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压离心自洁过滤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74525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1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14524.2

申请日:

2001.06.07

公开号:

CN1390619A

公开日:

2003.01.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B01D35/02; B01D29/62

主分类号:

B01D35/02; B01D29/62

申请人:

席立达

发明人:

席立达

地址:

410004湖南省长沙市桔园小区成功苑23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马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装置的主要结构是,根据压力传感器(9)(10)的信号控制电磁阀(7)和电动机(6)工作状态的控制电路装在壳体(2)上电路盒(8)中,有出水口(1)和进水口(4)的壳体(2)中有筒状滤网(5),出水口(1)仅与滤网(5)内腔直接连通,滤网(5)中有由电动机(6)驱动的叶轮(3),传感器(10)(9)分别装在进水口(4)和出水口(1)处,壳体(2)底部有排污电磁阀(7)。本装置采用外滤式工作方式,具有极强的自洁功能,可实现自动洁净脱污,体积小、成本低、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差压离心自洁过滤器,有安装了控制电 路盒(8)的壳体(2),接受两只压力传感器(9)(10) 信号并据以控制排污电磁阀(7)和电动机(6)电 源通断的控制电路置于控制电路盒(8)中,壳体(2) 一端是出水口(1)而该壳体(1)上设有进水口(4), 其特征是,壳体(2)内装有筒状滤网(5),壳体(2) 的出水口(1)内侧经筒状滤网(5)一端仅与该筒 滤网(5)内腔直接相连通,筒状滤网(5)中装有 由安装在壳体(2)另一端的所述电动机(6)驱动 的叶轮(3),两只压力传感器(10)(9)分别安装 在壳体(2)的进水口(4)和出水口(1)之部位, 一端与壳体(2)内腔相连通的所述排污电磁阀(7) 安装在壳体(2)底部。

说明书


差压离心自洁过滤器

    本发明涉及用于防止管路堵塞、排除管道污物的过滤器。

    现有技术中,管道系统因水质原因造成系统故障一直是困挠人们的重要问题,由此出现了已有的各种过滤器产品。由于这些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存弊端,致使应用效果不甚理想(如过滤不干净、无自洁功能),有待改进。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差压离心自洁过滤器,它可及时而有效地清除粘附于滤网表面的污物,具有很好的自洁功能,因而使其具有优良的过滤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差压离心自洁过滤器有安装了控制电路盒的壳体,接受两只压力传感器信号并据以控制排污电磁阀和电动机电源通断的控制电路置于所述控制电路盒中,所述壳体的一端是出水口而该壳体上有进水口,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壳体内装有筒状滤网,所述壳体的出水口内侧经该筒状滤网的一端仅与该筒状滤网内腔直接相连通,所述筒状滤网中装有由安装在壳体另一端的所述电动机驱动的叶轮,所述两只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壳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部位,一端与壳体内腔相连通的所述排污电磁阀安装在壳体底部。

    以下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地纵向剖视整体结构;

    图2是控制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框图;

    图3是图2中比较器电路的一种实施例实际线路图;

    图4是图2中放大器电路的一种实施例实际线路图;

    图5是图2中A/D转换电路的一种实施例实际线路图;

    图6是图2中驱动控制电路的一种实施例实际线路图。

    在所述附图中:

    1-出水口,        9、10-压力传感器

    2-壳体,          11-比较器,

    3-叶轮,          12、15-放大器,

    4-进水口,        13、16-A/D转换电路,

    5-筒状滤网,      14-输入设备,

    6-电动机,        17-微处理器,

    8-控制电路盒,    18-驱动控制电路。

    由图1可知,本发明有安装了控制电路盒(8)的壳体(2),接受两只压力传感器(9)(10)信号并据以控制排污电磁阀(7)和电动机(6)电源通断的控制电路(已有技术结构)置于所述控制电路盒(8)中,壳体(2)一端是出水口(1)而该壳体(1)上设有进水口(4),其设计特点是,壳体(2)内装有筒状滤网(5),且壳体(2)的出水口(1)内侧(即图1中该出水口(1)之右侧)经筒状滤网(5)一端仅与该筒滤网(5)内腔直接相连通(即所述筒状滤网(5)与外壳(2)内壁之间的空间同进水口(4)直接连通而须经由滤网(5)后才与出水口(1)相通,所述出水口(1)的外侧一即图1中出水口(1)的左侧经法兰与外接排水管连通),筒状滤网(5)中装有由安装在壳体(2)另一端的所述电动机(6)驱动的叶轮(3),两只压力传感器(10)(9)分别安装在壳体(2)的进水口(4)和出水口(1)之部位,一端与壳体(2)内腔相连通的排污电磁阀(7)安装在壳体(2)底部。

    可采用已有技术的相关电路来实现所述排污控制过程,图2即是一种实施例的控制电路框图。由该图可知,所述控制电路的组成是,可分别检测筒形滤网(5)之内、外压力的压力传感器(9)(10)将检测信号送至比较器(11)进行差压值与设定值的比较,比较器(11)的输出信号经放大器(12)放大后送至A/D转换电路(3)进行模数转换,转换后的数字信号经型号为AT89C51的微处理器IC2(17)处理后送至驱动控制电路(18),由该电路(18)控制排污电磁阀(7)和电动机(6)的工作电源的通断;压力值设定参数经设定输入(14)送至放大器(15),信号放大后经A/D转换电路(16)进行转换,其输出送微处理器(17)(AT89C51芯片IC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参见图1,污水由进水口(4)送入外壳(2)内腔,经筒状滤网(5)过滤后由出水口(1)排出;污物则被所述滤网(5)截留下来而粘附在其外表面,随着滤网(5)外表面粘附的污物增多,滤网孔被污物阻塞,水流不畅,就会在所述进水口(4)和出水口(1)之间形成水的压力差(进水口处水压较高),此差压被压力传感器(9)(10)测得,若该差压超过设定差压上限,则控制电路发出相应控制信号,接通排污电磁阀(7)和电动机(6)的电源,使阀(7)打开并使电动机(6)带动叶轮(3)高速旋转,从而带动整个滤网(5)内的水体以一定角速度旋转,旋转的水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所述滤网内向滤网外甩出,由此形成强劲的反向冲洗水流,迅速、有效地把粘附于滤网(5)上的污物冲刷干净,并以污水形式从装有排污电磁阀(7)之排污口排出;随着该清洗过程的进行,滤网(5)内外所述差压逐渐减小,直至几乎消失,此时控制电路即发出信号关断电磁阀(7)和电动机(6)的工作电源,过滤器进入正常过滤工作状态。由所述结构和原理可知,本装置采用了与传统过滤器完全不同的外滤式工作方式,即待处理污水由滤网外流入,过滤后洁净水由滤网内送走,利用叶轮(3)的运动改变了流体的物理状态,极大提高了过滤器的自洁功能。

    由以上可知,本发明为一种差压离心自洁过滤器,可实现自动清洗而无须人工操作,清洗排污过程中过滤水不断流,大大方便了用户,节省了费用。装置体积小、占地少、安装方便、节省投资,适用范围广,可用于供水系统、各种冷却水、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等,实用性强。

    实施例:按照附图和上述结构的所述过滤器,外壳(2)整体尺寸(直径×长度)为φb450×900mm,设定差压为0.8kg/cm2,工作电源为220V、50HZ交流,采用图2所示控制电路结构;其中比较器(11)和放大器(12)(15)的实际电路分别为图3和图4所示;图5为A/D转换电路(13)(16)的实际电路,其中AD676芯片IC1为A/D转换器,箭头M为模拟信号输入口。图6为驱动控制电路(18)的实际线路,其输出可驱动执行元件(如电磁继电器)实现对阀(7)和电动机(6)的电源控制。本装置还可采用其它控制电路形式实现所述控制功能。

差压离心自洁过滤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差压离心自洁过滤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差压离心自洁过滤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差压离心自洁过滤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差压离心自洁过滤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装置的主要结构是,根据压力传感器(9)(10)的信号控制电磁阀(7)和电动机(6)工作状态的控制电路装在壳体(2)上电路盒(8)中,有出水口(1)和进水口(4)的壳体(2)中有筒状滤网(5),出水口(1)仅与滤网(5)内腔直接连通,滤网(5)中有由电动机(6)驱动的叶轮(3),传感器(10)(9)分别装在进水口(4)和出水口(1)处,壳体(2)底部有排污电磁阀(7)。本装置采用外滤式工作方式,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