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及其表面展示系统和构建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8730793 上传时间:2020-12-30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62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15812.4

申请日:

20110729

公开号:

CN102260331A

公开日:

201111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K14/39,C12N15/31,C12N15/81,C12N1/19

主分类号:

C07K14/39,C12N15/31,C12N15/81,C12N1/19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发明人:

林影,张莉,周新莹,叶燕锐,韩双艳,郑穗平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优先权:

CN201110215812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何淑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毕赤酵母壁蛋白及其构建的表面展示系统和构建方法。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NO:1;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统是以所述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为锚定蛋白,将靶蛋白固定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构成的。本发明的壁蛋白Gcw34在毕赤酵母中表达量十分高,与现已用于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内源锚定蛋白Pir1蛋白和Pir2蛋白相比,分别高8倍和17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其特征在于,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NO:1所示。 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核苷酸序列如SEQ NO:4所示。 3.一种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是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为锚定蛋白,将靶蛋白固定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构成的。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构建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将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的表达盒中,得到以权利要求1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为锚定蛋白的表面展示表达载体;(2)将靶蛋白的基因序列克隆到所述表面展示表达载体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基因序列的上游,与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基因形成融合基因;(3)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根据所述表达载体上的筛选标记筛选阳性转化子,即得到表面展示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包括带有分泌信号肽序列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为pPIC9K、pPICZαA、pPICZαB、pPICZαC、pGAPZαA、pGAPZαB或pGAPZαC。 7.根据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蛋白为碱性木聚糖酶、米黑根毛霉脂肪酶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 8.根据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为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及其构建的表面展示系统和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是一种通过锚定蛋白将蛋白质或多肽固定在细胞表面的技术。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系统包括宿主菌、锚定蛋白和靶蛋白,有时在锚定蛋白和靶蛋白之间也添加一段连接(linker)序列。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在多肽分离、全细胞催化剂、全细胞吸附剂、疫苗和抗体生产、蛋白文库筛选、生物传感器、生物修复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在微生物表面展示系统中应用比较多的宿主菌主要有噬菌体、细菌(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奇异变形菌Proteus mirabilis等)、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面展示使用的锚定蛋白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较牢固地锚定在细胞表面,不会轻易地从细胞表面脱落;(2)可以与靶蛋白序列有效融合而不影响靶蛋白的结构和功能;(3)对蛋白酶有一定的抗性。细菌表面展示系统的锚定蛋白主要有细菌菌毛蛋白、S层蛋白、冰核蛋白(INP)和一些外膜蛋白。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锚定蛋白主要有凝集素系统、絮凝素系统和其它GPI锚定(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anchored)蛋白系统和一些Pir蛋白系统。巴斯德毕赤酵母具有可以实现高密度发酵(细胞密度可高达140g/L)、蛋白适度糖基化和发酵培养基组成简单等优点,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方面的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目前已有许多种蛋白,如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乳酸克鲁维酵母黄酶、米根霉脂肪酶等已经成功地展示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目前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中使用的锚定蛋白主要来自酿酒酵母的凝集素系统、絮凝素系统和Sed1p蛋白等。但是,这些锚定蛋白不是毕赤酵母的组成成分,而是通过人为手段外源引进的。因此用外源壁蛋白作为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锚定蛋白,可能会与内源壁蛋白竞争壁蛋白结合位点,导致展示效率不高。

Khasa YP (Khasa YP, et al. Isolation of Pichia pastoris PIR genes and their utilization for cell surface display and recombinant protein secretion. Yeast. 2010. (published online).)等报道了利用毕赤酵母Pir蛋白作为锚定蛋白进行外源蛋白的细胞表面展示。但发明人发现Pir蛋白本身的表达量较低,作为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锚定蛋白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用于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内源锚定蛋白的表达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NO:1。

本发明所述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由451个氨基酸组成,大小约为49.5KDa。本发明所述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壁上,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法不能提取,可以用β-1,3-葡聚糖酶法提取。

本发明所述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可用于构建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统,所述的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统是以所述壁蛋白为锚定蛋白将靶蛋白固定在毕赤酵母细胞表面构成的。

编码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NO:4所示。

一种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统,是以所述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为锚定蛋白,将靶蛋白固定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构成的。

上述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统可通过以下步骤构建:

(1)将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的表达盒中,得到以权利要求1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为锚定蛋白的表面展示表达载体;

(2)将靶蛋白的基因序列克隆到所述表面展示表达载体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基因序列的上游,与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基因形成融合基因;

(3)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根据所述表达载体上的筛选标记筛选阳性转化子,即得到表面展示系统。

所述靶蛋白为碱性木聚糖酶、米黑根毛霉脂肪酶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

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为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表达载体是常用的带有分泌信号肽序列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如pPIC9K、pPICZαA、pPICZαB、pPICZαC、pGAPZαA、pGAPZαB、pGAPZαC等;如果是无信号肽的表达载体,可在靶蛋白基因序列的上游添加分泌信号肽序列。

表达载体为pPIC9K时,构建表面展示表达载体后,将靶蛋白的基因序列克隆连接到所述表面展示表达载体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基因序列上游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EcoR I与Mlu I之间。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壁蛋白Gcw34是巴斯德毕赤酵母内源壁蛋白,且在毕赤酵母中表达量十分高,与现已用于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内源锚定蛋白Pir1蛋白和Pir2蛋白相比,分别高8倍和17倍。因此,本发明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可用于构建高表达效率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附图说明

图1.:用SDS法和β-1,3-葡聚糖酶法提取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的Western blot结果。a. SDS法提取壁蛋白Gcw34;b. β-1,3-葡聚糖酶法提取壁蛋白Gcw34。

图2:重组菌GS115/GCW34和对照菌GS115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虚线:对照菌GS115;实线:重组菌GS115/GCW34。

图3:三丁酸甘油酯乳化平板水解圈法检测GS115/GCW34-CALB阳性转化子。a.对照菌GS115;b.阳性转化子GS115/GCW34-CALB。 

图4:荧光显微镜验证融合蛋白GCW34-CALB在毕赤酵母细胞壁表面展示结果。a. GS115/GCW34-CALB的普通光学显微图;

b. GS115/GCW34-CALB的荧光显微图;

c. 对照菌GS115的普通光学显微图;

d. 对照菌GS115的荧光显微图。

图5:菌体酶活曲线图。其中,                                                表示重组菌GS115/GCW34-CALB的菌体酶活曲线;表示对照菌GS115的菌体酶活曲线。

图6:采用Gcw34、Pir1和Pir2作为锚定蛋白展示CALB的酶活比较。

术语解释

MD平板:13.4g/L酵母氮源,4×10-4 g/L生物素,20g/L葡萄糖和20g/L琼脂

BMGY培养基:20g/L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100 mM磷酸钾缓冲液(pH6.0),13.4g/L酵母氮源,4×10-4 g/L生物素,10g/L甘油。

BMMY培养基:20g/L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100 mM磷酸钾缓冲液(pH6.0),13.4g/L酵母氮源,4×10-4 g/L生物素,5g/L甲醇。

三丁酸甘油酯乳化平板::13.4g/L 酵母氮源,10g/L 三丁酸甘油酯,5g/L 聚乙烯醇,20g/L 琼脂,100mM 磷酸盐缓冲液(pH6.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基因的克隆、表达和鉴定

(1)    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基因的克隆

根据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的基因序列SEQ NO.4以及巴斯德毕赤酵母质粒pPIC9K上的多克隆位点特征,设计合成引物:

其中引物P1方框部分为EcoR I酶切位点,下划线部分为Mlu I酶切位点,斜体部分为FLAG标签序列;引物P2下划线部分为Not I酶切位点。以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基因组DNA为模板,以P1和P2为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壁蛋白GCW34基因序列,扩增条件为:预变性94℃5分钟;再进行30个以下循环:94℃变性30秒、55℃退火30秒、72℃延伸1分钟30秒;最后72℃延伸7分钟。

(2)    载体p9KGCW34-FLAG的构建

将壁蛋白GCW34基因的PCR产物用EcoR I和Not I双酶切,酶切的产物与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9K的EcoR I和Not I双酶切产物连接,得到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表达质粒p9KGCW34。将得到的p9KGCW34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Top10F。用含50mg/L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筛选转化子,挑取氨苄青霉素抗性阳性的转化子,提取质粒,通过EcoR I和Not I双酶切鉴定并测序,结果表明壁蛋白GCW34基因序列正确插入,且FLAG标签在所述壁蛋白GCW34基因的上游。       

(3)    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的表达和鉴定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BspE I对p9KGCW34质粒进行线性化后,用LiCl法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在MD平板上挑取His+转化子,提取基因组DNA作为模板,以P1、P2为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证明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的基因序列整合到了GS115的基因组中,得到的重组菌命名为GS115/ GCW34。将GS115/ GCW34接种于50mL BMGY培养基中,30℃,200rpm振荡培养16-20h至OD600到2-6。离心收集菌体,再将其悬浮于BMMY培养基中,稀释至OD600为1,继续振荡培养,每隔24h向BMMY培养基中补加1%的甲醇进行诱导表达。发酵96h后,10000 rpm离心收集菌体,采用β-1,3-葡聚糖酶法提取细胞壁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并用anti-FLAG抗体进行Western blot验证(图1),结果表明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成功地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得到表达。用anti-FLAG抗体进行免疫反应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重组菌GS115/ GCW34和GS115进行分析比较(图2),结果显示与GS115相比,重组菌GS115/ GCW34的荧光发生较大偏移,表明在重组菌GS115/ GCW34的细胞表面成功地表达了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FLAG的融合蛋白。

实施例2: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表面展示载体p9KGCW34的构建

(1)    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基因的克隆

根据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基因序列以及巴斯德毕赤酵母质粒pPIC9K上的多克隆位点特征,设计合成引物:

    引物P2下划线部分为Not I酶切位点;引物P3方框部分为EcoR I酶切位点,下划线部分为Mlu I酶切位点。以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基因组DNA为模板,以P2和P3为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壁蛋白GCW34基因序列,扩增条件为:预变性94℃5分钟;再进行30个以下循环:94℃变性30秒、55℃退火30秒、72℃延伸1分钟30秒;最后72℃延伸7分钟。得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基因片段。

(2)    表面展示表达载体p9KGCW34的构建

将壁蛋白GCW34基因的PCR产物用EcoR I和Not I双酶切,酶切的产物与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9K的EcoR I和Not I双酶切产物连接,得到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表达质粒p9KGCW34。将得到的p9KGCW34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Top10F。用50mg/L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筛选转化子,挑取氨苄青霉素抗性阳性的转化子,提取质粒,通过EcoR I和Not I双酶切鉴定并测序,结果表明壁蛋白GCW34基因序列正确插入。

实施例3: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表面展示载体pZαAGCW34的构建

(1)    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基因的克隆

根据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基因序列以及巴斯德毕赤酵母质粒pPIC9K上的多克隆位点特征,设计合成引物:

P2:5’- TATATAGCGGCCGCTCAAATCAAAAAGTG -3’ (SEQ NO:3)

P4:5’ –CGCGCTCGAGGAAGAAAAATACCAA -3’ (SEQ NO:6)

引物P2下划线部分为Not I酶切位点;引物P4下划线部分为Xho I酶切位点。以毕赤酵母GS115基因组DNA为模板,以P2和P4为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壁蛋白GCW34基因序列,扩增条件为:预变性94℃5分钟;再进行30个以下循环:94℃变性30秒、55℃退火30秒、72℃延伸1分钟30秒;最后72℃延伸7分钟。得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基因片段。

(2)    表面展示表达载体pZαAGCW34的构建 

将壁蛋白GCW34基因的PCR产物用Xho I和Not I双酶切,酶切的产物与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ZαA的Xho I和Not I双酶切产物连接,得到重组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表达质粒pZαAGCW34。将得到的pZαAGCW34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Top10F。用含100mg/L Zeocin的LB平板筛选转化子,挑取Zeocin抗性阳性的转化子,提取质粒,通过Xho I和Not I双酶切鉴定并测序,结果表明壁蛋白GCW34基因序列正确插入。

实施例4: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表面展示载体pGαAGCW34的构建

(1)    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基因的克隆

根据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基因序列以及毕赤酵母质粒pPIC9K上的多克隆位点特征,设计合成引物:

P2:5’- TATATAGCGGCCGCTCAAATCAAAAAGTG -3’ (SEQ NO:3)

P4:5’ –CGCGCTCGAGGAAGAAAAATACCAA -3’ (SEQ NO:6)

引物P2下划线部分为Not I酶切位点;引物P4下划线部分为Xho I酶切位点。以毕赤酵母GS115基因组DNA为模板,以P2和P4为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壁蛋白GCW34基因序列,扩增条件为:预变性94℃5分钟;再进行30个以下循环:94℃变性30秒、55℃退火30秒、72℃延伸1分钟30秒;最后72℃延伸7分钟。得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基因片段。

(2)    表面展示表达载体pGαAGCW34的构建

将壁蛋白GCW34基因的PCR产物用Xho I和Not I双酶切,酶切的产物与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GAPZαA的Xho I和Not I双酶切产物连接,得到重组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表达质粒pGαAGCW34。将得到的pGαAGCW34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Top10F。用含100mg/L Zeocin的LB平板筛选转化子,挑取Zeocin抗性阳性的转化子,提取质粒,通过Xho I和Not I双酶切鉴定并测序,结果表明壁蛋白GCW34基因序列正确插入。

实施例5: 利用p9KGCW34表面展示系统展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

(1)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基因的克隆

根据含有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基因序列如SEQ NO:7所示)基因序列的质粒pKNS-CALB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的特征,采用EcoR I和Mlu I进行双酶切,得到FLAG-CALB融合蛋白的DNA序列。

(2)    利用p9KGCW34表面展示表达载体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

将FLAG-CALB融合蛋白的DNA序列的EcoR I和Mlu I双酶切产物与p9KGCW34载体的EcoR I和Mlu I双酶切产物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9KGCW34-CALB,转化大肠杆菌宿主Top10F。挑取阳性转化子提取质粒,通过EcoR I和Mlu I双酶切鉴定并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壁蛋白CALB基因序列正确插入。

将重组质粒p9KGCW34-CALB转化毕赤酵母GS115,通过MD平板筛选转化子。转化子在MD平板上生长48h后,随机挑取His+转化子转接至三丁酸甘油酯乳化平板进行鉴定。阳性转化子GS115/GCW34-CALB菌落在平板上形成明显的水解圈(图3),表明CALB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表达,并且表现出脂肪酶水解活性。

将阳性转化子GS115/GCW34-CALB接种于50mL BMGY培养基中,30℃,200rpm振荡培养16-20h至OD600到2-6。离心收集菌体,再将其悬浮于BMMY培养基中,稀释至OD600为1,继续振荡培养,每隔24h向BMMY培养基中补加1%的甲醇进行诱导表达。发酵96h后,10000rpm离心收集菌体,采用β-1,3-葡聚糖酶法方法提取细胞壁蛋白,进行SDS电泳,并用anti-FLAG抗体进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表明CALB成功地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得到展示。用anti-FLAG抗体进行免疫反应后,采用荧光显微镜对GS115/GCW34-CALB和对照菌株GS115进行分析比较(图4),结果显示,GS115/GCW34-CALB的细胞表面可发出明显的荧光,而对照菌GS115的细胞表面则几乎没有荧光。表明在GS115/GCW34-CALB的细胞表面成功地展示了FLAG-CALB的融合蛋白。

(3)    阳性转化子GS115/GCW34-CALB的发酵与脂肪酶活性的测定

将阳性转化子GS115/GCW34-CALB接种于50mL BMGY培养基中,30℃,200rpm振荡培养16-20h至OD600到2-6。离心收集菌体,再将其悬浮于BMMY培养基中,稀释至OD600为1,继续振荡培养,每隔24h向BMMY培养基中补加1%的甲醇进行诱导表达。每24h取样,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肪酶的酶活力:在1mL 50mM Tris-HCl(pH 8.0)、1.25mM pNPB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0μL菌体悬液,45℃反应5min,测定OD405值。1个酶活力单位定义为每分钟水解底物生成1μmol对硝基苯酚所需的酶量。

脂肪酶活性测定的结果(图5)显示,GS115/GCW34-CALB的菌体酶活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到96h可达1658U/g,而对照菌GS115的菌体则几乎没有酶活。表明CALB被以活性形式成功地展示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

实施例6:利用p9KGCW34表面展示表达载体展示米黑根毛霉脂肪酶

(1)    根据含有米黑根毛霉脂肪酶(RML)基因序列的质粒pKFS-RML的序列特征,设计并合成引物:

P5:GCGGGAATTCGATTACAAGGATGATGACGATAAGGTTCCAATTAAGAGAC

AATCTAACT (SEQ NO:8)

P6:GCGCACGCGTAGTACACAAACCAGTGTTAATACCA  (SEQ NO:9)

其中P5下划线部分为EcoR I识别位点,斜体部分为FLAG标签序列;P6中下划线部分为Mlu I位点。通过PCR方法扩增出RML基因序列,扩增条件为:预变性94℃5分钟;再进行30个以下循环:94℃变性30秒、55℃退火1分钟、72℃延伸1分钟45秒;最后72℃延伸10分钟。得到FLAG-RML基因片段。测序结构显示RML基因(SEQ NO:10)被正确扩增:

(2)    利用p9KGCW34表面展示表达载体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RML

将FLAG-RML融合蛋白的DNA序列的EcoR I和Mlu I双酶切产物与p9KGCW34载体的EcoR I和Mlu I双酶切产物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9KGCW34-RML,转化大肠杆菌宿主Top10F。挑取阳性转化子提取质粒,通过EcoR I和Mlu I双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p9KGCW34-RML转化毕赤酵母GS115,通过MD平板筛选转化子。转化子在MD平板上生长48h后,随机挑取部分转化子转接至三丁酸甘油酯乳化平板进行鉴定。在三丁酸甘油酯乳化平板上形成明显水解圈的转化子为阳性转化子GS115/GCW34-RML。

实施例7:利用p9KGCW34表面展示表达载体展示碱性木聚糖酶

(1)    根据含有碱性木聚糖酶基因(XYN)序列的质粒pPIC9K-XYN的序列特征,设计并合成引物:

P7:CGTGAATTCATGATTACTTTGTTTAAGAAGCC  (SEQ NO:11)

P8:GATACGCGTTTAATCAATAATTCTCCAG  (SEQ NO:12)

其中P7下划线部分为EcoR I识别位点;P8中下划线部分为MluI位点。通过PCR方法扩增出XYN基因序列,扩增条件为:预变性94℃5分钟;再进行35个以下循环:94℃变性30秒、55℃退火1分钟、72℃延伸2分钟;最后72℃延伸10分钟。得到XYN基因片段。测序结构显示XYN基因(SEQ NO:13)被正确扩增: 

(2)    利用p9KGCW34表面展示表达载体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XYN

将XYN序列的EcoR I和MluI双酶切产物与p9KGCW34载体的EcoR I和MluI双酶切产物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9KGCW34-XYN,转化大肠杆菌宿主Top10F。挑取阳性转化子提取质粒,通过EcoR I和MluI双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p9KGCW34-XYN转化毕赤酵母GS115,通过MD平板筛选转化子。转化子在MD平板上生长48h后,随机挑取部分转化子进行菌落PCR和测序鉴定p9KGCW34-XYN阳性转化子。

实施例8:

本发明所述壁蛋白所构建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与用Pir蛋白所构建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效果比较。

1、实验材料

(1)本发明所述壁蛋白所构建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GS115/GCW34-CALB,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5。

(2)用Pir蛋白所构建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GS115/GCW34-CALB中的锚定蛋白用Pir1或Pir2替换,得到GS115/ Pir1-CALB和GS115/ Pir2-CALB,方法如下:

pZαA/Pir1和pZαA/Pir2表达载体的构建:详见Khasa YP的报道(Khasa YP, et al. Isolation of Pichia pastoris PIR genes and their utilization for cell surface display and recombinant protein secretion. Yeast. 2010. (published online).

pZαA/Pir1-CALB和pZαA/Pir2-CALB的构建:将CALB基因(SEQ NO:7)分别插入到pZαA/Pir1和pZαA/Pir2中(sfu 1和Not 1双酶切)。

GS115/ Pir1-CALB和GS115/ Pir2-CALB:将pZαA/Pir1-CALB和pZαA/Pir2-CALB分别转化毕赤酵母GS115,用含100mg/L Zeocin的YPD平板筛选阳性转化子。

2、实验方法

GS115/GCW34-CALB 、GS115/ Pir1-CALB和GS115/ Pir2-CALB在分别BMMY培养基中诱导表达后,测定菌体的CALB酶活,方法参见实施例5。

3、实验结果

结果如图6所示,GS115/ Pir1-CALB和GS115/ Pir2-CALB的菌体酶活仅为GS115/GCW34-CALB的12.67%和5.73%。

SEQUENCE LISTING

 

<110>  华南理工大学

 

<120>  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及其表面展示系统和构建方法

 

<130> 

 

<160>  13   

 

<170>  PatentIn version 3.3

 

<210>  1

<211>  451

<212>  PRT

<213>  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400>  1

 

Glu Glu Lys Tyr Gln Lys Leu Asp Leu Lys Arg Ile Asp Lys Asp Tyr

1                5                  10                   15     

 

 

Tyr Ala Val Asp Val Lys Val Gly Ser Asp Glu Gln Glu Ile Lys Glu

             20                 25                   30         

 

 

Val Leu Ile Asp Thr Gly Ser Ser Asp Phe Trp Ile Leu Asp Lys Ser

         35                 40                   45             

 

 

Phe Cys Asn Ser Pro Thr Ser Glu Glu Glu Glu Asn Ser Asn Gly Arg

    50                  55                   60                 

 

 

Ser Asn Lys Glu Ser Cys Gly Val Tyr Gly Ser Phe Asp Ser Asn Lys

65                  70                  75                  80 

 

 

Ser Glu Thr Phe Gln Ala Thr Gly Gln Val Phe Asp Ala Ala Tyr Gly

                 85                 90                  95     

 

 

Asp Thr Thr Ala Glu Ser Thr Gly Ser Ser Gly Val Arg Gly Ile Asp

            100                 105                 110        

 

 

Gln Leu Arg Val Gly Asp Ile His Ile Glu Glu Leu Tyr Phe Gly Leu

         115                120                 125            

 

 

Val Thr Asn Thr Thr Ser Leu Pro Pro Val Leu Gly Ile Ala Gln Leu

    130                 135                 140                

 

 

Ser Glu Glu Phe Ser Asn Asn Ser Tyr Pro Asn Phe Pro Tyr Gln Met

145                 150                 155                 160

 

Lys Glu Glu Gly Leu Ile Asp Val Val Ala Tyr Ser Leu Ser Leu Gly

                165                 170                  175    

 

 

Gln Ser Lys Gly Glu Leu Leu Phe Gly Ala Met Asp His Ser Lys Tyr

            180                 185                 190        

 

 

Asn Gly Thr Leu Leu Lys Ala Pro Ile Leu Gln Ala Gly Thr Pro Gly

        195                 200                 205            

 

 

Met Gln Val Leu Leu Thr Gly Val Ala Leu Thr Asn Gly Ser Ser Ser

    210                 215                 220                 

 

 

Val Phe Asn Glu Thr Asp Asn Lys Gly Phe Ile Tyr Phe Asp Ser Gly

225                 230                 235                 240

 

 

Thr Thr Ala Ser Thr Leu Pro Ser Glu His Phe Asp Asp Leu Phe Asn

                245                 250                 255    

 

 

His His Gly Trp Ala Tyr Asp Gly Asp Thr Leu Thr Tyr Ser Ile Gln

            260                  265                270        

 

 

Cys Asp Ser Glu Gly Glu Lys Ser Leu Leu Asp Phe Thr Leu Glu Tyr

        275                 280                  285            

 

 

Thr Ile Ala Gly Asn Ile Val Ile Lys Val Pro Phe Glu Asp Ile Ile

    290                295                  300                

 

 

Met Lys Asn Glu Asn Asp Gly Glu Cys Leu Ser Thr Val Met Val Ser

305                  310                 315                320

 

 

Asn Gln Thr Ser Phe Ser Tyr Ser Asp Asp Thr Pro Phe Phe Val Ala

                 325                330                 335    

 

 

Gly Asp Glu Val Leu Leu Asn Ala Tyr Val Val Tyr Asn Leu Glu Thr

            340                 345                 350        

 

 

Gln Glu Leu Ala Ile Ala Pro Ala Val Asp Asn Pro Glu Asp Thr Glu

        355                 360                 365            

 

 

Glu Asp Ile Glu Ile Ile Ser Ala Asp Phe Asp Ile Ser Glu Ala Arg

    370                  375                380                

 

 

Asp Tyr Ser Val Gly Leu Glu Phe Arg Asn Thr Thr Ile Pro Ala Thr

385                 390                 395                 400

 

 

Thr Asp Tyr Leu Pro Ser Ser Met Ser Ser Gly Ser Val Ser Glu Glu

                405                 410                 415    

 

 

Thr Gly Ser Lys Ser Glu Ser Ser Thr Ser Glu Asp Phe Ala Ala Ala

            420                 425                  430        

 

 

Thr Leu Lys Pro Phe Thr Phe Trp Gly Phe Val Leu Phe Phe Phe His

         435                440                  445            

 

 

Phe Leu Ile

    450    

 

 

<210>  2

<211>  5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

cgcggaattc attacaagga tgacgacgat aagacgcgtg aagaaaaata ccaa           54

 

 

<210>  3

<211>  2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

tatatagcgg ccgctcaaat caaaaagtg                                    29

 

 

<210>  4

<211>  1356

<212>  DNA

<213>  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400>  4

gaagaaaaat accaaaagtt ggatttaaaa agaattgaca aagactatta tgccgtcgat     60

 

gtcaaagtcg gctccgatga gcaggagatc aaagaggtac taatagatac gggttcatct    120

 

gatttctgga tcttggacaa atcgttctgt aattctccaa catcagagga agaagagaac    180

 

agtaacgggc gtagcaacaa ggaaagctgt ggagtctatg gctcgttcga ctccaacaag    240

 

tcagagacat ttcaggcaac tggccaagta tttgacgctg cttacggtga caccacagcc    300

 

gagtcgacag gatcttcagg agttcgagga attgatcagc tacgggtagg agatattcat    360

 

atagaagaac tctattttgg actagtgaca aacactacaa gtttaccacc cgttttagga    420

 

attgcccagc tttccgaaga gttcagcaac aactcttatc ctaactttcc ataccagatg    480

 

aaagaggaag gtctgattga tgttgttgca tactctctct ccttgggcca aagtaaaggt    540

 

gaactactgt tcggggctat ggaccactca aaatataatg gaacactatt gaaagcccct    600

 

atattgcagg cgggcacacc aggaatgcaa gttcttttaa ctggagtggc ccttacaaat    660

 

ggttcatcaa gcgtcttcaa tgagacagac aataaaggtt ttatctactt tgacagtggg    720

 

actactgctt ccactctgcc atcagagcac tttgatgatc ttttcaacca tcacggatgg    780

 

gcgtacgatg gtgatacatt gacatattcg attcaatgcg atagtgaggg agaaaaatct    840

 

ttacttgact tcactttaga atataccatt gctggtaata ttgtcatcaa agtaccattt    900

 

gaagacatta ttatgaagaa tgaaaatgat ggagaatgcc tctcaaccgt aatggtgtcg    960

 

aaccagactt ctttttcata ttccgatgac acaccctttt tcgttgctgg agacgaagtt   1020

 

ctgttgaacg cttatgttgt ttacaaccta gaaacacaag agctggccat tgctccagca   1080

 

gtggataatc cagaagatac tgaagaagat attgagatta tctccgcaga ctttgatatt   1140

 

tcagaagcca gagattatag cgttggatta gagttcagaa ataccacaat tccagctaca   1200

 

actgattact tgccttcctc gatgtcgtca ggttcagtca gcgaagagac tggttccaag   1260

 

tctgagagct ctacttctga ggactttgct gcagccacgt tgaaaccatt tacattttgg   1320

 

ggtttcgtcc tttttttctt tcactttttg atttga                             1356

 

 

<210>  5

<211>  3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

cgcggaattc acgcgtgaag aaaaatacca a                                  31

 

 

<210>  6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

cgcgctcgag gaagaaaaat accaa                                      25

 

 

<210>  7

<211>  972

<212>  DNA

<213>  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 antarctica)

 

<400>  7

gccactcctt tggtgaagcg tctgccttcc ggttcggacc ctgccttttc gcagcccaag     60

 

tcggtgctcg atgcgggtct gacctgccag ggtgcttcgc catcctcggt ctccaaaccc    120

 

atccttctcg tccccggaac cggcaccaca ggtccacagt cgttcgactc gaactggatc    180

 

cccctctctg cgcagctggg ttacacaccc tgctggatct cacccccgcc gttcatgctc    240

 

aacgacaccc aggtcaacac ggagtacatg gtcaacgcca tcaccacgct ctacgctggt    300

 

tcgggcaaca acaagcttcc cgtgctcacc tggtcccagg gtggtctggt tgcacagtgg    360

 

ggtctgacct tcttccccag tatcaggtcc aaggtcgatc gacttatggc ctttgcgccc    420

 

gactacaagg gcaccgtcct cgccggccct ctcgatgcac tcgcggttag tgcaccctcc    480

 

gtatggcagc aaaccaccgg ttcggcactc actaccgcac tccgaaacgc aggtggtctg    540

 

acccagatcg tgcccaccac caacctctac tcggcgaccg acgagatcgt tcagcctcag    600

 

gtgtccaact cgccactcga ctcatcctac ctcttcaacg gaaagaacgt ccaggcacag    660

 

gctgtgtgtg ggccgctgtt cgtcatcgac catgcaggct cgctcacctc gcagttctcc    720

 

tacgtcgtcg gtcgatccgc cctgcgctcc accacgggcc aggctcgtag tgcagactat    780

 

ggcattacgg actgcaaccc tcttcccgcc aatgatctga ctcccgagca aaaggtcgcc    840

 

gcggctgcgc tcctggcgcc ggcggctgca gccatcgtgg cgggtccaaa gcagaactgc    900

 

gagcccgacc tcatgcccta cgcccgcccc tttgcagtag gcaaaaggac ctgctccggc    960

 

atcgtcaccc cc                                                  972

 

 

<210>  8

<211>  5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

gcgggaattc gattacaagg atgatgacga taaggttcca attaagagac aatctaact      59

 

 

<210>  9

<211>  3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9

gcgcacgcgt agtacacaaa ccagtgttaa tacca                              35

 

 

<210>  10

<211>  1017

<212>  DNA

<213>  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 miehei)

 

<400>  10

gttccaatta agagacaatc taactctact gttgattctt tgccaccatt gattccatct     60

 

agaacttctg ctccatcttc ttctccatct actactgatc cagaagctcc agctatgtct    120

 

agaaacggtc cattgccatc tgatgttgaa actaagtacg gtatggcttt gaacgctact    180

 

tcttacccag atactgttgt tcaagctatg tctattgatg gtggtattag agctgctact    240

 

tctcaagaaa ttaacgaatt gacttactac actactttgt ctgctaactc ttactgtaga    300

 

actgttattc caggtgctac ttggggttgt attcattgtg atgctactga agatttgaag    360

 

attattaaga cttggtctac tttgatttac gatactaacg ctatggttgc tagaggtgat    420

 

tctgaaaaga ctatttacat tgtttttaga ggttcttctt ctattagaaa ctggattgct    480

 

gatttgactt ttgttccagt ttcttaccca ccagtttctg gtactaaggt tcataagggt    540

 

tttttggatt cttacggtga agttcaaaac gaattggttg ctactgtttt ggatcaattt    600

 

aagcaatacc catcttacaa ggttgctgtt actggtcatt ctttgggtgg tgctactgct    660

 

ttgttgtgtg ctttggattt gtaccaaaga gaagaaggtt tgtcttcttc taacttgttt    720

 

ttgtacactc aaggtcaacc aagagttggt gatccagctt ttgctaacta cgttgtttct    780

 

actggtattc catacagaag aactgttaac gaaagagata ttgttccaca tttgccacca    840

 

gctgcttttg gttttttgca tgctggtgaa gaatactgga ttactgataa ctctccagaa    900

 

actgttcaag tttgtacttc tgatttggaa acttctgatt gttctaactc tattgttcca    960

 

tttacttctg ttttggatca tttgtcttac tttggtatta acactggttt gtgtact      1017

 

 

<210>  11

<211>  3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1

cgtgaattca tgattacttt gtttaagaag cc                                   32

 

 

<210>  12

<211>  2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2

gatacgcgtt taatcaataa ttctccag                                  28

 

 

<210>  13

<211>  1188

<212>  DNA

<213>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400>  13

atgattactt tgtttaagaa gccatttgtt gctggtttgg ctatttcttt gttggttggt     60

 

ggtggtttgg gtaacgttgc tgctgctcaa ggtggtccac caaagtctgg tgtttttggt    120

 

gaaaaccaaa agagaaacga tcaaccattt gcttggcaag ttgcttcttt gtctgaaaga    180

 

taccaagaac aatttgatat tggtgctgct gttgaaccat accaattgga aggtagacaa    240

 

gctcaaattt tgaagcatca ttacaactct ttggttgctg aaaacgctat gaagccagtt    300

 

tctttgcaac caagagaagg tgaatggaac tgggaaggtg ctgataagat tgttgaattt    360

 

gctagaaagc ataacatgga attgagattt catactttgg tttggcattc tcaagttcca    420

 

gaatggtttt ttattgatga aaacggtaac agaatggttg atgaaactga tccagaaaag    480

 

agaaaggcta acaagcaatt gttgttggaa agaatggaaa accatattaa gactgttgtt    540

 

gaaagataca aggatgatgt tacttcttgg gatgttgtta acgaagttat tgatgatggt    600

 

ggtggtttga gagaatctga atggtaccaa attactggta ctgattacat taaggttgct    660

 

tttgaaactg ctagaaagta cggtggtgaa gaagctaagt tgtacattaa cgattacaac    720

 

actgaagttc catctaagag agatgatttg tacaacttgg ttaaggattt gttggaacaa    780

 

ggtgttccaa ttgatggtgt tggtcatcaa tctcatattc aaattggttg gccatctatt    840

 

gaagatacta gagcttcttt tgaaaagttt acttctttgg gtttggataa ccaagttact    900

 

gaattggata tgtctttgta cggttggcca ccaactggtg cttacacttc ttacgatgat    960

 

attccagaag aattgtttca agctcaagct gatagatacg atcaattgtt tgaattgtac   1020

 

gaagaattgt ctgctactat ttcttctgtt actttttggg gtattgctga taaccatact   1080

 

tggttggatg atagagctag agaatacaac aacggtgttg gtgttgatgc tccatttgtt   1140

 

tttgatcata actacagagt taagccagct tactggagaa ttattgat                1188

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及其表面展示系统和构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及其表面展示系统和构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及其表面展示系统和构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及其表面展示系统和构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及其表面展示系统和构建方法.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6033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1.30 CN 102260331 A *CN102260331A* (21)申请号 201110215812.4 (22)申请日 2011.07.29 C07K 14/39(2006.01) C12N 15/31(2006.01) C12N 15/81(2006.01) C12N 1/19(2006.01) (71)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 381 号 (72)发明人 林影 张莉 周新莹 叶燕锐 韩双艳 郑穗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

2、102 代理人 何淑珍 (54) 发明名称 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及其表面展示系统和 构建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毕赤酵母壁蛋白及其构建 的表面展示系统和构建方法。所述巴斯德毕赤酵 母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 SEQNO : 1 ; 所述巴斯德 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统是以所述的巴斯德毕 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为锚定蛋白, 将靶蛋白固定 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构成的。本发明的壁 蛋白 Gcw34 在毕赤酵母中表达量十分高, 与现已 用于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内源锚定蛋 白 Pir1 蛋白和 Pir2 蛋白相比, 分别高 8 倍和 17 倍。 (51)Int.Cl. 。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序列表 10 页 附图 3 页 CN 102260335 A1/1 页 2 1. 一种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其特征在于, 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NO : 1 所示。 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GCW34的基因, 其特征在于, 核苷酸序列 如 SEQ NO : 4 所示。 3. 一种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统, 其特征在于, 是以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巴斯 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为锚定蛋白, 将靶蛋白固定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构成的。 4. 权利要求 。

4、3 所述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构建方法, 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 成 : (1) 将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的表达盒中, 得到以权利要求1所述巴斯 德毕赤酵母壁蛋白为锚定蛋白的表面展示表达载体 ; (2) 将靶蛋白的基因序列克隆到所述表面展示表达载体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基因 序列的上游, 与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基因形成融合基因 ; (3) 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 根据所述表达载体上的筛选标记筛选阳性转化子, 即得到表 面展示系统。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达载体包括带有分泌信号肽 序列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

5、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达载体为 pPIC9K、 pPICZA、 pPICZB、 pPICZC、 pGAPZA、 pGAPZB 或 pGAPZC。 7. 根据权利要求 4 6 之一所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靶蛋白为碱性木聚糖 酶、 米黑根毛霉脂肪酶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 B。 8.根据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为巴斯 德毕赤酵母 GS11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60331 A CN 102260335 A1/7 页 3 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及其表面展示系统和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

6、 具体涉及一种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及其构建 的表面展示系统和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是一种通过锚定蛋白将蛋白质或多肽固定在细胞表面 的技术。 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系统包括宿主菌、 锚定蛋白和靶蛋白, 有时在锚定蛋白和靶蛋 白之间也添加一段连接 (linker) 序列。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在多肽分离、 全细胞催化剂、 全细胞吸附剂、 疫苗和抗体生产、 蛋白文库筛选、 生物传感器、 生物修复等方面都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 0003 目前在微生物表面展示系统中应用比较多的宿主菌主要有噬菌体、 细菌 (如大肠 杆菌Escherichia. coli、 奇异变形菌P。

7、roteus mirabilis等) 、 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巴斯德毕赤酵母 (Pichia pastoris) 。表面展示使用的锚定蛋白一般具 有以下特征 :(1) 较牢固地锚定在细胞表面, 不会轻易地从细胞表面脱落 ;(2) 可以与靶 蛋白序列有效融合而不影响靶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3) 对蛋白酶有一定的抗性。细菌表 面展示系统的锚定蛋白主要有细菌菌毛蛋白、 S 层蛋白、 冰核蛋白 (INP)和一些外膜蛋 白。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锚定蛋白主要有凝集素系统、 絮凝素系统和其它 GPI 锚定 (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

8、l anchored) 蛋白系统和一些 Pir 蛋白系统。巴斯德毕赤 酵母具有可以实现高密度发酵 (细胞密度可高达 140g/L) 、 蛋白适度糖基化和发酵培养基组 成简单等优点, 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方面的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目前已有许多种 蛋白, 如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 乳酸克鲁维酵母黄酶、 米根霉脂肪酶等已经成功地展示在巴 斯德毕赤酵母表面。 目前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中使用的锚定蛋白主要来自酿酒酵 母的凝集素系统、 絮凝素系统和 Sed1p 蛋白等。但是, 这些锚定蛋白不是毕赤酵母的组成成 分, 而是通过人为手段外源引进的。因此用外源壁蛋白作为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锚定 蛋白。

9、, 可能会与内源壁蛋白竞争壁蛋白结合位点, 导致展示效率不高。 0004 Khasa YP (Khasa YP, et al. Isolation of Pichia pastoris PIR genes and their utilization for cell surface display and recombinant protein secretion. Yeast. 2010. (published online).) 等报道了利用毕赤酵母 Pir 蛋白作为锚定蛋白进行 外源蛋白的细胞表面展示。但发明人发现 Pir 蛋白本身的表达量较低, 作为毕赤酵母表面 展示系统的锚定蛋白效果。

10、一般。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用于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内源锚定 蛋白的表达效率。 0006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 SEQ NO : 1。 说 明 书 CN 102260331 A CN 102260335 A2/7 页 4 0007 本发明所述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由 451 个氨基酸组成, 大小约为 49.5KDa。 本发明所述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壁上, 用 十二烷基硫酸钠法不能提取, 可以用 -1,3- 葡聚糖酶法提取。 0008 本发明所述。

11、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可用于构建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 系统, 所述的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统是以所述壁蛋白为锚定蛋白将靶蛋白固定 在毕赤酵母细胞表面构成的。 0009 编码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的基因, 核苷酸序列如 SEQ NO : 4 所示。 0010 一种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统, 是以所述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为锚定蛋白, 将靶蛋白固定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构成的。 0011 上述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统可通过以下步骤构建 : (1) 将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的表达盒中, 得到以权利要求1所述巴斯 德毕赤酵母壁。

12、蛋白为锚定蛋白的表面展示表达载体 ; (2) 将靶蛋白的基因序列克隆到所述表面展示表达载体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基因 序列的上游, 与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基因形成融合基因 ; (3) 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 根据所述表达载体上的筛选标记筛选阳性转化子, 即得到表 面展示系统。 0012 所述靶蛋白为碱性木聚糖酶、 米黑根毛霉脂肪酶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 B。 0013 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为巴斯德毕赤酵母 GS115。 0014 上述方法中, 所述的表达载体是常用的带有分泌信号肽序列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 达载体, 如 pPIC9K、 pPICZA、 pPICZB、 pPICZC、 pGAPZA、 。

13、pGAPZB、 pGAPZC 等 ; 如 果是无信号肽的表达载体, 可在靶蛋白基因序列的上游添加分泌信号肽序列。 0015 表达载体为 pPIC9K 时, 构建表面展示表达载体后, 将靶蛋白的基因序列克隆连接 到所述表面展示表达载体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基因序列上游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 点EcoR I 与Mlu I 之间。 0016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7 本发明所述的壁蛋白 Gcw34 是巴斯德毕赤酵母内源壁蛋白, 且在毕赤酵母中表达 量十分高, 与现已用于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内源锚定蛋白 Pir1 蛋白和 Pir2 蛋 白相比, 分别高 8 倍和 1。

14、7 倍。因此, 本发明所述巴斯德毕赤酵母可用于构建高表达效率的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 用 SDS 法和 -1,3- 葡聚糖酶法提取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的 Western blot 结果。a. SDS 法提取壁蛋白 Gcw34 ; b. -1,3- 葡聚糖酶法提取壁蛋白 Gcw34。 0019 图 2 : 重组菌 GS115/GCW34 和对照菌 GS115 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虚线 : 对照菌 GS115 ; 实线 : 重组菌 GS115/GCW34。 0020 图 3 : 三丁酸甘油酯乳化平板水解圈法检测 GS115/GCW34-CA。

15、LB 阳性转化子。a. 对 照菌 GS115 ; b. 阳性转化子 GS115/GCW34-CALB。 0021 图 4 : 荧光显微镜验证融合蛋白 GCW34-CALB 在毕赤酵母细胞壁表面展示结果。a. 说 明 书 CN 102260331 A CN 102260335 A3/7 页 5 GS115/GCW34-CALB 的普通光学显微图 ; b. GS115/GCW34-CALB 的荧光显微图 ; c. 对照菌 GS115 的普通光学显微图 ; d. 对照菌 GS115 的荧光显微图。 0022 图5:菌体酶活曲线图。其中, 表示重组菌GS115/GCW34-CALB的菌体酶活曲线 ; 。

16、表示对照菌GS115的菌体酶活曲线。 0023 图 6 : 采用 Gcw34、 Pir1 和 Pir2 作为锚定蛋白展示 CALB 的酶活比较。 0024 术语解释 MD 平板 : 13.4g/L 酵母氮源, 410-4 g/L 生物素, 20g/L 葡萄糖和 20g/L 琼脂 BMGY 培养基 : 20g/L 蛋白胨, 10g/L 酵母提取物, 100 mM 磷酸钾缓冲液 (pH6.0), 13.4g/ L 酵母氮源, 410-4 g/L 生物素, 10g/L 甘油。 0025 BMMY 培养基 : 20g/L 蛋白胨, 10g/L 酵母提取物, 100 mM 磷酸钾缓冲液 (pH6.0),。

17、 13.4g/L 酵母氮源, 410-4 g/L 生物素, 5g/L 甲醇。 0026 三丁酸甘油酯乳化平板 : : 13.4g/L 酵母氮源, 10g/L 三丁酸甘油酯, 5g/L 聚乙烯 醇, 20g/L 琼脂, 100mM 磷酸盐缓冲液 (pH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实施例 1 : 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基因的克隆、 表达和鉴定 (1) 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基因的克隆 根据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的基因序列 SEQ NO.4 以及巴斯德毕赤酵母质粒 pPIC9K 上的多克隆位点特征, 设计合成引物 : 其中引物 P1 方框部分为EcoR I。

18、 酶切位点, 下划线部分为Mlu I 酶切位点, 斜体部分为 FLAG 标签序列 ; 引物 P2 下划线部分为Not I 酶切位点。以巴斯德毕赤酵母 GS115 基因组 DNA 为模板, 以 P1 和 P2 为引物, 通过 PCR 方法扩增出壁蛋白 GCW34 基因序列, 扩增条件为 : 预变性 94 5 分钟 ; 再进行 30 个以下循环 : 94变性 30 秒、 55退火 30 秒、 72延伸 1 分 钟 30 秒 ; 最后 72延伸 7 分钟。 0028 (2) 载体 p9KGCW34-FLAG 的构建 将壁蛋白 GCW34 基因的 PCR 产物用EcoR I 和Not I 双酶切, 酶。

19、切的产物与巴斯德毕赤 酵母表达质粒 pPIC9K 的EcoR I 和Not I 双酶切产物连接, 得到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 展示表达质粒 p9KGCW34。将得到的 p9KGCW34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 Top10F。用含 50mg/ L 氨苄青霉素的 LB 平板筛选转化子, 挑取氨苄青霉素抗性阳性的转化子, 提取质粒, 通过 EcoR I 和Not I 双酶切鉴定并测序, 结果表明壁蛋白 GCW34 基因序列正确插入, 且 FLAG 标 签在所述壁蛋白 GCW34 基因的上游。 (3) 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的表达和鉴定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BspE I 对 p9KGCW34 质。

20、粒进行线性化后, 用 LiCl 法转化巴斯德毕 说 明 书 CN 102260331 A CN 102260335 A4/7 页 6 赤酵母 GS115, 在 MD 平板上挑取 His+转化子, 提取基因组 DNA 作为模板, 以 P1、 P2 为引物, 进行 PCR 扩增, 结果证明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的基因序列整合到了 GS115 的基因 组中, 得到的重组菌命名为 GS115/ GCW34。将 GS115/ GCW34 接种于 50mL BMGY 培养基中, 30, 200rpm 振荡培养 16-20h 至 OD600到 2-6。离心收集菌体, 再将其悬浮于 BMMY 培养。

21、基 中, 稀释至 OD600为 1, 继续振荡培养, 每隔 24h 向 BMMY 培养基中补加 1% 的甲醇进行诱导表 达。发酵 96h 后, 10000 rpm 离心收集菌体, 采用 -1,3- 葡聚糖酶法提取细胞壁蛋白, 进 行 SDS-PAGE 电泳, 并用 anti-FLAG 抗体进行 Western blot 验证 (图 1) , 结果表明巴斯德毕 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成功地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得到表达。用 anti-FLAG 抗体进行 免疫反应后,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重组菌GS115/ GCW34和GS115进行分析比较 (图2) , 结果显 示与 GS115 相比, 重组。

22、菌 GS115/ GCW34 的荧光发生较大偏移, 表明在重组菌 GS115/ GCW34 的细胞表面成功地表达了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FLAG 的融合蛋白。 0029 实施例 2 : 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表面展示载体 p9KGCW34 的构建 (1) 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基因的克隆 根据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基因序列以及巴斯德毕赤酵母质粒 pPIC9K 上的多 克隆位点特征, 设计合成引物 : 引物 P2 下划线部分为Not I 酶切位点 ; 引物 P3 方框部分为EcoR I 酶切位点, 下 划线部分为Mlu I 酶切位点。以巴斯德毕赤酵。

23、母 GS115 基因组 DNA 为模板, 以 P2 和 P3 为 引物, 通过 PCR 方法扩增出壁蛋白 GCW34 基因序列, 扩增条件为 : 预变性 94 5 分钟 ; 再进 行 30 个以下循环 : 94变性 30 秒、 55退火 30 秒、 72延伸 1 分钟 30 秒 ; 最后 72延伸 7 分钟。得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基因片段。 0030 (2) 表面展示表达载体 p9KGCW34 的构建 将壁蛋白 GCW34 基因的 PCR 产物用EcoR I 和Not I 双酶切, 酶切的产物与巴斯德毕赤 酵母表达质粒pPIC9K的EcoR I和Not I双酶切产物连接, 得到。

24、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 示表达质粒 p9KGCW34。将得到的 p9KGCW34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 Top10F。用 50mg/L 氨 苄青霉素的 LB 平板筛选转化子, 挑取氨苄青霉素抗性阳性的转化子, 提取质粒, 通过EcoR I 和Not I 双酶切鉴定并测序, 结果表明壁蛋白 GCW34 基因序列正确插入。 0031 实施例 3 : 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表面展示载体 pZAGCW34 的构建 (1) 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基因的克隆 根据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基因序列以及巴斯德毕赤酵母质粒 pPIC9K 上的多 克隆位点特征, 设计合成引物 。

25、: P2 : 5 - TATATAGCGGCCGCTCAAATCAAAAAGTG -3 (SEQ NO : 3) P4 : 5 CGCGCTCGAGGAAGAAAAATACCAA -3 (SEQ NO : 6) 引物 P2 下划线部分为Not I 酶切位点 ; 引物 P4 下划线部分为Xho I 酶切位点。以毕 赤酵母 GS115 基因组 DNA 为模板, 以 P2 和 P4 为引物, 通过 PCR 方法扩增出壁蛋白 GCW34 基 因序列, 扩增条件为 : 预变性945分钟 ; 再进行30个以下循环 : 94变性30秒、 55退火 30 秒、 72延伸 1 分钟 30 秒 ; 最后 72延伸。

26、 7 分钟。得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基 说 明 书 CN 102260331 A CN 102260335 A5/7 页 7 因片段。 0032 (2) 表面展示表达载体 pZAGCW34 的构建 将壁蛋白 GCW34 基因的 PCR 产物用Xho I 和Not I 双酶切, 酶切的产物与巴斯德毕赤 酵母表达质粒 pPICZA 的Xho I 和Not I 双酶切产物连接, 得到重组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表 达质粒 pZAGCW34。将得到的 pZAGCW34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 Top10F。用含 100mg/ L Zeocin 的 LB 平板筛选转化子, 挑取 Zeocin 抗性阳。

27、性的转化子, 提取质粒, 通过Xho I 和 Not I 双酶切鉴定并测序, 结果表明壁蛋白 GCW34 基因序列正确插入。 0033 实施例 4 : 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表面展示载体 pGAGCW34 的构建 (1) 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基因的克隆 根据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基因序列以及毕赤酵母质粒 pPIC9K 上的多克隆位 点特征, 设计合成引物 : P2 : 5 - TATATAGCGGCCGCTCAAATCAAAAAGTG -3 (SEQ NO : 3) P4 : 5 CGCGCTCGAGGAAGAAAAATACCAA -3 (SEQ NO :。

28、 6) 引物 P2 下划线部分为Not I 酶切位点 ; 引物 P4 下划线部分为Xho I 酶切位点。以毕 赤酵母 GS115 基因组 DNA 为模板, 以 P2 和 P4 为引物, 通过 PCR 方法扩增出壁蛋白 GCW34 基 因序列, 扩增条件为 : 预变性945分钟 ; 再进行30个以下循环 : 94变性30秒、 55退火 30 秒、 72延伸 1 分钟 30 秒 ; 最后 72延伸 7 分钟。得到巴斯德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基 因片段。 0034 (2) 表面展示表达载体 pGAGCW34 的构建 将壁蛋白 GCW34 基因的 PCR 产物用Xho I 和Not I 双酶切,。

29、 酶切的产物与巴斯德毕赤 酵母表达质粒 pGAPZA 的Xho I 和Not I 双酶切产物连接, 得到重组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表 达质粒 pGAGCW34。将得到的 pGAGCW34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 Top10F。用含 100mg/ L Zeocin 的 LB 平板筛选转化子, 挑取 Zeocin 抗性阳性的转化子, 提取质粒, 通过Xho I 和 Not I 双酶切鉴定并测序, 结果表明壁蛋白 GCW34 基因序列正确插入。 0035 实施例 5 : 利用 p9KGCW34 表面展示系统展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 B (1)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 B 基因的克隆 根据含有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 B。

30、(CALB, 基因序列如 SEQ NO : 7 所示) 基因序列的质 粒 pKNS-CALB 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的特征, 采用EcoR I 和Mlu I 进行双酶切, 得到 FLAG-CALB 融合蛋白的 DNA 序列。 0036 (2) 利用 p9KGCW34 表面展示表达载体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南极假丝 酵母脂肪酶 B 将 FLAG-CALB 融合蛋白的 DNA 序列的EcoR I 和Mlu I 双酶切产物与 p9KGCW34 载体 的EcoR I 和Mlu I 双酶切产物连接, 得到重组质粒 p9KGCW34-CALB, 转化大肠杆菌宿主 Top10F。挑取阳性转化子提取质粒。

31、, 通过EcoR I 和Mlu I 双酶切鉴定并测序, 测序结果表 明壁蛋白 CALB 基因序列正确插入。 0037 将重组质粒 p9KGCW34-CALB 转化毕赤酵母 GS115, 通过 MD 平板筛选转化子。转化 子在 MD 平板上生长 48h 后, 随机挑取 His+转化子转接至三丁酸甘油酯乳化平板进行鉴定。 阳性转化子GS115/GCW34-CALB菌落在平板上形成明显的水解圈 (图3) , 表明CALB在巴斯德 毕赤酵母中表达, 并且表现出脂肪酶水解活性。 说 明 书 CN 102260331 A CN 102260335 A6/7 页 8 0038 将阳性转化子 GS115/GC。

32、W34-CALB 接种于 50mL BMGY 培养基中, 30, 200rpm 振荡 培养 16-20h 至 OD600到 2-6。离心收集菌体, 再将其悬浮于 BMMY 培养基中, 稀释至 OD600为 1, 继续振荡培养, 每隔 24h 向 BMMY 培养基中补加 1% 的甲醇进行诱导表达。发酵 96h 后, 10000rpm 离心收集菌体, 采用 -1,3- 葡聚糖酶法方法提取细胞壁蛋白, 进行 SDS 电泳, 并 用 anti-FLAG 抗体进行 Western blot 验证, 结果表明 CALB 成功地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 表面得到展示。用 anti-FLAG 抗体进行免疫反应后,。

33、 采用荧光显微镜对 GS115/GCW34-CALB 和对照菌株GS115进行分析比较 (图4) , 结果显示, GS115/GCW34-CALB的细胞表面可发出明 显的荧光, 而对照菌 GS115 的细胞表面则几乎没有荧光。表明在 GS115/GCW34-CALB 的细胞 表面成功地展示了 FLAG-CALB 的融合蛋白。 0039 (3) 阳性转化子 GS115/GCW34-CALB 的发酵与脂肪酶活性的测定 将阳性转化子 GS115/GCW34-CALB 接种于 50mL BMGY 培养基中, 30, 200rpm 振荡培养 16-20h 至 OD600到 2-6。离心收集菌体, 再将其。

34、悬浮于 BMMY 培养基中, 稀释至 OD600为 1, 继 续振荡培养, 每隔 24h 向 BMMY 培养基中补加 1% 的甲醇进行诱导表达。每 24h 取样, 利用分 光光度法测定脂肪酶的酶活力 : 在 1mL 50mM Tris-HCl (pH 8.0) 、 1.25mM pNPB 的反应体系 中加入 10L 菌体悬液, 45反应 5min, 测定 OD405值。1 个酶活力单位定义为每分钟水解 底物生成 1mol 对硝基苯酚所需的酶量。 0040 脂肪酶活性测定的结果 (图 5) 显示, GS115/GCW34-CALB 的菌体酶活随着发酵时间 的增加逐渐升高, 到 96h 可达 16。

35、58U/g, 而对照菌 GS115 的菌体则几乎没有酶活。表明 CALB 被以活性形式成功地展示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 0041 实施例 6 : 利用 p9KGCW34 表面展示表达载体展示米黑根毛霉脂肪酶 (1) 根据含有米黑根毛霉脂肪酶 (RML) 基因序列的质粒 pKFS-RML 的序列特征, 设计并 合成引物 : P5 : GCGGGAATTCGATTACAAGGATGATGACGATAAGGTTCCAATTAAGAGAC AATCTAACT (SEQ NO : 8) P6 : GCGCACGCGTAGTACACAAACCAGTGTTAATACCA (SEQ NO : 9) 其中 。

36、P5 下划线部分为EcoR I 识别位点, 斜体部分为 FLAG 标签序列 ; P6 中下划线部分 为Mlu I 位点。通过 PCR 方法扩增出 RML 基因序列, 扩增条件为 : 预变性 94 5 分钟 ; 再进 行 30 个以下循环 : 94变性 30 秒、 55退火 1 分钟、 72延伸 1 分钟 45 秒 ; 最后 72延伸 10 分钟。得到 FLAG-RML 基因片段。测序结构显示 RML 基因 (SEQ NO : 10) 被正确扩增 : (2) 利用 p9KGCW34 表面展示表达载体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 RML 将 FLAG-RML 融合蛋白的 DNA 序列的EcoR I。

37、 和Mlu I 双酶切产物与 p9KGCW34 载体的 EcoR I和Mlu I双酶切产物连接, 得到重组质粒p9KGCW34-RML, 转化大肠杆菌宿主Top10F。 挑取阳性转化子提取质粒, 通过EcoR I 和Mlu I 双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 p9KGCW34-RML 转化毕赤酵母 GS115, 通过 MD 平板筛选转化子。转化子在 MD 平板上生长 48h 后, 随机挑取 部分转化子转接至三丁酸甘油酯乳化平板进行鉴定。 在三丁酸甘油酯乳化平板上形成明显 水解圈的转化子为阳性转化子 GS115/GCW34-RML。 0042 实施例 7 : 利用 p9KGCW34 表面展示表达载体展示。

38、碱性木聚糖酶 (1) 根据含有碱性木聚糖酶基因 (XYN) 序列的质粒 pPIC9K-XYN 的序列特征, 设计并合 成引物 : 说 明 书 CN 102260331 A CN 102260335 A7/7 页 9 P7 : CGTGAATTCATGATTACTTTGTTTAAGAAGCC (SEQ NO : 11) P8 : GATACGCGTTTAATCAATAATTCTCCAG (SEQ NO : 12) 其中 P7 下划线部分为EcoR I 识别位点 ; P8 中下划线部分为MluI 位点。通过 PCR 方 法扩增出XYN基因序列, 扩增条件为 : 预变性945分钟 ; 再进行35个以。

39、下循环 : 94变性 30 秒、 55退火 1 分钟、 72延伸 2 分钟 ; 最后 72延伸 10 分钟。得到 XYN 基因片段。测 序结构显示 XYN 基因 (SEQ NO : 13) 被正确扩增 : (2) 利用 p9KGCW34 表面展示表达载体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 XYN 将 XYN 序列的EcoR I 和MluI 双酶切产物与 p9KGCW34 载体的EcoR I 和MluI 双酶切 产物连接, 得到重组质粒 p9KGCW34-XYN, 转化大肠杆菌宿主 Top10F。挑取阳性转化子提取 质粒, 通过EcoR I 和MluI 双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 p9KGCW34-XYN。

40、 转化毕赤酵母 GS115, 通过 MD 平板筛选转化子。转化子在 MD 平板上生长 48h 后, 随机挑取部分转化子进行菌落 PCR 和测序鉴定 p9KGCW34-XYN 阳性转化子。 0043 实施例 8 : 本发明所述壁蛋白所构建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与用 Pir 蛋白所构建的巴 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效果比较。 0044 1、 实验材料 (1) 本发明所述壁蛋白所构建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 GS115/GCW34-CALB, 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 5。 0045 (2) 用 Pir 蛋白所构建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 GS115/GCW34-CALB 中的锚定。

41、蛋白用 Pir1 或 Pir2 替换, 得到 GS115/ Pir1-CALB 和 GS115/ Pir2-CALB, 方法如下 : pZA/Pir1和pZA/Pir2表达载体的构建 : 详见Khasa YP的报道(Khasa YP, et al. Isolation of Pichia pastoris PIR genes and their utilization for cell surface display and recombinant protein secretion. Yeast. 2010. (published online). pZA/Pir1-CALB 和 pZA/P。

42、ir2-CALB 的构建 : 将 CALB 基因 (SEQ NO : 7) 分别插入到 pZA/Pir1 和 pZA/Pir2 中 (sfu 1 和Not 1 双酶切) 。 0046 GS115/ Pir1-CALB 和 GS115/ Pir2-CALB : 将 pZA/Pir1-CALB 和 pZA/ Pir2-CALB 分别转化毕赤酵母 GS115, 用含 100mg/L Zeocin 的 YPD 平板筛选阳性转化子。 0047 2、 实验方法 GS115/GCW34-CALB 、 GS115/ Pir1-CALB 和 GS115/ Pir2-CALB 在分别 BMMY 培养基中 诱导表达。

43、后, 测定菌体的 CALB 酶活, 方法参见实施例 5。 0048 3、 实验结果 结果如图 6 所示, GS115/ Pir1-CALB 和 GS115/ Pir2-CALB 的菌体酶活仅为 GS115/ GCW34-CALB 的 12.67% 和 5.73%。 说 明 书 CN 102260331 A CN 102260335 A1/10 页 10 SEQUENCE LISTING 华南理工大学 毕赤酵母壁蛋白 Gcw34 及其表面展示系统和构建方法 13 PatentIn version 3.3 1 451 PRT 巴斯德毕赤酵母 (Pichia pastoris) 1 Glu Glu 。

44、Lys Tyr Gln Lys Leu Asp Leu Lys Arg Ile Asp Lys Asp Tyr 1 5 10 15 Tyr Ala Val Asp Val Lys Val Gly Ser Asp Glu Gln Glu Ile Lys Glu 20 25 30 Val Leu Ile Asp Thr Gly Ser Ser Asp Phe Trp Ile Leu Asp Lys Ser 35 40 45 Phe Cys Asn Ser Pro Thr Ser Glu Glu Glu Glu Asn Ser Asn Gly Arg 50 55 60 Ser Asn Lys Glu。

45、 Ser Cys Gly Val Tyr Gly Ser Phe Asp Ser Asn Lys 65 70 75 80 序 列 表 CN 102260331 A CN 102260335 A2/10 页 11 Ser Glu Thr Phe Gln Ala Thr Gly Gln Val Phe Asp Ala Ala Tyr Gly 85 90 95 Asp Thr Thr Ala Glu Ser Thr Gly Ser Ser Gly Val Arg Gly Ile Asp 100 105 110 Gln Leu Arg Val Gly Asp Ile His Ile Glu Glu L。

46、eu Tyr Phe Gly Leu 115 120 125 Val Thr Asn Thr Thr Ser Leu Pro Pro Val Leu Gly Ile Ala Gln Leu 130 135 140 Ser Glu Glu Phe Ser Asn Asn Ser Tyr Pro Asn Phe Pro Tyr Gln Met 145 150 155 160 Lys Glu Glu Gly Leu Ile Asp Val Val Ala Tyr Ser Leu Ser Leu Gly 165 170 175 Gln Ser Lys Gly Glu Leu Leu Phe Gly A。

47、la Met Asp His Ser Lys Tyr 180 185 190 Asn Gly Thr Leu Leu Lys Ala Pro Ile Leu Gln Ala Gly Thr Pro Gly 195 200 205 Met Gln Val Leu Leu Thr Gly Val Ala Leu Thr Asn Gly Ser Ser Ser 210 215 220 Val Phe Asn Glu Thr Asp Asn Lys Gly Phe Ile Tyr Phe Asp Ser Gly 225 230 235 240 序 列 表 CN 102260331 A CN 10226。

48、0335 A3/10 页 12 Thr Thr Ala Ser Thr Leu Pro Ser Glu His Phe Asp Asp Leu Phe Asn 245 250 255 His His Gly Trp Ala Tyr Asp Gly Asp Thr Leu Thr Tyr Ser Ile Gln 260 265 270 Cys Asp Ser Glu Gly Glu Lys Ser Leu Leu Asp Phe Thr Leu Glu Tyr 275 280 285 Thr Ile Ala Gly Asn Ile Val Ile Lys Val Pro Phe Glu Asp Ile Ile 290 29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