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体表面改性机。适用于对无机非金属矿粉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属矿山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无机矿物粉体表面改性是高技术、新材料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塑料、橡胶、粘结剂等现代高分子材料、高聚合物基复合功能性材料及涂料等工业中,广泛应用于无机非金属矿物填料或颜料。它不仅可降低高分子材料生产成本,同时可赋予产成品某些特殊的物化性能。然而无机非金属矿物填料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基体的界面性能不同,相容性差,直接或大量填充会导致材料的一些力学性能下降。因此,对无机非金属矿填料进行表面改性非常重要,不仅可改善无机矿物填料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容性,提高界面结合力,增强材料的机械强度及综合性能;同时可提高矿物填料的充填率。所以,在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中,无机非金属矿物填料的表面改性十分重要。
八十年代中期,由于各相关行业的发展及需求的增加,无机非金属矿物填料的表面改性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与提高,但多表现为在塑料、橡胶等工业生产过程中附带改性。九十年代后,无机非金属矿物填料的表面改性,作为单独的处理技术才逐步形成。但其设备大多从化工行业(如橡胶、塑料、造粒等)沿袭而来,国内外均以高速加热混合搅拌(或捏合)机为主要代表机型。其不足之处在于:间隙式生产处理量小、生产效率低、单位能耗高及操作环境差等。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连续化生产、处理量大、生产效率高、单位能耗低及操作环境好的专用粉体表面改性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包括机架、改性筒、进料口、出料口、主轴、动力装置、转子、定子和喂料机构,改性筒装置于机架上,所述改性筒由多个改性腔连接而成,各个改性腔相通,每个改性腔内均设置有主轴,每个主轴分别与各自的动力装置相连接,进料口和出料口分设于第一个改性腔和最后一个改性腔的上端,进料口与喂料机构相连,所述主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转子盘,转子有若干排,若干排转子固定在转子盘上,改性腔内壁面上连接有若干排定子,定子位置与转子位置交叉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改性腔最好为三个。当物料给入第一改性腔后,在高速旋转的转子的带动下呈流态化状态旋转。物料流在定子与转子的磨擦过程中进行充分混合和一级改性;旋转的物料流在第二改性腔中借助定、转子及物料之间的磨擦迅速强制改性;在压差及旋转气流的带动下,进入第三改性腔进行三级改性。改性后的物料借助压差及旋转气流,脱离改性区,进入物料冷却收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改性机采用定、转子结构,并采用多级强制改性,生产能力大为提高,处理量大,能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单位能耗低。
2、改性筒采用全封闭连续化生产,操作环境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改性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粉体改性机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机架1、改性筒2、喂料机构3、进料口4、主轴5、出料口6、动力装置7、改性腔8、转子9、定子10、转子盘11、键12、销轴13、给料及加药系统14、电控柜15、主机(即改性剂)16、物料收集及除尘系统17。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由机架1、改性筒2、进料口4、出料口6、主轴5、动力装置7、转子9、定子10和喂料机构3组成。所述改性筒2装置于机架1上。
参见图3~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改性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所述改性筒2由三个改性腔8连接而成。各个改性腔8相通。每个改性腔8内均设置有主轴5,每个主轴5分别与各自的动力装置7相连接(图2),进料口4和出料口6分设于第一个改性腔和第三个改性腔的上端,进料口4与喂料机构3相连。所述主轴5上用键12固定连接有若干转子盘11,转子9有若干排,若干排转子9通过销轴13固定在转子盘11上。改性腔8内壁面上连接有若干排定子10。定子10位置与转子9位置交叉设置。
参见图5,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粉体改性机组总体结构示意图。由图5可以看出,粉体改性机组主要由给料及加药系统14、主机(即改性剂)16、物料收集及除尘系统17和电控柜15等组成。
工作原理及过程:
粉体物料由斗式提升机给料入料仓中,料仓下部配有双螺旋给料器,通过调节螺旋转数来控制整个机组的处理量。料仓两侧配有自动计量的固体改性剂加药装置,以重量计,同要改性的粉体物料量相匹配,并可根据不同非金属矿物材料、不同用途的改性要求来调整配比;双螺旋給料器的终端配有液体改性剂的自动计量加药装置,以液体流量同要改性的粉体物料相匹配。
由双螺旋给料器终端给入的物料流,随一定量的改性剂进入主机(即改性机)系统。主机由三个改性腔组成。形成二个运动气流切面。其切面两侧的气流呈相向运动状态,气流以一定的线速度形成一强大的压差,使物料呈雾化状态,在此期间,物料流经过了由负压到正压的转变,并在定子与转子的磨擦过程中进行充分混合和一级改性;旋转的物料流通过第一压力切面被雾化后,在第二改性腔中借助定、转子及物料之间的磨擦迅速强制改性;在压差及旋转气流的带动下,通过第二切面压力,进入第三改性腔进行三级改性。改性后的物料借助压差及旋转气流,脱离改性区,进入机组的物料冷却系统。
物料在改性中,通过定子、转子之间的强烈磨擦产生热量,其温度可达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