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875276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29553.0

申请日:

2002.09.03

公开号:

CN1397555A

公开日:

2003.02.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C07D311/30; B01J2/00

主分类号:

C07D311/30; B01J2/00

申请人:

单树森;

发明人:

单树森

地址:

100083北京市海淀区912信箱(家属区9号楼11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汇泽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赵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操作工艺复杂、收率低、成本高、残留污染难以控制,成品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其包括下列步骤:A、将二氧化碳及银杏黄酮无水乙醇溶液同时压入高压釜中,在50-80℃进行混合和膨胀;B、将上述步骤所得的混合物通入沉积釜内进行沉积和分离。因此,其具有工艺合理,操作简便,收率高,成本低,无污染,成品无化学残留,二氧化碳可循环利用,及所产银杏黄酮纳米微粒质量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下列步骤: A、将二氧化碳及银杏黄酮无水乙醇溶液同时压入高压釜中,在 50-80℃进行混合和膨胀; B、将上述步骤所得的混合物通入沉积釜内进行沉积和分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C即:将上述步骤所得的气相产物 进一步通入收液罐中回收二氧化碳和无水乙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银杏黄酮无水乙醇溶液浓度为0.3-3g/ml,通入 高压釜内的二氧化碳的压力是5-15mpa。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高压釜的二氧化碳流速为8-16L/min,进入 高压釜的银杏黄酮无水乙醇溶液流速为1-5ml/min。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与银杏黄酮无水乙醇溶液通过多级膨化 混合工艺进行混合和膨胀。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所得的二氧化碳和无水乙醇回收后 循环利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步骤也可以用前后相连的多个高压釜 来实现。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水乙醇也可以用丙酮代替。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也可用于其它同类有机药物的纳米微粒加 工。

说明书


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药物超细微粒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

    技术背景

    超临界结晶法中的RESS法只适用于能溶解于二氧化碳的生化医药材料,其适用范围较窄,SAS和GAS法克服了RESS对很多生化材料不能应用的局限,扩大了应用领域。适用于控(缓)释剂,其微颗粒可以达到(10-100纳米),较好地满足了治疗呼吸道支气管病的气雾剂,静脉注射针剂和改变基因的DNA等生化医药材料的需要,并且SAS法更易于实现产业化。

    经临床实验证明:银杏黄酮具有降血脂、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流,改善脑循环和脑营养等功能。它能预防和治疗脑出血,脑动脉硬化,脑栓塞,脑中风及其后遗症和老年性痴呆症等脑部疾病,从而起到真正的抗衰老作用,这就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热衷于开发银杏制剂的主要原因。我国卫生部已经批准的这类药物有:舒血宁、银可络、地奥心血康、天保宁、脑安等。

    银杏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成份有:(以美国FHA标准为例)

    美国UC药物公司所产银杏黄酮:

    总黄酮甙:≥24%;

    总内酯:≥6%,其中银杏内酯:A,B,C,J 2.5-3.3%

                       白果内酯:           2.7-3.5%;

    外观:棕黄色粉末;

    水分:≤2.5%;

    灰分:≤0.85%;

    细菌总数:<500/克;

    大肠杆菌:不存在;

    致病菌:不存在;

    重金属:≤10ppm;

    酚  酸:5-10ppm。

    现在我国以银杏提取物为主要成份的产品还有:保健品、饮料、冲剂、口服液等多种。由于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份是:黄酮甙和银杏内酯,而黄酮甙是一种极性物质,通过实验证明它的溶水性较差,因此,解决溶水问题,是研究开发银杏黄酮针剂的关键。目前研究开发针剂的方法是利用分子蒸馏法先制得能溶于水的超细纳米微粒,再制成针剂。但是这种方法突出存在操作工艺复杂、收率低、成本高、残留污染难以控制,成品质量难以保证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收率高,且成品质量好的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二氧化碳及银杏黄酮无水乙醇溶液同时压入高压釜中,在50-80℃进行混合和膨胀;

    B、将上述步骤所得地混合物通入沉积釜内进行沉积和分离;

    作为优化,还包括步骤C即:将上述步骤所得的气相产物进一步通入收液罐中回收二氧化碳和无水乙醇。

    作为优化,银杏黄酮无水乙醇溶液浓度为0.3-3g/ml,通入高压釜内的二氧化碳的压力是5-15mpa。

    作为优化,进入高压釜的二氧化碳流速为8-16L/min,进入高压釜的银杏黄酮无水乙醇溶液流速为1-5ml/min。

    作为优化,二氧化碳与银杏黄酮无水乙醇溶液通过多级膨化混合工艺进行混合和膨胀。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C所得的二氧化碳和无水乙醇回收后循环利用。

    作为优化,所述的A步骤也可以用前后相连的多个高压釜来实现。

    作为优化,所述的无水乙醇也可以用丙酮代替。

    作为优化,该方法也可用于其它同类有机药物的纳米微粒加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银杏黄酮的粒径分布范围是10-100nm,加工前的粒径为1-10um,加工前银杏黄酮难溶于水,加工后易溶于水,且颜色明显变浅,可直接用于制备针剂。同时,本发明方法还具有工艺合理,操作简便,收率高,成本低,无污染,成品无化学残留,二氧化碳可循环利用,及所产银杏黄酮纳米微粒的质量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二氧化碳通过隔膜压缩机及银杏黄酮无水乙醇溶液通过平流泵同时压入高压釜中,在50、60或80℃进行混合和膨胀;

    B、将上述步骤所得的混合物通入沉积釜内进行沉积和分离,制得银杏黄酮超细微粒成品。

    C、将上述步骤所得的气相产物进一步通入收液罐中回收二氧化碳和无水乙醇。

    所述银杏黄酮无水乙醇溶液浓度为0.3、1或3g/ml,通入高压釜内的二氧化碳的压力是5-15mpa。进入高压釜的二氧化碳流速为8、12或16L/min,进入高压釜的银杏黄酮无水乙醇溶液流速为1、3或5ml/min。二氧化碳与银杏黄酮无水乙醇溶液通过多级膨化混合工艺进行混合和膨胀。所述步骤C所得的二氧化碳和无水乙醇回收后循环利用。所述的A步骤也可以用前后相连的多个高压釜来实现。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银杏黄酮的粒径为10-100纳米,粒径较加工前1-10um大大减小,能较好地满足制备银杏黄酮针剂的需要。

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结晶法制备银杏黄酮超细微粒的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操作工艺复杂、收率低、成本高、残留污染难以控制,成品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其包括下列步骤:A、将二氧化碳及银杏黄酮无水乙醇溶液同时压入高压釜中,在5080进行混合和膨胀;B、将上述步骤所得的混合物通入沉积釜内进行沉积和分离。因此,其具有工艺合理,操作简便,收率高,成本低,无污染,成品无化学残留,二氧化碳可循环利用,及所产银杏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