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冷媒浸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耐冷媒浸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179243.6 (22)申请日 2014.04.3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01794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1.04 (73)专利权人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地址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海天路 18号 (72)发明人 裴海帆邢国华陈磊周升 张步峰李强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43008 代理人 赵洪 (51)Int.Cl. C09D 167/06(2006.01。
2、) C09D 5/25(2006.01) 审查员 张浩 (54)发明名称 一种耐冷媒浸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冷媒浸渍树脂及其制 备方法和应用。 该耐冷媒浸渍树脂包括3070重 量份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1032重量份的丙烯酸 酯类树脂A、 2345重量份的丙烯酸酯类树脂B、 0.82.5重量份的引发剂和01.5重量份的助 剂。 制备方法包括将丙烯酸酯类树脂A与温度为 80100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混合, 将所 得混合液降温后再加入丙烯酸酯类树脂B、 引发 剂和助剂, 或者仅加入丙烯酸酯类树脂B、 引发 剂, 得到耐冷媒浸渍树脂。 本发明的耐冷媒浸渍 树脂的耐冷。
3、媒性能优良、 耐化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好、 固化挥发份低, 制备方法简单、 成本低廉, 可 广泛应用于制冷机组和空调电机。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CN 105017947 B 2017.11.14 CN 105017947 B 1.一种耐冷媒浸渍树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冷媒浸渍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不饱和聚酯树脂 3070份, 丙烯酸酯类树脂A 1032份, 丙烯酸酯类树脂B 2345份, 引发剂 0.82.5份, 和 助剂 01.5份; 所述丙烯酸酯类树脂A是指25时粘度不大于20mPas和闪点不小于230的丙烯酸 酯类树脂; 所述丙烯酸酯类树脂B是指25时粘度不大于900mP。
4、as的丙烯酸酯类树脂; 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第一类单体与第二类单体经反应制备得到, 其中, 所述第一 类单体包括新戊二醇、 丙二醇、 丙氧基化双酚A、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N-羟乙基邻苯二甲 酰亚胺、 N- (2-羟乙基) 马来酰亚胺、 三 (2-羟乙基) 异氰尿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 第二类单体包括间苯二甲酸、 顺丁烯二酸酐、 邻苯二甲酸酐、 四氢苯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 合; 所述第一类单体中的OH与第二类单体中的COOH的摩尔量之比满足OH COOH= 0.951.1 0.91.0, 其中, 当第二类单体中含有酸酐时, 酸酐的COOH是指酸酐水解对应 的二元酸中COOH的。
5、摩尔量; 所述丙烯酸酯类树脂A包括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聚乙二 醇 (200) 二甲基丙烯酸酯、 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 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 1,4-丁二醇二丙烯 酸酯、 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丙烯酸酯类树脂B包括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 乙氧化双酚S二丙烯酸酯、 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 异冰片甲基丙烯 酸酯、 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或多种的组合; 耐冷媒浸渍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丙烯。
6、酸酯类树脂A与温度为80100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混合, 搅拌均匀后,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先降温至2550, 然后加入丙烯酸酯类树脂B、 引发剂和助剂, 搅 拌均匀后, 得到耐冷媒浸渍树脂; 或者, 将丙烯酸酯类树脂A与温度为80100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混合, 搅拌均 匀后,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先降温至2550, 然后加入丙烯酸酯类树脂B和引发剂, 搅 拌均匀后, 得到耐冷媒浸渍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冷媒浸渍树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发剂包括过氧化二异丙 苯、 过氧化甲乙酮、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过氧化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冷媒浸渍树。
7、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剂包括对苯二酚、 对苯 醌、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 2, 4-二叔丁基苯酚、 2, 6-二叔丁基对甲酚、 3, 5-二叔丁基邻基二 酚、 2, 2 -亚甲基双 (4-甲基-6-叔丁基苯酚) 、 对甲氧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冷媒浸渍树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将丙烯酸酯类树脂A与温度为80100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混合, 搅拌均匀后,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先降温至2550, 然后加入丙烯酸酯类树脂B、 引发剂和助剂, 搅 拌均匀后, 得到耐冷媒浸渍树脂。 5.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冷媒浸渍树脂的制备方法, 。
8、包括以下步骤: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5017947 B 2 将丙烯酸酯类树脂A与温度为80100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混合, 搅拌均匀后,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先降温至2550, 然后加入丙烯酸酯类树脂B和引发剂, 搅拌均 匀后, 得到耐冷媒浸渍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由以下 方法制备得到: 将第一类单体与第二类单体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混合, 在惰性气体存在下, 将 所得混合物升温至190210进行反应, 升温速率不超过5/min, 以使反应釜上冷凝柱 的温度不超过100, 当反应至酸值为25mgKOH/g以下时, 降温。
9、至80100, 得到不饱和 聚酯树脂; 所述第一类单体包括新戊二醇、 丙二醇、 丙氧基化双酚A、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N-羟 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N- (2-羟乙基) 马来酰亚胺、 三 (2-羟乙基) 异氰尿酸酯中的一种或多 种的组合, 所述第二类单体包括间苯二甲酸、 顺丁烯二酸酐、 邻苯二甲酸酐、 四氢苯酐中的 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第一类单体中的OH与第二类单体中的COOH的摩尔量之比满足 OH COOH=0.951.1 0.91.0, 其中, 当第二类单体中含有酸酐时, 酸酐的COOH是指 酸酐水解对应的二元酸中COOH的摩尔量。 7.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冷媒浸渍。
10、树脂或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 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耐冷媒浸渍树脂在制冷机组中的应用。 8.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冷媒浸渍树脂或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 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耐冷媒浸渍树脂在空调电机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5017947 B 3 一种耐冷媒浸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绝缘浸渍漆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耐冷媒浸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制冷空调设备已 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 近年来, 我国空调电器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 中国的空 。
11、调电器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3/5左右, 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空调电器制造大国, 也正在 逐渐成为全球空调电器生产基地。 0003 耐冷媒电机是制冷机组的核心动力, 对绝缘材料的苛刻要求主要是由于冷媒剂的 化学活性对绝缘材料会产生腐蚀作用。 传统制冷剂氟利昂R12、 R22是二十世纪三十年 代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类制冷剂, 它的出现解决了制冷空调界对制冷剂的寻 求。 但是由于R12、 R22对大气中的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故逐渐被R134a、 R410a等新型冷媒剂 代替。 R134a是一种较新型的制冷剂, 其蒸发温度为-26.5, 主要热力学性质与R12相似, 但 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氧层。
12、, 是相对环保的比较理想的R12替代制冷剂, 但新型冷媒剂具有更 强的化学活性, 对绝缘材料的溶胀作用更大。 因此对绝缘材料的耐冷媒性能要求不断提高。 0004 国内外针对制冷电机中的关键绝缘材料浸渍树脂的耐氟利昂、 耐冷媒剂性能 进行过深入研究, 并先后研制出有溶剂浸渍漆、 无溶剂环氧型浸渍漆, 目前市场上耐冷媒浸 渍漆主要以环氧树脂及改性环氧树脂为主, 如国内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 DY001有溶剂绝缘漆, 广州擎天油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的耐氟利昂树脂组合物, 苏州巨峰电 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耐冷媒无溶剂浸渍漆等。 具体地, 在公开号为CN1450132A的中 国专利文献 耐氟利。
13、昂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中公开了一种由多官能团环氧树 脂、 线型环氧树脂、 多酰亚胺树脂、 活性稀释剂、 溶剂、 液体酸酐等组成的有溶剂耐氟利昂树 脂组合物。 在公开号为CN102604384A的中国专利文献 一种耐冷媒高低压通用无溶剂浸渍 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中公开了一种耐冷媒的无溶剂浸渍树脂, 该浸渍树脂采用的是由二异 氰酸酯与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反应获得的一定固含量的聚噁唑烷酮树脂溶液、 一定固含 量的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 活性稀释剂、 固化剂、 引发剂、 阻聚剂等组成的配方。 但在空调电 机的实际应用中, 环氧型有溶剂漆挥发大、 反应速度慢, 在绝缘处理时有大量漆流出而导致 圆导。
14、线间填充系数很差, 间隙中会发生局部放电; 环氧型无溶剂树脂反应速度慢且耐高温 性能差。 因此, 需要开发一种改性聚酯树脂为主体的、 反应速度快和耐高温、 低挥发环保型 的耐冷媒浸渍树脂。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浸渍漆不能适用于空调电机及绕组线圈的 绝缘浸渍处理要求、 得不到无间隙的整体性绝缘结构、 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固化速度慢、 环保 性差等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耐冷媒性能优良、 耐化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好、 固化挥发份 说明书 1/7 页 4 CN 105017947 B 4 低的耐冷媒浸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
15、术方案为一种耐冷媒浸渍树脂, 所述耐冷 媒浸渍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07 0008 上述的耐冷媒浸渍树脂中, 优选的, 所述丙烯酸酯类树脂A是指25时粘度不大于 20mPas和闪点不小于230的丙烯酸酯类树脂; 所述丙烯酸酯类树脂B是指25时粘度不 大于900mPas的丙烯酸酯类树脂。 0009 上述的耐冷媒浸渍树脂中, 优选的, 所述丙烯酸酯类树脂A包括2-苯氧基乙基丙烯 酸酯、 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 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 异 冰片甲基丙烯酸酯、 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6、。 0010 上述的耐冷媒浸渍树脂中, 优选的, 所述丙烯酸酯类树脂B包括三羟甲基丙烷三丙 烯酸酯、 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 乙氧化双酚S二丙烯酸酯、 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 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 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 酸酯、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1 上述的耐冷媒浸渍树脂中, 优选的, 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第一类单体与第二 类单体经反应(聚合反应)制备得到, 其中, 所述第一类单体包括新戊二醇、 丙二醇、 丙氧基 化双酚A、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N-(2-羟乙基)马来酰。
17、亚胺、 三 (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即赛克)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第二类单体包括间苯二甲 酸、 顺丁烯二酸酐(即顺酐)、 邻苯二甲酸酐(即苯酐)、 四氢苯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 述第一类单体中的OH与第二类单体中的COOH的摩尔量之比满足OH COOH0.95 1.1 0.91.0, 其中, 当第二类单体中含有酸酐时, 酸酐的COOH是指酸酐水解对应的二元 酸中COOH的摩尔量。 0012 上述的耐冷媒浸渍树脂中, 优选的, 所述引发剂包括过氧化二异丙苯、 过氧化甲乙 酮、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过氧化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3 上述的耐冷媒浸渍树脂中, 优选的, 所。
18、述助剂包括对苯二酚、 对苯醌、 对叔丁基邻 苯二酚、 2,4-二叔丁基苯酚、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3,5-二叔丁基邻基二酚、 2,2 -亚甲基双 (4-甲基-6-叔丁基苯酚)、 对甲氧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4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耐冷媒浸渍树脂的制备方法, 包 括以下步骤: 0015 将丙烯酸酯类树脂A与温度为80100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混合, 搅拌均匀 后,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先降温至2550, 然后加入丙烯酸酯类树脂B、 引发剂和助 剂, 搅拌均匀后, 得到耐冷媒浸渍树脂。 0016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耐冷媒浸渍树。
19、脂的制备方法, 包 说明书 2/7 页 5 CN 105017947 B 5 括以下步骤: 0017 将丙烯酸酯类树脂A与温度为80100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混合, 搅拌均匀 后,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先降温至2550, 然后加入丙烯酸酯类树脂B和引发剂, 搅拌 均匀后, 得到耐冷媒浸渍树脂。 0018 上述的两种制备方法中, 优选的, 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第一类单体与第二类单体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混合, 在惰性气体存在下, 将所得混合物升 温至190210进行反应(聚合反应), 升温速率不超过5/min, 以使反应釜上冷凝柱的 温度不超过100, 当反应至酸值为25m。
20、gKOH/g以下时, 降温至80100, 得到不饱和聚 酯树脂; 0019 所述第一类单体包括新戊二醇、 丙二醇、 丙氧基化双酚A、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N-(2-羟乙基)马来酰亚胺、 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中的一种 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第二类单体包括间苯二甲酸、 顺丁烯二酸酐、 邻苯二甲酸酐、 四氢苯酐 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第一类单体中的OH与第二类单体中的COOH的摩尔量之比 满足OHCOOH0.951.10.91.0, 其中, 当第二类单体中含有酸酐时, 酸酐的 COOH是指酸酐水解对应的二元酸中COOH的摩尔量。 0020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
21、构思,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耐冷媒浸渍树脂或上述制备方法 制得的耐冷媒浸渍树脂在制冷机组中的应用。 0021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耐冷媒浸渍树脂或上述制备方法 制得的耐冷媒浸渍树脂在空调电机中的应用。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3 本发明制备的耐冷媒浸渍树脂采用以不饱和聚酯树脂和丙烯酸酯类树脂为主要 原料的配方, 其中选用的低粘度丙烯酸酯类树脂的闪点比国内应用较广的苯乙烯、 乙烯基 甲苯的闪点高, 固化速率快、 挥发份少, 并且与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不饱和双键交联固化反 应, 能缩短固化时间, 形成体型交联结构, 使产品固化速度快、 挥发份低、。
22、 耐热性能高、 电气 性能及耐冷媒性能优异, 能够很好的满足空调电机等对浸渍产品的更高要求, 克服了以环 氧树脂及改性环氧树脂为主的空调电机用浸渍漆挥发性大、 固化反应速度慢、 浪费资源、 污 染环境以及没有足够的耐高温性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0025 实施例1: 0026 一种本发明的耐冷媒浸渍树脂,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制而成: 说明书 3/7 页 6 CN 105017947 B 6 0027 0028 以上重量份均为实际重量比值保留一位小数的结果, 各组分的具体重量参见制备 方法。 002。
23、9 本实施例中,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第一类单体和第二类单体经聚合反应制备得 到, 第一类单体由新戊二醇、 丙二醇和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组成, 第二类单体由间苯二 甲酸、 顺丁烯二酸酐组成, 其中, 第一类单体中的OH与第二类单体中的COOH的摩尔量之 比满足OH COOH1.08 1。 0030 本实施例中, 丙烯酸酯类树脂A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在25时的粘度为5 12mPas, 闪点不小于230; 丙烯酸酯类树脂B包括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和1,4-丁二 醇二丙烯酸酯, 在25时的粘度不大于170mPas。 0031 本实施例中, 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0032 本实施例中。
24、, 助剂包括对苯二酚、 2,2 -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和对苯 醌。 0033 一种上述本实施例的耐冷媒浸渍树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4 (1)称取57.8g新戊二醇、 32.5g丙二醇、 61.2g 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58.5g间 苯二甲酸和69.4g顺丁烯二酸酐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混合, 在N2气氛存在下(指N2气氛充满反 应釜, 下同), 将混合物升温至200进行聚合反应, 升温速率不超过5/min, 以使冷凝柱的 温度(简称柱温)不超过100, 当反应至酸值为25mgKOH/g以下时(约反应8h), 降温至90 (905均可), 得到不饱和聚酯树脂。 。
25、0035 (2)将上述得到的90温度下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与111.4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进行混合, 搅拌均匀后,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先降温至35(355均可), 然后加入 121.5g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 129.6g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7.45g过氧化二异丙苯、 0.51g2,2 -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 0.47g对苯二酚和0.04g对苯醌, 混合搅拌均 匀后, 得到耐冷媒浸渍树脂。 该耐冷媒浸渍树脂的性能见表1, 该耐冷媒浸渍树脂可用于制 冷机组或空调电机中的绝缘浸渍处理。 0036 表1实施例1的耐冷媒浸渍树脂的性能表 说明书 4/7 页 7 CN。
26、 105017947 B 7 0037 0038 备注: 表1中各项指标的试验均按GB/T15022-2007 电气绝缘用树脂基活性复合物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中各条款进行。 0039 将上述本实施例制备的耐冷媒浸渍树脂按照GB/T13501 “封闭式冷压缩机用电动 机绝缘耐氟试验方法” 进行测试, 将耐冷媒浸渍树脂置于高温高压釜中冷媒剂环境下进行 处理, 耐R134a的试验条件为: 温度200, 压力2.5Mpa, 时间168h, 对耐冷媒浸渍树脂的3个 样品试验前后的性能进行对比, 结果如表2所示。 0040 表2实施例1的耐冷媒浸渍树脂耐R134a试验前后性能对比表 说明书 5/7 页 8。
27、 CN 105017947 B 8 0041 0042 由表2中的试验数据可以看出, 本实施例的耐冷媒浸渍树脂在高温高压釜中在冷 媒环境下处理168h, 漆膜无变化, 电性能保持良好, 说明该浸渍树脂具有良好的耐冷媒性 能。 0043 实施例2: 0044 一种本发明的耐冷媒浸渍树脂,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制而成: 0045 0046 本实施例中,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第一类单体和第二类单体经聚合反应制备得 到, 第一类单体由新戊二醇、 丙氧基化双酚A和丙二醇组成, 第二类单体由间苯二甲酸、 顺丁 烯二酸酐和四氢苯酐组成, 其中, 第一类单体中的OH与第二类单体中的COOH的摩尔量 之比满足OH。
28、 COOH1.1 0.92。 0047 本实施例中, 丙烯酸酯类树脂A为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在25时的粘度为6 12mPas, 闪点不小于230; 丙烯酸酯类树脂B包括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和1,4-丁 二醇二丙烯酸酯, 在25时的粘度不大于560mPas。 0048 本实施例中, 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0049 本实施例中, 助剂包括对苯二酚、 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对苯醌。 0050 一种上述本实施例的耐冷媒浸渍树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51 (1)称取40.8g新戊二醇、 25.6g丙氧基化双酚A、 44.9g丙二醇、 30.2g间苯二甲酸、 51.8g。
29、顺丁烯二酸酐和26.8g四氢苯酐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混合, 在N2气氛存在下, 将混合物 升温至205进行聚合反应, 升温速率不超过5/min, 以使柱温不超过100, 当反应至酸 值为25mgKOH/g以下时(约反应8h), 降温至90, 得到不饱和聚酯树脂。 0052 (2)将上述得到的90温度下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与110g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进 行混合, 搅拌均匀后,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先降温至45(455均可), 然后加入136g乙 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 80g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5.9g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0.5g2, 6-二叔丁基对甲酚、 0.36g对苯二酚和0.。
30、04g对苯醌, 混合搅拌均匀后, 得到耐冷媒浸渍树 说明书 6/7 页 9 CN 105017947 B 9 脂, 可用于空调电机中的绝缘浸渍处理。 0053 实施例3: 0054 一种本发明的耐冷媒浸渍树脂,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制而成: 0055 0056 本实施例中,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第一类单体和第二类单体经聚合反应制备得 到, 第一类单体由新戊二醇、 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和丙氧基化双酚A组成, 第二类单体 由间苯二甲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组成, 其中, 第一类单体中的OH与第二类单体中的COOH 的摩尔量之比满足OH COOH1.05 0.94。 0057 本实施例中, 丙烯酸酯类树。
31、脂A为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和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在25时的粘度不大于20mPas, 闪点不小于230; 丙烯酸酯类树脂B包括乙氧化双酚A二 甲基丙烯酸酯和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在25时的粘度不大于560mPas。 0058 本实施例中, 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0059 一种上述本实施例的耐冷媒浸渍树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60 (1)称取86.6g新戊二醇、 27.9g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 53.1g丙氧基化双酚A、 42.3g间苯二甲酸和75.7g顺丁烯二酸酐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混合, 在N2气氛存在下, 将混合 物升温至210进行聚合反应, 升温速率不超过5。
32、/min, 以使柱温不超过100, 当反应至 酸值为25mgKOH/g以下时(约反应7h), 降温至95, 得到不饱和聚酯树脂。 0061 (2)将上述得到的95温度下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与129g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 43g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进行混合, 搅拌均匀后,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先降温至30(30 5均可), 然后加入43g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 100g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4.9g 过氧化二异丙苯, 混合搅拌均匀后, 得到耐冷媒浸渍树脂, 可用于制冷机组。 006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 例。 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该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的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7/7 页 10 CN 105017947 B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