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加氧酶基因的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86390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7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59926.7

申请日:

2009.07.08

公开号:

CN101942497A

公开日:

2011.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12Q 1/04申请公布日:2011011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Q 1/04申请日:20090708|||公开

IPC分类号:

C12Q1/04; C12Q1/68

主分类号:

C12Q1/0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发明人:

吴中柳; 刘艳; 张超; 张志刚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代理人:

肖国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者加氧酶基因的方法。本发明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的方法包含用唯一碳源富集环境样品和将富集环境样品涂布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分离和纯化,获得产目标加氧酶的微生物菌株;快速筛选加氧酶基因的方法包含构建环境样品的元基因组文库和从元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加氧酶基因。本发明具有筛选灵敏度高,可高通量、简便、快速地筛选环境样品中存在的加氧酶资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 ①富集环境样品 : 环氧化酶富集采用苯乙烯或环己烯或对溴苯乙烯或甲基苯乙烯为唯 一碳源 ; 萘双加氧酶富集选用萘或者蒽为唯一碳源 ; 并添加无机盐, 30℃震荡培养富集环 境样品 5 ~ 15 天 ; ②以无机盐、 唯一碳源、 4- 取代吲哚以及 0.01 % -0.1 %的酵母粉制备琼脂固体培养 基, 富集环境样品涂布于培养基上, 生长 1-5 天, 出现蓝色菌落, 将蓝色菌落以相同组分的 培养基分离, 纯化, 获得产目标加氧酶的微生物菌株。
2: 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基因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 ①构建环境样品的元基因组文库 : 以 CTAB 法从环境样品中提取总 DNA, 并纯化, 将纯化 好的总 DNA 酶切, 经 0.8%琼脂糖凝胶电泳后, 回收 1 ~ 10Kb 之间的片段 ; 载体质粒以相同 酶酶切, 并用去磷酸化酶 (CIP) 处理 ; 将回收得到 1 ~ 10Kb 之间的 DNA 片段连入载体, 连接 产物经醇沉处理, 用去离子水溶解, 电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构建环境样品元基因组文 库; ②从元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加氧酶基因 : 将元基因组文库质粒转入大肠杆菌, 涂布于固体筛选平板上 ; 培养基组分为 : LB 固体 培养基中加入 4- 取代吲哚、 IPTG 0.2-1mM 和载体相应的抗生素 ; 转化子在筛选平板上生长 1-2 天或者于 4℃再放置 1-5 天, 出现蓝色重组菌落, 挑出该蓝色重组菌落, 得到含有加氧酶 基因的重组子。
3: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的方法, 其特征是 : 无机盐为常用的 M9 无 机盐或者 M12 无机盐 ; 唯一碳源的浓度为 0.05-8mM。
4: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的方法, 其特征是 : 4- 取代吲哚浓度为 0.05-1mM, 4- 取代吲哚为 4- 甲基吲哚或 4- 吲哚甲酸甲酯或 4- 氯吲哚或 4- 溴吲哚或 4- 氟 吲哚或 4- 甲氧基吲哚。
5: 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快速筛选加氧酶基因的方法, 其特征是 : 4- 取代吲哚浓度为 0.05-1mM, 4- 取代吲哚为 4- 甲基吲哚或 4- 吲哚甲酸甲酯或 4- 氯吲哚或 4- 溴吲哚或 4- 氟 吲哚或 4- 甲氧基吲哚。
6: 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快速筛选加氧酶基因的方法, 其特征是 : 环境样品基因组文库为 环境样品基因组总 DNA 直接构建的文库或为经样品富集后构建的目标加氧酶文库 ; 文库 构建中选用的载体为 pBluescript SK 或 pBluescript KS 或 pUC18 或 pUC19 或 pKK233 或 pKK223 或 pET-28 或 pET-32 载体, 宿主大肠杆菌为 DH1 或 DH5α 或 DH10B 或 JM109 或 MC1061 或 BL21(DE3) 或 XL-Blue。

说明书


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加氧酶基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者加氧酶基 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催化以其高度的化学、 区域、 立体选择性和反应条件温和, 后处理容易, 能耗 低等优势成为当今化工生产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潮流, 并已成功应用于许多领域。生物 酶是生物催化技术的核心, 新型高效催化酶的获得成为该领域的技术瓶颈。 目前, 加氧酶的 开发利用还非常有限, 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传统加氧酶的筛选方法存在许多局限, 使 得很难筛选到高效、 高选择性的加氧酶菌株和基因。
     本发明提到的加氧酶, 包括环氧化酶和芳环双加氧酶, 如萘双加氧酶等, 目前其筛 选方法主要有三类。一类是通过利用唯一碳源筛选菌株。由于环境样品可利用同一碳源的 微生物种群非常丰富, 这种方法在筛选过程中往往会得到大量的微生物, 而目标产加氧酶 菌株很难从中筛选到, 特别是在处理特殊环境样本时, 如加氧酶丰富的活性污泥, 极易受到 其他功能微生物的干扰, 如琼脂利用型细菌, 假阳性率很高。一类是直接用薄板层析、 高压 液相或气相等分析手段检测所筛目标加氧酶的催化产物, 如苯乙烯环氧化酶筛选中, 通过 测定产物苯乙烯环氧的生成来检测酶的存在 ( 例如, Park et al.(2005)Korean J.Chem. Eng., 22(3), 418 ~ 424)。这种方法通量低, 耗时长, 更重要的是, 由于采用天然底物, 其氧 化产物在微生物体内往往会被下游多个酶迅速连续代谢, 很难捕捉到中间的目标加氧酶的 催化产物, 导致漏检率极高。第三类是根据加氧酶氧化其他易检测的底物来间接证明酶的 存在, 如加氧酶 ( 环氧化酶, P450 单加氧酶等 ) 筛选中可用 1- 氢吲哚为底物, 通过检测颜 色生成来获知加氧酶的存在 ( 如, Hellemond et al.(2007)Appl.Environ.Microbiol., 73(18), 5832 ~ 5839)。这种方法已被应用于重组酶的筛选, 而针对环境样本筛选天然源微 生物则尚未见报道。此方法较为直观简便, 但以 1- 氢吲哚为底物, 显色时间长, 多达 4 天以 上, 而且产物为靛蓝和靛玉红的混合物, 导致形成的蓝色浅, 产物摩尔吸光系数较低, 与大 肠杆菌菌体的黄色混合后呈黄绿色, 不易识别, 极易造成加氧酶有益资源的漏筛。 有文献报 道 4- 取代吲哚经氧化偶联后由于 4 位的位阻原因无法生成 4, 4’ - 二取代靛玉红, 只能生成 单一的产物 4, 4’ - 二取代靛蓝, 这个特点显示出 4- 取代吲哚在显色反应方面的应用潜力 优于 1- 氢吲哚 (Polychronopoulos et al.(2004)J.Med.Chem., 47, 935 ~ 946 ; Wu etal. (2005)Chem.Biodivers., 2, 51 ~ 65)。在重组酶细胞色素 P4502A6 的定向进化研究中, 报 道了利用 4- 氯吲哚开展突变子筛选的方法, 但是迄今为止, 也尚未见报道针对环境样品筛 选天然源微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环境样品中快速筛选加氧酶的方法, 即在筛选培养基中 加入 4- 取代吲哚, 经加氧酶氧化生成可直接观察的蓝色物质 4, 4’ - 二取代靛蓝, 从而简便、快速、 灵敏的从环境样品中筛选出目的加氧酶。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 :
     1. 环境样品中筛选产加氧酶菌株
     产加氧酶菌株筛选包括以下步骤为 :
     ①富集环境样品 : 环氧化酶富集采用苯乙烯或环己烯或对溴苯乙烯或甲基苯乙烯 为唯一碳源 ; 萘双加氧酶富集选用萘或者蒽为唯一碳源 ; 并添加无机盐, 30℃震荡培养富 集环境样品 5 ~ 15 天。
     ②以无机盐、 唯一碳源、 4- 取代吲哚以及 0.01%~ 0.1%的酵母粉制备琼脂固体 培养基, 富集的环境样品涂布于培养基上, 生长 1 ~ 5 天, 出现蓝色菌落, 将蓝色菌落以相同 组分的培养基分离, 纯化, 获得产目标加氧酶的微生物菌株。
     无机盐可为常用的 M9 无机盐 (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 中文版, 第三版, 下册, 页 码: 1595 ~ 1596) 或者文献报道的 M12 无机盐 (Hartmans et al.(1989)Appl.Environ. Microbiol., 55(11), 2850 ~ 2855)。
     唯一碳源的浓度为 0.05 ~ 8mM。
     4- 取代吲哚浓度为 0.05 ~ 1mM, 4- 取代吲哚为 4- 甲基吲哚或 4- 吲哚甲酸甲酯或 4- 氯吲哚或 4- 溴吲哚或 4- 氟吲哚或 4- 甲氧基吲哚。 2. 环境样品构建的元基因组库中筛选加氧酶基因包括以下步骤 :
     ①构建环境样品的元基因组文库 : 以 CTAB 法从环境样品中提取总 DNA, 并纯化, 将 纯化好的总 DNA 酶切, 经 0.8%琼脂糖凝胶电泳后, 回收 1 ~ 10Kb 之间的片段 ; 载体质粒以 相同酶酶切, 并用去磷酸化酶 (CIP) 处理。 将回收得到 1 ~ 10Kb 之间的 DNA 片段连入载体, 连接产物经醇沉处理, 用去离子水溶解, 电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构建环境样品元基因 组文库。
     ②从元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加氧酶基因 :
     将元基因组文库质粒转入宿主大肠杆菌, 涂布于固体筛选平板上。 培养基组分为 : LB 固体培养基中加入 4- 取代吲哚、 IPTG 0.2 ~ 1mM 和载体相应的抗生素。转化子在筛选 平板上生长 1 ~ 2 天或者于 4℃再放置 1 ~ 5 天, 可出现蓝色重组菌落, 挑出, 得到含有加氧 酶基因的重组子。
     环境样品基因组文库可以是环境样品基因组总 DNA 直接构建的文库, 也可以是经 样品富集后构建的目标加氧酶文库。
     文库构建中选用的载体为 pBluescript SK 或 pBluescript KS 或 pUC18 或 pUC19 或 pKK233 或 pKK223 或 pET-28 或 pET-32 载体 ; 文库筛选中宿主大肠杆菌为 DH1 或 DH5α 或 DH10B 或 JM109 或 MC1061 或 BL21(DE3) 或 XL-Blue。
     本发明利用许多加氧酶可以将 4- 取代吲哚氧化, 生成单一的深蓝色物质 4, 4’ -二 取代靛蓝, 其产物单一, 摩尔吸光系数高, 因此大大提高了筛选灵敏度。可以高通量, 简便, 快速, 灵敏的筛选环境样品中存在的加氧酶资源。本方法可用于筛选环氧化酶和芳环双加 氧酶, 如萘双加氧酶等多种加氧酶。
     附图说明
     图 1 为筛选平板 ;图 2 为纯化平板 ;
     图 3 为筛选菌株进化树 ;
     图 4 为筛选菌株环氧化酶进化树 ;
     图 5 为整细胞转化 4- 取代吲哚后的萃取物照片, 其中 (1) 为 4- 溴吲哚, (2) 为 4- 氟吲哚, (3) 为 4- 吲哚甲酸甲酯, (4) 为 4- 甲氧基吲哚, (5) 为 4- 甲基吲哚, (6) 为 4- 氯 吲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以 4- 氯吲哚为底物筛选产环氧化酶菌株
     于某污水处理厂取活性污泥样品, 富集于含有 M12 无机盐和苯乙烯 ( 浓度为 2mM) 的培养基中, 30 ℃, 225rpm 培养 10 天。将富集培养液稀释至筛选平板上 (M12+ 苯乙烯 2mM+4- 氯吲哚 0.1mM+0.01%酵母粉 +1.5%琼脂粉 ) 于 30℃培养 3 天, 每支平板上可见多 个成片蓝色菌斑 ( 图 1), 挑出, 继续纯化 ( 图 2), 得到 11 株纯菌株。
     实施例 2 以 4- 甲基吲哚为底物筛选产环氧化酶菌株
     样 品 及 富 集 方 法 同 实 施 例 1, 将 富 集 培 养 液 稀 释 至 筛 选 平 板 上 (M9+ 苯 乙 烯 2mM+4- 甲基吲哚 0.2mM+0.05%酵母粉 +1.5%琼脂粉 ) 于 30℃培养 3 天, 出现蓝色菌斑, 继 续纯化, 得到 15 株纯菌株。
     实施例 3 以 4- 引哚甲酸甲酯为底物筛选产环氧化酶菌株
     样 品 及 富 集 方 法 同 实 施 例 1, 将 富 集 培 养 液 稀 释 至 筛 选 平 板 上 (M9+ 苯 乙 烯 3mM+4- 引哚甲酸甲酯 0.3mM+0.06%酵母粉 +1.5%琼脂粉 ) 于 30℃培养 4 天, 出现蓝色菌 斑, 继续纯化, 得到 12 株纯菌株。
     实施例 4 以 4- 溴吲哚为底物筛选产环氧化酶菌株
     取自另一污水处理厂样品, 富集方法同实施例 1, 将富集培养液稀释至筛选平板上 (M9+ 苯乙烯 3mM+4- 溴吲哚 0.2mM+0.05%酵母粉 +1.5%琼脂粉 ) 于 30℃培养 4 天, 出现深 蓝色菌斑, 继续纯化, 得到 10 株纯菌株。
     实施例 5 筛选菌株碳源利用情况
     实施例 1、 2、 3、 4 筛选的菌株, 分别以苯乙烯和苯乙烯环氧为唯一碳源培养, 分别 为 M12+ 苯乙烯 5mM ; M12+ 苯乙烯环氧 3mM。24h 后, 所有菌株均能在两种培养基中生长, 即 筛选菌株能以苯乙烯和苯乙烯环氧为唯一碳源, 具有苯乙烯至苯乙烯环氧这一代谢途径, 因此可产生这一途径所需的环氧化酶。
     实施例 6 产环氧化酶菌株的 16S rRNA 鉴定
     实 施 例 1、 2、 3、 4 筛 选 的 菌 株 是 可 利 用 苯 乙 烯、 苯 乙 烯 环 氧 为 唯 一 碳 源 生 长, 并 使 4- 取 代 吲 哚 变 蓝 的 菌 株。 为 验 证 这 些 菌 株 为 目 的 菌 株, 对 其 进 行 16S rRNA 鉴 定。 以 细 菌 通 用 引 物 扩 增 16S rRNA 序 列。 引 物 为 F : 5’ -AGAGTTTGATCCTCGCTCAG, R: 5’ -GGTCTACCTTGTTACGACTT, 得到扩增片段大小为 1498bp。经比对, 其基因序列有数十个碱 基差异。其中, 实施例 1 有三种 16S rRNA 序列不同的菌株, 实施例 2、 3 所得菌株与实施例 1 完全相同 ( 实施例 1 和 2、 3 来自同一活性污泥样品 ), 而实施例 4 则有二种 16S rRNA 序 列不同的菌株。经比对分析, 所筛菌株全部为假单胞菌属。选择实施例 1、 2、 3 筛选的 16S rRNA 序列不同的三株菌 WLS1-1、 WLS1-5、 WLS1-8 和实施例 4 筛选的 WLS4-1、 WLS4-9 作进化树分析。图 3 为筛选菌株进化树, 其中 Pseudomonas sp.VLB 120 为已报道的具有环氧化酶 功能的假单胞菌, 所筛菌株与 VLB 120 菌株已报道的 16S rRNA 基因序列相似度均> 99%, 证明采用本发明筛选的菌株为产环氧化酶的假单胞菌。
     实施例 7 环氧化酶基因特征片段的验证
     经实施例 6 鉴定, 筛选菌株为假单胞菌。为进一步证实这些菌株含有环氧化 酶基因序列, 将上述 5 株筛选菌扩增环氧化酶基因 styA 部分特征片段。根据 NCBI 基 因 库 中 报 道 的 假 单 胞 菌 环 氧 化 酶 序 列, 设 计 引 物, F: 5’ -ATGAAAAAGCGTATCGGTATTG ; R: 5’ -TTCTCGAAGGGCGAGTTTTC, PCR 扩增得到 488bp 片段, 命名为 styAsp。图 4 为筛选菌株特 征片段 styAsp-1 和 styAsp-2 与已报道的假单胞菌来源的环氧化酶的相似度分析, 其相应 片段相似度为 97%~ 100%。因此, 采用本发明筛选的菌株为产环氧化酶 ( 苯乙烯单加氧 酶 ) 的假单胞菌菌株。
     实施例 8 以 4- 甲基氧吲哚为底物筛选产萘双加氧酶的菌株
     样 品 来 源 同 实 施 例 1, 富 集 于 含 有 M12 无 机 盐 和 萘 ( 浓 度 为 7mM) 的 培 养 基 中, 30 ℃, 225rpm 培 养 12 天。 将 富 集 液 稀 释 至 筛 选 平 板 上 (M12+ 萘 7mM+ 甲 氧 基 吲 哚 0.6mM+0.06%酵母粉 +1.5%琼脂粉 ) 于 30℃培养 7 天, 平板上有蓝色菌斑出现, 分离、 纯化 得到 23 株纯菌株 ( 编号为 NPCL-1 至 NPCL-23)。 实施例 9 以 4- 氟吲哚为底物筛选产萘双加氧酶的菌株
     样 品 来 源 同 实 施 例 4, 培 养 方 法 同 实 施 例 8, 筛 选 底 物 为 4- 氟 吲 哚 ( 浓 度 为 0.3mM), 将蓝色菌斑分离纯化得到 15 株菌株 ( 编号为 NPF-1 至 NPF-15)。
     实施例 10 筛选菌株以萘为唯一碳源生长情况
     实施例 8、 9 筛选的菌株以萘为唯一碳源培养, 即 M12+ 萘 5mM, 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 能以萘为唯一碳源生长, 可产萘双加氧酶。
     实施例 11 产萘双加氧酶菌株的 16S rRNA 鉴定
     为验证实施例 8 和 9 得到的菌株为产萘双加氧酶的菌株, 任选其中标号为 NPCL-2、 NPCL-5、 NPF-7、 NPF-11 的 4 株进行 16S rRNA 鉴定。其中 NPCL-5 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属细 菌, NPCL-2、 NPF-7、 NPF-11 为伯克霍尔德菌属细菌。这两类菌均有产萘双加氧酶的报道, 进 一步证明采用本发明方法筛选到的菌株为产萘双加氧酶的菌株。
     实施例 12 萘双加氧酶基因特征片段的验证
     对 实 施 例 11 所 述 的 4 株 菌 的 萘 双 加 氧 酶 基 因 进 一 步 验 证, 分别扩 增 PAH 基 因, 该 基 因 为 革 兰 氏 阴 性 细 菌 降 解 PAHs 类 化 合 物 的 环 羟 基 化 双 加 氧 酶 (ring-hydroxylating-dioxygenase, RHD)α 亚基的部分基因。
     PAH 基 因 扩 增 采 用 简 并 引 物, F: 5’ -GAGATGCATACCACGTKGGTTGGA ; R: 5’ -AGCTGTTGTTCGGGAAGAYWGTGCMGTT, 扩增片段长度为 306bp。
     表 1 筛选菌株 PAH 基因片段验证
     进 一 步 扩 增 假 单 胞 菌 属 的 NPCL-5 中 nahAc 基 因 ( 假 单 胞 菌 萘 双 加 氧 酶 基 因 ) 的 保 守 序 列。NahAc 基 因 扩 增 采 用 简 并 引 物, F: 5’ -CCCYGGCGACTATGTTACC ; R: 5’ -CTCRGGCATGTCTTTTTCGAC。
     经测序后比对, NPCL-5 扩增得到的片段长度为 866bp, 与报道的菌株 Pseudomonas putida NCIB 9816-4 的萘降解质粒 pDTG1 上的基因 (AF491307) 完全相同 (100% ), 而该菌 是研究最早的萘降解菌, 其产生的萘双加氧酶 (NDO) 具有广泛的底物选择性, 可立体选择 催化顺式双羟化反应、 单加氧、 去饱和、 O- 和 N- 脱烃基作用、 磺化氧化, 所能利用的芳烃底 物达 60 余种。
     因此, 所鉴定的上述 4 株菌含萘双加氧酶基因, 本发明涉及的筛选方法可得到萘 双加氧酶微生物菌株。
     实施例 13 环境样品元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1、 活性污泥总 DNA 的提取
     活 性 污 泥 的 提 取 采 用 CTAB 法, 参 见 文 献 Zhou et al.(1996)Appl.Environ. Microbiol., 62(2), 316 ~ 322。
     具体步骤为 : 将缓冲液 (100mM Tris-HCl, pH8.0 ; 100mM EDTA-Na2 ; 100mM 磷酸盐, pH8.0 ; 1.5M NaCl ; 1% CTAB, m/v), 蛋白酶 K 和活性污泥样品置于离心管中, 37℃震荡培养 半小时, 加入 20% SDS 于 65℃处理 2h 后, 低速离心取上清 ; 再次加缓冲液于沉淀中, 加入 20% SDS 于 65℃处理 15min 后, 低速离心收集上清 ; 向收集的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苯酚 - 氯 仿混匀, 低速离心, 收集上清 ( 如果样品杂质较多, 可将此上清加等体积氯仿重洗一次 ), 而 后加入 0.6 ~ 1 倍体积的异丙醇, 温室下静置过夜 ; 小心弃去上清, 加入 200 ~ 500uL ddH2O, 溶解粘附于离心管壁的 DNA 粗提物, 获得总 DNA, -20℃保存。
     2、 活性污泥总 DNA 的纯化
     从活性污泥中提取的总 DNA 含有很多成分复杂的物质诸如腐殖酸等, 会严重影响 后续的分子操作, 在酶切和连接之前, 需要进行纯化。
     总 DNA 经含有 5 %羟磷灰石 (Fluka, Buchs, Switzerland) 琼脂糖凝胶电泳纯 化 后 (Roh et al.(2005), ″ In-gelpatch electrophoresis ″ : A new method for environmental DNA purification.ELECTROPHORESIS, 26(16), 3055 ~ 3061), 切胶回收较 纯的总 DNA 再用 TaKaRa RECOCHIP-Chip for DNA Recovery[TaKaRaBiotechnology(Dalia n, China)Co.Ltd.]DNA 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
     3、 环境 DNA 文库的构建
     纯化好的总 DNA 经 BamHI 酶切, 经 0.8%琼脂糖凝胶电泳后, 用 TaKaRa RECOCHIP 回收 1 ~ 10Kb 之间的片段。pUC19 质粒经 BamHI 酶切后用去磷酸化酶 (CIP) 处理, 防止在 后续连接中的自连。将回收得到 1 ~ 10Kb 之间的 DNA 片段连入 pUC19 载体, 连接产物经醇
     沉处理, 用去离子水溶解,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 DH10B(Bio-Rad MicroPulser 电穿孔仪, 美国 4 Bio-Rad)。得到库容大约 10 的活性污泥元基因组文库。
     实施例 14 从元基因组库中筛选加氧酶基因
     从实施例 13 所构建的文库中筛选环氧化酶基因。 具体方法为 : 将文库质粒化学转 化至 DH5α, 以含有 4- 氯吲哚的 LB 平板筛选, LB 平板含有 4- 氯吲哚 0.2mM, IPTG 0.4mM, 氨苄青霉素 50μg/L。将转化细胞直接涂布于上述平板上, 37℃培养 1 天后, 于 4℃放置 2 天后观察, 得到 1 个深蓝色重组子。将其挑出, 再次培养于新鲜的上述平板上, 次日可见生 长菌落全为蓝色。 将重组子送样测序, 其插入片段大小为 4380bp, 经 NCBI 比对, 与假单胞菌 VLB120(AF031161.1) 苯乙烯环氧化酶相应的基因簇序列相似度为 98%。因此, 本发明所述 筛选方法可筛出加氧酶基因。
     实施例 15 产环氧化酶菌株整细胞转化检测环氧化酶
     文献报道以 1- 氢吲哚转化生成靛蓝可检测环氧化酶活力, 因此将实施例 1 筛选的 产环氧化酶菌株以整细胞转化 4- 取代吲哚, 检测酶活力。
     菌株培养条件为 : M12+0.05%酵母粉 +0.1%葡萄糖 +2mM 苯乙烯, 培养 10 小时后, 菌体生长良好, 取出, 4℃冷冻离心收集菌体, 并以 100mM 磷酸钾缓冲液 (pH7.0) 洗涤菌体 2 次。取菌体 0.2g 加入到含有 1%葡萄糖的 3ml 缓冲液中, 加入 4- 取代吲哚 0.4mM, 240rpm, 37℃反应 20 分钟, 反应液变成深蓝色。因此, 筛选菌株具有较高的环氧化酶活力。 图 5 为 6 株不同菌株全细胞转化不同底物的产物萃取物图。 (1) ~ (6) 代表菌株编 号, 左方样品的反应底物为 1- 氢吲哚, 右边为 4- 取代吲哚, 分别为 : (1)4- 溴吲哚, (2)4- 氟 吲哚, (3)4- 吲哚甲酸甲酯, (4)4- 甲氧基吲哚, (5)4- 甲基吲哚, (6)4- 氯吲哚 ; 其中 (6) 展 示了两个平行样品。由图可以看出, 不同菌株转化 1- 氢吲哚颜色差异较大, 说明不同菌株 环氧化酶活力差异较大 ; 同一菌株转化 1- 氢吲哚和 4- 取代吲哚, 前者转化产物颜色较浅, 而 4- 取代吲哚转化产物颜色更深, 说明 4- 取代吲哚转化产物摩尔吸光系数更高, 检测灵敏 度更高。
     SEQUENCE LISTING
     <110>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20> 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加氧酶基因的方法
     <130> 说明书
     <160>8
     <170>PatentIn version 3.3
     <210>1
     <211>20
     <212>DNA
     <213>bacteriu
     <400>1
     agagtttgat cctcgctcag 20
     <210>2
     <211>20
     <212>DNA
     <213>bacteriu <400>2 ggtctacctt gttacgactt <210>3 <211>22 <212>DNA <213>bacteriu <400>3 atgaaaaagc gtatcggtat <210>4 <211>20 <212>DNA <213>bacteriu <400>4 ttctcgaagg gcgagttttc <210>5 <211>24 <212>DNA <213>bacteriu <400>5 gagatgcata ccacgtkggt <210>6 <211>28 <212>DNA <213>bacteriu <400>6 agctgttgtt cgggaagayw <210>7 <211>19 <212>DNA <213>bacteriu <400>7 cccyggcgac tatgttacc <210>8 <211>21 <212>DNA <213>bacteriu <400>8 ctcrggcatg tctttttcga20tg2220tgga24gtgcmgtt2819c9

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加氧酶基因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加氧酶基因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加氧酶基因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加氧酶基因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加氧酶基因的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42497A43申请公布日20110112CN101942497ACN101942497A21申请号200910059926722申请日20090708C12Q1/04200601C12Q1/6820060171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地址610041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72发明人吴中柳刘艳张超张志刚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2代理人肖国华54发明名称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加氧酶基因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者加氧酶基因的方法。本发明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的方法包含用唯一。

2、碳源富集环境样品和将富集环境样品涂布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分离和纯化,获得产目标加氧酶的微生物菌株;快速筛选加氧酶基因的方法包含构建环境样品的元基因组文库和从元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加氧酶基因。本发明具有筛选灵敏度高,可高通量、简便、快速地筛选环境样品中存在的加氧酶资源。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3页CN101942502A1/1页21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富集环境样品环氧化酶富集采用苯乙烯或环己烯或对溴苯乙烯或甲基苯乙烯为唯一碳源;萘双加氧酶富集选用萘或者蒽为唯一碳源;并添加无机盐,30震荡培养富集环境。

3、样品515天;以无机盐、唯一碳源、4取代吲哚以及00101的酵母粉制备琼脂固体培养基,富集环境样品涂布于培养基上,生长15天,出现蓝色菌落,将蓝色菌落以相同组分的培养基分离,纯化,获得产目标加氧酶的微生物菌株。2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构建环境样品的元基因组文库以CTAB法从环境样品中提取总DNA,并纯化,将纯化好的总DNA酶切,经08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回收110KB之间的片段;载体质粒以相同酶酶切,并用去磷酸化酶CIP处理;将回收得到110KB之间的DNA片段连入载体,连接产物经醇沉处理,用去离子水溶解,电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构建环境样品元基因组文库;从元基因。

4、组文库中筛选加氧酶基因将元基因组文库质粒转入大肠杆菌,涂布于固体筛选平板上;培养基组分为LB固体培养基中加入4取代吲哚、IPTG021MM和载体相应的抗生素;转化子在筛选平板上生长12天或者于4再放置15天,出现蓝色重组菌落,挑出该蓝色重组菌落,得到含有加氧酶基因的重组子。3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无机盐为常用的M9无机盐或者M12无机盐;唯一碳源的浓度为0058MM。4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的方法,其特征是4取代吲哚浓度为0051MM,4取代吲哚为4甲基吲哚或4吲哚甲酸甲酯或4氯吲哚或4溴吲哚或4氟吲哚或4甲氧基吲哚。5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筛选加氧酶。

5、基因的方法,其特征是4取代吲哚浓度为0051MM,4取代吲哚为4甲基吲哚或4吲哚甲酸甲酯或4氯吲哚或4溴吲哚或4氟吲哚或4甲氧基吲哚。6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筛选加氧酶基因的方法,其特征是环境样品基因组文库为环境样品基因组总DNA直接构建的文库或为经样品富集后构建的目标加氧酶文库;文库构建中选用的载体为PBLUESCRIPTSK或PBLUESCRIPTKS或PUC18或PUC19或PKK233或PKK223或PET28或PET32载体,宿主大肠杆菌为DH1或DH5或DH10B或JM109或MC1061或BL21DE3或XLBLUE。权利要求书CN101942497ACN101942502A1/7。

6、页3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加氧酶基因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者加氧酶基因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生物催化以其高度的化学、区域、立体选择性和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容易,能耗低等优势成为当今化工生产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潮流,并已成功应用于许多领域。生物酶是生物催化技术的核心,新型高效催化酶的获得成为该领域的技术瓶颈。目前,加氧酶的开发利用还非常有限,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传统加氧酶的筛选方法存在许多局限,使得很难筛选到高效、高选择性的加氧酶菌株和基因。0003本发明提到的加氧酶,包括环氧化酶和芳环双加氧酶,如萘双加氧酶等,目前其筛选方法主。

7、要有三类。一类是通过利用唯一碳源筛选菌株。由于环境样品可利用同一碳源的微生物种群非常丰富,这种方法在筛选过程中往往会得到大量的微生物,而目标产加氧酶菌株很难从中筛选到,特别是在处理特殊环境样本时,如加氧酶丰富的活性污泥,极易受到其他功能微生物的干扰,如琼脂利用型细菌,假阳性率很高。一类是直接用薄板层析、高压液相或气相等分析手段检测所筛目标加氧酶的催化产物,如苯乙烯环氧化酶筛选中,通过测定产物苯乙烯环氧的生成来检测酶的存在例如,PARKETAL2005KOREANJCHEMENG,223,418424。这种方法通量低,耗时长,更重要的是,由于采用天然底物,其氧化产物在微生物体内往往会被下游多个酶。

8、迅速连续代谢,很难捕捉到中间的目标加氧酶的催化产物,导致漏检率极高。第三类是根据加氧酶氧化其他易检测的底物来间接证明酶的存在,如加氧酶环氧化酶,P450单加氧酶等筛选中可用1氢吲哚为底物,通过检测颜色生成来获知加氧酶的存在如,HELLEMONDETAL2007APPLENVIRONMICROBIOL,7318,58325839。这种方法已被应用于重组酶的筛选,而针对环境样本筛选天然源微生物则尚未见报道。此方法较为直观简便,但以1氢吲哚为底物,显色时间长,多达4天以上,而且产物为靛蓝和靛玉红的混合物,导致形成的蓝色浅,产物摩尔吸光系数较低,与大肠杆菌菌体的黄色混合后呈黄绿色,不易识别,极易造成加。

9、氧酶有益资源的漏筛。有文献报道4取代吲哚经氧化偶联后由于4位的位阻原因无法生成4,4二取代靛玉红,只能生成单一的产物4,4二取代靛蓝,这个特点显示出4取代吲哚在显色反应方面的应用潜力优于1氢吲哚POLYCHRONOPOULOSETAL2004JMEDCHEM,47,935946;WUETAL2005CHEMBIODIVERS,2,5165。在重组酶细胞色素P4502A6的定向进化研究中,报道了利用4氯吲哚开展突变子筛选的方法,但是迄今为止,也尚未见报道针对环境样品筛选天然源微生物。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环境样品中快速筛选加氧酶的方法,即在筛选培养基中加入4取代吲哚,经加氧酶氧化。

10、生成可直接观察的蓝色物质4,4二取代靛蓝,从而简便、说明书CN101942497ACN101942502A2/7页4快速、灵敏的从环境样品中筛选出目的加氧酶。0005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00061环境样品中筛选产加氧酶菌株0007产加氧酶菌株筛选包括以下步骤为0008富集环境样品环氧化酶富集采用苯乙烯或环己烯或对溴苯乙烯或甲基苯乙烯为唯一碳源;萘双加氧酶富集选用萘或者蒽为唯一碳源;并添加无机盐,30震荡培养富集环境样品515天。0009以无机盐、唯一碳源、4取代吲哚以及00101的酵母粉制备琼脂固体培养基,富集的环境样品涂布于培养基上,生长15天,出现蓝色菌落,将蓝色菌落以相同组分的培养基分离,。

11、纯化,获得产目标加氧酶的微生物菌株。0010无机盐可为常用的M9无机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中文版,第三版,下册,页码15951596或者文献报道的M12无机盐HARTMANSETAL1989APPLENVIRONMICROBIOL,5511,28502855。0011唯一碳源的浓度为0058MM。00124取代吲哚浓度为0051MM,4取代吲哚为4甲基吲哚或4吲哚甲酸甲酯或4氯吲哚或4溴吲哚或4氟吲哚或4甲氧基吲哚。00132环境样品构建的元基因组库中筛选加氧酶基因包括以下步骤0014构建环境样品的元基因组文库以CTAB法从环境样品中提取总DNA,并纯化,将纯化好的总DNA酶切,经08琼脂糖凝胶。

12、电泳后,回收110KB之间的片段;载体质粒以相同酶酶切,并用去磷酸化酶CIP处理。将回收得到110KB之间的DNA片段连入载体,连接产物经醇沉处理,用去离子水溶解,电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构建环境样品元基因组文库。0015从元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加氧酶基因0016将元基因组文库质粒转入宿主大肠杆菌,涂布于固体筛选平板上。培养基组分为LB固体培养基中加入4取代吲哚、IPTG021MM和载体相应的抗生素。转化子在筛选平板上生长12天或者于4再放置15天,可出现蓝色重组菌落,挑出,得到含有加氧酶基因的重组子。0017环境样品基因组文库可以是环境样品基因组总DNA直接构建的文库,也可以是经样品富集后构建。

13、的目标加氧酶文库。0018文库构建中选用的载体为PBLUESCRIPTSK或PBLUESCRIPTKS或PUC18或PUC19或PKK233或PKK223或PET28或PET32载体;文库筛选中宿主大肠杆菌为DH1或DH5或DH10B或JM109或MC1061或BL21DE3或XLBLUE。0019本发明利用许多加氧酶可以将4取代吲哚氧化,生成单一的深蓝色物质4,4二取代靛蓝,其产物单一,摩尔吸光系数高,因此大大提高了筛选灵敏度。可以高通量,简便,快速,灵敏的筛选环境样品中存在的加氧酶资源。本方法可用于筛选环氧化酶和芳环双加氧酶,如萘双加氧酶等多种加氧酶。附图说明0020图1为筛选平板;说明书。

14、CN101942497ACN101942502A3/7页50021图2为纯化平板;0022图3为筛选菌株进化树;0023图4为筛选菌株环氧化酶进化树;0024图5为整细胞转化4取代吲哚后的萃取物照片,其中1为4溴吲哚,2为4氟吲哚,3为4吲哚甲酸甲酯,4为4甲氧基吲哚,5为4甲基吲哚,6为4氯吲哚。具体实施方式0025实施例1以4氯吲哚为底物筛选产环氧化酶菌株0026于某污水处理厂取活性污泥样品,富集于含有M12无机盐和苯乙烯浓度为2MM的培养基中,30,225RPM培养10天。将富集培养液稀释至筛选平板上M12苯乙烯2MM4氯吲哚01MM001酵母粉15琼脂粉于30培养3天,每支平板上可见多。

15、个成片蓝色菌斑图1,挑出,继续纯化图2,得到11株纯菌株。0027实施例2以4甲基吲哚为底物筛选产环氧化酶菌株0028样品及富集方法同实施例1,将富集培养液稀释至筛选平板上M9苯乙烯2MM4甲基吲哚02MM005酵母粉15琼脂粉于30培养3天,出现蓝色菌斑,继续纯化,得到15株纯菌株。0029实施例3以4引哚甲酸甲酯为底物筛选产环氧化酶菌株0030样品及富集方法同实施例1,将富集培养液稀释至筛选平板上M9苯乙烯3MM4引哚甲酸甲酯03MM006酵母粉15琼脂粉于30培养4天,出现蓝色菌斑,继续纯化,得到12株纯菌株。0031实施例4以4溴吲哚为底物筛选产环氧化酶菌株0032取自另一污水处理厂样。

16、品,富集方法同实施例1,将富集培养液稀释至筛选平板上M9苯乙烯3MM4溴吲哚02MM005酵母粉15琼脂粉于30培养4天,出现深蓝色菌斑,继续纯化,得到10株纯菌株。0033实施例5筛选菌株碳源利用情况0034实施例1、2、3、4筛选的菌株,分别以苯乙烯和苯乙烯环氧为唯一碳源培养,分别为M12苯乙烯5MM;M12苯乙烯环氧3MM。24H后,所有菌株均能在两种培养基中生长,即筛选菌株能以苯乙烯和苯乙烯环氧为唯一碳源,具有苯乙烯至苯乙烯环氧这一代谢途径,因此可产生这一途径所需的环氧化酶。0035实施例6产环氧化酶菌株的16SRRNA鉴定0036实施例1、2、3、4筛选的菌株是可利用苯乙烯、苯乙烯环。

17、氧为唯一碳源生长,并使4取代吲哚变蓝的菌株。为验证这些菌株为目的菌株,对其进行16SRRNA鉴定。以细菌通用引物扩增16SRRNA序列。引物为F5AGAGTTTGATCCTCGCTCAG,R5GGTCTACCTTGTTACGACTT,得到扩增片段大小为1498BP。经比对,其基因序列有数十个碱基差异。其中,实施例1有三种16SRRNA序列不同的菌株,实施例2、3所得菌株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实施例1和2、3来自同一活性污泥样品,而实施例4则有二种16SRRNA序列不同的菌株。经比对分析,所筛菌株全部为假单胞菌属。选择实施例1、2、3筛选的16SRRNA序列不同的三株菌WLS11、WLS15、WLS。

18、18和实施例4筛选的WLS41、WLS49作进化说明书CN101942497ACN101942502A4/7页6树分析。图3为筛选菌株进化树,其中PSEUDOMONASSPVLB120为已报道的具有环氧化酶功能的假单胞菌,所筛菌株与VLB120菌株已报道的16SRRNA基因序列相似度均99,证明采用本发明筛选的菌株为产环氧化酶的假单胞菌。0037实施例7环氧化酶基因特征片段的验证0038经实施例6鉴定,筛选菌株为假单胞菌。为进一步证实这些菌株含有环氧化酶基因序列,将上述5株筛选菌扩增环氧化酶基因STYA部分特征片段。根据NCBI基因库中报道的假单胞菌环氧化酶序列,设计引物,F5ATGAAAAA。

19、GCGTATCGGTATTG;R5TTCTCGAAGGGCGAGTTTTC,PCR扩增得到488BP片段,命名为STYASP。图4为筛选菌株特征片段STYASP1和STYASP2与已报道的假单胞菌来源的环氧化酶的相似度分析,其相应片段相似度为97100。因此,采用本发明筛选的菌株为产环氧化酶苯乙烯单加氧酶的假单胞菌菌株。0039实施例8以4甲基氧吲哚为底物筛选产萘双加氧酶的菌株0040样品来源同实施例1,富集于含有M12无机盐和萘浓度为7MM的培养基中,30,225RPM培养12天。将富集液稀释至筛选平板上M12萘7MM甲氧基吲哚06MM006酵母粉15琼脂粉于30培养7天,平板上有蓝色菌斑出。

20、现,分离、纯化得到23株纯菌株编号为NPCL1至NPCL23。0041实施例9以4氟吲哚为底物筛选产萘双加氧酶的菌株0042样品来源同实施例4,培养方法同实施例8,筛选底物为4氟吲哚浓度为03MM,将蓝色菌斑分离纯化得到15株菌株编号为NPF1至NPF15。0043实施例10筛选菌株以萘为唯一碳源生长情况0044实施例8、9筛选的菌株以萘为唯一碳源培养,即M12萘5MM,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能以萘为唯一碳源生长,可产萘双加氧酶。0045实施例11产萘双加氧酶菌株的16SRRNA鉴定0046为验证实施例8和9得到的菌株为产萘双加氧酶的菌株,任选其中标号为NPCL2、NPCL5、NPF7、NPF11。

21、的4株进行16SRRNA鉴定。其中NPCL5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属细菌,NPCL2、NPF7、NPF11为伯克霍尔德菌属细菌。这两类菌均有产萘双加氧酶的报道,进一步证明采用本发明方法筛选到的菌株为产萘双加氧酶的菌株。0047实施例12萘双加氧酶基因特征片段的验证0048对实施例11所述的4株菌的萘双加氧酶基因进一步验证,分别扩增PAH基因,该基因为革兰氏阴性细菌降解PAHS类化合物的环羟基化双加氧酶RINGHYDROXYLATINGDIOXYGENASE,RHD亚基的部分基因。0049PAH基因扩增采用简并引物,F5GAGATGCATACCACGTKGGTTGGA;R5AGCTGTTGTTCGG。

22、GAAGAYWGTGCMGTT,扩增片段长度为306BP。0050表1筛选菌株PAH基因片段验证0051说明书CN101942497ACN101942502A5/7页70052进一步扩增假单胞菌属的NPCL5中NAHAC基因假单胞菌萘双加氧酶基因的保守序列。NAHAC基因扩增采用简并引物,F5CCCYGGCGACTATGTTACC;R5CTCRGGCATGTCTTTTTCGAC。0053经测序后比对,NPCL5扩增得到的片段长度为866BP,与报道的菌株PSEUDOMONASPUTIDANCIB98164的萘降解质粒PDTG1上的基因AF491307完全相同100,而该菌是研究最早的萘降解菌,。

23、其产生的萘双加氧酶NDO具有广泛的底物选择性,可立体选择催化顺式双羟化反应、单加氧、去饱和、O和N脱烃基作用、磺化氧化,所能利用的芳烃底物达60余种。0054因此,所鉴定的上述4株菌含萘双加氧酶基因,本发明涉及的筛选方法可得到萘双加氧酶微生物菌株。0055实施例13环境样品元基因组文库的构建00561、活性污泥总DNA的提取0057活性污泥的提取采用CTAB法,参见文献ZHOUETAL1996APPLENVIRONMICROBIOL,622,316322。0058具体步骤为将缓冲液100MMTRISHCL,PH80;100MMEDTANA2;100MM磷酸盐,PH80;15MNACL;1CTA。

24、B,M/V,蛋白酶K和活性污泥样品置于离心管中,37震荡培养半小时,加入20SDS于65处理2H后,低速离心取上清;再次加缓冲液于沉淀中,加入20SDS于65处理15MIN后,低速离心收集上清;向收集的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苯酚氯仿混匀,低速离心,收集上清如果样品杂质较多,可将此上清加等体积氯仿重洗一次,而后加入061倍体积的异丙醇,温室下静置过夜;小心弃去上清,加入200500ULDDH2O,溶解粘附于离心管壁的DNA粗提物,获得总DNA,20保存。00592、活性污泥总DNA的纯化0060从活性污泥中提取的总DNA含有很多成分复杂的物质诸如腐殖酸等,会严重影响后续的分子操作,在酶切和连接之前,。

25、需要进行纯化。0061总DNA经含有5羟磷灰石FLUKA,BUCHS,SWITZERLAND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后ROHETAL2005,INGELPATCHELECTROPHORESISANEWMETHODFORENVIRONMENTALDNAPURIFICATIONELECTROPHORESIS,2616,30553061,切胶回收较纯的总DNA再用TAKARARECOCHIPCHIPFORDNARECOVERYTAKARABIOTECHNOLOGYDALIAN,CHINACOLTDDNA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00623、环境DNA文库的构建0063纯化好的总DNA经BAMHI酶切,经08。

26、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用TAKARARECOCHIP回收110KB之间的片段。PUC19质粒经BAMHI酶切后用去磷酸化酶CIP处理,防止在后续连接中的自连。将回收得到110KB之间的DNA片段连入PUC19载体,连接产物经醇说明书CN101942497ACN101942502A6/7页8沉处理,用去离子水溶解,电转化感受态细胞DH10BBIORADMICROPULSER电穿孔仪,美国BIORAD。得到库容大约104的活性污泥元基因组文库。0064实施例14从元基因组库中筛选加氧酶基因0065从实施例13所构建的文库中筛选环氧化酶基因。具体方法为将文库质粒化学转化至DH5,以含有4氯吲哚的LB平板。

27、筛选,LB平板含有4氯吲哚02MM,IPTG04MM,氨苄青霉素50G/L。将转化细胞直接涂布于上述平板上,37培养1天后,于4放置2天后观察,得到1个深蓝色重组子。将其挑出,再次培养于新鲜的上述平板上,次日可见生长菌落全为蓝色。将重组子送样测序,其插入片段大小为4380BP,经NCBI比对,与假单胞菌VLB120AF0311611苯乙烯环氧化酶相应的基因簇序列相似度为98。因此,本发明所述筛选方法可筛出加氧酶基因。0066实施例15产环氧化酶菌株整细胞转化检测环氧化酶0067文献报道以1氢吲哚转化生成靛蓝可检测环氧化酶活力,因此将实施例1筛选的产环氧化酶菌株以整细胞转化4取代吲哚,检测酶活力。

28、。0068菌株培养条件为M12005酵母粉01葡萄糖2MM苯乙烯,培养10小时后,菌体生长良好,取出,4冷冻离心收集菌体,并以100MM磷酸钾缓冲液PH70洗涤菌体2次。取菌体02G加入到含有1葡萄糖的3ML缓冲液中,加入4取代吲哚04MM,240RPM,37反应20分钟,反应液变成深蓝色。因此,筛选菌株具有较高的环氧化酶活力。0069图5为6株不同菌株全细胞转化不同底物的产物萃取物图。16代表菌株编号,左方样品的反应底物为1氢吲哚,右边为4取代吲哚,分别为14溴吲哚,24氟吲哚,34吲哚甲酸甲酯,44甲氧基吲哚,54甲基吲哚,64氯吲哚;其中6展示了两个平行样品。由图可以看出,不同菌株转化1。

29、氢吲哚颜色差异较大,说明不同菌株环氧化酶活力差异较大;同一菌株转化1氢吲哚和4取代吲哚,前者转化产物颜色较浅,而4取代吲哚转化产物颜色更深,说明4取代吲哚转化产物摩尔吸光系数更高,检测灵敏度更高。0070SEQUENCELISTING007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0072一种快速筛选加氧酶微生物或加氧酶基因的方法0073说明书007480075PATENTINVERSION33007610077200078DNA0079BACTERIU008010081AGAGTTTGATCCTCGCTCAG20008220083200084DNA说明书CN101942497ACN101942502A7/7。

30、页90085BACTERIU008620087GGTCTACCTTGTTACGACTT20008830089220090DNA0091BACTERIU009230093ATGAAAAAGCGTATCGGTATTG22009440095200096DNA0097BACTERIU009840099TTCTCGAAGGGCGAGTTTTC20010050101240102DNA0103BACTERIU010450105GAGATGCATACCACGTKGGTTGGA24010660107280108DNA0109BACTERIU011060111AGCTGTTGTTCGGGAAGAYWGTGCMGTT28011270113190114DNA0115BACTERIU011670117CCCYGGCGACTATGTTACC19011880119210120DNA0121BACTERIU012280123CTCRGGCATGTCTTTTTCGAC21说明书CN101942497ACN101942502A1/3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42497ACN101942502A2/3页1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42497ACN101942502A3/3页12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4249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