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872176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36062.7

申请日:

2015.05.09

公开号:

CN104831224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3C 4/10申请日:20150509|||公开

IPC分类号:

C23C4/10; C23C4/06; C23C4/12; C22C29/08; B22F9/08; B22F9/04; B82Y40/00(2011.01)I; B82Y30/00(2011.01)I

主分类号:

C23C4/10

申请人:

芜湖鼎恒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程敬卿

地址:

241000安徽省芜湖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区中小企业创业园11号厂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WC占53.95%、Co占13%、B占16%、Ni占16%、微量元素占1.05%;所述微量元素为Si、Cr、Mn和C。本发明制得的纳米材料形貌均匀、颗粒完整具有较好的组织结构和较好的宏观性能,硬度高、耐磨性好,耐蚀、抗高温氧化等性能优良,结合强度高、组织致密度较好,涂层密度在8.60g/cm3左右,涂层厚度达3毫米,与传统合金材料相比有着很大的进步,是现代机械制造和磨损件修复再用的重要材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WC占53.95%、Co占13%、B占16%、Ni占16%、微量元素占1.05%;
所述微量元素为Si、Cr、Mn和C。

2.
  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气雾化法制得WC-Co-B-Ni的纳米球;
(2)采用活性剂保护法混合Si、Cr、Mn和C制得纳米粉末。

说明书

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喷涂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喷涂技术是利用热源将喷涂材料加热至溶化或半溶化状态,并以一定的速度喷射沉积到经过预处理的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热喷涂技术在普通材料的表面上,制造一个特殊的工作表面,使其达到:防腐、耐磨、减摩、抗高温、抗氧化、隔热、绝缘、导电、防微波辐射等一系多种功能,使其达到节约材料,节约能源的目的,我们把特殊的工作表面叫涂层,把制造涂层的工作方法叫热喷涂。
喷涂过程中基体表面受热的程度较小而且可以控制,因此可以在各种材料上进行喷涂(如金属,陶瓷,玻璃,布疋,纸张,塑料等),并且对基材的组织和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工件变形也小。另外,热喷涂需要的设备简单,操作灵活,既可对大型构件进行大面积喷涂,也可在指定的局部进行喷涂;既可在工厂室内进行喷涂也可在室外现场进行施工。
正因为热喷涂技术有如此多的优点,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热喷涂技术发展迅速,喷涂设备不断更新,喷涂方法也得到了很大优化,然而,传统的喷涂技术使用的材料结合强度差、气孔率高、耐磨性差,阻碍了热喷涂技术的普及和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涂层耐磨性较差,硬度较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其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WC占 53.95%、Co占13%、B占16%、Ni占16%、微量元素占1.05%。
WC为黑色六方晶系结晶,呈灰色,为带有金属光泽的粉末,显微硬度达17800MPa。WC质硬、弹性率也大,可有效提高纳米涂层硬度和耐磨性。
钴基合金或含钴合金钢综合力学性能优异,是常用作燃汽轮机的叶片、叶轮、导管、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导弹的部件和化工设备中各种高负荷的耐热部件以及原子能工业的重要金属材料。Co作为粘结剂能保证硬质合金有一定的韧性。
将Ni混入纳米涂层中可以提高纳米涂层机械强度。
所述微量元素为Si、Cr、Mn和C。Cr涂在工件表面,可以提高工件的耐腐性。
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气雾化法制得WC-Co-B-Ni的纳米球;
(2)采用活性剂保护法混合Si、Cr、Mn和C制得纳米粉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得的纳米材料形貌均匀、颗粒完整具有较好的组织结构和较好的宏观性能,硬度高、耐磨性好,耐蚀、抗高温氧化等性能优良,结合强度高、组织致密度较好,涂层密度在8.60g/cm3左右,涂层厚度达3毫米,与传统合金材料相比有着很大的进步,是现代机械制造和磨损件修复再用的重要材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组织结构及晶体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和创作特征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其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WC占53.95%、Co占13%、B占16%、Ni占16%、微量元素占1.05%。
所述微量元素为Si、Cr、Mn和C。
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气雾化法制得WC-Co-B-Ni的纳米球;
(2)采用活性剂保护法混合Si、Cr、Mn和C制得纳米粉末。
结合图1,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以20Cr钢为基体的棍类工件上制得WC-Co-B-Ni涂层,带有所述涂层的基体与无所述涂层的基体的结合强度、显微硬度、气孔率以及抗磨粒磨损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WC-Co-B-Ni纳米涂层与20Cr钢基体的性能对比实验结果:

实验组编号孔隙率(AREA%)结合强度(MPa)显微硬度(HV)10.76272.5114620.75673.5101330.62671.5121340.54872.41167平均值0.67372.51135对比组0.79963.2896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以20Cr钢为基体的棍类工件上制得WC-Co-B-Ni涂层,带有所述涂层的基体与无所述涂层的基体的磨损量对比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WC-Co-B-Ni纳米涂层与20Cr钢基体的磨损量对比实验结果:
实验组编号磨损前(g)磨损后(g)磨损量(g)169.563269.56200.0012269.789369.78810.0012369.763269.76240.0008对比组69.347869.33470.0131

由表1和表2可见,WC-Co-B-Ni纳米涂层的综合性能优异,耐磨性好,实验证明WC-Co-B-Ni纳米涂层硬度可达HRC55,涂层厚度可达3毫米,适合多种钢材如:20Cr、12CrNi3A、5CrMnMo、5CrNiMo、4CrMnSiMoV、5Cr2NiMoVSi等,与传 统合金材料相比有很大进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质WC-Co-B-Ni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WC占53.95、Co占13、B占16、Ni占16、微量元素占1.05;所述微量元素为Si、Cr、Mn和C。本发明制得的纳米材料形貌均匀、颗粒完整具有较好的组织结构和较好的宏观性能,硬度高、耐磨性好,耐蚀、抗高温氧化等性能优良,结合强度高、组织致密度较好,涂层密度在8.60g/cm3左右,涂层厚度达3毫米,与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