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性沥青的生产领域,尤指一种用于改性沥青生产的自动 控温设备。
背景技术
改性沥青是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 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 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结合料。改性沥青主要有抗高温、降低噪声、延长 公路使用寿命、降低路面维护费用、防眩目、防水雾以及提高行车安全等方面 的优点,可应用于道路的路面工程、防水工程等领域。
在现有技术中,温度控制是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而现 有技术无法精确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大多时候都达不到预设的温度要求。 技术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
1.生产时导热油的温度过低
现有技术解决该问题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等待锅炉将导热油加温至预设 温度,但是这段等待时间会增加时间成本。
2.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偏高
现有技术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办法即是通过关闭电磁阀来阻断导热油循环。 但是因为阻断了导热油的循环,进入配料罐加热盘管内的导热油无法被排出, 进而造成导热油所携带的热量依然留在盘管内,并导致配料罐内的温度下降缓 慢,不能满足从配料开始到结束的30分钟内,物料在配料罐内对温度的要求。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找到一种有效方案来解决改性沥青生产中的温 度控制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改性沥青生产的自动控温设备,能够自 动调控改性沥青生产中的温度,满足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改性沥青生产的自动控温设备,其中改性沥青生产包括配料罐和 溶胀罐,且所述配料罐和所述溶胀罐处分别设有用于加热的加热盘管;
所述自动控温设备包括:导热油输入管道、导热油输出管道、第一输入支 管、第一输出支管;
所述导热油输入管道、所述第一输入支管、所述加热盘管依次连通,形成 第一输入管路;所述加热盘管、所述第一输出支管、所述导热油输出管道依次 连通,形成第一输出管路;
所述自动控温设备进一步包括:散热器、压力泵、压力缓存容器、第二输 入支管、第二输出支管、温度控制装置;
所述压力缓存容器、所述第二输入支管、所述加热盘管依次连通,形成第 二输入管路;所述加热盘管、所述第二输出支管、所述散热器依次连通,形成 第二输出管路;且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压力缓存容器通过所述压力泵连通并通过 所述压力泵将所述散热器内的导热油泵入所述压力缓存容器;
所述第一输入管路和所述第二输入管路通过第一换向阀连接,用于控制所 述第一输入管路和所述第二输入管路的交替性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一输出管路 和所述第二输出管路通过第二换向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管路和所述 第二输出管路的交替性开启和关闭;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配料罐和所述溶胀罐处,并用于根据监测到 的所述配料罐和/或所述溶胀罐处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进行换向,控制 所述第二换向阀进行换向。
较佳的,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多个电子温度计,多个所述电子温度计分 别设置于所述配料罐和所述溶胀罐处。
较佳的,所述压力缓存容器内设有压力传感器。
较佳的,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
较佳的,所述压力泵为齿轮泵。
较佳的,所述的用于改性沥青生产的自动控温设备进一步包括:
报警装置,其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连接;
当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监测到所述配料罐处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启动所述 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当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监测到所述溶胀罐处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启动所述 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较佳的,所述报警装置为声控报警器或警示灯报警器。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改性沥青生产的自动控温设备,能够带来以下 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能够自动调控改性沥青生产中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油输入管道通 过第一输入支管向配料罐和溶胀罐处的加热盘管输送高温导热油,提升生产时 的温度,配料罐开始配料生产,流过加热盘管的导热油从第一输出支管流入导 热油输出管道排出;当温度控制装置监测到生产过程中的温度过高时,可控制 温度过高的配料罐或溶胀罐处的换向阀转向,导热油输入管道停止输入高温导 热油,换向为压力缓存容器将低温导热油通过第二输入支管向配料罐和溶胀罐 处的加热盘管输送低温导热油,对生产温度进行降温,满足生产的需求,同时 加热盘管内留存的高温导热油从第二输出支管流入散热器,弥补释放的低温导 热油,达到整个设备内油量的平衡。当温度控制装置监测到生产过程中的温度 过低时,可控制换向阀再次转向,换为导热油输入管道开始下一次高温导热油 的输入循环。本实用新型能够加速配料罐或溶胀罐内温度下降的速度,来满足 改性沥青生产时对温度控制的需求,缩小改性沥青在生产过程中同一时段不同 温度的差异性,有效提高每一罐沥青的质量重现性,进一步靠近改性沥青的指 标设计数据。
2.可对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温度情况进行报警。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 报警装置,监测配料罐、溶胀罐处的温度,当各罐体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可 实现声控或警示灯报警,可进一步确保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用于改性 沥青生产的自动控温设备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 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温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配料罐处的控温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温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电路控制图。
附图标号说明:
导热油输入管道1;导热油输出管道2;第一输入支管3;第一输出支管4; 散热器5;压力泵6;压力缓存容器7;第二输入支管8;第二输出支管9;第一 换向阀10;第二换向阀11;
配料罐第一输入支管3a;配料罐第一输出支管4a;配料罐第二输入支管8a; 配料罐第二输出支管9a;配料罐第一换向阀10a;配料罐第二换向阀11a;
温控终端旋钮开关12;断路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 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 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 的情形。
在实施例一中,参照图1,改性沥青的生产中要用到配料罐和溶胀罐,图 中所示有两个配料罐和三个溶胀罐,且每个配料罐和每个溶胀罐处分别设有用 于加热的加热盘管(图中未示出)。为了实现改性沥青生产中的自动温控,本实 用新型的自动控温设备包括如下:
导热油输入管道1、导热油输出管道2、第一输入支管3、第一输出支管4;
导热油输入管道1、第一输入支管3、加热盘管(以溶胀罐④处的加热盘管 为例)依次连通,形成第一输入管路;加热盘管、第一输出支管4、导热油输 出管道2依次连通,形成第一输出管路;
自动控温设备进一步包括:散热器5、压力泵6、压力缓存容器7、第二输 入支管8、第二输出支管9、温度控制装置;
压力缓存容器7、第二输入支管8、加热盘管依次连通,形成第二输入管路; 加热盘管、第二输出支管9、散热器5依次连通,形成第二输出管路;且散热 器5与压力缓存容器7通过压力泵6连通并通过压力泵6将散热器内的导热油 泵入压力缓存容器;
第一输入管路和第二输入管路通过第一换向阀10连接,用于控制第一输入 管路和第二输入管路的交替性开启和关闭,当生产温度过高时,第一输入管路 关闭,第二输入管路开启,当生产温度降低时,第二输入管路关闭,第一输入 管路开启;第一输出管路和第二输出管路通过第二换向阀11连接,用于控制第 一输出管路和第二输出管路的交替性开启和关闭,当第一输入管路开启时,第 二输出管路关闭,第一输出管路开启,当第二输入管路开启时,第一输出管路 关闭,第二输出管路开启;
温度控制装置设置于配料罐和溶胀罐处,并用于根据监测到的配料罐和/ 或溶胀罐处的温度,控制第一换向阀10进行换向,控制第二换向阀11进行换 向;当温度控制装置监测到的生产温度过高时,第一输入管路切换为第二输入 管路,第一输出管路切换为第二输出管路;当温度控制装置监测到的生产温度 降低时,第二输入管路切换为第一输入管路,第二输出管路切换为第一输出管 路。
实施例一中的加热盘管是以图1为例,示出的是溶胀罐④处的加热盘管, 以及与该加热盘管相连通的第一输入支管3,第一输出支管4,第二输入支管8, 第二输出支管9,以及用于切换第一输入支管3和第二输入支管8的导通的第 一换向阀10,用于切换第一输出支管4和第二输出支管9的第二换向阀11。以 此为例,针对每一个配料罐和溶胀罐处的加热盘管均分别设置一套与上述作用 相同的结构。参照图2,示出了一个配料罐处的各温控结构,该配料罐处设有 加热盘管,各温控结构包括与该加热盘管相连通的配料罐第一输入支管3a,配 料罐第一输出支管4a,配料罐第二输入支管8a,配料罐第二输出支管9a,以 及用于切换配料罐第一输入支管3a和配料罐第二输入支管8a导通的配料罐第 一换向阀10a,用于切换配料罐第一输出支管4a和配料罐第二输出支管9a的 配料罐第二换向阀11a。当配料罐处的加热盘管需要升温时,导热油输入管道 (图中未示出)通过配料罐第一输入支管3a向加热盘管输送高温导热油,流过 加热盘管的高温导热油通过配料罐第一输出支管4a流向导热油输出管道后流 出。当配料罐处的加热盘管需要降温时,配料罐第一换向阀10a换向,配料罐 第一输入支管3a关闭,配料罐第二输入支管8a导通,同时配料罐第二换向阀 11a也换向,配料罐第一输出支管4a关闭,配料罐第二输出支管9a导通,压 力缓存容器7处的低温导热油通过配料罐第二输入支管8a流入加热盘管对加热 盘管进行降温,同时加热盘管内的原高温导热油通过配料罐第二输出支管9a 流向散热器5,散热后通过压力泵6泵入压力缓存容器7内,向压力缓存容器 补充低温导热油。
在实施例一中,温度控制装置可以是电子温度计,且在每个配料罐和溶胀 罐处均设置电子温度计。在其他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还可以是温度传感器 或热敏电阻等感温元件。
优选地,还可以在压力缓存容器内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压力缓存容 器内的压力是否达到设定值,如未达到,需要开启压力泵继续泵入导热油补充 压力。
优选地,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优选地,压力泵为齿轮泵。
优选地,自动控温设备还可进一步包括:报警装置,其与温度控制装置连 接;当温度控制装置监测到配料罐处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启动报警装置进行 报警;当温度控制装置监测到溶胀罐处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启动报警装置进 行报警。报警装置可以为声控报警器或警示灯报警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温设备的具体应用实施例中,首先,打开如图3所 示的温控设备的断路器13和温控板上的温控终端旋钮开关12,设备就启动运 行。参照图1,压力泵6开始将散热器5内的导热油打入压力缓存容器7内, 直到压力达到3KG时自动停止,压力不足则自动开启,补充到3KG。同时已 经加热到200℃(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设定为其他温度值)以上的导热油由导热 油输入管道1流入第一输入支管3后进入配料罐,使配料罐达到预设的185℃ (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设定为其他温度值),然后开始配料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当罐体的温度超过185℃(实际应用中还 可以设定为其他温度值)时,温度控制装置根据各个罐上的电子温度计给予的 信号来控制配料罐或溶胀罐前后的第一换向阀10和第二换向阀11换向,将原 先加热至200℃的导热油路线截断,切换至压力缓存容器内3KG的低温导热油 送入配料罐或者是溶胀罐内的加热盘管,加热盘管排出的导热油送入散热器5, 来弥补被释放的冷油,达到温控设备内油量的平衡。
当配料罐或溶胀罐温度过低时,温度控制装置会将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 阀转换成高温导热油进入加热盘管的原先状态,来对罐内加温,此时压力缓存 容器内部油被截断,压力上升至3KG后停止,为下一次温度过高做好准备(自 动)。当下一次罐内温度过高时温度控制装置就会又一次循环上述所说的循环, 直至平衡。
在温度控制装置后还能连接报警器,声控报警器或者警示灯报警器都可 以。可以设置温度超高多少或者过低多少都能第一时间显示和预警。
上述过程均可自动完成,工作人员要做的就是开启设备时候顺便将温控装 置的断路器13和面板上的温控终端旋钮开关12打开,生产结束后顺便关闭即 可。
有了这套温控设备,就能控制改性沥青生产在同一时间段不同温度的控 制,更接近预设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生产时的工艺质量,提高产品质量的 重现性。这样生产就能进一步接近改性沥青的指标设计路线。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 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 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