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滚子轴承.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865179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86252.7

申请日:

2010.09.16

公开号:

CN101963191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C 33/58申请日:20100916|||公开

IPC分类号:

F16C33/58; F16C33/36

主分类号:

F16C33/58

申请人:

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

发明人:

屈平; 郭静瑜; 蔡旭东

地址:

215500 江苏省常熟市高新技术产业园苏州路3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滚道的大直径端处,外圈上设置有浮动挡圈,在内圈滚道的小直径端上形成有突出内圈滚道的凸缘部分,内圈滚道的大直径端处不突出内圈滚道;当轴承受到反向的轴向力时,圆锥滚子的大端面和浮动挡圈接触,圆锥滚子的小端面和内圈上凸缘部分接触,反向轴向力通过内圈上的凸缘部分、圆锥滚子、浮动挡圈来传递,轴承不会脱开,使得一个圆锥滚子轴承能够承受双向轴向力,无需使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便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避免了圆锥滚子轴承的脱开,影响圆锥滚子轴承的使用,节约安装圆锥滚子轴承的空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 包括外圈 (a1)、 内圈 (a2)、 圆锥滚子 (a3) 和保持架 (a4), 圆锥 滚子 (a3) 设置在外圈滚道 (a1) 和内圈滚道 (a2) 之间, 保持架 (a4) 设置在圆锥滚子 (a3) 的大端面 (a11)、 小端面 (a10) 处, 其特征在于 : 在内圈滚道 (a7) 的小直径端上形成有突 出内圈滚道 (a7) 的凸缘部分 (a8), 所述凸缘部分 (a8) 上形成有凸缘面 (a9), 所述凸缘面 (a9) 与所述圆锥滚子 (a3) 的小端面 (a10) 相对, 内圈滚道 (a7) 的大直径端处不突出内圈 滚道 (a7) ; 在外圈滚道 (a6) 的大直径端处, 外圈 (a1) 上设置有浮动挡圈 (a5), 所述浮动挡 圈 (a5) 上形成有突出外圈滚道 (a6) 的伸出部 (a17), 所述浮动挡圈 (a5) 的伸出部 (a17) 上形成有伸出端面 (a12), 所述伸出端面 (a12) 与所述圆锥滚子 (a3) 的大端面 (a11) 相对 ; 所述凸缘面 (a9) 与圆锥滚子 (a3) 的小端面 (a10) 之间以及伸出端面 (a12) 与圆锥滚子 (a3) 的大端面 (a11) 之间留有间隙。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圆锥滚子 (a3) 的大端面 (a11) 为突出的圆弧面, 所述伸出端面 (a12) 为锥形或圆弧面。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凸缘面 (a9) 与圆锥滚子 (a3) 的小端面 (a10) 之间以及伸出端面 (a12) 与圆锥滚子 (a3) 的大端面 (a11) 之间留有 的间隙之和为 0.04 ~ 0.2m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浮动挡圈 (a5) 的伸出部 (a17) 上形成有内孔, 内孔的最小尺寸处 (a15) 的尺寸比保持架 (a4) 在大端 (a16) 的尺寸 小。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 其特征在于 : 在圆锥滚子 (a3) 的大端面 (a11) 端部, 外圈滚道 (a6) 上设置有凹槽 (a13), 在所述凹槽 (a13) 处, 浮动挡圈 (a5) 上设 置有与凹槽 (a13) 过盈配合的凸筋 (a14)。

说明书


圆锥滚子轴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 特别是一种可以在有双向轴向力的作用下正常工作的圆锥 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圆锥滚子轴承普遍应用于各类机械, 特别在汽车车桥、 轮毂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圆 锥滚子轴承具有能承受径轴向的联合负载, 而且承载能力较大。
     如附图 1 所示, 是圆锥滚子的结构示意图, 由外圈 1、 内圈 2、 圆锥滚子 3 和保持架 4 组成。其中外圈 1 有一个锥形的内圈滚道 5, 内圈 2 有一个锥形的外圈滚道 6, 内圈滚道上 的两端分别有一个小凸缘部分 9 和一个大凸缘部分 10, 圆锥滚子的大端面 7 是一个带凸出 圆弧面, 内圈大凸缘部分 10 的面 8 是带一个凹圆弧的面, 在轴承工作时, 圆锥滚子的大端面 7 和内圈大凸缘部分 10 的面 8 接触。
     在轴承工作时, 为了保证圆锥滚子和外圈、 内圈的滚道紧密接触, 必须给轴承施加 一个预紧力, 这个预紧力必须分别作用于轴承外圈的大端面 11 和内圈的大端面 12 上。当 轴承收到反向的轴向力时, 轴承会脱开, 影响轴承的使用。因此, 轴承只能承受单向的轴向 力, 当需要承受双向轴向力时, 应该使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相对安装, 但这样轴承占用的空 间就比较大。
     在一些工作场所, 大部分时间轴承是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力的, 但有时在极短的 时间段中轴承会受到一个反向的轴向力, 由于轴承安装空间的约束, 不能同时安装两个轴 承, 这样, 一般的圆锥滚子轴承就不合适这种场合。
     例如, 中国专利号为 ZL200510007915.6 的专利, 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小旋转 转矩并允许圆锥滚子轴承的制造误差到一定程度的轴承。 其结构包括外座圈、 内座圈、 圆锥 滚子和保持架, 以及在内座圈的两个端部形成的大小凸缘部。但是这样的结构如上述的结 构类似, 解决不了轴承承受双向轴向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承受双向轴向力的圆锥滚子轴承。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 包括外圈、 内圈、 圆锥滚子和保持架, 圆锥滚子设置在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之间, 保持架设置在圆锥滚 子的大端面、 小端面处, 在内圈滚道的小直径端上形成有突出内圈滚道的凸缘部分, 所述凸 缘部分上形成有凸缘面, 所述凸缘面与所述圆锥滚子的小端面相对, 内圈滚道的大直径端 处不突出滚道 ; 在外圈滚道的大直径端处, 外圈上设置有浮动挡圈, 所述浮动挡圈上形成有 突出外圈滚道的伸出部, 所述浮动挡圈的伸出部上形成有伸出端面, 所述伸出端面与所述 圆锥滚子的大端面相对 ; 所述凸缘面与圆锥滚子的小端面之间以及伸出端面与圆锥滚子的 大端面之间留有间隙。
     为了保证所述浮动挡圈的伸出部上形成的伸出端面在和圆锥滚子的大端面接触时能形成润滑油膜, 所述圆锥滚子的大端面为突出的圆弧面, 所述伸出端面为锥形或圆弧 面。
     所述凸缘面与圆锥滚子的小端面之间以及伸出端面与圆锥滚子的大端面之间留 有的间隙之和为 0.04 ~ 0.2mm。
     所述浮动挡圈的伸出部上形成有内孔, 为了保证圆锥滚子轴承在运输过程中不散 套, 内孔的最小尺寸处的尺寸比保持架在大端的尺寸小。
     为了保证圆锥滚子轴承在运输过程中不散套, 还可在圆锥滚子的大端面端部, 外 圈滚道上设置有凹槽, 在所述凹槽处, 浮动挡圈上设置有与凹槽过盈配合的凸筋。
     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在正常承载下, 径轴向力是通过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来传 递的, 内圈凸缘部分上的凸缘面和圆锥滚子, 以及圆锥滚子大端面和浮动挡圈的伸出端面 之间留有间隙都不接触。
     当轴承在短时期内受到反向的轴向力时, 圆锥滚子的大端面和浮动挡圈的伸出端 面接触, 圆锥滚子的小端面和内圈上凸缘部分上的凸缘面接触, 反向轴向力通过内圈上的 凸缘部分、 圆锥滚子、 浮动挡圈来传递, 轴承不会脱开。
     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采用简单的结构, 使得一个圆锥滚子轴承能够承受双向轴 向力, 在产生双向的轴向力时, 无需使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便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避免了 圆锥滚子轴承的脱开, 影响圆锥滚子轴承的使用, 节约安装圆锥滚子轴承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 1 为现有技术的圆锥滚子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本发明圆锥滚子轴承的浮动挡圈与外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2 所示,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 包括外圈 a1、 内圈 a2、 圆锥滚子 a3 和保持架 a4, 圆锥滚子 a3 设置在外圈滚道 a6 和内圈滚道 a7 之间, 保持架 a4 设置在圆锥滚子 a3 的大端 面 a11、 小端面 a10 处。
     在内圈滚道 a7 的小直径端上形成有突出内圈滚道 a7 的凸缘部分 a8, 所述凸缘部 分 a8 上形成有凸缘面 a9, 所述凸缘面 a9 与所述圆锥滚子 a3 的小端面 a10 相对, 内圈滚道 a7 的大直径端处不突出内圈滚道 a7。
     在外圈滚道 a6 的大直径端处, 外圈 a1 上设置有浮动挡圈 a5, 所述浮动挡圈 a5 上 形成有突出外圈滚道 a6 的伸出部, 所述浮动挡圈 a5 的伸出部 a17 上形成有伸出端面 a12, 所述伸出端面 a12 与所述圆锥滚子 a3 的大端面 a11 相对。
     所述凸缘面 a9 与圆锥滚子 a3 的小端面 a10 之间以及伸出端面 a12 与圆锥滚子 a3 的大端面 a11 之间留有间隙。
     正常承载下, 径轴向力是通过外圈滚道 a6 和内圈滚道 a7 来传递的, 内圈 a2 凸缘 部分 a8 上的凸缘面 a9 和圆锥滚子 a3, 以及圆锥滚子 a3 大端面 a11 和浮动挡圈 a5 的伸出 端面 a12 之间留有间隙都不接触, 留有的间隙之和为 0.04 ~ 0.2mm。当轴承在短时期内受到反向的轴向力时, 圆锥滚子 a3 的大端面 a11 和浮动挡圈 a5 的伸出端面 a12 接触, 圆锥滚子 a3 的小端面 a10 和内圈 a2 上凸缘部分 a8 上的凸缘面 a9 接触, 反向轴向力通过内圈 a2 上的凸缘部分 a8、 圆锥滚子 a3、 浮动挡圈 a5 来传递, 轴承不 会脱开。
     为了保证所述浮动挡圈 a5 的伸出部 a17 上形成的伸出端面 a12 在和圆锥滚子 a3 的大端面 a11 接触时能形成润滑油膜, 所述圆锥滚子 a3 的大端面 a11 为突出的圆弧面, 所 述伸出端面 a12 为锥形或圆弧面。
     如图 3 所示, 为了保证圆锥滚子轴承在运输过程中不散套, 所述浮动挡圈 a5 的伸 出部 a17 上形成的内孔的最小尺寸处 a15 的尺寸比保持架 a4 在大端 a16 的尺寸小。还可 在圆锥滚子 a3 的大端面 a11 端部, 外圈滚道 a6 上设置有凹槽 a13, 在所述凹槽 a13 处, 浮动 挡圈 a5 上设置有与凹槽 a13 过盈配合的凸筋 a14, 凸筋 a14 的外缘尺寸略大于凹槽 a13 的 槽口尺寸, 在装配时通过热涨外圈或压力方式形成弹性变形使凸筋 a14 进入凹槽 a13 内, 由 于尺寸过盈的关系使得浮动挡圈不能从外圈上取下来。当然也可以将浮动挡圈 a5 和外圈 a1 采用胶水粘合。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 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圆锥滚子轴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圆锥滚子轴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圆锥滚子轴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锥滚子轴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锥滚子轴承.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3191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2CN101963191ACN101963191A21申请号201010286252722申请日20100916F16C33/58200601F16C33/3620060171申请人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地址215500江苏省常熟市高新技术产业园苏州路30号72发明人屈平郭静瑜蔡旭东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代理人柏尚春54发明名称圆锥滚子轴承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滚道的大直径端处,外圈上设置有浮动挡圈,在内圈滚道的小直径端上形成有突出内圈滚道的凸缘部分,内圈滚道。

2、的大直径端处不突出内圈滚道;当轴承受到反向的轴向力时,圆锥滚子的大端面和浮动挡圈接触,圆锥滚子的小端面和内圈上凸缘部分接触,反向轴向力通过内圈上的凸缘部分、圆锥滚子、浮动挡圈来传递,轴承不会脱开,使得一个圆锥滚子轴承能够承受双向轴向力,无需使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便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避免了圆锥滚子轴承的脱开,影响圆锥滚子轴承的使用,节约安装圆锥滚子轴承的空间。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1963192A1/1页21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包括外圈A1、内圈A2、圆锥滚子A3和保持架A4,圆锥滚子A3设置在外圈滚道A1和内圈滚道A。

3、2之间,保持架A4设置在圆锥滚子A3的大端面A11、小端面A10处,其特征在于在内圈滚道A7的小直径端上形成有突出内圈滚道A7的凸缘部分A8,所述凸缘部分A8上形成有凸缘面A9,所述凸缘面A9与所述圆锥滚子A3的小端面A10相对,内圈滚道A7的大直径端处不突出内圈滚道A7;在外圈滚道A6的大直径端处,外圈A1上设置有浮动挡圈A5,所述浮动挡圈A5上形成有突出外圈滚道A6的伸出部A17,所述浮动挡圈A5的伸出部A17上形成有伸出端面A12,所述伸出端面A12与所述圆锥滚子A3的大端面A11相对;所述凸缘面A9与圆锥滚子A3的小端面A10之间以及伸出端面A12与圆锥滚子A3的大端面A11之间留有间。

4、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滚子A3的大端面A11为突出的圆弧面,所述伸出端面A12为锥形或圆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面A9与圆锥滚子A3的小端面A10之间以及伸出端面A12与圆锥滚子A3的大端面A11之间留有的间隙之和为0040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挡圈A5的伸出部A17上形成有内孔,内孔的最小尺寸处A15的尺寸比保持架A4在大端A16的尺寸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在圆锥滚子A3的大端面A11端部,外圈滚道A6上设置有凹槽A13,在所述凹槽A13处,浮动挡圈A5。

5、上设置有与凹槽A13过盈配合的凸筋A14。权利要求书CN101963191ACN101963192A1/3页3圆锥滚子轴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是一种可以在有双向轴向力的作用下正常工作的圆锥滚子轴承。背景技术0002圆锥滚子轴承普遍应用于各类机械,特别在汽车车桥、轮毂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圆锥滚子轴承具有能承受径轴向的联合负载,而且承载能力较大。0003如附图1所示,是圆锥滚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外圈1、内圈2、圆锥滚子3和保持架4组成。其中外圈1有一个锥形的内圈滚道5,内圈2有一个锥形的外圈滚道6,内圈滚道上的两端分别有一个小凸缘部分9和一个大凸缘部分10,圆锥滚子的大端面7是一个。

6、带凸出圆弧面,内圈大凸缘部分10的面8是带一个凹圆弧的面,在轴承工作时,圆锥滚子的大端面7和内圈大凸缘部分10的面8接触。0004在轴承工作时,为了保证圆锥滚子和外圈、内圈的滚道紧密接触,必须给轴承施加一个预紧力,这个预紧力必须分别作用于轴承外圈的大端面11和内圈的大端面12上。当轴承收到反向的轴向力时,轴承会脱开,影响轴承的使用。因此,轴承只能承受单向的轴向力,当需要承受双向轴向力时,应该使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相对安装,但这样轴承占用的空间就比较大。0005在一些工作场所,大部分时间轴承是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力的,但有时在极短的时间段中轴承会受到一个反向的轴向力,由于轴承安装空间的约束,不能同时。

7、安装两个轴承,这样,一般的圆锥滚子轴承就不合适这种场合。0006例如,中国专利号为ZL2005100079156的专利,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小旋转转矩并允许圆锥滚子轴承的制造误差到一定程度的轴承。其结构包括外座圈、内座圈、圆锥滚子和保持架,以及在内座圈的两个端部形成的大小凸缘部。但是这样的结构如上述的结构类似,解决不了轴承承受双向轴向力的问题。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承受双向轴向力的圆锥滚子轴承。0008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圆锥滚子和保持架,圆锥滚子设置在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之间,保持架设置在圆锥滚子的大端面。

8、、小端面处,在内圈滚道的小直径端上形成有突出内圈滚道的凸缘部分,所述凸缘部分上形成有凸缘面,所述凸缘面与所述圆锥滚子的小端面相对,内圈滚道的大直径端处不突出滚道;在外圈滚道的大直径端处,外圈上设置有浮动挡圈,所述浮动挡圈上形成有突出外圈滚道的伸出部,所述浮动挡圈的伸出部上形成有伸出端面,所述伸出端面与所述圆锥滚子的大端面相对;所述凸缘面与圆锥滚子的小端面之间以及伸出端面与圆锥滚子的大端面之间留有间隙。0009为了保证所述浮动挡圈的伸出部上形成的伸出端面在和圆锥滚子的大端面接触说明书CN101963191ACN101963192A2/3页4时能形成润滑油膜,所述圆锥滚子的大端面为突出的圆弧面,所。

9、述伸出端面为锥形或圆弧面。0010所述凸缘面与圆锥滚子的小端面之间以及伸出端面与圆锥滚子的大端面之间留有的间隙之和为00402MM。0011所述浮动挡圈的伸出部上形成有内孔,为了保证圆锥滚子轴承在运输过程中不散套,内孔的最小尺寸处的尺寸比保持架在大端的尺寸小。0012为了保证圆锥滚子轴承在运输过程中不散套,还可在圆锥滚子的大端面端部,外圈滚道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处,浮动挡圈上设置有与凹槽过盈配合的凸筋。0013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在正常承载下,径轴向力是通过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来传递的,内圈凸缘部分上的凸缘面和圆锥滚子,以及圆锥滚子大端面和浮动挡圈的伸出端面之间留有间隙都不接触。0014当轴。

10、承在短时期内受到反向的轴向力时,圆锥滚子的大端面和浮动挡圈的伸出端面接触,圆锥滚子的小端面和内圈上凸缘部分上的凸缘面接触,反向轴向力通过内圈上的凸缘部分、圆锥滚子、浮动挡圈来传递,轴承不会脱开。0015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采用简单的结构,使得一个圆锥滚子轴承能够承受双向轴向力,在产生双向的轴向力时,无需使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便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避免了圆锥滚子轴承的脱开,影响圆锥滚子轴承的使用,节约安装圆锥滚子轴承的空间。附图说明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7图1为现有技术的圆锥滚子轴承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为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的结构示意图。0019。

11、图3为本发明圆锥滚子轴承的浮动挡圈与外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如图2所示,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包括外圈A1、内圈A2、圆锥滚子A3和保持架A4,圆锥滚子A3设置在外圈滚道A6和内圈滚道A7之间,保持架A4设置在圆锥滚子A3的大端面A11、小端面A10处。0021在内圈滚道A7的小直径端上形成有突出内圈滚道A7的凸缘部分A8,所述凸缘部分A8上形成有凸缘面A9,所述凸缘面A9与所述圆锥滚子A3的小端面A10相对,内圈滚道A7的大直径端处不突出内圈滚道A7。0022在外圈滚道A6的大直径端处,外圈A1上设置有浮动挡圈A5,所述浮动挡圈A5上形成有突出外圈滚道A6的伸出部,所述浮动挡圈A5。

12、的伸出部A17上形成有伸出端面A12,所述伸出端面A12与所述圆锥滚子A3的大端面A11相对。0023所述凸缘面A9与圆锥滚子A3的小端面A10之间以及伸出端面A12与圆锥滚子A3的大端面A11之间留有间隙。0024正常承载下,径轴向力是通过外圈滚道A6和内圈滚道A7来传递的,内圈A2凸缘部分A8上的凸缘面A9和圆锥滚子A3,以及圆锥滚子A3大端面A11和浮动挡圈A5的伸出端面A12之间留有间隙都不接触,留有的间隙之和为00402MM。说明书CN101963191ACN101963192A3/3页50025当轴承在短时期内受到反向的轴向力时,圆锥滚子A3的大端面A11和浮动挡圈A5的伸出端面A。

13、12接触,圆锥滚子A3的小端面A10和内圈A2上凸缘部分A8上的凸缘面A9接触,反向轴向力通过内圈A2上的凸缘部分A8、圆锥滚子A3、浮动挡圈A5来传递,轴承不会脱开。0026为了保证所述浮动挡圈A5的伸出部A17上形成的伸出端面A12在和圆锥滚子A3的大端面A11接触时能形成润滑油膜,所述圆锥滚子A3的大端面A11为突出的圆弧面,所述伸出端面A12为锥形或圆弧面。0027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圆锥滚子轴承在运输过程中不散套,所述浮动挡圈A5的伸出部A17上形成的内孔的最小尺寸处A15的尺寸比保持架A4在大端A16的尺寸小。还可在圆锥滚子A3的大端面A11端部,外圈滚道A6上设置有凹槽A13,在。

14、所述凹槽A13处,浮动挡圈A5上设置有与凹槽A13过盈配合的凸筋A14,凸筋A14的外缘尺寸略大于凹槽A13的槽口尺寸,在装配时通过热涨外圈或压力方式形成弹性变形使凸筋A14进入凹槽A13内,由于尺寸过盈的关系使得浮动挡圈不能从外圈上取下来。当然也可以将浮动挡圈A5和外圈A1采用胶水粘合。0028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1963191ACN101963192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63191ACN101963192A2/3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63191ACN101963192A3/3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6319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