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pdf

上传人:七月 文档编号:8758203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61610.3

申请日:

20141213

公开号:

CN104403435B

公开日:

201607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D127/06,C09D133/00,C09D5/08,C09D7/12

主分类号:

C09D127/06,C09D133/00,C09D5/08,C09D7/12

申请人:

淄博慧和涂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丁慎峰

地址:

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石炭坞

优先权:

CN201410761610A

专利代理机构: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张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属于水性漆产品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具体重量份组成为:水性锈转化剂40~50份,阴离子改性乳液30~40份,稳定剂1~3份,消泡剂1~3份,增稠剂1~10份,去离子水10~20份。本发明的底漆通过水性锈转化剂与金属表面铁锈发生化学反应,使铁锈三氧化二铁(Fe2O3)还原为铁(Fe),与钢铁基体溶为一体,进而与钢铁中的钙、锰、锌、铬或镍等金属转化为合金漆膜。在使用时,直接喷涂即可达到最佳效果,可以省去底漆、中漆、面漆、大大降低防锈成本。同时减少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其特征在于,具体重量份组成为:酸性磷酸铝钠40~50份,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30~40份,稳定剂1~3份,消泡剂1~3份,增稠剂1~10份,去离子水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份组成为:酸性磷酸铝钠45份,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35份,稳定剂2~2.5份,消泡剂2~2.3份,增稠剂6~8份,去离子水15~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在20℃时的密度为1.2137g/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无硅消泡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缔合增稠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属于水性漆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性漆产品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产品性能上也越来越适合市场的使用。在很多领 域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水性原料技术以及配方技术逐渐完善,水性涂料品种越来越繁 多,部分性能逐步赶上甚至赶超了溶剂型产品,其中水性建筑装饰涂料(乳胶漆)、水性木器 漆、水性金属涂料、水性玻璃涂料、水性塑胶涂料、水性防腐涂料、水性汽车涂料等都在蓬勃 发展。如同其他的水性涂料,水性防锈漆的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相比于涂料厂家近年来最 热心的水性木器漆,水性防锈漆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仅仅从市场份额来说,水性木器漆占中 国涂料市场销售总额的17%左右,而防护涂料的比例达到21%左右。

水性防锈漆以水为稀释剂,在使用时必须把原金属表面锈面打磨掉才能使用,否 则水会残留在锈面上,在防锈漆的干燥过程中不能形成良好的结合。不但起不到防锈的作 用,还会在该处进一步扩大锈面,加快金属腐蚀。而在使用前先进行金属表面锈面打磨又会 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延长工作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工序简单 的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其特征 在于,具体重量份组成为:水性锈转化剂40~50份,阳离子改性乳液30~40份,稳定剂1~3份, 消泡剂1~3份,增稠剂1~10份,去离子水10~20份。

本发明的底漆是一种水性锈转化漆,通过水性锈转化剂与金属表面铁锈发生化学 反应,使铁锈三氧化二铁(Fe2O3)还原为铁(Fe),与钢铁基体溶为一体,进而与钢铁中钙、锰、 锌、铬或镍等金属转化为合金漆膜。漆膜附着力达到一级,其附着力效果超过一般防锈底漆 所达到的2级附着力,防锈能力也大大超过常用的醇酸铁红、酚醛铁红等防锈底漆的国家标 准。在室内使用时,直接喷涂即可达到最佳效果,可以省去底漆、中漆、面漆、大大降低防锈 成本。同时减少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

优选的,所述重量份组成为:水性锈转化剂45份,阳离子改性乳液35份,稳定剂2~ 2.5份,消泡剂2~2.3份,增稠剂6~8份,去离子水15~18份。在本优选条件下,底漆附着力和防 锈程度达到最佳。

所述的水性锈转化剂为有机磷酸盐,优选酸性磷酸铝钠(分子式为NaAl3H14(PO4)8·4H2O)。酸性磷酸铝钠能使钢铁的铁锈氧化物转化为黑色的有机铁化合物,从而在 钢铁表面生成一层由化学键和物理粘结的复合物膜。不但消除的原来铁锈的危害,还因为 该层复合物膜的形成进一步增强了防锈能力和漆膜附着力。

优选的,所述的阳离子改性乳液为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分子式(C2H3Cl)m (C2H2Cl2)n)或PH值2~4的丙烯酸乳液。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作为锈转化阳离子改性乳 液是一种新型高分子合成胶乳,无毒、无臭、不燃,能在稍潮湿基面上施工,成膜性能优良, 结膜致密、成膜后透气率大大低于油性漆、普通乳胶漆。

本发明中所选用的酸性磷酸铝钠水性锈转化剂与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的阳离子 改性乳液的重量份比例为本发明的关键技术。在此配比下,酸性磷酸铝钠水性锈转化剂对 铁锈的渗透和转化效率与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的阳离子改性乳液的漆面形成时间才能够 恰到好处的配合。避免铁锈转化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活性加大的粒子与空气中的物质 反应,而能在在适当的时间内与钢铁中的钙、锰、锌、铬或镍等金属转化为合金漆膜。

优选的,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在20℃时的密度为1.2137g/cm3。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分子式C[CH2O(C2H4O)n(C3H6O) mH]4。该稳定剂的选择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各种表面活性剂、助剂、添加剂、溶剂 配伍性好,耐酸、耐碱,抗氧化。尤其于本发明选择的的水性锈转化剂和阳离子改性乳液配 伍良好、相容能力强,在底漆中分散均匀,能更好的维持水性锈转化剂和阳离子改性乳液的 反应活性,延长使用期限。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无硅消泡剂。消泡剂能够使本底漆的水性体系内有效地消 泡和抑泡。

优选的,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缔合增稠剂。所选用的聚氨酯缔合增稠剂以水作为 分散介质,对环境不产生不良影响,是标准的绿色环保高分子材料。水基高分子材料自身具 有的流变学性能不一定符合应用的要求,大多水基高分子材料使用时需添加流变学助剂, 如高分子乳液的粘度大多与纯水相近,作为涂料使用时需要添加增稠剂提高体系粘度,增 稠剂是水基高分子体系中应用最广泛的流变学助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 制备了一种弱酸性高分子复合物型防锈底漆,能使钢铁的氧化物(铁锈)转化为黑色单质或 有机铁化合物,从而在钢铁表面生成一层由化学键和物理粘结的复合物膜,因此膜层牢固 致密、附着力极强,使钢铁基体与介质分隔不再受到侵蚀。本防锈底漆可以形成极薄的保护 层,因此可用于精密部件和运动部件表面的防锈处理,而不影响其精度和正常运动。本防锈 底漆是一种独特的酸基配方,可迅速而充分地渗透到锈蚀的地方,将铁锈转化。本防锈底漆 为水性不含苯类、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无挥发性气体产生。使用本防锈底漆工艺比常规 工艺省力、省时、工效高、综合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是事实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1

按下列配方调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酸性磷酸铝钠45份,氯乙烯-偏氯乙烯共 聚乳液35份,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2份,无硅消泡剂2份,聚氨酯缔合增稠剂6份,去离 子水15份。

按照G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一级,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取长、宽、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置于50℃、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房内,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无锈面。

实施例2

按下列配方调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酸性磷酸铝钠47份,氯乙烯-偏氯乙烯共 聚乳液33份,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5份,无硅消泡剂2.5份,聚氨酯缔合增稠剂5份, 去离子水16份。

按照G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一级,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取长、宽、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置于50℃、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房内,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无锈面。

实施例3

按下列配方调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磷化液43份,PH值2~4的丙烯酸乳液37 份,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2.5份,无硅消泡剂1.5份,聚氨酯缔合增稠剂4份,去离子水 17份。

漆膜附着力一级,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取长、 宽、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钢板上表面总锈面为250mm2,上表面涂覆本 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置于50℃、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房内,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小于7.6mm2。

实施例4

按下列配方调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硅溶胶41份,苯丙乳液液38份,异构醇聚 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份,无硅消泡剂3份,聚氨酯缔合增稠剂8份,去离子水12份。

按照G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一级,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取长、宽、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置于50℃、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房内,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总锈面小于6mm2。

实施例5

按下列配方调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酸性磷酸铝钠40份,氯乙烯-偏氯乙烯共 聚乳液40份,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份,无硅消泡剂3份,聚氨酯缔合增稠剂10份,去 离子水20份。

按照G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一级,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取长、宽、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置于50℃、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房内,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总锈面小于1mm2。

实施例6

按下列配方调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酸性磷酸铝钠50份,氯乙烯-偏氯乙烯共 聚乳液30份,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3份,无硅消泡剂1份,聚氨酯缔合增稠剂1份,去离 子水10份。

按照G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一级,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取长、宽、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置于50℃、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房内,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总锈面小于1mm2。

对比例1

按下列配方调配底漆:酸性磷酸铝钠10份,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50份,异构 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2份,无硅消泡剂2份,聚氨酯缔合增稠剂6份,去离子水15份。

按照G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四级,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取长、宽、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置于50℃、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房内,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总锈面增长至625mm2。

对比例2

按下列配方调配底漆: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35份,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 醚2份,无硅消泡剂2份,聚氨酯缔合增稠剂6份,去离子水15份。

按照G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二级,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取长、宽、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置于50℃、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房内,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总锈面增长至960mm2。

对比例3

按下列配方调配底漆:酸性磷酸铝钠45份,环氧树脂乳液35份,异构醇聚氧乙烯聚 氧丙烯醚2份,无硅消泡剂2份,聚氨酯缔合增稠剂6份,去离子水15份。

按照G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二级,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取长、宽、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置于50℃、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房内,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总锈面增长至469mm2。

由各实施例各对比例1相较可以看出,同样物料在未达到本发明配方比例时,不但 会导致漆膜附着力严重不足,抗锈蚀能力也会大大降低。由各实施例各对比例2相较可以看 出,物料中未添加水性锈转化剂时,漆膜附着力会降低,同时因为钢板上原有的锈面未转化 或清理,在湿热的试验环境下锈面迅速增长。由各实施例各对比例3相较可以看出,物料中 未添合适的乳液调配水性锈转化剂性能时,漆膜附着力会降低,同时漆膜的抗锈蚀能力有 较大程度的损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 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 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761610.3 (22)申请日 2014.12.13 C09D 127/06(2006.01) C09D 133/00(2006.01) C09D 5/08(2006.01) C09D 7/12(2006.01) (73)专利权人 淄博慧和涂料有限公司 地址 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石 炭坞 (72)发明人 丁慎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代理人 张雯 CN 102993846 A,2013.03.27, CN 102993846 A,2013.03.27, 薛东星等 . 底面。

2、合一的水性带锈防锈漆 . 涂 料工业 .1998,( 第 5 期 ), 第 9-11 页 . 杜克敏 . 水性带锈涂料的现状 .涂料技术 与文摘 .2010,( 第 3 期 ), 第 10-14,23 页 . (54) 发明名称 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57) 摘要 一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属于水性漆产 品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 具体重量份组成为 : 水 性锈转化剂 4050 份, 阴离子改性乳液 3040 份, 稳定剂 13 份, 消泡剂 13 份, 增稠剂 110 份, 去离子水 1020 份。本发明的底漆通过水性锈转 化剂与金属表面铁锈发生化学反应, 使铁锈三氧 化二铁 (Fe2O3。

3、) 还原为铁 (Fe) , 与钢铁基体溶为一 体, 进而与钢铁中的钙、 锰、 锌、 铬或镍等金属转化 为合金漆膜。在使用时, 直接喷涂即可达到最佳 效果, 可以省去底漆、 中漆、 面漆、 大大降低防锈成 本。同时减少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杨姗姗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4403435 B 2016.07.06 CN 104403435 B 1.一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其特征在于, 具体重量份组成为: 酸性磷酸铝钠4050 份, 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3040份, 稳定剂。

4、13份, 消泡剂13份, 增稠剂110份, 去离子 水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量份组成为: 酸 性磷酸铝钠45份, 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35份, 稳定剂22.5份, 消泡剂22.3份, 增稠剂 68份, 去离子水15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氯乙烯-偏氯乙 烯共聚乳液在20时的密度为1.2137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定剂为异构醇聚 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泡剂。

5、为无硅消泡 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缔 合增稠剂。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4403435 B 2 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技术领域 0001 一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属于水性漆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水性漆产品随着技术的发展, 在产品性能上也越来越适合市场的使用。 在很多领 域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水性原料技术以及配方技术逐渐完善, 水性涂料品种越来越繁 多, 部分性能逐步赶上甚至赶超了溶剂型产品, 其中水性建筑装饰涂料 (乳胶漆) 、 水性木器 漆、 水性金属涂料、 水性玻璃涂料、 水性塑胶涂料、 。

6、水性防腐涂料、 水性汽车涂料等都在蓬勃 发展。 如同其他的水性涂料, 水性防锈漆的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 相比于涂料厂家近年来最 热心的水性木器漆, 水性防锈漆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仅仅从市场份额来说, 水性木器漆占中 国涂料市场销售总额的17%左右, 而防护涂料的比例达到21%左右。 0003 水性防锈漆以水为稀释剂, 在使用时必须把原金属表面锈面打磨掉才能使用, 否 则水会残留在锈面上, 在防锈漆的干燥过程中不能形成良好的结合。 不但起不到防锈的作 用, 还会在该处进一步扩大锈面, 加快金属腐蚀。 而在使用前先进行金属表面锈面打磨又会 增加大量的人力、 物力消耗, 延长工作时间。 发明内容 0。

7、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使用方便、 工序简单 的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其特征 在于, 具体重量份组成为: 水性锈转化剂4050份, 阳离子改性乳液3040份, 稳定剂13份, 消泡剂13份, 增稠剂110份, 去离子水1020份。 0006 本发明的底漆是一种水性锈转化漆, 通过水性锈转化剂与金属表面铁锈发生化学 反应, 使铁锈三氧化二铁 (Fe2O3) 还原为铁 (Fe) , 与钢铁基体溶为一体, 进而与钢铁中钙、 锰、 锌、 铬或镍等金属转化为合金漆膜。 漆膜附着力达到。

8、一级, 其附着力效果超过一般防锈底漆 所达到的2级附着力, 防锈能力也大大超过常用的醇酸铁红、 酚醛铁红等防锈底漆的国家标 准。 在室内使用时, 直接喷涂即可达到最佳效果, 可以省去底漆、 中漆、 面漆、 大大降低防锈 成本。 同时减少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 0007 优选的, 所述重量份组成为: 水性锈转化剂45份, 阳离子改性乳液35份, 稳定剂2 2.5份, 消泡剂22.3份, 增稠剂68份, 去离子水1518份。 在本优选条件下, 底漆附着力和防 锈程度达到最佳。 0008 所述的水性锈转化剂为有机磷酸盐, 优选酸性磷酸铝钠 (分子式为NaAl3H14 (PO4)84H2O) 。 酸性磷。

9、酸铝钠能使钢铁的铁锈氧化物转化为黑色的有机铁化合物, 从而在 钢铁表面生成一层由化学键和物理粘结的复合物膜。 不但消除的原来铁锈的危害, 还因为 该层复合物膜的形成进一步增强了防锈能力和漆膜附着力。 0009 优选的, 所述的阳离子改性乳液为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 (分子式(C2H3Cl)m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4403435 B 3 (C2H2Cl2)n) 或PH值24的丙烯酸乳液。 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作为锈转化阳离子改性乳 液是一种新型高分子合成胶乳, 无毒、 无臭、 不燃, 能在稍潮湿基面上施工, 成膜性能优良, 结膜致密、 成膜后透气率大大低于油性漆、 普通乳胶漆。

10、。 0010 本发明中所选用的酸性磷酸铝钠水性锈转化剂与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的阳离子 改性乳液的重量份比例为本发明的关键技术。 在此配比下, 酸性磷酸铝钠水性锈转化剂对 铁锈的渗透和转化效率与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的阳离子改性乳液的漆面形成时间才能够 恰到好处的配合。 避免铁锈转化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活性加大的粒子与空气中的物质 反应, 而能在在适当的时间内与钢铁中的钙、 锰、 锌、 铬或镍等金属转化为合金漆膜。 0011 优选的, 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在20时的密度为1.2137g/cm3。 0012 优选的, 所述稳定剂为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分子式CCH2O(C2H4O)n(C。

11、3H6O) mH4。 该稳定剂的选择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与各种表面活性剂、 助剂、 添加剂、 溶剂 配伍性好, 耐酸、 耐碱, 抗氧化。 尤其于本发明选择的的水性锈转化剂和阳离子改性乳液配 伍良好、 相容能力强, 在底漆中分散均匀, 能更好的维持水性锈转化剂和阳离子改性乳液的 反应活性, 延长使用期限。 0013 优选的, 所述消泡剂为无硅消泡剂。 消泡剂能够使本底漆的水性体系内有效地消 泡和抑泡。 0014 优选的, 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缔合增稠剂。 所选用的聚氨酯缔合增稠剂以水作为 分散介质, 对环境不产生不良影响, 是标准的绿色环保高分子材料。 水基高分子材料自身具 有的流变学性能不。

12、一定符合应用的要求, 大多水基高分子材料使用时需添加流变学助剂, 如高分子乳液的粘度大多与纯水相近, 作为涂料使用时需要添加增稠剂提高体系粘度, 增 稠剂是水基高分子体系中应用最广泛的流变学助剂。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 制备了一种弱酸性高分子复合物型防锈底漆, 能使钢铁的氧化物 (铁锈) 转化为黑色单质或 有机铁化合物, 从而在钢铁表面生成一层由化学键和物理粘结的复合物膜, 因此膜层牢固 致密、 附着力极强, 使钢铁基体与介质分隔不再受到侵蚀。 本防锈底漆可以形成极薄的保护 层, 因此可用于精密部件和运动部件表面的防锈处理, 而不。

13、影响其精度和正常运动。 本防锈 底漆是一种独特的酸基配方, 可迅速而充分地渗透到锈蚀的地方, 将铁锈转化。 本防锈底漆 为水性不含苯类、 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物质, 无挥发性气体产生。 使用本防锈底漆工艺比常规 工艺省力、 省时、 工效高、 综合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通过具体是事实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其中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例。 0017 实施例1 0018 按下列配方调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酸性磷酸铝钠45份, 氯乙烯-偏氯乙烯共 聚乳液35份, 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2份, 无硅消泡剂2份, 聚氨酯缔合增稠剂6份, 去离 子水15份。 0019 按照GB/T1720-7。

14、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一级, 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 取长、 宽、 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 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 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 置于50、 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4403435 B 4 房内, 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无锈面。 0020 实施例2 0021 按下列配方调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酸性磷酸铝钠47份, 氯乙烯-偏氯乙烯共 聚乳液33份, 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5份, 无硅消泡剂2.5份, 聚氨酯缔合增稠剂5份, 去离子水16份。 0022 按照G。

15、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一级, 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 取长、 宽、 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 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 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 置于50、 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房内, 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无锈面。 0023 实施例3 0024 按下列配方调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磷化液43份, PH值24的丙烯酸乳液37 份, 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2.5份, 无硅消泡剂1.5份, 聚氨酯缔合增稠剂4份, 去离子水 17份。 0025 漆膜附着力一级, 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本例的。

16、底漆做性能测试: 取长、 宽、 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 钢板上表面总锈面为250mm2, 上表面涂覆本 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 置于50、 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房内, 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小于7.6mm2。 0026 实施例4 0027 按下列配方调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硅溶胶41份, 苯丙乳液液38份, 异构醇聚 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份, 无硅消泡剂3份, 聚氨酯缔合增稠剂8份, 去离子水12份。 0028 按照G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一级, 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 取长、 宽、 厚为500mm500。

17、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 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 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 置于50、 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房内, 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总锈面小于6mm2。 0029 实施例5 0030 按下列配方调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酸性磷酸铝钠40份, 氯乙烯-偏氯乙烯共 聚乳液40份, 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份, 无硅消泡剂3份, 聚氨酯缔合增稠剂10份, 去 离子水20份。 0031 按照G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一级, 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 取长、 宽、 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 钢。

18、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 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 置于50、 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房内, 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总锈面小于1mm2。 0032 实施例6 0033 按下列配方调配水性铁锈转化防锈底漆: 酸性磷酸铝钠50份, 氯乙烯-偏氯乙烯共 聚乳液30份, 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3份, 无硅消泡剂1份, 聚氨酯缔合增稠剂1份, 去离 子水10份。 0034 按照G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一级, 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 取长、 宽、 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 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 。

19、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 置于50、 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4403435 B 5 房内, 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总锈面小于1mm2。 0035 对比例1 0036 按下列配方调配底漆: 酸性磷酸铝钠10份, 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50份, 异构 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2份, 无硅消泡剂2份, 聚氨酯缔合增稠剂6份, 去离子水15份。 0037 按照G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四级, 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 取长、 宽、 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 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

20、2, 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 置于50、 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房内, 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总锈面增长至625mm2。 0038 对比例2 0039 按下列配方调配底漆: 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35份, 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 醚2份, 无硅消泡剂2份, 聚氨酯缔合增稠剂6份, 去离子水15份。 0040 按照G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二级, 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 取长、 宽、 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 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 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 置于50、 80%饱和湿度。

21、的恒温恒湿 房内, 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总锈面增长至960mm2。 0041 对比例3 0042 按下列配方调配底漆: 酸性磷酸铝钠45份, 环氧树脂乳液35份, 异构醇聚氧乙烯聚 氧丙烯醚2份, 无硅消泡剂2份, 聚氨酯缔合增稠剂6份, 去离子水15份。 0043 按照GB/T1720-79(89)测定漆膜附着力为二级, 并利用室内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对 本例的底漆做性能测试, 取长、 宽、 厚为500mm500mm5mm的30中碳钢钢板, 钢板上表面总 锈面为250mm2, 上表面涂覆本例的底漆并自然晾干后, 置于50、 80%饱和湿度的恒温恒湿 房内, 7天后检测钢板上表面总锈面增长至469。

22、mm2。 0044 由各实施例各对比例1相较可以看出, 同样物料在未达到本发明配方比例时, 不但 会导致漆膜附着力严重不足, 抗锈蚀能力也会大大降低。 由各实施例各对比例2相较可以看 出, 物料中未添加水性锈转化剂时, 漆膜附着力会降低, 同时因为钢板上原有的锈面未转化 或清理, 在湿热的试验环境下锈面迅速增长。 由各实施例各对比例3相较可以看出, 物料中 未添合适的乳液调配水性锈转化剂性能时, 漆膜附着力会降低, 同时漆膜的抗锈蚀能力有 较大程度的损害。 0045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 任 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 效实施例。 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改型, 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4403435 B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