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76513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6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05351.0

申请日:

2002.02.26

公开号:

CN1372034A

公开日:

2002.10.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6.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6F39/10; D06F25/00

主分类号:

D06F39/10; D06F25/00

申请人:

中田和雄;

发明人:

中田和雄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2001.02.26 JP 50284/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天安;杨松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将附着在洗涤物上的泥沙、线头、灰尘等在洗涤和漂洗的过程中除去。其结构为,通过洗涤脱水桶(1)的左右往复旋转,将从中向环形排水管(7)溢出的洗涤水或漂洗水引入侧管(8),在此处进行过滤的同时靠设置在中间的泵(P)使之向该桶(1)回流从而进行洗涤和漂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洗衣机,其特征是,具有:底部固定在圆筒旋转轴上的 有底圆筒形洗涤脱水桶,在洗涤脱水桶的上部外侧与之同轴配置的环 形排水管,安装在洗涤脱水桶的内壁面上而能够被推向该桶的中心侧 的、使脱水后的洗涤物分离的分离部件,将分离部件向洗涤脱水桶的 中心侧顶出的推顶手段,以及除湿机;所说环形排水管在内壁上具有 环形开口部;所说洗涤脱水桶在与环形开口部相临的位置上具有多个 排水孔,并且直径从底部向上逐渐变大;所说圆筒旋转轴成为与洗涤 脱水桶相连通的连接管,在其下端部上连接有与之同轴且可相对旋转 地连接的三通分支管,该三通分支管可通过三通阀的切换而形成将来 自除湿机的干燥空气引向洗涤脱水桶的供气路径、将洗涤脱水桶的洗 涤水向外部排放的排水路径、以及阻止洗涤水从洗涤脱水桶中流出的 封闭路径;在所说环形排水管与三通分支管之间设有侧管,该侧管将 从洗涤脱水桶流入环形排水管的洗涤水通过泵送向三通分支管使之 流回洗涤脱水桶或者向外部排出,侧管中安装有可自由拆装的过滤 器。
2: 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洗衣机,其特征是,为了对洗涤脱水桶 和泵的转速进行控制,在所说侧管及/或环形排水管上设有对从洗涤 脱水桶流入环形排水管的洗涤水的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说明书


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洗衣机的发明。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洗衣机,有本案申请人在特开平11-137895号公报所提出的洗衣机。图5和图6示出该洗衣机。

    图中,31是有底的洗涤脱水桶,其底部固定在第1圆筒旋转轴32上而使之与该桶31相连通。t是设置在洗涤脱水桶31的内壁面上的凸部。在插在第1圆筒旋转轴32中的第2圆筒旋转轴33上安装有波轮34。在洗涤脱水桶31的上部的外周,配设有与之同轴的环形排水管35。35a是与环形排水管35相连接的排水管。

    36是安装在该桶31的内壁面上可被推向洗涤脱水桶31的中心侧的、作为使脱水桶的洗涤物分离的分离部件,在弹簧的作用下与所说内壁面相接触。g是用来缓冲分离部件36的撞击的缓冲橡胶。

    该分离部件36如图6所示,随着洗涤脱水桶31的旋转,其顶杆37移动到设置成可向环状排水槽35的上角部的内壁面进退的滚轮38上,从而克服弹簧的作用而朝向洗涤脱水桶31的中心侧顶出。此时,分离部件36将以安装在洗涤脱水桶31的内壁上的旋转轴36a为轴转动。

    环形排水管35地内壁上具有环形开口部35a,所说洗涤脱水桶31在其与环形开口部35a相临的位置上设有多个排水孔31a。

    在第2圆筒旋转轴33的上部侧壁上设有通向洗涤脱水桶31的孔33a,在其下端连接有同轴的且可相对旋转的三通分支管39。

    通过三通阀40的切换,该三通分支管39可形成:将干燥空气自除湿机41引向洗涤脱水桶31的排气路径、将洗涤脱水桶31的洗涤水向外部排放的排水路径、以及阻止洗涤水从洗涤脱水桶31流出的封闭路径。

    由于现有的洗衣机具有上述结构,固此在进行洗涤时,首先,将分离部件36从顶出位置定位在退避位置上,通过切换三通分支管39的三通阀40形成封闭路径。继而,向洗涤脱水桶31中给水并加入洗涤剂,放入洗涤物后使波轮34旋转。

    漂洗时,边向洗涤脱水桶31给水边使波轮34旋转。此时,洗涤脱水桶31的水从排水孔31a向环形排水管35排放,并由此再经过排水管35a向外部排出。

    脱水时,切换三通分支管39的三通阀40形成排水路径,波轮34停止工作而使洗涤脱水桶31高速旋转。此时,洗涤脱水桶31内的水和洗涤物所吸含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该桶的倾斜内面向上部移动,在从排水孔31a向环形排水管35排出的同时,也从排水路径排出。洗涤和漂洗时贮留于第2圆筒旋转轴33和三通分支管39中的洗涤水和漂洗水从排水路径排出。

    进行干燥时,洗涤脱水桶31的洗涤物在脱水时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呈环状紧贴在该桶的内壁面上。因此,在洗涤物的中央部位,在脱水过程中已形成了通气路。

    脱水完了后,通过滚轮38将分离部件36向洗涤脱水桶31中心一侧推顶,使紧贴在该桶内壁面上的洗涤物分离。这样一来,在洗涤物彼此之间和洗涤物与洗涤脱水桶31之间形成了通气路。

    其次,切换三通分支管39的三通阀40形成排气路径,运行除湿机41。此时,以除湿机41抽吸外壳及洗涤脱水桶31中含有湿气的空气而进行除湿。经除湿而变得干燥的空气通过三通分支管39和第2圆筒旋转轴33及其孔33a而在上述通气路中通过。在该过程中,干燥后的空气吸收洗涤物的湿气,进入外壳内并进入除湿机41中。通过重复进行上述除湿和吸湿循环,将洗涤物干燥。此外,该干燥与上述洗涤物的分离可以适当重复进行。

    【发明内容】

    但是,现有的洗衣机存在着如下问题。

    即,由于洗涤这样进行,即,切换三通分支管39的三通阀40形成封闭路径,向洗涤脱水桶31给水并加入洗涤剂,放入洗涤物并使波轮34旋转,因此,在洗涤物上附着有泥沙、线头、灰尘等的场合,是在它们附着在洗涤物上的状态下进行洗涤的。

    此外,漂洗时,边向洗涤脱水桶31给水边使波轮34旋转,从该桶31溢出的水向环形排水管35排出,因此,在使用大量水的场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悬浮的泥沙、线头、灰尘类除去。但尚不够充分。

    因此,洗涤物是在附着有泥沙、线头、灰尘类而未充分除去的状态下进行脱水和干燥的。虽然可在之后将残留的泥沙、线头、灰尘等除去,但要占用时间而且比较麻烦。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洗衣机,其构成为,通过洗涤脱水桶的旋转,将从洗涤脱水桶向环形排水管溢出的洗涤水或者漂洗水引向侧管,在侧管处进行过滤,同时,通过设置在其中间的泵使之向洗涤脱水层回流而进行洗涤和漂洗,从而能够有效地除去附着在洗涤物上的泥沙、灰尘等。

    本发明所提供的洗衣机,其特征是,具有:底部固定在圆筒旋转轴上的有底圆筒形洗涤脱水桶,在洗涤脱水桶的上部外侧与之同轴配置的环形排水管,安装在洗涤脱水桶的内壁面上而能够被推向该桶的中心侧的、使脱水后的洗涤物分离的分离部件,将分离部件向洗涤脱水桶的中心侧顶出的推顶手段,以及除湿机;所说环形排水管在内壁上具有环形开口部;所说洗涤脱水桶,在与环形开口部相临的位置上具有多个排水孔,并且直径从底部向上逐渐变大;所说圆筒旋转轴成为与洗涤脱水桶相连通的连接管,在其下端部上连接有与之同轴且可相对旋转地连接的三通分支管,该三通分支管可通过三通阀的切换而形成将来自除湿机的干燥空气引向洗涤脱水桶的供气路径、将洗涤脱水桶的洗涤水向外部排放的排水路径、以及阻止洗涤水从洗涤脱水桶中流出的封闭路径;在所说环形排水管与三通分支管之间设有侧管,该侧管将从洗涤脱水桶流入环形排水管的洗涤水通过泵送向三通分支管使之流回洗涤脱水桶或者向外部排出,侧管中安装有可自由拆装的过滤器。

    为了对洗涤脱水桶和泵的转速进行控制,可以在所说侧管及/或环形排水管上设置对从洗涤脱水桶流入环形排水管的洗涤水的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由于其构成为通过洗涤脱水桶的左右往复旋转,将从洗涤脱水桶向环形排水管溢出的洗涤水或漂洗水引入侧管,在侧管处进行过滤,同时通过设置于在其中间的泵使之流回该桶中从而进行洗涤和漂洗,因此,在洗涤和漂洗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附着或混在洗涤物中的泥沙、线头、灰尘等从洗涤物中除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洗衣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洗衣机的洗涤脱水桶的排水孔处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分离部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4是图1中的过滤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现有洗衣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分离部件的动作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结合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洗衣机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实施例的洗衣机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图1的分离杆的动作说明图,图4是图1的过滤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1是直径从底部向上逐渐变大的有底的圆筒形洗涤脱水桶,被固定在圆筒旋转轴2上。该旋转轴2还起着通向洗涤脱水桶1的管子的作用。圆筒旋转轴2经轴承3安装在外壳4上。洗涤脱水桶1的上部的直径需要比底部直径大5~10%。该实施例中为8%。洗涤脱水桶1在马达的驱动下进行正转或左右往复旋转。5是用来使洗涤脱水桶1旋转的皮带轮。

    洗涤和漂洗时,将马达设定为左右往复旋转模式。各模式的设定通过未图示的输入按键进行。

    1a是在洗涤脱水桶1的上部周壁上呈环状以一定的间隔设置的排水孔,1b是在该排水孔1a的下侧呈凸缘状设置的挡水板。

    6是盖在洗涤脱水桶1的底部的圆筒旋转轴2的开口部上的盖。如图2所示,该盖6上设有多个小的通水孔6a。

    7是在洗涤脱水桶1的上部外侧与之同轴配置的环形排水管,7a是设置在其内壁上的环形开口部。环形排水管7的底面7b为向后述的侧管8一侧倾斜的倾斜面。所说挡水板1b嵌合在环形开口部7a上。洗涤脱水桶1和环形排水管7配设在可获得这种嵌合关系的位置上。

    8是用来使通过排水孔1a和环形开口部7a流入环形排水管7的洗涤脱水桶1的洗涤水流回该桶1的侧管,连接在环形排水管7和后述三通分支管18之间。

    1c是设置在洗涤脱水桶1的内周面上的断面呈半球形的凸条。凸条1c在圆周方向上间隔60度设置有6条。

    另外,虽未图示,还设置有脱水时防止因洗涤物偏向一侧而引起洗涤脱水桶振动的防止机构。

    9是脱水后使洗涤物分离的分离部件,安装在通过未图示的支架安装在洗涤脱水桶1的开口部附近的内壁面上的旋转轴10上。分离部件9具有这样的形状和大小,即,在安装状态下,其顺沿于洗涤脱水桶的内壁面且不与盖6形成干涉。也就是说,分离部件9如图3所示,是将U字形的杆件折弯成L形的形状,以将各分离部件9围起来而相互相接近的状态进行配置。分离部件9一共有6个,以60度的间隔配置。

    11是将分离部件9推压在洗涤脱水桶1的内壁面上而使之位于退避位置的弹簧。

    12是设置在分离部件9上的突出的顶杆,穿插在设置于洗涤脱水桶1的排水孔1a与排水孔1a之间的孔1d(图2)中,向环形排水管7内突出。当该顶杆12与设置在该管7的上角部的、处于后述的外出位置的滚轮13相接触时,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而将分离部件9向洗涤脱水桶1的中心一侧顶出。G是分离部件9在弹簧11的作用下从顶出位置(外出位置)返回退避位置时缓解冲击的缓冲橡胶,嵌装在洗涤脱水桶1上所设置的凹部中。

    13是如图2所示配设在环形排水管7的上角部的滚轮,当顶杆12与之接触时,可将分离部件9顶出。该滚轮13通过臂14安装在齿轮传动马达15上而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单点划线表示退避位置,实线表示外出位置。向两个位置进行驱动的控制由未图示的控制机构进行。16是对移动到外出位置的滚轮13的臂14进行阻挡的止挡。

    滚轮13与分离部件9的位置关系和动作原理如下所述。

    现在,当滚轮13动作到外出位置,并将洗涤脱水桶1向箭头R方向缓慢转动时,顶杆12将与滚轮13接触而受到后者的推顶。于是,各分离部件9依次被向中心一侧顶出。脱水后的洗涤物被该顶出的分离部件9分离。    

    17是除湿机,18是介于圆筒旋转轴2和除湿机17之间安装的三通分支管。三通分支管18由第1分支管18a、第2分支管18b以及第3分支管18c构成。第1分支管18a与圆筒旋转轴2同轴且可相对旋转地进行连接,第2分支管18b连接在除湿机17的干燥空气吹出口(未图示)上,第3分支管18c对外敞开。

    19是设置在三通分支管18上的三通阀。当将三通阀19切换到实线位置时,第1分支管18a形成阻止洗涤水从洗涤脱水桶1和侧管8中流出的封闭路径。当切换三通阀19使之在图中向右旋转120度时,第1分支管18a和第3分支管18c形成将洗涤脱水桶1的洗涤水向外部排出的排水路径。对三通阀19的控制由未图示的阀控制装置进行。20是洗衣机的盖,盖在外壳4的上部开口部上。

    前述侧管8连接在第1分支管18a上。P是配设在侧管8的中间的泵。

    在洗涤脱水桶1左右往复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从该桶1向环形排水管7溢出的洗涤水通过泵P加速后从圆筒旋转轴2流回洗涤脱水桶1。

    洗涤或漂洗时,在洗涤脱水桶1左右往复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从该桶1溢出的洗涤水的量随着该桶1的左右往复的转速的增减而增减。因此,为了能够使从洗涤脱水桶1溢出的洗涤水再次流回该桶1而实现循环,泵的转速也需要随着洗涤脱水桶1的转速的增减相应地增减。

    在环形排水管7的靠侧管8一侧以及侧管8上所分别设置的压力传感器S1、S2便是为此而设置的。两个压力传感器S1、S2对从洗涤脱水桶1溢出的洗涤水或漂洗水的量进行检测,将此时的检测信号向控制洗涤脱水桶1左右往复的转速的未图示的第1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泵P的转速的未图示的第2控制装置输出。

    输入压力传感器S1、S2的检测信号后的第1、第2控制装置分别对洗涤脱水桶1的转速和泵P的转速进行控制。

    洗涤脱水桶1在一定时间内的转速可设定为任意的值。

    F是过滤装置,如图4所示,由过滤器21、其保持器22、以及用于将过滤器21安装在保持器22上的开口卡圈23构成。

    保持器22是在侧壁上以90度的间隔设置有狭缝22a的筒体的上端设有凸缘22b,下端部设有瓶颈部22c而成。过滤器21是呈试管状的长过滤器,安装后,其上端部嵌在保持器22的瓶颈部22c上,得到嵌在瓶颈部上的开口卡圈23的夹持而不会脱落。

    如图1所示,过滤装置F是插入设在外壳4和环形排水管7上的孔中进行安装的。在安装状态下,过滤器21插在侧管8中,保持器22的凸缘22b卡在外壳4上,其下端部插入侧管8中从而被保持在环形排水管7内。流入环形排水管7的洗涤水从保持器22的狭缝22a流入过滤器21中。

    实施例的洗衣机由于是如上构成,因此,洗涤时,将滚轮13定位在退避位置上,切换三通阀19形成封闭路径。继而,将洗涤物放入洗涤脱水桶1中。注水前使洗涤脱水桶1空转以通过惯性力对洗涤物的量进行计量。之后,仅注入所需量的水并放入洗涤剂而开始洗涤。注水量不同,水面至排水孔1a的距离也将不同,因此,可以逐渐增加洗涤脱水桶的左右转速使得流入环形排水管的流入量适度并保持此时的转速进行洗涤。

    此时,洗涤脱水桶1的凸条1c揉搓借助于水流而旋转的洗涤物进行洗涤。分离部件9是以将凸条1c围起来的状态靠近其进行配置的,因此该凸条1c能够避免洗涤物与分离部件9强力接触,防止后者弯曲。因此,随着洗涤脱水桶1的左右旋转的切换而施加在分离部件9的旋转轴10的支持部上的作用力可得以减小。此外,随着洗涤脱水桶1的左右往复旋转而从该桶1的排水孔1a溢出的洗涤水在泵P的驱动下通过侧管8和三通分支管18的第1分支管18a再次回流到洗涤脱水桶1中。洗涤脱水桶1的洗涤水就是这样进行循环的。并且,在该过程中,从洗涤物上掉落下来而悬浮或混在洗涤水中的泥沙、线头、灰尘等由过滤器21除去。

    进行漂洗时,首先,切换三通阀19形成排水路径以将洗涤后的脏的洗涤水从洗涤脱水桶1排放。然后,切换三通阀19形成封闭路径,注入漂洗水,在使洗涤脱水桶1以所需要的转速左右往复旋转的同时,使洗涤水循环所需循环次数以进行第1次漂洗。在该过程中,也与洗涤时同样,游离于或混在漂洗水中的泥沙、线头、灰尘等由过滤器21除去。

    第1次漂洗结束后,切换三通阀19形成排水路径,排放漂洗水。

    第2次及以后的漂洗也以相同的要领进行。所需循环次数结束后,进行脱水。

    脱水是在三通分支管18中形成排水路径的状态下排水完了之后,使洗涤脱水桶1高速旋转(例如1000转/分)而进行的。

    此时,洗涤物中所含有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该桶1的倾斜内面向上部移动,从排水孔1a流入环形排水管7,通过侧管8向外部排放。在脱水过程中,洗涤脱水桶1中的洗涤物在脱水时的离心力的作用下,紧贴在该桶1的内壁和分离部件9上而形成环状,在洗涤物的中央形成通气路。

    干燥洗涤物时,盖上洗衣机的盖20,使滚轮13位于外出位置上,切换三通阀19形成供气路径,使洗涤脱水桶1向箭头R方向时而缓慢旋转,以分离部件9使脱水后的洗涤物分离。并且边进行分离边运行除湿机17。

    此时,对于外壳4和洗涤脱水桶1中含有湿气的空气由除湿机17进行抽吸而实现除湿。经除湿而变得干燥的空气通过供气路径和圆筒旋转轴2,从洗涤物之间以及洗涤物与洗涤脱水桶1之间所形成的通气路中通过。干燥空气在该过程中吸收洗涤物的湿气,进入外壳4内并进入除湿机17中。之后,反复进行该循环,使洗涤物干燥。

洗衣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洗衣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洗衣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洗衣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衣机.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将附着在洗涤物上的泥沙、线头、灰尘等在洗涤和漂洗的过程中除去。其结构为,通过洗涤脱水桶(1)的左右往复旋转,将从中向环形排水管(7)溢出的洗涤水或漂洗水引入侧管(8),在此处进行过滤的同时靠设置在中间的泵(P)使之向该桶(1)回流从而进行洗涤和漂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