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梳机的钳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梳机,它有一个摆动的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钳板组,此钳板组包括下钳板架和与之可摆动地连接的上钳板臂,后者分别铰接在一个可绕轴摆动的弹性柱上。
通过此装置保证,在钳板组处于前部位置时上钳板在精梳分离过程中从下钳板提起。一旦钳板到达后部位置,上钳板在弹性柱的弹性力作用下压在下钳板的进棉口上,并在这一位置夹紧通过此区域的棉卷。在此夹紧位置从钳板组伸出的纤维须丛通过位于钳板下方的圆梳梳理。在这一过程中作用在纤维上的夹紧力必须尽可能柔和,以免造成损伤。此外,有必要施加足够的夹紧力,为的是沿钳板组宽度看使纤维丛能得到均匀的梳理。
在迄今已知的机器(Rieter公司机器制造厂的梳理机E7/6)中,弹性柱的一端支承在一偏心轮上,偏心轮的驱动轴通过一个传动组由钳板曲柄臂的间断运动的驱动轴驱动。借助于此装置可以获得所要求的夹紧力以及所要求的钳板开启位置。
由于高地精梳循环数(例如350精梳循环/分),在钳板组开启和闭合时支承件上产生很大的加速度和负荷。因此,尤其在应达到更高的精梳循环数时,提出了一个要求,即上钳板的运动过程也应相应地适配,使加速度力能保持为最小值。但是若采用所介绍的装置只有在作出巨大努力和耗费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在本申请人过去的一项专利申请(DE-A 1 4216485)中,以此要求为出发点建议,迄今的偏心轴机械驱动用电动机驱动来代替。采用这一装置现在有可能通过相应地控制驱动电机,使上钳板按不同的运动曲线调整或运行。此外,采用这一装置还有可能补偿钳板运动的“钳板与分离罗拉间的隔距的变动”。
为保证驱动电机与钳板运动的同步性,在这里借助于一传感器检测圆梳轴的转角并将有关的信号传输给电动机的控制器。
采用此装置可以实现实际工作需要的上钳板运动的各种调整可能性。但是业已证实这种装置比较昂贵并要求准确校准,以监测圆梳轴转角。此外,整个系统取决于监控传感器的功能和寿命。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设备,它含有所介绍的DE’485的优点,但便宜并提供一种驱动可能性,采用这种驱动方式任何时候均能保证上钳板的运动与下钳板和圆梳运动有可靠的同步性。
为达到此目的采取的措施是,为各弹性柱围绕它摆动的轴配设至少一个具有非圆形齿轮的传动级用于移动此轴。
一项有利的建议是,弹性柱分别可摆动地支承在一偏心轮上,偏心轮通过一支承在机器机架内的驱动轴驱动,其中,在驱动轴上旋转固定地装有上述传动组的至少一个非圆形齿轮。
采用所建议的这种具有非圆形齿轮的传动组的装置,有可能根据所设计的齿轮形状实施一种最佳的上钳板运动曲线。
还可以设想,用另一对同样非圆形的齿轮来替换此具有非圆形齿轮的传动组,以便在要加工的材料改变时能重新适应改变了的情况。
还建议,具有非圆形齿轮的传动级通过另一个(例如具有圆形齿轮的)传动级与钳板组的驱动轴连接。由此保证上钳板的运动与其余钳板组的运动以及也与圆梳的旋转运动的同步性,因为钳板轴的驱动装置和圆梳轴的驱动装置在机械上互相连接起来。
还建议了另一种实施形式,其中具有非圆形齿轮的传动级通过另一个传动级与由主电动机驱动的主传动装置在传动上连接起来。采用此装置与前面所述的方案不同,可驱动传动级使之具有连续的转速。
还建议传动级的非圆形输入齿轮和另一个传动级的输出齿轮旋转固定地固定在同一根轴上。
为了补偿钳板与分离罗拉间的隔距的变动,建议,另一个传动级的至少一个齿轮通过可拆式连接装置与有关的驱动轴连接。
由此即使在上钳板的运动过程中也可以适应改变了的钳板终端位置。
下面借助于附图表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其他优点:
附图表示:
图1通过精梳机部分精梳头的示意垂直剖面;
图2图1所示部分在不同位置时的简图;
图3精梳头钳板组开度随钳板组位置的变化曲线图;
图4与图1相应的缩小和简化图并表示了钳板组附加驱动件;
图5按图4的另一个传动级具有可拆式连接装置的输入齿轮放大图;以及
图6按图5的侧视剖面图。
在图1,2和4中表示了其一部分的精梳头包括一连续旋转的圆梳轴1、两个分离罗拉2和3,以及一根可摆动式旋转的钳板轴4,它们全都支承在一个没有表示的机器机架内。钳板轴4支承曲柄臂5,下钳板架6的后端铰接在曲柄臂上。下钳板架6的前端铰接在前支座7上,后者可绕圆梳轴1回转地支承着。下钳板架6上装一下钳板8,上钳板9与之配合工作。上钳板9装在上钳板臂10上,上钳板臂与下钳板架6连接并可绕轴11回转。此外上钳板臂10分别铰接在一个可绕轴A回转的弹性柱12上。通过钳板轴4的摆动式旋转,使下钳板架6在图1所示的前终端位置与后终端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在图2中用粗实线示意表示前终端位置,用细线示意表示后终端位置。在后终端位置弹性柱12将钳板组保持在闭合位置,也就是说它通过上钳板臂10将上钳板9的下边缘压向下钳板8的前边缘。于是在这两个边缘之间从要梳理的棉卷(未表示)夹住纤维须丛,它被一圆梳段13精梳,圆梳段13则固定在一个装在圆梳轴1上的圆的精梳辊14(combroll)上。
在钳板组6、8、9、10的前终端位置,弹性柱12保持钳板组处于开启状态,也就是说弹性柱12通过上钳板臂10使上钳板9向上离开下钳板8。经过精梳的纤维须丛通过分离罗拉(detaching roll)2、3与留在下钳板8上的棉卷分离。
支承在下钳板架内的给棉罗拉(feed roll)15(图1,图4)用来将要精梳的棉卷在钳板组开启时继续输送一段。给棉罗拉的旋转可按传统的方式,在钳板组6、8、9、10开启和/或闭合时,也就是在下钳板架6向前运动期间和/或向后运动期间,通过上钳板臂10相对于下钳板架6作回转运动产生。上钳板臂10的回转运动例如通过棘轮、自由轮或型板(图中未表示)传递给给棉罗拉15。为回转轴A(图1)配设一具有非圆形齿轮16、19的传动级用于移动此轴A。在这种情况下回转轴A是偏心轮17的轴线,偏心轮装在一根支承在机架内的轴18上,在此轴18上还旋转固定地安装传动级20的齿轮16。弹性柱12可摆动地支承在偏心轮17上。在传动级20的输入轴21上旋转固定地安装一齿轮22,它与另一个齿轮24啮合。此具有齿轮22和24的传动级意味着是另一个传动级。在图1中只部分和示意地表示了处于啮合状态的非圆形齿轮的齿。
图1表示了传动级23输入齿轮24的两种驱动可能性。用点划线表示的驱动连线V表示输入轴4a与钳板组的驱动轴4可以重合。也就是说驱动齿轮24同轴地固定在钳板组的轴4上。因为轴4并不旋转整圈而实施一种间歇性的运动(向前和向后运动),所以有可能将驱动齿轮24只设计有局部齿段,用于将间歇性的运动传递给驱动齿轮22。
齿轮24第二种驱动可能性图中用虚线表示,其中,驱动轴4a通过驱动连接装置29与主驱动装置26连接,后者通过驱动连接装置30与主电动机27连接。此第二种方案的优点是使驱动齿轮16、19、22和24可以实施连续的旋转运动,其结果是对减少齿轮的磨损带来积极的影响。在这种连续运动的方案中,驱动轴18相对于偏心轮17的位置应适当匹配,以获得所要求的上钳板9运动的理想运动曲线(图3)。
图4在缩小的视图中表示了一种曲柄传动机构,它促使钳板的曲柄臂5的驱动轴4往复运动。此曲柄传动机构主要由绕一驱动轴41旋转的曲柄盘42组成。在曲柄盘42上通过曲柄销44可旋转地铰接一推杆43,它插入一导引件45中,而导引件45旋转固定地与轴4连接。
为了使此系统适应于加工不同的纤维长度(纤维平均长度),必须相应地改变钳板组处于最靠前位置时在分离罗拉2、3的夹持点与给棉罗拉与下钳板8之间的夹持点之间的距离。此距离称为钳板与分离罗拉间的隔距(分离隔距)。通过此距离也确定了下钳板8相对于分离罗拉2和3夹持点的最靠前位置。此距离用E和E1示意表示。距离从E改变为E1通过松开导引件45并使之相对于钳板轴4旋转一定的角度α达到的。在作此旋转后重新建立轴4与导引件45之间旋转固定的连接。通过此调整也改变了上钳板9的运动,它受下钳板运动的影响。为了现在重新在下钳板8与上钳板9之间建立原有的运动关系,建议(图5)使驱动齿轮24相对于驱动轴4a旋转。如尤其也可由图6看出的那样,在轴4a上旋转固定地套有一个环33。环33制有法兰34并带有齿轮24。齿轮24制有三个槽36,其中各插入一个螺钉35,螺钉拧在环33法兰34的螺纹孔40中。也就是说,齿轮24通过螺钉35旋转固定地与环33并因而与轴4a连接起来。现在为了补偿导引件45所调整的角度α,松开螺钉35并按照预定的刻度48实施调整。此调整量根据预定的表选择,在表中应通过刻度48进行的调整借助于调整角α表示。表示为调整角α只是作为一种范例,通常,导引件45的调整同样可借助于一种类似于例如用48表示的刻度进行。
通过使驱动齿轮相对于它所支承其上的轴转动旋转角向位置便可补偿钳板与分离罗拉间的隔距变化的思想,也可以应用在不采用非圆形齿轮的设计中。
由于所说明的结构,人们获得了一种经济的和能可靠地适应上钳板8运动过程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