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本发明涉及2,5-二取代的-4-嘧啶基-取代的-苯基-脒衍生物,特别是2,5- 二烷基-4-嘧啶基-取代的-苯基-脒衍生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作为杀真菌或 杀虫活性试剂(特别是以杀真菌或杀虫组合物的形式的活性试剂)的用途,以及 用这些化合物或组合物来控制植物病原真菌或害虫(尤其是植物的植物病原真 菌或害虫)的方法。
在国际专利申请WO-00/46184中揭示了某些苯脒衍生物。但是,该文献 中没有具体揭示也没有提出在这些化合物中选出其中苯环依据本发明被取代 因而具有出乎意料且明显提高的杀真菌或杀虫活性的化合物。
在农业领域中,为了避免或控制对活性成分有耐药性的菌株产生,人们对 于使用新型农药化合物一直很感兴趣。而且,为了减少活性化合物的用量,同 时保持与已知化合物至少等同的效力,人们对于使用比那些已知的农药活性更 高的新化合物也很感兴趣。
本发明人现已发现一类具有上述效果或益处的新化合物。
因此,本发明提供通式(I)的2,4,5-三取代的-苯基-脒衍生物及其盐、N- 氧化物(N-oxydes)、金属络合物、准金属络合物和光学活性异构体:
式中:
R1表示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2-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2-炔基、SH或取代或未取代的S-C1-C12-烷基;
R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烷基;
R3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环烷基、取 代或未取代的C2-C12-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2-炔基、卤代-C1-C12-烷基; 或者
R1和R2、R1和R3或R2和R3可以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5-至7-元杂环;
R4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烷基、卤原子、卤代-C1-C12-烷基、取代或 未取代的O-C1-C12-烷基或氰基;
R5表示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烷基、卤原子、卤代-C1-C12-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O-C1-C12-烷基或氰基;
R6表示H、卤素、CN、取代或未取代的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 烷基、卤代-C1-C12-烷基、OR7、SR7、三烷基甲硅烷基、COOR7、C(R7)=NOR7、 NR7R8;
R7、R8各自独立地表示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烷基、芳基,或者 R7和R8可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包括一个或多个选自O、N 和S的原子的5至7元杂环;
m表示1、2或3。
本发明的任何化合物可根据化合物中不对称中心的数目以一种或多种光 学或手性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因此,本发明同样涉及所有光学异构体和它们的 外消旋或非外消旋(scalemic)混合物(术语“非外消旋”指对映异构体以不同比例 混合的混合物),本发明也涉及所有可能的以任何比例混合的立体异构体混合 物。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分离非对映异构体和/或光学异构体。
本发明的任何化合物可根据化合物中双键的数目以一种或多种几何异 构体的形式存在。因此,本发明同样涉及所有几何异构体和它们以所有可 能的比例混合的所有可能的混合物。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方 法分离几何异构体。
对于本发明的化合物,卤素表示氟、溴、氯或碘中的一种,杂原子可以是 氮、氧或硫。
优选的依据本发明的通式(I)的化合物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化合物:R1表示 H;C1-C12-烷基,优选C1-C12-烷基如甲基;或SH。
其它优选的依据本发明的通式(I)的化合物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化合物:R2表示甲基。
另外还有优选的依据本发明的通式(I)的化合物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化合物: R3表示C2-C12-烷基,优选未取代的C2-C4-烷基如乙基、正丙基、异丙基;C2-C12- 烯基,优选C3-C4-烯基如丙烯基或烯丙基;C3-C6-环烷基如环丙基。
还有一些优选的依据本发明的通式(I)的化合物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化合物: R2和R3可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5-至7-元杂环,优选6-元杂环,更优选的 是哌啶基或吡咯烷基(pyrolidinyl),特别优选二-烷基化的-吡咯烷基如二-甲基- 吡咯烷基。
还有一些优选的依据本发明的通式(I)的化合物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化合物: R4表示C1-C12-烷基,优选未取代的C1-C12-烷基如甲基;卤原子如氯原子。
还有一些优选的依据本发明的通式(I)的化合物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化合 物:R5表示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卤原子、卤代-C1-C6-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O-C1-C6-烷基或CN。
还有一些优选的依据本发明的通式(I)的化合物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化合 物:R6表示H、卤素、CN、取代或未取代的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 烷基(特别是支化的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OR7、SR7、三烷基- 甲硅烷基、COOR7、C(R7)=NOR7;NR7R8,其中R7和R8如文中所定义。
上述关于本发明化合物的取代基的优选方案可以任何方式组合。因此这些 优选特征的组合提供了多种类别的依据本发明的化合物。这些类别的本发明优 选化合物的例子可具有以下组合特征:
R1的优选特征与R2至R6的优选特征;
R2的优选特征与R1至R6的优选特征;
R3的优选特征与R1至R6的优选特征;
R4的优选特征与R1至R6的优选特征;
R5的优选特征与R1至R6的优选特征。
在这些依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取代基的优选特征的组合中,所述优选特征 还可选自各R1-R6和m的更优选特征,以形成最优选的依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类 别。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通式(I)的化合物的方法。因此,依据本发明的另一 方面,提供一种依据以下反应流程制备通式(I)的化合物的方法P1:
通式(V)的氨基苯醚衍生物可通过以下步骤来制备:依据方法步骤(a), 使通式(II)的苯胺衍生物与通式(III)的嘧啶衍生物反应,
式中
R4和R5如文中所定义,
式中
R6和m如文中所定义,
Y表示卤素、三氟甲磺酸基(triflate)、SOMe、甲磺酸基(mesylate)或甲 苯磺酸基(tosylate);
然后进行方法步骤(b),包括使方法步骤(a)中得到的通式(IV)的硝基 苯醚衍生物还原,
式中
R4至R6和m如文中所定义。
依据本发明的方法步骤(a)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
存在碱;
存在稀释剂;
存在催化剂。
进行本发明的方法步骤(b)的优选反应条件包括在浓盐酸中用氯化亚 锡进行反应。
通式(V)的嘧啶衍生物还可以方法步骤(c)通过使通式(VI)的苯胺衍生 物与通式(III)的吡啶衍生物反应来制备:
式中
R4和R5如文中所定义;
式中
R6和m如文中所定义;
Y表示卤素、三氟甲磺酸基、SOMe、甲磺酸基或甲苯磺酸基。
依据本发明的方法步骤(c)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
存在碱;
存在稀释剂;
存在催化剂。
通式(V)的嘧啶衍生物还可以通过已知的方法制备。
通式(I)的脒衍生物可以依据方法步骤(d)使用通式(V)的苯胺衍生物作 为原料来制备:
式中
R4至R6和m如文中所定义。
通式(I)的脒衍生物可通过本发明的另一方法(d)制得。可以考虑依据本发 明的方法(d)的各种替换方式,它们称为依据本发明的方法(d1)、方法(d2)和方 法(d3)。
依据本发明的方法(d)包括使通式(V)的苯胺衍生物与不同反应物反 应,从而分别定义为方法(d1)、(d2)和(d3)。
方法(d1)中还使用通式(VII)的氨基-缩醛衍生物:
式中
R1、R2、R3如文中所定义;
B1和B2分别表示烷基,或者一起形成环烷基。
依据本发明的方法(d1)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
存在酸或碱;
存在稀释剂。
方法(d2)中还使用通式(VII)的胺衍生物,在通式(IX)的原酸酯衍生物存在 下进行反应:
式中
R2和R3如文中所定义;
式中
R1如文中所定义;
B1、B2和B3各自表示烷基。
通式(V)提供用作进行本发明方法(d2)的原料的苯胺衍生物的一般定 义。在此通式中,R1、R2、R3、R4、R5、R6和m优选表示文中在描述本发明 的通式(I)的化合物中所定义的取代基或数值。
方法(d3)中还使用通式(X)的酰胺衍生物:
式中
R1、R2、R3如文中所定义。
依据本发明的方法(d3)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
存在卤化剂,例如PCl5、PCl3、POCl3、SOCl2;
存在稀释剂。
依据本发明的方法(d)、(d1)、(d2)或(d3)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
存在酸或碱;
存在稀释剂。
适用于进行本发明的方法(a)、(b)和(c)的稀释剂是所有普通惰性有机溶剂。 优选使用脂族、脂环族或芳族烃,例如石油醚、己烷、庚烷、环己烷、甲基环 己烷、苯、甲苯、二甲苯或萘烷;卤代烃,例如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氯 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或三氯乙烷;醚,例如二乙醚、二异丙醚、甲基叔丁 基醚、甲基叔戊基醚、二噁烷、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 烷或茴香醚;腈,例如乙腈、丙腈、正丁腈或异丁腈或苯甲腈;酰胺,例如 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甲酰苯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 六甲基磷酸三酰胺;它们与水的混合物,或者纯水。
在各种情况下,适用于进行本发明的方法(d1)、(d2)和(d3)的稀释剂都是所 有普通惰性有机溶剂。优选使用脂族、脂环族或芳族烃,例如石油醚、己烷、 庚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苯、甲苯、二甲苯或萘烷;醚,例如二乙醚、二 异丙醚、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二噁烷、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 烷、1,2-二乙氧基乙烷或茴香醚;腈,例如乙腈、丙腈、正丁腈或异丁腈或苯 甲腈;酰胺,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甲酰苯胺、 N-甲基吡咯烷酮或六甲基磷酸三酰胺;酯,例如乙酸甲酯或乙酸乙酯;亚砜, 例如二甲亚砜;或者砜,例如环丁砜(sulpholane);醇,例如甲醇、乙醇、正丙 醇或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或叔丁醇、乙二醇、1,2-丙二醇、乙氧 基乙醇、甲氧基乙醇、二甘醇单甲醚、二甘醇单乙醚;它们与水的混合物,或 者纯水。
适用于进行本发明的方法(a)、(b)和(c)的酸结合剂(acid binder)是所有常用 于这类反应的无机碱和有机碱。优选使用碱土金属或碱金属氢化物、氢氧化物、 氨基化合物、醇盐、乙酸盐、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例如氢化钠、氨基钠、二异 丙基氨基锂、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钙、氢氧化 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氢钠或碳酸铵;以及叔胺, 例如三甲胺、三乙胺、三丁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苄胺、吡啶、 N-甲基哌啶、N-甲基吗啉、N,N-二甲基氨基吡啶、二氮杂二环辛烷(DABCO)、 二氮杂二环壬烯(DBN)或二氮杂二环十一碳烯(DBU)。
在每一种情况下,适用于进行本发明的方法(b)、(c)和(d)的酸结合剂是所 有常用于这类反应的无机碱和有机碱。优选使用碱土金属或碱金属氢化物、氢 氧化物、氨基化合物、醇盐、乙酸盐、氟化物、磷酸盐、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例如氢化钠、氨基钠、二异丙基氨基锂、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氢氧化 钠、氢氧化钾、乙酸钠、磷酸钠、磷酸钾、氟化钾、氟化铯、碳酸钠、碳酸钾、 碳酸氢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或碳酸铯;以及叔胺,例如三甲胺、三乙胺、 三丁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苄胺、吡啶、N-甲基哌啶、N-甲基吗 啉、N,N-二甲基氨基吡啶、二氮杂二环辛烷(DABCO)、二氮杂二环壬烯(DBN) 或二氮杂二环十一碳烯(DBU)。
适用于进行本发明的方法(d3)的酸是所有常用于这类反应的无机酸和有 机酸。优选使用对甲苯磺酸、甲磺酸、盐酸(气体、水溶液或有机溶液)或硫酸。
适用于进行本发明的方法(d1)的缩合剂(condensing agent)是所有常用于这 类氨基化反应的缩合剂。优选使用酰卤形成剂,例如光气、三溴化磷、三氯化 磷、五氯化磷、三氯氧磷或亚硫酰氯;酸酐形成剂,例如氯甲酸乙酯、氯甲酸 甲酯、氯甲酸异丙酯、氯甲酸异丁酯或甲磺酰氯;碳二亚胺,例如N,N′-二环 己基碳二亚胺(DCC)或其它常用缩合剂,例如五氧化二磷、多磷酸、N,N′-羰基 二咪唑、2-乙氧基-N-乙氧基羰基-1,2-二氢喹啉(EEDQ)、三苯膦/四氯甲烷或溴 代三吡咯烷基六氟磷酸(phosphonium-hexafluorophosphate)。
本发明的方法(a)、(b)和(c)可以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优选的是钯盐或络 合物,例如氯化钯、乙酸钯、四-(三苯基膦)钯、氯化二-(三苯基膦)钯或氯化1,1′- 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钯(II)。
还可以通过分别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钯盐和络合配体而直接在反应混合 物中生成钯络合物,所述络合配体如三乙基膦(phosphane)、三叔丁基膦、三环 己基膦、2-(二环己基膦)联苯、2-(二叔丁基膦)联苯、2-(二环己基膦)-2′-(N,N- 二甲基氨基)-联苯、三苯基膦、三-(邻甲苯基)膦、3-(二苯基膦基)苯磺酸钠、三 -2-(甲氧基苯基)膦、2,2′-二-(二苯基膦)-1,1′-联萘、1,4-二-(二苯基膦)丁烷、1,2- 二-(二苯基膦)乙烷、1,4-二-(二环己基膦)丁烷、1,2-二-(二环己基膦)乙烷、2-(二 环己基膦)-2′-(N,N-二甲基氨基)-联苯、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或三-(2,4-叔丁基 苯基)-亚磷酸酯。
当进行本发明的方法(d)时,反应温度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化。通常, 所述反应在0-150℃的温度下进行,优选在0-120℃的温度下进行,更优选在 10-90℃的温度下进行。
当进行本发明的方法(a)、(b)时,在每一种情况下反应温度都可以在 较宽的范围内变化。通常,所述反应在0-180℃的温度下进行,优选在10-150 ℃的温度下进行,更优选在20-120℃的温度下进行。
通常,对于进行依据本发明的方法(a),每摩尔通式(II)的嘧啶衍生物, 使用0.8-15摩尔、优选0.8-8摩尔通式(III)的苯酚衍生物和1-3摩尔酸结合剂。
但是,还可以其它比例使用反应组分。
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操作(work-up)。
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分离出有机相,在干燥后,在减压下浓缩。如果 需要,可使用常规方法(例如色谱或重结晶)除去残留的残余物中任何可能仍存 在的杂质。
依据本发明的方法一般都在大气压下进行。但是,在每一种情况下中,也 可以在加压或减压的条件下进行,通常使压力在0.1巴至10巴之间。
本发明的通式(I)的化合物可依据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制备。然而要理解,本 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其所掌握的常识和可获得的出版物,可以根据所需合成的各 种具体的化合物对本发明方法进行相应调整。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含有有效且非植物毒性量的通式(I)的活性化 合物的杀真菌或杀虫组合物。
“有效且非植物毒性量”的表达方式指本发明组合物的量足以控制或破坏 存在于或易于出现在农作物上的真菌,而该剂量并不会使所述农作物产生任何可 以观察到的植物毒性症状。该量根据以下因素会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要控制的 真菌、农作物的类型、气候条件和包含在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中的化合物。
该量可通过系统田间试验来确定,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
因此,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杀真菌或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有效量 的上述通式(I)的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和农业上可接受的担体(support)、载体或 填充物(filler)。
依据本发明,术语“担体”表示天然或合成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它与通 式(I)的活性化合物组合或联合使用,使活性材料更容易施用,特别是施用到植 物各部分上。因此,此担体通常是惰性的,并且应该是农业上可接受的。担体 可为固体或液体。合适的担体的例子包括粘土、天然或合成的硅酸盐、二氧化 硅、树脂、蜡、固体肥料、水、醇(特别是丁醇)、有机溶剂、矿物油和植物油 以及它们的衍生物。也可以使用这些担体的混合物。
依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以包含其它的组分。具体地,组合物还可包 含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为离子或非离子型乳化剂、分散剂或润湿剂 或这些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例如,聚丙烯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苯酚磺 酸盐或萘磺酸盐、环氧乙烷与脂肪醇或脂肪酸或脂肪胺的缩聚物、取代的 苯酚(特别是烷基苯酚或芳基苯酚)、磺基琥珀酸酯的盐、牛磺酸衍生物(特 别是牛磺酸烷基酯(alkyl taurate))、聚氧乙基化醇或苯酚的磷酸酯、多元醇 的脂肪酸酯,以及含有硫酸、磺酸和磷酸官能团的上述化合物的衍生物。 当活性物质和/或惰性担体是不溶于水,并且当施用的媒介剂是水时,存在 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通常是至关重要的。较佳地,以组合物的重量为基准 计,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5重量%至40重量%。
任选地,还可包括附加的组分,例如,保护性胶体、胶粘剂、增稠剂、 触变剂、渗透剂、稳定剂(stabilisers)、螯合剂(sequestering agent)。一般来 说,活性化合物可根据常用的配方技术与任何固体或液体添加剂相混合。
本发明的组合物一般可含有0.05重量%至99重量%的活性化合物, 较佳为10重量%至70重量%。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各种形式使用,诸如气雾分散剂、饵剂(即刻可使用)、 浓饵剂、块饵、微囊悬浮剂、冷雾浓缩剂、可撒粉剂、可乳化的浓缩剂、水包 油乳剂、油包水乳剂、微囊粒剂、细粒剂、种子处理用可流动的浓缩剂、压缩 气体(在压力下)制剂、气体发生剂、谷粒毒饵(grain bait)、粒饵(granular bait)、 颗粒剂、热雾浓缩剂、大粒剂、微粒剂、油可分散性粉剂、油可混溶性可流动 的浓缩剂、油可混溶液体、糊剂、植物棒剂、片饵、干种子处理用粉剂、碎饵、 农药包衣的种子、熏烟烛、熏烟匣、熏烟剂(smoke generator)、熏烟丸、熏烟 棒、熏烟片、熏烟罐、可溶性浓缩剂、可溶性粉剂、种子处理用溶液、悬浮浓 缩剂(=可流动的浓缩剂)、追踪粉、超低量(ulv)液体、超低量(ulv)悬浮剂、熏 蒸剂(vapour releasing product)、水可分散粒剂或片剂、浆液处理用水可分散粉 剂、水溶性粒剂或片剂、种子处理用水溶性粉剂和可润湿性粉剂。
这些组合物不仅包括通过合适的设备如喷雾或撒粉设备施用到待处理 的植物或种子上的现成组合物,还包括在施用到农作物之前必须稀释的浓 缩商品组合物。
依据本发明的化合物还可与一种或多种以下物质混合:杀虫剂、杀真菌剂、 杀细菌剂、引诱剂、杀螨剂或信息素活性物质或其它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这 样得到的混合物具广谱的活性。
与其它杀真菌化合物的混合物尤其有利。合适的可进行混合的杀真菌剂的 例子选自以下:
B1)能抑制核酸合成的化合物,例如苯霜灵、苯霜灵-M(benalaxyl-M)、乙 嘧酚磺酸酯、赤拉灵(chiralaxyl)、柯罗泽尔昆(clozylacon)、甲菌定、乙嘧酚、 呋霜灵、恶霉灵、甲霜灵、高效甲霜灵、呋酰胺、恶霜灵、喹菌酮;
B2)能够抑制有丝分裂和细胞分裂的化合物,例如苯菌灵、多菌灵、乙 霉威、麦穗宁、戊菌隆、噻菌灵、甲基硫菌灵、苯酰菌胺;
B3)能抑制呼吸的化合物,例如
CI-呼吸抑制剂,如氟嘧菌胺(diflumetorim);
CII-呼吸抑制剂,如啶酰菌胺(boscalid)、萎锈灵、甲呋酰胺、氟酰胺、 呋吡菌胺(furametpyr)、灭锈胺、氧化萎锈灵(oxycarboxine)、吡噻菌胺 (penthiopyrad)、噻氟菌胺;
CIII-呼吸抑制剂,如嘧菌酯、氰霜唑、醚菌胺(dimoxystrobin)、厄内斯 卓宾(enestrobin)、恶唑菌酮、咪唑菌酮、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醚菌酯、 苯氧菌胺、肟醚菌胺(orysastrobin)、唑菌胺酯(pyraclostrobin)、啶氧菌酯 (picoxystrobin)、肟菌酯;
B4)能起解偶联剂作用的化合物,例如消螨普、氟啶胺;
B5)能抑制ATP产生的化合物,例如三苯基乙酸锡、三苯基氯化锡、 三苯基氢氧化锡、硅噻菌胺(silthiofam);
B6)能抑制A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化合物,例如胺扑灭(andoprim)、 杀稻瘟菌素-S、嘧菌环胺、春雷霉素、水合盐酸春雷霉素(kasugamycin hydrochloride hydrate)、嘧菌胺、嘧霉胺;
B7)能抑制信号转导的化合物,例如拌种咯、咯菌腈、苯氧喹啉;
B8)能抑制脂和膜合成的化合物,例如乙菌利、异菌脲、腐霉利、乙 烯菌核利、吡菌磷、敌瘟磷、异稻瘟净(IBP)、稻瘟灵、甲基立枯磷、联苯、 依杜卡(iodocarb)、霜霉威、霜霉威盐酸盐;
B9)能抑制麦角固醇生物合成的化合物,例如环酰菌胺、氧环唑、联苯 三唑醇、糠菌唑、环丙唑醇、苄氯三唑醇(diclobutrazole)、苯醚甲环唑、烯 唑醇、烯唑醇-M(diniconazole-M)、氟环唑、乙环唑、腈苯唑、氟喹唑、氟 硅唑、粉唑醇、呋菌唑、呋醚唑、己唑醇、亚胺唑、种菌唑、叶菌唑、腈 菌唑、多效唑、戊菌唑、丙环唑、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硅氟唑、戊 唑醇、四氟醚唑、三唑酮、三唑醇、灭菌唑、烯效唑、伏立康唑、抑霉唑、 抑霉唑硫酸盐(imazalil sulfate)、恶咪唑、氯苯嘧啶醇、呋嘧醇、氟苯嘧啶 醇、啶斑肟、嗪胺灵、稻瘟酯、咪鲜胺、氟菌唑、烯霜苄(viniconazole)、 阿尔迪莫(aldimorph)、十二环吗啉、十二环吗啉乙酸酯(dodemorph acetate)、 丁苯吗啉(fenpropimorph)、十三吗啉、苯锈啶、螺环菌胺、萘替芳、稗草丹、 特比萘芬;
B10)能抑制细胞壁合成的化合物,例如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双 丙氨膦、烯酰吗啉、氟吗啉、异丙菌胺、多抗霉素(polyoxins)、多氧霉素 (polyoxorim)、有效霉素A;
B11)能抑制黑素生物合成的化合物,例如环丙酰菌胺、双氯氰菌胺、 氰菌胺、四氯苯酞(phtalide)、咯喹酮、三环唑;
B12)能诱导宿主防御的化合物,例如活化酯-S-甲基(acibenzolar-S- methyl)、噻菌灵、噻酰菌胺(tiadinil);
B13)具有多位点(multisite)作用的化合物,例如敌菌丹、克菌丹、百菌 清、铜制剂如氢氧化铜、环烷酸铜、氯氧化铜、硫酸铜、氧化铜、喹啉铜和 波尔多液、抑菌灵、二噻农、多果定、多果定游离碱、福美铁、氟佛匹特 (fluorofolpet)、灭菌丹、双胍辛(guazatine)、双胍辛乙酸盐、双胍辛胺、双 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iminoctadine albesilate)、双胍辛胺三乙酸盐、代森锰 铜、代森锰锌、代森锰、代森联(metiram)、代森联锌(metiram zinc)、丙森锌、 硫和硫制剂,包括多硫化钙、福美双、甲苯氟磺胺、代森锌、福美锌;
B14)选自以下的化合物:阿密布洛姆朵尔(amibromdole)、苯噻硫氰、 贝斯氧杂嗪(bethoxazin)、卡巴西霉素、香芹酮、灭螨猛、氯化苦、硫杂灵 (cufraneb)、环氟菌胺(cyfiufenamid)、霜脲氰、棉隆、咪菌威、哒菌酮、双 氯酚、氯硝胺、野燕枯、野燕枯甲基硫酸盐(difenzoquat methylsulphate)、 二苯胺、噻唑菌胺、嘧菌腙、氟酰菌胺、磺菌胺、藻菌磷铝、藻菌磷钙、 藻菌磷钠、氟吡菌胺(fluopicolide)、氟氯菌核利(fluoroimide)、六氯苯、8- 羟基喹啉硫酸盐、人间霉素(irumamycin)、磺菌威(methasulphocarb)、苯菌 酮(metrafenone)、异硫氰酸甲酯、灭粉霉素、那他霉素、二甲基二硫代氨基 甲酸镍、酞菌酯、辛噻酮、奥克斯莫卡宾(oxamocarb)、氧代奋欣(oxyfenthiin)、 五氯苯酚和盐、2-苯基苯酚和盐、亚磷酸及其盐、病花灵、普罗帕诺欣 (propanosine)-钠、丙氧喹啉(proquinazid)、吡咯叠氮(pyrrolnitrine)、五氯硝 基苯、叶枯酞、四氯硝基苯、咪唑嗪、水杨菌胺、氰菌胺和2,3,5,6-四氯-4-(甲 基磺酰基)-吡啶、N-(4-氯-2-硝基苯基)-N-乙基-4-甲基-苯磺酰胺、2-氨基-4- 甲基-N-苯基-5-噻唑羧酰胺、2-氯-N-(2,3-二氢-1,1,3-三甲基-1H-茚-4-基)-3- 吡啶羧酰胺、3-[5-(4-氯苯基)-2,3-二甲基异唑烷-3-基]吡啶、顺式-1-(4-氯 苯基)-2-(1H-1,2,4-三唑-1-基)-环庚醇、1-(2,3-二氢-2,2-二甲基-1H-茚-1- 基)-1H-咪唑-5-羧酸甲酯、3,4,5-三氯-2,6-吡啶二腈、2-[[[环丙基[(4-甲氧基 苯基)亚氨基]甲基]硫基(thio)]甲基]-α-(甲氧基亚甲基)-苯乙酸甲酯、4-氯- α-丙炔氧基-N-[2-[3-甲氧基-4-(2-丙炔氧基)苯基]乙基]-苯乙酰胺、 (2S)-N-[2-[4-[[3-(4-氯苯基)-2-丙炔基]氧基(oxy)]-3-甲氧基苯基]乙基]-3-甲 基-2-[(甲基磺酰基)氨基]-丁酰胺、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 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氯-6-(2,4,6-三氟苯基)-N-[(1R)-1,2,2-三甲基 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胺、5-氯-N-[(1R)-1,2-二甲基丙基]-6-(2,4,6- 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胺、N-[1-(5-溴-3-氯吡啶-2-基)乙 基]-2,4-二氯烟酰胺、N-(5-溴-3-氯吡啶-2-基)甲基-2,4-二氯烟酰胺、2-丁氧 基-6-碘代-3-丙基-苯并吡喃-4-酮、N-{(Z)-[(环丙基甲氧基)亚氨基][6-(二氟 甲氧基)-2,3-二氟苯基]甲基}-2-苯基乙酰胺、N-(3-乙基-3,5,5-三甲基-环己 基)-3-甲酰氨基-2-羟基-苯甲酰胺、2-[[[[1-[3(1氟-2-苯基乙基)氧基]苯基]亚 乙基]氨基]氧基]甲基]-α-(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αE-苯乙酰胺、N-{2-[3- 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乙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N-(3′,4′-二氯-5-氟 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2-(2-{[6-(3-氯-2-甲基苯 氧基)-5-氟嘧啶-4-基]氧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1-[(4- 甲氧基苯氧基)甲基]-2,2-二甲基丙基-1H-咪唑-1-羧酸、O-[1-[(4-甲氧基苯氧 基)甲基]-2,2-二甲基丙基]-1H-咪唑-1-硫代羟酸。
包含通式(I)的化合物和杀细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也是本发明的一种特 别好的组合物。合适的可进行混合的杀细菌剂的例子可选自以下:溴硝醇、 双氯酚、氯定、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春雷霉素、辛噻酮、呋喃羧酸、 土霉素、噻菌灵、链霉素、叶枯酞、硫酸铜和其它铜制剂。
本发明的通式(I)的化合物和杀真菌组合物可用来治疗性或预防性地控 制植物或农作物的植物病原真菌。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性或预 防性地控制植物或农作物植物病原真菌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本发 明的通式(I)的化合物或杀真菌组合物施用到种子、植物或植物的果实或植 物正在生长或需要生长的土壤中。
同样,依据本发明的通式(I)的化合物和杀虫组合物可用于治疗性或预 防性地控制害虫,特别是植物或农作物的害虫。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 种治疗性或预防性地控制害虫,尤其是植物或农作物的害虫的方法,该方 法的特征在于将本发明的通式(I)的化合物或杀虫组合物施用到种子、植物 或植物的果实或植物正在生长或需要生长的土壤中。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还可用于处理繁殖材料如块茎或根茎,以及种子、 幼苗或移植(pricking out)苗和植物或移植植物。该处理方法也可用于处理 根。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也可用于处理植物的地上部分如有关植物的干、茎 或梗、叶子、花和果实。
在可用本发明的方法保护的植物中,包括棉花;亚麻;葡萄藤;果实 或蔬菜作物,诸如蔷薇科(Rosaceae sp.)(例如,仁果类水果,诸如苹果和梨, 还有核果,诸如杏、杏仁和桃子)、茶蔗子科(Ribesioidae sp.)、胡桃科 (Juglandaceae sp.)、桦木科(Betulaceae sp.)、漆树科(Anacardiaceae sp.)、山 毛榉科(Fagaceae sp.)、桑科(Moraceae sp.)、木犀科(Oleaceae sp.)、猕猴桃 科(Actinidaceae sp.)、樟科(Lauraceae sp.)、芭蕉科(Musaceae sp.)(例如香蕉 树和粉芭蕉(plantins))、茜草科(Rubiaceae sp.)、山茶科(Theaceae sp.)、梧桐 科(Sterculiceae sp.)、芸香科(Rutaceae sp.)(例如柠檬、橙子和葡萄柚);茄科 (Solanaceae sp.)(例如,西红柿)、百合科(Liliaceae sp.)、紫菀科(Asteraceae sp.)(例如莴苣)、伞形科(Umbelliferae sp.)、十字花科(Cruciferae sp.)、藜科 (Chenopodiaceae sp.)、葫芦科(Cucurbitaceae sp.)、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sp.)(例如豌豆)、蔷薇科(Rosaceae sp.)(例如草莓);大作物,诸如禾本科 (Graminae sp.)(例如玉米、菌苔或谷物如小麦、稻、大麦和黑小麦)、紫菀 科(Asteraceae sp.)(例如向日葵)、十字花科(Cruciferae sp.)(例如油菜)、豆科 (Fabacae sp.)(例如花生)、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sp.)(例如大豆)、茄科 (Solanaceae sp.)(例如马铃薯)、藜科(Chenopodiaceae sp.)(例如甜菜根);园 艺作物和森林作物;以及这些作物的遗传修饰的同系物。
在可通过本发明方法控制的植物或农作物疾病中,可提及的有:
白粉病(powdery mildew),例如: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diseases),例如由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引起;
叉丝单囊壳属病(Podosphaera diseases),例如由白叉丝单囊壳 (Podosphaera leucotricha)引起;
单丝壳属病(Sphaerotheca diseases),例如由苍耳单丝壳(Sphaerotheca fuliginea)引起;
钩丝壳属病(Uncinula diseases),例如由葡萄钓丝壳(Uncinula necator) 引起;
锈病,例如:
胶锈属病(Gymnosporangium diseases),例如由Gymnosporangium sabinae引起;
驼孢锈病(Hemileia diseases),例如由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 引起;
层锈菌属病(Phakopsora diseases),例如由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或山马蝗层锈菌(Phakopsora meibomiae)引起;
柄锈菌属病(Puccinia diseases),例如由隐匿柄锈菌(Puccinia recondita) 引起;
单孢锈菌属病(Uromyces diseases),例如由疣顶单胞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引起;
卵菌病(Oomycete diseases),例如:
盘梗霉属病(Bremia diseases),例如由莴苣盘梗霉(Bremia lactucae)引 起;
霜霉属病(Peronospora diseases),例如由豌豆霜霉(Peronospora pisi)或芸 苔霜霉(P.brassicae)引起;
疫霉属病(Phytophthora diseases),例如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
单轴霉属病(Plasmopara diseases),例如由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引起;
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diseases),例如由葎草假霜霉 (Pseudoperonospora humuli)或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引 起;
腐霉属病(Pythium diseases),例如由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引起;
叶斑病(Leafspot disease)、污叶病(1eaf blotch disease)和叶枯病(leaf blight disease),例如:
支链孢属病(Alternaria diseases),例如由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引 起;
尾孢霉属病(Cercospora diseases),例如由甜菜生尾孢(Cercospora beticola)引起;
金孢子菌属病(Cladiosporum diseases),例如由瓜枝孢(Cladiosporium cucumerinum)引起;
旋孢腔菌病(Cochliobolus diseases),例如由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s)引起;
刺盘孢属病(Colletotrichum diseases),例如由豆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ndemuthanium)引起;
油橄榄孔雀斑病(Cycloconium diseases),例如由Cycloconium oleaginum 引起;
腐皮壳菌层病(Diaporthe diseases),例如由桔柑间座壳(Diaporthe citri) 引起;
痂囊腔菌属病(Elsinoe diseases),例如由桔柑痂囊腔菌(Elsinoe fawcettii) 引起;
长孢属病(Gloeosporium diseases),例如由悦色盘长孢(Gloeosporium laeticolor)引起;
小丛壳属病(Glomerella diseases),例如由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引起;
球座菌属病(Guignardia diseases),例如由葡萄球座菌(Guignardia bidwelli)引起;
小球腔菌属病(Leptosphaeria diseases),例如由十字花科小球腔菌 (Leptosphaeria maculans);颖枯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nodorum)引起;
稻瘟病(Magnaporthe),例如由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
球腔菌属病(Mycosphaerella diseases),例如由禾生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落花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cola); 香蕉黑条叶斑病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i)引起;
壳针孢属病(Phaeosphaeria diseases),例如由颖枯壳针孢(Phaeosphaeria nodorum)引起;
核腔菌属病(Pyrenophora diseases),例如由圆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 引起;
柱隔孢属病(Ramularia diseases),例如由Ramularia collo-cygni引起;
喙孢属病(Rhynchosporium diseases),例如由黑麦喙孢(Rhynchosporium secalis)引起;
壳针孢属病(Septoria diseases),例如由芹菜小壳针孢(Septoria apii)或番 茄壳针孢(Septoria lycopercisi)引起;
核瑚菌属病(Typhula diseases),例如由肉孢核瑚菌(Typhula incarnata) 引起;
黑星菌属病(Venturia diseases),例如由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 引起;
根和茎疾病,例如:
伏革菌病(Corticium diseases),例如由禾伏革菌(Corticium graminearum) 引起;
镰孢菌(霉)属病(Fusarium diseases),例如由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引起;
鲟形属病(Gaeumannomyces diseases),例如由禾顶囊壳(Gaeumannomyces graminis)引起;
丝核菌属病(Rhizoctonia diseases),例如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引起;
Tapesia病,例如由Tapesia acuformis引起;
根串珠霉属病(Thielaviopsis diseases),例如由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引起;
耳穗和圆锥花序疾病,例如:
链格孢属病(Alternaria diseases),例如由链格孢(Alternaria spp.)引起;
曲霉病(Aspergillus diseases),例如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引起;
枝孢属病(Cladosporium diseases),例如由枝孢(Cladosporium spp.)引起;
麦角菌属病(Claviceps diseases),例如由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引 起;
镰孢菌(霉)属病(Fusarium diseases),例如由大刀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引起;
赤霉属病(Gibberella diseases),例如由玉米赤霉(Gibberella zeae)引起;
水稻云形病(Monographella),例如由Monographella nivalis引起;
黑穗病和腥黑穗病,例如:
轴黑粉菌属病(Sphacelotheca diseases),例如由丝轴黑粉菌 (Sphacelotheca reiliana)引起;
腥黑粉菌属病(Tilletia diseases),例如由小麦网腥黑粉菌(Tilletia caries)引 起;
条黑粉菌属病(Urocystis diseases),例如由隐条黑粉菌(Urocystis occulta) 引起;
黑粉菌属病(Ustilago diseases),例如由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引起;
果实腐烂和霉菌病,例如:
曲霉病(Aspergillus diseases),例如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引起;
葡萄孢属病(Botrytis diseases),例如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
青霉菌病(Penicillium diseases),例如由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 引起;
核盘菌属病(Sclerotinia diseases),例如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引起;
轮枝孢属病(Verticilium diseases),例如由黑白轮枝孢(Verticilium alboatrum)引起;
种子和土壤传播的腐烂,霉菌,枯萎,腐烂和猝倒病:
镰孢菌(霉)属病(Fusarium diseases),例如由大刀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引起;
疫霉属病(Phytophthora diseases),例如由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 引起;
腐霉属病(Pythium diseases),例如由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引起;
丝核菌属病(Rhizoctonia diseases),例如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引起;
小核菌病(Sclerotium diseases),例如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引 起;
微结节菌属病(Microdochium diseases),例如由雪腐微座孢(Microdochium nivale)引起;
溃疡病(Canker)、松碎(broom)和梢枯病,例如:
丛赤壳属病(Nectria diseases),例如由干癌丛赤壳菌(Nectria galligena) 引起;
枯萎病,例如:
链核盘菌属病(Monilinia diseases),例如由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 引起;
叶疱病或缩叶病,例如:
外囊菌属病(Taphrina diseases),例如由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 引起;
木质植物的衰退病,例如:
Esca病,例如由Phaemoniella clamydospora引起;
葡萄顶枯病(Eutypa dyeback),例如由Eutypa lata引起;
榆树荷兰病(Dutch elm disease),例如由榆枯萎病菌(Ceratocystis ulmi) 引起;
花和种子的疾病,例如:
葡萄孢属病(Botrytis diseases),例如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
根茎类疾病,例如:
丝核菌属病(Rhizoctonia diseases),例如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引起。
本发明的杀真菌或杀虫组合物还可以用来抵抗易于生长在木材上或木材 内部或者容易攻击木材的真菌疾病或害虫。术语“木材”指所有种类的木材, 和对该木材进行加工用于建筑物的所有类型的加工材料,例如实木、高密度木 材、层压木材和胶合板。本发明的处理木材的方法主要包括:使木材与本发明 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或本发明的组合物接触;这包括例如直接施用、喷涂、浸 涂、注入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中,对于应用于叶处理时,活性化合物通常施用 剂量优选为10-800克/公顷,更好为50-300克/公顷。对于种子处理,活性物质 的施用剂量通常优选为2-200克/100千克种子,更好为3-150克/100千克种子。
应该清楚地理解,上述剂量是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说明性例子给出。本领域 技术人员知道如何根据待处理植物或农作物的性质调节施用剂量。
本发明的杀真菌或杀虫组合物也可以用于处理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或本发 明的农用化学组合物遗传修饰的生物体。遗传修饰的植物是其基因组被稳定地 整合入编码感兴趣蛋白的异源基因的植物。“编码感兴趣蛋白的异源基因”主 要是指给予转化植物新的农学性质的基因,或指改善改良植物的农学性质的基 因。
本发明的化合物或混合物也可以用于制备对于治疗性或预防性处理人 或动物真菌疾病有用的组合物,这些疾病例如霉菌病(mycose)、皮肤病、藓 菌病和念珠菌病或由曲霉属(Aspergillus spp.)如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引起的疾病。
下面将参考化合物列表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各方面进行说明。下面的列表 中列举了本发明的化合物的非限制性实施例。
在以下实施例中,质谱中所观察到的M+1(或M-1)分别指正或负1a.m.u. (原子质量单位)的分子离子峰,M(ApcI+)指通过质谱中的正大气压化学电 离发现的分子离子峰。
在以下实施例中,依据HPLC(高性能液相色谱)EEC Directive 79/831 Annex V.A8,使用以下方法在反相柱(C18)上测量logP值:
温度:40℃;流动相:0.1%的甲酸和乙腈的水溶液;线性梯度为10 %乙腈至90%乙腈。
使用logP值已知的直链型烷-2-酮(包括3-16个碳原子)进行校准(logP 值是通过使用两个连续烷酮之间的线性内插的保留时间确定的)。
使用190纳米至400纳米的紫外光谱,在色谱信号最大值处确定λmax值。
以下实施例以非限制性地方式说明了依据本发明的通式(I)的化合物 的制备和药效。
制备实施例1:N′-{2,5-二甲基-4-[2-(甲基-苯基-氨基)-嘧啶-4-基氧基 (pyrimidin-4-yloxy)]-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方法(d2)-化合物(V)-化合 物(I)
向252毫克(0.7毫摩尔)[4-(4-氨基-2,5-二甲基-苯氧基)-嘧啶-2-基]-甲基- 苯基-胺和4毫升三甲氧基甲烷的混合物中加入20毫克对甲苯磺酸。将该反 应混合物回流2小时,在真空下浓缩。将该混合物溶解在10毫升二氯甲烷中, 加入62毫克(1.05毫摩尔)甲基乙胺。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8小时后,对该混合 物进行蒸发,得到280毫克(89%)产物,纯度为87%;log P(pH 2.3)=1.61。
原料的制备:
4-(2-氯-嘧啶-4-基氧基)-2,5-二甲基-苯基胺-方法(c)-化合物(VI)-化合物 (V)
将7.55克(55毫摩尔)4-氨基-2,5-二甲基苯酚和2.4克NaOH(2M)在30毫 升水中形成的溶液滴加到7.45克(50.0毫摩尔)2,4-二氯嘧啶在50毫升丙酮中 形成的溶液中。将该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0小时。
在真空下浓缩并加入150毫升水后,通过抽滤对形成的沉淀进行过滤。 得到10.6克(75%)产物,纯度为88%,log P(pH=2.3)=1.37。
[4-(4-氨基-2,5-二甲基-苯氧基)-嘧啶-2-基]-甲基-苯基-胺-化合物(V)
将2.50克(10毫摩尔)4-(2-氯-嘧啶-4-基氧基)-2,5-二甲基-苯基胺和2.14 克N-甲基苯胺(20毫摩尔)在50毫升盐酸中形成的溶液在80℃搅拌20小时。
在冷却至环境温度后,加入50毫升乙酸乙酯,分离有机层。用碳酸钠 将水层的pH值调节到8,通过抽滤对形成的沉淀进行过滤,用己烷洗涤。在 分离后,将有机层在真空下浓缩,进行柱色谱处理(二氯甲烷),得到380毫 克(11%)产物,其纯度为89%,log P(pH=2.3)=1.72。
制备实施例2:N′-{4-[2-(3-氯-2-甲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基]-2,5-二甲基-苯 基}-N-乙基-N-甲基-甲脒-方法(d1)-化合物(V)至化合物(I)
向293毫克(0.7毫摩尔)4-[2-(3-氯-2-甲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基]-2,5- 二甲基-苯基胺在20毫升甲醇中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82毫克(1.05毫摩 尔)N-(二甲氧基甲基)-N-甲基-乙胺(纯度77%)。将该反应混合物在45℃搅拌 20小时。将该反应混合物用硫酸镁干燥,在真空下浓缩,得到290毫克(76%) 产物,纯度为78%;log P(pH 2.3)=2.08。
原料的制备:
4-[2-(3-氯-2-甲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基]-2,5-二甲基-苯基胺-化合物(V)
将1.43克(10毫摩尔)3-氯-2-甲基-苯酚和0.4克氢化钠(60%,在石蜡中, 10毫摩尔)在20毫升THF中形成的溶液在环境温度下搅拌30分钟。
在加入1.25克(5毫摩尔)4-(2-氯-嘧啶-4-基氧基)-2,5-二甲基-苯基胺后, 将该混合物在60℃搅拌20小时。在冷却至环境温度后,加入20毫升水,分 离有机层,用硫酸镁干燥,在真空下浓缩,进行柱色谱处理(环己烷/乙酸乙 酯,2∶1)和第二柱色谱处理(二氯甲烷),得到640毫克(30%)产物,纯度为85%; log P(pH=2.3)=2.81。
依据制备实施例1制备4-(2-氯-嘧啶-4-基氧基)-2,5-二甲基-苯基胺。
制备实施例3:N′-{4-[(2-氯-6-甲基嘧啶-4-基)氧基]-2,5-二甲基苯基}-N-乙基 -N-甲基亚氨基-甲酰胺-方法(d1)-化合物(V)-化合物(I)
向310毫克(0.8毫摩尔)4-[(2-氯-6-甲基嘧啶-4-基)氧基]-2,5-二甲基-苯胺 在20毫升乙腈中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208毫克(1.5毫摩尔)N-(二甲氧基甲 基)-N-甲基乙胺(纯度77%)。将反应混合物回流20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真 空下浓缩,用乙酸乙酯稀释,用水洗涤。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在真空下 浓缩,得到220毫克(59%)产物,纯度为72%,log P(pH=2.3)=1.45。
原料的制备:
4-(2-氯-嘧啶-4-基氧基)-2,5-二甲基-苯基胺-方法(c)-化合物(VI)-化合物 (V)
4-[(2-氯-6-甲基嘧啶-4-基)氧基]-2,5-二甲基苯胺
将4.53克(33毫摩尔)4-氨基-2,5-二甲基苯酚和1.44克NaOH(2M)在30毫 升水中形成的溶液滴加到4.89克(30.0毫摩尔)2,4-二氯嘧啶在50毫升丙酮中 形成的溶液中。将该反应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下搅拌20小时。
在真空下浓缩并加入250毫升水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用硫酸镁 干燥有机层,并在真空下浓缩,得到5.10克(52%)产物,纯度为81%;log P(pH =2.3)=1.62。
制备实施例89:N′-[4-({5-氯-4-[乙基(甲基)氨基]嘧啶-2-基}氧基)-2,5-二甲基 -苯基]-N-乙基-N-甲基亚氨基甲酰胺-方法(d2)-化合物(V)-化合物(I)
向320毫克(1.0毫摩尔)2-(4-氨基-2,5-二甲基苯氧基)-5-氯-N-乙基-N-甲 基嘧啶-4-胺和4毫升三甲氧基甲烷的混合物中加入20毫克对甲苯磺酸。将该 反应混合物回流2小时,在真空下浓缩。将该混合物溶解在10毫升二氯甲烷 中,加入89毫克(1.5毫摩尔)甲基乙胺。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8小时后,对该 混合物进行蒸发,得到310(78,纯度为95,log P(pH 2.3)=1.82。
原料的制备:
2-(4-氨基-2,5-二甲基苯氧基)-5-氯-N-乙基-N-甲基嘧啶-4-胺-方法(b)- 化合物(IV)-化合物(V)
向8.86克(20毫摩尔)5-氯-2-(2,5-二甲基-4-硝基苯氧基)-N-乙基-N-甲基 嘧啶-4-胺在50毫升盐酸和50毫升甲醇中形成的溶液中加入13.5克(60毫摩尔) 二水合二氯化锡(II),将该混合物回流4小时。在冷却至环境温度后,通过 抽滤对形成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并将其溶解在水中,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使 pH值达到8。加入乙酸乙酯,分离有机层,用硫酸镁干燥,在真空下浓缩, 进行柱色谱处理(环己烷/乙酸乙酯,1∶1),得到4.6克(72%)产物,纯度为96%, log P(pH=2.3)=1.88。
5-氯-2-(2,5-二甲基-4-硝基苯氧基)-N-乙基-N-甲基嘧啶-4-胺-方法(a)- 化合物(II)-化合物(IV)
将16.8克(40毫摩尔)2,5-二氯-N-乙基-N-甲基嘧啶-4-胺、7.35克4-硝基 -2,5-二甲基苯酚(44毫摩尔)和8.29碳酸钾(60毫摩尔)在70毫升DMF中形成的 溶液在100℃搅拌20小时。在向混合物加入150毫升水后,用50毫升二氯甲 烷萃取所得悬浮液两次。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合并的有机层。用硫酸镁 干燥有机层,在真空下浓缩,进行柱色谱处理(二氯甲烷),得到8.3克(47%) 产物,纯度为76%;log P(pH=2.3)=4.07。
可通过已知的方法制备4-氨基取代的氯嘧啶,例如波兰化学杂志(Polish Journal of Chemistry)(1980),54(7-8),1557-62中描述的方法。
表1:
alogPa在pH=4时测得
表2:
alogPa在pH=4时测得 b(M+1)-测量的质谱值
药效实施例A:小麦隐匿柄锈菌(Puccinia recondita f.Sp.Tritici)(小麦褐锈病) 的体内预防性测试
溶剂:50重量份N,N-二甲基乙酰胺
乳化剂:1重量份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了制备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一定量的溶剂 和乳化剂混合,用水稀释该浓缩物至所需浓度。
为了测试预防性活性,用小麦隐匿柄锈菌的孢子悬浮液(浓度为0.1%的 水性琼脂溶液)对树苗进行接种。在喷洒的涂层干燥后,用活性化合物制剂以一 定的施用率喷洒植物。将所述植物在20℃、相对大气湿度为100%的培养箱中放 置24小时。
将所述植物放置在约20℃、相对大气湿度约80%的温室中,以促进锈脓包 (rust pustule)的生长。
在培养后10天,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0%表示相当于对照样的药效,100 %的药效表示无病症出现。
在该测试中,依据本发明的以下化合物在活性成分浓度为1000ppm的情 况下表现出等于或高于70%的药效:1、2、3、10、11、13、15、18、19、 21、22、23、26、30、31、32、33、34、37、38、39、41、43、46、47、 49、52、53、54、55、56、57、58、62、64、65、66、67、68、69、70、 71、73、74、76、77、78、79、80、81、82、83、87、88、89、99、101。
药效实施例B: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大麦白粉病)的体内预防性测试
溶剂:50重量份N,N-二甲基乙酰胺
乳化剂:1重量份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了制备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组 合物与一定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用水稀释该浓缩物至所需浓度。
为了测试预防性活性,以一定的施用率将活性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组合物 制剂喷洒到树苗上。
在喷洒的涂层干燥后,将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 f.sp.hordei)的孢子撒 在所述植物上。
将所述植物放置在约20℃,相对大气湿度约为80%的温室中,以促进霉脓 疱的生长。
在接种后7天,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0%表示相当于对照样的药效,100 %的药效表示无病症出现。
在该测试中,依据本发明的以下化合物在活性成分浓度为1000ppm的情 况下表现出等于或高于70%的药效:1、2、3、5、7、8、10、11、13、15、 18、19、21、23、30、32、33、37、38、41、47、49、55、58、59、60、 61、89、90、101。
药效实施例C: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番茄叶斑病)的体内保护性测试
溶剂:49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1重量份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了制备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一定量的溶剂 和乳化剂混合,用水稀释该浓缩物至所需浓度。
为了测试保护性活性,以一定的施用率将活性化合物的制剂喷洒到树苗上。 在喷洒的涂层干燥后,用茄链格孢的水性孢子悬浮液接种所述植物。将所述植 物在约20℃、相对大气湿度100%的培养箱中保持一天。然后将所述植物放置 在约20℃、相对大气湿度96%的培养箱中。
在接种后7天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0%表示相当于对照样的药效,100% 的药效表示无病症出现。
在该测试中,依据本发明的以下化合物在活性成分浓度为500ppm的情 况下表现出等于或高于70%的药效:1、4、10。
药效实施例D: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苹果)的体内保护性 测试
溶剂:24.5重量份丙酮
24.5重量份二甲基乙酰胺
乳化剂:1重量份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了制备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一定量的溶剂 和乳化剂混合,用水稀释该浓缩物至所需浓度。
为了测试保护性活性,以一定的施用率将活性化合物的制剂喷洒到树苗上。 在喷洒的涂层干燥后,用苹果霉病(白叉丝单囊壳)的致病菌(causal agent)的水性 孢子悬浮液接种所述植物。然后将所述植物放置在约23℃、相对大气湿度70 %的温室中。
在接种后10天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0%表示相当于对照样的药效,100 %的药效表示无病症出现。
在该测试中,依据本发明的以下化合物在活性成分浓度为100ppm的情 况下表现出等于或高于70%的药效:1、4、5、7、10、13、35、61、81、 82、87、88、92。
药效实施例E:苍耳单丝壳(Sphaerotheca fuliginea)(黄瓜)的体内保护性测试
溶剂:24.5重量份丙酮
24.5重量份二甲基乙酰胺
乳化剂:1重量份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了制备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一定量的溶剂 和乳化剂混合,用水稀释该浓缩物至所需浓度。
为了测试保护性活性,以一定的施用率将活性化合物的制剂喷洒到树苗上。 在喷洒的涂层干燥后,用苍耳单丝壳的水性孢子悬浮液接种所述植物。然后将 所述植物放置在约23℃、相对大气湿度70%的温室中。
在接种后7天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0%表示相当于对照样的药效,100% 的药效表示无病症出现。
在该测试中,依据本发明的以下化合物在活性成分浓度为100ppm的情 况下表现出等于或高于70%的药效:1、2、4、5、6、7、8、10、13、30、 41、47、59、60、61、67、70、78、79、81、82、87、88、92。
药效实施例F:疣顶单胞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豆类)的体内保护性 测试
溶剂:24.5重量份丙酮
24.5重量份二甲基乙酰胺
乳化剂:1重量份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了制备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一定量的溶剂 和乳化剂混合,用水稀释该浓缩物至所需浓度。
为了测试保护性活性,以一定的施用率将活性化合物的制剂喷洒到树苗上。 在喷洒的涂层干燥后,用豆类锈病(疣顶单胞锈菌)的致病菌的水性孢子悬浮液 接种所述植物,然后将所述植物在约20℃、相对大气湿度为100%的培养箱中 放置1天。
然后将所述植物放置在约21℃、相对大气湿度90%的温室中。
在接种后10天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0%表示相当于对照样的药效,100 %的药效表示无病症出现。
在该测试中,依据本发明的以下化合物在活性成分浓度为100ppm的情 况下表现出等于或高于70%的药效:41、47、49、59、60、70、81、82、 87、88。
药效实施例G:桃蚜(Myzus persicae)(MYZUPE)的体内保护性测试
溶剂:78重量份丙酮
1.5重量份二甲基甲酰胺
染料:0.5重量份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了制备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一定量的溶剂 和乳化剂混合,用含乳化剂的水稀释该浓缩物至所需浓度。
将活性成分的制剂以所需的浓度喷洒到已经被绿桃蚜虫(green peach aphid,Myzus persicae)的全部龄虫感染的中国甘蓝(大白菜(Brassica pekinesis)) 的叶盘(leaf-disk)上。
在特定时间后,测定死亡率%。100%表示所有蚜虫被杀死;0%表示无蚜 虫被杀死。
在此测试中,来自制备实施例的以下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活性:36、 41、65。
药效实施例H:辣根猿叶虫(Phaedon cochleariae)(PHAECO)的体内保护性测试
溶剂:78重量份丙酮
1.5重量份二甲基甲酰胺
染料:0.5重量份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了制备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一定量的溶剂 和乳化剂混合,用含乳化剂的水稀释该浓缩物至所需浓度。
将活性成分的制剂以所需的浓度喷洒到中国甘蓝(大白菜(Brassica pekinesis))的叶盘上。干燥后,立即使叶盘感染芥菜甲虫幼虫(辣根猿叶虫)。
在特定时间后,测定死亡率%。100%表示所有甲虫幼虫被杀死;0%表示 无甲虫幼虫被杀死。
在此测试中,来自制备实施例的以下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活性:18。
药效实施例I:普通红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TETRUR)的体内保护性测试
溶剂:78重量份丙酮
1.5重量份二甲基甲酰胺
染料:0.5重量份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了制备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一定量的溶剂 和乳化剂混合,用含乳化剂的水稀释该浓缩物至所需浓度。
将活性成分的制剂以所需的浓度喷洒到已经被全部阶段的二星叶螨(two spotted spidermite,Tetranychus urticae)严重感染的法国豆类(菜豆(Phaseolus vulgaris))上。
在特定时间后,测定死亡率%。100%表示所有叶螨被杀死;0%表示无叶 螨被杀死。
在此测试中,来自制备实施例的以下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活性: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