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结构、头枕缓冲垫以及乘客座椅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头枕结构、头枕缓冲垫以及乘客座椅。
背景技术
在乘客座椅,例如飞机乘客座椅上,通常使用头枕来为座椅乘坐者
的头部提供支撑。为了有效地发挥作用,头枕应放置在座椅的座椅靠背
之上的恰当距离处。由于人体测量学以及个人的舒适度偏好不同,所以
座椅靠背之上的距离因人而异。
常见的飞机座椅的头枕是双向头枕,座椅乘坐者可基于个人的舒适
度和偏好通过向上和向下移动来将头枕调节至位于座椅靠背之上恰当
的距离处。为了试图解决常见的双向头枕遇到的问题,已经开发出了4
向和6向头枕。
4向头枕除了能允许向上和向下调节外,还允许折叠侧边从而为座
椅乘坐者提供侧向头部支撑。
除了具有上面描述的4向头枕的功能外,6向头枕还提供了向前和
向后倾斜头枕的功能。因此,6向头枕为座椅乘坐者提供了基于个人偏
好的大范围头枕调节功能。
在现有的头枕设计中,头枕缓冲垫通常塑有大体上平整的支撑表
面,即,面向远离头枕框架并且朝着座椅乘坐者的头部的表面,以便为
座椅乘坐者的头部提供支撑。我们发现,许多乘客继续经受着脖子拉伤
和僵硬,尤其是在长途飞行期间,座椅乘坐者通常在睡觉时把头倾斜向
一侧。因此,乘客的舒适度受到了影响。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枕、用于头枕的缓冲垫以及乘客座椅
以试图解决上述至少一种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乘客座椅的头枕结构,所
述头枕结构包括:用于连接至乘客座椅的可调节头枕框架;以及头枕缓
冲垫,所述头枕缓冲垫安装至所述可调节头枕框架,以便使所述头枕缓
冲垫可通过所述可调节头枕框架相对于所述乘客座椅的座椅靠背移动;
其中,所述头枕缓冲垫包括支撑表面,所述支撑表面面向远离所述头枕
框架的方向,所述支撑表面包括相对于所述乘客座椅的凹形上部和凸形
下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乘客座椅的可调节头枕框
架的头枕缓冲垫,所述头枕缓冲垫配置为安装至所述可调节头枕框架,
以便使所述头枕缓冲垫可通过所述可调节头枕框架相对于所述乘客座
椅的座椅靠背移动,其中,所述头枕缓冲垫包括支撑表面,所述支撑表
面设置为面向远离所述头枕框架的方向,所述支撑表面包括相对于所述
乘客座椅的凹形上部和凸形下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乘客座椅,所述乘客座椅包括
第一方面的头枕结构。
附图说明
仅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并且结合附图,本发明的实施例将通过以下
书面说明而被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并且变得显而易见,在
附图中:
图1a)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结构的示意分解等距图。
图1b)示出了图1的头枕结构的示意侧视图。
图2a)和图2b)示出了图1的头枕结构的头枕框架的示意侧视图,
处于各自不同的倾斜方向。
图3a)和图3b)示出了图1的头枕结构的头枕缓冲垫的示意侧视
图,处于各自不同的倾斜方向。
图4示出了图1的头枕结构的示意等距图。
图5a)和图5b)分别示出了图1的头枕结构的示意正视图和侧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与泪珠形缓冲垫耦接的6向头枕。该6向头
枕允许座椅乘坐者将头枕调节至其偏好的构型,并且头枕缓冲垫具有支
撑表面,支撑表面具有相对于乘客座椅的凹形上部和凸形下部,优选地
提供头部支撑和颈部支撑。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头枕缓冲垫的形状设计为考虑到人体头部和颈
部的构造,更加具体的,缓冲垫具有凹形顶半部和凸形底半部,与人体
头部和颈部区域的后部轮廓相配合。有利地,凹形顶半部为头部提供支
撑,而凸形底半部则为座椅乘坐者的颈部提供支撑。
图1a)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头枕100的示意分解等距图。头
枕100允许进行向上调整、向下调整、向前倾斜、向后倾斜以及沿着两
条折叠线折叠。头枕100包括头枕框架102和头枕缓冲垫104。由于具
有6向头枕框架102和成型的缓冲垫104,所以本示例性实施例优选地
能够为大量具有不同人体学的座椅乘坐者提供头部支撑和颈部支撑。头
枕框架侧翻门106和108经由铰链(例如,109)进行的折叠也可有利
地为头部和颈部区域提供支撑,以防止或者限制头部向旁边倾斜。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头枕缓冲垫104具有凹形上部105和凸形下
部107。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头枕缓冲垫106的中央部分110中具有
较软材料(一种或者多种材料),以及侧翻门部分112和114具有较硬
材料(一种或者多种材料)。这可以有利地为座椅乘坐者后面的头部和
颈部区域提供舒适的感觉,同时通过侧翻门部分的较硬材料(一种或者
多种材料)为头部和颈部区域提供足够的支撑,防止或者限制头部向旁
边倾斜。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头枕缓冲垫104的中央部分110中
应用记忆海绵,以便增加头枕与个人乘坐者的人体学的符合性。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头枕缓冲垫104具有形成于其支撑表面120
中的、大体上呈V型切口116和118的空隙,该空隙面对着远离头枕框
架102的方向,即,面向座椅乘坐者的方向,以便容纳侧翻门部分112
和114的折叠以及侧翻门106和108的折叠。优选地,当侧翻门106和
108被折叠时,切口116和118可消除或者至少减少头枕缓冲垫上的“褶
皱”。空隙不限于图1所示的切口116和118,相反,在不同实施例中,
空隙可以额外地或者可替换地呈不同的形状,可以连续地或者不连续地
延伸,可以部分地或者全部埋于泡沫体中,和/或可以形成于面向头枕框
架102的表面122中。优选地,空隙形成于支撑表面120中,以便最小
化褶皱。
参照图1b)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表面120的凹形上部105直接与支
撑表面120的凸形下部107相遇,使得头枕缓冲垫的横截面相对于乘客
座椅沿着垂直轴大体上呈倒S形。凹形上部105的曲率124比凸形下部
107的曲率126更浅。凹形上部105和凸形下部107相对于乘客座椅均
大体上延伸穿过头枕缓冲垫104的水平宽度。
参照图2a)和图2b),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头枕框架102在铰
链200周围的向前倾斜和向后倾斜有利地允许座椅乘坐者调整头枕缓冲
垫104(图1)的位置以适应颈部的后面的凹形轮廓,并且可选地适应
头部的后面的凸形轮廓,从而提供特定颈部和头部支撑。在本实施例中,
铰链200配置为沿着头枕框架102的上面约1/4高度创建一个旋转轴。
头枕框架102的倾斜角可为,但不限于,在垂直方向上(参照大体上处
于竖直位置的座椅靠背)从0℃至90℃之间。提供了安装支架202,用
于将头枕框架102安装至乘客座椅的座椅靠背。可移动块204和206在
形成于头枕框架102后部的轨道(在图2中隐藏)中进行导向,以便进
行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的调节。
图3a)和图3b)图示了处于两种不同倾斜方向以适应具有不同人
类学的两种头部300和302的头枕缓冲垫104,即,分别为较浅颈部曲
率和较陡颈部曲率。在图3a)中,头枕缓冲垫104可被调节为使较低的
凹部107延伸到凸形颈部轮廓304中并且与凸形颈部轮廓相适应,同时,
凸形较上部105“托起”头部300的后面的凹形轮廓306。相似地,在
图3b)中,头枕缓冲垫104可被调节为使较低的凹部107延伸到较陡的
凸形颈部轮廓308中并且与较陡的凸形颈部轮廓308相适应,同时,凸
形较上部105“托起”头部302的后面的凹形轮廓310。
如可以从图3a)和图3b)所见的那样,示例性实施例的6向头枕
100(图1)允许座椅乘坐者调节头枕构型以便基于其舒适度偏好和人类
学为头部和颈部提供支撑,这可以有利地实现为乘坐者提供改进的舒适
度。
图4示出了头枕100的示意等距图,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头枕100
具有通过使用例如尼龙搭扣和/或多个铆钉(例如,400)安装至头枕框
架102的头枕缓冲垫104,头枕缓冲垫104具有透明视图。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头枕结构和缓冲
垫的尺寸取决于座椅的尺寸和美观。如图5a)和图5b)所示,6向头枕
500的一种示例性实施可具有如下尺寸:
-宽度502约为450mm;
-高度504约为183mm;
-最大深度506约为55mm;
-上部的深度508约为25mm;
-较上的凹部中最小深度510约为15mm;
-下部的深度512约为4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乘客座椅的头枕结构包括:用于连接至乘客
座椅的可调节头枕框架;以及头枕缓冲垫,头枕缓冲垫安装至可调节头
枕框架,以便使头枕缓冲垫可通过可调节头枕框架相对于乘客座椅的座
椅靠背移动;其中,头枕缓冲垫包括支撑表面,支撑表面面向远离头枕
框架的方向,支撑表面包括相对于乘客座椅的凹形上部和凸形下部。
头枕缓冲垫可包括形成于头枕缓冲垫体中的空隙,空隙与可调节头
枕框架的相应折叠接头对齐,以便相对于头枕框架的中间部分折叠头枕
框架的侧边部分。头枕缓冲垫包括具有第一压缩强度的中间部分,以及
具有与第一压缩强度不同的第二压缩强度的侧边部分。第一压缩强度与
第二压缩强度更大。头枕缓冲垫的中间部分可安装至可调节头枕框架的
中央安装板。头枕缓冲垫的侧边部分可安装至可调节头枕框架的相应侧
边安装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表面的凹形上部直接与支撑表面的凸形下部
相遇,以便使头枕缓冲垫的横截面沿着相对于乘客座椅的垂直轴大体上
呈倒S形。凹形上部的弯曲度比凸形下部的弯曲度更浅。
在一个实施例中,凹形上部和凸形下部均大体上延伸穿过头枕缓冲
垫相对于乘客座椅的水平宽度。
可调节头枕框架可包括4向头枕框架。可调节头枕框架可包括6向
头枕框架。头枕框架可配置为使头枕缓冲垫可在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上
移动、向前和向后倾斜、以及沿着两条折叠线折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乘客座椅的可调节头枕框架的头
枕缓冲垫,头枕缓冲垫配置为安装至可调节头枕框架,以便使头枕缓冲
垫可通过可调节头枕框架相对于乘客座椅的座椅靠背移动,其中,头枕
缓冲垫包括支撑表面,支撑表面设置为面向远离头枕框架的方向,支撑
表面包括相对于乘客座椅的凹形上部和凸形下部。
头枕缓冲垫可包括形成于头枕缓冲垫体中的空隙,空隙与可调节头
枕框架的相应折叠接头对齐,以便相对于头枕框架的中间部分折叠头枕
框架的侧边部分。头枕缓冲垫可包括具有第一压缩强度的中间部分,以
及具有与第一压缩强度不同的第二压缩强度的侧边部分。第一压缩强度
与第二压缩强度更大。头枕缓冲垫的中间部分可安装至可调节头枕框架
的中央安装板。头枕缓冲垫的侧边部分可配置为安装至可调节头枕框架
的相应侧边安装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表面的凹形上部直接与支撑表面的凸形下部
相遇,以便使头枕缓冲垫的横截面沿着相对于乘客座椅的垂直轴大体上
呈倒S形。凹形上部的弯曲度可比凸形下部的弯曲度更浅。凹形上部和
凸形下部均可大体上延伸穿过头枕缓冲垫相对于乘客座椅的水平宽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从广义上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
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在具体实施例中示出的本发明进行多种变型
和/或修改。因此,本实施例从各个方面都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
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