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6651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3.06 CN 202766517 U *CN202766517U* (21)申请号 201220430886.X (22)申请日 2012.08.28 C12M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苏州偲聚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 湖街 218 号生物纳米园 A4 楼 209 室 (72)发明人 马雄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谭文琰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芯。
2、片孵育反应 器, 包括反应腔体, 和与反应腔体配套安装的反 应柱 ; 所述反应腔体顶部内侧设置有凸台, 所述 凸台内侧设置有密封层, 所述密封层、 凸台和反应 腔体一体成型且密封层具有作为孵育反应腔的中 空结构, 所述密封层与反应柱的上表面之间设置 有用于安装生物芯片的间隙, 所述反应腔体顶部 设置有用于向孵育反应腔中加注孵育反应液的注 液孔和用于排出孵育反应腔中空气的通气孔, 所 述注液孔和通气孔均穿过凸台与孵育反应腔相连 通。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结构合理, 装配方便, 装配完成后可及时根据需要注入孵育 反应液, 操作简单, 便捷, 能够满足高强度振荡孵 育的要求。 (51)In。
3、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反应腔体 (1) , 和与反应腔体 (1) 配套 安装的反应柱 (2) ; 所述反应腔体 (1) 顶部内侧设置有凸台 (3) , 所述凸台 (3) 内侧设置有密 封层 (4) , 所述密封层 (4) 、 凸台 (3) 和反应腔体 (1) 一体成型且密封层 (4) 具有作为孵育反 应腔 (5) 的中空结构, 所述密封层。
4、 (4) 与反应柱 (2) 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生物芯片 的间隙, 所述反应腔体 (1) 顶部设置有用于向孵育反应腔 (5) 中加注孵育反应液的注液孔 (6) 和用于排出孵育反应腔 (5) 中空气的通气孔 (7) , 所述注液孔 (6) 和通气孔 (7) 均穿过 凸台 (3) 与孵育反应腔 (5) 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柱 (2) 两侧 板均与反应腔体 (1) 内侧紧密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柱 (2) 两侧 板上均设置有凸起筋 (8) , 反应腔体 (1) 左。
5、右两侧各开有两个与凸起筋 (8) 相配合的凹槽, 反应柱 (2) 通过卡入所述凹槽中的凸起筋 (8) 安装于反应腔体 (1) 内。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柱 (2) 的上 表面与密封层 (4) 之间的间隙为 0.2mm 10mm。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 (3) 的厚度 为 0.1mm 50mm。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层 (4) 的厚 度为 0.2mm 10mm。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其特征。
6、在于, 所述反应腔体 (1) 和 反应柱 (2) 的纵截面均为 U 型。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柱 (2) 两侧 板位于反应腔体 (1) 外部部分呈波纹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766517 U 2 1/3 页 3 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芯片反应器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 生物芯片 (biochip) 技术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门高度集成化的 分析技术, 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微阵列芯片和微流体芯片两大类。其中微阵列芯片是由 生物。
7、材料微阵列构成的芯片, 包括 DNA 芯片、 蛋白质芯片、 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等, 其基本 原理都是将探针分子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 然后与溶液中的样品分子进行亲和结合反 应, 通过检测经酶、 荧光素或放射性同位素放大后的信号强弱, 进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 量。生物芯片集成了探针固相原位合成技术、 照相平板印刷技术、 高分子合成技术、 精密控 制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使得合成、 固定高密度的数以万计的探针分子以及对杂交 信号进行实时、 灵敏、 准确的检测分析变得切实可行。生物芯片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领 域、 医学临床检验领域、 生物制药领域和环境医学领域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000。
8、3 孵育步骤是生物芯片操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这个过程里, 液相中游离的靶向 分子或识别分子穿过液固界面的 Nernst 层与固体表面的探针分子相互识别并结合, 该过 程的反应速率和效率受到溶质扩散影响。为最大程度提高反应效率和检测灵敏度, 常规孵 育过程是在敞开或半敞开体系下在生化培养箱中静置过夜或者辅助摇床震荡数个小时。 这 个过程耗时长, 不能适应临床检测的需求 ; 长时间孵育可能造成样品变形, 失活 ; 非封闭体 系会造成溶液挥发, 产生边际效应影响实验准确性。 以上种种问题都对实验的重复性、 可靠 性产生很大影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 受制于液固屏障的所限, 即使长达数天的静置孵育, 。
9、其反应效率仍不如短时间高强度混合孵育。 0004 现有技术的生物孵育反应器大多采用先在孵育反应器内固定好生物芯片, 然后再 加入生物芯片孵育反应液, 最后在安装好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的方式, 但是这个结构的生 物芯片孵育反应器固定的生物芯片不太稳定, 溶剂易损失, 操作过程较繁琐, 从而影响孵育 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 合理, 装配方便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该反应器装配完成后可及时根据需要注入孵育反应 液, 操作简单, 便捷, 能够满足高强度振荡孵育的要求。 该反应器使用时, 可通过反应腔体顶 部设置的注液孔直接将。
10、孵育反应液注入孵育反应腔, 加液方式简单方便, 通过反应腔体顶 部设置的通气孔排出孵育反应腔中的空气, 使得孵育反应液与生物芯片之间充分接触, 避 免了气泡对孵育反应的影响。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反应腔体, 和与反应腔体配套安装的反应柱 ; 所述反应腔体顶部内侧设置 有凸台, 所述凸台内侧设置有密封层, 所述密封层、 凸台和反应腔体一体成型且密封层具有 说 明 书 CN 202766517 U 3 2/3 页 4 作为孵育反应腔的中空结构, 所述密封层与反应柱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生物芯片 的间隙, 所。
11、述反应腔体顶部设置有用于向孵育反应腔中加注孵育反应液的注液孔和用于排 出孵育反应腔中空气的通气孔, 所述注液孔和通气孔均穿过凸台与孵育反应腔相连通。 0007 上述的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所述反应柱两侧板均与反应腔体内侧紧密接 触。 0008 上述的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所述反应柱两侧板上均设置有凸起筋, 反应腔 体左右两侧各开有两个与凸起筋相配合的凹槽, 反应柱通过卡入所述凹槽中的凸起筋安装 于反应腔体内。 0009 上述的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所述反应柱的上表面与密封层之间的间隙为 0.2mm 10mm。 0010 上述的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所述凸台的厚度为 0.1mm 。
12、50mm。 0011 上述的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所述密封层的厚度为 0.2mm 10mm。 0012 上述的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所述反应腔体和反应柱的纵截面均为 U 型。 0013 上述的一种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所述反应柱两侧板位于反应腔体外部部分呈波 纹状。 001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0015 1、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结构合理, 装配方便, 装配完成后可及时根 据需要注入孵育反应液, 操作简单, 便捷, 能够满足高强度振荡孵育的要求。 0016 2、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更换反应腔体, 达到有 效避免交叉反应的目。
13、的, 节约反应时间, 且反应腔体为一次性使用, 可避免反应腔体侧壁上 由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造成的背景干扰。 0017 3、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使用时, 可通过反应腔体顶部设置的注液孔 直接将孵育反应液注入孵育反应腔, 加液方式简单方便, 通过反应腔体顶部设置的通气孔 排出孵育反应腔中的空气, 使得孵育反应液与生物芯片之间充分接触, 避免了气泡对孵育 反应的影响。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的主视图。 002。
14、1 图 3 为图 2 的俯视图。 0022 图 4 为图 3 的 A-A 剖视图。 0023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 0025 1反应腔体 ; 2反应柱 ; 3凸台 ; 0026 4密封层 ; 5孵育反应腔 ; 6注液孔 ; 0027 7通气孔 ; 8凸起筋 ; 9生物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202766517 U 4 3/3 页 5 0028 如图 1、 图 2、 图 3 和图 4 所示的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 包括反应腔体 1, 和与反应 腔体 1 配套安装的反应柱 2 ; 所述反应腔体 1 顶部内侧设置有凸台 3。
15、, 所述凸台 3 内侧设置 有密封层 4(密封层可以为圆环、 方环、 棱形环或三角形环) , 所述密封层 4、 凸台 3 和反应 腔体 1 一体成型且密封层 4 具有作为孵育反应腔 5 的中空结构, 所述密封层 4 与反应柱 2 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生物芯片的间隙, 所述反应腔体 1 顶部设置有用于向孵育反 应腔 5 中加注孵育反应液的注液孔 6 和用于排出孵育反应腔 5 中空气的通气孔 7, 所述注 液孔 6 和通气孔 7 均穿过凸台 3 与孵育反应腔 5 相连通 ; 所述反应柱 2 两侧板均与反应 腔体 1 内侧紧密接触 ; 所述反应柱 2 两侧板上均设置有凸起筋 8, 反应腔体 1。
16、 左右两侧各 开有两个与凸起筋 8 相配合的凹槽, 反应柱 2 通过卡入所述凹槽中的凸起筋 8 安装于反应 腔体 1 内 ; 所述反应柱 2 的上表面与密封层 4 之间的间隙为 0.2mm 10mm, 所述间隙优选 为 0.2mm、 1.0mm、 2.0mm、 3.0mm、 4.0mm、 5.0mm、 6.0mm、 7.0mm、 8.0mm、 9.0mm、 10mm ; 所述凸台 3 的厚度为 0.1mm 50mm, 所述厚度优选为 0.1mm、 5.0mm、 10.0mm、 15.0mm、 20.0mm、 25.0mm、 30.0mm、 35.0mm、 40.0mm、 45.0mm、 50m。
17、m ; 所述密封层 4 的厚度为 0.2mm 10mm, 所述厚度优 选 为 0.2mm、 1.0mm、 2.0mm、 3.0mm、 4.0mm、 5.0mm、 6.0mm、 7.0mm、 8.0mm、 9.0mm、 10mm ; 所 述 反 应腔体 1 和反应柱 2 的纵截面均为 U 型 ; 所述反应柱 2 两侧板位于反应腔体 1 外部部分呈 波纹状。 0029 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芯片孵育反应器的使用过程为 : 在反应柱2的上表 面粘贴生物芯片 9, 将粘贴有生物芯片 9 的反应柱 2 安装于反应腔体 1 内, 反应柱 2 的上表 面将生物芯片 9 四周压紧到密封层 4 底部 ;。
18、 然后在通气孔 7 敞开的条件下通过注液孔 6 向 孵育反应腔5中注入孵育反应液, 孵育反应腔5中空气的通过通气孔7排出 ; 最后将注液孔 6 和通气孔 7 封闭 (采用密封贴粘贴封闭或采用密封塞封闭) , 将安装好的生物芯片孵育反 应器置于生化培养箱或高速振荡器中进行生物芯片孵育。 0030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 凡是根 据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 均仍属 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2766517 U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66517 U 6 2/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66517 U 7 3/3 页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66517 U 8 。