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氟乙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810062 上传时间:2021-01-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31285.4

申请日:

20131202

公开号:

CN103601827B

公开日:

201604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F114/22,C08F2/20,C08F2/38,C08F6/24

主分类号:

C08F114/22,C08F2/20,C08F2/38,C08F6/24

申请人:

内蒙古三爱富万豪氟化工有限公司,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君毅,梁聪强,王琳,许伟忠,钱辉,陆秋生,王伟兵,陈惠强

地址:

012100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工业园区

优先权:

CN201310631285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朱黎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公开了偏氟乙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偏氟乙烯粉末的熔体流动指数为0.20-1.50g/10min(21.6kg,230℃)、热分解温度为420-450℃、体积密度为0.2-0.6g/ml并且分子量分布为1.5-1.8;该聚偏氟乙烯粉末是由下列方法制得的:(i)向含有引发剂和反应介质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分散剂;所述分散剂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0.5:1至1:0.5的混合物;(ii)加入偏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聚偏氟乙烯粉末,其熔体流动指数为0.20-1.50g/10min(21.6kg,230℃)、热分解温度为420-450℃、体积密度为0.2-0.6g/ml并且分子量分布为1.5-1.8;该聚偏氟乙烯粉末是由下列方法制得的:(i)向含有引发剂和反应介质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分散剂;所述分散剂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0.5:1至1:0.5的混合物,所述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88%-99mol%;(ii)加入偏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其熔体流动指数为0.50-1.30g/10min;热分解温度为430-440℃;体积密度为0.25-0.55g/ml;并且分子量分布为1.55-1.7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其熔体流动指数为0.70-1.10g/10min;体积密度为0.3-0.5g/ml;并且分子量分布为1.60-1.70。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0.6:1-1:0.6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90-98mol%。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其特征在于按偏氟乙烯单体重量计,所述分散剂的加入量为0.01-1%。 7.一种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i)向含有引发剂和反应介质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分散剂;所述分散剂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0.5:1至1:0.5的混合物,所述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88%-99mol%;(ii)加入偏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0.6:1-1:0.6的混合物。 9.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90-98mol%。 10.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偏氟乙烯单体重量计,所述分散剂的加入量为0.01-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偏氟乙烯粉末,它具有高的热分解温度、高的体积密度并具 有低的分子量分布。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偏氟乙烯(PVDF)树脂主要是指偏氟乙烯均聚物或者偏氟乙烯与其他少量 含氟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聚偏氟乙烯树脂兼具氟树脂和通用树脂的特性,除具 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候性、耐射线辐射性能外,还 具有压电性、介电性、热电性等特殊性能,是目前含氟塑料中产量名列第二位的 大产品。

偏氟乙烯悬浮聚合体系主要由偏氟乙烯单体、分散剂、油溶性引发剂、链转 移剂和去离子水5种组分组成。偏氟乙烯单体的临界温度为30.1℃,偏氟乙烯悬 浮聚合通常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这就需要高活性的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 酯(IPP)、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等高活性的过氧化碳酸酯类化合物是工业上悬浮 聚合制备聚偏氟乙烯最主要的引发剂。

偏氟乙烯悬浮聚合配方中使用的水溶性分散剂,通常为纤维素醚类和聚乙烯 醇类,如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分散剂的主要作用是:

1)吸附在VDF单体液滴表面,保持聚合体系的稳定;

2)防止聚合物粒子之间发生聚并。

分散剂用量对树脂颗粒大小影响显著,用量过大,树脂颗粒则太细。一般偏 氟乙烯悬浮聚合的分散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1%~1%,较合适的用量为单体质 量的0.05%~0.4%。在偏氟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必须通过分散剂和搅拌的双重 作用,使得单体液滴有效地分散开来,从而保证聚合过程的稳定,且不会造成粘 釜等问题,因此分散剂的选择尤为重要。

美国专利US5145921公开了采用的分散剂HEMC(羟乙基甲基纤维素)制 备聚偏氟乙烯树脂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粘釜,从而避免影响传热,产品质 量以及生产效率等。

中国专利CN101821298A公开了采用甲基纤维素作为分散剂,得到了堆积密 度较小、适用于锂电池粘结剂的聚偏氟乙烯树脂。

本领域仍需要开发一种聚偏氟乙烯粉末,它具有高的热分解温度、高的体积 密度并具有低的分子量分布。

本领域还需要开发所述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偏氟乙烯粉末,它具有高的热分解温度、 高的体积密度并具有低的分子量分布。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聚偏氟乙烯粉末,其熔体流动指数为 0.20-1.50g/10min(21.6kg,230℃)、热分解温度(1wt%热分解温度)为420-450 ℃、体积密度为0.2-0.6g/ml并且分子量分布为1.5-1.8;该聚偏氟乙烯粉末是由 下列方法制得的:

(i)向含有引发剂和反应介质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分散剂;所述分散剂是羟丙 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0.5:1至1:0.5的混合物;

(ii)加入偏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偏氟乙烯的聚合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i)向含有引发剂和反应介质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分散剂;所述分散剂是羟丙 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0.5:1至1:0.5的混合物;

(ii)加入偏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术语“热分解温度”是指分解1%总质量的聚偏氟乙烯树脂粉 末时的温度。

本发明人发现,在使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高醇解度聚乙烯醇作为复合分散 剂进行偏氟乙烯悬浮聚合时,得到的聚偏氟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很高,且分子量 分布较窄。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偏氟乙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i)向含有引发剂和反应介质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分散剂

用于本发明方法的引发剂及其用量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 常规引发剂和用量。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引发剂选自例如过氧化二碳酸 二C1-6烷酯,例如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过氧化二碳 酸二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丁酯或其两种或更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用于本发明聚合反应的反应介质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任何常规极性反应介 质,例如它可以是水、醇或其混合物。从成本和毒性角度出发,较好的反应介质 是水。

适用于本发明聚合反应的分散剂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 0.5:1至1:0.5的混合物,较好重量比为0.6:1-1:0.6的混合物,更好重量比 为0.7:1-1:0.7的混合物,最好重量比为0.8:1-1:0.8的混合物,优选重量比 为0.9:1-1:0.9的混合物(下文也称为混合分散剂)。

适用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可从市场上购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 中,所述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80wt%-99%(mol/mol),较好为85-98%(mol/mol), 更好为88-98%(mol/mol),最好为90-98%(mol/mol),优选93-98%(mol/mol)。

在反应介质中加入的混合分散剂的量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 何常规量。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按偏氟乙烯单体重量计,所述分散剂的加入 量为0.01-1%,宜为0.02-0.8%,较好为0.03-0.6%,更好为0.04-0.4%,最好为 0.05-0.2%,优选0.07-0.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本发明方法还包括向所述反应介质中加入链转移剂。 适用的链转移剂及其加入量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常规链转移剂和 用量以满足所需的产品要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链转移剂选自C2-6链 烷酸二C1-6烷酯,例如丙二酸二乙酯、丙二酸二丙酯、丁二酸二乙酯、丁二酸二 丙酯等。

(ii)加入偏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

本发明方法还包括加入偏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的步骤。

本发明聚合反应的温度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常规聚合温 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聚合是在31-90℃,较好在35-85℃,更好在40-70 ℃,优选45-65℃的温度下进行的。

本发明具有反应的压力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常规的聚合 压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聚合压力为4.5-10MPa,较好为5-9MPa,更 好为5.5-8.5MPa,优选6-7MPa。

本发明聚合反应还包括在聚合反应结束后对得到的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和干 燥的步骤。所述洗涤和干燥步骤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常规洗 涤和干燥方法。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干燥是在70-100℃,较好在75-95 ℃,更好在80-90℃干燥8-15小时,较好干燥9-12小时,最好干燥9.5-10.5小时。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好实例中,本发明聚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高压反应釜 中加入1-2kg去离子水、0.1-0.5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1-0.5g醇解度为90-98% 的聚乙烯醇、0.2-0.8g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0.8-3g丙二酸二乙酯,在50-80℃、 5-7MPa下进行超临界聚合,待压力减至3MPa时结束反应。

聚合结束后,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干燥后,在75-85℃下干燥8-12小时 得到聚偏氟乙烯粉末。

本发明主要通过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高醇解度聚乙烯醇作为聚合用分散 剂,在温度大于30.1℃、压力高于4.4MPa条件下进行偏氟乙烯的聚合,从而得 到堆积密度为0.2~1.5g/ml、且流动性良好的高粘度、高热稳定性且分子量分布较 窄的聚偏氟乙烯粉末。

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聚偏氟乙烯粉末具有如下性能:

-熔体流动指数(21.6kg,230℃)为0.20-1.50g/10min,较好为0.50-1.30 g/10min,更好为0.70-1.10g/10min,优选0.80-1.00g/10min;

-热分解温度(1wt%热分解温度)为420-450℃,较好为430-440℃;

-体积密度为0.2-0.6g/ml,宜为0.25-0.55g/ml,较好为0.3-0.5g/ml,更好为 0.35-0.45g/ml,优选0.38-0.42g/ml;并且

-分子量分布为1.5-1.8,较好为1.55-1.75,更好为1.60-1.70。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实施例中,使用下列方法测试本发明聚偏氟乙烯树脂的性能:

用热重分析仪(TGA)测定热分解温度(热分解温度是在分解1%总质量时 的温度);

用凝胶色谱仪(GPC)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用熔融指数仪测定聚合物的熔融指数(熔融指数测试条件为:负载21.6kg, 温度230℃);

用堆积密度仪测定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堆积密度。

实施例1

向容积为2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00g去离子水、0.3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3g醇解度为98%的聚乙烯醇、0.5g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2g丙二酸二乙酯, 在60℃、6MPa下进行超临界聚合,待压力减至3MPa时结束反应。

聚合结束后,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干燥后,在85℃下干燥10小时得到 聚偏氟乙烯粉末。

用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性能,结果列于下表1。

实施例2

向容积为2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00g去离子水、0.3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3g醇解度为98%的聚乙烯醇、0.8g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2g丙二酸二乙酯, 在60℃、6MPa下进行超临界聚合,待压力减至3MPa时结束反应。

聚合结束后,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干燥后,在85℃下干燥10小时得到 聚偏氟乙烯粉末。

用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性能,结果列于下表1。

实施例3

向容积为2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00g去离子水、0.3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3g醇解度为98%的聚乙烯醇、0.8g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3g丙二酸二乙酯, 在60℃、6MPa下进行超临界聚合,待压力减至2.5MPa时结束反应。

聚合结束后,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干燥后,在85℃下干燥10小时得到 聚偏氟乙烯粉末。

用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性能,结果列于下表1。

实施例4

向容积为2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00g去离子水、0.3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3g醇解度为98%的聚乙烯醇、1.0g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2g丙二酸二乙酯, 在60℃、6MPa下进行超临界聚合,待压力减至2.5MPa时结束反应。

聚合结束后,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干燥后,在85℃下干燥10小时得到 聚偏氟乙烯粉末。

用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性能,结果列于下表1。

比较例1

向容积为2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00g去离子水、0.6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5g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2g丙二酸二乙酯,在60℃、6MPa下进行超临界聚 合,待压力减至3MPa时结束反应。

聚合结束后,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干燥后,在85℃下干燥10小时得到 聚偏氟乙烯粉末。

用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性能,结果列于下表1。

比较例2

向容积为2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00g去离子水、0.6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8g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3g丙二酸二乙酯,在60℃、6MPa下进行超临界聚 合,待压力减至2.5MPa时结束反应。

聚合结束后,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干燥后,在85℃下干燥10小时得到 聚偏氟乙烯粉末。

用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性能,结果列于下表1。

比较例3

向容积为2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00g去离子水、0.6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0g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2g丙二酸二乙酯,在60℃、6MPa下进行超临界聚 合,待压力减至2.5MPa时结束反应。

聚合结束后,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干燥后,在85℃下干燥10小时得到 聚偏氟乙烯粉末。

用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性能,结果列于下表1。

表1:偏氟乙烯聚合物性能

偏氟乙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偏氟乙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偏氟乙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偏氟乙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氟乙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631285.4 (22)申请日 2013.12.02 C08F 114/22(2006.01) C08F 2/20(2006.01) C08F 2/38(2006.01) C08F 6/24(2006.01) (73)专利权人 内蒙古三爱富万豪氟化工有限公 司 地址 012100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 市工业园区 专利权人 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吴君毅 梁聪强 王琳 许伟忠 钱辉 陆秋生 王伟兵 陈惠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 司 31100 代理人 朱黎明 US 528。

2、3302 A,1994.02.01, 说明书全文 . CN 1583809 A,2005.02.23, 说明书全文 . CN 101735374 A,2010.06.16, 说明书第 00 12-0016,0021,0041-0045 段 . (54) 发明名称 偏氟乙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公开了偏氟乙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所 述 聚 偏 氟 乙 烯 粉 末 的 熔 体 流 动 指 数 为 0.20-1.50g/10min(21.6kg, 230) 、 热分解温度 为420-450、 体积密度为0.2-0.6g/ml并且分子 量分布为 1.5-1.8 ; 该聚偏氟乙烯粉末是由。

3、下列 方法制得的 :(i) 向含有引发剂和反应介质的反 应容器中加入分散剂 ; 所述分散剂是羟丙基甲基 纤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 0.5 : 1 至 1 : 0.5 的混 合物 ;(ii) 加入偏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张金毅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3601827 B 2016.04.27 CN 103601827 B 1.一种聚偏氟乙烯粉末, 其熔体流动指数为0.20-1.50g/10min(21.6kg, 230)、 热分 解温度为420-450、 体积密度为0.2-0.。

4、6g/ml并且分子量分布为1.5-1.8; 该聚偏氟乙烯粉 末是由下列方法制得的: (i)向含有引发剂和反应介质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分散剂; 所述分散剂是羟丙基甲基纤 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0 .5: 1至1: 0 .5的混合物, 所述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88- 99mol; (ii)加入偏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 其熔体流动指数为0.50-1.30g/10min; 热分解 温度为430-440; 体积密度为0.25-0.55g/ml; 并且分子量分布为1.55-1.7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 其熔体流动指数为0.70-1.10g/10min;。

5、 体积密 度为0.3-0.5g/ml; 并且 分子量分布为1.60-1.70。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是羟丙基 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0.6: 1-1: 0.6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 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的醇解 度为90-98mol。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 其特征在于按偏氟乙烯单体重量 计, 所述分散剂的加入量为0.01-1。 7.一种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 它包括如下步骤: (i)向含有引发剂和反应介质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分散剂; 所述分散剂是羟丙基甲基纤 维素和聚。

6、乙烯醇重量比为0 .5: 1至1: 0 .5的混合物, 所述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88- 99mol; (ii)加入偏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 剂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0.6: 1-1: 0.6的混合物。 9.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 烯醇的醇解度为90-98mol。 10.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偏氟乙 烯单体重量计, 所述分散剂的加入量为0.01-1。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3601827 B。

7、 2 偏氟乙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偏氟乙烯粉末, 它具有高的热分解温度、 高的体积密度并具有 低的分子量分布。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聚偏氟乙烯 (PVDF) 树脂主要是指偏氟乙烯均聚物或者偏氟乙烯与其他少量含氟 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 聚偏氟乙烯树脂兼具氟树脂和通用树脂的特性, 除具有良好的耐化 学腐蚀性、 耐高温性、 耐氧化性、 耐候性、 耐射线辐射性能外, 还具有压电性、 介电性、 热电性 等特殊性能, 是目前含氟塑料中产量名列第二位的大产品。 0003 偏氟乙烯悬浮聚合体系主要由偏氟乙烯单体、 分散剂、 油溶性。

8、引发剂、 链转移剂和 去离子水5种组分组成。 偏氟乙烯单体的临界温度为30.1, 偏氟乙烯悬浮聚合通常在较低 温度下进行, 这就需要高活性的引发剂, 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IPP)、 过氧化二碳酸二正 丙酯等高活性的过氧化碳酸酯类化合物是工业上悬浮聚合制备聚偏氟乙烯最主要的引发 剂。 0004 偏氟乙烯悬浮聚合配方中使用的水溶性分散剂, 通常为纤维素醚类和聚乙烯醇 类, 如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 分散剂的主要作用是: 0005 1)吸附在VDF单体液滴表面, 保持聚合体系的稳定; 0006 2)防止聚合物粒子之间发生聚并。 0007 分散剂用量对树脂颗粒大小影响显著, 用量过大, 树。

9、脂颗粒则太细。 一般偏氟乙烯 悬浮聚合的分散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11, 较合适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5 0.4。 在偏氟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 必须通过分散剂和搅拌的双重作用, 使得单体液滴有 效地分散开来, 从而保证聚合过程的稳定, 且不会造成粘釜等问题, 因此分散剂的选择尤为 重要。 0008 美国专利US5145921公开了采用的分散剂HEMC (羟乙基甲基纤维素) 制备聚偏氟 乙烯树脂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粘釜, 从而避免影响传热, 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等。 0009 中国专利CN101821298A公开了采用甲基纤维素作为分散剂, 得到了堆积密度较 小、 适用于锂电池粘结剂的。

10、聚偏氟乙烯树脂。 0010 本领域仍需要开发一种聚偏氟乙烯粉末, 它具有高的热分解温度、 高的体积密度 并具有低的分子量分布。 0011 本领域还需要开发所述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偏氟乙烯粉末, 它具有高的热分解温度、 高 的体积密度并具有低的分子量分布。 0013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 0014 因此,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聚偏氟乙烯粉末, 其熔体流动指数为0.20- 说明书 1/5 页 3 CN 103601827 B 3 1.50g/10min (21.6kg, 230) 、 热分解温。

11、度 (1wt%热分解温度) 为420-450、 体积密度为 0.2-0.6g/ml并且分子量分布为1.5-1.8; 该聚偏氟乙烯粉末是由下列方法制得的: 0015 (i) 向含有引发剂和反应介质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分散剂; 所述分散剂是羟丙基甲 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0.5: 1至1: 0.5的混合物; 0016 (ii) 加入偏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 0017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偏氟乙烯的聚合方法, 它包括如下步骤: 0018 (i) 向含有引发剂和反应介质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分散剂; 所述分散剂是羟丙基甲 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0.5: 1至1: 0.5的混合物; 0019 (ii) 加入。

12、偏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在本发明中, 术语 “热分解温度” 是指分解1%总质量的聚偏氟乙烯树脂粉末时的温 度。 0021 本发明人发现, 在使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高醇解度聚乙烯醇作为复合分散剂进 行偏氟乙烯悬浮聚合时, 得到的聚偏氟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很高, 且分子量分布较窄。 0022 因此,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偏氟乙烯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 (i) 向含有引发剂和反应介质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分散剂 0024 用于本发明方法的引发剂及其用量无特别的限制, 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常规 引发剂和用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 所述引发剂选自例如过氧化。

13、二碳酸二C1-6烷酯, 例 如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 过氧化二碳酸二乙酯、 过氧化二碳酸二 丁酯或其两种或更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0025 用于本发明聚合反应的反应介质无特别的限制, 可以是任何常规极性反应介质, 例如它可以是水、 醇或其混合物。 从成本和毒性角度出发, 较好的反应介质是水。 0026 适用于本发明聚合反应的分散剂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重量比为0.5: 1 至1: 0.5的混合物, 较好重量比为0.6: 1-1: 0.6的混合物, 更好重量比为0.7: 1-1: 0.7的混合 物, 最好重量比为0.8: 1-1: 0.8的混合物, 优选重量比为0.9。

14、: 1-1: 0.9的混合物 (下文也称为 混合分散剂) 。 0027 适用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可从市场上购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 所述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80wt%-99% (mol/mol) , 较好为85-98% (mol/mol) , 更好为88-98% (mol/mol) , 最好为90-98% (mol/mol) , 优选93-98% (mol/mol) 。 0028 在反应介质中加入的混合分散剂的量无特别的限制, 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常 规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 按偏氟乙烯单体重量计, 所述分散剂的加入量为0.01-1, 宜为0.02-0.8, 较好为0.03。

15、-0.6, 更好为0.04-0.4, 最好为0.05-0.2, 优选0.07- 0.1。 0029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 本发明方法还包括向所述反应介质中加入链转移剂。 适 用的链转移剂及其加入量无特别的限制, 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常规链转移剂和用量以满足 所需的产品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 所述链转移剂选自C2-6链烷酸二C1-6烷酯, 例如丙 二酸二乙酯、 丙二酸二丙酯、 丁二酸二乙酯、 丁二酸二丙酯等。 0030 (ii) 加入偏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 说明书 2/5 页 4 CN 103601827 B 4 0031 本发明方法还包括加入偏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的步骤。 0032 本发明。

16、聚合反应的温度无特别的限制, 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常规聚合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 所述聚合是在31-90, 较好在35-85, 更好在40-70, 优选45- 65的温度下进行的。 0033 本发明具有反应的压力无特别的限制, 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常规的聚合压 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 所述聚合压力为4.5-10MPa, 较好为5-9MPa, 更好为5.5- 8.5MPa, 优选6-7MPa。 0034 本发明聚合反应还包括在聚合反应结束后对得到的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和干燥 的步骤。 所述洗涤和干燥步骤无特别的限制, 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常规洗涤和干燥方 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

17、例中, 所述干燥是在70-100, 较好在75-95, 更好在80-90干燥 8-15小时, 较好干燥9-12小时, 最好干燥9.5-10.5小时。 0035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好实例中, 本发明聚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高压反应釜中加 入1-2kg去离子水、 0.1-0.5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1-0.5g醇解度为90-98%的聚乙烯醇、 0.2-0.8g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0.8-3g丙二酸二乙酯, 在50-80、 5-7MPa下进行超临界 聚合, 待压力减至3MPa时结束反应。 0036 聚合结束后, 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 干燥后, 在75-85下干燥8-12小时得到聚 偏氟乙烯。

18、粉末。 0037 本发明主要通过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高醇解度聚乙烯醇作为聚合用分散剂, 在温度大于30.1、 压力高于4.4MPa条件下进行偏氟乙烯的聚合, 从而得到堆积密度为0.2 1.5g/ml、 且流动性良好的高粘度、 高热稳定性且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偏氟乙烯粉末。 0038 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聚偏氟乙烯粉末具有如下性能: 0039 -熔体流动指数 (21.6kg, 230) 为0.20-1.50g/10min, 较好为0.50-1.30g/10min, 更好为0.70-1.10g/10min, 优选0.80-1.00g/10min; 0040 -热分解温度 (1wt%热分解温度) 为4。

19、20-450, 较好为430-440; 0041 -体积密度为0.2-0.6g/ml, 宜为0.25-0.55g/ml, 较好为0.3-0.5g/ml, 更好为 0.35-0.45g/ml, 优选0.38-0.42g/ml; 并且 0042 -分子量分布为1.5-1.8, 较好为1.55-1.75, 更好为1.60-1.70。 0043 实施例 0044 下面, 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45 在实施例中, 使用下列方法测试本发明聚偏氟乙烯树脂的性能: 0046 用热重分析仪 (TGA) 测定热分解温度 (热分解温度是在分解1%总质量时的温度) ; 00。

20、47 用凝胶色谱仪 (GPC) 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0048 用熔融指数仪测定聚合物的熔融指数 (熔融指数测试条件为: 负载21.6kg, 温度 230) ; 0049 用堆积密度仪测定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堆积密度。 0050 实施例1 0051 向容积为2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00g去离子水、 0.3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3g醇 解度为98%的聚乙烯醇、 0.5g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2g丙二酸二乙酯, 在60、 6MPa下进行 超临界聚合, 待压力减至3MPa时结束反应。 说明书 3/5 页 5 CN 103601827 B 5 0052 聚合结束后, 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

21、涤、 干燥后, 在85下干燥10小时得到聚偏氟乙 烯粉末。 0053 用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性能, 结果列于下表1。 0054 实施例2 0055 向容积为2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00g去离子水、 0.3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3g醇 解度为98%的聚乙烯醇、 0.8g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2g丙二酸二乙酯, 在60、 6MPa下进行 超临界聚合, 待压力减至3MPa时结束反应。 0056 聚合结束后, 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 干燥后, 在85下干燥10小时得到聚偏氟乙 烯粉末。 0057 用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性能, 结果列于下表1。 0058 实施例3 0。

22、059 向容积为2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00g去离子水、 0.3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3g醇 解度为98%的聚乙烯醇、 0.8g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3g丙二酸二乙酯, 在60、 6MPa下进行 超临界聚合, 待压力减至2.5MPa时结束反应。 0060 聚合结束后, 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 干燥后, 在85下干燥10小时得到聚偏氟乙 烯粉末。 0061 用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性能, 结果列于下表1。 0062 实施例4 0063 向容积为2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00g去离子水、 0.3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3g醇 解度为98%的聚乙烯醇、 1.0g过氧化二碳酸二异。

23、丙酯、 2g丙二酸二乙酯, 在60、 6MPa下进行 超临界聚合, 待压力减至2.5MPa时结束反应。 0064 聚合结束后, 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 干燥后, 在85下干燥10小时得到聚偏氟乙 烯粉末。 0065 用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性能, 结果列于下表1。 0066 比较例1 0067 向容积为2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00g去离子水、 0.6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5g过 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2g丙二酸二乙酯, 在60、 6MPa下进行超临界聚合, 待压力减至3MPa 时结束反应。 0068 聚合结束后, 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 干燥后, 在85下干燥10小时得到聚偏。

24、氟乙 烯粉末。 0069 用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性能, 结果列于下表1。 0070 比较例2 0071 向容积为2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00g去离子水、 0.6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8g过 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3g丙二酸二乙酯, 在60、 6MPa下进行超临界聚合, 待压力减至 2.5MPa时结束反应。 0072 聚合结束后, 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 干燥后, 在85下干燥10小时得到聚偏氟乙 烯粉末。 0073 用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性能, 结果列于下表1。 0074 比较例3 说明书 4/5 页 6 CN 103601827 B 6 0075 向容积为2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100g去离子水、 0.6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0g过 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2g丙二酸二乙酯, 在60、 6MPa下进行超临界聚合, 待压力减至 2.5MPa时结束反应。 0076 聚合结束后, 对聚合物浆料进行洗涤、 干燥后, 在85下干燥10小时得到聚偏氟乙 烯粉末。 0077 用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粉末的性能, 结果列于下表1。 0078 表1: 偏氟乙烯聚合物性能 0079 说明书 5/5 页 7 CN 103601827 B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