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10128663.6
2008.06.23
CN101616553A
2009.12.30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5K 5/00公开日:20091230|||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H05K5/00; H05K5/02; G11C7/10
H05K5/00
宇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唐铭宏; 曾舜涓; 梁书华
中国台湾台北县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潘培坤
本发明为一种可携式存取装置,其包含:本体,其具有接触端,接触端设置于本体的上表面;盖体,其覆盖于本体的上表面,以保护接触端;以及定位构件,用以使该盖体及该本体可相互定位组接。本发明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体积较小、使用方便、帽盖不易掉落、利于携带且兼具美观性及多样化。
1. 一种可携式存取装置,其包含:一本体,其具有一接触端,该接触端设置于该本体的一上表面;一盖体,其覆盖于该本体的该上表面,以保护该接触端;以及一定位构件,用以使该盖体及该本体可相互定位组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存取装置,其中该定位构件应用磁力进行定位,且该定位构件为一磁铁,其设置于该盖体或该本体上,用以与相对应的磁性材质相互吸引定位。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存取装置,其中该定位构件应用磁力进行定位,且该定位构件为一磁铁组,该磁铁组包含两磁铁,且分别设置于该盖体以及相对应的该本体上。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存取装置,其中该定位构件应用摩擦力进行定位,且该定位构件为设置于该盖体上的一凹槽结构,其通过该凹槽结构及该本体间的摩擦力,使该本体容置于该凹槽结构中。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存取装置,其中该定位构件还包含一第一定位结构以及一第二定位结构,该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该本体上,该第二定位结构对应设置于该盖体上,用以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相对应卡固。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存取装置,其中该第一定位结构为一凸块,该第二定位结构为一凹槽结构。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存取装置,其中该可携式存取装置还包含一包覆层,该包覆层用以包覆该本体,并使该本体的部分该上表面暴露。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存取装置,其中该可携式存取装置还包含一连接媒介,该连接媒介与该本体及该盖体连接,该连接媒介为一带状结构、一环状结构、或一转轴结构,且该连接媒介与该盖体及该本体一体成形。9. 如权利要求8所述可携式存取装置,其中该定位构件设置于该连接媒介上,且该定位构件为一卡榫结构。10. 一种可携式存取装置,其包含:一本体,其具有一接触端,该接触端设置于该本体的一上表面;一勾状盖体,其遮盖于该本体的该上表面,并与该本体之间具有一空间,以保护该接触端;以及一定位构件,用以使该盖体及该本体可相互定位组接。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存取装置,其中该可携式存取装置还包含一连接媒介,该连接媒介与该本体及该盖体连接,且该连接媒介为一转轴结构。
可携式存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取装置,尤指一种可携式存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市面上,电子产品比比皆是,每个造型都轻便小巧且携带方便,在现今的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几乎已经将电子产品发挥到极致。尤其是携带式的存取装置,例如随身碟、微型硬盘、MP3播放器以及录音笔等,更是人人都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 尤其是随身碟的出现,在近几年电子市场上造成轰动,其以轻巧、大容量的特性,正式取代了传统软盘与3.5时磁盘,将储存工具从简单的磁盘格式进阶为USB随插即用的微型储存碟,闪存与储存空间的美丽邂逅,让新一代随身碟快速传输又操作简单,携带起来更为便利! 顾名思义,“随身碟”就是能够轻易随身携带的轻型储存碟,尺寸约一把钥匙的大小,重量则在50g以内,使用者只要通过USB连接传输的简单操作,即可储存大容量随身信息。随身碟的另外一项特色是使用闪存作为储存媒介,闪存不需通电即可储存数据,也不会发生因为断电导致的数据流失,非常适合行动信息储存与携带。 现有随身碟结构如图1A所示,可携式存取装置100主要由壳体100a、电路板总成100b以及帽盖100c所组成,壳体100a包含上壳体100d以及下壳体100e,电路板总成100b则具有多个闪存100f、一控制器100g以及自电路板总成100b延伸形成的一接触端100h,其中,接触端100h包覆于一框体100i内,用以保护该接触端100h并共同组成一USB连接端口100j。 请再参阅图1A,如图所示,电路板总成100b设置于上壳体100d及下壳体100e形成的容置空间100k中,且上壳体100d及下壳体100e分别具有一缺口100l及100m,因此,当电路板总成100b容置于容置空间100k内时,USB连接端口100j则可穿透凸设于缺口100l及缺口100m共同形成的开口100n外(如图1B所示),其后,再将帽盖100c套设于USB连接端口100j之上,则可完成可携式存取装置100的组装。 现有技术中的可携式存取装置100虽已大幅缩减传统硬盘的体积,但由于可携式存取装置100的壳体100a内具有容置空间100k,以容置电路板总成100b,因而使得壳体100a通常仍具有一定的体积,以及,包覆于接触端100h外部的框体100i亦具有一定的体积,因此当可携式存取装置100插设于一电脑主机(图未示)上时,往往会因电脑主机提供的多个USB连接端口彼此间的距离太近,因而当可携式存取装置100插设于其中的一个的USB连接端口后,则会因可携式存取装置100所占据的体积空间太大,而导致邻近的USB连接端口因空间不足而无法使用,因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另外,帽盖100c通常套设于USB连接端口100j之上,在使用时须以两手分别握住帽盖100c以及壳体100a以使两者分离,不仅在使用时较不便利,在携带时更容易因外力碰击使得帽盖100c脱落而遗失,导致USB连接端口100j暴露在外,易遭受破坏而使得可携式存取装置100无法使用。 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缺点,不仅减小体积、方便消费者使用,且能便利地携带或配戴于身上、兼具美观设计感更不会遗失盖体,以使其能提升科技产品的附加价值的可携式存取装置,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存取装置,以解决现有随身碟体积较大、使用上不方便、帽盖容易掉落、不利于携带以及不美观等缺陷,使其体积减小、使用方便、帽盖不易掉落、利于携带且兼具美观性及多样化。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形式为提供一种可携式存取装置,其包含:本体,其具有接触端,接触端设置于本体的上表面;盖体,其覆盖于本体的上表面,以保护接触端;以及定位构件,用以使盖体及本体可相互定位组接。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定位构件应用磁力以进行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定位构件为磁铁,其设置于盖体或本体上,用以与相对应的磁性材质相互吸引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定位构件为磁铁组,磁铁组包含磁铁组,磁铁组包含两磁铁,且分别设置于盖体以及相对应的本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定位构件应用摩擦力以进行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定位构件为设置于盖体上的凹槽结构,其通过凹槽结构及本体间的摩擦力,使本体容置于凹槽结构中。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定位构件还包含第一定位结构以及第二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本体上,第二定位结构对应设置于盖体上,用以与第一定位结构相对应卡固。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一定位结构为凸块,第二定位结构为凹槽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可携式存取装置还包含包覆层,该包覆层用以包覆本体,并使本体的部分上表面暴露。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可携式存取装置还包含连接媒介,该连接媒介与本体及盖体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连接媒介为带状结构、环状结构、或转轴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连接媒介与盖体及本体一体成形。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定位构件设置于连接媒介上。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定位构件为卡榫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较广义实施形式为提供一种可携式存取装置,其包含:本体,其具有接触端,接触端设置于本体的上表面;勾状盖体,其遮盖于本体的上表面,并与本体之间具有空间,以保护接触端;以及定位构件,用以使盖体及本体可相互定位组接。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可携式存取装置还包含连接媒介,该连接媒介与本体及盖体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连接媒介为转轴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定位构件设置于连接媒介上。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定位构件为卡榫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体积较小、使用方便、帽盖不易掉落、利于携带且兼具美观性及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A:其为现有随身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B:其为图1A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A:其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B:其为图2A的盖体与本体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其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其为图3A的盖体与本体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其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B:其为图4A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C:其为图4B的盖体与本体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D:其为具有连接媒介的图4B的结构示意图。 图4E:其为具有连接带的图4B的结构示意图。 图SA:其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B:其为图5A的盖体与本体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A:其为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B:其为图6A的组装方式示意图。 图6C:其为图6B的盖体与本体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A:其为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B:其为图7A的盖体与本体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A:其为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B:其为图8A的盖体与本体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A:其为本发明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B:其为图9A的盖体与本体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其为本发明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其为图10A的盖体与本体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其为本发明第十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B:其为图11A的盖体与本体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C:其为图11B的露出本体的示意图。 图11D:其为将图11B装设于文件上的示意图。 图12A:其为本发明第十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B:其为图12A的盖体与本体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C:其为图12B的露出本体的示意图。图12D:其为图12B装设于文件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随身碟:100 壳体:100a 印刷电路板总成:100b 帽盖:100c 上壳体:100d 下壳体:100e 闪存:100f 控制器:100g 接触端:100h、211、411、511、611、711、811、911、101a、111a、121a 框体:100i、122d、441 USB连接端口:100j 容置空间:100k、112e、122g 缺口:100l、100m 开口:100n 可携式存取装置:2、3、4、5、6、7、8、9、10、11、12 本体: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 盖体:22、42、52、62、72、82、92、102、112、122 定位构件:23、33、43、93、114 磁铁:231、332、431、432 金属薄片:232、331 包覆层:24、34、44、53、63、73、83、103、113、123 连接媒介:25、35、46、54、64、74、84、94、104 上表面:212、311、412、512、912、111b 下表面:221 圆形盖体:32 凹槽结构:321、521、102a、123a 第一容置槽:442 第二容置槽:421 后盖:45 第一后盖:451 第二后盖:452 吊环:451a 连接带:47 滑轨结构:621 扣环:65 ㄇ型框体:731、722 ㄇ型凹槽:732 ㄇ型边缘:721 第一定位构件:931、114a 第二定位构件:932、114b 勾状盖体:102 折弯部:112b、122c 延伸部:112d 卡榫结构:105 勾状结构:122a 卡合元件:122b 顶部:112a、122e 底部:112c、122f 纸张:P1、P2 方向:A、B、C1、C2、D 位置:E1、E2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形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2A,其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携式存取装置2主要由本体21、盖体22以及定位构件23所组成,其中,在本体21的上表面212具有接触端211,用以与一电子装置(图未示)进行连接。于本实施例中,定位构件23为一磁铁231以及一具磁性的金属薄片232,如图2A所示,磁铁231设置于盖体22的下表面221,而金属薄片232则设置于本体21上表面212的对应位置,如此一来,当要收纳可携式存取装置2时,仅需将盖体22靠近于本体21的上表面212,则定位构件23的磁铁231可响应磁力作用而与相对应设置的金属薄片232彼此相互吸引定位,进而使盖体22整齐覆盖于本体21的上表面212之上(如图2B所示),以达到保护接触端211的目的。 另外,本体21还具有一层包覆层24,包覆层24为一层与本体21紧密贴合的壳体,由于在本体21与包覆层24之间紧密贴合而没有空隙,因此可大幅缩减可携式存取装置2的体积,并且,包覆层24的材质可为塑料、金属或是其它材质,可依实际实施形式而进行任意的变化,并不以此为限,且其材质亦可与盖体22相同,或可于其上制作不同外观的设计,以使可携式存取装置2具有一致性的外观且增加可携式存取装置2的美观及设计感。 以及,在盖体22及本体21之间可以连接媒介25来进行连接,连接媒介25可为但不限为与盖体22及包覆层24一体成形的带状结构、环状结构或转轴结构等,以本实施例为例,连接媒介25为一带状结构,且其材质可为一般纤维制品的细带、塑料带或是皮带等,并不以此为限,如此一来,在盖体22与本体21之间即可以连接媒介25进行连接,在使用者携带可携式存取装置2时即不用担心会遗失盖体22,并且,当盖体22与本体21相互对应组合时(如图2B所示),带状的连接媒介25可随着盖体22与本体21的扣合而形成一环状带,因而可悬挂于使用者的手提包或是腰带上等,使得可携式存取装置2更便于随身携带。 请参阅图3A,其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携式存取装置3主要由本体31、圆形盖体32、定位构件33、包覆层34以及连接媒介35所组成,其中,本体31、定位构件33、包覆层34以及连接媒介35的结构、材质以及组装方式均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于此赘述,但于本实施例中,圆形盖体32的形式为一扁平状的圆形板件,且在圆形盖体32中央具有与本体31对应的凹槽结构321,且在凹槽结构321的表面设置有一磁铁332,可与本体31上表面311的具有磁性的金属薄片331相互对应,因此当本体31与圆形盖体32相互组合时(如图3B所示),则包覆有包覆层34的本体31恰可容设于凹槽结构321中,且由于磁铁332与对应设置的金属薄片331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将使得本体31可与圆形盖体32紧密接合,当然,于本实施例中,本体31与圆形盖体32之间同样具有连接媒介35来进行连接,以防止圆形盖体32的遗失,并且可通过圆形盖体32的外观及材质设计,搭配连接媒介35的不同实施形式,增加可携式存取装置3的多样变化,并进一步提升可携式存取装置3的价值及美观。 请参阅图4A,其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携式存取装置4由本体41、盖体42、定位构件43、包覆层44以及后盖45所组成,其中,本体41的上表面412具有接触端411,包覆层44为一质地坚硬的壳体,且包含镂空的框体441以及第一容置槽442的壳体,以及,框体441与第一容置槽442相连通,因此当本体41容设于第一容置槽442内时,则本体41的接触端411恰可设置于镂空的框体441处,并暴露出来,便于接触端411与一电子装置(图未示)相导接,另外,盖体42则同样具有第二容置槽421,用以容置定位构件43。于本实施例中,定位构件43为一磁铁组,包含两磁铁431及432,磁铁431容设于盖体42的第二容置槽421内,而磁铁432则对应设置于本体41的第一容置槽442内。 可携式存取装置4的组装方式如图4A所示,首先,将本体41置入包覆层44的第一容置槽442内,使接触端411暴露于镂空的框体441处,接着再将磁铁432置入第一容置槽442内,并将第一后盖451盖上,以完成本体41与包覆层44的组装,同样地,将磁铁431置入第二容置槽421内后,再盖上第二后盖452,则可完成如图4B所示的可携式存取装置4,并且,由于可携式存取装置4设置于本体41内的磁铁431与设置于包覆层44内的磁铁432可彼此相互吸引定位,因此当盖体42覆盖于包覆层44上时,则可如图4C所示,利用磁铁431及432相互吸引的磁力,以磁铁431及432为轴心,如箭号方向A所示进行旋转,露出可携式存取装置4的接触端411以方便使用,并且,在使用完毕后,则再以反方向旋转将盖体42覆盖于包覆层44上,以保护接触端411,当然,由于可携式存取装置4是利用磁力作用相互吸引而盖合,因此亦可直接将盖体42与包覆层44分离而进行使用,使得可携式存取装置4在使用上更具有多样化并且更为便利。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D所示,可携式存取装置4还具有连接媒介46,以连接盖体42以及包覆层44,连接媒介46可为但不限为与盖体42及包覆层44一体成形的带状结构,其材质可为一般纤维制的细带、塑料或是皮革制品等,并不以此为限,并可利用连接媒介46多样材质的设计,增添可携式存取装置4携带上的便利性同时兼具美观性。 于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E所示,可携式存取装置4的包覆层44的第一后盖451还可设置吊环451a,用以供连接带47吊设于其上,当连接带47穿设于吊环451a上后,则可方便使用者将可携式存取装置4佩带于包包、手机等地方,当然,吊环451a亦可设置于第二后盖452上,且其材质、设置的位置以及形态等均不以此为限,可依实际操作情形变化,由上述不同的实施例可见,可携式存取装置4不仅具有实时存取数据的实用性,更应用多样化的设计,而成为别致且便于携带的吊饰品。 请参阅图5A,其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携式存取装置5主要由本体51、盖体52、包覆层53以及连接媒介54所组成,在本体51的上表面512具有接触端511,且其外部包覆有包覆层53,其中,包覆层53的材质可为与盖体52相同的具有韧性的材质,例如:橡胶,但不以此为限,以及,在盖体52上具有一凹槽结构521,另外,在本体51与盖体52之间则经由连接媒介54进行连接,连接媒介54可为但不限为与盖体52、包覆层53材质相同的带状结构,并可与盖体52以及包覆层53一体成形。 请参阅图5B,当可携式存取装置5组合时,主要因盖体52以及包覆层53的材质具有韧性,因而当本体51设置于盖体52的凹槽结构521内时,由于包覆于本体51之外的包覆层53具有韧性的边缘与同样具有韧性的凹槽结构521的边缘之间存在有摩擦力,因而可使包覆层53定位卡合于盖体52内,进而达到保护本体51的接触端511的目的,于此实施例中,定位构件为设置于盖体52上的凹槽结构521,并且,由于带状的连接媒介54可随着盖体52与包覆层53的卡合而形成一环状带,因此使用者可将使环状带悬挂于手提包或是腰带等地方,使得可携式存取装置5更便于随身携带。 请参阅图6A,其为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携式存取装置6主要由本体61、盖体62、包覆层63以及连接媒介64所组成,其中,本体61、包覆层63以及连接媒介64的结构及连接方式均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于此赘述,但于本实施例中,盖体62与包覆层63的材质为金属材质,而连接媒介64可为但不限为一皮质的带状结构,且在盖体62上具有滑轨结构621,因此当可携式存取装置6欲进行组合时,则如同图6B所示,将包覆有覆盖层63的本体61,沿箭号B的方向折弯,穿越一扣环65后,再沿着滑轨结构621顺势卡合设置于盖体62上,以此以完成图6C的组装图,使盖体62可覆盖于本体61上,以保护接触端611,于此实施例中,定位构件为可使本体61固定设置于盖体62上的滑轨结构621。由此可见,可携式存取装置6通过具有质感的皮质连接媒介64搭配金属材质的盖体62以及包覆层63,使可携式存取装置6除了实用性外更具有时尚的设计感。 请参阅图7A,其为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携式存取装置7主要由本体71、盖体72、包覆层73以及连接媒介74所组成,其中,包覆层73外缘具有一ㄇ型(或倒U形)框体731,且在ㄇ型框体731上具有ㄇ型凹槽732,因此,当可携式存取装置7进行组合时,如图7B所示,通过将盖体72上对应ㄇ型凹槽732突起的ㄇ型边缘721卡合于包覆层73的ㄇ型凹槽732内,因而使包覆层73与盖体72之间可相互卡合定位,故于本实施例中,定位构件为可使包覆层73及盖体72相互卡合定位的ㄇ型凹槽732以及ㄇ型边缘721,另外,盖体72还包含与ㄇ型框体731对应的ㄇ型框体722,因此当可携式存取装置7完成图7B所示的组合图时,盖体72与包覆层73形成一完整的薄形长方体,并且,连接于盖体72与包覆层73之间的连接媒介74可为一带状结构,其材质可为橡胶、皮制品、金属等,均不以此为限,当带状的连接媒介74随着盖体72与包覆层73的卡合而形成一环状带,其可为手环形式,或可延长为项链形式,或可悬挂于使用者的手提包或是腰带上等,其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且由于其多样化的设计,使得可携式存取装置7不仅在外形上具有设计感,同时更兼具饰品的艺术价值。 请参阅图8A,其为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携式存取装置8主要由本体81、盖体82、包覆层83以及连接媒介84所组成,其中,本体81、盖体82以及包覆层83结构、材质以及组装方式均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于此赘述,但于本实施例中,连接媒介84为一环状结构,故于盖体82以及包覆层83上具有与环状结构相对应的缺口(图未示),用以使盖体82以及包覆层83可穿越设置于环状的连接媒介84上,并可通过缺口的设计,使盖体82可顺延缺口推设至一特定位置,以使盖体82卡合定位覆盖于本体81上,用以保护接触端811(如图8B所示),故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构件为可使盖体82卡合定位于本体81上的缺口。此外,环状的连接媒介84同样使得可携式存取装置8具有极佳的携带性,且同时亦可作为钥匙圈,更增添可携式存取装置8丰富多样的应用性。 请参阅图9A,其为本发明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携式存取装置9主要由本体91、盖体92、定位构件93以及连接媒介94所组成,其中,本体91、盖体92以及连接媒介94的结构、材质以及组装方式均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于此赘述,但于本实施例中,定位构件93由第一定位构件931及第二定位构件932所构成,第一定位构件931设置于本体91的上表面912,且第二定位构件932对应设置于盖体92上,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构件931可为一凸块,第二定位构件932则为与该凸块相对应的凹槽结构。当可携式存取装置9进行组装时,则如图9B所示,通过本体91上的第一定位构件931与盖体92上的第二定位构件932彼此对应卡合,以使盖体92覆盖于本体91的上表面912,进而保护本体91上的接触端911。 请参阅图10A,其为本发明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携式存取装置10主要由本体101、勾状盖体102、包覆层103、连接结构以及定位构件所组成,其中,本体101以及包覆层103的结构、材质以及组装方式均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于此赘述,但于本实施例中,勾状盖体102为一折弯的勾状结构,且在勾状盖体102的末端具有一凹槽结构102a,以及,连接结构为一转轴结构104,定位构件可为但不限为一卡榫结构105,并且,卡榫结构105设置于转轴结构104上。 当可携式存取装置10使用完毕后,可如图10A所示将包覆有包覆层103的本体101以转轴结构104为轴心沿箭号C1的方向进行转动,进而将本体101上的接触端101a收纳于勾状盖体102上的凹槽结构102a内(如图10B所示),以此保护接触端101a,其后,再将卡榫结构105同样以转轴结构104为轴心,沿箭号C2的方向推动,则可将包覆有包覆层103的本体101锁固于盖体102之上,如此一来,可携式存取装置10亦可应用勾状盖体102所具有的三角形折弯空间,而使可携式存取装置10可任意地勾设于使用者的包包或腰带上等,同样具有别致的设计感以及便利的携带性。 请参阅图11A,其为本发明第十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携式存取装置11主要由本体111、盖体112、包覆层113以及定位构件114所组成,其中,本体111以及包覆层113的结构、材质以及组装方式均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于此赘述,但于本实施例中,盖体112为一ㄇ状结构,其具有顶部112a、折弯部112b以及底部112c,且在底部112c的末端延伸出微翘且具有角度的延伸部112d,由于盖体112为ㄇ状结构且具有折弯部112b,因此在盖体112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112e,可用来容置本体111。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定位构件114由第一定位构件114a及第二定位构件114b所构成,第一定位构件114a设置于本体111上,且第二定位构件114b对应设置于盖体112的顶部112a上,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构件114a可为一凹槽结构,第二定位构件114b则为与该凹槽结构相对应的凸柱结构。当可携式存取装置11组装之后,则如图11B所示,通过本体111的上表面111b的第一定位构件114a与盖体112上的第二定位构件114b彼此对应卡合,以使盖体112遮盖于本体111上,进而可保护本体111上的接触端111a,而当欲使用可携式存取装置11时,则可推动具有包覆层113的本体111,使之以凸柱结构为轴心进行旋转,使本体111以及接触端111a暴露出来,便于与电子装置(图未示)相导接。 于一些实施例中,盖体112的材质可为具有弹性的塑料,但不以此为限,如此一来,使用者可沿着微翘的延伸部112d将纸张P1顺势置入包覆层113底部与盖体112的底部112c之间的空隙中,且由于盖体112具有弹性的材质可响应纸张P1给予的作用力而产生一反作用力,因而可使纸张P1紧密夹设于包覆层113底部与盖体112的底部112c之间,除了具有可携式存取装置11原有的储存数据的功能之外,同时更具有夹持于文件、记事本、口袋等之上的功能,便于使用者于开会报告时夹带于文件等书面数据上,使得可携式存取装置11在携带上的功能性更为强大。 请参阅图12A,其为本发明第十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携式存取装置12主要由本体121、盖体122、包覆层123以及定位构件所组成,其中,本体121以及包覆层123的结构、材质以及组装方式均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于此赘述,但于本实施例中,包覆层123的侧边具有一凹槽结构123a,以及,盖体122的形态较为特别,其一端为勾状结构122a,且在勾状结构122a的末端边缘延伸出一平行的卡合元件122b,而另一端则为折弯部122c,且在折弯部122c处具有一镂空的框体122d,另外,盖体122还具有一顶部122e以及一底部122f,由于盖体122具有折弯部122c以及勾状结构122a,因此在盖体122的顶部122e与底部122f之间存在有一容置空间122g,用以容置本体121。 请参阅图12B至图12C,当可携式存取装置12进行组装时,将包覆层123的凹槽结构123a对应盖体122的勾状结构122a上的卡合元件122b,沿箭号D的方向将具有包覆层123的本体推入设置于盖体122的容置空间122g内,并使本体121的接触端121a面对盖体122的框体122d而设置(如图12B所示),并且,盖体122的材质可为但不限为具有弹性的塑料材质,因此在盖体122一端的勾状结构122a具有一弹性,当使用者按压盖体122的顶部122e时,则可使勾状结构122a产生形变,自位置E1下降至位置E2,此时,则如图12C所示,本体121会响应其连接的勾状结构122a所产生的形变而穿越镂空的框体122d往前移动,并使接触端121a露出,便于与电子装置(图未示)相导接,于本实施例中,设置于折弯部122d的框体122d即为可携式存取装置12的定位构件,其使可携式存取装置12的本体121与盖体122相互定位,且限制本体121仅能相对于盖体122前后移动。 请参阅图12D,由于可携式存取装置12的勾状结构122a具有弹性,因而使用者可将纸张P2顺势置入包覆层123的底部与盖体122的底部122f之间的空隙中,此时纸张P2会给予包覆层123一作用力,当此作用力传递至连接包覆层123的勾状结构122a时,则会响应纸张P2给予的作用力而产生一反作用力,因而可使纸张P2紧密夹设于包覆层123的底部与盖体122的底部122f之间,因此亦可使可携式存取装置12具有夹持的功能,可夹持于使用者的文件、记事本、口袋以及背袋等地方,使得可携式存取装置12的携带更为简便,并且,由于此时纸张P2抵顶于包覆层123的底部,因而使得勾状结构122a承受一向上作用力而固定于E1的位置,并使本体121容纳于盖体122的容置空间122g之中,以使接触端121a得以受到保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由本体、包覆层、盖体、定位构件以及连接媒介所组成,其中,包覆层紧密包覆于本体外,以此可大幅减小可携式存取装置的体积,并且,经由应用磁力、摩擦力或装置紧配的定位构件,使盖体可覆盖于本体的上表面,并可相互定位组接,另外,再搭配不同形态、不同材质的连接媒介以连接本体与盖体,使得盖体不易遗失,并通过多样化的设计,使可携式存取装置的外形更为美观以及大幅提升其携带的便利性,以创造出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可携式存取装置,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能达到外形微小化且能随身配带、又兼具精美的设计感。 纵使本发明已由上述的实施例详细叙述,但可由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任意的思考及修饰,且皆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可携式存取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携式存取装置.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可携式存取装置,其包含:本体,其具有接触端,接触端设置于本体的上表面;盖体,其覆盖于本体的上表面,以保护接触端;以及定位构件,用以使该盖体及该本体可相互定位组接。本发明的可携式存取装置的体积较小、使用方便、帽盖不易掉落、利于携带且兼具美观性及多样化。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