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的盖体.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877906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7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16620.7

申请日:

2001.04.17

公开号:

CN1380227A

公开日:

2002.11.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B65D47/06; A47J41/02

主分类号:

B65D47/06; A47J41/02

申请人: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发明人:

古和康弘; 大野敬司; 三浦育男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陈小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液体容器的盖体,包括外栓、内栓与固定装置。外栓为有底面的筒状,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液体容器的开口处,底面以倾斜方式形成,在底面较低部与较高部分别贯穿形成液体通路孔与空气孔,在底面到外栓上端开口间的区域为液体通路。内栓位于外栓上,以上下方向且以枢纽可转动方式耦接于外栓上,以开启或关闭外栓,内栓还配置密封构件。固定装置用以将内栓固定于外栓,以关闭外栓,且以可往复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内栓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体容器的盖体,包括: 一外栓,大致为具有一底面的一筒状结构,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一液体 容器的开口处,其中该底面以倾斜方式形成,并且在该底面较低部分与较高 部分分别贯穿形成一液体通路孔与一空气孔,且在该底面到该外栓的上端开 口间的区域做为一液体通路; 一内栓,在该外栓之上,以上下方向且以枢纽可转动方式耦接于该外栓 上,以开启或关闭该外栓,其中该内栓更配置用以从该液体通路孔与该空气 孔上方加以密封的密封构件;以及 一固定装置,用以将该内栓固定于该外栓,以关闭该外栓,并且以可往 复移动的方式配置在该内栓上面。
2: 一种液体容器的盖体,包括 一外栓,大致为具有一底面的一筒状结构,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一液体 容器的开口处,其中在该底面贯穿形成一液体通路孔,且在该底面到该外栓 的上端开口间的区域做为一液体通路; 一内栓,是在该外栓之上,以上下方向且以枢纽可转动方式耦接于该外 栓上,以开启或关闭该外栓,其中该内栓更配置用以从该液体通路孔上方加 以密封的密封构件;以及 一固定装置,用以将该内栓固定于该外栓,以关闭该外栓,其中该固定 装置是突出于该内栓的侧壁,并且具有一固定爪,用以将该内栓固定于该外 栓的内壁,该固定装置是沿着该固定爪的突出方向,以可往复移动的方式配 置在该内栓上面。
3: 一种液体容器的盖体,包括 一外栓,大致为具有一底面的一筒状结构,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一液体 容器的开口处,其中在该底面贯穿形成一液体通路孔,且在该底面到该外栓 的一上端开口间的区域做为一液体通路; 一内栓,是在该外栓之上,以上下方向且以枢纽可转动方式耦接于该外 栓上,以开启或关闭该外栓,其中该内栓还配置用以密封该液体通路孔的一 流入口密封构件与用以密封该外栓的上端开口附近的内侧壁面的一流出口 密封构件;以及 一固定装置,用以将该内栓固定于该外栓,以关闭该外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容器的盖体,其中该流入口密封构件与该内 栓之间还具有一孔洞,用以使该孔洞与外界连通。

说明书


液体容器的盖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瓶的容器盖体。

    近年来,承装液体而可以被携带的水壶与热水瓶等的液体容器的盖体,可以将盖体装配在容器本身的开口时进行液体添加动作,即所谓的单触式栓,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在特开平9-215610号公报所揭露的单触式栓(onetouch plug),其由内筒与外筒所构成。单触式栓包括栓本体、阀导杆、阀与连动片(flap)。栓本体在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连接形成于内筒上部的流出口与形成于外筒下部的流入口的液体通路。阀导杆是通过压下配置在栓本体上面的按钮,使其得以上下移动。阀设置在阀导杆的前端而可以开关液体通路的流入口。连动片与按钮连接并且与阀的开关同步,而开关液体通路的流出口。单触式栓的止水机制是利用在阀上面的外筒下端所设置的密封构件来加以密闭而封住液体通路的流入口。

    但是,依据上述的结构,因为在内筒的流出口与在外筒的流入口分别形成地,液体通路的结构便变得很复杂,使得要完全洗净液体通路变得相当困难。其次,由于开关液体通路的阀是利用配置在栓本体上的按钮,而使之上下移动,故开关操作机构便为纵向,这使得栓本体整体的高度变高。此外,在打开液体通路时,由于阀往容器内移动,因为容器内的液体温度较高等原因,容器内部的压力便会比外部高,故开启操作需要较大的力。

    上述结构的止水是在液体通路的一个地方来进行的,由于需要止水面积相当广,因外筒下端、密封构件与阀等零件稍微偏移时,止水处的受力便变得不平均。此外,在注入容器内的液体而关闭栓时,在液体通路中会残留少许的液体,这些残留液体会从连动片与流出口的间隙漏出。为此,在特开平11-155745号公报揭露出在连动片或流出口的其中之一设置密封构件,使得流入口与流出口两处都可以止水。

    然而上述的机构复杂,使得成本变高,同时因为分别由从下侧对流入口与从上侧对流出口进行止水,便需要在此两处施以相等的止水压力,而其调整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因为在打开栓本体时是将阀向下压的结构,故在承装热水时液体容器内的压力比外面大的情形时,在开启栓本体需要较大的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的盖体,其可以很容易地清理洗净液体通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的盖体,其可以降低盖体整体的高度,同时又可以很容易地开关操作。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的盖体,其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对液体通路的流入口与流出口两个地方进行止水。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液体容器的盖体,包括:一外栓,大致为具有一底面的一筒状结构,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一液体容器的开口处,其中该底面以倾斜方式形成,并且在该底面较低部分与较高部分分别贯穿形成一液体通路孔与一空气孔,且在该底面到该外栓的上端开口间的区域做为一液体通路;一内栓,在该外栓之上,以上下方向且以枢纽可转动方式耦接于该外栓上,以开启或关闭该外栓,其中该内栓更配置用以从该液体通路孔与该空气孔上方加以密封的密封构件;以及一固定装置,用以将该内栓固定于该外栓,以关闭该外栓,并且以可往复移动的方式配置在该内栓上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体容器的盖体,包括:一外栓,大致为具有一底面的一筒状结构,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一液体容器的开口处,其中在该底面贯穿形成一液体通路孔,且在该底面到该外栓的上端开口间的区域做为一液体通路;一内栓,是在该外栓之上,以上下方向且以枢纽可转动方式耦接于该外栓上,以开启或关闭该外栓,其中该内栓更配置用以从该液体通路孔上方加以密封的密封构件;以及一固定装置,用以将该内栓固定于该外栓,以关闭该外栓,其中该固定装置是突出于该内栓的侧壁,并且具有一固定爪,用以将该内栓固定于该外栓的内壁,该固定装置是沿着该固定爪的突出方向,以可往复移动的方式配置在该内栓上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体容器的盖体,包括一外栓,大致为具有一底面的一筒状结构,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一液体容器的开口处,其中在该底面贯穿形成一液体通路孔,且在该底面到该外栓的一上端开口间的区域做为一液体通路;一内栓,是在该外栓之上,以上下方向且以枢纽可转动方式耦接于该外栓上,以开启或关闭该外栓,其中该内栓还配置用以密封该液体通路孔的一流入口密封构件与用以密封该外栓的上端开口附近的内侧壁面的一流出口密封构件;以及一固定装置,用以将该内栓固定于该外栓,以关闭该外栓。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盖体为开启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盖体为关闭状态时,利用固定装置将内栓与外栓固定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盖体为关闭状态时,固定装置并未将内栓与外栓固定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盖体为开启状态时的上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盖体为开启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接着,依据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盖体1适用于例如热水瓶等的液体容器,其具有外栓3、内栓4与固定装置5。外栓3可自由拆卸方式装配在液体容器本体2的开口处。内栓4以枢纽式可转动地配置在外栓3上方,并且得以开启与关闭外栓3的上端开口。固定装置5在关闭外栓3的状态下固定内栓4。

    外栓3是由有底筒状的外栓本体31以及将外栓本体安装到容器2上的安装构件32所构成。外栓本体31插入容器2的开口部内,并通过安装构件32的内圈所形成的螺纹33与容器2的顶端外圈的螺纹21两者的螺合,使之安装到容器2的开口处。在安装构件32上端的一侧,内栓4以水平方向的支轴6以可枢纽旋转的方式连接到外栓3。由此,盖体1在相对支轴6的半径方向的一侧形成注入口。

    外栓本体31的底面34是以从支轴6一侧往注入口方向倾斜形成,并且在底面34较低的地方贯穿形成液体通路孔35,而在底面34较高的地方贯穿形成空气孔36。在从底面34到外栓本体31上部的开口处之间则做为液体通路37。此外,外栓本体31的下端外缘具有环状的密封构件38,使其在外栓3安装到容器2上时,环状密封构件38可以将容器2的开口处的下端的颈部22加以密封。

    内栓4是由有底筒状的内栓本体41以及覆盖内栓本体的开口的顶盖42所构成。内栓本体41具有本体43与底壁44,胴体43的外缘设置一圈密封用的沟槽45。底壁44的轮廓对应于外栓3的底壁34的轮廓而形成,在底壁44更形成突出物46、47,其分别对应到液体通路孔35与空气孔36,用以做为密封之用。排气孔46a贯穿形成于对应于液体通路孔35的突出物45中。此外,在顶盖42上也形成往外开口的排气孔42a。

    此外,在内栓本体41上装配由例如弹性体、橡胶(elastomer)等的弹性物质所构成的密封构件7。密封构件7在内栓4为关闭状态下,从液体通路孔35上方密封的流入口密封构件71、从空气孔36上方密封的空气孔口密封构件72以及将外栓3的上缘开口附近的内缘壁面加以密封的流出口密封构件73为一体成型的,流入口密封构件71与空气孔密封构件72分别外嵌到突出物46、47上,而舌片74则镶嵌到沟槽45而装配到内栓本体41上。流入口密封构件71与突出物46之间形成一孔洞75。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构件71、72、73是使用一体成型的;然而流入口密封构件71、空气孔密封构件72以及流出口密封构件73也可以分别使用个别独立的构件。

    在顶盖42上面装配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具有突出于内栓本体41的注入口侧外缘壁面,并可以与在外栓3的安装部32上端的注入口侧的内缘壁面所形成的固定孔39密合的固定爪52。固定爪52的突出方向,即从支轴6往注入口方向,可以来回移动。通过与顶盖42的侧壁之间所配置的弹簧(coil spring)51,可以持续沿着注入口方向压缩产生回复力。此外,在固定装置5上才更形成突出状的操作装置53。

    固定装置5在外栓3的上端开口用内栓4关闭起来时,固定爪52与固定孔39密合,而使内栓4保持关闭状态。此外,操作装置53通过抵抗弹簧51的回复力而往支轴6的方向移动,固定爪52便缩入内栓本体41中而可以解除与固定孔39的连接。如图4所示,支轴6在内栓4打开方向的上端弹性接触处更配置张力弹簧(torsion spring)61,通过张力弹簧61的回复力,内栓4可以在外栓3上方以可旋转方式打开。如图1所示,以支轴6为中心,从关闭状态到打开约为180度,在倾斜容器2注入液体时,通过张力弹簧61的回复力,限制内栓4往关闭方向转动而维持开启状态。

    如上所述,盖体1是以上下旋转内栓4的方式来开关从外栓3的底面31至其上端开口间的液体通路37。在外栓3内并无设置密封机构与开关动作的机构,并且在内栓4内也无设置液体通路。再者,因为内栓4可以大幅地开启,故液体通路37可以完全地清洗。此外,通过内栓4可以大幅度地开启,可以确实地打开内外栓。其次,由于面对液体通路37的地方并无设置开关动作的机构,故液体容器内的液体不会进入开关机构中。此外,引入清洗开关机构的水也不会与液体容器2中的液体互相混合。同时,通过流入口密封构件71与空气孔密封构件72的弹性以及张力弹簧61,因为内栓4往开启方向撑开,即使容器2内的压力比其外部的压力低,仍可以很容易地开启内栓4。

    如上所述,因为形成在盖体1的外栓3底面34上的液体通路孔35,由以上下方向转动方式的内栓4的流入口密封构件71从上方来加以塞住密封,因此从底面34到上端开口间的尺寸可以缩短。打开内栓4的固定装置5的操作是从容器2的半径方向的支轴6往注入口方向,即,以横方向来进行,故盖体1的整体高度可以做得比现有的盖体来得低。此外,因为内栓4是以向上旋转而开启的,即使容器2内的压力比外部的压力还大,故内栓4可以容易地开启。再者,因为流入口密封构件71内部的孔洞75是与大气连通,故关闭操作也相当容易。

    如上所述,盖体1利用内栓4的上下方向转动而开关外栓3的上端开口。此外,外栓3的上端开口为关闭的情形时,因为流入口密封构件71与空气孔密封部72分别从液体通路孔35与空气孔的上方加以密封,并且流出口密封构件73则将做为液体通路37的出口的外栓3上端开口部分附近的内壁面加以密封,故而可以将液体通路37的入口与出口加以止水。再者,由于液体通路37的入口与出口的止水是气密式结构,因此液体通路37的入口与出口之间为隔热的,故而提高保温的效率。此外,用来密封液体通路孔35的流入口密封构件71具有孔洞75。因为孔洞75通过突起46中的排气孔46a与顶盖42中的排气孔42a,而与外部连通,故而在外栓3为关闭状态时的压力调整可以轻易达成。此外,即使在容器2内的压力比其外面压力还大的情形之下,孔洞75容易变形,而可以将液体通路孔35完全地密封起来。

    如上述的说明,依据本发明的液体容器的盖体,其在容器上端开口处以可拆卸式方式安装的有底筒状的外栓的底面是倾斜形成的,而在底面较低的地方与底面较高的地方分别以贯穿外栓方式而配置液体通路孔与空气孔。外栓的底面到其上端开口之间为液体通路。在外栓上端的上下方向以可枢纽转动方式设置,在开关外栓上端开口的内栓上设置用来从液体通路孔与空气孔上方加以密封的密封构件。因为将外栓固定于关闭状态的固定装置是可以在内栓上面来回移动,且因为在外栓内并无设置密封机构与开关机构,同时在内栓内并无设置液体通路,故可以将液体通路完全地清洗干净。此外,由于面对液体通路的地方并无设置开关动作的机构,故液体容器内的液体不会进入开关机构中。此外,引入清洗开关机构的水也不会与液体容器2中的液体互相混合。

    其次,依据本发明的液体容器的盖体,其包括外栓,大致为具有一底面的一筒状结构,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一液体容器的开口处,其中在底面贯穿形成液体通路孔,且在该底面到外栓的上端开口间的区域做为液体通路;内栓是在外栓之上,以上下方向且以枢纽可转动方式耦接于外栓上,用以开启或关闭该外栓,其中内栓更配置用以从该液体通路孔上方加以密封的密封构件;在内栓的上面,具有利用突出于内栓外壁而与外栓的内壁面密合,来保持外栓的关闭状态的固定爪,因为固定爪是可以沿着固定爪的突出方向往复动作的方式设置,故从外栓的底面到上端开口部分的尺寸可以大为缩小,并且因为打开内栓的固定装置是以横方向操作,故盖体整体高度可以比现有的方式大为降低。据此,安装于容器上端的盖体可以缩短,而使得容器体积更加地缩小。此外,因为内栓是沿上方旋转而打开,故即使容器内部的压力比外面高,仍可以很容易地将内栓打开。

    再者,依据本发明的液体容器的盖体,其包括外栓,大致为具有底面的筒状结构,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液体容器的开口处,其中在底面贯穿形成液体通路孔,且在底面到外栓的上端开口间的区域做为一液体通路;内栓是在外栓之上,以上下方向且以枢纽可转动方式耦接于外栓上,以开启或关闭该外栓,其中内栓更配置用以密封该液体通路孔的流入口密封构件与用以密封外栓的上端开口附近的内侧壁面的流出口密封构件;以及固定装置,用以将内栓固定于外栓,以关闭该外栓。因为在内栓具有用来密封液体通路孔的流入口密封构件以及用来密封外栓上端开口的附近内壁面的流出口密封构件,故可以利用将内栓以上下旋转方式而开关外栓的上端开口的简单机构,而将液体通路的入口与出口加以止水。此外,利用入口与出口的止水,液体通路的入口与出口之间形成隔热层,故可以提高保温的效率。其次,利用在流入口密封构件与内栓之间所设置的孔洞而与外部连通,故在外栓上端开口关闭的时候,可以轻易地调整压力,并且即使在容器内部的压力比外部来得高的情形下,孔洞容易变形,而可以将液体通路孔完全地密封起来。

    综上所述,虽然结合以上一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液体容器的盖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液体容器的盖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液体容器的盖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体容器的盖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容器的盖体.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液体容器的盖体,包括外栓、内栓与固定装置。外栓为有底面的筒状,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液体容器的开口处,底面以倾斜方式形成,在底面较低部与较高部分别贯穿形成液体通路孔与空气孔,在底面到外栓上端开口间的区域为液体通路。内栓位于外栓上,以上下方向且以枢纽可转动方式耦接于外栓上,以开启或关闭外栓,内栓还配置密封构件。固定装置用以将内栓固定于外栓,以关闭外栓,且以可往复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内栓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