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8766010 上传时间:2021-01-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299497.6

申请日:

20091222

公开号:

CN201614359U

公开日:

201010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C1/00,C09C3/04

主分类号:

C09C1/00,C09C3/04

申请人:

江阴市启泰非金属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发明人:

骆剑军,郑水林

地址:

214416 江苏省江阴市祝塘镇文林文西路6号

优先权:

CN200920299497U

专利代理机构: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唐纫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适用于对无机非金属矿粉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包括机架(1)、改性筒(2)、进料口(4)、出料口(6)、主轴(5)、动力装置(7)、转子(9)、定子(10)和喂料机构(3),改性筒(2)装置于机架(1)上,改性筒(2)由多个改性腔(8)连接而成,各个改性腔(8)相通,每个改性腔(8)内均设置有主轴(5),每个主轴(5)分别与各自的动力装置(7)相连接,进料口(4)和出料口(6)分设于第一个改性腔和最后一个改性腔的上端,进料口(4)与喂料机构(3)相连,所述主轴(5)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转子盘(11),转子(9)有若干排,若干排转子(9)固定在转子盘(11)上,改性腔(8)内壁面上连接有若干排定子(10),定子位置与转子位置交叉设置。本实用新型能连续化生产、处理量大、生产效率高、单位能耗低及操作环境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机包括机架(1)、改性筒(2)、进料口(4)、出料口(6)、主轴(5)、动力装置(7)、转子(9)、定子(10)和喂料机构(3),改性筒(2)装置于机架(1)上,所述改性筒(2)由多个改性腔(8)连接而成,各个改性腔(8)相通,每个改性腔(8)内均设置有主轴(5),每个主轴(5)分别与各自的动力装置(7)相连接,进料口(4)和出料口(6)分设于第一个改性腔和最后一个改性腔的上端,进料口(4)与喂料机构(3)相连,所述主轴(5)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转子盘(11),转子(9)有若干排,若干排转子(9)固定在转子盘(11)上,改性腔(8)内壁面上连接有若干排定子(10),定子(10)位置与转子(9)位置交叉设置。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体表面改性机。适用于对无机非金属矿粉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属矿山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无机矿物粉体表面改性是高技术、新材料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塑料、橡胶、粘结剂等现代高分子材料、高聚合物基复合功能性材料及涂料等工业中,广泛应用于无机非金属矿物填料或颜料。它不仅可降低高分子材料生产成本,同时可赋予产成品某些特殊的物化性能。然而无机非金属矿物填料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基体的界面性能不同,相容性差,直接或大量填充会导致材料的一些力学性能下降。因此,对无机非金属矿填料进行表面改性非常重要,不仅可改善无机矿物填料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容性,提高界面结合力,增强材料的机械强度及综合性能;同时可提高矿物填料的充填率。所以,在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中,无机非金属矿物填料的表面改性十分重要。

八十年代中期,由于各相关行业的发展及需求的增加,无机非金属矿物填料的表面改性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与提高,但多表现为在塑料、橡胶等工业生产过程中附带改性。九十年代后,无机非金属矿物填料的表面改性,作为单独的处理技术才逐步形成。但其设备大多从化工行业(如橡胶、塑料、造粒等)沿袭而来,国内外均以高速加热混合搅拌(或捏合)机为主要代表机型。其不足之处在于:间隙式生产处理量小、生产效率低、单位能耗高及操作环境差等。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连续化生产、处理量大、生产效率高、单位能耗低及操作环境好的专用粉体表面改性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包括机架、改性筒、进料口、出料口、主轴、动力装置、转子、定子和喂料机构,改性筒装置于机架上,所述改性筒由多个改性腔连接而成,各个改性腔相通,每个改性腔内均设置有主轴,每个主轴分别与各自的动力装置相连接,进料口和出料口分设于第一个改性腔和最后一个改性腔的上端,进料口与喂料机构相连,所述主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转子盘,转子有若干排,若干排转子固定在转子盘上,改性腔内壁面上连接有若干排定子,定子位置与转子位置交叉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改性腔最好为三个。当物料给入第一改性腔后,在高速旋转的转子的带动下呈流态化状态旋转。物料流在定子与转子的磨擦过程中进行充分混合和一级改性;旋转的物料流在第二改性腔中借助定、转子及物料之间的磨擦迅速强制改性;在压差及旋转气流的带动下,进入第三改性腔进行三级改性。改性后的物料借助压差及旋转气流,脱离改性区,进入物料冷却收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改性机采用定、转子结构,并采用多级强制改性,生产能力大为提高,处理量大,能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单位能耗低。

2、改性筒采用全封闭连续化生产,操作环境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改性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粉体改性机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机架1、改性筒2、喂料机构3、进料口4、主轴5、出料口6、动力装置7、改性腔8、转子9、定子10、转子盘11、键12、销轴13、给料及加药系统14、电控柜15、主机(即改性剂)16、物料收集及除尘系统17。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由机架1、改性筒2、进料口4、出料口6、主轴5、动力装置7、转子9、定子10和喂料机构3组成。所述改性筒2装置于机架1上。

参见图3~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改性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所述改性筒2由三个改性腔8连接而成。各个改性腔8相通。每个改性腔8内均设置有主轴5,每个主轴5分别与各自的动力装置7相连接(图2),进料口4和出料口6分设于第一个改性腔和第三个改性腔的上端,进料口4与喂料机构3相连。所述主轴5上用键12固定连接有若干转子盘11,转子9有若干排,若干排转子9通过销轴13固定在转子盘11上。改性腔8内壁面上连接有若干排定子10。定子10位置与转子9位置交叉设置。

参见图5,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粉体改性机组总体结构示意图。由图5可以看出,粉体改性机组主要由给料及加药系统14、主机(即改性剂)16、物料收集及除尘系统17和电控柜15等组成。

工作原理及过程:

粉体物料由斗式提升机给料入料仓中,料仓下部配有双螺旋给料器,通过调节螺旋转数来控制整个机组的处理量。料仓两侧配有自动计量的固体改性剂加药装置,以重量计,同要改性的粉体物料量相匹配,并可根据不同非金属矿物材料、不同用途的改性要求来调整配比;双螺旋給料器的终端配有液体改性剂的自动计量加药装置,以液体流量同要改性的粉体物料相匹配。

由双螺旋给料器终端给入的物料流,随一定量的改性剂进入主机(即改性机)系统。主机由三个改性腔组成。形成二个运动气流切面。其切面两侧的气流呈相向运动状态,气流以一定的线速度形成一强大的压差,使物料呈雾化状态,在此期间,物料流经过了由负压到正压的转变,并在定子与转子的磨擦过程中进行充分混合和一级改性;旋转的物料流通过第一压力切面被雾化后,在第二改性腔中借助定、转子及物料之间的磨擦迅速强制改性;在压差及旋转气流的带动下,通过第二切面压力,进入第三改性腔进行三级改性。改性后的物料借助压差及旋转气流,脱离改性区,进入机组的物料冷却系统。

物料在改性中,通过定子、转子之间的强烈磨擦产生热量,其温度可达100-125℃。

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适用于对无机非金属矿粉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包括机架(1)、改性筒(2)、进料口(4)、出料口(6)、主轴(5)、动力装置(7)、转子(9)、定子(10)和喂料机构(3),改性筒(2)装置于机架(1)上,改性筒(2)由多个改性腔(8)连接而成,各个改性腔(8)相通,每个改性腔(8)内均设置有主轴(5),每个主轴(5)分别与各自的动力装置(7)相连接,进料口(4)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