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上传人:利贞 文档编号:8792693 上传时间:2021-01-0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0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39487.1

申请日:

20130806

公开号:

CN103408691B

公开日:

201603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F220/18,C08F220/14,C08F218/08,C08F212/08,C08F220/06,C08F283/06,C08F2/26,C08F2/30,C09J7/02,C09J133/08

主分类号:

C08F220/18,C08F220/14,C08F218/08,C08F212/08,C08F220/06,C08F283/06,C08F2/26,C08F2/30,C09J7/02,C09J133/08

申请人: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吕满庚,张蕊,兰延勋,张云飞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

优先权:

CN201310339487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裘晖;苏运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包含按质量份计的100份单体I、0~6份功能单体、0.3~3份乳化剂、0.1~2份引发剂、0.025~1份缓冲剂。本发明首次采用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来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该方法制备的乳液具有较好的静置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将乳液制备成压敏胶带可以具有优异的耐湿性能,表现为其吸水率较低,同时该压敏胶具有综合性能较好的初粘力、持粘力及180°剥离强度;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过程、储存过程稳定、安全,易控制,便于操作,易于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所述的单体I由软单体与硬单体按质量比为65~100:35~0配比组成;所述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由可聚合阴离子乳化剂与可聚合非离子型乳化剂按质量比为1:2~2:1配比组成;所述的可聚合阴离子型乳化剂为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甲基丙烯酸羟丙基磺酸钠和甲基烯丙羟丙磺酸钠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单体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十二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所述的硬单体为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腈、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官能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聚合非离子型乳化剂为加成数为10的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加成数为15的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和加成数为11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剂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单体Ⅱ的制备:将单体I和官能单体混合,得到单体Ⅱ;(2)种子乳液的制备:用水将缓冲剂溶解,接着加入1/10~3/10质量的步骤(1)制备的单体Ⅱ、1/10~3/10质量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和1/10~3/10质量的引发剂,搅拌条件下升温到75~80℃,保温聚合,得到种子乳液;(3)乳液的制备:①分别将剩余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和剩余的引发剂制备成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水溶液和引发剂水溶液;②往步骤(2)中得到的种子乳液中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Ⅱ、步骤①制备的成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水溶液和引发剂水溶液,滴加过程中,温度保持为75~80℃;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③接着升温至85~90℃,保温反应;④然后降温,出料,过滤,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包含以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单体I100份、官能单体0~6份、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0.3~3份、引发剂0.1~2份、缓冲剂0.025~1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为去离子水;步骤(2)中所述的用水量为80质量份;步骤(2)中所述的搅拌的速度为300~500r/min;步骤(2)中所述的保温聚合的时间为30min;步骤(3)①中所述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水溶液为用10质量份的水配制得到;所述的引发剂水溶液为用10质量份的水配制得到;步骤(3)②中所述的滴加的时间为2~3h;步骤(3)②中所述的保温反应的时间为2h;步骤(3)③中所述的保温反应的时间为1~2h;步骤(3)④中所述的降温为降温到20~50℃;步骤(3)④中所述的过滤为使用200目筛或200目滤布过滤。 9.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在制备压敏胶带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在制备压敏胶带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将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pH值调节为8~9后,再将其涂布于基质载体上,烘干,得到压敏胶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液压敏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 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在乳液聚合过程起重要作用的传统乳化剂,在随后却会对其带来不利影响。 这是因为传统乳化剂仅是物理吸附在乳液粒子表面,在聚合、储存、使用过程 中会发生向水相的解吸附。乳化剂吸附和解吸附之间的平衡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如乳液粒子浓度、温度、电解质浓度、pH等,这些因素在产品的储存和使用过 程可能发生改变,而维持乳液的稳定状态需要一定的乳化剂浓度,因此,吸附 与解吸附平衡的变化可能会严重影响乳液的流变性能及稳定性。另外一方面, 在干燥乳液聚合物的过程中,乳化剂吸附在乳液粒子上,随着粒子的积聚沉降, 乳化剂从聚合物本体向粘接面-聚合物界面及聚合物-空气界面迁移。有研究证 明,乳化剂分子更倾向于向聚合物-空气界面迁移,在界面排成一排,以使疏水 尾巴朝向空气。在含有1%乳化剂的体系内,界面的乳化剂浓度可达到50%。水 溶性的乳化剂以如此高的浓度位于聚合物-空气界面上,严重影响了聚合物的粘 接性能及耐水性能,带来压敏胶带的水白模糊等问题。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可聚合乳化剂,或者称反应型乳化剂,在乳液聚合 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通过将乳化剂化学键接到乳液粒子上,可以避免或减少 传统乳化剂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可以带来聚合物乳液及聚合物产品性能的 提高。同时,尽管关于可聚合乳化剂用于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研究很多,但大 多数都是采用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乳化剂中的一种进行聚合,得到的压敏 胶乳液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丙烯酸酯压 敏胶乳液。该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配方中含有双组份可聚合乳化剂,通过双组 份可聚合乳化剂的应用,得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具有优异的耐湿性能等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包含以 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单体I100份、官能单体0~6份、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 0.3~3份、引发剂0.1~2份、缓冲剂0.025~1份;

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还包含水100质量份;

所述的单体I由软单体与硬单体按质量比为65~100:35~0配比组成;优 选为按质量比为80:20配比组成;

所述的软单体为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EHA) 和丙烯酸十二酯(LA)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所述的硬单体为苯乙烯(St)、醋酸乙烯酯(VAc)、丙烯腈(AN)、丙烯酰 胺(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甲酯(MA)中的一种或至少两 种;

所述的官能单体为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羟丙酯(HPA)、 丙烯酸羟乙酯(HE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所述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由可聚合阴离子乳化剂与可聚合非离子型乳化 剂按质量比为1:2~2:1配比组成;

所述的可聚合阴离子型乳化剂优选为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AHPS)、甲 基丙烯酸羟丙基磺酸钠(HMPS)和甲基烯丙羟丙磺酸钠(HPMAS)中的一种 或至少两种;

所述的可聚合非离子型乳化剂优选为加成数为10的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 醇聚氧乙烯醚(SN-10)、加成数为15的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 (SN-15)和加成数为11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CD-511)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KPS)和过硫酸铵(APS)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缓冲剂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单体Ⅱ的制备:将单体I和官能单体混合,得到单体Ⅱ;

(2)种子乳液的制备:用水将缓冲剂溶解,接着加入1/10~3/10质量的步 骤(1)制备的单体Ⅱ、1/10~3/10质量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和1/10~3/10质 量的引发剂,搅拌条件下升温到75~80℃,保温聚合,得到种子乳液;

(3)乳液的制备:

①分别将剩余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和剩余的引发剂制备成双组分可聚合 乳化剂水溶液和引发剂水溶液;

②往步骤(2)中得到的种子乳液中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Ⅱ、步骤①制备的 成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水溶液和引发剂水溶液,滴加过程中,温度保持为75~ 80℃;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

③接着升温至85~90℃,保温反应;

④然后降温,出料,过滤,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

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包含以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单体I100 份、官能单体0~6份、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0.3~3份、引发剂0.1~2份、缓 冲剂0.025~1份。

所述的水优选为去离子水;

步骤(2)中所述的用水量优选为80质量份;

步骤(2)中所述的单体Ⅱ的用量优选为步骤(2)和步骤(3)所用单体II 总质量的1/5;

步骤(2)中所述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的用量优选为步骤(2)和步骤(3) 所用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总质量的1/5;

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的用量优选为步骤(2)和步骤(3)所用引发剂 总质量的1/5;

步骤(2)中所述的搅拌的速度优选为300~500r/min;

步骤(2)中所述的保温聚合的时间优选为30min;

步骤(3)①中所述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水溶液优选用10质量份的水配 制;所述的引发剂水溶液优选用10质量份的水配制;

步骤(3)②中所述的滴加的时间优选为2~3h;

步骤(3)②中所述的保温反应的时间优选为2h;

步骤(3)③中所述的保温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h~2h;

步骤(3)④中所述的降温优选为降温到20~50℃;

步骤(3)④中所述的过滤优选为使用200目筛或200目滤布过滤;

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在制备压敏胶带中的应用,优选包含如下步骤: 将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pH值调节为8~9后,再将其涂布于基质载体上,烘 干,得到压敏胶带;

所述的pH值优选为使用氨水进行调节;更优选为使用质量百分比为30%的 氨水进行调节;

所述的基质载体优选为PET薄膜;

所述的涂布为通过手工涂布或者涂布机涂布;

所述的涂布的厚度优选为60~140μm;

所述的烘干的温度优选为120℃;

所述的压敏胶带的厚度优选为30~70μm。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所用的乳化剂为可聚合阴离子乳化 剂与非离子型乳化剂的组合,替代了传统的乳化剂。由于采用双组分可聚合乳 化剂,使得压敏胶的耐湿性能得到提高,水白卷曲现象得到改善;而且,阴离 子型可聚合乳化剂和非离子型可聚合乳化剂的复合使用,可以得到稳定性较好 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带来压敏胶乳液储存和使用过程的稳定,即其具有较 好的静置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

(2)本发明提供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环保安全、耐湿性能优异,且具有较好 的初粘力、持粘力及180°剥离强度。

(3)本发明所用的制备原料简单易得,制备成本较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4)本发明的生产过程、储存过程稳定、安全,易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 于此。

实施例1

(1)单体Ⅱ的制备:将65g丙烯酸丁酯和35g苯乙烯加入到烧杯中,用玻 璃棒搅拌均匀,得到100g单体Ⅱ。

(2)乳液聚合:将80g去离子水和0.025g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加入 20g步骤(1)中制备好的单体Ⅱ、0.02g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AHPS、0.04g 加成数为10的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SN-10和0.02g过硫酸钾, 300r/min转速搅拌下升温到75℃,保温聚合30min。待体系出现蓝色后,通过 恒压漏斗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Ⅱ80g、过硫酸钾水溶液(0.08g溶解在10g去离 子水中得到)及AHPS和SN-10水溶液(0.08gAHPS、0.16gSN-10和10g去离 子水混合得到),2h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2h后升温至85℃,使单体聚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1h后开始降温,降至常温后出料,用200目滤布过滤后得到聚合 乳液1。

(3)乳液压敏胶的制备:用质量分数30%的氨水调节步骤(2)制得的聚 合乳液1的pH值为8,取适量调节好pH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PET薄 膜上,涂覆厚度为60μm,在120℃条件下烘干,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30μm表 面光滑平整的乳液压敏胶带1。

实施例2

(1)单体Ⅱ的制备:将100g丙烯酸异辛酯和6g丙烯酸加入到烧杯中,用 玻璃棒搅拌均匀,得到106g单体Ⅱ。

(2)乳液聚合:将80g去离子水和1g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加入21.2g 步骤(1)中制备好的单体Ⅱ、0.4g甲基丙烯酸羟丙基磺酸钠HMPS、0.2g加成 数为15的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SN-15和0.4g过硫酸铵,400r/min 转速搅拌下升温到78℃,保温聚合30min。待体系出现蓝色后,通过恒压漏斗 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Ⅱ84.8g、过硫酸铵水溶液(1.6g过硫酸铵溶解在10g去离 子水中得到)及HMPS和SN-15水溶液(1.6gHMPS、0.8gSN-15和10g去离 子水混合得到),2.5h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2h后升温至88℃,使单体聚合完 全,继续保温反应1.5h后开始降温,降至常温后出料,用200目滤布过滤后得 到聚合乳液2。

(3)乳液压敏胶的制备:用质量分数30%的氨水调节步骤(2)制得的乳 液pH值为9,取适量调节好pH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PET薄膜上,涂 覆厚度为140μm,在120℃条件下烘干,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70μm表面光滑平 整的乳液压敏胶带2。

实施例3

(1)单体Ⅱ的制备:将80g丙烯酸丁酯、20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3g丙烯酸 加入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得到103g单体Ⅱ。

(2)乳液聚合:将80g去离子水和0.025g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加入 20.6g步骤(1)中制备好的单体Ⅱ、0.04g甲基烯丙羟丙磺酸钠HPMAS、0.08g 加成数为11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CD-511和0.2g过硫酸钾,500r/min转速搅拌 下升温到80℃,保温聚合30min。待体系出现蓝色后,通过恒压漏斗同时滴加 剩余的单体Ⅱ82.4g、过硫酸钾水溶液(0.8g过硫酸钾溶解在10g去离子水中得 到)及HPMAS和CD-511水溶液(0.16gHPMAS、0.32gCD-511和10g去离子 水混合得到),2h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2h后升温至90℃,使单体聚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2h后开始降温,降至常温后出料,用200目滤布过滤后得到聚合 乳液3。

(3)乳液压敏胶的制备:用质量分数30%的氨水调节步骤(2)制得的乳 液pH值为9,取适量调节好pH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PET薄膜上,涂 覆厚度为100μm,在120℃条件下烘干,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50μm表面光滑平 整的乳液压敏胶带3。

实施例4

(1)单体Ⅱ的制备:将80g丙烯酸乙酯、20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g丙烯酸 加入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得到102g单体Ⅱ。

(2)乳液聚合:将80g去离子水和0.025g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加入 20.4g步骤(1)中制备好的单体Ⅱ、0.12g甲基烯丙羟丙磺酸钠HPMAS、0.12g 加成数为11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CD-511和0.2g过硫酸钾,400r/min转速搅拌 下升温到75℃,保温聚合30min。待体系出现蓝色后,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剩余 的单体Ⅱ81.6g、过硫酸钾水溶液(0.8g过硫酸钾溶解在10g去离子水中得到) 及HPMAS和CD-511水溶液(0.48gHPMAS、0.48gCD-511溶解在10g去离子 水中得到),2.5h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2h后升温至88℃,使单体聚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1.5h后开始降温,降至常温后出料,用200目滤布过滤后得到聚 合乳液4。

(3)乳液压敏胶的制备:用质量分数30%的氨水调节步骤(2)制得的乳 液pH值约为8,取适量调节好pH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PET薄膜上, 涂覆厚度为100μm,在120℃条件下烘干,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50μm表面光滑 平整的乳液压敏胶带4。

实施例5

(1)单体Ⅱ的制备:将70g丙烯酸十二酯、30g醋酸乙烯酯和2g丙烯酸加 入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得到102g单体Ⅱ。

(2)乳液聚合:将80g去离子水和0.025g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加入 20.4g步骤(1)中制备好的单体Ⅱ、0.16g甲基烯丙羟丙磺酸钠HPMAS、0.32g 加成数为11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CD-511和0.2g过硫酸钾,400r/min转速搅拌 下升温到78℃,保温聚合30min。待体系出现蓝色后,通过恒压漏斗同时滴加 剩余的单体Ⅱ81.6g、过硫酸钾水溶液(0.8g过硫酸钾溶解在10g去离子水中得 到)及HPMAS和CD-511水溶液(0.64gHPMAS、1.28gCD-511和10g去离子 水混合得到),3h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2h后升温至90℃,使单体聚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1.5h后开始降温,降至常温后出料,用200目滤布过滤后得到聚 合乳液5。

(3)乳液压敏胶的制备:用质量分数30%的氨水调节步骤(2)制得的乳 液pH值为9,取适量调节好pH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PET薄膜上,涂 覆厚度为100μm,在120℃条件下烘干,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50μm表面光滑平 整的乳液压敏胶带5。

实施例6

(1)单体Ⅱ的制备:将70g丙烯酸十二酯、30g醋酸乙烯酯和2g丙烯酸加 入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得到102g单体Ⅱ。

(2)乳液聚合:将80g去离子水和0.025g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加入 10.2g步骤(1)中制备好的单体Ⅱ、0.08g甲基烯丙羟丙磺酸钠HPMAS、0.16g 加成数为11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CD-511和0.1g过硫酸钾,400r/min转速搅拌 下升温到80℃,保温聚合30min。待体系出现蓝色后,通过恒压漏斗同时滴加 剩余的单体Ⅱ91.8g、过硫酸钾水溶液(0.9g过硫酸钾溶解在10g去离子水中得 到)及HPMAS和CD-511水溶液(0.72gHPMAS、1.44gCD-511和10g去离子 水混合得到),2h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2h后升温至85℃,使单体聚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2h后开始降温,降至常温后出料,用200目滤布过滤后得到聚合 乳液6。

(3)乳液压敏胶的制备:用质量分数30%的氨水调节步骤(2)制得的乳 液pH值为9,取适量调节好pH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PET薄膜上,涂 覆厚度为100μm,在120℃条件下烘干,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50μm表面光滑平 整的乳液压敏胶带6。

实施例7

(1)单体Ⅱ的制备:将70g丙烯酸十二酯、30g醋酸乙烯酯和2g丙烯酸加 入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得到102g单体Ⅱ。

(2)乳液聚合:将80g去离子水和0.025g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加入 30.6g步骤(1)中制备好的单体Ⅱ、0.24g甲基烯丙羟丙磺酸钠HPMAS、0.48g 烯丙基聚氧乙烯醚CD-511和0.3g过硫酸钾,400r/min转速搅拌下升温到80℃, 保温聚合30min。待体系出现蓝色后,通过恒压漏斗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 Ⅱ71.4g、过硫酸钾水溶液(0.7g过硫酸钾溶解在10g去离子水中得到)及HPMAS 和CD-511水溶液(0.56gHPMAS、1.12gCD-511和10g去离子水混合得到), 2h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2h后升温至90℃,使单体聚合完全,继续保温反应 1.5h后开始降温,降至常温后出料,用200目滤布过滤后得到聚合乳液7。

(3)乳液压敏胶的制备:用质量分数30%的氨水调节步骤(2)制得的乳 液pH值为9,取适量调节好pH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PET薄膜上,涂 覆厚度为100μm,在120℃条件下烘干,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50μm表面光滑平 整的乳液压敏胶带7。

对比例1

(1)单体Ⅱ的制备:将65g丙烯酸丁酯和35g苯乙烯加入到烧杯中,用玻 璃棒搅拌均匀,得到100g单体Ⅱ。

(2)乳液聚合:将80g去离子水和0.025g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加入 20g步骤(1)中制备好的单体Ⅱ、0.02g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04g壬基酚聚 氧乙烯醚NP-40和0.02g过硫酸钾,450r/min转速搅拌下升温到76℃,保温聚 合30min。待体系出现蓝色后,通过恒压漏斗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Ⅱ80g、过硫 酸钾水溶液(0.08g过硫酸钾溶解在10g去离子水中得到)及SDS和NP-40水 溶液(0.08gSDS、0.16gNP-40溶解在10g去离子水得到),2h内滴加完毕,保 温反应2h后升温至85℃,使单体聚合完全,继续保温反应1h后开始降温,降 至常温后出料,用200目滤布过滤后得到对比聚合乳液8。

(3)乳液压敏胶的制备:用质量分数30%的氨水调节步骤(2)制得的乳 液pH值为8,取适量调节好pH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PET薄膜上,涂 覆厚度为60μm,在120℃条件下烘干,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30μm表面光滑平 整的乳液压敏胶带8。

对比例2

(1)单体Ⅱ的制备:将65g丙烯酸丁酯和35g苯乙烯加入到烧杯中,用玻 璃棒搅拌均匀,得到100g单体Ⅱ。

(2)乳液聚合:将80g去离子水和0.025g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加入 20g步骤(1)中制备好的单体Ⅱ、0.06g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AHPS和0.02g 过硫酸钾,400r/min转速搅拌下升温到75℃,保温聚合30min。待体系出现蓝 色后,通过恒压漏斗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Ⅱ80g、过硫酸钾水溶液(0.08g过硫 酸钾溶解在10g去离子水中得到)及AHPS水溶液(0.24gAHPS溶解在10g去 离子水得到),3h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2h后升温至90℃,使单体聚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2h后开始降温,降至常温后出料,用200目滤布过滤后得到对比 聚合乳液9。

(3)乳液压敏胶的制备:用质量分数30%的氨水调节步骤(2)制得的乳 液pH值为8,取适量调节好pH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PET薄膜上,涂 覆厚度为60μm,在120℃条件下烘干,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30μm表面光滑平 整的乳液压敏胶带9。

对比例3

(1)单体Ⅱ的制备:将65g丙烯酸丁酯和35g苯乙烯加入到烧杯中,用玻 璃棒搅拌均匀,得到100g单体Ⅱ。

(2)乳液聚合:将80g去离子水和0.025g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加入 20g步骤(1)中制备好的单体Ⅱ、0.06g加成数为10的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 醇聚氧乙烯醚SN-10和0.02g过硫酸钾,400r/min转速搅拌下升温到75℃,保 温聚合30min。待体系出现蓝色后,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剩余的单体Ⅱ80g、过硫 酸钾水溶液(0.08g过硫酸钾溶解在10g去离子水中得到)及SN-10水溶液(0.24g SN-10溶解在10g去离子水中得到),2.5h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2h后升温至 90℃,使单体聚合完全,继续保温反应1h后开始降温,降至常温后出料,用200 目滤布过滤后得到对比聚合乳液10。

(3)乳液压敏胶的制备:用质量分数30%的氨水调节步骤(2)制得的乳 液pH值约为8,取适量调节好pH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PET薄膜上, 涂覆厚度为60μm,在120℃条件下烘干,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30μm表面光滑 平整的乳液压敏胶带10。

效果实施例

下面对实施例以及对比实施例中制得的聚合乳液1~10及乳液压敏胶带1~ 10进行相关性能测试。

其中,聚合乳液测试方法如下所示:

(1)乳液形貌及稳定性:观察乳液状态和颜色;将乳液装在透明玻璃瓶中 静置,观察静置稳定性(如果分层,就说明不稳定);将乳液加入到离心管中, 在4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至出现乳液分层,记录该时间,作为乳液离心稳定性 的量度。

(2)吸水率:将一定量乳液置于平整的聚四氟乙烯圆盘模具中,烘干后制 得厚度约为1mm的聚合物膜。称重后将聚合物膜浸入装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 每隔一段时间取出,用纱布擦干表面水分,称重后继续浸入去离子水中。则吸 水率按如下公式计算:

W = W 2 - W 1 W 1 × 100 % ]]>

其中,W1为干燥的聚合物膜的质量,W2为浸水擦干后聚合物膜的质量。

此外,乳液压敏胶性能测试,包括压敏胶带的初粘力、持粘力、180°剥离强 度及其耐高温持粘力,具体测试方法、标准如下所示:

(3)初粘力:选用6032胶带保持力试验机(MIDELKJ-6032,东莞市科建 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按照GB/T4852~2002进行测试,以球号表示初粘力大小。

(4)持粘力:选用温度型胶带保持力试验机(MIDELKJ-6012,东莞市科 建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按照GB/T4851~1998进行测试,以胶带剪切破坏掉落 的时间来计算持粘力。

(5)180°剥离强度:选用电脑式拉力试验机(MIDELKJ-1065A,东莞市 科建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按照GB/T2792~1998进行测试。

聚合乳液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编号 聚合过程 乳液外观 静置稳定性 离心稳定性 1 稳定 乳白色 >6个月 >4h 2 稳定 乳白色泛蓝光 >6个月 >4h 3 稳定 乳白色 >6个月 >4h 4 稳定 乳白色 >6个月 >4h 5 稳定 乳白色泛蓝光 >6个月 >4h 6 稳定 乳白色泛蓝光 >6个月 >4h 7 稳定 乳白色泛蓝光 >6个月 >4h 8 稳定 乳白色泛蓝光 >6个月 >4h 9 少量凝胶 乳白色 4个月 2h 10 少量凝胶 乳白色 3个月 3h

表1中,编号1~10分别对应表示为聚合乳液1~10,从表1数据可见,本 发明方法稳定,制备压敏胶聚合乳液1~8贮存稳定性均超过半年,相比于单一 的可聚合乳化剂,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制备的压敏胶乳液的稳定性较好。

压敏胶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编号 初粘力 180°剥离强度 持粘力 吸水率 1 25号 556N/m >1个月 15% 2 22号 504N/m >1个月 32% 3 15号 512N/m >1个月 18% 4 14号 524N/m >1个月 23% 5 19号 543N/m >1个月 27% 6 18号 539N/m >1个月 25% 7 19号 528N/m >1个月 26% 8 15号 534N/m >1个月 52% 9 16号 520N/m >1个月 30% 10 19号 454N/m >1个月 28%

表2中,编号1~10分别对应表示为乳液压敏胶带1~10。

与采用传统乳化剂的压敏胶8相比,可聚合乳化剂制备的其余乳液压敏胶均 具有更出色的耐湿性能,表现为其吸水率较低。同时,相比于单组分可聚合乳化 剂,双组分乳化剂制备的乳液压敏胶的耐湿性能更好。

本发明提供的压敏胶带的初粘力>14号钢球,180°剥离强度>504N/m,持粘 力>1个月,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能。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 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 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339487.1 (22)申请日 2013.08.06 C08F 220/18(2006.01) C08F 220/14(2006.01) C08F 218/08(2006.01) C08F 212/08(2006.01) C08F 220/06(2006.01) C08F 283/06(2006.01) C08F 2/26(2006.01) C08F 2/30(2006.01) C09J 7/02(2006.01) C09J 133/08(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

2、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 368 号 (72)发明人 吕满庚 张蕊 兰延勋 张云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裘晖 苏运贞 CN 102863929 A,2013.01.09, CN 102558427 A,2012.07.11, CN 101676347 A,2010.03.24, CN 103146326 A,2013.06.12, CN 102703004 A,2012.10.03, CN 101230553 A,2008.07.30, (54) 发明名称 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 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酸酯压敏。

3、胶乳液及其 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 包含按质量份计的 100 份单体 I、 0 6 份功能单 体、 0.33份乳化剂、 0.12份引发剂、 0.025 1 份缓冲剂。本发明首次采用双组分可聚合乳化 剂来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该方法制备的乳 液具有较好的静置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 将乳液 制备成压敏胶带可以具有优异的耐湿性能, 表现 为其吸水率较低, 同时该压敏胶具有综合性能较 好的初粘力、 持粘力及 180剥离强度 ; 本发明制 备工艺简单, 生产过程、 储存过程稳定、 安全, 易控 制, 便于操作, 易于工业化生产。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王亚。

4、龙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CN 103408691 B 2016.03.16 CN 103408691 B 1/2 页 2 1.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 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 所述的单体 I 由软单体与硬单体按质量比为 65 100 : 35 0 配比组成 ; 所述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由可聚合阴离子乳化剂与可聚合非离子型乳化剂按质量 比为 1 : 2 2 : 1 配比组成 ; 所述的可聚合阴离子型乳化剂为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 甲基丙烯酸羟丙基磺酸钠和 甲基烯丙羟丙磺酸钠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 1 。

5、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软单体为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十二酯中的一种或 至少两种 ; 所述的硬单体为苯乙烯、 醋酸乙烯酯、 丙烯腈、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 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官能单体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羟丙酯、 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 乙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可聚合非离子型乳化剂为加成数为 10 的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 醚、 加成数为 15 的烯丙氧基。

6、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和加成数为 11 的烯丙基聚氧乙烯 醚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 钾和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缓冲剂为碳酸氢 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7.权利要求 1 6 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具体步骤 : (1) 单体的制备 : 将单体 I 和官能单体混合, 得到单体 ; (2) 种子乳液的制备 : 用水将缓冲剂溶解, 接着加入 1/10 3/10 质量的步骤 (1) 制备 的单体、 。

7、1/10 3/10 质量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和 1/10 3/10 质量的引发剂, 搅拌条 件下升温到 75 80, 保温聚合, 得到种子乳液 ; (3) 乳液的制备 : 分别将剩余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和剩余的引发剂制备成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水 溶液和引发剂水溶液 ; 往步骤 (2) 中得到的种子乳液中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 步骤制备的成双组分可 聚合乳化剂水溶液和引发剂水溶液, 滴加过程中, 温度保持为 75 80; 滴加完毕后, 保温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08691 B 2 2/2 页 3 反应 ; 接着升温至 85 90, 保温反应 ; 然后降温, 出料, 过滤, 得到丙烯酸酯。

8、压敏胶乳液 ; 其中, 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包含以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 单体 I 100 份、 官能单 体 0 6 份、 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 0.3 3 份、 引发剂 0.1 2 份、 缓冲剂 0.025 1 份。 8.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水为去离子水 ; 步骤 (2) 中所述的用水量为 80 质量份 ; 步骤 (2) 中所述的搅拌的速度为 300 500r/min ; 步骤 (2) 中所述的保温聚合的时间为 30min ; 步骤(3)中所述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水溶液为用10质量份的水配制得到 ; 所述的 引发剂水溶液为用 10 质量份的水配制得到 。

9、; 步骤 (3) 中所述的滴加的时间为 2 3h ; 步骤 (3) 中所述的保温反应的时间为 2h ; 步骤 (3) 中所述的保温反应的时间为 1 2h ; 步骤 (3) 中所述的降温为降温到 20 50 ; 步骤 (3) 中所述的过滤为使用 200 目筛或 200 目滤布过滤。 9.权利要求 1 6 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在制备压敏胶带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在制备压敏胶带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 于包含如下步骤 : 将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 pH 值调节为 8 9 后, 再将其涂布于基质载体 上, 烘干, 得到压敏胶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

10、3408691 B 3 1/9 页 4 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乳液压敏胶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 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在乳液聚合过程起重要作用的传统乳化剂, 在随后却会对其带来不利影响。这是 因为传统乳化剂仅是物理吸附在乳液粒子表面, 在聚合、 储存、 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向水相的 解吸附。乳化剂吸附和解吸附之间的平衡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如乳液粒子浓度、 温度、 电解 质浓度、 pH 等, 这些因素在产品的储存和使用过程可能发生改变, 而维持乳液的稳定状态需 要一定的乳化剂浓度, 因此, 吸附与解吸附平衡的变化可。

11、能会严重影响乳液的流变性能及 稳定性。另外一方面, 在干燥乳液聚合物的过程中, 乳化剂吸附在乳液粒子上, 随着粒子的 积聚沉降, 乳化剂从聚合物本体向粘接面 - 聚合物界面及聚合物 - 空气界面迁移。有研究 证明, 乳化剂分子更倾向于向聚合物 - 空气界面迁移, 在界面排成一排, 以使疏水尾巴朝向 空气。在含有 1% 乳化剂的体系内, 界面的乳化剂浓度可达到 50%。水溶性的乳化剂以如此 高的浓度位于聚合物 - 空气界面上, 严重影响了聚合物的粘接性能及耐水性能, 带来压敏 胶带的水白模糊等问题。 0003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可聚合乳化剂, 或者称反应型乳化剂, 在乳液聚合中引起了 广泛的。

12、兴趣。通过将乳化剂化学键接到乳液粒子上, 可以避免或减少传统乳化剂带来的不 利影响, 同时还可以带来聚合物乳液及聚合物产品性能的提高。 同时, 尽管关于可聚合乳化 剂用于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研究很多, 但大多数都是采用阴离子、 阳离子、 非离子乳化剂中 的一种进行聚合, 得到的压敏胶乳液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 提供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 液。该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配方中含有双组份可聚合乳化剂, 通过双组份可聚合乳化剂的 应用, 得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具有优异的耐湿性能等优点。 000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

13、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应用。 0007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 包含以下按质 量份计的组分 : 单体 I100 份、 官能单体 0 6 份、 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 0.3 3 份、 引发剂 0.1 2 份、 缓冲剂 0.025 1 份 ; 0008 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还包含水 100 质量份 ; 0009 所述的单体 I 由软单体与硬单体按质量比为 65 100 : 35 0 配比组成 ; 优选为 按质量比为 80 : 20 配比组成 ; 0010 所述的软单体为丙烯酸乙酯 (EA) 、 丙烯酸丁酯。

14、 (BA) 、 丙烯酸异辛酯 (EHA) 和丙烯 酸十二酯 (LA) 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 说 明 书 CN 103408691 B 4 2/9 页 5 0011 所述的硬单体为苯乙烯 (St) 、 醋酸乙烯酯 (VAc) 、 丙烯腈 (AN) 、 丙烯酰胺 (AM) 、 甲 基丙烯酸甲酯 (MMA) 和丙烯酸甲酯 (MA) 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 0012 所述的官能单体为丙烯酸 (AA) 、 甲基丙烯酸 (MAA) 、 丙烯酸羟丙酯 (HPA) 、 丙烯酸 羟乙酯 (HEA) 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HEMA) 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 0013 所述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由可聚合阴离子乳化剂。

15、与可聚合非离子型乳化剂按 质量比为 1 : 2 2 : 1 配比组成 ; 0014 所述的可聚合阴离子型乳化剂优选为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 (AHPS) 、 甲基丙烯酸 羟丙基磺酸钠 (HMPS) 和甲基烯丙羟丙磺酸钠 (HPMAS) 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 0015 所述的可聚合非离子型乳化剂优选为加成数为 10 的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 氧乙烯醚 (SN-10) 、 加成数为 15 的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 (SN-15) 和加成数 为 11 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 (CD-511) 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 0016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KPS) 和过硫酸铵 (APS) 中的一。

16、种或两种 ; 0017 所述的缓冲剂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8 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 0019 (1) 单体的制备 : 将单体 I 和官能单体混合, 得到单体 ; 0020 (2) 种子乳液的制备 : 用水将缓冲剂溶解, 接着加入 1/10 3/10 质量的步骤 (1) 制备的单体、 1/10 3/10 质量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和 1/10 3/10 质量的引发剂, 搅 拌条件下升温到 75 80, 保温聚合, 得到种子乳液 ; 0021 (3) 乳液的制备 : 0022 分别将剩余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和剩余的引发剂制备成双组分可聚合乳化。

17、 剂水溶液和引发剂水溶液 ; 0023 往步骤 (2) 中得到的种子乳液中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 步骤制备的成双组 分可聚合乳化剂水溶液和引发剂水溶液, 滴加过程中, 温度保持为 75 80; 滴加完毕后, 保温反应 ; 0024 接着升温至 85 90, 保温反应 ; 0025 然后降温, 出料, 过滤, 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 ; 0026 其中, 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包含以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 单体 I100 份、 官 能单体 0 6 份、 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 0.3 3 份、 引发剂 0.1 2 份、 缓冲剂 0.025 1 份。 0027 所述的水优选为去离子水 ; 0028 步。

18、骤 (2) 中所述的用水量优选为 80 质量份 ; 0029 步骤 (2) 中所述的单体的用量优选为步骤 (2) 和步骤 (3) 所用单体 II 总质量的 1/5 ; 0030 步骤 (2) 中所述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的用量优选为步骤 (2) 和步骤 (3) 所用双 组分可聚合乳化剂总质量的 1/5 ; 0031 步骤 (2) 中所述的引发剂的用量优选为步骤 (2) 和步骤 (3) 所用引发剂总质量的 1/5 ; 0032 步骤 (2) 中所述的搅拌的速度优选为 300 500r/min ; 0033 步骤 (2) 中所述的保温聚合的时间优选为 30min ; 说 明 书 CN 1034086。

19、91 B 5 3/9 页 6 0034 步骤 (3) 中所述的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水溶液优选用 10 质量份的水配制 ; 所述 的引发剂水溶液优选用 10 质量份的水配制 ; 0035 步骤 (3) 中所述的滴加的时间优选为 2 3h ; 0036 步骤 (3) 中所述的保温反应的时间优选为 2h ; 0037 步骤 (3) 中所述的保温反应的时间优选为 1h 2h ; 0038 步骤 (3) 中所述的降温优选为降温到 20 50 ; 0039 步骤 (3) 中所述的过滤优选为使用 200 目筛或 200 目滤布过滤 ; 0040 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在制备压敏胶带中的应用, 优选包含如下步。

20、骤 : 将丙 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 pH 值调节为 8 9 后, 再将其涂布于基质载体上, 烘干, 得到压敏胶 带 ; 0041 所述的pH值优选为使用氨水进行调节 ; 更优选为使用质量百分比为30%的氨水进 行调节 ; 0042 所述的基质载体优选为 PET 薄膜 ; 0043 所述的涂布为通过手工涂布或者涂布机涂布 ; 0044 所述的涂布的厚度优选为 60 140m ; 0045 所述的烘干的温度优选为 120 ; 0046 所述的压敏胶带的厚度优选为 30 70m。 0047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 0048 (1) 本发明提供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所用的乳化剂为可聚。

21、合阴离子乳化剂与非 离子型乳化剂的组合, 替代了传统的乳化剂。 由于采用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 使得压敏胶的 耐湿性能得到提高, 水白卷曲现象得到改善 ; 而且, 阴离子型可聚合乳化剂和非离子型可聚 合乳化剂的复合使用, 可以得到稳定性较好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 带来压敏胶乳液储存 和使用过程的稳定, 即其具有较好的静置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 0049 (2) 本发明提供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环保安全、 耐湿性能优异, 且具有较好的初粘 力、 持粘力及 180剥离强度。 0050 (3) 本发明所用的制备原料简单易得, 制备成本较低, 适于工业化生产。 0051 (4) 本发明的生产过程、 储存过程稳定。

22、、 安全, 易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53 实施例 1 0054 (1) 单体的制备 : 将 65g 丙烯酸丁酯和 35g 苯乙烯加入到烧杯中, 用玻璃棒搅拌 均匀, 得到 100g 单体。 0055 (2) 乳液聚合 : 将 80g 去离子水和 0.025g 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 加入 20g 步骤 (1) 中制备好的单体、 0.02g 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 AHPS、 0.04g 加成数为 10 的烯丙氧基 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 SN-10 和 0.02g 过硫酸钾, 300r/min 转速搅拌下升。

23、温到 75, 保温聚合 30min。待体系出现蓝色后, 通过恒压漏斗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 80g、 过硫酸钾 水溶液 (0.08g 溶解在 10g 去离子水中得到) 及 AHPS 和 SN-10 水溶液 (0.08g AHPS、 0.16g SN-10 和 10g 去离子水混合得到) , 2h 内滴加完毕, 保温反应 2h 后升温至 85, 使单体聚合 说 明 书 CN 103408691 B 6 4/9 页 7 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1h后开始降温, 降至常温后出料, 用200目滤布过滤后得到聚合乳液1。 0056 (3) 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用质量分数 30% 的氨水调节步骤 (2) 制得的。

24、聚合乳液 1 的 pH 值为 8, 取适量调节好 pH 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 PET 薄膜上, 涂覆厚度为 60m, 在 120条件下烘干, 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 30m 表面光滑平整的乳液压敏胶带 1。 0057 实施例 2 0058 (1) 单体的制备 : 将 100g 丙烯酸异辛酯和 6g 丙烯酸加入到烧杯中, 用玻璃棒搅 拌均匀, 得到 106g 单体。 0059 (2) 乳液聚合 : 将 80g 去离子水和 1g 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 加入 21.2g 步骤 (1) 中制备好的单体、 0.4g甲基丙烯酸羟丙基磺酸钠HMPS、 0.2g加成数为15的烯丙氧基壬基 苯氧基丙醇聚氧乙。

25、烯醚 SN-15 和 0.4g 过硫酸铵, 400r/min 转速搅拌下升温到 78, 保温聚 合 30min。待体系出现蓝色后, 通过恒压漏斗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 84.8g、 过硫酸铵水溶 液 (1.6g 过硫酸铵溶解在 10g 去离子水中得到) 及 HMPS 和 SN-15 水溶液 (1.6g HMPS、 0.8g SN-15 和 10g 去离子水混合得到) , 2.5h 内滴加完毕, 保温反应 2h 后升温至 88, 使单体聚 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1.5h后开始降温, 降至常温后出料, 用200目滤布过滤后得到聚合乳 液 2。 0060 (3) 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用质量分数 30%。

26、 的氨水调节步骤 (2) 制得的乳液 pH 值 为 9, 取适量调节好 pH 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 PET 薄膜上, 涂覆厚度为 140m, 在 120条件下烘干, 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 70m 表面光滑平整的乳液压敏胶带 2。 0061 实施例 3 0062 (1) 单体的制备 : 将 80g 丙烯酸丁酯、 20g 甲基丙烯酸甲酯和 3g 丙烯酸加入到烧 杯中, 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得到 103g 单体。 0063 (2) 乳液聚合 : 将80g去离子水和0.025g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 加入20.6g步骤 (1) 中制备好的单体、 0.04g 甲基烯丙羟丙磺酸钠 HPMAS、 0.0。

27、8g 加成数为 11 的烯丙基聚 氧乙烯醚 CD-511 和 0.2g 过硫酸钾, 500r/min 转速搅拌下升温到 80, 保温聚合 30min。待 体系出现蓝色后, 通过恒压漏斗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 82.4g、 过硫酸钾水溶液 (0.8g 过硫 酸钾溶解在 10g 去离子水中得到) 及 HPMAS 和 CD-511 水溶液 (0.16g HPMAS、 0.32g CD-511 和 10g 去离子水混合得到) , 2h 内滴加完毕, 保温反应 2h 后升温至 90, 使单体聚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 2h 后开始降温, 降至常温后出料, 用 200 目滤布过滤后得到聚合乳液 3。 0064 。

28、(3) 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用质量分数 30% 的氨水调节步骤 (2) 制得的乳液 pH 值 为 9, 取适量调节好 pH 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 PET 薄膜上, 涂覆厚度为 100m, 在 120条件下烘干, 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 50m 表面光滑平整的乳液压敏胶带 3。 0065 实施例 4 0066 (1) 单体的制备 : 将 80g 丙烯酸乙酯、 20g 甲基丙烯酸甲酯和 2g 丙烯酸加入到烧 杯中, 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得到 102g 单体。 0067 (2) 乳液聚合 : 将 80g 去离子水和 0.025g 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 加入 20.4g 步 骤 (1) 中制备好。

29、的单体、 0.12g 甲基烯丙羟丙磺酸钠 HPMAS、 0.12g 加成数为 11 的烯丙基 聚氧乙烯醚 CD-511 和 0.2g 过硫酸钾, 400r/min 转速搅拌下升温到 75, 保温聚合 30min。 待体系出现蓝色后, 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剩余的单体 81.6g、 过硫酸钾水溶液 (0.8g 过硫酸 钾溶解在 10g 去离子水中得到) 及 HPMAS 和 CD-511 水溶液 (0.48g HPMAS、 0.48g CD-511 溶 说 明 书 CN 103408691 B 7 5/9 页 8 解在10g去离子水中得到) , 2.5h内滴加完毕, 保温反应2h后升温至88, 使单体聚。

30、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 1.5h 后开始降温, 降至常温后出料, 用 200 目滤布过滤后得到聚合乳液 4。 0068 (3) 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用质量分数 30% 的氨水调节步骤 (2) 制得的乳液 pH 值约 为 8, 取适量调节好 pH 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 PET 薄膜上, 涂覆厚度为 100m, 在 120条件下烘干, 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 50m 表面光滑平整的乳液压敏胶带 4。 0069 实施例 5 0070 (1) 单体的制备 : 将 70g 丙烯酸十二酯、 30g 醋酸乙烯酯和 2g 丙烯酸加入到烧杯 中, 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得到 102g 单体。 0071 (2)。

31、 乳液聚合 : 将80g去离子水和0.025g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 加入20.4g步骤 (1) 中制备好的单体、 0.16g 甲基烯丙羟丙磺酸钠 HPMAS、 0.32g 加成数为 11 的烯丙基聚 氧乙烯醚 CD-511 和 0.2g 过硫酸钾, 400r/min 转速搅拌下升温到 78, 保温聚合 30min。待 体系出现蓝色后, 通过恒压漏斗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 81.6g、 过硫酸钾水溶液 (0.8g 过硫 酸钾溶解在 10g 去离子水中得到) 及 HPMAS 和 CD-511 水溶液 (0.64g HPMAS、 1.28g CD-511 和 10g 去离子水混合得到) , 3h 内滴。

32、加完毕, 保温反应 2h 后升温至 90, 使单体聚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 1.5h 后开始降温, 降至常温后出料, 用 200 目滤布过滤后得到聚合乳液 5。 0072 (3) 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用质量分数 30% 的氨水调节步骤 (2) 制得的乳液 pH 值 为 9, 取适量调节好 pH 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 PET 薄膜上, 涂覆厚度为 100m, 在 120条件下烘干, 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 50m 表面光滑平整的乳液压敏胶带 5。 0073 实施例 6 0074 (1) 单体的制备 : 将 70g 丙烯酸十二酯、 30g 醋酸乙烯酯和 2g 丙烯酸加入到烧杯 中, 用玻璃棒搅。

33、拌均匀, 得到 102g 单体。 0075 (2) 乳液聚合 : 将80g去离子水和0.025g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 加入10.2g步骤 (1) 中制备好的单体、 0.08g 甲基烯丙羟丙磺酸钠 HPMAS、 0.16g 加成数为 11 的烯丙基聚 氧乙烯醚 CD-511 和 0.1g 过硫酸钾, 400r/min 转速搅拌下升温到 80, 保温聚合 30min。待 体系出现蓝色后, 通过恒压漏斗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 91.8g、 过硫酸钾水溶液 (0.9g 过硫 酸钾溶解在 10g 去离子水中得到) 及 HPMAS 和 CD-511 水溶液 (0.72g HPMAS、 1.44g CD-51。

34、1 和 10g 去离子水混合得到) , 2h 内滴加完毕, 保温反应 2h 后升温至 85, 使单体聚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 2h 后开始降温, 降至常温后出料, 用 200 目滤布过滤后得到聚合乳液 6。 0076 (3) 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用质量分数 30% 的氨水调节步骤 (2) 制得的乳液 pH 值 为 9, 取适量调节好 pH 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 PET 薄膜上, 涂覆厚度为 100m, 在 120条件下烘干, 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 50m 表面光滑平整的乳液压敏胶带 6。 0077 实施例 7 0078 (1) 单体的制备 : 将 70g 丙烯酸十二酯、 30g 醋酸乙烯。

35、酯和 2g 丙烯酸加入到烧杯 中, 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得到 102g 单体。 0079 (2) 乳液聚合 : 将80g去离子水和0.025g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 加入30.6g步骤 (1) 中制备好的单体、 0.24g甲基烯丙羟丙磺酸钠HPMAS、 0.48g烯丙基聚氧乙烯醚CD-511 和0.3g过硫酸钾, 400r/min转速搅拌下升温到80, 保温聚合30min。 待体系出现蓝色后, 通过恒压漏斗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71.4g、 过硫酸钾水溶液 (0.7g过硫酸钾溶解在10g去 离子水中得到) 及 HPMAS 和 CD-511 水溶液 (0.56g HPMAS、 1.12g CD-51。

36、1 和 10g 去离子水混 说 明 书 CN 103408691 B 8 6/9 页 9 合得到) , 2h 内滴加完毕, 保温反应 2h 后升温至 90, 使单体聚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 1.5h 后开始降温, 降至常温后出料, 用 200 目滤布过滤后得到聚合乳液 7。 0080 (3) 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用质量分数 30% 的氨水调节步骤 (2) 制得的乳液 pH 值 为 9, 取适量调节好 pH 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 PET 薄膜上, 涂覆厚度为 100m, 在 120条件下烘干, 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 50m 表面光滑平整的乳液压敏胶带 7。 0081 对比例 1 0082 。

37、(1) 单体的制备 : 将 65g 丙烯酸丁酯和 35g 苯乙烯加入到烧杯中, 用玻璃棒搅拌 均匀, 得到 100g 单体。 0083 (2)乳液聚合 : 将 80g 去离子水和 0.025g 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 加入 20g 步 骤 (1) 中制备好的单体、 0.02g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0.04g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40 和 0.02g 过硫酸钾, 450r/min 转速搅拌下升温到 76, 保温聚合 30min。待体系出现蓝色后, 通过恒压漏斗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 80g、 过硫酸钾水溶液 (0.08g 过硫酸钾溶解在 10g 去 离子水中得到) 及 SDS 和 NP-4。

38、0 水溶液 (0.08g SDS、 0.16g NP-40 溶解在 10g 去离子水得 到) , 2h 内滴加完毕, 保温反应 2h 后升温至 85, 使单体聚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 1h 后开始 降温, 降至常温后出料, 用 200 目滤布过滤后得到对比聚合乳液 8。 0084 (3) 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用质量分数 30% 的氨水调节步骤 (2) 制得的乳液 pH 值为 8, 取适量调节好 pH 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 PET 薄膜上, 涂覆厚度为 60m, 在 120 条件下烘干, 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 30m 表面光滑平整的乳液压敏胶带 8。 0085 对比例 2 0086 (1)。

39、 单体的制备 : 将 65g 丙烯酸丁酯和 35g 苯乙烯加入到烧杯中, 用玻璃棒搅拌 均匀, 得到 100g 单体。 0087 (2) 乳液聚合 : 将 80g 去离子水和 0.025g 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 加入 20g 步骤 (1) 中制备好的单体、 0.06g 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 AHPS 和 0.02g 过硫酸钾, 400r/min 转 速搅拌下升温到 75, 保温聚合 30min。待体系出现蓝色后, 通过恒压漏斗同时滴加剩余的 单体 80g、 过硫酸钾水溶液 (0.08g 过硫酸钾溶解在 10g 去离子水中得到) 及 AHPS 水溶液 (0.24g AHPS 溶解在 10g 去。

40、离子水得到) , 3h 内滴加完毕, 保温反应 2h 后升温至 90, 使单 体聚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2h后开始降温, 降至常温后出料, 用200目滤布过滤后得到对比 聚合乳液 9。 0088 (3) 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用质量分数 30% 的氨水调节步骤 (2) 制得的乳液 pH 值为 8, 取适量调节好 pH 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 PET 薄膜上, 涂覆厚度为 60m, 在 120 条件下烘干, 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 30m 表面光滑平整的乳液压敏胶带 9。 0089 对比例 3 0090 (1) 单体的制备 : 将 65g 丙烯酸丁酯和 35g 苯乙烯加入到烧杯中, 用玻璃棒搅拌。

41、 均匀, 得到 100g 单体。 0091 (2) 乳液聚合 : 将 80g 去离子水和 0.025g 碳酸钠加入到反应瓶中, 加入 20g 步骤 (1) 中制备好的单体、 0.06g加成数为10的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SN-10和 0.02g 过硫酸钾, 400r/min 转速搅拌下升温到 75, 保温聚合 30min。待体系出现蓝色后, 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剩余的单体 80g、 过硫酸钾水溶液 (0.08g 过硫酸钾溶解在 10g 去离子 水中得到) 及 SN-10 水溶液 (0.24gSN-10 溶解在 10g 去离子水中得到) , 2.5h 内滴加完毕, 说 明 书 CN 103。

42、408691 B 9 7/9 页 10 保温反应 2h 后升温至 90, 使单体聚合完全, 继续保温反应 1h 后开始降温, 降至常温后出 料, 用 200 目滤布过滤后得到对比聚合乳液 10。 0092 (3) 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用质量分数 30% 的氨水调节步骤 (2) 制得的乳液 pH 值 约为 8, 取适量调节好 pH 值的乳液用涂布机均匀涂覆在 PET 薄膜上, 涂覆厚度为 60m, 在 120条件下烘干, 得到压敏胶厚度约为 30m 表面光滑平整的乳液压敏胶带 10。 0093 效果实施例 0094 下面对实施例以及对比实施例中制得的聚合乳液 1 10 及乳液压敏胶带 1 10。

43、 进行相关性能测试。 0095 其中, 聚合乳液测试方法如下所示 : 0096 (1) 乳液形貌及稳定性 : 观察乳液状态和颜色 ; 将乳液装在透明玻璃瓶中静置, 观 察静置稳定性 (如果分层, 就说明不稳定) ; 将乳液加入到离心管中, 在 4000r/min 的转速下 离心至出现乳液分层, 记录该时间, 作为乳液离心稳定性的量度。 0097 (2) 吸水率 : 将一定量乳液置于平整的聚四氟乙烯圆盘模具中, 烘干后制得厚度约 为 1mm 的聚合物膜。称重后将聚合物膜浸入装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 每隔一段时间取出, 用 纱布擦干表面水分, 称重后继续浸入去离子水中。则吸水率按如下公式计算 : 0。

44、098 0099 其中, W1为干燥的聚合物膜的质量, W 2为浸水擦干后聚合物膜的质量。 0100 此外, 乳液压敏胶性能测试, 包括压敏胶带的初粘力、 持粘力、 180剥离强度及其 耐高温持粘力, 具体测试方法、 标准如下所示 : 0101 (3) 初粘力 : 选用 6032 胶带保持力试验机 (MIDEL KJ-6032, 东莞市科建检测仪器 有限公司) , 按照 GB/T4852 2002 进行测试, 以球号表示初粘力大小。 0102 (4) 持粘力 : 选用温度型胶带保持力试验机 (MIDEL KJ-6012, 东莞市科建检测仪器 有限公司) , 按照 GB/T4851 1998 进。

45、行测试, 以胶带剪切破坏掉落的时间来计算持粘力。 0103 (5) 180剥离强度 : 选用电脑式拉力试验机 (MIDEL KJ-1065A, 东莞市科建检测仪 器有限公司) , 按照 GB/T2792 1998 进行测试。 0104 聚合乳液测试结果如下表 1 所示 : 0105 表 1 0106 编号 聚合过程乳液外观静置稳定性离心稳定性 1稳定乳白色6 个月4h 2稳定乳白色泛蓝光6 个月4h 3稳定乳白色6 个月4h 4稳定乳白色6 个月4h 5稳定乳白色泛蓝光6 个月4h 说 明 书 CN 103408691 B 10 8/9 页 11 6稳定乳白色泛蓝光6 个月4h 7稳定乳白色泛。

46、蓝光6 个月4h 8稳定乳白色泛蓝光6 个月4h 9少量凝胶乳白色4 个月2h 10少量凝胶乳白色3 个月3h 0107 表 1 中, 编号 1 10 分别对应表示为聚合乳液 1 10, 从表 1 数据可见, 本发明方 法稳定, 制备压敏胶聚合乳液 1 8 贮存稳定性均超过半年, 相比于单一的可聚合乳化剂, 双组分可聚合乳化剂制备的压敏胶乳液的稳定性较好。 0108 压敏胶测试结果如下表 2 所示 : 0109 表 2 0110 编号 初粘力180剥离强度持粘力吸水率 125 号556N/m1 个月15% 222 号504N/m1 个月32% 315 号512N/m1 个月18% 414 号5。

47、24N/m1 个月23% 519 号543N/m1 个月27% 618 号539N/m1 个月25% 719 号528N/m1 个月26% 815 号534N/m1 个月52% 916 号520N/m1 个月30% 1019 号454N/m1 个月28% 0111 表 2 中, 编号 1 10 分别对应表示为乳液压敏胶带 1 10。 0112 与采用传统乳化剂的压敏胶 8 相比, 可聚合乳化剂制备的其余乳液压敏胶均具有 更出色的耐湿性能, 表现为其吸水率较低。同时, 相比于单组分可聚合乳化剂, 双组分乳化 剂制备的乳液压敏胶的耐湿性能更好。 0113 本发明提供的压敏胶带的初粘力 14 号钢球, 180剥离强度 504N/m, 持粘力 1 个月, 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能。 0114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说 明 书 CN 103408691 B 11 9/9 页 12 限制, 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 修饰、 替代、 组合、 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408691 B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