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粉料的受料仓和/或过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所述类型的可燃粉料的受料仓和/或过滤设备。背景技术
形式上的爆破闸门或爆破圆盘的减压装置在那些贮存可燃粉料的地方(料仓、贮仓等)或可燃粉料运动的地方(过滤设备)普遍使用。它们应在发生爆炸时使容器或壳体减压并因而防止破坏。
在这种过滤设备中,可燃粉料借助负压(或借助过压)吸入(或压入)过滤容器中,输送粉料(例如煤粉)的空气经过滤元件排出,而粉料作为滤渣沉积在过滤元件处,以及偶尔借助鼓风机或类似设备从过滤元件除去并送入料仓。
在有爆炸保护的大型过滤设备中,过滤设备通常由矩形的过滤容器或壳体构成,它们不仅在顶部而且在侧面与过滤元件相邻处均配备有爆破闸门。这些已知的过滤设备非常昂贵,因为它们一方面基于矩形壳体不良地抗冲击压力能力需要相应的壳体壁厚,以及另一方面要求多个爆破闸门。
此外,还已知一些过滤设备,它们由横截面为圆形的容器构成,容器直接装在一贮仓上(贮仓附加过滤器-Bunkeraufsatzfilter)。但这些容器本身没有配备减压装置,减压装置设在位于容器下方的贮仓内。按另一种方案,这种容器也可针对最高压力设计以及没有减压装置。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按此类型的料仓和过滤设备,使它能用尽可能低的结构性费用,适合于承受产生的机械负荷并与此同时保证可靠地减压。
此目的在前言所述类型的过滤设备中按本发明采取这样的措施达到:至少一个减压件装在容器盖内,尤其在中部,在至少一个的减压件下方的容器腔以一管状的基本上垂直地设在容器内的构件为界,管状的粉料输入装置通入此构件内。
按本发明的料仓或这种过滤设备可用非常简单的结构并因而低得多的成本实现,因为首先基于圆形的容器横截面和由此带来的有利的容器强度特性,所以只需要比较小的容器壁厚。
除此之外,此过滤设备设有高效的但同样不复杂的减压装置,因为与矩形的容量类似的已知过滤设备不同,此至少一个的减压件只须装在容器的顶部,在容器侧壁上附加的减压装置则是多余的。这样做是允许的,因为粉料按要求的特殊方式输入,所以在发生意外的压力冲击时,粉料目标准确地直接朝至少一个减压件的方向导引而不再进入过滤元件的区域内,从而保证安全地去耦。
为了最佳地利用容器腔,有利地规定过滤元件设在管状构件与容器外壁之间的区域内。此外,有利的方式是,容器在容纳过滤元件的区域下方设计成漏斗形状。因此作为滤渣分离下来的粉料能特别方便地从过滤设备排出并例如引入在下游的料仓内。
在此设计中优选地规定,管状的粉料输入装置相对于垂直线倾斜地进入容器内漏斗状区域,以及在中央以垂直的位置通入管状构件内。
为了将容器盖设计得尽可能节省材料和减轻重量并尽管如此仍有足够的耐压力冲击强度,特别有利地规定,容器盖设计为夹层结构方式。
为此,按特别有利的设计规定,容器盖有一上覆盖层和一下覆盖层,它们与向上收缩成漏斗状的盖元件连接,其中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在漏斗状盖元件的区域内有一些留空,覆盖层沿着这些留空环形地与盖元件连接。
容器盖的这种设计提供了突出的优点。基于此夹层的结构方式,只是在压力容器的下覆盖层产生压应力,而上覆盖层受相对而言不危险的拉伸负荷。但由于受压应力必须设计得比较厚的下覆盖层只有一个很小的面积,因为它被多个漏斗形盖元件穿过,换句话说,仅仅是朝容器内部方向开口的漏斗形盖元件下端部之间的区域才构成下覆盖层,以及配备尺寸较小但足够的薄板或类似物。对于上覆盖层则相反,基于单纯的拉应力可以采用壁厚小得多的薄板。
此外有利地规定,漏斗状盖元件一直延伸到上覆盖层之外。
按本发明的一种略加改变的设计在于,在这种料仓和过滤设备中盖的中央,设一向外和向上收缩的截锥形的伸出上覆盖层的区域,它被同心的倾斜薄板带按这样的方式围绕,即,在横截面中看在盖内构成作为夹层结构的三角形支承桁架。
这种斜置的、一个个的、夹层结构的、截锥形可置换的薄板带,在容器内部万一爆炸时,导致最佳的力引入。例如,向外朝斜置的薄板带方向的力基于连续的圆形彼此抵消,环形的反向倾斜的薄板带可以将作用在它们上面的力按相同的方式最佳传递和平衡。
另一些按本发明的设计规定,盖配备有一垂直的直的外边壁;和/或在此外边壁上固定一使上覆盖层向外延伸的、环形的、构成直角三角形的薄板带。
采用上述设计,实际上将这种夹层结构方式超出料仓和过滤设备的边缘向外延伸,这尤其在设备直径较小和尽管如此仍应提供环形的边缘过道或工作平台时是恰当的,于是工作平台可在盖所在区内通过加宽制成。
在中央的被薄板带围绕的截锥形可例如带上面已提及的爆破闸门,但在另一种设计中,例如在一种有些不同的料仓设计中,中央截锥体也可带一过滤头。若是后面这种情况,恰当的可以是将爆破闸门偏心地设在盖上,如本发明按另一项设计同样规定的那样。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详情和优点由下面的说明并借助附图给出。其中:
图1按本发明的过滤设备侧视图;
图2从上方看过滤设备的视图;
图3在过滤元件所在的水平高度通过过滤设备的剖面;
图4多孔底部固定的放大详图;
图5作为料仓/过滤设备盖的“金属丝模型”立体图;
图6从上方俯视料仓/过滤设备盖的立体图;
图7料仓/过滤设备盖底部立体视图;
图8过滤设备盖略加修改的实施形式侧视图;以及
图9按图8的过滤设备盖底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总体用1表示按本发明的可燃粉料过滤设备。此过滤设备1首先有一横截面圆形的容器2。这种容器2的直径可例如在数量级5至10m范围内。
圆柱形容器2中央设一垂直延伸的管状构件3,管状构件在上端固定在总体用4表示的容器盖上。在一(多孔的)底部(环)5上,在管状构件3与容器外壁之间的区域内,固定多个悬挂安置的如已知的那样的管状过滤元件6。
在过滤元件6的下方,容器2设计为漏斗状,此漏斗状区域用符号2a表示。漏斗状区域2a的下端构成粉料排出装置7,在其设计中没有详细表示,粉料可从这里例如输入料仓或类似设施中。
为了优选地借助空气(负压抽吸)将粉料供入过滤设备1,采用一个管状的粉料输入装置,它在中央通入容器2的管状构件3中。此管状的粉料输入装置有一个第一区8,此区域8相对于垂直线倾斜地进入在此容器2内的容器2漏斗状区域2a中,并穿过容器壁自身延续为一垂直延伸的区域9,此区域9在中央在管状区域3内延伸。
基于此设计,在负压下输入的粉料通过粉料输入装置8、9沿箭头10的方向首先从粉料输入装置9的端部进入管状构件3,再在那里沿箭头10的方向转向,因为管状构件3侧向和向上被封闭。然后沿箭头11的方向进一步流向过滤元件6,在那里粉料作为滤渣收集在过滤器的外侧,而输送用的空气进入过滤元件6并按一般的方式排出。
为了将产品,亦即粉料,作为滤渣从过滤元件6上分离下来,按已知的方式在容器外侧沿容器2圆周分布地设多个压缩空气输入装置12,借助它们可以将滤渣从过滤元件6上剥离,然后将滤渣排入容器的漏斗状区域2a内,并可作为产品通过粉料排出装置7引出。在容器2外侧,此压缩空气输入装置12的所在区内还可设一环形的工作平台13。
此外,对于按本发明的过滤设备,重要的是容器盖4的设计,容器盖特别优选地按夹层结构方式设计。为此,容器盖4有一上覆盖层14和一下覆盖层15,它们借助于向上收缩的漏斗状盖元件16互相连接。在这里,上侧封闭的(符号16a)盖元件16构成部分盖壁,也就是说,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14、15有一些留空,覆盖层14、15沿这些留空环形地与漏斗状盖元件16连接。
因为漏斗状盖元件16向上收缩,所以它的下部面积很大,换句话说,下覆盖层15的留空15a占据了覆盖层15面积的一大部分,从而使真正的覆盖层15只占漏斗状盖元件16之间的一个小的面积。因为下覆盖层15可能主要承受压应力并因此必须有大的壁厚,所以这种设计是特别有利的,因为下覆盖层15只有小的面积,也就是说,只是在盖元件16下端部之间的一个小的面积才必须相应地设计为有足够的尺寸,按简单的方式这例如可以由一些小的薄板块组成,这些薄板块可与盖元件16的下边缘焊接。
尽管上覆盖层14在用于盖元件16的留空之间有比下覆盖层15大的面积,然而上覆盖层仍可用壁厚较小的薄板制成,因为它基本上只须承受拉应力。由此提供了一种特别有利的过滤设备1的盖的设计,由于其夹层结构方式再加上附加的漏斗状盖元件16,在有杰出的强度特性的同时盖只有较小的重量和只需使用较少的材料。容器盖在上侧被护堤18包围。
容器2的这种盖的设计另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可按相同的方式在容器2的中央管状构件3的上方设一个,优选地两个或更多个形式上为爆破闸门的减压件,它们用17表示并组合在容器盖4的夹层结构内。仅仅在管状构件3的区域内需要这些爆破闸门17,这是基于粉料输入装置8、9和管状构件3的设计。也就是说,若在粉料内出现压力冲击和/或火焰冲击,那么基于这种设计冲击仅仅沿箭头19的方向从粉料输入装置9排出并进入在上方的管状构件3的区域内,然后,在不流入容器2其他部分的情况下直接到达位于管状构件上方的爆破闸门17,它们相应地开启并保证减压。
图4放大表示多孔底部环5的固定,在此多孔底部环中悬挂了图中未表示的过滤元件。底部5在外部放在容器外壁一个环形托架20上,此托架同时用作容器2的增强装置,而在内部放在管状构件3的一个环形托架21上。在这些托架20、21上方,在容器外壁和管状构件3上设彼此隔开间距的支承角铁22、23。当底部5放在托架20、21上后,底部5可通过在支承角铁22、23与底部5之间打入木楔24固定。除此之外,底部5在其中部悬挂在柔性钢索25上,以避免下垂。此钢索在另一端固定在管状构件3上。若在容器2内产生向上的压力波,则底部5可以略微离开其锚固装置并向上抬起,不会产生更大的破坏。
由图5至7也表示了与按以上说明相应的盖的设计,其中图5是基本上按图2的俯视图的盖的一种所谓的金属丝视图,显然包括一个中央的向上突出的截柱状附加物26,它装在相应的安装座27(图6)上。
图8和9表示了一种略加改变而有所不同的容器盖的设计,在这里容器盖总体用4a表示。与按图2和5至7的实施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这里的容器2盖4a,其夹层结构方式这样实现:围绕着用26a表示的中央截锥体,设同心的、倾斜的、环形薄板28和29,必要时设一使盖4a向外展宽的另一个环形薄板带30,薄板带30必要时还可设增强元件,在这种情况下盖4a的上部外边缘由环形的垂直边板31构成。
可以看出,中央截锥体26a可带一总体用32表示的过滤器或滤烛,或还装有一个或多个爆破闸门,在按图8的举例中其中用17a表示的那个爆破闸门偏心地装在盖4a上的一根管33上。
环形薄板28至30在横截面中看围绕截锥体26a构成一种支承桁架式的结构,但没有底托或没有下覆盖层15,因此,例如在料仓2内发生内部爆炸时,作用在薄板29上的压力由于薄板或环形结构的这种环形的形状而彼此抵消。若需要人员的过道而此盖的面积又太小,则可以向外增大此盖,这一点仍借助于环形薄板30来实现,它支承着上部薄板的一个分区。在图8中用34表示这一分区,图中还用符号35表示了栏杆或环形的护网。
当然,本发明的上述这些实施例可以在许多方面加以改变,与此同时并不脱离基本思想。例如,在按图8和9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另一些环形薄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