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774957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12.26 CN 101774957 B *CN101774957B* (21)申请号 201010104562.2 (22)申请日 2010.01.29 C07C 403/24(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弯 弓塘居委会老虎头 (72)发明人 吴世林 邸维龙 檀凯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李柏林 (54) 发明名称 一种 - 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 。
2、胡萝卜素的合成工 艺。包括将体积百分比为 5 10的有机仲胺、 1015的有机烷烃、 7585的甲醇或者乙醇 混合得到反应促进液 ; 按 2 2.2 1 的摩尔比, 将 2, 4- 戊二烯十五碳磷酸酯和 2, 7- 二甲基 -2, 4, 6- 辛三烯 -1, 8- 二醛溶解于反应促进液中 ; 保 持反应温度在-10 0, 在上一步骤中反应促进 液中加入碱性化合物, 反应得到-胡萝卜素。 本 合成工艺-胡萝卜素的收率高, 可达85, 选用 的原料较为便宜, 合成成本低。后处理简单, 溶剂 可以回收套用, 生产方便操作。 (51)Int.Cl. 审查员 郝小燕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
3、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 - 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体积百分比为 5 10% 的有机仲胺、 10 15% 的有机烷烃、 75 85% 的甲醇或 者乙醇混合得到反应促进液 ; 2) 按 2 2.2 : 1 的摩尔比, 将 2, 4- 戊二烯十五碳磷酸酯和 2,7- 二甲基 -2, 4, 6- 辛 三烯 -1, 8- 二醛溶解于反应促进液中 ; 3) 保持反应温度在 -10 0, 在上一步骤的反应促进液中加入碱性化合物, 反应得 到 - 胡萝卜素 ; 。
4、其中, 有机仲胺选自二乙胺、 二丙胺、 甲基乙基胺、 二异丙基胺 ; 有机烷烃的碳原子数为 58 ; 2,7-二甲基-2, 4, 6-辛三烯-1, 8-二醛与反应促进液的质量体积比为815 : 10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 - 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 碱性化合物为 碱金属化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 - 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 碱金属化合物 选自碱金属的氢化物、 氢氧化物、 有机醇化物。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 - 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 碱金属的有机 醇化物选自碱金属的甲醇化物、 叔丁醇物。 5. 根据权利。
5、要求 1 所述的一种 - 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 2, 4- 戊二烯 十五碳磷酸酯与碱性化合物的摩尔比为 1:1 2。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 - 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 碱性化合物加 入完毕后继续反应 45 小时。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 - 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 其特征在于 : 碱性化合物分 批多次加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774957 B 2 1/4 页 3 一种 - 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物的合成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 - 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 胡萝卜素 (-Ca。
6、rotene), 是一种重要的非维生素 A 源类胡萝卜素, 也是一种 抗氧化剂, 具有解毒作用, 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胡萝卜素在抗癌、 预防心 血管疾病、 白内障及抗氧化上有显著功能, 还能防止由老化和衰老引起的多种退化性疾病, 用途广泛。 0003 对于 - 胡萝卜素的化学合成近年来研究一直不断, 国内生产主要以维生素 A 为 起始原料, 对于其合成, 陆豫, 钟劲松, 陈葆仁 ;- 胡萝卜素的合成 ; 南昌大学学报 ( 理学 版 ) ; 第 19 卷第三期 1995 年 5 月 ; 周云久, 王风云, 姜玉娟, 孙长安,- 胡萝卜素合成研 究 ; 黑龙江医药科学 ; 第 2。
7、1 卷第 4 期 1998 年 8 月 ; 马文鑫, 胡四平, 陈春峰, 白亚龙, 沈润 博,氧化偶联制备 - 胡萝卜素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2008 年第 39 卷第 3 期, 等作了详细 报道。由于本路线用到昂贵的维生素 A 为起始原料, 生产成本很高。 0004 德国 BASF 公司采用 2C15+C10 合成 - 胡萝卜素, 具体如下 : 0005 0006 0007 该路线产生一个副产物三苯基氧磷, 而三苯基氧磷不溶于水, 与产物混合在一起, 难以处理, 要回收利用需要用到光气, 若不回收三苯基氧磷成本会大幅增加, 在国内生产受 到限制。 0008 US4916250 报道了另。
8、一路线, 具体如下 : 说 明 书 CN 101774957 B 3 2/4 页 4 0009 该路线解决了上述难题, 但是收率只有 60左右, 皮士卿, 沈润博等 - 胡萝卜素的合成 工艺研究 ; 精细化工 ; 第 21 卷第 8 期 2004 年 8 月, 也对该路线作了一定的改进, 但是也很 难工业化。 发明内容 0010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收率的 - 胡萝卜素合成工艺。 0011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0012 一种 - 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0013 1) 将体积百分比为 5 10的有机仲胺、 10 15的有机烷烃、 75 85的甲 醇或者。
9、乙醇混合得到反应促进液 ; 0014 2) 按 2 2.2 1 的摩尔比, 将 2, 4- 戊二烯十五碳磷酸酯和 2, 7- 二甲基 -2, 4, 6- 辛三烯 -1, 8- 二醛溶解于反应促进液中 ; 0015 3)保持反应温度在-100, 在上一步骤的反应促进液中加入碱性化合物, 反应 得到 - 胡萝卜素。 0016 优选的, 有机烷烃的碳原子数为 5 8。 0017 优选的, 2, 4- 戊二烯十五碳磷酸酯与碱性化合物的摩尔比为 1 1 1 2。 0018 优选的, 2, 7- 二甲基 -2, 4, 6- 辛三烯 -1, 8- 二醛与反应促进液的质量体积比为 8 15 100。 0019。
10、 本合成工艺 - 胡萝卜素的收率高, 可达 85, 选用的原料较为便宜, 合成成本 低 ; 后处理简单, 溶剂可以回收套用, 生产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是实施例 1 终产品 - 胡萝卜素的 1H-NMR 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实例,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22 实施例 1 0023 1) 将 5 毫升二乙胺、 10 毫升己烷、 85 毫升的甲醇混合, 得到反应促进液 ; 0024 2) 将含量为 95的 2, 4- 戊二烯十五碳磷酸酯 35.8 克 (0.1 摩尔 )、 8.2 克 (0.05 摩尔 ) 的 2, 7- 二甲基 -2, 4, 6- 辛三烯 。
11、-1, 8- 二醛溶解于反应促进液中 ; 说 明 书 CN 101774957 B 4 3/4 页 5 0025 3) 降温至 0, 将 11.5 克 (0.12 摩尔 ) 的叔丁醇钠分三次加入反应促进液中, 每 次间隔 10 分钟, 加完后继续反应 5 小时, 然后过滤干燥, - 胡萝卜素收率约为 85。 0026 实施例 2 0027 1) 将 8 毫升甲基乙基胺、 15 毫升庚烷、 77 毫升的甲醇混合, 得到反应促进液 ; 0028 2) 将含量为 95的 2, 4- 戊二烯十五碳磷酸酯 35.8 克 (0.1 摩尔 )、 8.2 克 (0.05 摩尔 ) 的 2, 7- 二甲基 -2。
12、, 4, 6- 辛三烯 -1, 8- 二醛溶解于反应促进液中 ; 0029 3) 降温至 -2, 将 6.5 克 (0.12 摩尔 ) 甲醇钠分三次加入反应促进液中, 每次间 隔 10 分钟, 加完后继续反应 4.5 小时, 然后过滤干燥, - 胡萝卜素收率约为 74。 0030 实施例 3 0031 1) 将 7 毫升甲基乙基胺、 11 毫升庚烷、 82 毫升的甲醇混合, 得到反应促进液 ; 0032 2) 将含量为 95的 2, 4- 戊二烯十五碳磷酸酯 39.4 克 (0.11 摩尔 )、 8.2 克 (0.05 摩尔 ) 的 2, 7- 二甲基 -2, 4, 6- 辛三烯 -1, 8-。
13、 二醛溶解于反应促进液中 ; 0033 3) 降温至 -4, 将 8.8 克 (0.22 摩尔 ) 氢氧化钠分三次加入反应促进液中, 每次 间隔 10 分钟, 加完后继续反应 5 小时, 然后过滤干燥, - 胡萝卜素收率约为 60。 0034 实施例 4 0035 1) 将 10 毫升甲基乙基胺、 15 毫升庚烷、 75 毫升的乙醇混合, 得到反应促进液 ; 0036 2) 将含量为 95的 2, 4- 戊二烯十五碳磷酸酯 35.8 克 (0.1 摩尔 )、 8.2 克 (0.05 摩尔 ) 的 2, 7- 二甲基 -2, 4, 6- 辛三烯 -1, 8- 二醛溶解于反应促进液中 ; 0037。
14、 3) 降温至 -8, 将 4 克 (0.1 摩尔 ) 的氢氧化钠和 1.08 克 (0.02 摩尔 ) 甲醇钠分 三次加入反应促进液中, 每次间隔 10 分钟, 加完后继续反应 4 小时, 然后过滤干燥, - 胡 萝卜素收率约为 70。 0038 实施例 5 0039 1) 将 8 毫升二异丙基胺、 10 毫升戊烷、 82 毫升的甲醇混合, 得到反应促进液 ; 0040 2) 将含量为 95的 2, 4- 戊二烯十五碳磷酸酯 71.6 克 (0.2 摩尔 )、 15 克 (0.09 摩尔 ) 的 2, 7- 二甲基 -2, 4, 6- 辛三烯 -1, 8- 二醛溶解于反应促进液中 ; 004。
15、1 3) 降温至 -10, 将 4.8 克 (0.2 摩尔 ) 氢化钠分三次加入反应促进液中, 每次间 隔 10 分钟, 加完后继续反应 5 小时, 然后过滤干燥, - 胡萝卜素收率约为 76。 0042 本合成工艺中, 反应促进液的作用在于营造一种反应环境, 尽可能的提高碱的溶 解度, 使反应物在此种环境中抑制副产物的产生, 增加种产物的产量, 从而达到提高收率的 目的。 0043 碱性化合物的作用在于使反应物产生负碳离子, 发生 Wittig-Horner 反应。碱性 化合物的碱性越强, 在反应促进液中的溶解度越大, 反应越好。加碱后, 反应体系温度会剧 烈升高, 为控制反应温度在要求的范。
16、围内, 将碱批加入。实施例中是分 3 次加入, 但是并不 意味着其他的分批加入方式不可取。 0044 图 1 是实施例 1 终产品的 1H-NMR 谱图, 其氢谱归属如下 : 0045 1H-NMR : (CDCl 3) : 0046 6.6733 6.6203(4H, m), 6.3678 6.2415(2H, d), 0047 6.1590 6.1126(6H, m), 2.0193(4H, s), 1.9715 0048 (12H, s), 1.7182(6H, s), 1.6149 1.4663(4H, d) 说 明 书 CN 101774957 B 5 4/4 页 6 0049 1.0290(12H, s), 表征为 - 胡萝卜素。 说 明 书 CN 101774957 B 6 1/1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74957 B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