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提升机.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876254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3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43928.1

申请日:

2002.09.28

公开号:

CN1410344A

公开日:

2003.04.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6D5/08; B66D1/00; B66D1/12

主分类号:

B66D5/08; B66D1/00; B66D1/12

申请人:

株式会社明电舍;

发明人:

永田耕治; 久光行正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1.09.28 JP 302050/20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祖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制动装置包括一个制动轮;一对回转轴;一对制动臂,该制动臂可通过回转轴支承转动;一对制动垫,它们布置在制动臂的一端,并与制动轮接触和分开;以及一个制动部分,该制动部分与制动臂的另一端相连,供给和释放制动垫的制动力。当回转轴的中心为支点时,制动垫与制动轮的接触中心便为作用点,而制动臂与制动部分之间的接合处则为动力点,支点、作用点和动力点都位于制动轮的半圆区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装置,包括: 一个可转动制动轮; 一对回转轴; 一对制动臂,该制动臂可转动地通过回转轴支承; 一对制动垫,每个制动垫布置在相应制动臂的一端,制动垫与制动 轮接触并分开;和 一个制动部分,它与制动臂的另一端相连,该制动部分供给和释放 制动垫的制动力, 当回转轴的中心为支点时,制动垫与制动轮的接触中心便为作用点, 而制动臂与制动部分之间的接合处则为动力点,支点、作用点和动力点 都位于制动轮的半圆区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点的间距小于作用 点间的距离。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个绞缆轮,轮上缠有钢丝绳, 钢丝绳支承要支承的物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绞缆轮与制动轮构成整 体。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布置在动力点侧的接线盒,该 接线盒与外部进行电气连接。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其特征 在于,固定部分包括后部,与后部构成整体的固定框架和装到固定框架 的电动机转子,而转动部分则包括面向固定框架通过轴承可转动支承在 后部的旋转框架,与在固定框架相对一侧上的旋转框架构成整体的绞缆 轮,面向电动机定子布置在旋转框架外周边的电动机转子以及与旋转框 架外周边构成整体,而且直径大于绞缆轮直径的制动轮。
7: 一种制动装置,包括: 一个可转动制动轮; 一对回转轴; 一对制动臂,该制动臂可转动地通过回转轴支承; 一对制动垫,每个制动垫布置在相应制动臂的一端,制动垫与制动 轮接触并分开;和 一个制动部分,它与制动臂的另一端相连,该制动部分供给和释放 制动垫的制动力, 当回转轴的中心为支点时,制动垫与制动轮的接触中心便为作用点, 而制动臂与制动部分之间的接合处则为动力点,支点、作用点和动力点 都位于制动轮的半圆区内, 动力点的间距小于作用点的间距。
8: 一种装有制动装置的提升机,制动装置包括: 一个可转动制动轮; 一对回转轴; 一对制动臂,该制动臂可转动地通过回转轴支承; 一对制动垫,每个制动垫布置在相应制动臂的一端,制动垫与制动 轮接触并分开; 一个制动部分,它与制动臂的另一端相连,该制动部分供给和释放 制动垫的制动力, 当回转轴的中心为支点时,制动垫与制动轮的接触中心便为作用点, 而制动臂与制动部分之间的接合处则为动力点,支点、作用点和动力点 都位于制动轮的半圆区内; 提升机包括: 一个绞缆轮,该轮上缠有钢丝绳,钢丝绳支承要支承的物体,该绞 缆轮与制动轮构成整体。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机,还包括布置在动力点侧的接线盒, 该接线盒与外部进行电气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机,还包括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其特 征在于,固定部分包括后部,与后部构成整体的固定框架和装到固定框 架的电动机转子,而转动部分则包括面向固定框架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 承到后部的旋转框架,与在固定框架相对一侧上的旋转框架构成整体的 绞缆轮,面向电动机定子布置在旋转框架外周边的电动机转子以及与旋 转框架外周边构成整体,而且直径大于绞缆轮直径的制动轮。

说明书


制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提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装置及具有制动装置的提升机,它们特别适用于升降机系统。背景技术

    P2000-16727A公开了一种装有提升机的升降机系统。这种升降机系统包括一个布置在提升间上部的支架和一个支承在上面的提升机。提升机包括一个绞缆轮,轮上缠有钢丝绳,以便支承缆车。

    但是,使用上述升降机系统使制动装置产生径向尺寸增大的问题,从而引起装有制动装置的提升机尺寸增大。另一方面,近来随着在升降机领域省去机器房的趋势,往往把提升机布置在升降机系统的提升间,要求减小提升机的尺寸。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尺寸减小的制动装置及有制动装置的提升机。

    本发明通常提出的装置包括:一个可转动制动轮;一对回转轴;一对制动臂,制动臂可通过回转轴支承转动;一对制动垫,该垫分别布置在相应制动臂地一端,制动垫与制动轮接触并分开;还有一个制动部分,它与制动臂的另一端相连,该制动部分供给和释放制动垫的制动力,其中,当回转轴的中心为支点时,制动垫与制动轮的接触中心便为作用点,而制动臂与制动部分之间的接合处则为动力点,支点、作用点和动力点都位于制动轮的半圆区。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说明,对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特征便一目了然。附图中:

    图1A是本发明提升机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1B是提升机的侧视图,半剖面;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相关技术的提升机视图,与图1B相类似;

    图4是相关技术的提升机视图,与图1A类似。具体实施方式

    在开始论及本发明提升机优选实施例之前,P2000-16727A公开的升降机系统便有较详细的描述。参照图3-4,升降机系统包括一个布置在提升间上部的支架10和一个支承在上面的提升机11。提升机11包括一个绞缆轮12,轮上缠有钢丝绳,以便支承缆车。

    提升机11主要包括一个固定在支架10的基座13,在基座13上布置一个具有垂直面14的固定框架15,上面悬垂支承一个固定轴16,垂直然后水平延伸。固定轴16在固定端侧有一大直径部分16a,而在自由端侧有一小直径部分16b。旋转框架17可通过轴承18A,18B转动支承在小直径部分16b上。具有轴承保持架17a的盘形底部17b和布置在底部17b周边的外围壁17c构成旋转框架17,如同一个带底的圆筒或杯形件。为了使带底的圆筒孔口可接近固定框架15的垂直面14,旋转框架17可通过轴承18A、18B转动支承在固定轴16的小直径部分16b上。

    转子19支承在旋转框架17外围壁17c的内周边,而相对于转子19具有径向间隙的定子20则固定在固定框架15上。定子20由定子铁芯21与上面缠绕的定子绕组22组成,并通过托架23固定在固定框架15上。转子19,定子20,支承定子20的固定框架15,支承转子19的旋转框架17以及支承旋转框架17的固定轴16组成一个外转式电动机。绞缆轮12固定左旋转框架17的底部17b外面,并设有绳槽12G。制动装置24布置在旋转框架17的外周边,并从图4可看出,该装置包括一对制动臂25A、25B,它们有一端被基座13支承;一对制动瓦26A、26B,它们在中间部分内部被制动臂25A、25B支承而面向旋转框架17的外周边;一对制动轴27A、27B,它们穿过制动臂25A、25B的另一端布置从而彼此面对面;一对制动弹簧28A、28B,它们的布置使制动轴27A、27B更加靠在一起;以及电磁铁29,它的动作可克服制动弹簧28A、28B而把制动轴27A、27B分开。

    管体30与旋转框架17的底部17b一起布置从而与固定轴16同心支承一个传感器31,从其两侧把管体30内构成的狭缝封闭,检测电动机转速。

    在上述结构情况下,通过绞缆轮12,驱动提升机11而滑动钢丝绳,从而使缆车在提升间上下运动。通过制动弹簧28A、28B的压力,加压旋转框架17外周边上的制动瓦26A、26B,实现提升机11的制动。

    但是,如图4所示,提升机11没有制动装置24以覆盖旋转框架17的外周边。气动装置24由以下部件构成:一对制动臂25A、25B,它们有一端被基座13支承;一对制动瓦26A、26B,它们在中间部分里面被制动臂25A、25B支承而面向旋转框架17的外周边;一对制动轴27A、27B,它们穿过制动臂25A、25B的另一端布置,彼此面对面;一对制动弹簧28A、28B,它们的布置使制动轴27A、27B更加靠在一起;以及电磁铁29,它的动作可克服制动弹簧28A、28B,把制动轴27A、27B分开,由于旋转框架17作为中心,使制动装置24产生径向尺寸增大的问题。并且,制动装置24的尺寸增大又引起装有所述制动装置24的提升机11尺寸增大的问题。

    参照图1A-1B,示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升机43包括固定部分44和空心后部45。固定框架46与后部45一端形成整体,其中有一转动传感器54,用来检测电动机的转速。有一调整盖63的转动传感器装到固定框架46对面一端的后部46上。在固定框架46外端构成一突起部46a,朝着与后部45相同的方向伸出。电动机定子47布置在突起部46a的内周边。这样,后部45,固定框架46与电动机定子47构成提升机43的固定部分44。

    提升机43包括转动部分48。布置的旋转框架49面向固定框架46,并可通过轴承50转动支承后部45。绞缆轮51与固定框架46对边上的旋转框架49构成整体,而且在外周边形成有绳槽51a。钢丝绳缠在绳槽51a内以悬挂缆车;缆车在提升间上下运动。电动机转子52包括有永久磁铁,它布置在旋转框架49的外周边而面向电动机定子47的内周边。此外,有一制动轮53与旋转框架49构成整体从而从其外周边伸出。因此,制动轮53的直径大于旋转框架49和绞缆轮51。旋转框架49,绞缆轮51,电动机转子52及制动轮53构成提升机43的转动部分48。

    一对制动臂56可通过回转轴55转动支承到固定框架46,并有一端与一对端面制动轴67的一端相联接。供给制动力的制动弹簧57布置在制动轴67周围,制动轴67的另一端则插入电磁铁58,它的动作可释放制动弹簧57的制动力。制动轴67,制动弹簧57与电磁铁58构成制动部分。所有的制动臂56,制动轴67,制动弹簧57与电磁铁58都布置在制动轮53水平中心线60的下面。制动垫59具有一中心线61,位于中心线60的下面,形成角A。特别是当回转轴55的中心为支点时,制动垫59与制动轮53的接触中心“a”、“b”便为作用点,而制动臂56与制动轴67之间的接合处“c”、“d”则为动力点,支点、作用点和动力点都位于制动轮53中心线60的下面。

    当动力点“c”、“d”之间距离为“e”,作用点“a”、“b”之间距离为“f”时,间距“e”则小于间距“f”(e<f)。接线盒62布置在动力点“c”、“d”侧的固定框架46上,使外部与电动机定子47和电磁铁58之间进行电气连接。

    在上述结构情况下,当电动机定子47通电时,与旋转框架49成整体的绞缆轮51便转动起来,使缆车在提升间通过钢丝绳上下运动。在绞缆轮51的转动过程中,电磁铁58同样通电,通过制动弹簧57释放制动。当制动绞缆轮51时,电磁铁58停止通电,于是制动垫59利用制动弹簧57的偏动力紧压住制动轮53。

    在第一实施例中,制动轮53被水平中心线60分开,只在制动轮53下面的外周边部分布置支点、作用点及制动装置的动力点,使制动装置的尺寸减小,并且提升机43使用这一装置。此外,在有制动装置情况下,由于动力点“c”、“d”的间距“e”小于作用点“a”、“b”的间距“f”,所以制动臂56沿制动轮53的外周边布置,使制动装置的尺寸更加减小。另外,提升机构43用的接线盒62布置在动力点“c”、“d”侧,即制动装置的制动部分侧,使提升机构43的尺寸更加减小,而且易于接线盒62的维护和布线工作。

    保持旋转运动的后部45,与后部45成整体的固定框架46,与装到固定框架46的电动机定子47构成提升机43的固定部分44,而可转动支承后部45的旋转框架49,与旋转框架49成整体的绞缆轮51,与旋转框架49外周边成整体,而且直径大于绞缆轮51直径的制动轮53,与布置在旋转框架49外周边上的电动机转子52构成提升机43的转动部分48。这样使提升机43的结构简单又细小,致使在省去机器房的情况下,仍适用于升降机系统。

    参照图2,示有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轴承50周围的旋转框架49和绞缆轮51内制有油脂通路64。在绞缆轮51侧的油脂通路64设有供油口65,而在绞缆轮51侧的轴承50设有排油口66。因此,轴承50的油脂供给可从绞缆轮51侧进行,使油脂的供给和更换变得更方便。

    尽管本发明在优选实施例方面已有描述,但应当指出,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不违反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更。

    2001年9月2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书P2001-302050全部指导内容均作为依据包括在本文内。

制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提升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制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提升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制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提升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提升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提升机.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制动装置包括一个制动轮;一对回转轴;一对制动臂,该制动臂可通过回转轴支承转动;一对制动垫,它们布置在制动臂的一端,并与制动轮接触和分开;以及一个制动部分,该制动部分与制动臂的另一端相连,供给和释放制动垫的制动力。当回转轴的中心为支点时,制动垫与制动轮的接触中心便为作用点,而制动臂与制动部分之间的接合处则为动力点,支点、作用点和动力点都位于制动轮的半圆区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