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莫西沙星杂质C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莫西沙星杂质C的制备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114146.9 (22)申请日 2014.03.26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94539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9.30 (73)专利权人 南京优科生物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恒竞路28号 专利权人 南京优科制药有限公司 南京优科生物医药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72)发明人 闵涛陆晨光车晓明张峰 薛峪泉 (51)Int.Cl. C07D 471/04(2006.01) (56)对比。
2、文件 CN 102267994 A,2011.12.07, CN 103396416 A,2013.11.20, CN 103467466 A,2013.12.25, 徐颖等.HPLC法测定盐酸莫西沙星含量及其 有关物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2,第43卷 (第1期),第46-50页. 审查员 章磊 (54)发明名称 一种莫西沙星杂质C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报道了一种莫西沙星杂质C的制备方 法, 具体是以莫西沙星杂质E为起始原料, 经过氨 基的Boc保护、 乙基化、 酯水解以及脱除Boc保护 共计四步反应, 最后经一次重结晶操作, 即可得 到高纯度的莫西沙星杂质C精制品。 本发。
3、明具有 合成路线简短, 操作简单, 所得杂质产物纯度较 高, 可应用与对照品研究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CN 104945399 B 2017.01.04 CN 104945399 B 1.一种制备莫西沙星杂质C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莫西沙星杂质E(式II, 即: 1-环丙基-7- (S,S)-2,8-重氮-二环4.3.0壬-8- 基 -6-氟-8-羟基-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溶解于体积比1:1的1,4-二氧六环/水的混 合溶剂中, 加入氢氧化钠, 待内温降至05, 缓慢滴加二碳酸二叔丁酯(Boc)2O的1,4-二 氧六环溶液, 滴。
4、毕, 保持内温05反应23h, 升至内温3035, 搅拌反应1214h, 反应 完毕后, 降温至05, 滴加0.5mol/L柠檬酸水溶液至pH3, 加入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 二氯甲烷层, 浓缩至干, 得式III化合物; (2)将式III化合物溶解于无水THF中, 加入缚酸剂, 搅拌均匀, 待内温降至05, 缓慢 滴加乙基化试剂的无水THF溶液, 滴毕, 保持内温05反应2h, 继续升温至回流反应10 12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缓慢滴加氨水溶液进行搅拌, 加入二氯甲烷, 搅拌萃取, 静 置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得到式IV化合物; (3)将式IV化合物溶解于乙醇中, 加入1。
5、mol/L氢氧化钠溶液, 5055搅拌反应1 1.5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缓慢滴加1mol/L盐酸溶液, 调节pH至3, 加入二氯甲烷, 萃 取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得式V化合物; (4)在温度05, 将式V化合物溶解于体积比1:1的三氟乙酸/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 中, 搅拌反应2h, 反应完毕后, 加入水和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依次用饱和碳 酸氢钠溶液和0.5mol/L柠檬酸水溶液洗涤, 分取二氯甲烷层, 干燥, 滤液浓缩得式I化合物, 即莫西沙星杂质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莫西沙星杂质C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式II化合 物: 氢氧化。
6、钠: (Boc)2O的摩尔比为1: 1.31.6: 1.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莫西沙星杂质C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缚 酸剂是指氢氧化钾, 氢化钠, 乙醇钠, 叔丁醇钾中的一种; 乙基化试剂是指碘乙烷, 溴乙烷, 硫酸二乙酯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莫西沙星杂质C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式III化合 物: 缚酸剂: 乙基化试剂摩尔比为1: 4: 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莫西沙星杂质C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缚酸剂是叔 丁醇钾, 乙基化试剂是溴乙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莫西沙星杂质C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缚。
7、酸剂是氢 氧化钾, 乙基化试剂是硫酸二乙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莫西沙星杂质C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 式V化合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4945399 B 2 物与三氟乙酸/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为1: 57, w/v, 单位g/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莫西沙星杂质C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还可包括 莫西沙星杂质C的精制步骤, 即: 将上述杂质C粗品加入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 加入活性 炭, 搅拌回流, 过滤, 滤液在-10-5静止析晶78h, 得到莫西沙星杂质C的精制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莫西沙星杂质C的方。
8、法, 其特征在于, 精制步骤中混合溶 剂的体积配比为异丙醇: 水3:1。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4945399 B 3 一种莫西沙星杂质C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莫西沙星杂质C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盐酸莫西沙星 (Moxifloxacinhydrochloride) 化学名为: 1-环丙基-6-氟-1,4-二 氢-8-甲氧基-7- (4 S,7 S) -八氢-6H-吡咯并3,4-b吡啶-6-基-4-氧代-3-喹啉羧酸盐 酸盐, CasNo.:151096-09-2, 具有下式所示的化学结构: 0003 0004 盐酸莫西。
9、沙星是德国拜耳医药公司研制的超广谱喹诺酮类抗生素, 于1999年9月 首次在德国上市, 同年12月获FDA批准在美国上市。 盐酸莫西沙星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 尤 其是对革兰氏阳性、 支原体、 衣原体、 军团菌等活性远优于环丙沙星, 并且对厌氧菌有效。 它 在人体半衰期长, 每日给药1次400mg。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窦腺炎、 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 发作、 社区获得性肺炎, 以及无并发症的皮肤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本品具有广谱, 高效, 低毒, 呈低水平耐药, 几乎没有光敏反应等优点, 被认为是 “治疗呼吸道感染接近理想的药 物” 。 0005 盐酸莫西沙星的质量标准在英国药典、 欧洲药典和美。
10、国药典中已有收载, 其中明 确指出可能含有的A、 B、 C、 D、 E这5种杂质, 此5种杂质的结构如下: 0006 0007 在上述质量标准中, 该5种杂质采用混合对照的方法进行系统适应性试验以控制 杂质, 但是并未采用杂质对照品法进行定量控制。 现有文献中也未见有关于制备莫西沙星 说明书 1/10 页 4 CN 104945399 B 4 杂质C的高效的合成方法。 0008 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H】 GPH3-1, 第67页) 指出: 有机杂质的检 测一般多采用HPLC法。 如采用HPLC法, 须采用峰面积法, 具体定量方法采用外标法 (杂质对 照品法) , 外标法定量比较。
11、准确。 0009 莫西沙星杂质C是莫西沙星质量标准中所需关注的重点杂质之一, 其对于莫西沙 星杂质的相关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因此, 提供一种简便高效制备高纯度的莫西沙星杂质C的 方法, 对于莫西沙星杂质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 它可以用于莫西沙星生产中的杂质定性和 定量的分析, 从而可以提高莫西沙星的质量标准, 为人民群众安全用药提供重要的指导意 义。 发明内容 0010 为了提高盐酸莫西沙星的质量, 降低临床用药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莫西沙星杂质C的制备方法, 通过该法能够快速、 简便、 高效地得到杂质对照品, 对采用外标 法 (即杂质对照品法) 严格控制盐酸莫西沙星的质量等方面做出。
12、贡献。 0011 本发明提供一种莫西沙星杂质C (式I化合物)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0012 0013 (1) 将莫西沙星杂质E (式II, 即: 1-环丙基-7- (S,S) -2,8-重氮-二环4.3.0壬- 8-基 -6-氟-8-羟基-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 溶解于体积比1:1的1,4-二氧六环/水的 混合溶剂中, 加入氢氧化钠, 待内温降至05, 缓慢滴加二碳酸二叔丁酯(Boc)2O的1,4- 二氧六环溶液, 滴毕, 保持内温05反应23h, 缓慢升至内温3035, 继续搅拌反应12 14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滴加0.5mol/。
13、L柠檬酸水溶液至pH=3, 加入二氯甲烷, 搅 拌萃取, 静置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至干, 得式III化合物; 0014 (2) 将式III化合物溶解于无水四氢呋喃THF中, 加入缚酸剂, 搅拌均匀, 待内温降 至05, 缓慢滴加乙基化试剂的无水THF溶液, 滴毕, 保持内温05反应2h, 继续升温至 回流反应1012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缓慢滴加氨水溶液进行搅拌, 加入二氯甲 烷, 萃取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得式IV化合物; 0015 (3) 将式IV化合物溶解于乙醇中, 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 5055搅拌反应 11.5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缓慢。
14、滴加1mol/L盐酸溶液, 调节pH至3, 加入二氯甲 说明书 2/10 页 5 CN 104945399 B 5 烷, 萃取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得式V化合物; 0016 (4) 在温度05, 将式IV化合物溶解于体积比1:1的三氟乙酸/二氯甲烷的混合 溶剂中, 搅拌反应2h, 反应完毕后, 加入水和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依次用饱 和碳酸氢钠溶液和0.5mol/L柠檬酸水溶液洗涤, 分取二氯甲烷层, 干燥, 滤液浓缩得式I化 合物, 即莫西沙星杂质C。 0017 进一步地, 步骤 (1) 中式II化合物: 氢氧化钠:(Boc)2O的摩尔比为1: 1.31.6: 1.1。
15、 1.4。 0018 进一步地, 步骤 (2) 中所述的缚酸剂是指氢氧化钾, 氢化钠, 乙醇钠, 叔丁醇钾中的 一种; 乙基化试剂是指碘乙烷, 溴乙烷, 硫酸二乙酯中的一种。 0019 更进一步地, 所述的式III化合物: 缚酸剂: 乙基化试剂摩尔比为1: 4: 4。 0020 优选地, 所述的缚酸剂是叔丁醇钾, 乙基化试剂是溴乙烷, 或者: 缚酸剂是氢氧化 钾, 乙基化试剂是硫酸二乙酯。 0021 优选地, 式IV化合物与三氟乙酸/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为1: 57 (w/v, 单位g/mL) 。 0022 进一步地, 步骤 (4) 中还可包括莫西沙星杂质C的精制步骤, 即: 将上述。
16、杂质C粗品 加入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 加入活性炭, 搅拌回流, 过滤, 滤液在-10-5静止析晶7 8h, 得到莫西沙星杂质C的精制品。 0023 更进一步优选地, 精制步骤中混合溶剂的体积配比为异丙醇: 水=3:1。 0024 本发明方案公开了一种简捷的制备莫西沙星杂质C的方法。 从化学结构角度分析, 杂质E、 杂质C以及莫西沙星同属于一种喹诺酮甲酸的化学母核, 区别在于8位的取代基不 同。 莫西沙星8位是甲氧基, 杂质E是羟基, 杂质C是乙氧基。 杂质E可由莫西沙星去甲基化得 到; 以杂质E为基础进行乙基化, 即可方便地制得莫西沙星杂质C。 0025 但是, 申请人在具体的试验过程中遇。
17、到了化学选择性问题, 申请人通过选择恰当 的合成路线, 选用合适的试剂和步骤, 最终解决了相关问题, 实现了本发明目的。 本发明方 案具备的技术优势, 以及取得的有益技术进步, 详述如下: 0026 (1) 以莫西沙星杂质E为起始原料, 通过官能团的转换, 快捷制得杂质C, 避免了从 相关的苯甲酸衍生物起始, 一步步地构建喹诺酮母核的冗长步骤, 提高了合成效率。 莫西沙 星杂质E可由莫西沙星进行去甲基化反应得来, 十分方便。 0027 (2) 在使用乙基化试剂对杂质E的8位羟基进行乙基化的同时, 由于化学选择性较 差的原因, 壬烷环的氮原子上很可能也发生N-乙基化; 同时, 裸露的羧基在强碱条。
18、件下与活 性卤代烷也容易发生酯化反应。 申请人通过大量的试验摸索, 发现: 首先, 在步骤 (1) 和步骤 (4) 进行氨基的Boc保护和脱除, 起到了事先将氨基保护起来, 避免产生N-乙基化副产物的 作用; 其次, 针对在使用乙基化试剂之后, 难以避免产生的酯化双取代物, 可以使用中等浓 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将羧基上的乙酯选择性水解, 而不影响氧原子上的乙基醚结构, 巧妙地 解决了两个 “选择性” 较差的技术问题。 0028 (3) 对于莫西沙星杂质C的重结晶研究是一个复杂的探索过程, 经过溶剂筛选和纯 度比对, 申请人最终确定采用异丙醇: 水=3:1 (v/v) , 并且低温 (-10-5) 。
19、静置析晶的方 式, 可以将精制品的HPLC的纯度达到99.699.8%, 重现性良好。 0029 综上所述, 本发明报道的莫西沙星杂质C的制备方法, 是将盐酸莫西沙星杂质E为 说明书 3/10 页 6 CN 104945399 B 6 起始原料, 经过氨基的Boc保护、 乙基化、 酯水解以及脱除Boc保护基共计四步反应, 仅外加 一次重结晶操作, 即可得到高纯度的莫西沙星杂质C精制品。 本发明方案具有合成路线简 短, 操作简单, 所得杂质产物纯度较高 (HPLC纯度99.6%99.8%) , 可应用于对照品研究等特 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
20、步的说明。 0031 实施例1 0032 将莫西沙星杂质E (20.0g, 0.052mol) 溶解于体积比1:1的1,4-二氧六环/水的混合 溶剂220mL中, 加入氢氧化钠 (1.0g, 0.026mol) , 待内温降至0, 缓慢滴加二碳酸二叔丁酯 (Boc)2O (12.4g, 0.057mol) 的1,4-二氧六环溶液, 滴毕, 保持内温0反应2h, 缓慢升至内温 30, 继续搅拌反应12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 滴加0.5mol/L柠檬酸水溶液至pH=3, 加 入二氯甲烷, 搅拌萃取, 静置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至干, 得到式III化合物21.4g, 收率 85%。 0。
21、033 将式III化合物 (21.4g, 0.04mol) 溶解于无水THF100mL中, 加入氢氧化钾 (8.9g, 0 .16mol) , 搅拌均匀, 待内温降至05, 缓慢滴加乙基化试剂硫酸二乙酯 (24 .7g, 0.16mol) 的无水THF溶液40mL, 滴毕, 保持内温05反应2h, 继续升温至回流反应10h, 反 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缓慢滴加氨水溶液40mL进行搅拌, 加入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 氯甲烷层, 浓缩得到式IV化合物20.0g, 收率84%。 0034 将式IV化合物 (20.0g, 0.037mol) 溶解于乙醇80mL中, 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
22、液 80mL, 50搅拌反应11.5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缓慢滴加1mol/L盐酸溶液25mL, 调节pH至3, 加入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得到式V化合物17.0g, 收率90%。 0035 在温度05, 将式V化合物 (17.0g, 0.033mol) 溶解于体积比1:1的三氟乙酸/二 氯甲烷的混合溶剂85mL中, 搅拌反应2h, 反应完毕后, 加入水和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氯 甲烷层, 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0.5mol/L柠檬酸水溶液洗涤, 分取二氯甲烷层, 干燥, 滤液浓缩得到式I化合物11.7g, 收率86%, 即莫西沙星杂质C。 0036 。
23、将杂质C粗品11.7g加入体积比3:1的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110mL, 加入活性炭 0.8g, 搅拌回流, 过滤, 滤液在-10-5静止析晶78h, 得到莫西沙星杂质C的精制品 10.5g, 收率90%。 HPLC纯度99.8%。 0037 实施例2 0038 将莫西沙星杂质E (15g, 0.038mol) 溶解于体积比1:1的1,4-二氧六环/水的混合溶 剂150mL中, 加入氢氧化钠 (2.3g, 0.057mol) , 待内温降至5, 缓慢滴加(Boc)2O (10.7g, 0.049mol) 的1,4-二氧六环溶液, 滴毕, 保持内温5反应23h, 缓慢升至内温35, 继续搅 拌反。
24、应1214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5, 滴加0.5mol/L柠檬酸水溶液至pH=3, 加入二氯甲 烷, 搅拌萃取, 静置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至干, 得到式III化合物15.6g, 收率83%。 0039 将式III化合物 (15.6g, 0.032mol) 溶解于无水THF95mL中, 加入氢化钠 (5.1g, 含 量60%, 0.128mol) , 搅拌均匀, 待内温降至05, 缓慢滴加乙基化试剂碘乙烷 (20.0g, 0.128mol) 的无水THF溶液48mL, 滴毕, 保持内温05反应2h, 继续升温至回流反应12h, 反 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缓慢滴加氨水溶液45mL进。
25、行搅拌, 加入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 说明书 4/10 页 7 CN 104945399 B 7 氯甲烷层, 浓缩得到式IV化合物13.9g, 收率80%。 0040 将式IV化合物 (13.9g, 0.025mol) 溶解于80mL乙醇中, 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 80mL, 55搅拌反应11.5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缓慢滴加1mol/L盐酸溶液25mL, 调节pH至3, 加入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得到式V化合物11.7g, 收率89%。 0041 在温度05, 将式V化合物 (11.7g, 0.022mol) 溶解于体积比1:1的三氟乙酸/二 。
26、氯甲烷的混合溶剂82mL中, 搅拌反应2h, 反应完毕后, 加入水和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氯 甲烷层, 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0.5mol/L柠檬酸水溶液洗涤, 分取二氯甲烷层, 干燥, 滤液浓缩得到式I化合物8.1g, 收率85%, 即莫西沙星杂质C。 0042 将杂质C粗品8.1g加入体积比2:1的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85mL, 加入活性炭0.5g, 搅拌回流, 过滤, 滤液在-10-5静止析晶78h, 得到莫西沙星杂质C的精制品7.3g, 收率 89%。 HPLC纯度99.6%。 0043 实施例3 0044 将莫西沙星杂质E (10g, 0.026mol) 溶解于体积比1:1的。
27、1,4-二氧六环/水的混合溶 剂95mL中, 加入氢氧化钠 (1.4g, 0.036mol) , 待内温降至05, 缓慢滴加(Boc)2O (6.7g, 0.031mol) 的1,4-二氧六环溶液, 滴毕, 保持内温3反应2.5h, 缓慢升至内温33, 继续搅 拌反应13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滴加0.5mol/L柠檬酸水溶液至pH=3, 加入二氯甲 烷, 搅拌萃取, 静置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至干, 得到式III化合物10.2g, 收率81%。 0045 将式III化合物 (10.2g, 0.021mol) 溶解于无水THF100mL中, 加入乙醇钠 (5.7g, 0.084。
28、mol) , 搅拌均匀, 待内温降至05, 缓慢滴加乙基化试剂溴乙烷 (9.1g, 0.084mol) 的 无水THF溶液30mL, 滴毕, 保持内温05反应2h, 继续升温至回流反应1012h, 反应完毕 后, 降温至05, 缓慢滴加氨水溶液30mL进行搅拌, 加入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氯甲烷 层, 浓缩得到式IV化合物9.3g, 收率82%。 0046 将式IV化合物 (9.3g, 0.017mol) 溶解于乙醇50mL中, 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 50mL, 53搅拌反应11.5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缓慢滴加1mol/L盐酸溶液15mL, 调节pH至3, 加入二氯。
29、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得到式V化合物8.04g, 收率91%。 0047 在温度05, 将式V化合物 (8.04g, 0.016mol) 溶解于体积比1:1的三氟乙酸/二 氯甲烷的混合溶剂48mL中, 搅拌反应2h, 反应完毕后, 加入水和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氯 甲烷层, 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0.5mol/L柠檬酸水溶液洗涤, 分取二氯甲烷层, 干燥, 滤液浓缩得到式I化合物5.5g, 收率85%, 即莫西沙星杂质C。 0048 将杂质C粗品5.5g加入体积比3:1的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60mL, 加入活性炭0.8g, 搅拌回流, 过滤, 滤液在-10-5静止析晶。
30、78h, 得到莫西沙星杂质C的精制品4.9g, 收率 90%。 HPLC纯度99.6%。 0049 实施例4 0050 将莫西沙星杂质E (30g, 0.077mol) 溶解于体积比1:1的1,4-二氧六环/水的混合溶 剂300mL中, 加入氢氧化钠 (4.6g, 0.116mol) , 待内温降至2, 缓慢滴加(Boc)2O (21.8g, 0.10mol) 的1,4-二氧六环溶液, 滴毕, 保持内温2反应23h, 缓慢升至内温3035, 继 续搅拌反应1214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滴加0.5mol/L柠檬酸水溶液至pH=3, 加 入二氯甲烷, 搅拌萃取, 静置分层, 取二氯甲烷。
31、层, 浓缩至干, 得到式III化合物32.5g, 收率 86%。 说明书 5/10 页 8 CN 104945399 B 8 0051 将式III化合物 (32.5g, 0.066mol) 溶解于无水THF300mL中, 加入叔丁醇钾 (29.6g, 0.264mol) , 搅拌均匀, 待内温降至05, 缓慢滴加乙基化试剂溴乙烷 (28.7g, 0.264mol) 的无水THF溶液55mL, 滴毕, 保持内温05反应2h, 继续升温至回流反应10 12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缓慢滴加氨水溶液40mL进行搅拌, 加入二氯甲烷, 萃取分 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得到式IV化合物31.0。
32、g, 收率86%。 0052 将式IV化合物 (31.0g, 0.057mol) 溶解于乙醇130mL中, 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 液130mL, 52搅拌反应1.5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缓慢滴加1mol/L盐酸溶液25mL, 调节pH至3, 加入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得到式V化合物27.0g, 收率92%。 0053 在温度05, 将式V化合物 (27.0g, 0.052mol) 溶解于体积比1:1的三氟乙酸/二 氯甲烷的混合溶剂135mL中, 搅拌反应2h, 反应完毕后, 加入水和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 氯甲烷层, 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0.5。
33、mol/L柠檬酸水溶液洗涤, 分取二氯甲烷层, 干 燥, 滤液浓缩得到式I化合物18.8g, 收率86%, 即莫西沙星杂质C。 0054 将杂质C粗品18.8g加入体积比3:1的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200mL, 加入活性炭 1.0g, 搅拌回流, 过滤, 滤液在-10-5静止析晶78h, 得到莫西沙星杂质C的精制品 17.1g, 收率91%。 HPLC纯度99.8%。 0055 实施例5 0056 将莫西沙星杂质E (40g, 0.103mol) 溶解于体积比1:1的1,4-二氧六环/水的混合溶 剂380mL中, 加入氢氧化钠 (6.6g, 0.164mol) , 待内温降至4, 缓慢滴加(B。
34、oc)2O (31.4g, 0.144mol) 的1,4-二氧六环溶液, 滴毕, 保持内温2反应3h, 缓慢升至内温32, 继续搅拌 反应1214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滴加0.5mol/L柠檬酸水溶液至pH=3, 加入二氯 甲烷, 搅拌萃取, 静置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至干, 得到式III化合物42.3g, 收率84%。 0057 将式III化合物 (42.3g, 0.086mol) 溶解于无水THF350mL中, 加入叔丁醇钾 (38.5g, 0.344mol) , 搅拌均匀, 待内温降至05, 缓慢滴加乙基化试剂碘乙烷 (53.6g, 0.344mol) 的无水THF溶液。
35、70mL, 滴毕, 保持内温05反应2h, 继续升温至回流反应1012h, 反应完 毕后, 降温至05, 缓慢滴加氨水溶液50mL进行搅拌, 加入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氯甲 烷层, 浓缩得到式IV化合物40.3g, 收率86%。 0058 将式IV化合物 (40.3g, 0.074mol) 溶解于乙醇160mL中, 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 液160mL, 51搅拌反应11.5h, 反应完毕后, 降温至05, 缓慢滴加1mol/L盐酸溶液 25mL, 调节pH至3, 加入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得到式V化合物34.3g, 收 率90%。 0059 在温度05, 将式。
36、V化合物 (34.3g, 0.066mol) 溶解于体积比1:1的三氟乙酸/二 氯甲烷的混合溶剂175mL中, 搅拌反应2h, 反应完毕后, 加入水和二氯甲烷, 萃取分层, 取二 氯甲烷层, 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0.5mol/L柠檬酸水溶液洗涤, 分取二氯甲烷层, 干 燥, 滤液浓缩得到式I化合物23.7g, 收率86%, 即莫西沙星杂质C。 0060 将杂质C粗品23.7g加入体积比3:1的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240mL, 加入活性炭 1.0g, 搅拌回流, 过滤, 滤液在-10-5静止析晶78h, 得到莫西沙星杂质C的精制品 21.3g, 收率90%。 HPLC纯度99.7%。 006。
37、1 实施例6 0062 莫西沙星杂质E的制备方法 说明书 6/10 页 9 CN 104945399 B 9 0063 取盐酸莫西沙星 (20g, 0.05mol) , 用水400mL溶解, 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7 8, 再加入乙酸乙酯 (300ml2) 萃取水相, 乙酸乙酯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1h, 过滤, 滤液浓 缩至干, 将剩余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0mL中。 0064 在氮气保护下, 将六甲基二硅氧烷 (21.1g, 0.13mol) 和铝粉 (4.3g, 0.16mol) 在温 度65加热搅拌, 缓慢加入固体碘 (33g, 0.13mol) , 升温至150, 回。
38、流反应2h, 缓慢降至室 温, 过滤除去不溶物, 得到新鲜制备的三甲基碘硅烷的粗品油状物, 约50g。 在氮气保护下, 将所得三甲基碘硅烷油状物 (50g, 0.25mol) 加入到莫西沙星游离碱溶液中, 加入碘化钠 (4.5g, 0.03mol) , 70回流反应11h, 薄层板监测反应进程。 反应结束后, 浓缩反应液, 加入 二氯甲烷溶解残余物, 缓慢滴加到冷却的碳酸氢钠溶液中, 5搅拌0.5h, 缓慢滴加冰醋酸 调节pH=7; 过滤, 将滤液分取二氯甲烷层, 浓缩至干, 得到莫西沙星杂质E粗品固体15.1g, 收 率85%。 将上述杂质E粗品15.1g, 加入体积比为1:1的乙醇/水混合。
39、溶剂230mL中, 加入活性炭 0.3g, 搅拌回流, 过滤, 滤液在5静止析晶78h, 得到莫西沙星杂质E的精制品12.5g, 精制 收率83%, 总收率71%。 HPLC纯度99.7%。 0065 实施例7对比试验例 0066 莫西沙星杂质C的精制 0067 将杂质C粗品 (10g, 0.024mol) 加入无水乙醇210mL中加热回流, 溶解清澈较困难, 无水乙醇体积使用量需是粗品重量的20倍 (体积重量比, 单位mL/g) ; 接着, 加入活性炭 0.8g, 搅拌回流, 过滤, 滤液在-10-5静止析晶78h, 得到莫西沙星杂质C的精制品 8.1g, 收率81%。 HPLC纯度98.3。
40、%。 0068 将杂质C粗品 (10g, 0.024mol) 加入体积比1:1的无水乙醇/水混合溶剂175mL中, 再 加入活性炭0.8g, 搅拌回流, 过滤, 滤液在-10-5静止析晶78h, 得到莫西沙星杂质C的 精制品8.5g, 收率85%。 HPLC纯度97.9%。 0069 实施例8 0070 莫西沙星杂质C的结构确证数据: 0071 0072 质谱(AGILENT1100LC/MS质谱仪, 溶剂甲醇, ESI(+), 70V) 0073 MS (ESI) : 416.5M+H+ 0074 核磁氢谱数据 说明书 7/10 页 10 CN 104945399 B 10 0075 007。
41、6 氢谱共有16组峰, 3组活泼氢, 2组是溶剂DMSO和水峰, 除溶剂外, 比例是1:1:1:1: 1:2:5:1:1:1:1:4:3:1:2:1, 与分子组成C22H27ClFN3O4相符。 0.8245-0.8663(m, 1H), 1.0170-1.0926(m, 2H), 1.1791-1.2826(m, 1H)仲碳氢, 归属为H13, H13+H12, H12; 在COSY 谱中与这三组峰相关的 4.0799-4.1610 (m, 2H) 其中之一归属为H11, 1.2546-1.2826 (t, 3H) , 伯碳氢, 归属为H22; 在COSY谱中与相关的 3.6753-3.89。
42、13 (m, 5H) 其中两个氢归属为 H21; 1.6808-1.8292(m, 4H), 仲碳氢, 归属为H17, H18; 在COSY谱中与H17, H18相关的叔碳 氢; 2.6478-2.6550(d, 1H)归属为H19; 仲碳氢 2.8990-2.9430(t, 1H), 3.1538-3.1790(d, 1H), 归属为H16; 3.3142, H2O; 在COSY谱图中与与H19相关的 3.6753-3.8913(m, 5H)中叔碳 氢归属为H15, 仲碳氢为H20; 从HSQC谱图知 3.5721-3.5964(d, 1H); 4.0799-4.1610 (m, 2H) 对。
43、应同一个仲碳, 所以归属为H14; 即 3.5721-3.5964(d, 1H)为H14, 4.0799-4.1610 (m, 2H) 为H14, H11; 3.6753-3.8913(m, 5H)为H20, H21, H15。 0077 核磁碳谱数据 说明书 8/10 页 11 CN 104945399 B 11 0078 0079 根据HSQC谱和氢谱, 碳谱归属如下: 8.58, 仲碳, C13; 9.84, 仲碳, C12; 13.83, 伯碳, C22; 17.84, 仲碳, C17; 20.49, 仲碳, C18; 34.09-34.12, 叔碳, C19; 38.66-40.33。
44、, DMSO; 40.76, 叔碳, C11; 41.47, 仲碳, C16; 51.66-51.77, 仲碳, C20; 54.03, 叔碳, C15; 54.46-54.51, 仲碳, C14; 69.72, 仲碳, C21; 106.14-106.46, 叔碳, C5; 150.50, 叔碳, C2; 175.95, 羰基季碳, 在HMBC中与H2, H5相关归属为H4; 165.74, 羰基季碳, 在HMBC中与H2相 关归属为H23; 154.24, 150.93, 季碳, 在HMBC谱中与H5相关, 归属为C6, C8; 138.81- 138.90, 季碳, 在HMBC谱中与H2。
45、, H14, H20相关, 归属为C7; 136.81-136.94, 季碳, 在HMBC谱 中与H5相关, 归属为C9; 134.87, 季碳, 在HMBC谱中与H2, H5相关归属为C10, 117.31, 季 碳, 归属为C3。 说明书 9/10 页 12 CN 104945399 B 12 0080 HPLC纯度测定方法 0081 取莫西沙星杂质C适量, 加缓冲溶液 (配置方法: 0.5g四丁基硫酸氢铵, 1.0g磷酸二 氢钾, 加水500ml溶解后, 加2ml磷酸, 用水稀释至1000ml, 摇匀,即得) 制得供试品液.采用 Agilent苯基柱 (5 m, 4.6250mm) , 调整流动相比例为缓冲溶液-甲醇 (76: 24) , 控制流速 1.5ml/min,检测波长为293nm, 柱温为45, 分别精密量取10 L的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 仪 (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 , 记录色谱图和结果。 0082 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 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出的任何修改、 等同的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10/10 页 13 CN 104945399 B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