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孢曲松钠的一锅式合成方法,属于药物化学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头孢曲松钠,又称头孢三嗪,化学名称是(6R,7R)-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 乙酰]氨基]-8-氧代-3-[[(1,2,5,6-四氢-2-甲基-5,6-二氧代-1,2,4-三嗪-3-基)硫代]甲基]-5-硫代-1- 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钠盐三倍半水合物,分子式为:C18H16N8Na2O7S3·31/2H2O; 分子量为:661.59,结构式为:
头孢曲松钠在1978年由瑞士Roche公司化学家Refiner研制成功,1982年首次在瑞士上 市,1984年12月21日获得FDA认证,直到1996年其专利期满后,头孢曲松钠开始以惊人 的速度在我国成长。目前,头孢曲松钠是国家批准的22种临床应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制剂品种 之一。
头孢曲松钠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高效的特性,它对许多革兰 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均有杀菌作用,而且对细菌产生的大多数β–内酰胺酶(青 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高度稳定,从而增强了其抗菌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对它敏感的细菌 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与淋病)、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胆道感染、 胃肠道感染、烧伤感染、伤口感染、术后感染及手术期感染预防、皮肤组织感染、骨和关节 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的治疗,目前已作为治疗淋病的第一线药物。它的临床药理有如下 特点:(1)头孢曲松钠的杀菌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人体细胞无细胞壁,故不太 受其影响,因此相对毒性较低。(2)抗菌谱广,对β–内酰胺酶稳定。(3)半衰期长,一次给药 24h均能发挥抗菌作用。(4)可通过血脑屏障,能用于治疗脑膜炎。(5)在体内大部分以原形从 胆汁和尿液中排出,对治疗胆道、泌尿感染效果显著。
中国专利文献CN104130273A公开了一种头孢曲松钠的合成方法,在碳酸二甲酯和有机 酸(甲磺酸或冰乙酸)的混合溶剂中,用三氟化硼碳酸二甲酯为催化剂将7-ACA和三嗪环缩 合生成7-ACT,再用四甲基胍为助溶剂使7-ACT与AE活性酯反应生成头孢曲松,最后加入 乙酸钠成钠盐得到头孢曲松钠。
中国专利文献CN102702233提供了一种头孢曲松钠的制备方法,以7-ACA和三嗪环为 原料,在三氟化硼乙腈催化下反应,结晶得到7-ACT。7-ACT和AE活性酯溶解在一元或二 元溶剂体系中,在有机碱的催化下反应,水相中加入成盐剂和水溶性有机溶剂析出钠盐得到 头孢曲松钠。
专利文献WO2004037833A1提供了一种头孢曲松钠的合成方法,在四氢呋喃和水的体系 中,以7-ACT和AE活性酯为原料,在碱催化下缩合,然后加钠液得到头孢曲松钠。
中国专利文献CN102559829A中提供了一种头孢曲松钠的合成方法,以7-ACT和AE活 性酯为原料,在单一体系二氯甲烷溶媒中,以碱作为催化剂,缩合得到头孢曲松,进而加入 钠液生成头孢曲松钠。
以上现有合成头孢曲松钠的方法多以7-ACA(7-氨基头孢烷酸)和三嗪环为原料经缩合生 成7-ACT(7-氨基头孢三嗪),7-ACT(7-氨基头孢三嗪)干燥得到中间体;然后用7-ACT与 AE活性酯(2-甲氧亚氨基-2-(2-氨基-4-噻唑基)-(z)-硫代乙酸苯并噻唑酯)在有机溶剂中反应 生成头孢曲松,加入成盐剂,最后结晶出来得到头孢曲松钠。以上合成过程存在以下缺点,1) 溶剂毒性大,操作麻烦,成本高,不利于连续性,大规模工业化生产;2)操作时间过长,容 易引起副反应生成杂质,影响产品质量,患者使用时容易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3)由于中间 体7-ACT的存在,操作人员接触原料与中间体的机会增大,药品被污染的几率增大,操作人 员因为长期接触引起过敏的几率也会增大,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头孢曲松钠的一锅式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操作 简单、污染小、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术语解释:
7-ACA:7-氨基头孢烷酸,化学名称:3-乙酰氧甲基-5-硫-7-氨基-8-氧-1-氮杂二环辛-2- 烯-2-羧酸,式(Ⅰ)化合物;
7-ACT:7-氨基头孢三嗪;式(Ⅱ)化合物;
TTZ:三嗪环
AE活性酯:2-甲氧亚氨基-2-(2-氨基-4-噻唑基)-(z)-硫代乙酸苯并噻唑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头孢曲松钠的一锅式合成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在有机溶剂A中,式(Ⅰ)结构的化合物7-ACA与三嗪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 式(Ⅱ)结构的化合物7-ACT,加水,冷却降温,搅拌,静置分层得到式(Ⅱ)结构的化合 物7-ACT的有机溶液;
(2)向式(Ⅱ)结构的化合物7-ACT的有机溶液中依次加入有机溶剂B、抗氧化剂、 水,然后再加入AE活性酯,在有机碱的作用下进一步反应,加入成盐剂成盐,再经过静置、 萃取、水相脱色、过滤处理后,加入水溶性有机溶剂C结晶,洗涤、干燥即得式(Ⅲ)所示 头孢曲松钠。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A为碳原子数小于5的碳酸酯或羧酸酯;
进一步优选的,有机溶剂A为碳酸二甲酯或乙酸乙酯。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催化剂为三氟化硼碳酸二甲酯络合物或三氟化硼乙 酸乙酯络合物。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三嗪环与7-ACA的摩尔比为(1~1.5):1,催化剂与7-ACA 的摩尔比为:(1~3):1,有机溶剂A的体积与7-ACA的质量比为:(3-8):1,单位,ml/g; 反应物温度为25~35℃,反应时间:10~35min。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冷却降温为降温至5~10℃,静置分层后得到的有机相再 用水洗涤2-3次。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B为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乙醇、 丙酮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硫酸、焦亚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 合。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有机碱为三乙胺、二乙胺或四甲基胍中一种或两种以 上混合。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成盐剂为醋酸钠、二乙基乙酸钠或碳酸氢钠中一种或 两种以上混合。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C为碳原子数小于5的醇、碳原子 数小于5的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水溶性有机溶剂C为丙酮、乙醇或正丙醇。
本发明优选的,AE活性酯的加入量与7-ACT的摩尔比为(1.0~1.5):1,抗氧化剂的 加入量与7-ACT的质量比为(0.01~0.10):1,有机溶剂B的体积与7-ACT的质量比为(2~ 7):1,水与有机溶剂B的体积比为1:(6-9)。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有机碱与7-ACT的摩尔比为(1.0~3.0):1,反应温度条 件0~5℃。
本发明优选的,水溶性有机溶剂C的体积与7-ACT的质量比为(10~25):1。
本发明优选的一个技术方案,一种头孢曲松钠的一锅式合成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催化剂投入到有机溶剂A中,搅拌至全溶,加入三嗪环,7-ACA,控温25~35 ℃反应10~35min,加水,然后降温至5~10℃,搅拌,静置分层,得到的有机相再用水洗涤 2-3次;得到7-ACT的有机溶液;
所述有机溶剂A为碳酸二甲酯或乙酸乙酯,催化剂为三氟化硼碳酸二甲酯络合物或三氟 化硼乙酸乙酯络合物。三嗪环与7-ACA的摩尔比为比为(1~1.5):1,催化剂与7-ACA的 摩尔比为:(1~3):1,有机溶剂A的体积与7-ACA的质量比为:(3-8):1,单位,ml/g;
(2)向7-ACT的有机溶液中依次加入有机溶剂B、抗氧化剂、水,然后再加入AE活性 酯,控温0~5℃,在有机碱的作用下进一步反应,加入成盐剂成盐,再经过静置、萃取、水 相脱色、过滤处理后,加入水溶性有机溶剂C结晶,洗涤、干燥得头孢曲松钠;
所述有机溶剂B为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乙醇、丙酮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 述抗氧化剂为亚硫酸、焦亚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有机碱为三乙 胺、二乙胺或四甲基胍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成盐剂为醋酸钠、二乙基乙酸钠或碳酸 氢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C为丙酮、乙醇或正丙醇;AE活性酯的 加入量与7-ACT的摩尔比为(1.0~1.5):1,抗氧化剂的加入量与7-ACT的质量比为(0.01~ 0.10):1,有机溶剂B的体积与7-ACT的质量比为(2~7):1;有机碱与7-ACT的摩尔比 为(1.0~3.0):1,水溶性有机溶剂C的体积与7-ACT的质量比为(10~25):1。
本发明的合成路线如下: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头孢曲松钠的合成方法采用一锅式合成法,中间体7-ACT不以固体形 式分离,直接采用7-ACT的有机溶液来进行下一步反应合成头孢曲松钠,这种一锅式合成头 孢曲松钠的方法可以实现全程无人工直接接触物料,全程全溶媒流态密闭操作,既能有效确 保生产安全,又能避免人员对中间体生产过程造成的潜在污染。同时,中间体不分离有利于 缩短生产周期,简化生产操作,减少废液的排放,降低中间体干燥过程中的能耗,起到一定 程度的节约成本的作用。
2、现有技术中用氟化硼气体,氟化硼乙腈溶液和氟化硼乙腈络合物来实现7-ACT的合 成,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操作起来都比较困难且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在我国,常用有机溶 剂按毒性的大小共分为四类,乙腈被归在第二类中,属于无基因毒性但有动物致癌性的溶剂, 另外乙腈与水互溶,后续回收困难,加大生产成本,也容易造成环境的破坏。本发明采用氟 化硼乙酸乙酯络合物或氟化硼碳酸二甲酯络合物无毒安全,一方面络合物对应的溶剂乙酸乙 酯属于低毒溶剂,碳酸二甲酯为绿色溶剂,另一方面,以络合物相对应的溶剂作为7-ACT反 应溶媒,同时又可以做为曲松反应的溶剂,有助于实现一锅法工艺,减少曲松合成工艺中溶 剂种类和用量,可实现溶媒零损失回收套用,真正达到绿色无污染的生产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所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1)控温20~25℃,将三氟化硼乙酸乙酯络合物35g投入到150ml乙酸乙酯中,搅拌 至全溶,加入15g三嗪环,25g7-ACA,控温30℃计时反应20min,反应结束加入120ml水, 立即降温至5℃,搅拌,静置分层,再用120ml水洗涤有机相两次,得到7-ACT的乙酸乙酯 相;
(2)向7-ACT的乙酸乙酯相中依次加入100ml二氯甲烷,30ml甲醇,1ml亚硫酸,15ml 水,然后再投入31gAE活性酯,控温2℃,滴加25ml三乙胺,45min内滴加完毕,保温反 应至反应液残余检测合格,加入醋酸钠23g和纯化水100g进行成盐、萃取,静置分层,水相 脱色过滤后缓慢滴加600ml甲醇进行结晶,抽滤,滤饼用120ml甲醇分两次洗涤,35℃真空 干燥得到头孢曲松钠成品50.05g,摩尔收率为82.40%,HPLC测产品纯度为99.41%。
实施例2
(1)控温20~25℃,将三氟化硼乙酸乙酯络合物35g投入到150ml乙酸乙酯中,搅拌 至全溶,加入15g三嗪环,25g7-ACA,控温30℃计时反应20min,反应结束加入120ml水, 立即降温至6℃,搅拌,静置分层,再用120ml水洗涤有机相两次,得到7-ACT的乙酸乙酯 相;
(2)向7-ACT的乙酸乙酯相中依次加入100ml二氯甲烷,30ml乙醇,0.35g焦亚硫酸钠, 15ml水,然后再投入31gAE活性酯,控温1℃,滴加18.5ml二乙胺,60min内滴加完毕, 保温反应至反应液残余检测合格,加入醋酸钠23g和纯化水100g进行成盐、萃取,静置分层, 水相脱色过滤后缓慢滴加600ml乙醇进行结晶,抽滤,滤饼用120ml乙醇分两次洗涤,35℃ 35℃真空干燥得到头孢曲松钠成品49.22g,摩尔收率为81.03%,HPLC测产品纯度为99.32%。
实施例3
(1)控温20~25℃,将三氟化硼乙酸乙酯络合物35g投入到150ml乙酸乙酯中,搅拌 至全溶,加入15g三嗪环,25g7-ACA,控温28℃计时反应20min,反应结束加入120ml水, 立即降温至8℃,搅拌,静置分层,再用120ml水洗涤有机相两次,得到7-ACT的乙酸乙酯 相;
(2)向7-ACT的乙酸乙酯相中依次加入100ml二氯甲烷,30ml异丙醇,0.30g硫代硫酸 钠,15ml水,然后再投入31gAE活性酯,控温3℃,滴加22.5ml四甲基胍,60min内滴加 完毕,保温反应至反应液残余检测合格,加入碳酸氢钠14g和纯化水100g进行成盐、萃取, 静置分层,水相脱色过滤后缓慢滴加600ml异丙醇进行结晶,抽滤,滤饼用120ml异丙醇分 两次洗涤,35℃真空干燥得到头孢曲松钠成品49.03g,摩尔收率为80.72%,HPLC测产品纯 度为99.38%。
实施例4
(1)控温20~25℃,将三氟化硼乙酸乙酯络合物35g投入到150ml乙酸乙酯中,搅拌 至全溶,加入15g三嗪环,25g7-ACA,控温32℃计时反应20min,反应结束加入120ml水, 立即降温至9℃,搅拌,静置分层,再用120ml水洗涤有机相两次,得到7-ACT的乙酸乙酯 相;
(2)向7-ACT的乙酸乙酯相中依次加入100ml二氯甲烷,10ml丙酮,1ml亚硫酸,15ml 水,投入31gAE活性酯,控温4℃,滴加25ml三乙胺,60min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至反 应液残余检测合格,加入碳酸氢钠14g和纯化水100g进行成盐、萃取,静置分层,水相脱色 过滤后缓慢滴加600ml丙酮进行结晶,抽滤,滤饼用120ml丙酮分两次洗涤,35℃真空干燥 得到头孢曲松钠成品49.09g,摩尔收率为80.82%,HPLC测产品纯度为99.22%。
实施例5
(1)控温20~25℃,将三氟化硼碳酸二甲酯络合物25g投入到150ml碳酸二甲酯中, 搅拌至全溶,加入15g三嗪环,25g7-ACA,控温30℃计时反应20min,反应结束加入120ml 水,立即降温至5℃,搅拌,静置分层,再用120ml水洗涤有机相两次,得到7-ACT的碳酸 二甲酯相;
(2)向7-ACT的碳酸二甲酯相中依次加入100ml二氯甲烷,30ml异丙醇,0.30g硫代硫 酸钠,15ml水,然后再投入31gAE活性酯,控温3℃,滴加22.5ml四甲基胍,60min内滴 加完毕,保温反应至反应液残余检测合格,加入碳酸氢钠14g和纯化水100g进行成盐、萃取, 静置分层,水相脱色过滤后缓慢滴加600ml异丙醇进行结晶,抽滤,滤饼用120ml异丙醇分 两次洗涤,35℃真空干燥得到头孢曲松钠成品49.15g,摩尔收率为80.92%,HPLC测产品纯 度为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