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甲磺草胺中间体和甲磺草胺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合成甲磺草胺中间体和甲磺草胺的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186717.X (22)申请日 2014.05.06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395162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30 (73)专利权人 泸州东方农化有限公司 地址 646300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新乐乡 专利权人 浙江省诸暨合力化学对外贸易有 限公司 (72)发明人 史界平苏叶华俞建娣刘维 王唐君李益声郭群震虞小华 蔡国平陈邦池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00 代理人 张法高 (51)。
2、Int.Cl. C07D 249/12(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1863847 A,2010.10.20, CN 86108573 A,1987.09.16, CN 1110683 A,1995.10.25, US 4980480 A,1990.12.25, US 5990315 A,1999.11.23, CN 86108573 A,1987.09.16, 审查员 陆涛 (54)发明名称 一种合成甲磺草胺中间体和甲磺草胺的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甲磺草胺中间体和 甲磺草胺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1-苯基-3-甲基- 1H-1,2,4-三唑-5-酮为原料。
3、,在化合物 (A) 或在 化合物 (B) 和碱作用下, 在非质子溶剂中得到甲 磺草胺中间体 (III) ,二氟甲基化得到中间体 (IV) ,经氯化, 硝化, 还原,再经甲磺酰化, 得到N- (2,4-二氯-5- (4-二氟甲基-4,5-二氢-3-甲基- 5-氧代-1H-1,2,4-三唑-1-基) 苯基)甲磺酰胺最 终产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使用催 化氢化工艺, 硝基还原不仅化学选择性高, 同时 更绿色, 高效, 安全可靠, 磺酰化反应所采用的催 化剂为三苯基膦, 聚乙二醇或冠醚, 代替了之前 使用的DMF等催化剂, 副反应少, 收率高。 整体工 艺简便, 反应条件温和, 收率高, 。
4、产品质量高, 有 利于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CN 103951627 B 2017.04.19 CN 103951627 B 1.一种合成甲磺草胺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以化合物(II)为原料,在化合物(A)作用下, 在非质子溶剂中经化合物(III)进行二氟甲基化得到中间体(IV),经氯化, 硝化,在催化剂C 下氢化还原得到中间体(VIII),在催化剂D和溶剂存在下甲磺酰化,得目标产品(I),用反应 式表示如下: 其中R1,R2,R3,R4为C1 C18烷基或C6 C10芳基, R1,R2,R3,R4基团可相同或不同; X为卤素; 所述的催化剂C为过渡金属催化剂,。
5、 所述的催化剂D为有机膦类化合物、 冠醚类化合物或聚 乙二醇PEG类化合物; 在得到化合物III的过程中采用回流带水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X优选为氯或溴; 所述的二氟甲基化的非质子溶剂优选为甲苯或DMF; 二氟甲基化试剂和化合物(II)摩 尔比优选为12:1, 所述的二氟甲基化温度优选为20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步氯化反应温度优选040; 第一步氯化氯气和化合物(IV)摩尔比优选为12:1; 所述的第一步氯化溶剂优选为DMF; 所 述的第二步氯化反应温度优选为50100; 第二步氯化氯气和化合物(IV)摩尔比优选为1。
6、 2:1; 所述的第二步氯化溶剂优选为乙酸、 水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硝酸与化合物(VI)的摩尔比优选为1 1.5:1, 硫酸与化合物(VI)的摩尔比优选为320:1,硝化反应温度优选为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氢化还原反应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优 选为Pt或Pd, 催化剂C的量优选为化合物(VII)的0.13; 氢气和化合物(VII)摩尔比优 选为36: 1; 所述的还原反应温度优选为2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甲磺酰氯和化合物(VIII)摩尔比优选为1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3。
7、951627 B 2 1.5: 1; 所述的甲磺酰化温度优选为50150; 所述的有机膦类化合物优选为三苯基膦、 三丁基膦或三辛基膦; 所述的冠醚类化合物为18 冠醚 6; 所述的聚乙二醇PEG类化合物, 数 均分子量范围为6002000; 所述的催化剂D与化合物(VIII)的摩尔比为0.0050.03:1; 所 述的甲磺酰化溶剂优选为甲苯、 二甲苯或二乙苯。 7.一种化合物(III)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以化合物(II)为原料,在化合物(A)作用 下, 在非质子溶剂中反应得到, 用反应式表示如下: 其中R1,R2,R3,R4为C1 C18烷基或C6 C10芳基, R1,R2,R3,R4。
8、基团相同或不同; 在得到化合 物III的过程中采用回流带水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化合物(A)的R1,R2,R3,R4优选均 为正丁基; 化合物(A)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优选为0.11.2: 1; 所述的反应温度优选为50 150。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3951627 B 3 一种合成甲磺草胺中间体和甲磺草胺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有机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合成甲磺草胺中间体和甲磺 草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甲磺草胺是一种属于三唑啉酮类的除草剂。 化学名称为N-(2,4-二氯-5- (4-二氟 甲基。
9、-4,5-二氢-3-甲基-5-氧代-1H-1,2,4-三唑-1-基) 苯基)甲磺酰胺。 其化学结构式显示 如下: 0003 0004 1-苯基-4-二氟甲基-3-甲基-1H-1,2,4-三唑-5-酮(IV)是合成甲磺草胺的主要中 间体。 US5438149公开了该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以二氟氯甲烷为二氟甲基化试剂, 碳酸钾为 缚酸剂, DMF为反应溶剂, 在密闭高压反应釜中在160-200oC温度下反应。 高温高压反应, 在 工业化生产中有诸多不利: 例如 (1) 在高温高压下加二氟甲烷不容易;(2) 缚酸剂碳酸钾吸 收氯化氢后变成碳酸氢钾, 碳酸氢钾在如此高温下分解出水。 这副产物水在高温高压。
10、下起 许多破坏性作用, 如与产物上的N-二氟甲基或二氟甲基化试剂本身起水解反应产生无机氟 化物, 后者会腐蚀反应釜;(3) 反应溶剂DMF在高温, 特别有水存在下会分解出二甲胺气体, 后者不仅会与二氟甲基化试剂反应, 而且在反应后处理时排放出恶臭气味;(4) 由此高温制 备方法所带进的副产物, 给后续硝化和还原反应带来不良影响。 0005 US5756755使用glyme代替DMF为溶剂, 虽然成功解决了前述第三个问题, 但其它问 题依然存在。 0006 有关类似三唑啉酮在相转移催化下二氟甲基化反应已有报道(J. Agri. Food. Chem. 2008, 56, 2118)。 该反应以T。
11、HF为溶剂, 但此条件对底物敏感,且使用大大过量的二 氟甲基化试剂,同时产生大量的氧-二氟甲基化副产物,需用硅胶柱色谱分离,阻碍了工艺 的工业应用。 0007 US4818275使用铁粉成功地把硝基化合物(VII)还原成所要苯胺产物(VIII)。 所用 的铁粉虽然价格低廉, 但产生的大量废铁渣是一大环保问题。 0008 Li MeiFang (现代农药,2010,9,28)报道了用金属镍(Ni)为催化剂氢化还原硝基 化合物(VII)。 该反应化学选择性良好 (减少氢化脱卤) 。 但金属镍的自燃属性在工业生产上 是一安全顾虑。 0009 US4818275公开了1- (5-氨基-2,4-二氯苯基。
12、) -4-二氟甲基-3-甲基-1H-1,2,4-三 唑-5 (4氢) 酮 (VIII) 和甲磺酰氯以卤代烷烃为溶剂, 以三乙胺为碱先成双甲磺酰胺, 然后在 说明书 1/7 页 4 CN 103951627 B 4 氢氧化钠作用下脱去一分子甲磺酰基得到产品。 但该工艺存在诸多问题, 如过量的三乙胺 或吡啶产生大量废水; 消耗2当量的甲磺酰氯, 原子经济性差; 收率低等。 US5990315公开了 季铵盐, 季磷盐等可溶性盐类催化磺酰化反应, 该方法解决了直接磺酰化, 但催化剂较贵, 收率低。 US7169952公开了DMF等高沸点酰胺和叔胺催化的直接磺酰化反应, 该方法利用便 宜的催化剂解决了直。
13、接磺酰化反应的问题, 但产生甲酰胺杂质, 影响了产品品质或收率。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合成甲磺草胺中间体和甲磺草胺 的方法。 0011 合成甲磺草胺的方法包括: 以化合物(II)为原料,在化合物 (A) 作用下或在化合物 (B) 和碱作用下, 在非质子溶剂中经化合物 (III) 进行二氟甲基化得到中间体 (IV) ,经氯化, 硝化,在催化剂C下氢化还原得到中间体 (VIII) ,在催化剂D和溶剂存在下甲磺酰化,得目标 产品(I),用反应式表示如下: 0012 0013 其中R1,R2,R3,R4为C1-C18烷基或C6-C10芳基, R1,R2,R3。
14、,R4基团可相同或不同;X 为卤素;Y为卤素或HSO4, 所述的催化剂C为过渡金属催化剂, 所述的催化剂D为有机膦类化 合物、 冠醚类化合物或聚乙二醇PEG类化合物。 0014 所述的化合物 (A) 的R1,R2,R3,R4优选均为正丁基; 化合物 (A) 与化合物(II)的摩 尔比优选为0.11.2: 1; 所述的反应温度优选为50150。 所述的化合物 (B) 的R1,R2,R3, R4优选均为正丁基, Y优选为溴; 化合物B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优选为0.11.2:1。 所述的 碱为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所述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优选为氢氧化钾, 所述的碳酸盐优 选为碳酸钾; 氢氧化钾与化。
15、合物(II)的摩尔比优选为11.5:1, 碳酸钾与化合物(II)的摩 尔比优选为0.51.5:1。 所述的X优选为氯或溴; 所述的二氟甲基化的非质子溶剂优选为甲 苯、 DMF; 二氟甲基化试剂和化合物 (II) 摩尔比优选为12:1, 所述的二氟甲基化温度优选 说明书 2/7 页 5 CN 103951627 B 5 为20160; 所述的氯化试剂为氯气; 所述的氯化分两步进行, 所述的第一步氯化反应温 度优选040; 第一步氯化氯气和化合物 (IV) 摩尔比优选为12:1; 所述的第一步氯化溶 剂优选为DMF; 所述的第二步氯化反应温度优选为50100; 第二步氯化氯气和化合物 (IV) 摩。
16、尔比优选为12:1; 所述的第二步氯化溶剂优选为乙酸、 水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硝 化试剂为硝酸和硫酸混合物; 硝酸与化合物(VI)的摩尔比优选为11.5:1, 硫酸与化合物 (VI)的摩尔比优选为320:1,硝化反应温度优选为060。 所述的氢化还原反应的过渡 金属催化剂优选为Pt或Pd, 催化剂C的量优选为化合物 (VII) 的3%0.1%; 所述的氢化试剂 为氢气; 氢气和化合物 (VII) 摩尔比优选为36: 1; 所述的还原反应温度优选为2090。 所述的甲磺酰氯试剂是甲磺酰氯, 甲磺酰氯和化合物 (VIII) 摩尔比优选为11.5: 1; 所述 的甲磺酰氯化温度优选为50150; 。
17、所述的有机膦类化合物优选为三苯基膦、 三丁基膦或 三辛基膦; 所述的冠醚类化合物为18-冠醚-6; 所述的聚乙二醇类化合物PEG, 数均分子量范 围为6002000; 所述的催化剂D与化合物(VIII)的摩尔比为0.0050.03:1; 所述的甲磺酰 化溶剂优选为甲苯、 二甲苯或二乙苯。 0015 三氮唑啉酮化合物 (III) 结构式如下: 0016 0017 其中R1,R2,R3,R4为C1-C18烷基或C6-C10芳基, R1,R2,R3,R4基团相同或不同。 所 述的化合物 (III) 的R1,R2,R3,R4优选均为正丁基。 0018 化合物 (III) 的制备方法包括: 以化合物(I。
18、I)为原料,在化合物 (A) 或在化合物 (B) 和碱作用下, 在非质子溶剂中反应得到, 0019 0020 其中R1,R2,R3,R4为C1-C18烷基或C6-C10芳基, R1,R2,R3,R4基团相同或不同。 0021 所述的化合物 (A) 的R1,R2,R3,R4优选均为正丁基; 化合物 (A) 与化合物(II)的摩 尔比优选为0.11.2: 1; 所述的反应温度优选为50150。 所述的化合物 (B) 的R1,R2,R3, R4优选均为正丁基, Y优选为溴; 化合物B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优选为0.11.2:1。 所述的 碱为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所述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优选为氢氧化。
19、钾, 所述的碳酸盐优 选为碳酸钾; 氢氧化钾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优选为11.5:1, 碳酸钾与化合物(II)的摩 尔比优选为0.51.5:1。 002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0023 以化合物(II)为原料,在化合物 (A) 或在化合物 (B) 和碱作用下, 在非质子溶剂中 经化合物 (III) 进行二氟甲基化得到中间体 (IV) , 该二氟甲基化反应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 更方便安全进行。 0024 由于二氟甲基化产品质量提高, 使后续硝化和催化氢化还原反应和产物分离提纯 更加容易进行。 说明书 3/7 页 6 CN 103951627 B 6 0025 使用催化氢化工艺,。
20、 硝基还原不仅化学选择性高, 同时更绿色, 高效, 安全可靠。 磺 酰化反应所采用的催化剂为三苯基膦, 聚乙二醇或冠醚, 代替了之前使用的DMF等催化剂, 副反应少, 以高收率得到了高纯度的产品。 整体工艺简便, 反应条件温和, 收率高, 产品质量 高, 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的化合物 (III) 1-苯基-3-甲基-1,2,4-三唑-5-酮四丁基铵) 的H1NMR 谱图 (溶剂D2O) 。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合成甲磺草胺的方法包括: 以化合物(II)为原料,在化合物 (A) 作用下或在化合物 (B) 和碱作用下, 在非质子溶剂中经化合物 (III) 进行二。
21、氟甲基化得到中间体 (IV) ,经氯化, 硝化,在催化剂C下氢化还原得到中间体 (VIII) ,在催化剂D和溶剂存在下甲磺酰化,得目标 产品(I),用反应式表示如下: 0028 0029 其中R1,R2,R3,R4为C1-C18烷基或C6-C10芳基, R1,R2,R3,R4基团可相同或不同;X 为卤素;Y为卤素或HSO4, 所述的催化剂C为过渡金属催化剂, 所述的催化剂D为有机膦类化 合物、 冠醚类化合物或聚乙二醇PEG类化合物。 0030 所述的化合物 (A) 的R1,R2,R3,R4优选均为正丁基; 化合物 (A) 与化合物(II)的摩 尔比优选为0.11.2: 1; 所述的反应温度优选。
22、为50150。 所述的化合物 (B) 的R1,R2,R3, R4优选均为正丁基, Y优选为溴; 化合物B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优选为0.11.2:1。 所述的 碱为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所述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优选为氢氧化钾, 所述的碳酸盐优 选为碳酸钾; 氢氧化钾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优选为11.5:1, 碳酸钾与化合物(II)的摩 尔比优选为0.51.5:1。 所述的X优选为氯或溴; 所述的二氟甲基化的非质子溶剂优选为甲 说明书 4/7 页 7 CN 103951627 B 7 苯、 DMF; 二氟甲基化试剂和化合物 (II) 摩尔比优选为12:1, 所述的二氟甲基化温度优选 为2016。
23、0; 所述的氯化试剂为氯气; 所述的氯化分两步进行, 所述的第一步氯化反应温 度优选040; 第一步氯化氯气和化合物 (IV) 摩尔比优选为12:1; 所述的第一步氯化溶 剂优选为DMF; 所述的第二步氯化反应温度优选为50100; 第二步氯化氯气和化合物 (IV) 摩尔比优选为12:1; 所述的第二步氯化溶剂优选为乙酸、 水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硝 化试剂为硝酸和硫酸混合物; 硝酸与化合物(VI)的摩尔比优选为11.5:1, 硫酸与化合物 (VI)的摩尔比优选为320:1,硝化反应温度优选为060。 所述的氢化还原反应的过渡 金属催化剂优选为Pt或Pd, 催化剂C的量优选为化合物 (VII)。
24、 的3%0.1%; 所述的氢化试剂 为氢气; 氢气和化合物 (VII) 摩尔比优选为36: 1; 所述的还原反应温度优选为2090。 所述的甲磺酰氯试剂是甲磺酰氯, 甲磺酰氯和化合物 (VIII) 摩尔比优选为11.5: 1; 所述 的甲磺酰氯化温度优选为50150; 所述的有机膦类化合物优选为三苯基膦、 三丁基膦或 三辛基膦; 所述的冠醚类化合物为18-冠醚-6; 所述的聚乙二醇类化合物PEG, 数均分子量范 围为6002000; 所述的催化剂D与化合物(VIII)的摩尔比为0.0050.03:1; 所述的甲磺酰 化溶剂优选为甲苯、 二甲苯或二乙苯。 0031 三氮唑啉酮化合物 (III) 。
25、结构式如下: 0032 0033 其中R1,R2,R3,R4为C1-C18烷基或C6-C10芳基, R1,R2,R3,R4基团相同或不同。 所 述的化合物 (III) 的R1,R2,R3,R4优选均为正丁基。 0034 化合物 (III) 的制备方法包括: 以化合物(II)为原料,在化合物 (A) 或在化合物 (B) 和碱作用下, 在非质子溶剂中反应得到, 0035 0036 其中R1,R2,R3,R4为C1-C18烷基或C6-C10芳基, R1,R2,R3,R4基团相同或不同。 0037 所述的化合物 (A) 的R1,R2,R3,R4优选均为正丁基; 化合物 (A) 与化合物(II)的摩 尔。
26、比优选为0.11.2: 1; 所述的反应温度优选为50150。 所述的化合物 (B) 的R1,R2,R3, R4优选均为正丁基, Y优选为溴; 化合物B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优选为0.11.2:1。 所述的 碱为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所述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优选为氢氧化钾, 所述的碳酸盐优 选为碳酸钾; 氢氧化钾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优选为11.5:1, 碳酸钾与化合物(II)的摩 尔比优选为0.51.5:1。 0038 下面的实例进一步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特征, 但本发明所申请保护的内容和 范围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0039 实施例1: 0040 在100mL烧瓶中投入1-苯基-3-。
27、甲基-1H-1,2,4-三唑-5-酮(2g) , 甲苯(40mL), 四丁 基氢氧化铵水溶液11.6g (含量25%) 。 反应混合物搅拌升温到110反应, 并回流带水,真空 说明书 5/7 页 8 CN 103951627 B 8 干燥得化合物 (III, 1-苯基-3-甲基-1,2,4-三唑-5-酮四丁基铵) (4.7g)。 1HNMR (400MHz, D2O) 7.49 (2H, d,J = 7.6 Hz) , 7.36 (2H, dd,J = 7.6 ,7.6 Hz) , 7.18 (1H, d,J = 7.6 Hz) , 2.98 (8H, t, J = 8.4 Hz) , 2.0。
28、3 (3H, s) , 1.46 (8H, m) ,1.19 (8H, m) ,1.19 (8H, m) ,0.80 (12H, t, J = 8.4 Hz) 。 0041 实施例2: 0042 在1000mL烧瓶中投入1-苯基-3-甲基-1H-1,2,4-三唑-5-酮(50g) , 甲苯(300mL), 四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296g (含量25%) 。 反应混合物搅拌升温反应, 并回流带水后,在80-90 下通二氟氯甲烷至反应完成, 脱溶,加水(200mL)搅拌,过滤,干燥得1-苯基-4-二氟甲基- 3-甲基-1H-1,2,4-三唑-5-酮(60g)。 0043 实施例3: 0044 在10。
29、00mL三口烧瓶中投入1-苯基-3-甲基-1H-1 ,2,4-三唑-5-酮(80g) , DMF (430mL), 碳酸钾(55g), 四丁基溴化铵(22g)。 反应混合物搅拌升温到120反应, 并减压脱 水,通二氟氯甲烷反应1小时, 共通入二氟氯甲烷47g。 反应完毕后,冷却至50左右过滤。 滤 液脱溶,加水(300mL)搅拌,过滤,干燥得1-苯基-4-二氟甲基-3-甲基-1H-1,2,4-三唑-5-酮 (94g)。 0045 实施例 4: 0046 向250mL反应瓶中加入1-苯基-4-二氟甲基-3-甲基-1H-1,2,4-三唑-5-酮31g和 160gDMF溶液, 冰浴降温到5后通入氯气。
30、, 反应1小时后升温到8, 停止通入氯气, 共通入 氯气13g, 减压脱溶后加80g水洗涤固体, 烘干后得到1- (4-氯苯基) -4-二氟甲基-3-甲基- 1H-1,2,4-三唑-5-酮35g 0047 实施例 5: 向500mL反应瓶中加入1- (4-氯苯基) -4-二氟甲基-3-甲基-1H-1,2,4- 三唑-5-酮35g, 醋酸180g和水180g, 加热溶解, 降温到85后通入氯气, 反应2小时后冷却到 室温, 共通入氯气15g, 过滤, 用水65g洗涤, 烘干后得到1- (4-氯苯基) -4-二氟甲基-3-甲基- 1H-1,2,4-三唑-5-酮33g烘干后得到1- (2, 4-二氯。
31、苯基) -4-二氟甲基-3-甲基-1H-1,2,4-三 唑-5-酮34g。 0048 实施例5: 0049 在250mL反应瓶中投入1-(2, 4-二氯苯基)-4-二氟甲基-3-甲基-1H-1,2,4-三唑- 5-酮(34g)和发烟硫酸(173g)。 搅拌溶解后, 冷却至50以下, 开始慢慢滴加发烟硝酸 (8.6g), 滴加结束后, 继续搅拌2小时, 然后在搅拌下慢慢倒入320mL冰水中, 固体析出, 过 滤, 用320mL水洗涤固体, 烘干得产物1-(5-硝基-2, 4-二氯苯基)-4-二氟甲基-3-甲基-1H- 1,2,4-三唑-5-酮37g。 0050 实施例6: 0051 在250mL。
32、高压釜内投入上述所得1-(5-硝基-2, 4-二氯苯基)-4-二氟甲基-3-甲基- 1H-1,2,4-三唑-5-酮37g, 再加入催化剂(Pd/C,0.3g)和甲醇(150mL),0.5MPa和60下搅拌 加氢2小时, 共使用0.9g氢气, 反应结束后, 过滤, 用50mL甲醇洗涤固体, 滤液减压蒸去甲醇, 得到1-(5-氨基-2, 4-二氯苯基)-4-二氟甲基-3-甲基-1H-1,2,4-三唑-5-酮(31.9g)。 0052 实施例 7: 0053 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 (5-氨基-2,4-二氯苯基) -4-二氟甲基-3-甲基-1氢-1,2,4- 三唑-5-酮31g, 150mL甲苯, 搅拌下升温至100oC, 加入0.25g三苯基膦, 滴加13.5g甲磺酰氯, 说明书 6/7 页 9 CN 103951627 B 9 滴加完毕后, 保持体系温度100oC, 反应12小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 抽滤, 洗涤, 烘干, 得到N- (2,4-二氯-5-(4-二氟甲基-4,5-二氢-3-甲基-5-氧代-1H-1,2,4-三唑-1-基)苯基)甲磺酰 胺36.2g。 说明书 7/7 页 10 CN 103951627 B 10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11 CN 103951627 B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