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醇聚醚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丁醇聚醚的合成方法,属聚醚的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用强碱作催化剂,加环氧丙烷或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 或环氧丁烷的混合物,制备丁醇聚醚,特别是低碳醇聚醚:如甲醇、 乙醇、丙醇、丁醇等,一般分子量都不超过4000,而且不饱和度又 在0.02以上,产品的质量较差,且生产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合理,能有效提高聚醚的分子量, 降低不饱和度,缩短生产周期的丁醇聚醚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为丁醇聚醚的合成方法,以丁醇或低分子量丁醇聚醚为起 始剂,环氧丙烷或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丁烷的混合物为增链 剂,其特征在于以含有Co,Zn,Pb等金属离子的多金属氰化物(MMC) 为催化剂,在温度为90~160℃的条件下反应,制得丁醇聚醚。
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可为制得的丁醇聚醚最终产品重量百分比 的0.002~0.015%。
所述制得的丁醇聚醚的分子量和对应的不饱和度分别为:分子量 为300~1000时不饱和度为0.01~0.0005,分子量为1000~2000时不饱 和度为0.0015~0.0006,分子量为2000~5000时不饱和度为 0.02~0.0006,分子量为5000~25000时不饱和度为0.05~0.001。
本发明采用含有Co、Zn、Pb等金属离子的多金属氰化物(MMC) 为催化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制备丁醇聚醚时分子量做不高,且用 强碱制得的丁醇聚醚需要进行后处理去掉里面的金属离子(如K+、 Na+)的问题,具有反应速度快、生产周期短、不必进行后处理工序 等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能有效提高聚醚的分子量,降低不饱和度, 缩短生产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前反应釜的准备:先用蒸馏水把2.5L高压反应釜洗几次, 直到干净为止,烘干反应釜,冷却到25℃后备用。
实施例1:
在反应釜中加入丁醇200g,含有Co、Zn、Pb等金属离子的多金 属氰化物(MMC)催化剂0.075g,置换N2三次后升温,温度到125 ℃,加环氧丙烷1301g(先加30g,压力为0.3~0.9Mpa,等压力明显 下降后,再加入余下的环氧丙烷),压力控制在0.0~0.4Mpa,加完熟 化,等压力降到不能降为止,降温脱气出料。
实施例2:
在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1制得的丁醇聚醚500g,MMC催化剂 0.075g,置换N2三次后升温,温度到100℃,脱水40分钟,再升温 到130℃加环氧丙烷1001g(先加30g,压力为0.2~0.9Mpa,等压力 明显下降后,再加入余下的环氧丙烷),压力控制在0.0~0.4Mpa,加 完熟化,等压力降到不能降为止,降温脱气出料。
实施例3:
在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1制得的丁醇聚醚100g,MMC催化剂 0.075g,置换N2三次后升温,温度到100℃,脱水40分钟,再升温 到135℃,加环氧丙烷1401g(先加30g,压力为0.2~0.9Mpa,等压 力明显下降后,再加入余下的环氧丙烷),压力控制在0.0~0.4Mpa, 加完熟化,等压力降到不能降为止,降温脱气出料。
实施例4:
在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2制得的丁醇聚醚50g,MMC催化剂 0.075g,置换N2三次后升温,温度到100℃,脱水40分钟,再升温 到140℃,加环氧丙烷1451g(先加30g,压力为0.3~0.9Mpa,等压 力明显下降后,再加入余下的环氧丙烷),压力控制在0.0~0.4Mpa, 加完熟化,等压力降到不能降为止,降温脱气出料。
上述各实施例所制得的丁醇聚醚经测试,具体指标如下: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分子量 550 1602 8095 16213 不饱和度 0.0008 0.003 0.007 0.02
分子量的计算根据测得聚醚羟值换算而得:56100/实测羟值;羟 值的检测方法按照国标GB 12008.3进行。
不饱和度为碘值/25.4;碘值的检测方法按照国标GB/T 13892进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