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四周的侧围,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的四周连接于所述侧围的内侧,所述隔层内部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侧围一端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侧围的另一端设置有通风口,且所述通风口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隔层之间,所述隔层的设置有利于蛹虫草培育基的通风,也保证了培育现场的整洁。

较佳的,所述侧围的两侧边的中部均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至所述侧围的两端,所述加强筋的设置使蛹虫草栽培器皿更结实,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所述侧围两侧边的上端均设置有圆弧折边,以所述圆弧折边为受力点,便于搬运。

进一步的,所述侧围形成一个下端小,上端大的梯形,便于采光,并且为蛹虫草的生长提高了更大的空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隔层以及通风口有利于蛹虫草培育基的通风,提高了蛹虫草的培育质量,并且避免了散落的蛹虫草培育基对培育现场造成的污染;设置限位凸起,起到了定位的作用,避免了蛹虫草栽培器皿从蛹虫草栽培支架上滑落,造成栽培器皿的损坏,且放置方便,无需刻意进行位置的调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侧围,3、加强筋,4、隔层,5、通孔,6、圆弧折边,7、限位凸起,8、通风口,9、横梁,10、蛹虫草栽培支架,11、圆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和图2,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方四周的侧围2,所述底板1上方设置有隔层4,所述隔层4的四周连接于所述侧围2的内侧,所述隔层4内部设置有多个通孔5,所述侧围2一端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凸起7,所述侧围2的另一端设置有通风口8,且所述通风口8位于所述底板1与所述隔层4之间,所述通孔5以及所述通风口8形成空气流通通道,有利于蛹虫草培育基的通风,也保证了培育现场的整洁。

所述侧围4的两侧边的中部均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延伸至所述侧围2的两端,所述加强筋3的设置使蛹虫草栽培器皿更结实,使用寿命更长。

所述侧围2两侧边的上端均设置有圆弧折边6,以所述圆弧折边6为受力点,便于搬运。

所述侧围2形成一个下端小,上端大的梯形,便于采光,并且为蛹虫草的生长提高了更大的空间。

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所述限位凸起7相抵于蛹虫草栽培支架10中设置的横梁9上,将所述底板1倚靠在圆钢11上,此时所述通风口8向上,所述通孔5以及所述通风口8形成空气流通通道,便于蛹虫草培育基的通风。

本发明提高了蛹虫草的培育质量,有效避免了蛹虫草栽培器皿的滑落,通风性和采光性好,放置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25580.5 (22)申请日 2017.05.10 (71)申请人 湖北新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经济开 发区综合大道 (西) 10号 (72)发明人 石猛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53 代理人 冯子玲 (51)Int.Cl. C12M 1/22(2006.01) A01G 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 包括底 。

2、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四周的侧围, 所述底 板上方设置有隔层, 所述隔层的四周连接于所述 侧围的内侧, 所述隔层内部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 述侧围一端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凸起, 所述侧围的 另一端设置有通风口, 且所述通风口位于所述底 板与所述隔层之间, 所述侧围两侧边的中部均设 置有横向的加强筋, 所述侧围两侧边的上端均设 置有圆弧折边。 本发明通风性好, 定位便捷, 有效 提高了蛹虫草的培育质量, 采光性好, 放置方便, 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6957796 A 2017.07.18 CN 106957796 A 1.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 包括底板以。

3、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四周的侧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隔层, 所述隔层的四周连接于所述侧围的内侧, 所述隔层内部设置有 多个通孔, 所述侧围一端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凸起, 所述侧围的另一端设置有通风口, 且所述 通风口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隔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围两侧边的中部均 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延伸至所述侧围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围两侧边的上 端均设置有圆弧折边。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6957796 A 2 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 【技术领域】 0。

4、001 本发明涉及蛹虫草培育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 【背景技术】 0002 蛹虫草为子囊菌门, 肉座目, 虫草菌科、 虫草属的模式种, 又名北冬虫夏草、 北虫草 等, 有部分地区亦称为蛹虫草, 世界性分布, 天然资源数量很少。 蛹虫草中含有大量的虫草 素, 虫草素具有特殊医疗保健功能, 已有不少以虫草素为主的保健品、 保健食品、 化妆品、 药 品投放市场。 在中国也已将由虫草素合成的治疗白血病的新药进入期临床试用, 中医认为 其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 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 肺原性心脏病有显著疗效, 能提高肝脏解 毒能力, 起护肝作用, 提高身体抗病毒和抗辐射能力。 然而由于其。

5、天然资源稀少, 蛹虫草的 人工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蛹虫草栽培器皿透气性差, 导致蛹虫草的生长长势缓慢, 蛹虫草的培育质量得不到保证, 且放置在蛹虫草栽培支架上容易滑落, 使用不便, 操作较繁 琐。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 通过设置隔 层以及通风口有利于蛹虫草培育基的通风, 提高了蛹虫草的培育质量; 设置限位凸起, 避免 了蛹虫草栽培器皿的滑落, 且放置方便, 无需刻意进行位置的调整, 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 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

6、四周的侧围, 所述底板 上方设置有隔层, 所述隔层的四周连接于所述侧围的内侧, 所述隔层内部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侧围一端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凸起, 所述侧围的另一端设置有通风口, 且所述通风口位 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隔层之间, 所述隔层的设置有利于蛹虫草培育基的通风, 也保证了培育 现场的整洁。 0006 较佳的, 所述侧围的两侧边的中部均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延伸至所 述侧围的两端, 所述加强筋的设置使蛹虫草栽培器皿更结实, 使用寿命更长。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侧围两侧边的上端均设置有圆弧折边, 以所述圆弧折边为受力点, 便于搬运。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侧围形成一个下端小, 。

7、上端大的梯形, 便于采光, 并且为蛹虫草的 生长提高了更大的空间。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隔层以及通风口有利于蛹虫草培育基的通风, 提 高了蛹虫草的培育质量, 并且避免了散落的蛹虫草培育基对培育现场造成的污染; 设置限 位凸起, 起到了定位的作用, 避免了蛹虫草栽培器皿从蛹虫草栽培支架上滑落, 造成栽培器 皿的损坏, 且放置方便, 无需刻意进行位置的调整, 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说明书 1/2 页 3 CN 106957796 A 3 001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

8、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0013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4 图中, 1、 底板, 2、 侧围, 3、 加强筋, 4、 隔层, 5、 通孔, 6、 圆弧折边, 7、 限位凸起, 8、 通 风口, 9、 横梁, 10、 蛹虫草栽培支架, 11、 圆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

9、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6 参照图1和图2, 一种蛹虫草栽培器皿, 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方四周 的侧围2, 所述底板1上方设置有隔层4, 所述隔层4的四周连接于所述侧围2的内侧, 所述隔 层4内部设置有多个通孔5, 所述侧围2一端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凸起7, 所述侧围2的另一端设 置有通风口8, 且所述通风口8位于所述底板1与所述隔层4之间, 所述通孔5以及所述通风口 8形成空气流通通道, 有利于蛹虫草培育基的通风, 也保。

10、证了培育现场的整洁。 0017 所述侧围4的两侧边的中部均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3, 所述加强筋3延伸至所述侧 围2的两端, 所述加强筋3的设置使蛹虫草栽培器皿更结实, 使用寿命更长。 0018 所述侧围2两侧边的上端均设置有圆弧折边6, 以所述圆弧折边6为受力点, 便于搬 运。 0019 所述侧围2形成一个下端小, 上端大的梯形, 便于采光, 并且为蛹虫草的生长提高 了更大的空间。 0020 如图3所示, 使用时, 将所述限位凸起7相抵于蛹虫草栽培支架10中设置的横梁9 上, 将所述底板1倚靠在圆钢11上, 此时所述通风口8向上, 所述通孔5以及所述通风口8形成 空气流通通道, 便于蛹虫草培育基的通风。 0021 本发明提高了蛹虫草的培育质量, 有效避免了蛹虫草栽培器皿的滑落, 通风性和 采光性好, 放置方便, 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2/2 页 4 CN 106957796 A 4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106957796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