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辊筒用的橡胶圈材料组合物和橡胶圈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辊筒用的橡胶圈材料组合物和橡胶圈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66320.0 (22)申请日 2016.04.27 (71)申请人 芜湖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东梁山路11号 (72)发明人 金海涛薛辉昌江任俊春 (51)Int.Cl. C08L 7/00(2006.01) C08L 9/02(2006.01) C08L 61/06(2006.01) C08L 83/04(2006.01) C08K 13/02(2006.01) C08K 3/32(2006.01) C08K 3/06。
2、(2006.01) (54)发明名称 运输辊筒用的橡胶圈材料组合物和橡胶圈 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输辊筒用的橡胶圈材 料组合物及其橡胶圈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制 备方法包括: 将天然橡胶、 丁腈橡胶、 酚醛树脂、 硅油、 亚磷酸铝、 硫磺、 防焦剂和促进剂混合熔炼 后挤出成型, 制得所述橡胶圈, 其中, 相对于100 重量份的天然橡胶、 所述丁腈橡胶的用量为10- 30重量份, 所述酚醛树脂的用量为10-15重量份, 所述硅油的用量为5-15重量份, 所述亚磷酸铝的 用量为1-8重量份, 所述硫磺的用量为2-12重量 份, 所述防焦剂的用量为1-3重量份, 所述促进剂。
3、 的用量为1-2重量份。 解决了在高温环境下, 辊筒 上的橡胶圈容易软化和老化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5713247 A 2016.06.29 CN 105713247 A 1.一种运输辊筒用的橡胶圈材料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包括天然橡胶、 丁腈 橡胶、 酚醛树脂、 硅油、 亚磷酸铝、 硫磺、 防焦剂和促进剂, 其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天然橡胶、 所述丁腈橡胶的用量为10-30重量份, 所述酚醛树脂的 用量为10-15重量份, 所述硅油的用量为5-15重量份, 所述亚磷酸铝的用量为1-8重量份, 所 述硫磺的用量为2-12重量份, 所述防焦剂的用量为1-。
4、3重量份, 所述促进剂的用量为1-2重 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圈材料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焦剂为乳酸、 邻苯二 甲酸酐和水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圈材料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促进剂为三乙醇胺、 三 乙烯二胺和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4.一种运输辊筒用的橡胶圈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天然橡 胶、 丁腈橡胶、 酚醛树脂、 硅油、 亚磷酸铝、 硫磺、 防焦剂和促进剂混合熔炼后挤出成型, 制得 所述橡胶圈, 其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天然橡胶、 所述丁腈橡胶的用量为10-30重量份, 所述酚醛树脂的 用量为10-15重。
5、量份, 所述硅油的用量为5-15重量份, 所述亚磷酸铝的用量为1-8重量份, 所 述硫磺的用量为2-12重量份, 所述防焦剂的用量为1-3重量份, 所述促进剂的用量为1-2重 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焦剂为乳酸、 邻苯二甲酸酐和 水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促进剂为三乙醇胺、 三乙烯二胺 和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炼过程为置于温度为290-320 的条件下进行熔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挤出成型后进。
6、 行冷却, 所述冷却采用水冷的方式。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713247 A 2 运输辊筒用的橡胶圈材料组合物和橡胶圈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橡胶圈生产领域, 具体地, 涉及运输辊筒用的橡胶圈材料组合物和橡 胶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玻璃溅射镀膜工艺中, 需要利用运输辊筒将玻璃基片输送至镀膜室内并进行溅射 处理, 在运输辊筒上往往套接有橡胶圈, 橡胶圈的作用是让玻璃基片与辊筒更为柔和的接 触, 防止玻璃基片在滑动时产生划痕。 由于工作时, 镀膜室内的温度较高, 容易使得橡胶圈 软化, 橡胶圈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也容易老化。 发明内容 0003 本。
7、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辊筒用的橡胶圈材料组合物和橡胶圈的制备方法, 解决了在高温环境下, 辊筒上的橡胶圈容易软化和老化的问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输辊筒用的橡胶圈材料组合物, 其中, 所 述组合物包括天然橡胶、 丁腈橡胶、 酚醛树脂、 硅油、 亚磷酸铝、 硫磺、 防焦剂和促进剂, 其 中, 0005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天然橡胶、 所述丁腈橡胶的用量为10-30重量份, 所述酚醛树 脂的用量为10-15重量份, 所述硅油的用量为5-15重量份, 所述亚磷酸铝的用量为1-8重量 份, 所述硫磺的用量为2-12重量份, 所述防焦剂的用量为1-3重量份, 所述促进剂的。
8、用量为 1-2重量份。 000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运输辊筒用的橡胶圈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天然橡胶、 丁腈橡胶、 酚醛树脂、 硅油、 亚磷酸铝、 硫磺、 防焦剂和促进剂混合熔炼后挤出 成型。 000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输辊筒用的橡胶圈材料组合物和橡胶圈 的制备方法, 橡胶圈材料组合物包括: 天然橡胶、 丁腈橡胶、 酚醛树脂、 硅油、 亚磷酸铝、 硫 磺、 防焦剂和促进剂, 将原料混合熔炼后挤出成型, 得到橡胶圈, 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 用, 使得制得的橡胶圈具备优良的防老化能力和耐高温能力, 同时, 用于制备该橡胶圈的方 法简单, 原料易得。 0。
9、008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1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输辊筒用的橡胶圈材料组合物, 其中, 所述组合物包括天然 橡胶、 丁腈橡胶、 酚醛树脂、 硅油、 亚磷酸铝、 硫磺、 防焦剂和促进剂, 其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 的天然橡胶、 所述丁腈橡胶的用量为10-30重量份, 所述酚醛树脂的用量为10-15重量份, 所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5713247 A 3 述硅油的用量为5-15重。
10、量份, 所述亚磷酸铝的用量为1-8重量份, 所述硫磺的用量为2-12重 量份, 所述防焦剂的用量为1-3重量份, 所述促进剂的用量为1-2重量份。 通过各原料之间的 协同作用, 使得制得的橡胶圈具备优良的防老化能力和耐高温能力, 同时, 用于制备该橡胶 圈的方法简单, 原料易得。 0011 为了防止原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早期硫化现象, 所述防焦剂为乳酸、 邻苯二甲酸 酐和水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 为了提高原料之间的反应速度, 所述促进剂为三乙醇胺、 三乙烯二胺和辛酸亚锡 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运输辊筒用的橡胶圈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天然橡胶、。
11、 丁腈橡胶、 酚醛树脂、 硅油、 亚磷酸铝、 硫磺、 防焦剂和促进剂混合熔炼后挤出 成型, 制得所述橡胶圈, 其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天然橡胶、 所述丁腈橡胶的用量为10-30 重量份, 所述酚醛树脂的用量为10-15重量份, 所述硅油的用量为5-15重量份, 所述亚磷酸 铝的用量为1-8重量份, 所述硫磺的用量为2-12重量份, 所述防焦剂的用量为1-3重量份, 所 述促进剂的用量为1-2重量份。 0014 为了防止原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早期硫化现象, 所述防焦剂为乳酸、 邻苯二甲酸 酐和水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 为了提高原料之间的反应速度, 所述促进剂为三乙醇胺、 三乙烯二胺和辛。
12、酸亚锡 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 所述熔炼过程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采用的方式进行操作, 例如, 在本发明的一种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熔炼过程可以为置于温度为290-320的条件下进行熔炼。 0017 在本发明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为了使制得的橡胶圈成型更好, 所述制 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挤出成型后进行冷却, 冷却采用水冷的方式。 0018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19 实施例1 0020 将100g天然橡胶、 10g丁腈橡胶、 10g酚醛树脂、 5g硅油、 1g亚磷酸铝、 2g硫磺、 1g防 焦剂和1g促进剂混合熔炼(熔炼温度为290)后挤出成型, 成型后进行水冷。
13、, 制得所述橡胶 圈A1。 0021 实施例2 0022 将100g天然橡胶、 30g丁腈橡胶、 15g酚醛树脂、 15g硅油、 8g亚磷酸铝、 12g硫磺、 3g 防焦剂和2g促进剂混合熔炼(熔炼温度为320)后挤出成型, 成型后进行水冷, 制得所述橡 胶圈A2。 0023 实施例3 0024 将100g天然橡胶、 20g丁腈橡胶、 12g酚醛树脂、 10g硅油、 5g亚磷酸铝、 6g硫磺、 2g防 焦剂和1.5g促进剂混合熔炼(熔炼温度为300)后挤出成型, 成型后进行水冷, 制得所述橡 胶圈A3。 0025 对比例1 0026 将100g天然橡胶、 5g丁腈橡胶、 5g酚醛树脂、 2g硅。
14、油、 0.5g亚磷酸铝、 1g硫磺、 0.5g 防焦剂和0.5g促进剂混合熔炼(熔炼温度为290)后挤出成型, 成型后进行水冷, 制得所述 橡胶圈D1。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5713247 A 4 0027 对比例2 0028 将100g天然橡胶、 40g丁腈橡胶、 25g酚醛树脂、 25g硅油、 12g亚磷酸铝、 15g硫磺、 5g 防焦剂和5g促进剂混合熔炼(熔炼温度为320)后挤出成型, 成型后进行水冷, 制得所述橡 胶圈D2。 0029 测试例1 0030 将上述A1-A3、 D1和D2分别置于温度为120的条件下放置1天, 检测其老化程度, 同时进行酸雾实验, 检测其老。
15、化程度, 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0031 表1 0032 0033 0034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 的具体细节, 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 这 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5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 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本发明对各种可 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6 此外, 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只要其不违背本 发明的思想, 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5713247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