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因OTU.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8753261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4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05283.2

申请日:

20170104

公开号:

CN106754976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N15/30,C12N15/10,C07K14/455

主分类号:

C12N15/30,C12N15/10,C07K14/455

申请人:

吉林大学

发明人:

张西臣,王璞,梅娜,宫鹏涛,李建华,王旭,杨举,李赫,杨正涛

地址: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优先权:

CN201710005283A

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陈宏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因OTU,提供一种新的E. tenella TERT互作蛋白基因OTU,并确定了其功能,为今后寻找新的药物疫苗靶标及深入研究球虫的细胞分子生物特性等提供了新的线索。本发明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和验证获得一个新的阳性互作蛋白,并且对其功能进行探讨,该方法具有实用性,高效性的特点。E. tenella病毒转染载体介导核酶为研究球虫基因对虫体影响以及调控提供了一种简易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及其相关蛋白基因OTU,其特征在于:基因序列如SEQNO1,SEQNO2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及其相关蛋白基因OTU,其特征在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通过TERT蛋白对的cDNA文库进行筛选,获得与TERT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并通过酵母回复试验和pull-down的方法进行阳性验证,从而确定在中端粒酶蛋白的互作蛋白OUT;利用病毒载体介导的核酶干扰OTU基因在球虫体内的表达,从而研究OTU蛋白在体内的功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有TERT基因的重组诱饵质粒的构建:从cDNA中通过PCR获得TERT序列,回收目的片段并进行双酶切,与酶切后的pGBKT7载体连接,并转入大肠杆菌中扩增,通过质粒双酶切以及测序鉴定获得阳性克隆,即为可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2)将重组诱饵质粒转化入酵母菌株,并进行毒性及自激活鉴定;3)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筛选cDNA文库中与TRBD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4)用pull-down和酵母回复的方法进一步验证其互相作用,从而确定其为TERT相互作用的蛋白;将TERT蛋白和候选蛋白分别构建到pET-32a和pGEX-4T载体上,在低温条件下,在BL21(DE3)感受态中对可溶性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将纯化的候选蛋白加入Glutathione-Sepharose4B琼脂糖凝胶,4°孵育过夜后,把结合有候选蛋白的琼脂糖凝胶珠子加入TERT蛋白,最后通过Westernblot检测分析阳性互作的结果;5)设计合成针对互作蛋白基因的的锤头状核酶并连接到病毒载体上,用体外转录试剂盒进行体外转录,获得其体外转录本,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在体内和体外分别分析了病毒载体介导的锤头状核酶对该基因mRNA切割效率;6)TRAP法检测转染株端粒酶活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游引物:F-TRBD-BK5’-GGGATTACAAGTACTAGAGTAGTAAATT-3’;下游引物:R-TRBD-BK5’-GGGTCCTTTTAAACTTTCTAGATAC-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因OTU,特别涉及该蛋白在端粒酶活性调节中的作用,该蛋白对于E.tenella端粒酶活性具有正向调节的作用,可能成为控制球虫病的潜在靶点,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鸡球虫病对畜牧业有重要的影响,它正在显著增加全球的经济负担。鸡球虫病大多由于被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它是鸡肠道内最严重的寄生虫疾病。目前球虫病的防控主要依赖抗球虫药和疫苗的使用,但由于药物的残留和耐药性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以及对球虫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了解不足,迄今尚无理想的防控措施。因此,寻找理想的药物和疫苗靶标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目前,柔嫩艾美尔球虫(E.tenella)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序列已被报道,但对其调控蛋白了解甚少。端粒酶相关蛋白的研究为寻找新的抗球虫的药物和疫苗作用靶标以及深入研究球虫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等提供重要线索。目前,关于TERT及相关蛋白研究主要集中在哺乳动物,寄生虫中研究报道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互作蛋白基因OTU(ovarian tumour),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对于E.tenella端粒酶活性具有正向调节的作用,它的发现为深入研究细胞分子生物特性及寻找新的药物疫苗靶标等提供了新的线索。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及其相关蛋白基因OTU,如SEQ NO1,SEQ NO2所示。

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通过TERT蛋白对E.tenella的cDNA文库进行筛选,获得与TERT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并通过酵母回复试验和pull-down的方法进行阳性验证,从而确定在E.tenella中端粒酶蛋白的互作蛋白OTU。利用E.tenella病毒载体介导的核酶干扰OTU基因在球虫体内的表达,从而研究OTU蛋白在E.tenella体内的功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含有TERT基因的重组诱饵质粒的构建:从E.tenella cDNA中通过PCR获得TERT序列,回收目的片段并进行双酶切,与酶切后的pGBKT7载体连接,并转入大肠杆菌中扩增,通过质粒双酶切以及测序鉴定获得阳性克隆,即为可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

(2)将重组诱饵质粒转化入酵母菌株,并进行毒性及自激活鉴定;

(3)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筛选E.tenella cDNA文库中与TRBD(RNA binding domain of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

(4)用pull-down和酵母回复的方法进一步验证其互相作用,从而确定其为E.tenella TERT相互作用的蛋白。将TERT蛋白和候选蛋白分别构建到pET-32a和pGEX-4T载体上,在低温条件下,在BL21(DE3)感受态中对可溶性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将纯化的候选蛋白加入Glutathione-Sepharose 4B琼脂糖凝胶,4°孵育过夜后,把结合有候选蛋白的琼脂糖凝胶珠子加入TERT蛋白,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分析阳性互作的结果;

(5)设计合成针对互作蛋白基因的的锤头状核酶并连接到E.tenella病毒载体上,用体外转录试剂盒进行体外转录,获得其体外转录本,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在体内和体外分别分析了病毒载体介导的锤头状核酶对该基因mRNA切割效率;

(6)TRAP法检测转染株端粒酶活性。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提供一种新的E.tenella TERT互作蛋白基因OTU,并确定了其功能,为今后寻找新的药物疫苗靶标及深入研究球虫的细胞分子生物特性等提供了新的线索。本发明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和验证获得一个新的阳性互作蛋白,并且对其功能进行探讨,该方法具有实用性,高效性的特点。E.tenella病毒转染载体介导核酶为研究球虫基因对虫体影响以及调控提供了一种简易的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重组诱饵蛋白对酵母菌毒性及自激活作用的检测;

附图2为α-半乳糖苷酶试验检测TRBD与候选蛋白相互作用;

附图3为pull-down验证TRBD与OTU间相互作用;

附图4为E.tenella病毒载体介导的锤头状核酶对OTU-sub体外切割效果检测;

附图5为GFP在E.tenella中的表达情况;

附图6为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分选GFP-Ham-OTU株;

附图7A、图7B为Western blot鉴定OTU表达水平变化;

附图8为TRAP检测各虫株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在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蛋白中的应用,以TERT RNA结合域(TRBD)为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E.tenella TRBD诱饵表达质粒的构建

一、材料

Trizol(Invitrogen);反转录酶试剂盒(Tiangen);T4DNA连接酶、Ex Taq、dNTPs、pMD18-T、EcoR I、BamH I(TaKaRa)。

二、方法与结果

1E.tenella孢子化卵囊总RNA提取

1.1器皿的处理:将研钵、研杵洗涤干净后,浸泡在0.1%DEPC-H2O中过夜。随后用锡纸包好,180℃干烤3h备用;

1.2收集的E.tenella孢子化卵囊冰上研磨20min,加入1mL Trizol,室温裂解5min;

1.3加入200μL氯仿,混匀,室温放置15min,12000g、4℃离心15min;

1.4吸取上层约600μL RNA转移至新的离心管,加入500μL异丙醇,混匀,室温放置15min,12000g、4℃离心15min;

1.5去上清,沉淀用75%乙醇洗涤,12000g,4℃离心15min;

1.6去上清,离心管放入超净台内风干5min。RNase-free ddH2O溶解沉淀。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总RNA的质量。

2E.tenella cDNA的合成

8μL RNA和1μL Oligo dT primer(50uM)以及1uLdNTPs(10mM each)混匀,65℃水浴5min,随后置于冰上2min。加入下列混合物:

30℃10min,42℃水浴1h,95℃5min灭活反转录酶。

3 pGBKT7-TRBD质粒的构建

3.1 PCR扩增目的基因:根据目的基因设计特异引物,并在上下游引物中分别添加了EcoR I和BamH I酶切位点。

下游F-TRBD-BK 5’-GGGGAATTCATTACAAGTACTAGAGTAGTAAATT-3’(斜体为EcoR I酶切位点),

下游R-TRBD-BK 5’-GGGGGATCCTCCTTTTAAACTTTCTAGATAC-3’(斜体为BamH I酶切位点)。

引物由长春库美生物技术服务公司合成。

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PCR体系如下:

反应参数为:95℃5min;94℃30sec,57℃30sec,72℃30sec,28cycles;72℃10min。

实施例2:

重组诱饵蛋白对酵母菌株毒性及自激活作用的检测

一、材料

X-α-GAL、鲑鱼精DNA(Sigma);酵母氮源(Biosharp);c-Myc(Epitomics);ECL化学发光试剂盒(Thermo);酵母质粒小提试剂盒(Tiangen)。

二、方法与结果

1Y187酵母感受态的制备及重组诱饵质粒pGBKT7-TRBD的转化

1.1将冻存的Y187细胞平板划线,30℃温箱培养3~4d至长出直径2~3mm的单克隆;

1.2挑取Y187酵母单克隆细胞,接入含10mL YPDA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并吹打均匀,30℃,210r/min振荡培养至OD600>1.5;取4~5mL酵母菌接入50mL YPDA液体培养基中,30℃,210r/min振荡培养至OD600=0.4~0.6;

1.3 50mL离心管收集酵母菌液,700g室温离心5min,弃上清;加入25mL ddH2O重悬洗涤酵母沉淀细胞,700g离心5min,去上清,重复洗涤一次;用1.5mL 1×TE/LiAc(10×TE 150uL,10×LiAc 150uL,ddH2O l.20mL)重悬沉淀,重悬液即为酵母感受态细胞;

1.4转化质粒与鲑鱼精DNA置于1.5mL离心管中,混匀。

新鲜配制的鲑精DNA需要水浴煮沸20min并且冰浴后使用;

1.5每管加入80uL酵母感受态细胞,振荡混匀;

1.6各加入600uL PEG/LiAc(10×TE 60uL,10×LiAc 60uL,50%PEG 480uL),为了提高转化效率,混合物需剧烈震荡,30℃,210r/min振荡培养30min;

1.7加入70uL DMSO,缓慢倒置混匀(不能振荡),42℃水浴15min,迅速插入冰浴冷却1~2min;

1.8室温离心12000g,5sec,尽量弃尽上清,以0.5mL 1×TE(10×TE 50uL,ddH2O 450uL)重悬沉淀细胞,取80uL涂布相应的固体培养板,30℃倒置培养3-5d待菌落长出。

2E.tenella TRBD对酵母菌株毒性

比较分别转化pGBKT7-TRBD和pGBKT7后的酵母大小,二者无明显差异,表明诱饵蛋白对酵母无毒性作用(见附图1)。

3E.tenella TRBD对酵母菌株自激活作用的检测

挑取转化pGBKT7-TRBD和阳性对照pCL1的酵母菌落分别点种于SD/-Trp/X-α-gal和SD/-Leu/X-α-gal琼脂糖平板,30℃温箱培养。结果显示试验组酵母菌落无显色现象,证明诱饵蛋白无法产生自激活活性(见附图1;1:空载体质粒pGBKT7;2:诱饵质粒pGBKT7-TRBD;3:自激活阳性对照质粒pCL1)。

实施例3:

TRBD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

一、材料

-Trp/-His/-Leu DO Supplement、-Trp/-His/-Leu/-Ade DO Supplement(Clontech)。

二、方法与结果

1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中筛选与TRBD相互作用的蛋白

1.1挑取转化pGBKT7-TRBD的Y187单克隆于50mL SD/-Trp液体培养基;

1.2 30℃,270r/min摇床培养至OD600>0.8(16~20h),常温离心700g,5min,弃上清;

1.3重悬沉底,并用细胞计数板计数,调整细胞浓度≥1×108细胞/mL;

1.4混合5mL诱饵菌Y187和1mL文库AH109细胞(≥2×107细胞)在一个1L的无菌烧锥形瓶中;

1.5在锥形瓶中加入45mL 2×YPDA液体培养基(含Kan+50μg/mL),文库管用1mL2×YPDA洗涤2次,洗涤液加入锥形瓶中;

1.6 30℃恒温摇床30~50r/min,培养20~24h;

1.7培养20h时,取一滴杂交液在显微镜下查看杂交结果,若杂交液中有三叶草或米老鼠型的杂合子出现则可停止培养,若无则继续培养至杂合子出现4h;

1.8室温1000g离心10min,弃上清。同时用50mL Mili-Q水洗涤锥形瓶2次,并重悬沉淀细胞;

1.9室温1000g离心10min,弃上清。用10mL Mili-Q水重悬细胞;

1.10将细胞用玻璃珠涂布于90mm SD/-His/-Trp/-Leu固体培养基上,每板200μL,30℃恒温培养直至克隆出现;

1.11复制生长在SD/-His/-Trp/-Leu的克隆到SD/-Ade/-His/-Leu/-Trp培养基上,30℃培养3~8d;

1.12复制SD/-Ade/-His/-Leu/-Trp克隆到SD/–Ade/–His/–Leu/–Trp/X-α-Gal培养基上并在30℃下生长2~4d。pGBKT7-53/pGADT7-T和pGBKT7-lam/pGADT7-T分别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组。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克隆为蓝色,且阴性对照培养板菌落不生长不显色,初步判断获得的克隆为阳性克隆,见附图2;1:试验组(pGBKT7-TRBD/pGADT7-OTU);2:阴性对照组(pGBKT7-lam/pGADT7-T);3:阳性对照组(pGBKT7-53/pGADT7-T)。

2阳性酵母质粒DNA的提取及转化

挑取显蓝色的酵母克隆接种于5mL SD/-Leu液体培养基,30℃,210r/min振荡培养1~2d,使其丢失pGBKT7-TRBD质粒;收集5mL酵母菌,3000g离心2min,弃上清;根据天根公司酵母质粒小提试剂盒说明书,采用玻璃珠法提取酵母质粒。将所提蓝斑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挑取生长的阳性菌液克隆送至公司测序。将测序结果的基因序列经NCBI上Blast比对,初步证明了OTU是一个E.tenella TERT互作蛋白,本研究中E.tenella OTU与E.tenella OTU(GenBank:013229759.1)的核酸同源性为100%。核酸序列见序列表1。

试验例1:

阳性互作蛋白pull-down验证

一、材料

anti-His单克隆抗体、anti-GST单克隆抗体(Tiangen);Glutathione-Sepharose 4B(GE,USA);蛋白酶抑制剂片剂(Roche);可溶型Ni-Agarose His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GST琼脂糖凝胶。

二、方法与结果

1引物合成及PCR扩增目的基因

根据TRBD序列设计特异引物,

F-TRBD-32a 5’-GGGGGATCCGACATCAAGACTCTTCGGGA-3’(斜体为BamH I酶切位点),

R-TRBD-32a 5’-GGGCTCGAGTCCTTTTAAACTTTCTAGATAC-3’(斜体为Xho I酶切位点);

根据OTU基因设计特异引物,F-OTU-4T 5’-GGGGGATCCATGGTGCGCACATGTTTTGAC-3’(斜体为BamH I酶切位点),R-OTU-4T 5’-GGGGTCGACCTATCCCGGCTTACTTGGCGT-3’(斜体为Sal I酶切位点)。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合成。

2重组表达质粒pET-32a-TRBD和pGEX-4T-OTU的构建

将TRBD和OTU分别亚克隆至pET-32a和pGEX-4T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表达质粒pET-32a-TRBD和pGEX-4T-OTU,经双酶切和序列测定鉴定表明重组表达质粒pET-32a-TRBD和pGEX-4T-OTU构建成功。

3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取pET-32a-TRBD和pGEX-4T-OTU分别转化入BL21(DE3)感受态,加IPTG至终浓度1mM。His-TRBD重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为:25℃,过夜;GST-OTU重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为:18℃,20小时。8000r/min离心2min收集菌体。

4重组蛋白的鉴定

将收集的菌液加入800μL PBS,55%功率超声10min,12000g离心15min,分离上清及沉淀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均能用可溶性的形式表达。

5重组蛋白的纯化

200mL LB培养基中加入5mL菌液,37℃ 180r/min振荡培养45min,加IPTG至终浓度1mM诱导表达蛋白。8000r/min离心20min收集菌体。

His-TRBD纯化:每100mg菌体(湿重)加入3mL细菌裂解液,55%功率冰上超声裂解菌体至菌液变清;12000g,4℃离心20min,收集上清中的可溶性蛋白;用Binding Buffer将菌体裂解液等倍稀释后上柱并收集流穿液;使用15倍柱体积的Binding Buffer冲洗柱子,洗去杂蛋白;使用Elution Buffer洗脱,收集洗脱液即蛋白。

GST-OTU纯化:10mL冰上预冷的1×PBS重悬沉淀,冰上超声破碎菌体至透明状;12000g,4℃离心20min,收集上清中的可溶性蛋白;PBS平衡层析柱,然后加入含目的蛋白的上清,以使目的蛋白与琼脂糖凝胶结合;上样完成后,20倍柱床体积的PBS洗涤凝胶以去除杂蛋白;用10~15倍柱床体积的洗脱缓冲液洗脱GST融合蛋白,并分管收集(GST标签蛋白以相同方法纯化,做对照试验)。

SDS-PAGE分析表明纯化蛋白效果较好,可用于后续试验。

6pull-down

6.1 1.5mL离心管中加入100μL蛋白Glutathione-Sepharose 4B珠子,lysis buffer洗涤3次;

6.2lysis buffer中加入GST-OTU蛋白,并加入蛋白酶抑制剂,4℃摇床孵育过夜。阴性对照组中加入His-TRBD和GST;

6.3离心后弃去上清,用PBS洗三次,在珠子中加入His-TRBD可溶性蛋白,4℃孵育2h;

6.4PBS洗涤珠子3次;

6.5加入30μL 1×SDS-loading buffer,沸水煮5min以分离蛋白;

6.6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试验组的Western blot分析,anti-His标签能检测到His-TRBD,表明二者有相互作用。而对照组His-TRBD/GST中,Western blot无法检测到TRBD蛋白,表明GST标签蛋白不能与His-TRBD结合,见附图3;1.GST/His-TRBD;2.GST-OTU/His-TRBD;3.input。

试验例2:

E.tenella病毒载体介导锤头状核酶对OTU体外切割效果研究

一、材料

T7体外转录试剂盒(Promega Corporation);FastStart Universal SYBR Green Master(Rox)(F.Hoffmann-La Roche,Ltd);荧光定量PCR仪(Applied Biosystems);anti-α-tubulin抗体(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二、方法与结果

1序列合成

注:其中斜体部分为酶切位点,下划线部分为锤头状核酶。引物由吉林省库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2重组质粒构建

以E.tenella cDNA为模板、OTU-sub-F/OTU-sub-R为引物,PCR扩增切割底物,并亚克隆至pEtV-GFP-CFP,构建重组质粒pEtV-OTU-sub。将Ham-OTU-F/Ham-OTU-R、Ham-MIC-F/Ham-MIC-R和Noham-OTU-F/Noham-OTU-F三对引物95℃变性5min,缓慢退火至室温。将三个片段分别与经Hind III/Sal I酶切后的本实验室保存的pEtV-GFP-CFP载体连接,经改造构建成重组质粒pEtV-GFP-Ham-OTU、pEtV-GFP-Ham-MIC和pEtV-GFP-Noham-OTU。

3体外切割

将pEtV-OTU-sub、pEtV-GFP-Ham-OTU、pEtV-GFP-Ham-MIC和pEtV-GFP-Noham-OTU经引物T7-F/T7-R PCR扩增。PCR产物凝胶回收后作为模板,用T7体外转录试剂盒进行体外转录。

将pEtV-GFP-Ham-OTU、pEtV-GFP-Ham-MIC和pEtV-GFP-Noham-OTU的转录产物RNA与pEtV-OTU-sub转录的RNA以分子比为5:1的比率混合于Tris-HCl(pH 8.0)的溶液至终浓度为50mM,95℃,3min;37℃,5min;最后加入MgCl2至终浓度10mM启动切割反应,37℃,3h,每个反应设3个重复。

4体外切割效率检测

以OTU-sub-R为引物,将pEtV-OTU-sub转录的产物RNA反转录成cDNA。用RNase-free H2O将cDNA按10-2~10-7梯度稀释后,各取1μL进行Real-time PCR反应,每个梯度样品做3个重复,制作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4。

以pEtV-GFP-Ham-OTU、pEtV-GFP-Ham-MIC和pEtV-GFP-Noham-OTU切割后的混合物为模板,OTU-sub-R为引物进行RT反应。各取1μL cDNA进行Real-time PCR反应,用以检测pEtV-GFP-Ham-OTU体外转录体的切割效率。每个梯度样品做3个重复。Real-time PCR结果表明,pEtV-GFP-Ham-OTU体外转录RNA对pEtV-OTU-sub体外转录体RNA的切割效率显著,达到85.24%。而pEtV-GFP-Noham-OTU体外转录体对pEtV-OTU-sub体外转录体RNA的影响较小,效率仅为20%,pEtV-GFP-Ham-MIC对pEtV-OTU-sub外转录体RNA反转录影响,见附图4。

试验例3:

E.tenella病毒载体介导锤头状核酶对OTU体内切割效果研究

一、材料

GFP-CFP转染株由本实验室构建并保存;anti-α-tubulin抗体(碧云天);电转仪及电转杯(BTX);流式细胞仪FACS Aria II(BD)。

二、方法与结果

1转基因卵囊的分离

在电转杯中加入20μL pEtV-GFP-Ham-OTU体外转录RNA、30μL未孢子化卵囊(1×105个)和50μL电转缓冲液,冰浴15min后进行电转。电转条件:电压500V,时间0.3ms,电击3次,每次间隔100ms。电转完毕后,冰浴15min,转移未孢子化卵囊至6孔细胞培养板中,加入适量K2Cr2O7进行孢子化。

将转染pEtV-GFP-Ham-OTU体外转录RNA的孢子化卵囊(定义为GFP-Ham-OTU株)接种10日龄雏鸡,收取接种5~7d后的粪便并分离卵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后RFP的表达情况,可见GFP-Ham-OTU株可观察到绿色荧光,未转染组无荧光,见附图5;A:GFP-Ham-OTU未孢子化卵囊;B:GFP-Ham-OTU孢子化卵囊。

将分离的带有红色荧光卵囊进行流式细胞分选,分选后的卵囊接种10日龄雏鸡,收取接种5~7d后的粪便并分离卵囊。二代卵囊中带绿色荧光的卵囊比例为26.9%(见附图6;A:野生株;B:转染GFP-Ham-OTU二代卵囊)。将混合的卵囊经过流式细胞分选。

2体内切割效果及蛋白含量的检测

分别提取分别提取野生株、GFP-Ham-OTU株以及GFP-CFP株的总RNA,体外反转录,用2ul反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Real-time PCR反应,同时设立阴性对照。提取野生株、GFP-Ham-OTU株以及GFP-CFP株卵囊的虫体蛋白,Western blot检测OTU表达量,蛋白上样量为20μg。以anti-OTU多克隆抗体以及anti-α-GAPDH抗体(内参)为一抗,以HRP标记的羊抗兔及羊抗鼠IgG为二抗。相对于野生株,GFP-Ham-OTU株下调,见附图7A(1:野生型未孢子化卵囊;2:转染RFP-GFP未孢子化卵囊;3:转染GFP-Ham-OTU未孢子化卵囊)、图7B(E.tenella病毒载体介导的锤头状核酶对OTU-sub体内切割效果)。结果表明构建的锤头状核酶在E.tenella体内成功的干扰了OTU的表达。

试验例4:

TRAP法检测转染株端粒酶活性

一、材料

端粒酶活性检测试剂盒(Millipore)。

二、方法与结果

1引物合成

根据E.tenella端粒DNA重复序列设计TRAP反应引物。

2 TRAP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RNase-free PBS洗涤未孢子化卵囊后,取1×107个虫体加200μL CHAPS裂解液,用高速组织研磨器冰上研磨35次,每次1~2sec。冰浴裂解20min,然后12000g,4℃离心15min,取上清,分装,-80℃保存。

TRAP反应体系:

端粒酶提取物 2μL(600ng) 10×TRAP Buffer 5μL 50×dNTP Mix 1μL TS引物 1μL ddH2O 39μL

30℃反应30min,95℃灭活5min。然后加入PR引物1μL,rTaq 1μL进行PCR扩增。

扩增参数为:94℃1min,59℃1min,72℃1min,33cycles。

12%非变性PAGE凝胶电泳,EB染色,见附图8(M:DNA分子量(DL500DNA Marker);1:HeLa细胞TRAP产物(阳性对照);2:野生型未孢子化卵囊TRAP产物;3:转染GFP-GFP未孢子化卵囊TRAP产物;4:转染GFP-Ham-OTU未孢子化卵囊TRAP产物)。结果表明:当OTU基因表达被抑制后,E.tenella端粒酶活性降低,表明OTU对于端粒酶活性具有正向调节的作用。

柔嫩艾美尔球虫TRBD序列

<110>吉林大学

<120>

<140>

<160> 1

<210> 1

<211>513

<212> DNA

<213>柔嫩艾美尔球虫(Emeriatenella)

<400> 1

1 attacaagtactagagtagtaaattttttatctagatacttgattaaagtattaccaaag

61 aatatacttttaggtacctttaaaaactttaagacttttattaataaaaagatcccaataa

121 ttgtgaatcttcatattagagaaacttttaagattcaacatgcaatgaatggaattgagg

181 tttcaaattgggtaaatagacttgaaatagaaagttatcaatttaaaattaaatcaaaa

241 aatgaattaaatgaatctattaatagatctaaaaagcaaccgaataatgtaacaagatct

301 aagagtaaaaaaagtttaattagccttggaattaaatatctagctacaagggaaaacatt

361 tattttttaatatatttggtatttccagtaatattaagaagacattatgcaacagaaatt

421 gagggtttcagtaaagtaagatattttaatagaccagtttggataaagatcgtgcataga

481 caagctgataaatggtatctagaaagtttaaaa

柔嫩艾美尔球虫OTU序列

<110>吉林大学

<120>

<140>

<160> 1

<210> 1

<211> 1107

<212> DNA

<213>柔嫩艾美尔球虫(Emeriatenella)

<400> 1

1 atggtgcgcacatgttttgactcgaaagtgctgagctcctctccttcctcctccgcatcc

61 agctcagacgaatcggcttctccctctaaaaagggatattccatagtcgggggcccctct

121 cttgacggccaccaggagcaacgtgatgccccgaagattcggccaatgactacagatgat

181 ttcgtcttattggatcgtttggaaaggcgagttgacgtacaaagcttcgcgactgtcttg

241 aaggcgtatttgattgtgcggactcgcttggctgcgaagagggcggacagggagtttaag

301 agacgcaggacgaagggtaggaatgcgtccgcaggggccgaagggtccaccatgaagggc

361 cctttgatgtctccaaagaaggtgagcagcagagtggctcttcttagcagttataagcca

421 gatgcctatgacgcagaagagcagaggcaaggagatgaaaagcaactcgcgagaggtgcc

481 agtttctttcgtcgcctgtggtctttcaagaagagcgacagagaagaagaggcgaggcca

541 accactgtcctgacgaccacgtcaaacagcagcagcacatcacccagagcggctgcgcga

601 gcccacgttagctatccaaagaacataacggcgtgggagacggagtcgagtctgcttgag

661 cagcgtttgtcgtttttaggatgccgcacagtaacatccgtaggggacggcaactgccag

721 ttccgttcgtgttcattctctctatttgggaaggaggacgaacatcggcatgtgaggcgt

781 atggctgtcgcacaaatgcgaaaatgccgcaaagattatgaagtcttttttgatggcgcc

841 ccattgtttgataggtatttgagagatatggagcgaagcggcacatggggagacgaactg

901 tctctccgtgcagtggccgatgcgttttgctgcaccatacacctgataacatcaacccca

961 acgagctggtacctccgctacgaccctgagcgagacggagcaaaggtcagcccacaaaga

1021 cacattttcctcacatatatttcgcccatacactacaatgccttctacctaaaggaaagc

1081 gtaggcacgccaagtaagccgggatag

一种新的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因OTU.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种新的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因OTU.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种新的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因OTU.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的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因OTU.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的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因OTU.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005283.2 (22)申请日 2017.01.04 (71)申请人 吉林大学 地址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 号 (72)发明人 张西臣王璞梅娜宫鹏涛 李建华王旭杨举李赫 杨正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 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 陈宏伟 (51)Int.Cl. C12N 15/30(2006.01) C12N 15/10(2006.01) C07K 14/45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新的柔嫩艾美尔。

2、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 因OTU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 关蛋白基因OTU, 提供一种新的E.tenellaTERT 互作蛋白基因OTU, 并确定了其功能, 为今后寻找 新的药物疫苗靶标及深入研究球虫的细胞分子 生物特性等提供了新的线索。 本发明通过酵母双 杂交筛选和验证获得一个新的阳性互作蛋白, 并 且对其功能进行探讨, 该方法具有实用性, 高效 性的特点。E.tenella病毒转染载体介导核酶为 研究球虫基因对虫体影响以及调控提供了一种 简易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序列表2页 附图4页 CN 106754976 A 2017.05.31 CN。

3、 106754976 A 1.一种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及其相关蛋白基因OTU, 其特征在于: 基因序列如SEQ NO1, SEQ NO2所示。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及其相关蛋白基因OTU, 其特征在于: 该基因 编码的蛋白是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通过TERT蛋白对E. tenella的cDNA文库进行筛选, 获 得与TERT有相互作用的蛋白, 并通过酵母回复试验和pull-down的方法进行阳性验证, 从而 确定在E. tenella中端粒酶蛋白的互作蛋白OUT; 利用E. tenella病毒载体介导的核酶干 扰OTU基因在球虫体内的表达, 从而研究OTU蛋白在E. t。

4、enella体内的功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因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 步骤: 1) 含有TERT基因的重组诱饵质粒的构建: 从E. tenella cDNA中通过PCR获得TERT序 列, 回收目的片段并进行双酶切, 与酶切后的pGBKT7载体连接, 并转入大肠杆菌中扩增, 通 过质粒双酶切以及测序鉴定获得阳性克隆, 即为可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 2) 将重组诱饵质粒转化入酵母菌株, 并进行毒性及自激活鉴定; 3) 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筛选E. tenella cDNA文库中与TRBD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 4) 用pull-down和酵母回复的方法进一步。

5、验证其互相作用, 从而确定其为E. tenella TERT相互作用的蛋白; 将TERT蛋白和候选蛋白分别构建到pET-32a和pGEX-4T载体上, 在低 温条件下, 在BL21(DE3)感受态中对可溶性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 将纯化的候选蛋白加 入Glutathione-Sepharose 4B琼脂糖凝胶, 4 孵育过夜后, 把结合有候选蛋白的琼脂糖凝 胶珠子加入TERT蛋白, 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分析阳性互作的结果; 5) 设计合成针对互作蛋白基因的的锤头状核酶并连接到E. tenella病毒载体上, 用体 外转录试剂盒进行体外转录, 获得其体外转录本, 用荧光定量PC。

6、R方法在体内和体外分别分 析了病毒载体介导的锤头状核酶对该基因mRNA切割效率; 6) TRAP法检测转染株端粒酶活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下游引物: F-TRBD-BK 5 -GGGGAATTCATTACAAGTACTAGAGTAGTAAATT-3 ; 下游引物: R-TRBD-BK 5 -GGGGGATCCTCCTTTTAAACTTTCTAGATAC-3 。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6754976 A 2 一种新的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蛋白基因OTU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嫩艾美尔球虫。

7、TERT相关蛋白基因OTU, 特别涉及该蛋白在端 粒酶活性调节中的作用, 该蛋白对于E.tenella端粒酶活性具有正向调节的作用, 可能成为 控制球虫病的潜在靶点, 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鸡球虫病对畜牧业有重要的影响, 它正在显著增加全球的经济负担。 鸡球虫病大 多由于被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 它是鸡肠道内最严重的寄生虫疾病。 目前球虫病的防控主 要依赖抗球虫药和疫苗的使用, 但由于药物的残留和耐药性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 和公共卫生, 以及对球虫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了解不足, 迄今尚无理想的防控措施。 因 此, 寻找理想的药物和疫苗靶标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目前,。

8、 柔嫩艾美尔球虫(E.tenella) 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序列已被报道, 但对其调控 蛋白了解甚少。 端粒酶相关蛋白的研究为寻找新的抗球虫的药物和疫苗作用靶标以及深入 研究球虫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等提供重要线索。 目前, 关于TERT及相关蛋白研究主要 集中在哺乳动物, 寄生虫中研究报道很少。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互作蛋白基因OTU(ovarian tumour), 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对于E.tenella端粒酶活性具有正向调节的作用, 它的发现为 深入研究细胞分子生物特性及寻找。

9、新的药物疫苗靶标等提供了新的线索。 0004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及其相关蛋白基因OTU, 如SEQ NO1, SEQ NO2所示。 0005 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通过TERT蛋白对E.tenella的cDNA文 库进行筛选, 获得与TERT有相互作用的蛋白, 并通过酵母回复试验和pull-down的方法进行 阳性验证, 从而确定在E.tenella中端粒酶蛋白的互作蛋白OTU。 利用E.tenella病毒载体介 导的核酶干扰OTU基因在球虫体内的表达, 从而研究OTU蛋白在E.tenella体内的功能。 000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相关。

10、蛋白基因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 骤: 0007 (1)含有TERT基因的重组诱饵质粒的构建: 从E.tenella cDNA中通过PCR获得TERT 序列, 回收目的片段并进行双酶切, 与酶切后的pGBKT7载体连接, 并转入大肠杆菌中扩增, 通过质粒双酶切以及测序鉴定获得阳性克隆, 即为可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 0008 (2)将重组诱饵质粒转化入酵母菌株, 并进行毒性及自激活鉴定; 0009 (3)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筛选E.tenella cDNA文库中与TRBD(RNA binding domain of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相互作用的候。

11、选蛋白; 0010 (4)用pull-down和酵母回复的方法进一步验证其互相作用, 从而确定其为 E.tenella TERT相互作用的蛋白。 将TERT蛋白和候选蛋白分别构建到pET-32a和pGEX-4T载 说明书 1/10 页 3 CN 106754976 A 3 体上, 在低温条件下, 在BL21(DE3)感受态中对可溶性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 将纯化的 候选蛋白加入Glutathione-Sepharose 4B琼脂糖凝胶, 4 孵育过夜后, 把结合有候选蛋白 的琼脂糖凝胶珠子加入TERT蛋白, 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分析阳性互作的结果; 0011 (5)设计合成针。

12、对互作蛋白基因的的锤头状核酶并连接到E.tenella病毒载体上, 用体外转录试剂盒进行体外转录, 获得其体外转录本, 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在体内和体外分 别分析了病毒载体介导的锤头状核酶对该基因mRNA切割效率; 0012 (6)TRAP法检测转染株端粒酶活性。 0013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0014 提供一种新的E.tenella TERT互作蛋白基因OTU, 并确定了其功能, 为今后寻找新 的药物疫苗靶标及深入研究球虫的细胞分子生物特性等提供了新的线索。 本发明通过酵母 双杂交筛选和验证获得一个新的阳性互作蛋白, 并且对其功能进行探讨, 该方法具有实用 性, 高效性的特点。 E.te。

13、nella病毒转染载体介导核酶为研究球虫基因对虫体影响以及调控 提供了一种简易的方法。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1为重组诱饵蛋白对酵母菌毒性及自激活作用的检测; 0016 附图2为 -半乳糖苷酶试验检测TRBD与候选蛋白相互作用; 0017 附图3为pull-down验证TRBD与OTU间相互作用; 0018 附图4为E.tenella病毒载体介导的锤头状核酶对OTU-sub体外切割效果检测; 0019 附图5为GFP在E.tenella中的表达情况; 0020 附图6为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分选GFP-Ham-OTU株; 0021 附图7A、 图7B为Western blot鉴定OTU表达水平变化。

14、; 0022 附图8为TRAP检测各虫株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在柔嫩艾美尔球虫TERT蛋白中的应用, 以TERT RNA结合域 (TRBD)为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4 实施例1: 0025 E.tenella TRBD诱饵表达质粒的构建 0026 一、 材料 0027 Trizol(Invitrogen); 反转录酶试剂盒(Tiangen); T4DNA连接酶、 Ex Taq、 dNTPs、 pMD18-T、 EcoR I、 BamH I(TaKaRa)。 0028 二、 方法与结果 0029 1E.tenella孢子化卵囊总RNA提取 0030 1。

15、.1器皿的处理: 将研钵、 研杵洗涤干净后, 浸泡在0.1DEPC-H2O中过夜。 随后用 锡纸包好, 180干烤3h备用; 0031 1.2收集的E.tenella孢子化卵囊冰上研磨20min, 加入1mL Trizol, 室温裂解 5min; 0032 1.3加入200 L氯仿, 混匀, 室温放置15min, 12000g、 4离心15min; 说明书 2/10 页 4 CN 106754976 A 4 0033 1.4吸取上层约600 L RNA转移至新的离心管, 加入500 L异丙醇, 混匀, 室温放置 15min, 12000g、 4离心15min; 0034 1.5去上清, 沉淀用。

16、75乙醇洗涤, 12000g, 4离心15min; 0035 1.6去上清, 离心管放入超净台内风干5min。 RNase-free ddH2O溶解沉淀。 琼脂糖 凝胶电泳检测总RNA的质量。 0036 2E.tenella cDNA的合成 0037 8 L RNA和1 L Oligo dT primer(50uM)以及1uLdNTPs(10mM each)混匀, 65水 浴5min, 随后置于冰上2min。 加入下列混合物: 0038 0039 3010min, 42水浴1h, 955min灭活反转录酶。 0040 3 pGBKT7-TRBD质粒的构建 0041 3.1 PCR扩增目的基因:。

17、 根据目的基因设计特异引物, 并在上下游引物中分别添加 了EcoR I和BamH I酶切位点。 0042 下游F-TRBD-BK 5 -GGGGAATTCATTACAAGTACTAGAGTAGTAAATT-3 (斜体为EcoR I酶 切位点), 0043 下游R-TRBD-BK 5 -GGGGGATCCTCCTTTTAAACTTTCTAGATAC-3 (斜体为BamH I酶切 位点)。 0044 引物由长春库美生物技术服务公司合成。 0045 以cDNA为模板, 进行PCR, PCR体系如下: 0046 0047 反应参数为: 955min; 9430sec, 5730sec, 7230sec。

18、, 28cycles; 7210min。 说明书 3/10 页 5 CN 106754976 A 5 0048 实施例2: 0049 重组诱饵蛋白对酵母菌株毒性及自激活作用的检测 0050 一、 材料 0051 X- -GAL、 鲑鱼精DNA(Sigma); 酵母氮源(Biosharp); c-Myc(Epitomics); ECL化学 发光试剂盒(Thermo); 酵母质粒小提试剂盒(Tiangen)。 0052 二、 方法与结果 0053 1Y187酵母感受态的制备及重组诱饵质粒pGBKT7-TRBD的转化 0054 1.1将冻存的Y187细胞平板划线, 30温箱培养34d至长出直径23m。

19、m的单克 隆; 0055 1.2挑取Y187酵母单克隆细胞, 接入含10mL YPDA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 并吹打均 匀, 30, 210r/min振荡培养至OD6001.5; 取45mL酵母菌接入50mL YPDA液体培养基中, 30 , 210r/min振荡培养至OD6000.40.6; 0056 1.3 50mL离心管收集酵母菌液, 700g室温离心5min, 弃上清; 加入25mL ddH2O重悬 洗涤酵母沉淀细胞, 700g离心5min, 去上清, 重复洗涤一次; 用1.5mL 1TE/LiAc(10TE 150uL, 10LiAc 150uL, ddH2O l.20mL)重悬沉淀,。

20、 重悬液即为酵母感受态细胞; 0057 1.4转化质粒与鲑鱼精DNA置于1.5mL离心管中, 混匀。 0058 0059 新鲜配制的鲑精DNA需要水浴煮沸20min并且冰浴后使用; 0060 1.5每管加入80uL酵母感受态细胞, 振荡混匀; 0061 1.6各加入600uL PEG/LiAc(10TE 60uL, 10LiAc 60uL, 50PEG 480uL), 为了 提高转化效率, 混合物需剧烈震荡, 30, 210r/min振荡培养30min; 0062 1.7加入70uL DMSO, 缓慢倒置混匀(不能振荡), 42水浴15min, 迅速插入冰浴冷 却12min; 0063 1.8。

21、室温离心12000g, 5sec, 尽量弃尽上清, 以0.5mL 1TE(10TE 50uL, ddH2O 450uL)重悬沉淀细胞, 取80uL涂布相应的固体培养板, 30倒置培养3-5d待菌落长出。 0064 2E.tenella TRBD对酵母菌株毒性 0065 比较分别转化pGBKT7-TRBD和pGBKT7后的酵母大小, 二者无明显差异, 表明诱饵蛋 白对酵母无毒性作用(见附图1)。 0066 3E.tenella TRBD对酵母菌株自激活作用的检测 0067 挑取转化pGBKT7-TRBD和阳性对照pCL1的酵母菌落分别点种于SD/-Trp/X- -gal 和SD/-Leu/X- 。

22、-gal琼脂糖平板, 30温箱培养。 结果显示试验组酵母菌落无显色现象, 证 明诱饵蛋白无法产生自激活活性(见附图1; 1: 空载体质粒pGBKT7; 2: 诱饵质粒pGBKT7- TRBD; 3: 自激活阳性对照质粒pCL1)。 0068 实施例3: 说明书 4/10 页 6 CN 106754976 A 6 0069 TRBD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 0070 一、 材料 0071 -Trp/-His/-Leu DO Supplement、 -Trp/-His/-Leu/-Ade DO Supplement (Clontech)。 0072 二、 方法与结果 0073 1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中。

23、筛选与TRBD相互作用的蛋白 0074 1.1挑取转化pGBKT7-TRBD的Y187单克隆于50mL SD/-Trp液体培养基; 0075 1.2 30, 270r/min摇床培养至OD6000.8(1620h), 常温离心700g, 5min, 弃上 清; 0076 1.3重悬沉底, 并用细胞计数板计数, 调整细胞浓度1108细胞/mL; 0077 1.4混合5mL诱饵菌Y187和1mL文库AH109细胞(2107细胞)在一个1L的无菌烧 锥形瓶中; 0078 1.5在锥形瓶中加入45mL 2YPDA液体培养基(含Kan+50 g/mL), 文库管用1mL2 YPDA洗涤2次, 洗涤液加入。

24、锥形瓶中; 0079 1.6 30恒温摇床3050r/min, 培养2024h; 0080 1.7培养20h时, 取一滴杂交液在显微镜下查看杂交结果, 若杂交液中有三叶草或 米老鼠型的杂合子出现则可停止培养, 若无则继续培养至杂合子出现4h; 0081 1.8室温1000g离心10min, 弃上清。 同时用50mL Mili-Q水洗涤锥形瓶2次, 并重悬 沉淀细胞; 0082 1.9室温1000g离心10min, 弃上清。 用10mL Mili-Q水重悬细胞; 0083 1.10将细胞用玻璃珠涂布于90mm SD/-His/-Trp/-Leu固体培养基上, 每板200 L, 30恒温培养直至克。

25、隆出现; 0084 1.11复制生长在SD/-His/-Trp/-Leu的克隆到SD/-Ade/-His/-Leu/-Trp培养基 上, 30培养38d; 0085 1.12复制SD/-Ade/-His/-Leu/-Trp克隆到SD/Ade/His/Leu/Trp/X- -Gal培 养基上并在30下生长24d。 pGBKT7-53/pGADT7-T和pGBKT7-lam/pGADT7-T分别为阳性和 阴性对照组。 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克隆为蓝色, 且阴性对照培养板菌落不生长不显色, 初步 判断获得的克隆为阳性克隆, 见附图2; 1: 试验组(pGBKT7-TRBD/pGADT7-OTU); 2:。

26、 阴性对照 组(pGBKT7-lam/pGADT7-T); 3: 阳性对照组(pGBKT7-53/pGADT7-T)。 0086 2阳性酵母质粒DNA的提取及转化 0087 挑取显蓝色的酵母克隆接种于5mL SD/-Leu液体培养基, 30, 210r/min振荡培养 12d, 使其丢失pGBKT7-TRBD质粒; 收集5mL酵母菌, 3000g离心2min, 弃上清; 根据天根公司 酵母质粒小提试剂盒说明书, 采用玻璃珠法提取酵母质粒。 将所提蓝斑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感受态细胞DH5 , 挑取生长的阳性菌液克隆送至公司测序。 将测序结果的基因序列经NCBI 上Blast比对, 初步证明了OTU。

27、是一个E.tenella TERT互作蛋白, 本研究中E.tenella OTU与 E.tenella OTU(GenBank:013229759.1)的核酸同源性为100。 核酸序列见序列表1。 0088 试验例1: 0089 阳性互作蛋白pull-down验证 0090 一、 材料 说明书 5/10 页 7 CN 106754976 A 7 0091 anti-His单克隆抗体、 anti-GST单克隆抗体(Tiangen); Glutathione-Sepharose 4B(GE,USA); 蛋白酶抑制剂片剂(Roche); 可溶型Ni-Agarose His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 GST。

28、 琼脂糖凝胶。 0092 二、 方法与结果 0093 1引物合成及PCR扩增目的基因 0094 根据TRBD序列设计特异引物, 0095 F-TRBD-32a 5 -GGGGGATCCGACATCAAGACTCTTCGGGA-3 (斜体为BamH I酶切位点), 0096 R-TRBD-32a 5 -GGGCTCGAGTCCTTTTAAACTTTCTAGATAC-3 (斜体为Xho I酶切位 点); 0097 根据OTU基因设计特异引物, F-OTU-4T 5 -GGGGGATCCATGGTGCGCACATGTTTTGAC-3 (斜体为BamH I酶切位点), R-OTU-4T 5 -GGGG。

29、TCGACCTATCCCGGCTTACTTGGCGT-3 (斜体为 Sal I酶切位点)。 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合成。 0098 2重组表达质粒pET-32a-TRBD和pGEX-4T-OTU的构建 0099 将TRBD和OTU分别亚克隆至pET-32a和pGEX-4T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表达质粒 pET-32a-TRBD和pGEX-4T-OTU, 经双酶切和序列测定鉴定表明重组表达质粒pET-32a-TRBD 和pGEX-4T-OTU构建成功。 0100 3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0101 取pET-32a-TRBD和pGEX-4T-OTU分别转化入BL21(DE3)感受态, 加IPT。

30、G至终浓度 1mM。 His-TRBD重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为: 25, 过夜; GST-OTU重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为: 18 , 20小时。 8000r/min离心2min收集菌体。 0102 4重组蛋白的鉴定 0103 将收集的菌液加入800 L PBS, 55功率超声10min, 12000g离心15min, 分离上清 及沉淀进行SDS-PAGE分析, 结果表明二者均能用可溶性的形式表达。 0104 5重组蛋白的纯化 0105 200mL LB培养基中加入5mL菌液, 37 180r/min振荡培养45min, 加IPTG至终浓度 1mM诱导表达蛋白。 8000r/min离心20min收集。

31、菌体。 0106 His-TRBD纯化: 每100mg菌体(湿重)加入3mL细菌裂解液, 55功率冰上超声裂解 菌体至菌液变清; 12000g, 4离心20min, 收集上清中的可溶性蛋白; 用Binding Buffer将 菌体裂解液等倍稀释后上柱并收集流穿液; 使用15倍柱体积的Binding Buffer冲洗柱子, 洗去杂蛋白; 使用Elution Buffer洗脱, 收集洗脱液即蛋白。 0107 GST-OTU纯化: 10mL冰上预冷的1PBS重悬沉淀, 冰上超声破碎菌体至透明状; 12000g, 4离心20min, 收集上清中的可溶性蛋白; PBS平衡层析柱, 然后加入含目的蛋白的 。

32、上清, 以使目的蛋白与琼脂糖凝胶结合; 上样完成后, 20倍柱床体积的PBS洗涤凝胶以去除 杂蛋白; 用1015倍柱床体积的洗脱缓冲液洗脱GST融合蛋白, 并分管收集(GST标签蛋白以 相同方法纯化, 做对照试验)。 0108 SDS-PAGE分析表明纯化蛋白效果较好, 可用于后续试验。 0109 6pull-down 0110 6.1 1.5mL离心管中加入100 L蛋白Glutathione-Sepharose 4B珠子, lysis buffer洗涤3次; 说明书 6/10 页 8 CN 106754976 A 8 0111 6.2lysis buffer中加入GST-OTU蛋白, 并加。

33、入蛋白酶抑制剂, 4摇床孵育过夜。 阴性对照组中加入His-TRBD和GST; 0112 6.3离心后弃去上清, 用PBS洗三次, 在珠子中加入His-TRBD可溶性蛋白, 4孵育 2h; 0113 6.4PBS洗涤珠子3次; 0114 6.5加入30 L 1SDS-loading buffer, 沸水煮5min以分离蛋白; 0115 6.6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Western blot分析, anti-His标签能检测到 His-TRBD, 表明二者有相互作用。 而对照组His-TRBD/GST中, Western blot无法检测到TRBD 蛋白, 表明GST标签蛋白。

34、不能与His-TRBD结合, 见附图3; 1.GST/His-TRBD; 2.GST-OTU/His- TRBD; 3.input。 0116 试验例2: 0117 E.tenella病毒载体介导锤头状核酶对OTU体外切割效果研究 0118 一、 材料 0119 T7体外转录试剂盒(Promega Corporation); FastStart Universal SYBR Green Master(Rox)(F.Hoffmann-La Roche, Ltd); 荧光定量PCR仪(Applied Biosystems); anti- -tubulin抗体(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0120 。

35、二、 方法与结果 0121 1序列合成 0122 0123 说明书 7/10 页 9 CN 106754976 A 9 0124 注: 其中斜体部分为酶切位点, 下划线部分为锤头状核酶。 引物由吉林省库美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0125 2重组质粒构建 0126 以E.tenella cDNA为模板、 OTU-sub-F/OTU-sub-R为引物, PCR扩增切割底物, 并亚 克隆至pEtV-GFP-CFP, 构建重组质粒pEtV-OTU-sub。 将Ham-OTU-F/Ham-OTU-R、 Ham-MIC-F/ Ham-MIC-R和Noham-OTU-F/Noham-OTU-F三对引物95。

36、变性5min, 缓慢退火至室温。 将三个 片段分别与经Hind III/Sal I酶切后的本实验室保存的pEtV-GFP-CFP载体连接, 经改造构 建成重组质粒pEtV-GFP-Ham-OTU、 pEtV-GFP-Ham-MIC和pEtV-GFP-Noham-OTU。 0127 3体外切割 0128 将pEtV-OTU-sub、 pEtV-GFP-Ham-OTU、 pEtV-GFP-Ham-MIC和pEtV-GFP-Noham-OTU 经引物T7-F/T7-R PCR扩增。 PCR产物凝胶回收后作为模板, 用T7体外转录试剂盒进行体外 转录。 0129 将pEtV-GFP-Ham-OTU、 。

37、pEtV-GFP-Ham-MIC和pEtV-GFP-Noham-OTU的转录产物RNA 与pEtV-OTU-sub转录的RNA以分子比为5:1的比率混合于Tris-HCl(pH 8.0)的溶液至终浓 度为50mM, 95, 3min; 37, 5min; 最后加入MgCl2至终浓度10mM启动切割反应, 37, 3h, 每 个反应设3个重复。 0130 4体外切割效率检测 0131 以OTU-sub-R为引物, 将pEtV-OTU-sub转录的产物RNA反转录成cDNA。 用RNase- free H2O将cDNA按10-210-7梯度稀释后, 各取1 L进行Real-time PCR反应, 。

38、每个梯度样品 做3个重复, 制作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为0.994。 0132 以pEtV-GFP-Ham-OTU、 pEtV-GFP-Ham-MIC和pEtV-GFP-Noham-OTU切割后的混合物 为模板, OTU-sub-R为引物进行RT反应。 各取1 L cDNA进行Real-time PCR反应, 用以检测 pEtV-GFP-Ham-OTU体外转录体的切割效率。 每个梯度样品做3个重复。 Real-time PCR结果 表明, pEtV-GFP-Ham-OTU体外转录RNA对pEtV-OTU-sub体外转录体RNA的切割效率显著, 达 到85.24。 而pE。

39、tV-GFP-Noham-OTU体外转录体对pEtV-OTU-sub体外转录体RNA的影响较 小, 效率仅为20, pEtV-GFP-Ham-MIC对pEtV-OTU-sub外转录体RNA反转录影响, 见附图4。 0133 试验例3: 0134 E.tenella病毒载体介导锤头状核酶对OTU体内切割效果研究 0135 一、 材料 0136 GFP-CFP转染株由本实验室构建并保存; anti- -tubulin抗体(碧云天); 电转仪及 电转杯(BTX); 流式细胞仪FACS Aria II(BD)。 0137 二、 方法与结果 0138 1转基因卵囊的分离 0139 在电转杯中加入20 L。

40、 pEtV-GFP-Ham-OTU体外转录RNA、 30 L未孢子化卵囊(1 105个)和50 L电转缓冲液, 冰浴15min后进行电转。 电转条件: 电压500V, 时间0.3ms, 电击3 次, 每次间隔100ms。 电转完毕后, 冰浴15min, 转移未孢子化卵囊至6孔细胞培养板中, 加入 适量K2Cr2O7进行孢子化。 0140 将转染pEtV-GFP-Ham-OTU体外转录RNA的孢子化卵囊(定义为GFP-Ham-OTU株)接 种10日龄雏鸡, 收取接种57d后的粪便并分离卵囊。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后RFP的 说明书 8/10 页 10 CN 106754976 A 10 表达。

41、情况, 可见GFP-Ham-OTU株可观察到绿色荧光, 未转染组无荧光, 见附图5; A: GFP-Ham- OTU未孢子化卵囊; B: GFP-Ham-OTU孢子化卵囊。 0141 将分离的带有红色荧光卵囊进行流式细胞分选, 分选后的卵囊接种10日龄雏鸡, 收取接种57d后的粪便并分离卵囊。 二代卵囊中带绿色荧光的卵囊比例为26.9(见附图 6; A: 野生株; B: 转染GFP-Ham-OTU二代卵囊)。 将混合的卵囊经过流式细胞分选。 0142 2体内切割效果及蛋白含量的检测 0143 分别提取分别提取野生株、 GFP-Ham-OTU株以及GFP-CFP株的总RNA,体外反转录, 用2u。

42、l反转录产物为模板, 进行Real-time PCR反应, 同时设立阴性对照。 提取野生株、 GFP- Ham-OTU株以及GFP-CFP株卵囊的虫体蛋白, Western blot检测OTU表达量, 蛋白上样量为20 g。 以anti-OTU多克隆抗体以及anti- -GAPDH抗体(内参)为一抗, 以HRP标记的羊抗兔及羊 抗鼠IgG为二抗。 相对于野生株, GFP-Ham-OTU株下调, 见附图7A(1: 野生型未孢子化卵囊; 2: 转染RFP-GFP未孢子化卵囊; 3: 转染GFP-Ham-OTU未孢子化卵囊)、 图7B(E.tenella病毒载体 介导的锤头状核酶对OTU-sub体内。

43、切割效果)。 结果表明构建的锤头状核酶在E.tenella体 内成功的干扰了OTU的表达。 0144 试验例4: 0145 TRAP法检测转染株端粒酶活性 0146 一、 材料 0147 端粒酶活性检测试剂盒(Millipore)。 0148 二、 方法与结果 0149 1引物合成 0150 根据E.tenella端粒DNA重复序列设计TRAP反应引物。 0151 0152 2 TRAP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0153 RNase-free PBS洗涤未孢子化卵囊后, 取1107个虫体加200 L CHAPS裂解液, 用 高速组织研磨器冰上研磨35次, 每次12sec。 冰浴裂解20min, 然后。

44、12000g, 4离心15min, 取上清, 分装, -80保存。 0154 TRAP反应体系: 0155 端粒酶提取物2 L(600ng) 10TRAP Buffer5 L 50dNTP Mix1 L TS引物1 L ddH2O39 L 说明书 9/10 页 11 CN 106754976 A 11 0156 30反应30min, 95灭活5min。 然后加入PR引物1 L, rTaq 1 L进行PCR扩增。 0157 扩增参数为: 941min, 591min, 721min, 33cycles。 0158 12非变性PAGE凝胶电泳, EB染色, 见附图8(M: DNA分子量(DL500。

45、DNA Marker); 1: HeLa细胞TRAP产物(阳性对照); 2: 野生型未孢子化卵囊TRAP产物; 3: 转染GFP-GFP未孢子化 卵囊TRAP产物; 4: 转染GFP-Ham-OTU未孢子化卵囊TRAP产物)。 结果表明: 当OTU基因表达被 抑制后, E.tenella端粒酶活性降低, 表明OTU对于端粒酶活性具有正向调节的作用。 说明书 10/10 页 12 CN 106754976 A 12 柔嫩艾美尔球虫TRBD序列 吉林大学 1 1 513 DNA 柔嫩艾美尔球虫 (Emeriatenella) 1 1 attacaagtactagagtagtaaattttttatc。

46、tagatacttgattaaagtattaccaaag 61 aatatacttttaggtacctttaaaaactttaagacttttattaataaaaagatcccaataa 121 ttgtgaatcttcatattagagaaacttttaagattcaacatgcaatgaatggaattgagg 181 tttcaaattgggtaaatagacttgaaatagaaagttatcaatttaaaattaaatcaaaa 241 aatgaattaaatgaatctattaatagatctaaaaagcaaccgaataatgtaacaagatct 301 aagagtaa。

47、aaaaagtttaattagccttggaattaaatatctagctacaagggaaaacatt 361 tattttttaatatatttggtatttccagtaatattaagaagacattatgcaacagaaatt 421 gagggtttcagtaaagtaagatattttaatagaccagtttggataaagatcgtgcataga 481 caagctgataaatggtatctagaaagtttaaaa 柔嫩艾美尔球虫OTU序列 吉林大学 1 1 1107 DNA 柔嫩艾美尔球虫 (Emeriatenella) 1 1 atggtgcgcacatgttttga。

48、ctcgaaagtgctgagctcctctccttcctcctccgcatcc 61 agctcagacgaatcggcttctccctctaaaaagggatattccatagtcgggggcccctct 121 cttgacggccaccaggagcaacgtgatgccccgaagattcggccaatgactacagatgat 181 ttcgtcttattggatcgtttggaaaggcgagttgacgtacaaagcttcgcgactgtcttg 241 aaggcgtatttgattgtgcggactcgcttggctgcgaagagggcggacagggagtttaag 。

49、301 agacgcaggacgaagggtaggaatgcgtccgcaggggccgaagggtccaccatgaagggc 361 cctttgatgtctccaaagaaggtgagcagcagagtggctcttcttagcagttataagcca 421 gatgcctatgacgcagaagagcagaggcaaggagatgaaaagcaactcgcgagaggtgcc 481 agtttctttcgtcgcctgtggtctttcaagaagagcgacagagaagaagaggcgaggcca 序列表 1/2 页 13 CN 106754976 A 13 541 accactgtcctgacgaccacgtcaaacagcagcagcacatcacccagagcggctgcgcga 601 gcccacgttagctatccaaagaa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