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着色液、 制备方法及着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表面处理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着色液、 不锈钢着色液制 备方法及不锈钢着色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民用产品对不锈 钢制品的需求量也在扩大, 并不断向装饰性方面发展, 因此对不锈钢表面的色彩要求也不 断提高。
目前, 对不锈钢进行着色是在不锈钢表面形成彩色的最有效的方法。现在比较成 熟且到工业应用的不锈钢的着色方法是 INCO 法。INCO 法是将不锈钢工件浸入热的硫酸和 铬酐的溶液中进行。 INCO 法着色处理使用的着色液为 CrO3 240-300g/L 与 H2SO4 450-500g/ L 的混合溶液。 由于 INCO 法具有工艺简单、 成本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对于形 状比较复杂的不锈钢着色时, 也有很好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对不锈钢着色工艺的研究, 大多都是在 INCO 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虽然这工艺成熟、 溶液配方简单、 使用广泛, 但由于使用大量的 CrO3, 会导致致癌。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不锈钢电化学着色的着色液, 以水为溶剂, 包括 :
钼酸盐 30-100g/L
硼酸 10-18g/L
硫酸锰 0.5-5g/L。
但是这种电解着色液只能处理形状比较简单的工件, 否则就会由于工件表面电流 密度分布不均匀 ( 凸起部分电流密度较大, 称之为高位 ; 凹下部分电流密度较小, 称之为低 位 ), 从而导致着色后的工件表面的颜色不均匀。同时由于钼酸盐是一种多价态金属盐, 在 生成的着色膜中同时存在不同价态的钼元素。 在遇到高温烘烤 (120℃以上 ) 由于空气的氧 化作用低价态钼变成高价态钼, 导致着色层会慢慢变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不锈钢着色液含有致癌物质或者是处理复杂 工件时在工件表面得到的颜色不均匀以及着色膜层容易变色的缺陷, 从而提供一种既环保 又可以处理复杂工件且得到的工件表面的颜色均匀, 着色膜层稳定性好的不锈钢着色液和 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着色液, 其中, 包括偏钒酸钠、 硫酸和钼酸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不锈钢着色液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a) 将硫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 搅拌均匀并冷却至室温 ;
b) 向硫酸的水溶液中加入偏钒酸钠, 溶解, 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
c)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钼酸铵, 溶解, 搅拌均匀得到着色液。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不锈钢着色方法中所用的着色液中含有
致癌物质或者是现有的着色方法处理复杂工件时在工件表面得到颜色不均匀的缺陷, 从而 提供一种不锈钢着色方法, 该方法所用的着色液不含有致癌物质, 对环境没有污染, 且该着 色方法可以处理复杂工件且得到的工件表面的颜色均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化学着色方法, 该方法包括将不锈钢基材放入着色液 中进行着色, 所述着色液为本发明所述的着色液。
本发明的不锈钢着色液不含有 CrO3, 克服了六价铬所造成的污染。用本发明的着 色液进行着色的方法简单, 成本低廉, 使用多价态变价金属盐作为氧化剂, 废水处理方便, 对环境无害, 绿色环保。本发明的着色液适用于化学着色, 可以处理表面复杂的工件, 并且 可以使着色后的工件表面的颜色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着色液, 其中, 包括偏钒酸钠、 硫酸和钼酸铵。所述偏钒酸 钠的含量为 130-150g/L, 所述硫酸的含量为 1100-1200g/L, 所述钼酸铵的含量为 1-12g/L。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着色液, 所述偏钒酸钠是主氧化剂, 其含量在 130-150g/L 之间 时均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着色膜层。如果偏钒酸钠的含量高于 150g/L 时, 对不锈钢表面氧化 腐蚀严重, 造成表面粗糙, 光泽度较差 ; 如果偏钒酸钠的含量低于 130g/L 时, 着色效果差。 偏钒酸钠可以在不锈钢的表面氧化生成一层氧化膜, 可以通过调整着色时着色液的温度和 时间来控制膜层的厚度, 从而可以获得多色的不锈钢材料。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着色液, 所述钼酸铵是辅助氧化剂, 他能够加快着色速度, 缩短 成膜时间, 降低着色温度。 加入的辅助氧化剂可以降低氧化着色温度, 但是当加入的辅助氧 化剂的含量小于 1g/L 的时候, 将起不到辅助催化氧化的作用, 氧化效果与偏钒酸钠和硫酸 的氧化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 辅助氧化剂含量升高后着色温度也要相应升高, 膜层颜色变深, 颜色种类变少。当辅助氧化剂的含量大于 12g/L 时, 要求的着色温度非常高, 浪费能源。钼 酸铵同时起到光亮剂的作用。
pH 值对着色效果影响较大。 酸性条件可以增强多价态过度金属盐的氧化性能以及 溶解性能, 本发明要求在强酸性条件下着色, 因此硫酸含量不能太低, 过多的硫酸也是不必 要的, 反而增加了着色液腐蚀性危险, 硫酸的含量一般控制在 1100-1200g/L。
本发明提供的不锈钢着色液, 适用于各种型号的不锈钢基材, 优选为 304 和 316 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不锈钢着色液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a) 将硫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 搅拌均匀并冷却至室温 ;
b) 向硫酸的水溶液中加入偏钒酸钠, 溶解, 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
c)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钼酸铵, 溶解, 搅拌均匀得到着色液。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不锈钢着色液的制备方法, 在优选情况下, 所述偏钒酸钠的 含量为 130-150g/L, 所述硫酸的含量为 1100-1200g/L, 所述钼酸铵的含量为 1-12g/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不锈钢着色方法, 其中, 该方法包括将不锈钢基材放入着色 液中进行着色, 所述着色液为本发明所述的着色液。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不锈钢着色方法, 其中, 所述着色液的温度为 80-140℃, 所述着 色的时间为 5-30min。温度影响着色层颜色变化的快慢, 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 颜色变化
的时间间隔变短, 使颜色加深快, 从而导致颜色种类减少 ; 当辅助氧化剂钼酸铵含量升高时 需要适当升高着色温度, 否则不能正常生成着色膜层。一般温度不超过 140℃, 也不能低于 80℃, 当着色温度低于 80℃时, 着色反应无法进行 ; 当着色温度大于 140℃时, 着色层的颜 色变化非常快, 导致控制着色反应比较困难, 得到的颜色单一。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化学着色方法, 在优选情况下, 在所述着色前还要对不锈钢基 材进行活化, 所述活化处理的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 如把不锈钢基材直接 置于活化液中一段时间即可。 所述活化液为 3-10wt%的硫酸水溶液。 通过活化处理可以增 加着色层的均匀性和提高着色层不锈钢之间的结合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化学着色方法, 在优选情况下, 在所述着色后还要对着色层进 行封孔。所述封孔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把 着色后的不锈钢基材置于封孔液中放置一段时间, 所述封孔用封孔液为 0.5-2.0wt%的硅 酸钠沸腾水溶液, 封孔时间为 3-5min。所述封孔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不锈钢表面着色层的耐 磨性和对不锈钢着色层进行保护, 防止着色层变色。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化学着色方法, 在优选情况下, 还要对活化前的不锈钢进行前 处理, 所述前处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不锈钢的前处理方法。 例如, 将不锈钢板材进 行机械抛光后, 用上马科技有限公司的 933PURBO 除蜡水进行除腊, 除蜡后使用国际化工有 限公司的 E-346P 电解除油粉对其进行电解除油。具体方法业内熟知, 不再多述。
下面采用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着色液的配制方法。
(1) 先将 1100g 硫酸溶解在 700mL 的纯水中, 搅拌均匀并冷却到室温。
(2) 加入 130g 偏钒酸钠, 溶解并搅拌均匀。
(3) 再加入钼酸铵 1g, 搅拌溶解。
(4) 加水定容到 1L, 即得到着色液 A1。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着色液的配制方法。
(1) 先将 1200g 硫酸溶解在 700mL 的纯水中, 搅拌均匀并冷却到室温。
(2) 加入 150g 偏钒酸钠, 溶解并搅拌均匀。
(3) 再加入钼酸铵 12g, 搅拌溶解。
(4) 加水定容到 1L, 即得到着色液 A2。
实施例 3
本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着色液的配制方法。
(1) 先将 1150g 硫酸溶解在 500mL 的纯水中, 搅拌均匀并冷却到室温。
(2) 加入 140g 偏钒酸钠, 溶解并搅拌均匀。
(3) 再加入钼酸铵 8g, 搅拌溶解。
(4) 加水定容到 1L, 即得到着色液 A3。
对比例 1
本对比例用以说明一种用于电解着色溶液的配制方法。
将硼酸 15g, 钼酸钠 100g/L, 硫酸锰 0.9g/L 混合均匀即得到本对比例的着色液 B2。对比例 2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一种用于不锈钢含铬电解着色液的配制方法。
将 228g/L CrO3 和 483g/L H2SO4 混合均匀, 即得到本实施例的着色液 B3。
实施例 4
本实施例用以说明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着色液对 304 型不锈钢进行着色方法。
(1) 前处理 : 将 304 型不锈钢手机壳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进行机械抛光后, 用 上马科技有限公司的 933PURBO 除蜡水进行除腊, 除蜡后使用国际化工有限公司的 E-346P 电解除油粉对其进行电解除油。具体方法业内熟知, 不再多述。
(2) 活化 : 采用 5%硫酸对清洗完毕的不锈钢进行活化。
(3) 化学着色 : 采用上述配制的着色液 A1, 着色温度为 80 ℃, 着色时间分别为 10min、 20min 和 30min, 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得到的着色膜层颜色如表 1。
表1
从本实施例中可以得出, 温度在 80 ℃时就能够均匀生成着色膜层, 时间延长到 30min 后, 表面颜色不再继续发生变化。手机外壳的各个区域的颜色一致。在 140℃对其烘 干, 手机外壳的各个区域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
(4) 封闭保护 : 采用 1%硅酸钠溶液煮沸封闭 10min 进行保护, 提高着色膜层的抗 污染性能。
实施例 5
本实施例用以说明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着色液对 316 型不锈钢进行着色方法。
(1) 前处理 : 将 316 型不锈钢手机壳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进行机械抛光后, 用 上马科技有限公司的 933PURBO 除蜡水进行除腊, 除蜡后使用国际化工有限公司的 E-346P 电解除油粉对其进行电解除油。具体方法业内熟知, 不再多述。
(2) 活化 : 采用 5%硫酸对清洗完毕的不锈钢进行活化。
(3) 化 学 着 色 : 采 用 上 述 配 制 的 着 色 液 A2, 温 度 分 别 为 85 ℃、 140 ℃、 140 ℃ 和 140℃, 时间分别为 10min、 10min、 30min 和 40min, 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得到的着色膜层颜色 如表 2。
表2
温度℃ 时间 min 颜色85 10 不变色140 10 浅蓝色140 30 蓝紫色140 40 蓝紫色从本实施例可以得出, 钼酸铵含量升高后着色温度也要相应升高, 膜层颜色变深, 颜色种类变少。在 140℃对其烘干, 手机外壳的各个区域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
(4) 封闭保护 : 采用 1%硅酸钠溶液煮沸封闭 10min 进行保护, 提高着色膜层的抗 污染性能。
实施例 6
本实施例用以说明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着色液对 304 型不锈钢进行着色方法。
(1) 前处理 : 将 304 型不锈钢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进行机械抛光后, 用上马科 技有限公司的 933PURBO 除蜡水进行除腊, 除蜡后使用国际化工有限公司的 E-346P 电解除 油粉对其进行电解除油。具体方法业内熟知, 不再多述。
(2) 活化 : 采用 5%硫酸对清洗完毕的不锈钢进行活化。
(3) 化 学 着 色 : 采 用 上 述 配 制 的 着 色 液 A3, 温 度 分 别 为 80 ℃、 120 ℃、 140 ℃ 和 140℃, 时间分别为 10min、 10min、 20min 和 30min, 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得到的着色膜层颜色 如表 3。
表3
温度℃ 时间 min 颜色
80 10 暗黄色120 10 浅香槟140 20 金黄色140 30 幻彩色从本实施例可以得出, 着色时间过长膜层出现幻彩色, 相同时间下温度越高出色 越快, 硫酸和偏钒酸钠含量适中, 表面无腐蚀现象。 在 140℃对其烘干, 不锈钢表面的颜色没 有发生变化。
(4) 封闭保护 : 采用 1%硅酸钠溶液煮沸封闭 10min 进行保护, 提高着色膜层的抗 污染性能。
对比例 3
(1) 前处理 : 将 304 型不锈钢手机壳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进行机械抛光后, 用 上马科技有限公司的 933PURBO 除蜡水进行除腊, 除蜡后使用国际化工有限公司的 E-346P 电解除油粉对其进行电解除油。具体方法业内熟知, 不再多述。
(2) 活化 : 采用 5%硫酸对清洗完毕的不锈钢进行活化。
(3) 电化学着色方法 : 采用上述配制的着色液 B2, 温度为室温, 时间分别为 3min、 2 5min、 10min。在 2A/dm 电流密度下, 石墨为阴极, 待着色产品为阳极, 得到的着色膜层颜色 如表 5。
表5
时间 min 颜色
3 黄色5 紫色10 砖红色以上方法在手机外壳的表面形成的颜色不均匀, 在凸出的表面或棱角位置的颜色较深, 凹面的颜色较浅。 该方法是一种电化学着色方法, 虽然该工艺的着色液配方不含有毒 有害物质, 但是该电解着色方法处理复杂的不锈钢表面时, 很容易使不锈钢的着色层颜色 不均匀。在 140℃对其烘干, 手机外壳的各个区域的颜色都发生变化。
(4) 封闭保护 : 采用 1%硅酸钠溶液煮沸封闭 10min 进行保护, 提高着色膜层的抗 污染性能。
对比例 4
(1) 前处理 : 将 304 型不锈钢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进行机械抛光后, 用上马科 技有限公司的 933PURBO 除蜡水进行除腊, 除蜡后使用国际化工有限公司的 E-346P 电解除 油粉对其进行电解除油。然后冲压成手机外壳。具体方法业内熟知, 不再多述。
(2) 活化 : 采用 5%硫酸对清洗完毕的不锈钢进行活化。
(3) 电化学着色方法 : 采用上述配制的着色液 B3, 温度 80 ℃, 电流密度分别为 2 2 2 0.5A/dm 、 1A/dm 、 1A/dm 。 时间分别为 5min、 5min、 10min, 阳极为铅板, 不同电流密度和不同 时间得到的着色膜层颜色如表 6。
表6
电流密度 A/dm2 时间 min 颜色
0.5 5 浅金黄色1 5 黄绿色1 10 幻彩色该方法是不锈钢常用的传统电化学着色方法, 虽然该工艺维护简单, 生产成本低, 所得着色膜的耐蚀性、 耐磨性、 耐油污性和耐热性优良, 但该传统配方含有剧毒及强腐蚀性 化学品 CrO3, 对环境和人体伤害较大, 废水处理困难, 无法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在 140℃ 对其烘干, 不锈钢表面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
(4) 封闭保护 : 采用 1%硅酸钠溶液煮沸封闭 10min 进行保护, 提高着色膜层的抗 污染性能。
通过实施例 4 和对比例 3 的比较可看出, 本发明的着色液及着色方法不仅环保还 可以在复杂的不锈钢表面形成颜色均匀的着色层, 但是对比例 5 的技术方案中的着色液虽 然环保, 但是没办法在复杂的不锈钢表面形成颜色均匀的着色层。同时由于钼酸盐是一种 多价态金属盐, 在生成的着色膜中同时存在不同价态的钼元素。在 140℃烘烤时, 由于空气 的氧化作用低价态钼变成高价态钼, 导致着色层会慢慢变色。
通过实施例 4-6 和对比例 4 的对比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着色液不含有六价铬, 环 保。而对比例 6 中的着色液含有大量六价铬, 容易使人致癌, 污染环境。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着色液及着色方法不仅环保而且可以在复杂的不锈钢表面形 成颜色均匀的着色层, 可以应用于各种形状的不锈钢产品的着色。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