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8745205 上传时间:2020-12-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3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068993.4

申请日:

20180124

公开号:

CN108192588A

公开日:

2018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K8/68

主分类号:

C09K8/68

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学

发明人:

毛金成,张阳,赵金洲,杨小江,张恒

地址: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

优先权:

CN201810068993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蕊;李林合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合物稠化剂0.4wt%~0.8wt%,非金属交联剂0.015wt%~0.02wt%,破胶剂0.04wt%~0.06wt%,余量为水;其中,聚合物稠化剂由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刚性单体和阳离子疏水单体按重量比为55~70:15~20:15~20:0.5~3:0.1~1.0聚合而成,聚合温度30~40℃,聚合时间8~10h。采用本发明的压裂液,可有效解决传统压裂液在高温下容易分解而影响性能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合物稠化剂0.4wt%~0.8wt%,非金属交联剂0.015wt%~0.02wt%,破胶剂0.04wt%~0.06wt%,余量为水;其中,聚合物稠化剂由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刚性单体和阳离子疏水单体按重量比为55~70:15~20:15~20:0.5~3:0.1~1.0聚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合物稠化剂0.6wt%,非金属交联剂0.015wt%,破胶剂0.04wt%,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其特征是:所述非金属交联剂为聚乙烯亚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其特征是:所述破胶剂为过硫酸铵胶囊和/或过流酸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其特征是:所述刚性单体为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或对苯乙烯磺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其特征是:所述阳离子疏水单体为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二甲基十八烷基烯丙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其特征是,所述聚合物稠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刚性单体和阳离子疏水单体混合,在30~40℃范围内聚合8~10h,得到共聚物;然后将共聚物剪碎、干燥,最后粉碎制得。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压裂液在180~260℃的超高温井的压裂改造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世界对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勘探技术的进步,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不断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主要勘探目的层呈现全面下沉的趋势,井深大于4500m,温度超过170℃的异常高温深井数日益增多,有的油井深度甚至超过了7000m,这些油井的温度达到了200℃。这对压裂液体系的耐温耐剪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压裂液在200℃甚至220℃以上的储层温度下可以保持良好的流变性和携砂能力。而传统的有机硼交联压裂液仅适合在温度150℃下使用,很难在180℃以上保持良好的性能。常用植物胶稠化剂胍胶高分子长链在温度达到177℃时就迅速降解,且植物胶压裂液在体系pH值较低时,交联结构发生水解,尤其在高温下水解更为严重。因此,随着油田作业对超高温压裂液的需求日益加剧,针对低渗超高温井的压裂增产,研发最高使用温度可达200℃甚至220℃以上的耐高温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以解决传统压裂液在高温下容易分解而影响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合物稠化剂0.4wt%~0.8wt%,非金属交联剂0.015wt%~0.02wt%,破胶剂0.04wt%~0.06wt%,余量为水;

其中,聚合物稠化剂由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刚性单体和阳离子疏水单体按重量比为55~70:15~20:15~20:0.5~3:0.1~1.0聚合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合物稠化剂0.6wt%,非金属交联剂0.015wt%,破胶剂0.04wt%,余量为水。

进一步,非金属交联剂为聚乙烯亚胺。

进一步,破胶剂为过硫酸铵胶囊和/或过流酸铵。

进一步,刚性单体为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或对苯乙烯磺酸钠。

进一步,阳离子疏水单体为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二甲基十八烷基烯丙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聚合物稠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刚性单体和阳离子疏水单体混合,在30~40℃范围内聚合8~10h,得到共聚物;然后将共聚物剪碎、干燥,最后粉碎制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压裂液在高温下体系内部的氢键作用、静电桥作用、缔合作用等会遭到破坏,其性能受到严重影响。本发明的压裂液虽然在高温下氢键作用、静电桥作用、缔合作用等也会遭到破坏,但这些作用在遭受破坏的同时,本发明的压裂液在水解和热解的双重作用下,各组分会发生相应的反应,形成更加稳定的共价键,使体系自身得到修复,压裂液性能不会受到影响。

2.本发明的压裂液在170s-1下剪切的最高温度高达220℃,在100s-1下剪切的最高温度高达260℃,在高温下也可以保持其性能,是一种理想的耐超高温压裂液。

3.聚合物稠化剂的制备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耐高温压裂液体系在170s-1、180℃下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2是耐高温压裂液体系在170s-1、200℃下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3是耐高温压裂液体系在170s-1、220℃下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4是耐高温压裂液体系在100s-1、220℃下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5是耐高温压裂液体系在100s-1、240℃下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6是耐高温压裂液体系在100s-1、260℃下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7是胍胶压裂液体系在170s-1、120℃下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采用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十八烷基烯丙基氯化铵五种单体按重量比为60:20:18:1.5:0.1在30℃引发聚合,聚合10h后得到共聚物,然后将共聚物剪碎,在40℃条件下干燥,最后将其粉粹至过250目筛,得聚合物稠化剂粉末。将聚合物稠化剂配制成0.4wt%的溶液,并加入0.015wt%的聚乙烯亚胺与0.04wt%的过硫酸铵,充分搅拌后得到压裂液。

在170s-1、180℃下测试耐高温压裂液体系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后,耐高温压裂液表观粘度急剧下降,当达到180℃时,粘度为51mPa·s,之后粘度慢慢上升,继续在180℃剪切至120min,耐高温压裂液粘度慢慢上升,溶液粘度达到了100mPa·s,说明此时本发明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进行了自我修复,从而使得压裂液体系的粘度上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采用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五种单体按重量比为65:20:15:2.0:0.5在35℃引发聚合,聚合10h后得到共聚物,然后将共聚物剪碎,在40℃条件下干燥,最后将其粉粹至过250目筛,得聚合物稠化剂粉末。接着将聚合物配制成0.4wt的溶液,并加入0.015wt%的聚乙烯亚胺与0.04wt%的过硫酸铵,充分搅拌后得到压裂液。

在170s-1、200℃下测试耐高温压裂液体系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后,耐高温压裂液表观粘度急剧下降,当达到200℃时,粘度为45mPa·s,之后粘度慢慢上升,继续在200℃剪切至120min,耐高温压裂液粘度慢慢上升,溶液粘度达到了80mPa·s,说明此时本发明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进行了自我修复,从而使得压裂液体系的粘度上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采用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对苯乙烯磺酸钠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五种单体按重量比为65:17:15:2.0:1.0在30℃引发聚合,聚合10h后得到共聚物,然后将共聚物剪碎,在40℃条件下干燥,最后将其粉粹至过200目筛,得聚合物稠化剂粉末。接着将聚合物配制成0.6wt%的溶液,并加入0.02wt%的聚乙烯亚胺与0.06wt%过硫酸铵胶囊,充分搅拌后得到压裂液。

在170s-1、220℃下测试耐高温压裂液体系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后,耐高温压裂液表观粘度急剧下降,当达到220℃时,粘度为34mPa·s,继续在220℃剪切至120min,粘度一直维持在34mPa·s附近,说明此时稠化剂的热破坏和聚乙烯亚胺与稠化剂的修复达到了动态平衡,因此本发明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在170s-1下的最高耐温为220℃。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采用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对苯乙烯磺酸钠和二甲基十八烷基烯丙基氯化铵六种单体按重量比为65:17:15:1.0:1.0:1.0在40℃引发聚合,聚合8h后得到共聚物,然后将共聚物剪碎,在40℃条件下干燥,最后将其粉粹至过250目筛,得聚合物稠化剂粉末。接着将聚合物配制成0.6wt%的溶液,并加入0.015wt%的聚乙烯亚胺与0.04wt%的过硫酸铵,充分搅拌后得到压裂液。

在100s-1、220℃下测试耐高温压裂液体系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后,耐高温压裂液表观粘度急剧下降,粘度最低降为65mPa·s,之后继续在220℃剪切至120min,耐高温压裂液粘度慢慢上升,溶液粘度达到了120mPa·s,说明此时本发明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进行了自我修复,从而使得压裂液体系的粘度上升。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采用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二甲基十八烷基烯丙基氯化铵六种单体按重量比为65:17:15:2.0:0.5:0.5在30℃引发聚合,聚合10h后得到共聚物,然后将共聚物剪碎,在40℃条件下干燥,最后将其粉粹至过250目筛,得聚合物稠化剂粉末。接着将聚合物配制成0.6wt%的溶液,并加入0.015wt%的聚乙烯亚胺与0.04wt%的过硫酸铵,充分搅拌后得到压裂液。

在100s-1、240℃下测试耐高温压裂液体系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后,耐高温压裂液表观粘度急剧下降,粘度最低降为51mPa·s,之后继续在240℃剪切至120min,耐高温压裂液粘度慢慢上升,溶液粘度达到了124mPa·s,说明此时本发明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进行了自我修复,从而使得压裂液体系的粘度上升。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采用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十八烷基烯丙基氯化铵五种单体按重量比为65:17:15:2.0:1.0在30℃引发聚合,聚合10h后得到共聚物,然后将共聚物剪碎,在40℃条件下干燥,最后将其粉粹至过250目筛,得聚合物稠化剂粉末。接着将聚合物配制成0.6wt%的溶液,并加入0.015wt%的聚乙烯亚胺、0.02wt%的过硫酸铵胶囊和0.02wt%的过硫酸铵,充分搅拌后得到压裂液。

在100s-1、260℃下测试耐高温压裂液体系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后,耐高温压裂液表观粘度急剧下降,当达到260℃时,粘度为30mPa·s,继续在260℃剪切至120min,粘度一直维持在35mPa·s附近,说明此时稠化剂的热破坏和聚乙烯亚胺与稠化剂的修复达到了动态平衡,因此该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在100s-1下的最高耐温为260℃。

对比例

配制0.5wt%的胍胶溶液,并加入0.3~0.4wt%的一种有机硼交联剂、0.02wt%的过硫酸铵胶囊和0.02wt%的过硫酸铵,充分搅拌后得到压裂液。在170s-1、120℃下测试胍胶压裂液体系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后,耐高温压裂液表观粘度急剧下降,当达到120℃时,粘度降为70mPa·s,然后继续在120℃进行剪切,压裂液粘度慢慢上升,溶液粘度达到了132mPa·s,这是因为交联剂的延迟交联作用导致,但随后压裂液粘度开始降低,并最终维持在34mPa·s附近,说明此时在热剪切作用下胍胶压裂液体系结构遭到破坏,因此该压裂液不能在超过120℃下的储层中使用。

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068993.4 (22)申请日 2018.01.24 (71)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学 地址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 道8号 (72)发明人 毛金成张阳赵金洲杨小江 张恒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29 代理人 李蕊李林合 (51)Int.Cl. C09K 8/6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 压裂液, 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

2、组分: 聚合物稠 化 剂0 .4w t 0 .8w t , 非金 属交 联 剂 0 .015wt0 .02wt, 破胶剂0 .04wt 0.06wt, 余量为水; 其中, 聚合物稠化剂由丙烯 酰胺、 丙烯酸、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刚 性单体和阳离子疏水单体按重量比为5570:15 20:1520:0.53:0.11.0聚合而成, 聚合 温度3040, 聚合时间810h。 采用本发明的 压裂液, 可有效解决传统压裂液在高温下容易分 解而影响性能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108192588 A 2018.06.22 CN 108192588 A 1.一。

3、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 其特征是, 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聚合物 稠化剂0.4wt0.8wt, 非金属交联剂0.015wt0.02wt, 破胶剂0.04wt 0.06wt, 余量为水; 其中, 聚合物稠化剂由丙烯酰胺、 丙烯酸、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刚性单体和阳 离子疏水单体按重量比为5570:1520:1520:0.53:0.11.0聚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 其特征是, 包括以下质量百分 比的组分: 聚合物稠化剂0.6wt, 非金属交联剂0.015wt, 破胶剂0.04wt, 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修复低。

4、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 其特征是: 所述非金属交 联剂为聚乙烯亚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 其特征是: 所述破胶剂为 过硫酸铵胶囊和/或过流酸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 其特征是: 所述刚性单体为N- 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或对苯乙烯磺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 其特征是: 所述阳离子疏水单 体为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二甲基十八烷基烯丙基氯化 铵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 其特征是, 所述聚合物稠化剂 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

5、丙烯酰胺、 丙烯酸、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刚性单体和阳 离子疏水单体混合, 在3040范围内聚合810h, 得到共聚物; 然后将共聚物剪碎、 干燥, 最后粉碎制得。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压裂液在180260的超高温井的压裂改造中的 应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192588 A 2 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随着世界对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勘探技术的进步, 油气资源勘探开 发不断向纵深发展, 越来越多的主要勘探目的层呈现全。

6、面下沉的趋势, 井深大于4500m, 温 度超过170的异常高温深井数日益增多, 有的油井深度甚至超过了7000m, 这些油井的温 度达到了200。 这对压裂液体系的耐温耐剪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压裂液在200 甚至220以上的储层温度下可以保持良好的流变性和携砂能力。 而传统的有机硼交联 压裂液仅适合在温度150下使用, 很难在180以上保持良好的性能。 常用植物胶稠化剂 胍胶高分子长链在温度达到177时就迅速降解, 且植物胶压裂液在体系pH值较低时, 交联 结构发生水解, 尤其在高温下水解更为严重。 因此, 随着油田作业对超高温压裂液的需求日 益加剧, 针对低渗超高温井的压裂增产,。

7、 研发最高使用温度可达200甚至220以上的耐 高温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 以解决传统 压裂液在高温下容易分解而影响性能的技术问题。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 温压裂液, 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聚合物稠化剂0.4wt0.8wt, 非金属交联剂 0.015wt0.02wt, 破胶剂0.04wt0.06wt, 余量为水; 0005 其中, 聚合物稠化剂由丙烯酰胺、 丙烯酸、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刚性单体 和阳离子疏水单体按重量比。

8、为5570:1520:1520:0.53:0.11.0聚合而成。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 进一步, 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 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聚合物稠化 剂0.6wt, 非金属交联剂0.015wt, 破胶剂0.04wt, 余量为水。 0008 进一步, 非金属交联剂为聚乙烯亚胺。 0009 进一步, 破胶剂为过硫酸铵胶囊和/或过流酸铵。 0010 进一步, 刚性单体为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或对苯乙烯磺酸钠。 0011 进一步, 阳离子疏水单体为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 铵和二甲基十八烷基烯丙基氯化铵中的至少。

9、一种。 0012 进一步, 聚合物稠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丙烯酰胺、 丙烯酸、 2-丙烯酰胺 基-2-甲基丙磺酸、 刚性单体和阳离子疏水单体混合, 在3040范围内聚合810h, 得到 共聚物; 然后将共聚物剪碎、 干燥, 最后粉碎制得。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压裂液在高温下体系内部的氢键作用、 静电桥作用、 缔合作用等会遭到破坏, 其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192588 A 3 性能受到严重影响。 本发明的压裂液虽然在高温下氢键作用、 静电桥作用、 缔合作用等也会 遭到破坏, 但这些作用在遭受破坏的同时, 本发明的压裂液在水解和热解的双重作用下,。

10、 各 组分会发生相应的反应, 形成更加稳定的共价键, 使体系自身得到修复, 压裂液性能不会受 到影响。 0015 2.本发明的压裂液在170s-1下剪切的最高温度高达220, 在100s-1下剪切的最高 温度高达260, 在高温下也可以保持其性能, 是一种理想的耐超高温压裂液。 0016 3.聚合物稠化剂的制备方法操作方便, 成本低廉,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

11、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是耐高温压裂液体系在170s-1、 180下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0019 图2是耐高温压裂液体系在170s-1、 200下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0020 图3是耐高温压裂液体系在170s-1、 220下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0021 图4是耐高温压裂液体系在100s-1、 220下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0022 图5是耐高温压裂液体系在100s-1、 240下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0023 图6是耐高温压裂液体系在100s-1、 260下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0024 图。

12、7是胍胶压裂液体系在170s-1、 120下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6 实施例一: 0027 本实施例采用丙烯酰胺、 丙烯酸、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N-乙烯基吡咯烷 酮和二甲基十八烷基烯丙基氯化铵五种单体按重量比为60:20:18:1.5:0.1在30引发聚 合, 聚合10h后得到共聚物, 然后将共聚物剪碎, 在40条件下干燥, 最后将其粉粹至过250 目筛, 得聚合物稠化剂粉末。 将聚合物稠化剂配制成0.4wt的溶液, 并加入0.015wt的聚 乙烯亚胺与0.04wt的过硫酸铵, 充分搅拌后得。

13、到压裂液。 0028 在170s-1、 180下测试耐高温压裂液体系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1所 示。 从图1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后, 耐高温压裂液表观粘度急剧下降, 当达到180时, 粘度 为51mPas, 之后粘度慢慢上升, 继续在180剪切至120min, 耐高温压裂液粘度慢慢上升, 溶液粘度达到了100mPas, 说明此时本发明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进行了自我 修复, 从而使得压裂液体系的粘度上升。 0029 实施例二: 0030 本实施例采用丙烯酰胺、 丙烯酸、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N-乙烯基吡咯烷 酮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五种单体按重量比为65:20:15:。

14、2.0:0.5在35引发聚合, 聚合 10h后得到共聚物, 然后将共聚物剪碎, 在40条件下干燥, 最后将其粉粹至过250目筛, 得 聚合物稠化剂粉末。 接着将聚合物配制成0.4wt的溶液, 并加入0.015wt的聚乙烯亚胺与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8192588 A 4 0.04wt的过硫酸铵, 充分搅拌后得到压裂液。 0031 在170s-1、 200下测试耐高温压裂液体系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2所 示。 从图2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后, 耐高温压裂液表观粘度急剧下降, 当达到200时, 粘度 为45mPas, 之后粘度慢慢上升, 继续在200剪切至120min, 耐高温。

15、压裂液粘度慢慢上升, 溶液粘度达到了80mPas, 说明此时本发明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进行了自我修 复, 从而使得压裂液体系的粘度上升。 0032 实施例三: 0033 本实施例采用丙烯酰胺、 丙烯酸、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对苯乙烯磺酸钠 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五种单体按重量比为65:17:15:2.0:1.0在30引发聚 合, 聚合10h后得到共聚物, 然后将共聚物剪碎, 在40条件下干燥, 最后将其粉粹至过200 目筛, 得聚合物稠化剂粉末。 接着将聚合物配制成0.6wt的溶液, 并加入0.02wt的聚乙 烯亚胺与0.06wt过硫酸铵胶囊, 充分搅拌后得到压裂。

16、液。 0034 在170s-1、 220下测试耐高温压裂液体系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3所 示。 从图3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后, 耐高温压裂液表观粘度急剧下降, 当达到220时, 粘度 为34mPas, 继续在220剪切至120min, 粘度一直维持在34mPas附近, 说明此时稠化剂 的热破坏和聚乙烯亚胺与稠化剂的修复达到了动态平衡, 因此本发明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 高温压裂液在170s-1下的最高耐温为220。 0035 实施例四: 0036 本实施例采用丙烯酰胺、 丙烯酸、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N-乙烯基吡咯烷 酮、 对苯乙烯磺酸钠和二甲基十八烷基烯丙基氯化铵六种单体按。

17、重量比为65:17:15:1.0: 1.0:1.0在40引发聚合, 聚合8h后得到共聚物, 然后将共聚物剪碎, 在40条件下干燥, 最 后将其粉粹至过250目筛, 得聚合物稠化剂粉末。 接着将聚合物配制成0.6wt的溶液, 并加 入0.015wt的聚乙烯亚胺与0.04wt的过硫酸铵, 充分搅拌后得到压裂液。 0037 在100s-1、 220下测试耐高温压裂液体系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4所 示。 从图4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后, 耐高温压裂液表观粘度急剧下降, 粘度最低降为65mPa s, 之后继续在220剪切至120min, 耐高温压裂液粘度慢慢上升, 溶液粘度达到了120mPa s,。

18、 说明此时本发明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进行了自我修复, 从而使得压裂液体系 的粘度上升。 0038 实施例五: 0039 本实施例采用丙烯酰胺、 丙烯酸、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N-乙烯基吡咯烷 酮、 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二甲基十八烷基烯丙基氯化铵六种单体按重量比为65:17:15: 2.0:0.5:0.5在30引发聚合, 聚合10h后得到共聚物, 然后将共聚物剪碎, 在40条件下干 燥, 最后将其粉粹至过250目筛, 得聚合物稠化剂粉末。 接着将聚合物配制成0.6wt的溶 液, 并加入0.015wt的聚乙烯亚胺与0.04wt的过硫酸铵, 充分搅拌后得到压裂液。 0040 在。

19、100s-1、 240下测试耐高温压裂液体系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5所 示。 从图5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后, 耐高温压裂液表观粘度急剧下降, 粘度最低降为51mPa s, 之后继续在240剪切至120min, 耐高温压裂液粘度慢慢上升, 溶液粘度达到了124mPa s, 说明此时本发明的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裂液进行了自我修复, 从而使得压裂液体系 的粘度上升。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8192588 A 5 0041 实施例六: 0042 本实施例采用丙烯酰胺、 丙烯酸、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N-乙烯基吡咯烷 酮和二甲基十八烷基烯丙基氯化铵五种单体按重量比为6。

20、5:17:15:2.0:1.0在30引发聚 合, 聚合10h后得到共聚物, 然后将共聚物剪碎, 在40条件下干燥, 最后将其粉粹至过250 目筛, 得聚合物稠化剂粉末。 接着将聚合物配制成0.6wt的溶液, 并加入0.015wt的聚乙 烯亚胺、 0.02wt的过硫酸铵胶囊和0.02wt的过硫酸铵, 充分搅拌后得到压裂液。 0043 在100s-1、 260下测试耐高温压裂液体系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6所 示。 从图6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后, 耐高温压裂液表观粘度急剧下降, 当达到260时, 粘度 为30mPas, 继续在260剪切至120min, 粘度一直维持在35mPas附近, 说明。

21、此时稠化剂 的热破坏和聚乙烯亚胺与稠化剂的修复达到了动态平衡, 因此该自修复低伤害耐超高温压 裂液在100s-1下的最高耐温为260。 0044 对比例 0045 配制0.5wt的胍胶溶液, 并加入0.30.4wt的一种有机硼交联剂、 0.02wt的 过硫酸铵胶囊和0.02wt的过硫酸铵, 充分搅拌后得到压裂液。 在170s-1、 120下测试胍胶 压裂液体系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7所示。 从图7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后, 耐高温 压裂液表观粘度急剧下降, 当达到120时, 粘度降为70mPas, 然后继续在120进行剪 切, 压裂液粘度慢慢上升, 溶液粘度达到了132mPas, 这是因。

22、为交联剂的延迟交联作用导 致, 但随后压裂液粘度开始降低, 并最终维持在34mPas附近, 说明此时在热剪切作用下胍 胶压裂液体系结构遭到破坏, 因此该压裂液不能在超过120下的储层中使用。 0046 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 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 范围的限定。 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 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192588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108192588 A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108192588 A 8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108192588 A 9 图7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108192588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