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869400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4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80121591.5

申请日:

2009.06.10

公开号:

CN102056986A

公开日:

2011.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67/02申请日:20090610|||公开

IPC分类号:

C08L67/02; C08K13/04

主分类号:

C08L67/02

申请人:

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坂田耕一; 大竹史幸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8.06.11 JP 2008-15315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李茂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在冷热循环环境下的高度的耐久性等性能、且高强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详细地为相对于(A)末端羧基量为30meq/kg以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100重量份配合(B)碳二亚胺化合物,设(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1时碳二亚胺官能团量为0.3~1.5当量的量、(C)纤维状填充剂20~100重量份、及(D)弹性体5~15重量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其相对于 (A) 末端羧基量为 30meq/kg 以下 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100 重量份, 配合以下成分而成 : (B) 碳二亚胺化合物 : 设 (A)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 1 时, 碳二亚 胺官能团量为 0.3 ~ 1.5 当量的量 ; (C) 纤维状填充剂 : 20 ~ 100 重量份 ; (D) 弹性体 : 5 ~ 15 重量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其中 (B) 碳二亚胺化合 物的分子量为 2000 以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其中 (B) 碳二亚胺 化合物为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 1 ~ 3 任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其中 (A) 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特性粘度为 0.67 ~ 0.90。
5: 根据权利要求 1 ~ 4 任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其中, (D) 弹 性体为选自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 被接枝化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 丙烯酸系橡胶为主 要成分的核壳弹性体及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一种以上。
6: 一种成型品, 其由依据 ISO527 的拉伸强度为 120MPa 以上的权利要求 1 ~ 5 任一项 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形成。
7: 一种嵌入成型品, 其将权利要求 1 ~ 5 任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 合物作为树脂材料。
8: 一种权利要求 1 ~ 5 任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其包括如下工序 : 相对于 (A) 末端羧基量为 30meq/kg 以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100 重量份, 配 合: (B) 碳二亚胺化合物 : 设 (A)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 1 时, 碳二亚 胺官能团量为 0.3 ~ 1.5 当量的量 ; (C) 纤维状填充剂 : 20 ~ 100 重量份 ; (D) 弹性体 : 5 ~ 15 重量份。
9: 一种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其包括 : 对依据 ISO527 的拉伸强度 为 120MPa 以上的权利要求 1 ~ 5 任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进行注 射成型。

说明书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且耐热冲击性优异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机械性质、 电学性质、 其它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优 异, 且加工性良好, 故作为工程塑料用于汽车部件、 电气 / 电子部件等广泛的用途。特别是 通过配合玻璃纤维等纤维状填充剂能提高耐热性和强度, 因此较多以纤维状填充剂被强化 而使用。
     特别是在汽车领域中, 较多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作为电气控制中使用的传感 器、 ECU 的壳体材料。这里, 在汽车发动机室等温度升降激烈的环境中设置的部件 ( 嵌入成 型品 ), 为了防止由于金属与树脂的线性膨胀差产生的变形而导致的裂缝, 大多通过弹性体 等改良韧性, 并提出了各种组合物。
     例如, 在日本特开平 3-285945 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 添加丙烯酸亚乙基烷基酯等弹性体, 提高了耐热冲击性。 然而, 与无添加的物质相比虽然确 认到改善效果, 但耐热冲击性仍不充分, 耐热水性也不充分。
     另外, 日本特开昭 60-210659 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添 加丙烯酸亚乙基烷基酯等弹性体与碳二亚胺, 提高了耐热水性。 然而, 该组合物虽然提高了 耐热水性但耐热冲击性不充分。
     进而, 日本特开 2001-234046 号公报中公开了由赋予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耐冲 击性的材料与芳香族多元羧酸酯化合物形成的树脂组合物的耐热冲击性优异。然而, 由于 添加芳香族多元羧酸酯化合物而存在强度、 刚性降低的问题、 还存在高温下渗出的问题。
     由此, 公知的是目前为了改良韧性而配合弹性体, 但在为了改良韧性而配合所需 量的弹性体时, 存在强度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研究得出,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冷热循环环 境下具有高度的耐久性等性能、 且高强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
     本发明人为了获得能够达成上述目的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而进 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发现以末端羧基量为 30meq/kg 以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为 主体、 向其中并用配合特定量的碳二亚胺化合物、 纤维状填充剂以及弹性体而成的组合物, 其机械物性无大幅降低, 耐热冲击性和耐水解性极为优异, 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
     相对于 (A) 末端羧基量为 30meq/kg 以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100 重量 份, 配合以下成分而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和由所述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 的成型品, 特别是嵌入成型品, 所述成分 :
     (B) 碳二亚胺化合物 : 设 (A)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 1 时, 碳 二亚胺官能团量为 0.3 ~ 1.5 当量的量 ;
     (C) 纤维状填充剂 : 20 ~ 100 重量份 ;
     (D) 弹性体 : 5 ~ 15 重量份。
     另外, 本发明为包含如下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
     (A) 末端羧基量为 30meq/kg 以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100 重量份 ;
     (B) 碳二亚胺化合物 : 设 (A)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 1 时, 碳 二亚胺官能团量为 0.3 ~ 1.5 当量的量 ;
     (C) 纤维状填充剂 : 20 ~ 100 重量份 ; 和
     (D) 弹性体 : 5 ~ 15 重量份。
     另外, 本发明为将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作为树脂材料的嵌入成 型品。
     进而, 本发明为包含如下工序的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 法:
     相对于 (A) 末端羧基量为 30meq/kg 以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100 重量 份, 配合以下成分 : (B) 碳二亚胺化合物 : 设 (A)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 1 时, 碳 二亚胺官能团量为 0.3 ~ 1.5 当量的量 ;
     (C) 纤维状填充剂 : 20 ~ 100 重量份 ;
     (D) 弹性体 : 5 ~ 15 重量份。
     进而, 本发明为包含对依据 ISO527 的拉伸强度为 120MPa 以上的上述聚对苯二甲 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型的成型品或嵌入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 提供了在冷热循环环境下高度的耐久性等性能和耐水解性优异的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作为各种成 型品、 特别是嵌入成型品是有用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对本发明的树脂材料的组成成分依次进行详细说明。首先本发明的树脂组 合物的基础树脂的 (A)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是指 : 至少包含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形成 衍生物 ( 低级醇酯等 ) 的二羧酸成分, 与至少包含碳原子数 4 的烷撑二醇 (1, 4- 丁二醇 ) 或其酯形成衍生物的二醇成分进行缩聚而获得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 聚对苯二 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不限于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可以是含有 60 摩尔%以上 ( 特别 是 75 ~ 95 摩尔%左右 ) 的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的共聚物。
     在本发明中使用如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 在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粉碎试样在苄醇中 215℃下溶解 10 分钟后, 用 0.01N 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滴定, 测定的末端羧 基量为 30meq/kg 以下, 优选为 25meq/kg 以下。
     使用末端羧基量超过 30meq/kg 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时, 不管如何控制 碳二亚胺化合物的添加量, 耐热冲击性的提高效果都降低, 另外湿热环境下由于水解而导 致强度的降低变大。另外, 末端羧基量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 但通常难以制造小于 5meq/kg 的物质, 另 外, 小于 5meq/kg 的物质与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反应进行不充分, 有可能耐热冲击性的提高 效果不充分。因此,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优选为 5meq/kg 以上, 特别是 优选为 10meq/kg 以上。
     另外, 所使用的 (A)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特性粘度 (IV) 最好是 0.67 ~ 0.90dL/g。特性粘度超过 0.90dL/g 时, 有时无法获得嵌入成型品中所需的成型时的流动 性。通过混合具有不同特性粘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例如通过混合特性粘度为 1.00dL/g 与 0.70dL/g 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可以实现 0.90dL/g 以下的特性粘度。 而且, 特性粘度例如可以在邻氯苯酚中温度 35℃的条件下测定。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 作为除对苯二甲酸及其酯形成衍生物以外的二羧 酸成分 ( 共聚单体成分 ), 例如可以示例出芳香族二羧酸成分 ( 间苯二甲酸、 邻苯二甲酸、 萘二羧酸、 二苯基醚二羧酸等的 C6 ~ C12 芳基二羧酸等 )、 脂肪族二羧酸成分 ( 琥珀酸、 己二 酸、 壬二酸、 癸二酸等 C4 ~ C16 烷基二羧酸、 环己烷二羧酸等的 C5 ~ C10 环烷基二羧酸等 )、 或它们的酯形成衍生物等。这些二羧酸成分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优选的二羧酸成分 ( 共聚单体成分 ) 包含芳香族二羧酸成分 ( 特别是间苯二甲酸 等的 C6 ~ C10 芳基二羧酸 )、 脂肪族二羧酸成分 ( 特别是己二酸、 壬二酸、 癸二酸等的 C6 ~ C12 烷基二羧酸 )。
     作为除 1, 4- 丁二醇以外的二醇成分 ( 共聚单体成分 ), 例如可列举出脂肪族二醇 成分 [ 例如, 烷撑二醇 ( 乙二醇、 丙二醇、 1, 3- 丙二醇、 1, 3- 丁二醇、 1, 6- 己二醇、 新戊二醇、 1, 3- 辛二醇等的 C2 ~ C10 烷撑二醇、 二乙二醇、 三乙二醇、 二丙二醇等的聚氧化 C2 ~ C4 烷撑 二醇等 )、 环己烷二甲醇、 氢化双酚 A 等脂环式二醇等 ]、 芳香族二醇成分 [ 双酚 A、 4, 4- 二 羟基联苯等芳香族醇、 双酚 A 的 C2 ~ C4 环氧烷加成物 ( 例如双酚 A 的环氧乙烷 2 摩尔加成 物、 双酚 A 的环氧丙烷 3 摩尔加成物等 ) 等 ] 或它们的酯形成衍生物等。这些二醇成分可 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优选的二醇成分 ( 共聚单体成分 ) 包含脂肪族二醇成分 ( 特别是 C2 ~ C6 烷撑二 醇、 二乙二醇等聚氧化 C2 ~ C3 烷撑二醇、 环己烷二甲醇等脂环式二醇 )。
     通过以所述化合物作为单体成分缩聚而生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聚合物 均可以作为本发明的 (A) 成分使用。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合物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醇酯共聚物并用也是有用的。
     本发明中使用的 (B) 碳二亚胺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具有碳二亚胺基 (-N = C = N-) 的化合物。作为碳二亚胺化合物可以使用主链为脂肪族的脂肪族碳二亚胺化合物、 主链为 脂环族的脂环族碳二亚胺化合物、 主链为芳香族的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从耐水解性观点出发优选为使用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
     作为脂肪族碳二亚胺化合物可列举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 二辛基癸基碳二亚胺 等, 作为脂环族碳二亚胺化合物可列举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等。
     作为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可列举出二苯基碳二亚胺、 二 -2, 6- 二甲基苯基碳二 亚胺、 N- 甲苯甲酰基 -N’ - 苯基碳二亚胺、 二对硝基苯基碳二亚胺、 二对氨基苯基碳二亚 胺、 二对羟苯基碳二亚胺、 二对氯苯基碳二亚胺、 二对甲氧基苯基碳二亚胺、 二 -3, 4- 二氯 苯基碳二亚胺、 二 -2, 5- 二氯苯基碳二亚胺、 二邻氯苯基碳二亚胺、 对苯撑 - 双 - 二邻甲苯甲酰基碳二亚胺、 对苯撑 - 双 -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对苯撑 - 双 - 二对氯苯基碳二亚胺、 乙 撑 - 双 - 二苯基碳二亚胺等单或二碳二亚胺化合物及聚 (4, 4’ - 二苯基甲烷碳二亚胺 )、 聚 (3, 5’ - 二甲基 -4, 4’ - 联苯甲烷碳二亚胺 )、 聚 ( 对苯撑碳二亚胺 )、 聚 ( 间苯撑碳二亚 胺 )、 聚 (3, 5’ - 二甲基 -4, 4’ - 二苯基甲烷碳二亚胺 )、 聚 ( 萘撑碳二亚胺 )、 聚 (1, 3- 二异 丙基苯撑碳二亚胺 )、 聚 (1- 甲基 -3, 5- 二异丙基苯撑碳二亚胺 )、 聚 (1, 3, 5- 三乙基苯撑 碳二亚胺 ) 和聚 ( 三异丙基苯撑碳二亚胺 ) 等聚碳二亚胺化合物, 它们还可以并用两种以 上。其中特别优选使用二 -2, 6- 二甲基苯基碳二亚胺、 聚 (4, 4’ - 二苯基甲烷碳二亚胺 )、 聚 ( 苯撑碳二亚胺 ) 和聚 ( 三异丙基苯撑碳二亚胺 )。
     另外, 作为 (B) 碳二亚胺化合物优选使用分子量为 2000 以上。分子量小于 2000 时, 熔融混炼时、 成型时的滞留时间长等情况下, 有可能产生气体、 臭气。
     (B) 碳二亚胺化合物的配合量在 (A)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 1 时碳二亚胺官能团量为 0.3 ~ 1.5 当量的量。
     (B) 成分过少时无法获得作为本发明目的的耐热冲击性改良效果。 另外, 过多时流 动性降低, 混合时或成型加工时易引起凝胶成分、 碳化物的生成, 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等机 械特性降低, 或者湿热下强度发生急剧的降低。这是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与玻 璃纤维的附着性被 (B) 成分阻碍。优选配合量为碳二亚胺官能团量 0.5 ~ 1.5 当量的量, 进一步优选为 0.8 ~ 1.2 当量的量。 作为本发明使用的 (C) 纤维状填充剂可列举出玻璃纤维、 碳纤维、 钛酸钾纤维、 二 氧化硅 - 氧化铝纤维、 氧化锆纤维、 金属纤维、 有机纤维等, 优选为玻璃纤维。
     作为玻璃纤维可以优选使用公知的玻璃纤维的任意一种, 而与玻璃纤维直径, 圆 筒、 茧形截面、 椭圆截面等形状, 或者短玻璃丝、 粗纱等制造中使用时的长度, 玻璃切割的方 法无关。本发明中玻璃的种类没有限定, 从品质上优选使用 E 玻璃、 组成中含锆元素的耐腐 蚀玻璃。
     另外, 本发明中以提高纤维状填充剂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特性为目的, 特别优选使 用以氨基硅烷化合物、 环氧化合物等有机处理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纤维状填充剂, 特别优 选使用以加热减量值显示的有机处理剂量为 1 重量%以上的玻璃纤维。作为所述纤维状填 充剂使用的氨基硅烷化合物、 环氧化合物可以优选使用公知的任意一种, 不取决于本发明 纤维状填充剂的表面处理中使用的氨基硅烷化合物、 环氧化合物的种类。
     (C) 纤维状填充剂相对于 (A)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100 重量份使用 20 ~ 100 重量份。 少于所述范围时伴随冷热循环的线性膨胀变化大, 从耐热冲击性上不优选。 超 过所述范围而配合时, 材料的容许变形量降低, 从耐热冲击性上不优选。优选为 20 ~ 80 重 量份, 特别是优选为 30 ~ 60 重量份。
     另外, 本发明中也可以并用配合不能形成如 (C) 成分那样纤维状的形态的非纤维 状填充剂, 即板状、 粒状的无机填充剂、 它们的混合物等, 作为所述非纤维状填充剂可列举 出玻璃薄片、 玻璃珠、 云母、 滑石、 炭黑、 碳酸钙等。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 (D) 弹性体, 理想的为热塑性弹性体、 核壳弹性体。作为热塑 性弹性体可列举出接枝化的烯烃系、 苯乙烯系、 聚酯系的弹性体。
     (D) 弹性体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100 重量份为 5 ~ 15 重量 份, 优选为 5 ~ 10 重量份。少于 5 重量份则得不到耐热冲击性改善效果, 多于 15 重量份则
     强度会降低。
     作为接枝化的烯烃系弹性体优选以乙烯和 / 或丙烯为主要成分的共聚物, 可以优 选利用 (a-1) 乙烯 - 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共聚物或由 (a-2)α- 烯烃与 α, β- 不饱和酸的缩 水甘油酯形成的烯烃系共聚物、 (b) 主要为以下述通式 (1) 所示的重复单元组成的聚合物 或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支链或交联结构化学键合而成的接枝共聚物。
     [ 化学式 1]
     ( 其中, R 表示氢或低级烷基, X 表示选自 -COOCH3、 -COOC2H5、 -COOC4H9、 -COOCH2CH(C -C6H5、 -CN 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基团 ) 2H5)C4H9、
     所述接枝共聚物对耐热冲击性的改善特别有效。
     作为 (a-1) 乙烯 - 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共聚物的具体例子, 可列举出乙烯 - 丙烯酸 共聚物、 乙烯 -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乙烯 - 丙烯酸 -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乙烯 - 丙烯酸乙酯 共聚物、 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乙烯 - 醋酸乙烯酯 -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无规共聚物, 进一步可以将这些共聚物混合使用。另外, 作为构成 (a-2) 的烯烃系共聚物的一方的单体 即 α- 烯烃可列举出乙烯、 丙烯、 1- 丁烯等, 优选使用乙烯。 另外, 作为构成 (a-2) 成分的其 它单体即 α, β- 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为下述通式 (2) 所示的化合物, 例如可列举出丙烯 酸缩水甘油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乙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 特别优选使用甲基丙烯 酸缩水甘油酯。
     [ 化学式 2]
     ( 其中, R1 表示氢原子或低级烷基 )
     由 α- 烯烃 ( 例如乙烯 ) 与 α, β- 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形成的烯烃系共聚物 可以通过通常熟知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共聚而获得。 α- 烯烃和 α, β- 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 酯的比率优选为 α- 烯烃 70 ~ 99 重量%, α, β- 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 1 ~ 30 重量%。
     接着, 与该烯烃系共聚物 (a-1) 或 (a-2) 接枝聚合的聚合物或共聚物 (b), 为以所 述通式 (1) 所示的重复单元的一种构成的均聚物或以二种以上构成的共聚物, 例如可列举 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丙烯酸乙酯、 聚丙烯酸丁酯、 聚丙烯酸 -2- 乙基己酯、 聚苯乙烯、 聚 丙烯腈、 丙烯腈 - 苯乙烯共聚物、 丙烯酸丁酯 -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丙烯酸丁酯 - 苯乙 烯共聚物等, 特别优选丙烯酸丁酯 -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这些聚合物或共聚物 (b) 也 可以通过对应的乙烯基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调制。
     本发明优选使用的接枝共聚物并非单独使用所述 (a-1) 或 (a-2) 的烯烃系共聚物
     或 (b) 的 ( 共 ) 聚合物, 而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接枝共聚物, 且通过具有所述接枝结构获得了 单独配合 (a-1)、 (a-2) 或 (b) 而无法获得的显著效果所述接枝聚合物的特征为 (a-1) 或 (a-2) 的共聚物和 (b) 的 ( 共 ) 聚合物至少在一个位点具有化学键合的支链或交联结构。 这里, 用于构成接枝共聚物的 (a-1) 或 (a-2) 与 (b) 的适宜比例为 95 ∶ 5 ~ 5 ∶ 95( 重量 比 ), 优选为 80 ∶ 20 ~ 20 ∶ 80。
     接着作为苯乙烯系弹性体, 可例示为以苯乙烯、 α- 甲基苯乙烯、 乙烯基甲苯等芳 香族乙烯基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构成的硬链段、 和以选自 α- 烯烃 ( 乙烯、 丙烯、 1- 丁烯、 1- 己烯、 1- 辛烯等 α-C2-12 烯烃等 )、 二烯系单体 ( 丁二烯、 异戊二烯等 ) 等中的至少一种 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构成的软链段的嵌段或接枝共聚物 ( 或其加氢物 ) 等。
     另外, 所述苯乙烯系弹性体使用以 ( 甲基 ) 丙烯酸、 无水马来酸等酸或酸酐改性的 酸改性弹性体、 具有缩水甘油基、 环氧基的共聚性单体 (( 甲基 ) 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 ), 也 可以为将弹性体的不饱和键环氧化而获得的环氧改性弹性体等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弹性 体。
     作为代表性的苯乙烯系弹性体可例示为苯乙烯 - 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 苯 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BS)、 苯乙烯 - 异戊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IS) 等 ]、 加氢嵌段共聚物 [ 苯乙烯 - 乙烯· 丁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 或氢化 ( 苯乙烯 - 丁二 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EBS)、 苯乙烯 - 乙烯· 丙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 或氢化 ( 苯乙 烯 - 异戊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EPS)、 苯乙烯 - 乙烯·乙烯·丙烯 - 苯乙烯嵌段共 聚物 (SEEPS)、 无规苯乙烯 - 丁二烯共聚物的加氢聚合物等 ]、 它们的共聚物中导入官能团 ( 环氧基、 羧基、 酸酐基等 ) 的改性共聚物 [ 二烯的不饱和键被环氧化的环氧化苯乙烯 - 二 烯共聚物 ( 环氧化苯乙烯 - 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其加氢聚合物等 ) 等 ]。 另外, 核壳系弹性体为具有以核层 ( 核部 )、 包覆该核层 ( 核层的表面 ) 的一部 分或全部的壳层构成的多层结构的聚合物。核壳系弹性体优选核层为橡胶成分 ( 软质成 分 ) 构成, 特别是丙烯酸系橡胶。橡胶成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为例如小于 0 ℃ ( 例 如, -10℃以下 ), 优选为 -20℃以下 ( 例如, -180 ~ -25℃左右 ), 进一步优选为 -30℃以下 ( 例如, -150 ~ -40℃左右 )。
     作为橡胶成分的丙烯酸系橡胶为以丙烯酸系单体 〔特别是丙烯酸烷酯 ( 丙烯酸丁 酯等丙烯酸 C1 ~ C12 烷基酯, 优选为丙烯酸 C1 ~ C8 烷基酯, 进一步优选为丙烯酸 C2 ~ C6 烷 基酯 ) 等丙烯酸酯〕 为主要成分的聚合物。丙烯酸系橡胶可以为丙烯酸系单体均聚物或共 聚物 ( 丙烯酸系单体之间的共聚物, 丙烯酸系单体与其它含不饱和键单体的共聚物等 ), 也 可以为丙烯酸系单体 ( 和其它含不饱和键单体 ) 与交联制单体的共聚物。
     核壳系弹性体的壳层使用乙烯基系聚合物。 乙烯基系聚合物使选自芳香族乙烯基 单体、 氰化乙烯基单体、 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 及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单体聚合或共 聚而得到。所述核壳型共聚物的橡胶层和壳层通过通常的接枝共聚键合。该接枝共聚化根 据需要, 在橡胶层的聚合时添加与壳层反应的接枝交叉剂, 提供橡胶层反应基后形成壳层 而获得。
     另外, 聚酯系弹性体可分类为聚醚型和聚酯型, 只要其弯曲弹性率为 1000MPa 以 下, 优选为 700MPa 以下, 则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弯曲弹性率超过 1000MPa, 得不到充分的柔 软性。聚醚型是指用芳香族聚酯作为硬链段、 用由氧化烷撑二醇的聚合物与二羧酸形成的
     聚酯作为软链段的聚酯弹性体。 作为硬链段中的芳香族聚酯单元是指二羧酸化合物与二羟 基化合物的缩聚、 羟基羧酸化合物的缩聚或者这三组分化合物的缩聚物。例如使用聚对苯 二甲酸丁二醇酯等作为硬链段。 作为软链段, 使用由聚烷撑醚与二羧酸的缩聚的化合物。 例 如, 使用由四氢呋喃衍生的聚氧化 -1, 4- 丁二醇的酯化合物。作为上述聚醚弹性体例如市 售有东洋纺织 ( 株 ) 制ペルプレン P-30B、 P-70B、 P-90B、 P-280B, 东レデユポン ( 株 ) 制ハ イトレル 4057、 4767、 6347、 7247、 チコナ ( 株 ) 制ライトフレツクス 655 等。
     聚酯型是指用芳香族聚酯作为硬链段、 用非晶性聚酯作为软链段的聚酯弹性体。 硬链段中的芳香族聚酯单元和上述聚醚型一样。软链段是内酯开环聚合物, 即聚内酯或由 脂肪族二羧酸与脂肪族二醇衍生的脂肪族聚酯。作为聚酯型弹性体, 例如市售有东洋纺织 ( 株 ) 制ペルプレン S-1002、 S-2002 等。
     本发明组合物中根据其目的为了进一步赋予所需的特性, 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 的范围内, 可以配合通常添加于热塑性树脂及热固化性树脂等公知的物质, 即抗氧化剂、 耐 热稳定剂、 紫外线吸收剂等稳定剂、 抗静电剂、 染料、 颜料等着色剂、 润滑剂、 增塑剂及结晶 化促进剂、 结晶成核剂、 环氧化合物等。
     特别是抗静电剂、 着色剂、 润滑剂、 增塑剂大多含有羧基、 羟基、 氨基, 有与碳二亚 胺基反应的可能性, 因此最好是尽量不含这样的官能团的物质。
     本发明中为了提高成型性, 可能添加脱模剂。 可优选使用任意一种脱模剂, 例如可 列举出烯烃系聚合物、 脂肪酸酰胺化合物、 脂肪酸酯化合物等。 特别是优选为使用推测与碳 二亚胺化合物的反应性低的烯烃系聚合物、 依据油化学协会法 2, 4, 9, 2-71( 吡啶 - 醋酸酐 法 ) 测定的羟基值为 100 以下的脂肪酸酯化合物。
     优选为不使用含羧基、 羟基或氨基的添加剂。
     本发明使用的树脂组合物的调制可以使用作为现有的树脂组合物调制法通常使 用的设备和方法而容易地调制。例如, 1) 将各成分混合后通过单螺杆或双螺杆的挤出机混 炼挤出调制颗粒然后成型的方法, 2) 暂时调制组成不同的颗粒, 该颗粒以规定量混合供给 到成型机而成型后得到目标组成的成型品的方法, 3) 向成型机中直接投料各成分的 1 种或 2 种以上的方法等可以使用任意一种。 另外, 从谋求这些成分均匀配合的观点出发树脂成分 的一部分作为细粉体与其以外的成分混合添加的方法为优选的方法。
     通过挤出机混炼而颗粒化时, 优选为设定挤出机料筒温度使挤出机中的树脂温度 为 240 ~ 300℃。进一步优选为 250 ~ 270℃。低于 240℃时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 碳二亚胺的反应不充分因此耐水解性、 耐热冲击性不足, 或者有可能由于熔融物粘度高会 导致纤维状填充剂折断而无法得到所需的机械物性。 超过 300℃时易于发生树脂的分解, 有 可能耐水解性、 耐热冲击性不足。
     成型时也一样, 优选为设定成形机料筒温度使成型机中的树脂温度为 240 ~ 300℃。进一步优选为 250 ~ 270℃。如果在该范围外则和上述一样, 有各物性不足的可能。 另外, 注射成型时的模具的温度优选为 40 ~ 100℃, 进一步优选为 60 ~ 90℃的范围。低 于 40℃时发生后收缩而产生变形, 得不到目标形状, 或者有耐热冲击性不足的可能。超过 100℃时需要长时间的成型周期而降低量产性。
     另外, (B) 碳二亚胺化合物可以配合以树脂为基体的母料, 使用母料在实际处理的 方面还有很多方便之处。优选使用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母料, 但也可以使用利用其它树脂调制的母料。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母料时, 可以调整为规定的 配合量范围内。母料可以是在熔融混炼时预先投入制成均匀颗粒。另外, 也可以使碳二亚 胺化合物以外的成分通过预先熔融混炼等制成均匀颗粒, 在成型时与碳二亚胺化合物的母 料颗粒干混, 将所得的颗粒混合品用于成型。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依据 ISO11443 在温度 260℃、 剪切速度 1000sec-1 时的熔融 粘度可以为 300Pa·s 以下。进而可以为 250Pa·s 以下。熔融粘度不在 300Pa·s 以下时 流动性不足, 树脂有时无法填充到模具。
     另外, 根据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 依据 ISO527 的拉伸强度可以达到 120MPa 以上, 特别是 130MPa 以上。
     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在各种嵌入注射成型品中特别有用。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1 ~ 5, 比较例 1 ~ 4
     称 量 表 1 所 示 成 分 后 干 混, 使 用 30mmΦ 双 螺 杆 挤 出 机 (( 株 ) 日 本 制 钢 所 制 TEX-30) 熔融混炼而作成颗粒 ( 料筒温度 260℃、 喷出量 15kg/h、 螺杆转速 150rpm)。接着, 从该颗粒作成各试验片而测定各种物性。结果汇总示于表 1。
     另外, 使用成分的详细内容、 物性评价的测定法如下所述。 (A)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A-1) 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制, 特性粘度 0.69, 末端羧基量 24meq/kg ·(A-2) 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制, 特性粘度 0.70, 末端羧基量 44meq/kg (B) 碳二亚胺化合物 ·(B-1) 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 : ラインケミ一ジヤパン ( 株 ) 制, スタバツクゾ一ル P ·(B-2) 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 : ラインケミ一ジヤパン ( 株 ) 制, スタバツクゾ 一ル P400
     (C) 玻璃纤维
     ·(C-1) 日本电气硝子 ( 株 ) 制, ECS03-T127
     (D) 弹性体
     ·(D-1) 日本油脂 ( 株 ) 制、 モデイパ一 A5300( 丙烯酸乙烯基乙酯 - 接枝 - 丙烯 酸丁酯 / 甲基丙烯酸甲酯 )
     ·(D-2)( 株 ) クラレ制、 セプトン 4055( 聚苯乙烯 - 聚 ( 乙烯 - 乙烯 / 丙烯 ) 嵌 段·聚苯乙烯共聚物 )
     ·(D-3)( 株 ) ロ一ムアンドハ一ス制丙烯酸系核壳聚合物 EXL5136
     ·(D-4) 东洋纺织 ( 株 ) 制、 ペルプレン P90BD( 聚酯系弹性体 )
     [ 熔融粘度特性 ]
     依据 ISO11443, 在料筒温度 260℃、 剪切速度 1000sec-1 下测定。
     [ 耐热冲击性 ]
     使用颗粒, 以树脂温度 260℃、 模具温度 65℃、 注射时间 25 秒、 冷却时间 10 秒, 在 试验片成型用模具 ( 在长 22mm、 宽 22mm、 高 51mm 的棱柱内部嵌入长 18mm、 宽 18mm、 高 30mm
     的铁芯的模具 ) 中嵌入注射成型而使一部分树脂部最小壁厚为 1mm 来制造嵌入成型品。对 获得的嵌入成型品使用冷热冲击试验机以 140℃加热 1 小时 30 分钟后, 降温至 -40℃冷却 1 小时 30 分钟后, 进而升温至 140℃的过程作为一个循环来进行耐热冲击试验, 测定到成型 品中有裂缝为止的循环数, 评价耐热冲击性。
     [ 压力锅测试 ]
     使用颗粒, 以树脂温度 260 ℃、 模具温度 80 ℃、 注射时间 15 秒、 冷却时间 15 秒使 ISO3167 拉伸试验片注射成型, 依照 ISO527 测定拉伸强度。接着, 在压力锅试验机中以 121℃、 100% RH 条件对拉伸试验片曝露 50hr。由曝露前后的拉伸强度计算拉伸强度保持 率。
     [ 表 1]
     1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6986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6986ACN102056986A21申请号200980121591522申请日20090610200815315020080611JPC08L67/02200601C08K13/0420060171申请人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坂田耕一大竹史幸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代理人刘新宇李茂家54发明名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在冷热循环环境下的高度的耐久性等性能、且高强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详细地为相对于A末端。

2、羧基量为30MEQ/KG以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100重量份配合B碳二亚胺化合物,设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1时碳二亚胺官能团量为0315当量的量、C纤维状填充剂20100重量份、及D弹性体515重量份。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1209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09/00260820090610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50831JA20091217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CN102056993A1/1页21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A末。

3、端羧基量为30MEQ/KG以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100重量份,配合以下成分而成B碳二亚胺化合物设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1时,碳二亚胺官能团量为0315当量的量;C纤维状填充剂20100重量份;D弹性体515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B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分子量为2000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B碳二亚胺化合物为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特性粘度为067090。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

4、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D弹性体为选自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被接枝化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丙烯酸系橡胶为主要成分的核壳弹性体及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一种以上。6一种成型品,其由依据ISO527的拉伸强度为120MPA以上的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形成。7一种嵌入成型品,其将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作为树脂材料。8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相对于A末端羧基量为30MEQ/KG以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100重量份,配合B碳二亚胺化合物设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

5、为1时,碳二亚胺官能团量为0315当量的量;C纤维状填充剂20100重量份;D弹性体515重量份。9一种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对依据ISO527的拉伸强度为120MPA以上的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型。权利要求书CN102056986ACN102056993A1/10页3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高强度且耐热冲击性优异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背景技术0002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机械性质、电学性质、其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优异,且加工性良好,故作为工程塑料用于汽车部件、电气/。

6、电子部件等广泛的用途。特别是通过配合玻璃纤维等纤维状填充剂能提高耐热性和强度,因此较多以纤维状填充剂被强化而使用。0003特别是在汽车领域中,较多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作为电气控制中使用的传感器、ECU的壳体材料。这里,在汽车发动机室等温度升降激烈的环境中设置的部件嵌入成型品,为了防止由于金属与树脂的线性膨胀差产生的变形而导致的裂缝,大多通过弹性体等改良韧性,并提出了各种组合物。0004例如,在日本特开平3285945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添加丙烯酸亚乙基烷基酯等弹性体,提高了耐热冲击性。然而,与无添加的物质相比虽然确认到改善效果,但耐热冲击性仍不充分,耐热水性也不充分。0。

7、005另外,日本特开昭60210659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添加丙烯酸亚乙基烷基酯等弹性体与碳二亚胺,提高了耐热水性。然而,该组合物虽然提高了耐热水性但耐热冲击性不充分。0006进而,日本特开2001234046号公报中公开了由赋予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耐冲击性的材料与芳香族多元羧酸酯化合物形成的树脂组合物的耐热冲击性优异。然而,由于添加芳香族多元羧酸酯化合物而存在强度、刚性降低的问题、还存在高温下渗出的问题。0007由此,公知的是目前为了改良韧性而配合弹性体,但在为了改良韧性而配合所需量的弹性体时,存在强度降低的问题。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研究得出,。

8、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冷热循环环境下具有高度的耐久性等性能、且高强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0009本发明人为了获得能够达成上述目的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以末端羧基量为30MEQ/KG以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为主体、向其中并用配合特定量的碳二亚胺化合物、纤维状填充剂以及弹性体而成的组合物,其机械物性无大幅降低,耐热冲击性和耐水解性极为优异,从而完成本发明。0010即本发明为0011相对于A末端羧基量为30MEQ/KG以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100重量份,配合以下成分而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和由所述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的成。

9、型品,特别是嵌入成型品,所述成分说明书CN102056986ACN102056993A2/10页40012B碳二亚胺化合物设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1时,碳二亚胺官能团量为0315当量的量;0013C纤维状填充剂20100重量份;0014D弹性体515重量份。0015另外,本发明为包含如下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0016A末端羧基量为30MEQ/KG以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100重量份;0017B碳二亚胺化合物设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1时,碳二亚胺官能团量为0315当量的量;0018C纤维状填充剂20100重量份;和0019D弹性体515重量。

10、份。0020另外,本发明为将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作为树脂材料的嵌入成型品。0021进而,本发明为包含如下工序的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0022相对于A末端羧基量为30MEQ/KG以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100重量份,配合以下成分0023B碳二亚胺化合物设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1时,碳二亚胺官能团量为0315当量的量;0024C纤维状填充剂20100重量份;0025D弹性体515重量份。0026进而,本发明为包含对依据ISO527的拉伸强度为120MPA以上的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型的成型品或嵌入成型品的制造方法。0。

11、027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在冷热循环环境下高度的耐久性等性能和耐水解性优异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作为各种成型品、特别是嵌入成型品是有用的。具体实施方式0028以下,对本发明的树脂材料的组成成分依次进行详细说明。首先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基础树脂的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是指至少包含对苯二甲酸或其酯形成衍生物低级醇酯等的二羧酸成分,与至少包含碳原子数4的烷撑二醇1,4丁二醇或其酯形成衍生物的二醇成分进行缩聚而获得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不限于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可以是含有60摩尔以上特别是7595摩尔左右的对苯。

12、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的共聚物。0029在本发明中使用如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在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粉碎试样在苄醇中215下溶解10分钟后,用001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滴定,测定的末端羧基量为30MEQ/KG以下,优选为25MEQ/KG以下。0030使用末端羧基量超过30MEQ/K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时,不管如何控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添加量,耐热冲击性的提高效果都降低,另外湿热环境下由于水解而导致强度的降低变大。说明书CN102056986ACN102056993A3/10页50031另外,末端羧基量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但通常难以制造小于5MEQ/KG的物质,另外,小于5MEQ/KG的。

13、物质与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反应进行不充分,有可能耐热冲击性的提高效果不充分。因此,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优选为5MEQ/KG以上,特别是优选为10MEQ/KG以上。0032另外,所使用的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特性粘度IV最好是067090DL/G。特性粘度超过090DL/G时,有时无法获得嵌入成型品中所需的成型时的流动性。通过混合具有不同特性粘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例如通过混合特性粘度为100DL/G与070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可以实现090DL/G以下的特性粘度。而且,特性粘度例如可以在邻氯苯酚中温度35的条件下测定。0033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

14、,作为除对苯二甲酸及其酯形成衍生物以外的二羧酸成分共聚单体成分,例如可以示例出芳香族二羧酸成分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萘二羧酸、二苯基醚二羧酸等的C6C12芳基二羧酸等、脂肪族二羧酸成分琥珀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等C4C16烷基二羧酸、环己烷二羧酸等的C5C10环烷基二羧酸等、或它们的酯形成衍生物等。这些二羧酸成分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0034优选的二羧酸成分共聚单体成分包含芳香族二羧酸成分特别是间苯二甲酸等的C6C10芳基二羧酸、脂肪族二羧酸成分特别是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等的C6C12烷基二羧酸。0035作为除1,4丁二醇以外的二醇成分共聚单体成分,例如可列举出脂肪族二醇。

15、成分例如,烷撑二醇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1,3辛二醇等的C2C10烷撑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丙二醇等的聚氧化C2C4烷撑二醇等、环己烷二甲醇、氢化双酚A等脂环式二醇等、芳香族二醇成分双酚A、4,4二羟基联苯等芳香族醇、双酚A的C2C4环氧烷加成物例如双酚A的环氧乙烷2摩尔加成物、双酚A的环氧丙烷3摩尔加成物等等或它们的酯形成衍生物等。这些二醇成分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0036优选的二醇成分共聚单体成分包含脂肪族二醇成分特别是C2C6烷撑二醇、二乙二醇等聚氧化C2C3烷撑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等脂环式二醇。0037通过以所述化合物作为单。

16、体成分缩聚而生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聚合物均可以作为本发明的A成分使用。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合物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并用也是有用的。0038本发明中使用的B碳二亚胺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具有碳二亚胺基NCN的化合物。作为碳二亚胺化合物可以使用主链为脂肪族的脂肪族碳二亚胺化合物、主链为脂环族的脂环族碳二亚胺化合物、主链为芳香族的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从耐水解性观点出发优选为使用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0039作为脂肪族碳二亚胺化合物可列举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二辛基癸基碳二亚胺等,作为脂环族碳二亚胺化合物可列举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等。0040作为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可列举出二苯基。

17、碳二亚胺、二2,6二甲基苯基碳二亚胺、N甲苯甲酰基N苯基碳二亚胺、二对硝基苯基碳二亚胺、二对氨基苯基碳二亚胺、二对羟苯基碳二亚胺、二对氯苯基碳二亚胺、二对甲氧基苯基碳二亚胺、二3,4二氯苯基碳二亚胺、二2,5二氯苯基碳二亚胺、二邻氯苯基碳二亚胺、对苯撑双二邻甲苯说明书CN102056986ACN102056993A4/10页6甲酰基碳二亚胺、对苯撑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对苯撑双二对氯苯基碳二亚胺、乙撑双二苯基碳二亚胺等单或二碳二亚胺化合物及聚4,4二苯基甲烷碳二亚胺、聚3,5二甲基4,4联苯甲烷碳二亚胺、聚对苯撑碳二亚胺、聚间苯撑碳二亚胺、聚3,5二甲基4,4二苯基甲烷碳二亚胺、聚萘撑碳二亚胺、。

18、聚1,3二异丙基苯撑碳二亚胺、聚1甲基3,5二异丙基苯撑碳二亚胺、聚1,3,5三乙基苯撑碳二亚胺和聚三异丙基苯撑碳二亚胺等聚碳二亚胺化合物,它们还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其中特别优选使用二2,6二甲基苯基碳二亚胺、聚4,4二苯基甲烷碳二亚胺、聚苯撑碳二亚胺和聚三异丙基苯撑碳二亚胺。0041另外,作为B碳二亚胺化合物优选使用分子量为2000以上。分子量小于2000时,熔融混炼时、成型时的滞留时间长等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气体、臭气。0042B碳二亚胺化合物的配合量在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1时碳二亚胺官能团量为0315当量的量。0043B成分过少时无法获得作为本发明目的的耐热冲击性改良效果。

19、。另外,过多时流动性降低,混合时或成型加工时易引起凝胶成分、碳化物的生成,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机械特性降低,或者湿热下强度发生急剧的降低。这是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与玻璃纤维的附着性被B成分阻碍。优选配合量为碳二亚胺官能团量0515当量的量,进一步优选为0812当量的量。0044作为本发明使用的C纤维状填充剂可列举出玻璃纤维、碳纤维、钛酸钾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铝纤维、氧化锆纤维、金属纤维、有机纤维等,优选为玻璃纤维。0045作为玻璃纤维可以优选使用公知的玻璃纤维的任意一种,而与玻璃纤维直径,圆筒、茧形截面、椭圆截面等形状,或者短玻璃丝、粗纱等制造中使用时的长度,玻璃切割的方法无关。本发明中。

20、玻璃的种类没有限定,从品质上优选使用E玻璃、组成中含锆元素的耐腐蚀玻璃。0046另外,本发明中以提高纤维状填充剂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特性为目的,特别优选使用以氨基硅烷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等有机处理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纤维状填充剂,特别优选使用以加热减量值显示的有机处理剂量为1重量以上的玻璃纤维。作为所述纤维状填充剂使用的氨基硅烷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可以优选使用公知的任意一种,不取决于本发明纤维状填充剂的表面处理中使用的氨基硅烷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的种类。0047C纤维状填充剂相对于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100重量份使用20100重量份。少于所述范围时伴随冷热循环的线性膨胀变化大,从耐热冲击性上不优选。。

21、超过所述范围而配合时,材料的容许变形量降低,从耐热冲击性上不优选。优选为2080重量份,特别是优选为3060重量份。0048另外,本发明中也可以并用配合不能形成如C成分那样纤维状的形态的非纤维状填充剂,即板状、粒状的无机填充剂、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所述非纤维状填充剂可列举出玻璃薄片、玻璃珠、云母、滑石、炭黑、碳酸钙等。0049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D弹性体,理想的为热塑性弹性体、核壳弹性体。作为热塑性弹性体可列举出接枝化的烯烃系、苯乙烯系、聚酯系的弹性体。0050D弹性体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100重量份为515重量份,优选为510重量份。少于5重量份则得不到耐热冲击性改善效果,多。

22、于15重量份则说明书CN102056986ACN102056993A5/10页7强度会降低。0051作为接枝化的烯烃系弹性体优选以乙烯和/或丙烯为主要成分的共聚物,可以优选利用A1乙烯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共聚物或由A2烯烃与,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形成的烯烃系共聚物、B主要为以下述通式1所示的重复单元组成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支链或交联结构化学键合而成的接枝共聚物。0052化学式100530054其中,R表示氢或低级烷基,X表示选自COOCH3、COOC2H5、COOC4H9、COOCH2CHC2H5C4H9、C6H5、CN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基团0055所述接枝共聚物对耐热冲击性的改。

23、善特别有效。0056作为A1乙烯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共聚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无规共聚物,进一步可以将这些共聚物混合使用。另外,作为构成A2的烯烃系共聚物的一方的单体即烯烃可列举出乙烯、丙烯、1丁烯等,优选使用乙烯。另外,作为构成A2成分的其它单体即,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为下述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特别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057化学式200580059其中,R1表示氢原子。

24、或低级烷基0060由烯烃例如乙烯与,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形成的烯烃系共聚物可以通过通常熟知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共聚而获得。烯烃和,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的比率优选为烯烃7099重量,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130重量。0061接着,与该烯烃系共聚物A1或A2接枝聚合的聚合物或共聚物B,为以所述通式1所示的重复单元的一种构成的均聚物或以二种以上构成的共聚物,例如可列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等,特别优选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这些聚合物或共聚物B也可以通过对应的。

25、乙烯基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调制。0062本发明优选使用的接枝共聚物并非单独使用所述A1或A2的烯烃系共聚物说明书CN102056986ACN102056993A6/10页8或B的共聚合物,而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接枝共聚物,且通过具有所述接枝结构获得了单独配合A1、A2或B而无法获得的显著效果所述接枝聚合物的特征为A1或A2的共聚物和B的共聚合物至少在一个位点具有化学键合的支链或交联结构。这里,用于构成接枝共聚物的A1或A2与B的适宜比例为955595重量比,优选为80202080。0063接着作为苯乙烯系弹性体,可例示为以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构成的硬链段、。

26、和以选自烯烃乙烯、丙烯、1丁烯、1己烯、1辛烯等C212烯烃等、二烯系单体丁二烯、异戊二烯等等中的至少一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构成的软链段的嵌段或接枝共聚物或其加氢物等。0064另外,所述苯乙烯系弹性体使用以甲基丙烯酸、无水马来酸等酸或酸酐改性的酸改性弹性体、具有缩水甘油基、环氧基的共聚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也可以为将弹性体的不饱和键环氧化而获得的环氧改性弹性体等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弹性体。0065作为代表性的苯乙烯系弹性体可例示为苯乙烯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等、加氢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氢化苯乙烯。

27、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EPS、无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加氢聚合物等、它们的共聚物中导入官能团环氧基、羧基、酸酐基等的改性共聚物二烯的不饱和键被环氧化的环氧化苯乙烯二烯共聚物环氧化苯乙烯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其加氢聚合物等等。0066另外,核壳系弹性体为具有以核层核部、包覆该核层核层的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壳层构成的多层结构的聚合物。核壳系弹性体优选核层为橡胶成分软质成分构成,特别是丙烯酸系橡胶。橡胶成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为例如小于0例如,10以下,优选为20以下例如,18。

28、025左右,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下例如,15040左右。0067作为橡胶成分的丙烯酸系橡胶为以丙烯酸系单体特别是丙烯酸烷酯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C1C12烷基酯,优选为丙烯酸C1C8烷基酯,进一步优选为丙烯酸C2C6烷基酯等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的聚合物。丙烯酸系橡胶可以为丙烯酸系单体均聚物或共聚物丙烯酸系单体之间的共聚物,丙烯酸系单体与其它含不饱和键单体的共聚物等,也可以为丙烯酸系单体和其它含不饱和键单体与交联制单体的共聚物。0068核壳系弹性体的壳层使用乙烯基系聚合物。乙烯基系聚合物使选自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氰化乙烯基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及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单体聚合或共聚而得到。所述核壳型。

29、共聚物的橡胶层和壳层通过通常的接枝共聚键合。该接枝共聚化根据需要,在橡胶层的聚合时添加与壳层反应的接枝交叉剂,提供橡胶层反应基后形成壳层而获得。0069另外,聚酯系弹性体可分类为聚醚型和聚酯型,只要其弯曲弹性率为1000MPA以下,优选为700MPA以下,则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弯曲弹性率超过1000MPA,得不到充分的柔软性。聚醚型是指用芳香族聚酯作为硬链段、用由氧化烷撑二醇的聚合物与二羧酸形成的说明书CN102056986ACN102056993A7/10页9聚酯作为软链段的聚酯弹性体。作为硬链段中的芳香族聚酯单元是指二羧酸化合物与二羟基化合物的缩聚、羟基羧酸化合物的缩聚或者这三组分化合物的缩。

30、聚物。例如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作为硬链段。作为软链段,使用由聚烷撑醚与二羧酸的缩聚的化合物。例如,使用由四氢呋喃衍生的聚氧化1,4丁二醇的酯化合物。作为上述聚醚弹性体例如市售有东洋纺织株制P30B、P70B、P90B、P280B,东株制4057、4767、6347、7247、株制655等。0070聚酯型是指用芳香族聚酯作为硬链段、用非晶性聚酯作为软链段的聚酯弹性体。硬链段中的芳香族聚酯单元和上述聚醚型一样。软链段是内酯开环聚合物,即聚内酯或由脂肪族二羧酸与脂肪族二醇衍生的脂肪族聚酯。作为聚酯型弹性体,例如市售有东洋纺织株制S1002、S2002等。0071本发明组合物中根据其目的为了进一。

31、步赋予所需的特性,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配合通常添加于热塑性树脂及热固化性树脂等公知的物质,即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稳定剂、抗静电剂、染料、颜料等着色剂、润滑剂、增塑剂及结晶化促进剂、结晶成核剂、环氧化合物等。0072特别是抗静电剂、着色剂、润滑剂、增塑剂大多含有羧基、羟基、氨基,有与碳二亚胺基反应的可能性,因此最好是尽量不含这样的官能团的物质。0073本发明中为了提高成型性,可能添加脱模剂。可优选使用任意一种脱模剂,例如可列举出烯烃系聚合物、脂肪酸酰胺化合物、脂肪酸酯化合物等。特别是优选为使用推测与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反应性低的烯烃系聚合物、依据油化学协会法2,4,9,。

32、271吡啶醋酸酐法测定的羟基值为100以下的脂肪酸酯化合物。0074优选为不使用含羧基、羟基或氨基的添加剂。0075本发明使用的树脂组合物的调制可以使用作为现有的树脂组合物调制法通常使用的设备和方法而容易地调制。例如,1将各成分混合后通过单螺杆或双螺杆的挤出机混炼挤出调制颗粒然后成型的方法,2暂时调制组成不同的颗粒,该颗粒以规定量混合供给到成型机而成型后得到目标组成的成型品的方法,3向成型机中直接投料各成分的1种或2种以上的方法等可以使用任意一种。另外,从谋求这些成分均匀配合的观点出发树脂成分的一部分作为细粉体与其以外的成分混合添加的方法为优选的方法。0076通过挤出机混炼而颗粒化时,优选为设。

33、定挤出机料筒温度使挤出机中的树脂温度为240300。进一步优选为250270。低于240时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碳二亚胺的反应不充分因此耐水解性、耐热冲击性不足,或者有可能由于熔融物粘度高会导致纤维状填充剂折断而无法得到所需的机械物性。超过300时易于发生树脂的分解,有可能耐水解性、耐热冲击性不足。0077成型时也一样,优选为设定成形机料筒温度使成型机中的树脂温度为240300。进一步优选为250270。如果在该范围外则和上述一样,有各物性不足的可能。另外,注射成型时的模具的温度优选为40100,进一步优选为6090的范围。低于40时发生后收缩而产生变形,得不到目标形状,或者有耐热冲击性不。

34、足的可能。超过100时需要长时间的成型周期而降低量产性。0078另外,B碳二亚胺化合物可以配合以树脂为基体的母料,使用母料在实际处理的方面还有很多方便之处。优选使用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母料,但也可以使用说明书CN102056986ACN102056993A8/10页10利用其它树脂调制的母料。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母料时,可以调整为规定的配合量范围内。母料可以是在熔融混炼时预先投入制成均匀颗粒。另外,也可以使碳二亚胺化合物以外的成分通过预先熔融混炼等制成均匀颗粒,在成型时与碳二亚胺化合物的母料颗粒干混,将所得的颗粒混合品用于成型。0079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依据ISO11443。

35、在温度260、剪切速度1000SEC1时的熔融粘度可以为300PAS以下。进而可以为250PAS以下。熔融粘度不在300PAS以下时流动性不足,树脂有时无法填充到模具。0080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依据ISO527的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20MPA以上,特别是130MPA以上。0081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在各种嵌入注射成型品中特别有用。0082实施例0083以下根据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这些实施例。0084实施例15,比较例140085称量表1所示成分后干混,使用30MM双螺杆挤出机株日本制钢所制TEX30熔融混炼而作成颗粒料筒温度260、喷出量1。

36、5KG/H、螺杆转速150RPM。接着,从该颗粒作成各试验片而测定各种物性。结果汇总示于表1。0086另外,使用成分的详细内容、物性评价的测定法如下所述。0087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0088A1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制,特性粘度069,末端羧基量24MEQ/KG0089A2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制,特性粘度070,末端羧基量44MEQ/KG0090B碳二亚胺化合物0091B1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一株制,一P0092B2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一株制,一P4000093C玻璃纤维0094C1日本电气硝子株制,ECS03T1270095D弹性体0096D1日本油脂株制、一A5300丙烯酸乙烯基乙酯接枝丙。

37、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0097D2株制、4055聚苯乙烯聚乙烯乙烯/丙烯嵌段聚苯乙烯共聚物0098D3株一一制丙烯酸系核壳聚合物EXL51360099D4东洋纺织株制、P90BD聚酯系弹性体0100熔融粘度特性0101依据ISO11443,在料筒温度260、剪切速度1000SEC1下测定。0102耐热冲击性0103使用颗粒,以树脂温度260、模具温度65、注射时间25秒、冷却时间10秒,在试验片成型用模具在长22MM、宽22MM、高51MM的棱柱内部嵌入长18MM、宽18MM、高30MM说明书CN102056986ACN102056993A9/10页11的铁芯的模具中嵌入注射成型而使一部分树。

38、脂部最小壁厚为1MM来制造嵌入成型品。对获得的嵌入成型品使用冷热冲击试验机以140加热1小时30分钟后,降温至40冷却1小时30分钟后,进而升温至140的过程作为一个循环来进行耐热冲击试验,测定到成型品中有裂缝为止的循环数,评价耐热冲击性。0104压力锅测试0105使用颗粒,以树脂温度260、模具温度80、注射时间15秒、冷却时间15秒使ISO3167拉伸试验片注射成型,依照ISO527测定拉伸强度。接着,在压力锅试验机中以121、100RH条件对拉伸试验片曝露50HR。由曝露前后的拉伸强度计算拉伸强度保持率。0106表1说明书CN102056986ACN102056993A10/10页120107说明书CN10205698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