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8615501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39166.4

申请日:

20160827

公开号:

CN106336782A

公开日:

201701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D163/10,C09D161/32,C09D5/32,C09D7/12

主分类号:

C09D163/10,C09D161/32,C09D5/32,C09D7/12

申请人:

苏州雅晟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峰,李辉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田舍路18-1-13号

优先权:

CN201610739166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木用面漆由A、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树脂50‑60份、醋酸丁酯10‑15份、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0‑15份、磺化蓖麻油0.5‑1份、紫外光吸收剂1‑3份、助剂1‑2份,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0‑20份、稀释剂30‑40份,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2。本发明制得的面漆漆膜硬度高、表面光泽度好,实干后硬度可达2H,能有效吸收和屏蔽紫外线,耐黄变性好,且附着力和柔韧性能等综合性能优异,可在实际生产中大范围应用,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其特征在于,由A、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树脂50-60份、醋酸丁酯10-15份、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0-15份、磺化蓖麻油0.5-1份、紫外光吸收剂1-3份、助剂1-2份,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0-20份、稀释剂30-40份,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树脂57份、醋酸丁酯12份、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2份、磺化蓖麻油0.8份、紫外光吸收剂2份、助剂1.7份,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5份、稀释剂37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催干剂、消泡剂、流平剂和抗氧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吸收剂由40-60%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40-60%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组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由50-60%醋酸丁酯和40-50%碳酸二乙酯组成。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环氧丙烯酸树脂、醋酸丁酯、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磺化蓖麻油、紫外光吸收剂加入到高速分散机中混合均匀,再加入助剂,混合均匀,即得A组分;2)向稀释剂中加入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即得B组分;3)施工前将A组份和B组份按比例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木家具在使用过程中,其漆膜表面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损伤,如办公桌上面办公用品的移动造成的划痕等,日积月累,家具表面出现伤痕累累,严重的影响家具表面的装饰效果。随着人们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家具的装饰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提高家具涂料漆膜的抗划伤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此外,耐黄变形也是衡量漆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但是,市面上现有的面漆大都存在漆膜硬度低,抗划伤性弱,耐黄变性普遍一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由A、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树脂50-60份、醋酸丁酯10-15份、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0-15份、磺化蓖麻油0.5-1份、紫外光吸收剂1-3份、助剂1-2份,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0-20份、稀释剂30-40份,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2。

优选地,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树脂57份、醋酸丁酯12份、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2份、磺化蓖麻油0.8份、紫外光吸收剂2份、助剂1.7份,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5份、稀释剂37份,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2。

优选地,所述助剂包括催干剂、消泡剂、流平剂和抗氧剂。

优选地,所述紫外光吸收剂由40-60%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40-60%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组成。

优选地,所述稀释剂由50-60%醋酸丁酯和40-50%碳酸二乙酯组成。

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环氧丙烯酸树脂、醋酸丁酯、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磺化蓖麻油、紫外光吸收剂加入到高速分散机中混合均匀,再加入助剂,混合均匀,即得A组分;

2)向稀释剂中加入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即得B组分;

3)施工前将A组份和B组份按比例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得的面漆,其漆膜硬度高、表面光泽度好,实干后硬度可达2H,能有效吸收和屏蔽紫外线,耐黄变性好,且附着力和柔韧性能等综合性能优异,可在实际生产中大范围应用,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由A、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树脂57份、醋酸丁酯12份、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2份、磺化蓖麻油0.8份、紫外光吸收剂2份、助剂1.7份,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5份、稀释剂37份。

其中,助剂包括催干剂、消泡剂、流平剂和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由50%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50%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组成;稀释剂由58%醋酸丁酯和42%碳酸二乙酯组成。

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环氧丙烯酸树脂、醋酸丁酯、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磺化蓖麻油、紫外光吸收剂加入到高速分散机中混合均匀,再加入助剂,混合均匀,即得A组分;

2)向稀释剂中加入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即得B组分;

3)施工前将A组份和B组份按照1:2质量比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实施例2: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由A、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树脂52份、醋酸丁酯10份、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2份、磺化蓖麻油0.6份、紫外光吸收剂1.5份、助剂1.5份,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7份、稀释剂35份。

其中,助剂包括催干剂、消泡剂、流平剂和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由45%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55%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组成;稀释剂由55%醋酸丁酯和45%碳酸二乙酯组成。

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由A、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树脂55份、醋酸丁酯14份、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3份、磺化蓖麻油0.7份、紫外光吸收剂2.5份、助剂1.8份,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8份、稀释剂38份。

其中,助剂包括催干剂、消泡剂、流平剂和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由40%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60%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组成;所述稀释剂由60%醋酸丁酯和40%碳酸二乙酯组成。

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由A、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树脂50份、醋酸丁酯15份、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0份、磺化蓖麻油1份、紫外光吸收剂1份、助剂2份,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20份、稀释剂30份。

其中,助剂包括催干剂、消泡剂、流平剂和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由60%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40%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组成。

优选地,所述稀释剂由50%醋酸丁酯和50%碳酸二乙酯组成。

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由A、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树脂60份、醋酸丁酯10份、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5份、磺化蓖麻油0.5份、紫外光吸收剂3份、助剂1份,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0份、稀释剂40份。

其中,助剂包括催干剂、消泡剂、流平剂和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由52%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48%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组成;稀释剂由55%醋酸丁酯和45%碳酸二乙酯组成。

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将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面漆按照GB/T23983-2009《木器涂料耐黄变性测定法》的标准进行检测,连续光照168h后,用色差仪测量颜色变化小于2.0,证明其耐黄变性能较好;按照GB/T 6739-1996《漆膜硬度测试方法》测定,喷涂湿膜厚度为0.1-0.2mm,表干时间<30min,实干时间<2h,干燥48h后硬度为2H,漆膜硬度高,且柔韧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39166.4 (22)申请日 2016.08.27 (71)申请人 苏州雅晟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 田舍路18-1-13号 (72)发明人 林峰李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264 代理人 刘俊 (51)Int.Cl. C09D 163/10(2006.01) C09D 161/32(2006.01) C09D 5/32(2006.01) C09D 7/12(2006.01) (5。

2、4)发明名称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及其制备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 漆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木用面漆由A、 B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环氧丙烯 酸树脂50-60份、 醋酸丁酯10-15份、 纳米二氧化 钛水分散液10-15份、 磺化蓖麻油0.5-1份、 紫外 光吸收剂1-3份、 助剂1-2份, 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 量份的原料组成: 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0-20份、 稀释剂30-40份, 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 1: 2。 本发明制得的面漆漆膜硬度高、 表面光泽度 好, 实干后硬度可达2H, 能有效吸收和屏蔽紫外 线, 耐黄变性。

3、好, 且附着力和柔韧性能等综合性 能优异, 可在实际生产中大范围应用, 有很好的 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336782 A 2017.01.18 CN 106336782 A 1.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 其特征在于, 由A、 B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 份的原料组成: 环氧丙烯酸树脂50-60份、 醋酸丁酯10-15份、 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0-15 份、 磺化蓖麻油0.5-1份、 紫外光吸收剂1-3份、 助剂1-2份, 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组成: 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0-20份、 稀释剂30-40份, 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 2。

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 份的原料组成: 环氧丙烯酸树脂57份、 醋酸丁酯12份、 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2份、 磺化蓖 麻油0.8份、 紫外光吸收剂2份、 助剂1.7份, 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丁醚化三 聚氰胺树脂15份、 稀释剂37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剂包括催干剂、 消泡剂、 流平剂和抗氧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光吸收剂由 40-60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40-60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组成。 。

5、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释剂由50-60 醋酸丁酯和40-50碳酸二乙酯组成。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如下: 1)将环氧丙烯酸树脂、 醋酸丁酯、 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 磺化蓖麻油、 紫外光吸收剂 加入到高速分散机中混合均匀, 再加入助剂, 混合均匀, 即得A组分; 2)向稀释剂中加入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 混合, 搅拌均匀, 即得B组分; 3)施工前将A组份和B组份按比例混合, 充分搅拌均匀, 即得。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6336782 A 2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

6、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面漆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木家具在使用过程中, 其漆膜表面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损伤, 如办公桌上面办公 用品的移动造成的划痕等, 日积月累, 家具表面出现伤痕累累, 严重的影响家具表面的装饰 效果。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家具的装饰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 此提高家具涂料漆膜的抗划伤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此外, 耐黄变形 也是衡量漆料品质的重要指标。 但是, 市面上现有的面漆大都存在漆膜硬度低, 抗划伤性 弱, 耐黄变性普遍一般。 发明内容 0003。

7、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及其制备方 法。 0004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 由A、 B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组成: 环氧丙烯酸树脂50-60份、 醋酸丁酯10-15份、 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0-15份、 磺化蓖 麻油0.5-1份、 紫外光吸收剂1-3份、 助剂1-2份, 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丁醚 化三聚氰胺树脂10-20份、 稀释剂30-40份, 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 2。 0006 优选地, 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环氧丙烯酸。

8、树脂57份、 醋酸丁酯12 份、 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2份、 磺化蓖麻油0.8份、 紫外光吸收剂2份、 助剂1.7份, 所述B组 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5份、 稀释剂37份, 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 质量比为1: 2。 0007 优选地, 所述助剂包括催干剂、 消泡剂、 流平剂和抗氧剂。 0008 优选地, 所述紫外光吸收剂由40-60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40-602- 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组成。 0009 优选地, 所述稀释剂由50-60醋酸丁酯和40-50碳酸二乙酯组成。 0010 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0011 1)将环。

9、氧丙烯酸树脂、 醋酸丁酯、 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 磺化蓖麻油、 紫外光吸 收剂加入到高速分散机中混合均匀, 再加入助剂, 混合均匀, 即得A组分; 0012 2)向稀释剂中加入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 混合, 搅拌均匀, 即得B组分; 0013 3)施工前将A组份和B组份按比例混合, 充分搅拌均匀, 即得。 0014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得的面漆, 其漆膜硬度高、 表面光泽度好, 实干后硬度 可达2H, 能有效吸收和屏蔽紫外线, 耐黄变性好, 且附着力和柔韧性能等综合性能优异, 可 在实际生产中大范围应用, 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6336782 A 3 具体。

10、实施方式 0015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 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 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6 实施例1: 0017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 由A、 B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组成: 环氧丙烯酸树脂57份、 醋酸丁酯12份、 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2份、 磺化蓖麻油0.8 份、 紫外光吸收剂2份、 助剂1.7份, 所述。

11、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丁醚化三聚氰胺树 脂15份、 稀释剂37份。 0018 其中, 助剂包括催干剂、 消泡剂、 流平剂和抗氧剂; 紫外光吸收剂由502-羟基-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50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组成; 稀释剂由58醋酸丁酯和42 碳酸二乙酯组成。 0019 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0020 1)将环氧丙烯酸树脂、 醋酸丁酯、 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 磺化蓖麻油、 紫外光吸 收剂加入到高速分散机中混合均匀, 再加入助剂, 混合均匀, 即得A组分; 0021 2)向稀释剂中加入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 混合, 搅拌均匀, 即得B组分; 0022 。

12、3)施工前将A组份和B组份按照1: 2质量比混合, 充分搅拌均匀, 即得。 0023 实施例2: 0024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 由A、 B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组成: 环氧丙烯酸树脂52份、 醋酸丁酯10份、 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2份、 磺化蓖麻油0.6 份、 紫外光吸收剂1.5份、 助剂1.5份, 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丁醚化三聚氰胺 树脂17份、 稀释剂35份。 0025 其中, 助剂包括催干剂、 消泡剂、 流平剂和抗氧剂; 紫外光吸收剂由452-羟基-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55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组成; 稀释剂由55醋酸丁酯和45 。

13、碳酸二乙酯组成。 0026 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的制备方法, 同实施例1。 0027 实施例3: 0028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 由A、 B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组成: 环氧丙烯酸树脂55份、 醋酸丁酯14份、 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3份、 磺化蓖麻油0.7 份、 紫外光吸收剂2.5份、 助剂1.8份, 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丁醚化三聚氰胺 树脂18份、 稀释剂38份。 0029 其中, 助剂包括催干剂、 消泡剂、 流平剂和抗氧剂; 紫外光吸收剂由402-羟基-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60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组成; 所述稀释剂由60醋酸丁酯和。

14、 40碳酸二乙酯组成。 0030 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的制备方法, 同实施例1。 0031 实施例4: 0032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 由A、 B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6336782 A 4 组成: 环氧丙烯酸树脂50份、 醋酸丁酯15份、 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0份、 磺化蓖麻油1份、 紫外光吸收剂1份、 助剂2份, 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20 份、 稀释剂30份。 0033 其中, 助剂包括催干剂、 消泡剂、 流平剂和抗氧剂; 紫外光吸收剂由602-羟基-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402-羟基-4。

15、-甲氧基二苯甲酮组成。 0034 优选地, 所述稀释剂由50醋酸丁酯和50碳酸二乙酯组成。 0035 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的制备方法, 同实施例1。 0036 实施例5: 0037 一种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 由A、 B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组成: 环氧丙烯酸树脂60份、 醋酸丁酯10份、 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15份、 磺化蓖麻油0.5 份、 紫外光吸收剂3份、 助剂1份, 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丁醚化三聚氰胺树脂 10份、 稀释剂40份。 0038 其中, 助剂包括催干剂、 消泡剂、 流平剂和抗氧剂; 紫外光吸收剂由522-羟基-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

16、48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组成; 稀释剂由55醋酸丁酯和45 碳酸二乙酯组成。 0039 耐黄变抗划伤的木用面漆的制备方法, 同实施例1。 0040 将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面漆按照GB/T23983-2009 木器涂料耐黄变性测定法 的 标准进行检测, 连续光照168h后, 用色差仪测量颜色变化小于2.0, 证明其耐黄变性能较好; 按照GB/T 6739-1996 漆膜硬度测试方法 测定, 喷涂湿膜厚度为0.1-0.2mm, 表干时间 30min, 实干时间2h, 干燥48h后硬度为2H, 漆膜硬度高, 且柔韧性好。 0041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

17、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由语句 “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在 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42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 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 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6336782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